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丰集团亚洲(08526)
icon
搜索文档
荣丰集团亚洲(08526)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1-11 09: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第三季度收益为2593.6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5299.1万港元下降51.1%[2] - 2021年前九个月收益为1.267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1.427亿港元下降11.2%[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为1.267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427亿港元下降11.2%[23] - 2021年第三季度经营亏损2652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经营溢利593.7万港元[2] - 2021年前九个月经营亏损2152.2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经营溢利903.6万港元[2] - 2021年前九个月期内亏损1950.8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溢利671.2万港元[2] - 2021年首九个月净亏损1950.8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3.40港仙[18] - 期内亏损为19.5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6.7百万港元[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1年首九个月材料成本为3985.6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115.7万港元下降3.2%[11] - 分包商成本大幅增加至8032.9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6199.5万港元增长29.6%[11] - 董事薪酬增加至334.2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71.9万港元下降10.1%[11] - 直接劳工成本上升至123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136.4万港元增长8.6%[11] - 销售成本增加至137.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1%[25] - 行政开支为11.2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1.4百万港元[27] - 转板上市专业服务费用为0.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3百万港元[29] 毛损和毛利率 - 2021年第三季度毛损2216.8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毛利742.2万港元[2] - 2021年前九个月毛损1098.9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毛利2204万港元[2] - 毛损为11.0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毛利22.0百万港元[26] - 整体毛损率为8.7%,去年同期毛利率为15.4%[26] 税务事项 - 2021年首九个月所得税抵免340.7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支出173.6万港元[12] - 香港利得税抵免113.2万港元,主要受益于两级利得税率制度[12][14] - 澳门所得补充税抵免36.1万港元,享受COVID-19纾缓措施优惠[12][15] - 所得税抵免为3.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税开支1.7百万港元[30] 资产和权益变动 - 于2021年9月30日,公司保留溢利为6018.3万港元,较年初7969.1万港元减少24.5%[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收益45.7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9万港元大幅增加[1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及澳门提供楼宇机械通风及空调系统的供应、安装及装修工程服务[5]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准则 符合GEM上市规则5.48-5.67条要求[46]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蔡晓辉任主席并持有专业资格[52]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钟志强一人兼任 董事会认为符合公司最佳利益[48] - 审计委员会确认三季度未经审核综合业绩符合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52] - 公司确认期间内董事及控股股东未出现与集团业务竞争或利益冲突情况[49] - 审计委员会职责包括外部审计师任免建议 财务报告审阅及风险管理监控[50] - 公司企业管治基于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的守则要求[48] - 公司强调良好企业管治对长远成功及持续发展的重要性[47] 股权和融资活动 - 控股股东钟志强通过Wing Fung Capital Limited持有332,250,000股,持股比例57.88%[38] - 配售75,000,000股配售股份,价格为每股0.144港元[33] - 更改上市所得款项用途,将2.0百万港元转作一般营运资金[35]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五大主要风险:包括疫情冲击、竞标失败风险、成本估算错误风险、收益不可预测性及供应链延误风险[53] - 具体风险因素可参考2018年2月12日招股章程风险因素章节[54]
荣丰集团亚洲(08526)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8-11 09:29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00,766千港元,同比增长12.3%[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3,305千港元,同比增长97.5%[6]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58港仙,同比增长100%[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建筑合约收益为100,766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89,735千港元增长12.3%[1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30.5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67.3万港元增长97.5%[27]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58港仙,较2020年同期的0.29港仙增长100%[27] - 公司收益从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89.7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100.8百万港元,增长12.4%[45] - 期内溢利从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7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3.3百万港元[52] - 