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农商银行(09889)

搜索文档
区域性银行涌入科创债市场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3
科创债市场发展现状 - 债市"科技板"落地已四月有余 科创债发行规模持续提升[1] - 银行业是科创债发行主力军 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区域性银行均积极参与[1] - 区域性银行发行规模多在10亿元至30亿元 如重庆三峡银行20亿元 青岛银行10亿元 东莞农商行15亿元[1] 银行发行特征比较 -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倾向发行中短期科创债 如工商银行200亿元3年期 兴业银行100亿元3年期[1][2] - 区域性银行倾向发行中长期债券 期限5年 票面利率较高 如青岛银行1.87% 东莞农商行1.98%[1][2] - 国有大行票面利率较低 工商银行1.65% 兴业银行1.66%[1] 发行动机与资金用途 - 区域性银行通过科创债支持本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科技型企业发展[2] - 科创债发行利率普遍较低 有助于银行降低融资成本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上交所市场科创债累计发行规模达1.4万亿元[2] - 2023年以来上交所科创债融资规模同比增长近70%[2] - 科创债期限结构逐步优化 发行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 投资价值与市场前景 - 科创债收益率对市场具有较强吸引力 信用评级较高使信用风险相对可控[3] - 科创债ETF推出显著改善流动性 提升市场活跃度[3] - 作为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金融工具 科创债发展空间广阔[2]
东莞农商行息差收窄净利连降两年半 拨备覆盖率跌至190%信用卡不良率9.24%
长江商报· 2025-09-21 23:1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01亿元同比减少14.02% [1][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减少17.07% 连续两年半下降 [1][3] - 2021-2024年净利润从55.9亿元持续下滑至46.25亿元 [3] - 非利息净收入12.64亿元同比减少25.41% [1][8] 息差收窄 - 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1.2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 [1][5] - 净利差1.16%同步下降0.18个百分点 [5] - 利息净收入42.37亿元同比减少9.92% [1][4] - 息差水平低于行业平均 农商行行业平均净息差1.58% [7] 资产规模 - 总资产7604.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5% [2][4] - 贷款余额3944.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1% [4] - 存款余额5323.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3% [4]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87%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连续四年半提升 [1][9] - 不良贷款余额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3亿元 [9] - 拨备覆盖率190.56%较上年末下降17.16个百分点 首次跌破200% [1][11] -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1.3% 关注类38.54% 次级类106.91% 可疑类119.23% [9] 个人贷款风险 - 个人贷款不良率2.81%较上年末2.29%显著上升 [10] - 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3.21% 信用卡透支9.24% 个人消费贷款3.11% [2][10] - 个人经营贷款不良余额增21.14% 信用卡增32.76% 消费贷增33.3% [10] - 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1.51%较上年末1.55%小幅改善 [10] 行业分布风险 - 制造业贷款占比19.49% 不良率2.1%较上年末上升 [9] - 批发零售业贷款占比8.5% 不良率5.64% [9] - 房地产业贷款占比4.95% 不良率0.66%较上年末上升 [9] 资本充足率 - 资本充足率15.92% 一级资本充足率13.8%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77% [11] - 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较2024年末均出现下降 [11] 风险处置 - 2025年上半年通过现金清收2.7亿元和呆账核销14.4亿元化解不良贷款19.82亿元 [10]
东莞三家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获批
南方都市报· 2025-09-12 09:59
人事任命 - 东莞农商行、浙商银行东莞分行、光大银行东莞分行三家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获东莞金融监管分局核准 [1] - 郑炫佳获核准担任浙商银行东莞分行副行长 批复文号东金复〔2025〕72号 [1] - 叶云飞获核准担任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 批复文号东金复〔2025〕73号 [1] - 辛未获核准担任中国光大银行东莞分行副行长 批复文号东金复〔2025〕74号 [1] 高管背景 - 叶云飞出生于1977年 此前担任东莞农商行行长助理 [1] - 叶云飞2000年7月至2005年2月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 [1] - 2005年2月至2007年7月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市中心支局外汇检查科副科长 [1] - 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在前身东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担任理事会风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合规部经理 [1] - 201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担任东莞农商行董事会秘书、董事、行长助理 [1] - 2024年10月起担任东莞农商行行长助理直至此次晋升副行长 [1] 监管要求 - 核准任职人员需在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 [3][4] - 到任后10日内需向监管机构报告到任情况 [3][4] - 未在规定期限内到任的 批复文件将失效并由决定机关办理行政许可注销手续 [3][4] - 银行需督促任职人员持续学习经济金融法律法规 牢固树立风险合规意识 [2][3][4] - 任职人员需熟悉岗位职责并忠实勤勉履职 [2][3][4]
