中原建业(09982)

搜索文档
中原建业(09982.HK)正与专业顾问紧密合作以恢复在联交所买卖 继续停牌
格隆汇· 2025-09-26 13:40
公司复牌进展 - 公司将继续与专业顾问紧密合作并采取一切必要及适当步骤以遵守复牌指引 [1] - 公司计划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尽快恢复股份在联交所买卖 [1] - 公司将于适当时候就业务运营及复牌状况刊发进一步公告 [1] 股票交易状态 - 公司股份继续暂停买卖 [1]
中原建业(09982) - (1) 暂停买卖季度之最新情况;及 (2) 继续暂停买卖
2025-09-26 13:30
股份情况 - 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10] 复牌进展 - 公司认为已履行复牌指引的第(a)至(e)段[7] - 内部监控顾问2025年9月提交内部监控审查报告草稿[7] - 公司将继续合作采取步骤遵守复牌指引[9] 人员信息 - 截至2025年9月26日,主席兼非执行董事为胡葆森先生[12]
中原建业(09982)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9-26 08:58
报告获取 - 公司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公司及港交所网站[1][5] - 股东遇困难可发邮件或书面通知获取印刷本[2][5] 通讯收取 - 非登记股东可通过邮箱或回条收取日后通讯[3][6] - 可参考《以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之安排》通知信函[3][6] 咨询方式 - 有疑问可工作日致电或发邮件咨询[4][6] 回条说明 - 回条未划“✓”、未签名或填写不正确将作废[7] - 回条资料用于电子通讯事宜[7] - 股东有权书面申请查阅及修改个人资料[7]
中原建业(09982)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9-26 08:57
报告获取 - 公司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公司网站和香港交易所网站[2][6] - 股东浏览公司网站报告遇困难可申请免费印刷本[3][6] 通讯安排 - 公司鼓励股东提供邮箱地址收取未来公司通讯[4][7] - 股东可通过扫描专属二维码或填回条提供邮箱地址[4][7] - 选择电子通讯或印刷版通讯的不同方式及要求[9] 咨询方式 - 有疑问可在工作日9:00 - 18:00致电热线或发邮件咨询[5][7] 收件说明 - 本函收件对象为公司登记股东[8] - 已出售或转让股份无需理会本函及申请表格[5][8]
中原建业(0998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8:56
业务规模和覆盖范围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代建项目覆盖中国9个省份138个县及以上城市,拥有242位合作伙伴及460个项目[17][19] - 累计合约建筑面积约5630万平方米[17][19] - 重复合作率达62.5%[17][19] - 平均售价比竞品高出10%[17][19] - 已服务超过50万业主[17][19] - 与32家政府平台公司及8家国企达成战略合作[18][20] - 政府代建业务涵盖三种模式:传统政府代建、合资平台模式及股权交易模式[18][20] - 2023年9月正式发布CCMGT项目管理C平台,创新合作模式[23] - 2022年12月成立城市合作伙伴理事会,整合资源渠道[22] - 山东首个项目签约,新疆托克逊首个城市合伙人联合共投项目落地[46][49] - 采用非锁定地区、同股同权合作模式在山东试点[52][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管项目251个,在管项目总建筑面积2994.3万平方米[87][90] - 其中河南省内项目216个,建筑面积2620.4万平方米;省外项目35个,建筑面积373.9万平方米[87][90] - 公司业务覆盖大中原区域138个县市,包括河南省内107个及省外31个县市[87][90] - 专注于大中原区域三、四线市场,覆盖17个地级市和1个省直辖县级市等区域[87][9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管理服务费收入9150万元[38],同比增长10.9%[3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396亿元[38],同比下降4.5%[38] - 管理服务费收取0.9亿元,同比增长10.9%;收入1.4亿元,同比下降4.5%[41] - 收入为13.96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64] - 净利润为3.70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64] - 净利润率为26.5%,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64] - 每股基本盈利为0.94人民币分,同比下降21.9%[64] - 期内实现收入1.396亿元,较2024年同期1.462亿元同比下降4.5%[101] - 收入下降主要因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服务费用降低[101] - 收入为人民币1.396亿元,同比下降4.5%,主要因房地产市况不佳及服务费价格降低[102][103] - 河南省项目收入占比升至91.5%,达1.277亿元,同比增长1.7%;省外项目收入占比降至8.5%,为1189.