经调整溢利从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3百万港元减少28.3%至2021年同期的3.8百万港元[52] 成本和费用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1,179千港元,同比下降23.5%[6] - 材料成本26,919千港元同比增长2.5%,分包商成本52,530千港元同比增长41.0%[21] - 董事薪酬开支1,748千港元同比下降45.5%,直接劳工成本8,370千港元同比增长16.8%[21] - 销售成本从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5.1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89.6百万港元,增长19.3%[46] - 毛利从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4.6百万港元减少23.3%至2021年同期的11.2百万港元[47] - 整体毛利率从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3%下降至2021年同期的11.1%[47] - 行政开支从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8.3百万港元减少20.5%至2021年同期的6.6百万港元[48] - 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共雇用291名雇员,员工成本约为1130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1150万港元)[64] 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为90,136千港元,同比增长67.2%;澳门地区收益为10,630千港元,同比下降70.3%[18] 客户集中度 - 客户A贡献收益62,316千港元占总额61.8%,客户B贡献18,720千港元占18.6%,客户C贡献13,870千港元占13.8%[20] 税务事项 - 所得税开支753千港元同比下降36.7%,其中香港利得税388千港元,澳门所得税361千港元[22] - 香港实施两级利得税制: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征税,超额部分按16.5%征税[23] - 澳门所得税对超过600,000澳门币(约586,000港元)的应税收入按12%固定税率征收[24]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0年末的18,718千港元减少至2021年6月30日的8,223千港元,下降56.1%[8]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7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7,337千港元有所改善[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为-124.5万港元,较2020年末的925.7万港元下降113.5%[30] 资产负债项目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从2020年末的74,595千港元减少至2021年6月30日的33,872千港元,下降54.6%[8] - 合约资产从2020年末的100,566千港元增加至2021年6月30日的141,090千港元,增长40.3%[8] - 银行借贷从2020年末的38,224千港元减少至2021年6月30日的32,653千港元,下降14.6%[8] - 资产净值为128,051千港元,较2020年末的124,790千港元增长2.6%[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3010.4万港元,较2020年末的7128.8万港元下降57.8%[28] - 贸易应收款项中1年以上账龄金额为843.9万港元,占总额的28%,较2020年末的1077.3万港元下降21.6%[29] - 已抵押及受限制银行存款总额为2033.2万港元,与2020年末的2021.2万港元基本持平[30] - 贸易应付款项为2143.4万港元,较2020年末的3035.9万港元下降29.4%[33] - 银行借贷及透支总额为3265.3万港元,较2020年末的3822.4万港元下降14.6%[36]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12月31日的216.6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205.4百万港元[53] - 计息借贷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38.2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32.7百万港元[53]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0年12月31日的31.7%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26.2%[55] 融资与资金成本 - 银行借贷实际年利率为5.5%,较2020年末的5.25%-5.5%略有上升[38] 或然负债与承诺事项 - 或然负债中履约保证金为1733.6万港元,与2020年末的1734.3万港元基本持平[41] - 公司无任何已订约但尚未计提拨备的资本承担[57]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61] - 公司无资产抵押[63] 资本结构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574万港元,分为5.7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自2018年上市后资本结构无变动[56] 股息政策 - 公司未就2021年上半年派发股息(2020年同期:无)[25] - 公司不建议就相关期间派付任何股息[65] 投资与业务计划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计划[58] - 公司无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的重大收购或出售[59] 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及控股股东钟志强通过Wing Fung Capital Limited持有3.3225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7.88%[67] - 公司董事钟美莲与钟志强被视为一致行动人士,共同持有3.3225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7.88%[70]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上市实际所得款项净额为27.2百万港元[82]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23.8百万港元,未动用3.4百万港元[83] - 公司增聘员工产生成本14.9百万港元[80] - 公司澳门新办事处租赁开支0.6百万港元[81] - 公司澳门增聘行政员工产生额外成本0.7百万港元[81] - 公司购买BIM软件支出36,000港元[81] - 公司资助员工技术研讨会及安全课程支出7,000港元[80] - 公司资助员工BIM软件培训支出18,000港元[81] - 公司为新澳门办事处购置家具及固定装置支出0.2百万港元[81] - 公司未动用所得款项中2.5百万港元将用于增聘员工及培训[83]