东莞农商银行(0988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2 09: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550.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2%[25] - 净利润为262.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22%[25]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262.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07%[25] - 净利润人民币26.28亿元,同比下降22.22%[40] - 营业收入人民币55.01亿元,同比下降14.02%[40] - 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639.82亿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50.09亿元,降幅14.0%[1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费用为人民币19.02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56亿元,降幅7.59%[75] - 员工费用为人民币13.01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56亿元,降幅10.73%[80] - 资产减值损失为人民币8.7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降幅3.49%[82][84] - 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1.27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0.48亿元,增幅61.53%[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达76044.5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95%[27] - 客户贷款总额39441.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51%[27] - 吸收存款总额53236.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33%[27] - 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7604.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5%[39] - 各项贷款余额人民币3944.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1%[39]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7,604.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45.41亿元,增幅1.95%[88] - 客户贷款及垫款净额增长至3813.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140.05亿元(增幅3.81%)[92][93] - 客户存款总额达54280.83亿元人民币,占负债总额比例77.79%[105] - 已发行债务证券增长至10484.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213.03亿元(占比升至15.03%)[105] - 向中央银行借款减少至2601.33亿元人民币(降幅18.7%),占负债比例降至3.73%[105] - 客户存款总额为5428.08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存款占比61.20%,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13.55亿元,增幅3.61%[107][108] - 公司存款占比37.01%,余额较上年末增加4.04亿元,增幅0.21%[107][108]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及同业款项为175.7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5.53亿元,降幅43.55%[109][111] - 股东权益总额为626.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5亿元,增幅0.26%[112] - 未分配利润为270.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7亿元,在股东权益中占比43.22%[1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242.64亿元,同比增加净流出125.05亿元[116][118] - 投资现金流净流入65.60亿元,同比增加净流入29.55亿元,增幅81.96%[116][118] - 筹资现金流净流入184.68亿元,同比增加净流入117.69亿元,增幅175.67%[116][1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益和利差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0%,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29] - 净利息收益率1.2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29] - 利息净收入人民币42.37亿元,同比下降9.92%[43] - 净利差1.16%,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45] - 净利息收益率1.2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45] -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2.87%,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45] - 客户贷款及垫款平均收益率3.31%,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47] - 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1.61%,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47] - 利息收入总额99.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7%,减少11.91亿元[52] - 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63.94亿元,同比下降13.74%,减少10.18亿元,平均收益率从4.02%降至3.31%[53][54]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31.25亿元,同比下降2.75%,减少0.88亿元,平均收益率从2.67%降至2.49%[53][5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同业业务利息收入2.36亿元,同比下降28.23%,减少0.93亿元,平均收益率从2.00%降至1.76%[56][57] - 利息支出总额57.37亿元,同比下降11.22%,减少7.25亿元[58] -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41.94亿元,同比下降6.90%,减少3.11亿元,平均成本率从1.84%降至1.61%[59][62] - 公司定期存款平均成本率从3.07%降至2.72%,个人定期存款平均成本率从2.58%降至2.31%[61] - 