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2.6%[103] - 其他净收入为人民币850万元,较去年同期1320万元下降460万元,主因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减少[104][105] - 净利润为人民币3700万元,同比下降23.4%,主要受信用减值增加影响[113][118] 成本和费用控制 - 人员成本为人民币343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3.3%,主要因实施更严格绩效考核制度[107][110] - 其他经营开支为人民币1950万元,同比下降38.5%,反映集团严控各项费用[108][111] - 减值亏损达人民币44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值拨回1580万元增加5980万元,主因房地产下行导致应收款信用损失增加[109][112] - 前置设计阶段成本管控,扩大集采覆盖,严控设计变更与施工签证[55][57] 销售和交付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交付房屋面积90.5万平方米[31][33],提前交付率达30.5%[31][3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金额54.81亿元[35][38],销售面积89.53万平方米[3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签约项目总建筑面积73.07万平方米[38],回款金额50.2亿元[38] - 签约计容面积73.1万平方米,销售合同金额54.8亿元,销售回款金额50.2亿元[41] - 商城翰林府成交6500万元,销售率65%;许昌建业天誉成交1.3亿元,销售率81%;西华建业尊府成交8326万元[44][48] - 郸城建业府交付41栋楼1278户,淮阳建业尊府首批房源提前338天交付[45][49] - 实现合约销售金额54.8亿元人民币[70][82] - 销售面积为89.53万平方米[70] - 房屋交付面积为90.5万平方米[70] - 在管项目合约销售金额54.8亿元,同比减少23.6%[85] - 合约销售面积89.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4.4%[85] 新签项目表现 - 新签项目管理合约建筑面积73.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3%[82] - 新签代建项目11个,新增合约建筑面积73.1万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减少47.3%[85] - 新签约项目中河南省内项目9个,建筑面积58.1万平方米;省外项目2个,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85] - 新签项目超四成费率在1%-2%,政府代建费率均低于1.5%[41] 组织结构和效率优化 - 公司通过组织变革裁员40%[40],管理与非管理人员比例从1:2.2优化至1:4.4[40] - 优化40%冗员,管理与非管理人员比例从1:2.2优化至1:4.4[42] - 建立季度目标强约束机制,连续两季未达标启动主要领导岗位公开竞聘[53][56] - 公司共有542名全职员工,其中354名派驻至相关项目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149][153] 现金和资本状况 - 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66] - 公司保持净现金状况,无任何借款,负债比率为零[134][1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573.0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2484.0百万元略有增长[141] - 公司保持净现金状态,无任何借款,资本负债比率为零[141] - 公司净认购所得款项总额为2.74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47亿元[1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5.73亿元[134] - 公司总净收益为人民币7.514亿元,其中未动用净收益为人民币6.054亿元,占比80.6%[126] - 拓展大中华地区新市场及新服务分配净收益人民币3.005亿元,占比40%,实际使用人民币5870万元[126] - 战略投资及收购分配净收益人民币2.706亿元,占比36%,截至期末尚未动用[126] - 信息科技系统增强分配净收益人民币1.052亿元,占比14%,实际使用人民币1220万元[126] - 一般营运资金分配净收益人民币7510万元,占比10%,已全部使用[126]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中政府代建业务发展分配1.235亿人民币,占比50%,资本代建业务发展分配1.111亿人民币,占比45%[132]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外汇风险极低,未进行外汇对冲[13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31.41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降至4.447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5.4%,主因第三方垫款减少[114][119] - 合约资产降至7480万元,较2024年底减少24.0%,未来将转化为经营现金流入[115][120] - 合约负债降至2.15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3.2%,主因预收款项减少[117][122] - 公司无重大投资、无重大借款、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142][144][148][152] 股权结构和激励计划 - 普通股已发行股份为3,865,617,028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4][15] - 董事长胡葆森先生通过其全资控股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841,455,862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47.64%[155][161][162] - 胡冰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1,220,000股(含7,000,000股未归属奖励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55%[155][162] - 闫颖春女士持有公司股份15,2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39%[155] - 王军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4,020,000股(含9,100,000股未归属奖励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36%[155][162] - 胡葆森先生持有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1,272,734,299股普通股,占其已发行股本约41.88%[16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3,865,617,028股[1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865,617,028股[170] - 恩辉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841,455,862股,占已发行股本47.64%[170] - 胡葆森先生通过恩辉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占比47.64%[168][170] - 李琳女士作为胡葆森配偶被视为持有相同权益,占比47.64%[170] - 股份奖励计划总授权限额为362,580,212股,占计划通过时已发行股份10%[1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剩余可授予新股数为297,080,212股[178] - 2023年已授予新股形式的奖励股份为65,500,000股[178]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截至2025年6月30日均无持有股份权益或淡仓[164][167] - 除披露股东外,无其他人士持有需披露的股份权益或淡仓[170] - 股份奖励计划旨在通过股权激励使参与者与集团利益保持一致[172][175] - 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截至2025年6月30日和2025年9月18日均保持297,080,212股,占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的7.69%[179][181] - 股份奖励计划及公司其他股份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362,580,212股,占计划采纳日或授权更新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10%[181] - 单个参与者在12个月内累计获授股份若超过总股本1%,需经股东大会单独批准且关联股东须回避投票[180][182] - 向董事/高管或其关联方授股若使12个月内累计获授股份超过总股本0.1%,需经股东大会批准并遵守联交所规则[184] - 向独立非执行董事或主要股东授股若使12个月内累计获授股份超过总股本0.1%,同样需经股东大会特别批准[184] - 涉及上述0.1%阈值的授股事项需向股东发送通函,且关联方必须在投票中放弃赞成票[185] - 奖励股份归属期原则上不少于12个月,但员工在特定情况下可短于12个月[191] - 授予董事/高管/大股东关联方的奖励需事先获得独立非执行董事(非受益人)批准[183] - 股份奖励计划中已授出65,500,000股奖励股份(占原授权限额的18.06%),致使可用额度降至297,080,212股[181] - 奖励股份归属条件可包含基于个人绩效、集团绩效或业务单元绩效的财务及管理目标[187][189]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自2023年8月7日起至2033年8月6日止共10年[195][199] - 公司于2023年5月29日决议向15名员工参与者授予65,500,000股奖励股份[196][200] - 奖励股份发行需股东批准并于2023年9月8日发行至受托人[197][200] - 奖励股份购买价可基于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厘定[194][198] - 新入职员工可获"补全"奖励替代前雇主没收股份[193] - 因死亡/残疾/失控事件终止雇佣时可加速归属[193] - 绩效归属条件可替代时间归属标准[193] - 分批授予时归属期可能缩短以反映实际授予时间[193] - 混合归属时间表允许12个月内平均归属[193] - 总归属及持有期可超过12个月[193] 市场环境对比 - 2025年上半年全国GDP总量66.1万亿元[34][36],同比增长5.3%[34][36] - 2025年上半年河南省GDP总量3.1万亿元[34][36],同比增长5.7%[34][36] - 2025年1-6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34][36],销售额同比下降5.5%[34][36] - 2025年上半年Top20代建企业累计签约4534万平方米[34][36],同比增长6%[34][36]
代建TOP30格局生变,行业排位赛依然激烈