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10.01亿元,同比增加7.67%,增长0.71亿元[63] - 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2.38亿元,同比下降48.14%,减少2.21亿元[64]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支出为人民币2.96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2.63亿元,降幅46.99%[66] - 非利息净收入为人民币12.64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4.31亿元,降幅25.41%[67]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人民币2.34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0.47亿元,降幅16.79%[69] - 交易净收益为人民币2.93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5.55亿元,降幅65.45%[69] - 金融工具净收益为人民币7.02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92亿元,增幅37.65%[6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为1.87%[18] - 不良贷款率1.87%,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34] - 不良贷款余额73.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3亿元,不良贷款率1.87%,上升0.03个百分点[120][121] - 整体不良贷款率从1.84%微升至1.87%,不良贷款余额从6,976,610千元增至7,299,545千元[123][126] - 公司贷款不良率从1.81%降至1.59%,下降0.22个百分点[123][124] - 个人贷款不良率从2.29%升至2.81%,上升0.52个百分点[123][124] - 批发和零售业不良率从7.13%降至5.64%,但不良金额仍达1,897,742千元[126][127] - 制造业贷款从68,282,390千元增至76,874,792千元,不良率从1.89%升至2.10%[126][127] - 抵押贷款占比从49.51%降至47.99%,但不良率从1.92%升至2.37%[129] - 信用卡透支不良率从6.02%大幅升至9.24%,不良金额达358,312千元[123] - 逾期贷款余额为人民币94.76亿元,占贷款总额2.39%,较上年末增加4.21亿元[137][138] - 逾期3个月以内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5.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1亿元[137][138] - 重组贷款占比为0.22%,较上年末上升0.20个百分点[139][140]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人民币3952.63亿元,其中未逾期贷款占比97.61%[1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本充足率 - 资本充足率为15.92%[18]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80%[18] - 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末的16.54%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92%[149]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末的14.34%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77%[149] - 资本充足率为15.9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8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77%[1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拨备覆盖率 - 拨备覆盖率达190.56%[18] - 拨备覆盖率190.56%,较上年末下降17.16个百分点[34] 各条业务线表现:公司银行业务 - 公司对公贷款余额(含票据贴现)达人民币2675.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3%[168] - 公司制造业贷款余额达人民币768.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人民币85.92亿元,增幅12.58%[168] - 公司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人民币541.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人民币66.36亿元,增幅13.96%[168] - 公司绿色信贷余额达人民币176.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人民币12.71亿元,增幅7.74%[168] - 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03.40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0.04亿元,增幅6.43%[159] 各条业务线表现:零售银行业务 - 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29.5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3.31%[157] - 个人存款余额3258.1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61%[169] - 个人贷款余额1268.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减少1.07%[169] - 个人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余额3983.29亿元人民币[169] - 存续理财产品规模386.87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理财占比87.24%[169] 各条业务线表现:金融市场业务 - 金融市场业务规模3266.2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0.75%[171] - 银行间市场本外币业务交易量超2.7万亿元人民币[173] - 累计发行同业存单809亿元人民币[173] 各条业务线表现:普惠金融业务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0.5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91%[170]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32个基点[172] 各地区表现 - 东莞地区贷款占比从82.08%微升至82.68%,余额达326,098,970千元[1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状况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对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风险[6] - 