36氪· 2025-09-23 02:0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TOP30代建企业总合约面积达10.1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5%,较2024年末增长12% [1][5] - 4家企业总合约面积同比涨幅超100%,另有4家企业涨幅超50% [5] - 绿城管理与蓝城集团为唯二总合约规模超1亿平方米的企业 [5] 市场渗透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38个重点城市代建渗透率达7.8%创历史新高,较2022年0.9%显著提升 [2] - 渗透率增速明显放缓:2025年上半年仅增长1.2个百分点,低于2023年3.1个百分点和2024年2.6个百分点 [2] 竞争格局特征 - 超100家房企涉足代建领域但数量未再增加,行业入局企业趋于饱和 [1][4] - 实际持续开展业务的企业不足40家 [4] - 头部TOP10企业格局稳定,与2024年重合度100%,与2023年重合度80% [6] - TOP21-30企业洗牌剧烈:2025年上半年与2024年重合度仅50%,与2023年重合度仅40% [6] 企业梯队动态 - 联发集团、久筑共建、正商管理新晋TOP30,取代卓越集团、仁恒置地和大海置地 [6] - 部分早期浙系房企及纾困代建企业逐渐退出市场 [7] - 绿地智造、金建管、远洋建管等企业规模梯队向上流动 [4] - 旭辉建管、龙湖龙智造等后发企业凭借差异化竞争力晋升头部 [6] 行业发展阶段 - 行业进入平稳分化新阶段,新拓面积增速止跌回稳 [2] - 企业需拓展城市更新、保障房、纾困项目等领域,并深挖前期咨询与后期运营服务需求 [9] - 通过开拓新赛道和提升内部竞争力应对行业洗牌压力 [11]
港股公告掘金 | 药捷安康-B: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经治失败的HR阳性╱HER2阴性或低表达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获批开展
智通财经· 2025-09-10 15:19
重大事项 - 药捷安康-B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阳性╱HER2阴性或低表达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获批开展[1] - 飞扬集团附属与青岛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就文旅资产数字化领域潜在合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 - 凯知乐国际进军TCG赛道并与全球顶级IP宝可梦达成运营服务合作[1] - 中集集团BWO拟向海龙十六号公司、海龙十七号公司租赁华业龙和华商龙两座起重生活平台[1] - 金风科技拟投资189.2亿元于内蒙古建设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1] 财务数据 - 中原建业前8个月在管项目合约销售72.8亿元 同比减少20.0%[1] - 建业地产前8个月物业合同销售总额56.2亿元 同比减少5.0%[1] - 宝胜国际前8个月综合累计经营收益净额约115.55亿元 同比下跌8.1%[1] - 华润电力首8个月附属电厂累计售电量达1.44亿兆瓦时 同比增加5.9%[1] - 江山控股前8个月太阳能发电站总发电量约21.82万兆瓦时 同比减少3.55%[1]
中原建业前8个月在管项目合约销售为72.8亿元,同比减少20.0%
智通财经· 2025-09-10 13:56
单月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在管项目合约销售金额为人民币9.5亿元 [1] - 2025年8月合约销售建筑面积为148,395平方米 [1] - 2025年8月每平方米平均售价为人民币6,404元 [1] 累计销售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在管项目合约销售金额为人民币72.8亿元 同比减少20.0% [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合约销售建筑面积为1,181,064平方米 同比减少21.1% [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八个月每平方米平均售价为人民币6,164元 同比增长1.4% [1]
中原建业(09982.HK)8月新签合约建筑面积10.98万平方米
格隆汇· 2025-09-10 12:17
核心运营数据 - 2025年8月单月新增1个新签合约项目 合约建筑面积10.98万平方米 [1] - 2025年前八个月累计新签12个合约项目 新增合约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 [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在管项目总数249个 总建筑面积达2973.5万平方米 [1] - 累计签约项目461个 累计签约建筑面积5645万平方米 [1] 同比变化 - 2025年前八个月新增合约建筑面积较2024年同期减少45.1% [1]
中原建业(09982)前8个月在管项目合约销售为72.8亿元,同比减少20.0%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12:11
月度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集团在管项目合约销售额为人民币9.5亿元[1] - 2025年8月合约销售建筑面积为148,395平方米[1] - 2025年8月每平方米平均售价为人民币6,404元[1] 累计销售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八个月集团在管项目合约销售额为人民币72.8亿元 同比减少20.0%[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合约销售建筑面积为1,181,064平方米 同比减少21.1%[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八个月每平方米平均售价为人民币6,164元 同比增长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