集团不良贷款率控制在管控目标内[177]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合规风险事件[193]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操作风险事件[194]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洗钱风险事件[200]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影响经营稳定的较大声誉事件[197]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信息科技风险事件[1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战略与运营 - 公司评估2024-2028年发展战略规划执行情况[199] - 公司有序推进新数据中心建设及同城灾备中心资源整合[198] - 公司组织开展重要信息系统灾备切换演练[198] - 公司全面升级反洗钱名单系统[200] - 公司优化反洗钱监测系统取数规则[200] - 金融科技投入2.05亿元人民币,科技人员392人[17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财务报告基础 - 公司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计,但经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国际审阅准则进行审阅[5] - 报告期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12] - 公司对个别比较期间数字进行了调整以符合2025年中期财务报表列报方式[7] - 公司采用集团口径或母行口径披露有关数据,导致"本集团"与"本行"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6] - 报告中的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的实质性承诺[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审议通过2025年中期报告[5] - 公司分派截至2024年度股息每股人民币0.25元(含税),合计人民币17.22亿元(含税)[5] - 公司2025年中期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流动性风险指标 - 流动性覆盖率于2025年6月30日达198.33%,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0.11%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100%监管最低要求[181] - 净稳定资金比例于2025年6月30日为138.85%,较2025年3月31日的144.42%和2024年12月31日的149.62%呈下降趋势[183] -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达1558.9亿元人民币(155,890,033.33千元),较2024年末的1556.83亿元人民币(155,683,107.70千元)略有增长[181] - 现金净流出量增至786.02亿元人民币(78,602,207.10千元),较2024年末的707.29亿元人民币(70,729,369.00千元)增加11.1%[181] - 可用稳定资金达5434.68亿元人民币(543,467,841.94千元),较2024年末的5405.4亿元人民币(540,540,487.76千元)增长0.5%[183] - 所需稳定资金增至3914.01亿元人民币(391,400,725.58千元),较2024年末的3612.74亿元人民币(361,273,805.32千元)增长8.3%[183] - 流动性比例从2024年末的88.82%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02.73%,显著高于≥25%监管要求[18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风险暴露与集中度 - 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9.24亿元,占资本净额4.20%[134][135] - 前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42.46亿元,占资本净额20.44%,占贷款总额3.61%[134] - 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对单一客户风险暴露限额为一级资本净额2.5%[19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业务结构与投资 - 金融投资总额下降至3104.1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减少32.30亿元(降幅1.03%)[97] - 债券投资中政府债券占比70.05%(19522.19亿元),金融机构债券占比29.03%(8090.92亿元)[10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占比44.09%(13685.65亿元),保持最大投资类别[99] - 定期存款占比59.88%,较上年末上升1.15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占比38.33%,下降1.18个百分点[10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信用损失准备 - 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减少5.22亿元(降幅3.62%)至138.93亿元人民币[93] - 报告期内化解不良贷款人民币19.82亿元,其中呆账核销14.40亿元[143] -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人民币7.72亿元,核销不良贷款14.40亿元[144] - 贷款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余额为人民币139.23亿元[14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市场风险 -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1.93%,符合≤20%监管要求[186]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调升298个基点至7.1586[186] - 国别风险管理采取风险规避策略原则上不准入高风险国家或地区[19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措施 - 担保承诺类业务纳入集团统一授信管理并严格审核交易合同及增值税发票合法性[189] - 代理投融资服务类业务中委托贷款业务不承担信用风险仅收取手续费[190] - 代客理财业务实施名单制管理并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及流动性风险分析披露[190] - 债券承分销业务配置专职人员并制定管理制度报告期内无风险事件[191] - 金融衍生品类业务开展利率互换及外汇远期等并通过风险价值报告监测[192] - 合规风险管理执行三维联动策略报告期内无重大合规风险事件[193] - 操作风险管理修订工作制度并建立三道防线报告期内无重大操作风险事件[194] - 公司实现7*24小时全渠道舆情监测[19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公司基本信息 -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8.89亿元[17] - 全球银行一级资本排名第218位(截至2024年末)[19] - 中国银行业100强排名第39位(截至2023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9] - 惠州仲愷東盈村鎮銀行和東莞大朗東盈村鎮銀行于2024年被公司吸收合并[9] -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179.71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377.17亿元,增幅4.7%[149]
东莞农商银行(09889)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08:30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内资股法定/注册股份5,740,454,510股,面值1元,股本5,740,454,510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1,148,091,000股,面值1元,股本1,148,091,000元[1] - 2025年8月内、H股法定/注册股份及股本增减为0[1] - 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6,888,545,510元[1] 已发行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内资股已发行股份5,740,454,510股,库存股0[2]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1,148,091,000股,库存股0[2] - 2025年8月内、H股已发行股份及库存股增减为0[2]
理财公司频频牵手地方农商行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22:42
行业趋势 - 银行理财行业进入真净值化时代 渠道变革持续深化 理财公司加速拓展代销渠道网络[1] - 银行理财市场竞争呈现"产品为王"与"渠道为王"并行的双轨格局[2] - 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理财意识增强 财富管理需求快速崛起 下沉市场成为理财规模新增长点[3] 渠道拓展 - 农银理财 北银理财 上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8月以来与多地农商行建立代销合作[1] - 信银理财 渤银理财 北银理财 上银理财下半年陆续与农商行开展代销业务[1] - 浙江衢州衢江农商行与上银理财 北银理财 兴银理财 杭银理财 平安理财 信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建立代销关系[2] - 东莞农商行与农银理财 兴银理财 宁银理财 杭银理财等理财公司展开代销合作[2] 市场机遇 - 地方农商行是理财市场竞争中的蓝海区域 此前因人员数量 科技能力等因素合作较少 基本处于刚开展或拟开展代销业务阶段[1] - 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达60.16万亿元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2.9% 庞大而分散的市场成为理财市场下一轮规模增长重要引擎[2] - 农商行凭借本地化客户优势 在大型银行网点覆盖不足地区帮助理财公司快速拓展市场份额 触达更广泛客户群体[3] 合作动因 - 理财公司通过农商行合作可降低区域集中风险 助力产品销售扩面增效[3] - 代销理财业务帮助农商行丰富产品线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提升客户黏性 避免客户流失[3] - 农商行在净息差处于低位 业绩承压情况下 有较大动力通过代销理财产品提高中间收入 丰富收入来源[4] 产品策略 - 理财公司根据当地客群偏好推出专属理财方案 就不同客群风险偏好对资产配置比例 久期 杠杆进行控制[4] - 县域客群风险偏好相对较低 对理财产品认知有限 理财机构采取审慎态度和贴近代销行需求的方案[5] - 农商行代销产品中以固收类理财产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风险偏好以R1 R2为主[5] 转型方向 - 理财机构需从简单产品代销向创设定制产品 共享资源 共同服务客户等更紧密模式演变[5] - 理财公司需从产品供应商升级为综合服务提供者 向"代销+赋能"模式转型 探索区域特色定制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5]
关于景顺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新增华宝证券为一级交易商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21:14
新增销售渠道 -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25年9月4日起新增华宝证券为景顺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一级交易商 [1] - 新增华宝证券作为申购赎回代理券商 机构网址为www igwfmc com 客户服务电话400-820-9898 [1][2] - 新增挖财基金销售景顺长城支柱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机构注册地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杨高南路759号18层03单元 客户服务电话4007118718 [3][6] - 新增国金证券销售景顺长城旗下部分基金 机构注册地址为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上街95号 客服电话95310 [7][9] - 新增东莞农商行销售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机构注册地址为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鸿福东路2号 客户服务电话0769-961122 [11][12][14] 业务合作细节 - 新增销售机构的业务流程 业务开通情况 办理时间及费率优惠均以销售机构的安排为准 [3][7][11] - 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需通过销售机构提交申请 约定扣款时间 金额及方式 由销售机构自动完成扣款及申购 [4][8][12] - 若销售机构开通转换业务 投资者需确认转出基金可赎回 转入基金可申购 并遵循销售机构规定提交申请 [4][8][13] - 销售机构可能提供前端收费模式基金的一次性申购或定期定额投资申购费率折扣优惠 具体规则以机构为准 [4][8][13] - 投资起点金额 级差及累计申购限额等标准可能根据销售机构最新规定调整 [4][8][13] 投资者服务信息 - 投资者可通过景顺长城客服电话400 8888 606或0755-82370688咨询详情 网址www igwfmc com [2][5][9][14] - 华宝证券提供客户服务电话400-820-9898及网址www cnhbstock com [1][2] - 挖财基金提供客户服务电话4007118718及网址www wacaijijin com [3][6] - 国金证券提供客服电话95310及网址www gjzq com cn [7][9] - 东莞农商行提供客户服务电话0769-961122及网址www drcbank com [12][14]
寻求全新业务增量,理财公司“牵手”地方农商行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13:14
行业趋势 - 理财公司代销渠道网络正延伸到下沉市场 多家理财公司与农商行开启代销合作 [1][2] - 银行理财行业步入真净值化时代 市场竞争呈现"产品为王"与"渠道为王"并行的双轨格局 [2] - 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地区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理财意识增强 财富管理需求快速崛起 [2] 合作动态 - 8月以来农银理财 北银理财 上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与广东 浙江等地农商行建立代销业务合作 [1] - 8月28日浙江衢州衢江农商银行与上银理财签署代理销售合作协议 [1] - 8月8日衢江农商银行新增北银理财为代理销售合作机构 此前已与兴银理财 杭银理财 平安理财 信银理财建立代销关系 [1] - 8月14日农银理财与东莞农商银行签订理财产品代理销售服务合同 该行已与兴银理财 宁银理财 杭银理财展开合作 [2] - 6月安徽凤阳农商银行成功开办代销理财业务 代销兴银理财旗下净值型理财产品 [3] 战略动机 - 地方农商行是理财市场竞争中相对蓝海市场 此前因人员数量 科技能力等因素未充分开展合作 [1] - 理财公司通过农商行本地化客户优势快速拓展市场份额 触达更广泛客户群体 降低区域集中风险 [3] - 农商行通过代销理财丰富产品线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提升客户黏性 避免客户流失 [3] - 在净息差处于低位背景下 中小银行有较大动力代销理财产品以提高中间收入 [4] 产品策略 - 理财公司根据当地客群偏好推出专属理财方案 针对不同风险偏好控制资产配置比例 久期和杠杆 [5] - 县域客群风险偏好相对较低 对理财产品认知有限 理财机构采取更审慎态度和贴合需求的方案 [5] - 地方农商行代销产品中固收类理财产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风险偏好以R1 R2为主 [5]
上半年东莞农商行业绩承压,员工费用同比减1.56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9-03 10: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01亿元,同比下降14.02% [1][2][3] - 净利润26.27亿元,同比下降22.22% [1][2][3] - 利息净收入42.37亿元,同比减少4.67亿元(降幅9.92%),主因LPR下行及贷款重定价影响 [3] - 非利息净收入12.64亿元,同比减少4.31亿元(降幅25.41%),主因理财产品费率调降 [3] 成本管控 - 营业费用19.02亿元,同比下降7.59% [4][5] - 员工费用13.01亿元,同比减少1.56亿元(降幅10.73%),包含工资、奖金及津贴等 [1][4][5] - 一般及行政费用3.27亿元,同比下降3.99% [5]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87%,较2024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2][6][7] - 不良贷款余额73.00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23亿元 [6] - 个人贷款不良率2.81%,较2024年末上升0.52个百分点,主因房地产市场调整及居民收入减少 [6][7] - 公司贷款不良率1.59%,较2024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 [6][7] - 拨备覆盖率190.56% [2] 资产负债规模 - 资产总额7604.45亿元 [2] - 存款余额5323.64亿元,贷款余额3944.15亿元 [2] - 贷款及垫款净额3813.6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40.05亿元 [8] - 金融投资总额3104.11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32.30亿元 [8] 区域与行业分布 - 82.68%贷款集中于东莞地区 [7] - 前十大客户行业包括租赁商务服务、建筑、房地产、科研技术服务业 [7] - 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额29.24亿元,占资本净额4.2% [7] 盈利能力指标 - 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 [5] - 年化净利差1.16%,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 [5] - 资本充足率15.92%,一级资本充足率13.80% [2]
东莞金融市场周报:捷荣技术半年亏1.97亿;宏工科技业绩双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2:49
金融要闻 - 东莞农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6.2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22.22% 营业收入55.0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4.02% [2] - 集团资产总额7604.45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末增长1.95% 存款余额5323.64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末增长2.33% 贷款余额3944.15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末增长3.51% [2] 消费电子行业 - 捷荣技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1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6.0% 归母净利润亏损1.97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亏损1.27亿元进一步扩大 [3] - 公司专注于3C行业精密模具及结构件制造 正优化生产工艺并拓展无人机等新客户需求 [3] 高端装备制造 - 宏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7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9.32% 归母净利润5356万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5.7% [4] - 锂电产线设备收入同比下降16.55% 食药化塑产线设备收入下降45.40% 海外业务增长率达789.35% [4] 电子元器件 - 惠伦晶体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1% 归母净利润亏损6658万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2679.4% [5] - TSX热敏晶体和TCXO振荡器合计出货量超4.5亿只 同比增长约55% [5] 纺织服装 - 都市丽人2025年上半年营收14.3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5.15% 归母净利润5780万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约30% [6] - 电商GMV超1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3% 纯棉居物业绩同比增长约46% [6] 海外投资布局 - 宜安科技拟在墨西哥投资5000万美元设立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本500万美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7.22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6.95% [7] - 宇瞳光学拟投资3000万日元在日本设立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日元 从事光学产品研发及进出口贸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