荣丰集团亚洲(08526)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5-14 08: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收益为4816.1万港元,同比增长21.0%[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毛利为621.4万港元,同比增长22.0%[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经营溢利为359.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经营亏损26.8万港元[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15.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4.8万港元[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为249.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1.9万港元[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盈利为0.43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0.11港仙[6] - 公司收益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39.8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48.2百万港元,增幅21.1%[24] - 毛利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5.1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6.2百万港元,增幅21.6%[2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由2020年第一季度亏损0.6百万港元转为2021年第一季度溢利2.5百万港元[22] - 每股基本盈利为0.43港仙,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0.11港仙[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4194.7万港元,同比增长20.8%[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行政开支为305.6万港元,同比下降25.9%[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转板上市开支为44.8万港元,同比下降68.1%[6] - 销售成本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34.7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41.9百万港元,增幅20.7%[26] - 行政开支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4.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3.1百万港元,降幅24.4%[28] - 所得税开支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0.3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0.7百万港元,增幅133%[17][30] - 分包商成本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17.5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26.2百万港元,增幅50%[16] - 董事薪酬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1.6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0.5百万港元,降幅68%[16]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净额为71.9万港元,同比增长942.0%[6] - 毛利率保持稳定,2021年第一季度为12.9%,2020年第一季度为12.8%[27]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 - 执行董事兼控股股东钟志强先生持有412,25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1.82%[35] - Wing Fung Capital Limited持有412,25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1.82%[38] - 钟美莲女士与钟志强先生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持有412,25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1.82%[38] - 钟志强先生通过控股Wing Fung Capital Limited 78.87%的股权间接控制公司股份[3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具备GEM上市规则要求的专业资格[47] - 公司承认未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钟志强先生兼任[45] - 公司确认在报告期间董事未违反证券交易行为守则[43] - 公司未向董事提供任何股份认购权或相关收益安排[41] - 公司声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未出现与集团业务竞争或利益冲突的情况[46] - 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操作[42] 业务运营和风险因素 - 公司业务依赖竞标成功,未能取得竞标合约将影响运营及财务业绩[50] - 竞标价格中对项目时长和成本的错误或不准确定价会负面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及财务表现[50] - 过往收益及利润率未必作为日后收益及利润率的指标[50] - 供应品及分包商的工程延误或缺陷将对公司经营及财务业绩造成不利影响[50] - 类似COVID-19的大流行爆发将对公司业务运营及财务表现造成不利影响[50] - 其他风险因素需参考2018年2月12日招股章程的"风险因素"章节[51]
荣丰集团亚洲(08526)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3-26 10: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集团总收入从2019年约1.905亿港元增至2020年约2.212亿港元,增加约3070万港元或16.1%[22] - 集团年度利润从2019年约2130万港元增至2020年约2260万港元,增加约130万港元[22] - 公司总收益从2019年约1.905亿港元增至2020年约2.212亿港元,增长16.1%[25] - 公司年内溢利从2019年约2130万港元增至2020年约2260万港元,增长130万港元[25] - 收益由190.5百万港元增至221.2百万港元,增幅16.1%[46] - 年內溢利由21.3百万港元增至22.6百万港元,增幅6.1%[5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成本销售从2019年约1.452亿港元增至2020年约1.796亿港元,增长23.7%[45] - 销售成本由145.2百万港元增至179.6百万港元,增幅23.7%[47] - 毛利由45.2百万港元降至41.7百万港元,降幅7.7%[49] - 毛利率由23.8%降至18.8%[49] - 行政开支由17.5百万港元降至15.3百万港元,降幅12.6%[50] - 所得税开支由4.9百万港元降至3.1百万港元,降幅36.7%[5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项目收入增加约5260万港元,其中赤鱲角两个新项目贡献约4730万港元[44] - 现有项目工作量增加带来收入增长约1.34亿港元[44] - 项目完成导致收入减少约3980万港元[44] - 现有项目工作量减少导致收入下降约1.161亿港元[44] - 沙田和澳门氹仔两个项目共同导致收入减少约7900万港元[44] 各地区表现 - 集团在香港获得两个项目,初始合同金额分别超过8800万港元及1.59亿港元[21] - 集团主要在香港及澳门从事机械通风及空调系统的供应、安装及装修分包服务[20] - 公司在香港获得两个新项目,初始合约金额分别超过8800万港元和1.59亿港元[25][35] - 澳门受影响项目合约金额超过1.7亿澳门元,自2020年7月31日起暂停施工[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提交从GEM转往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23]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作为派付股息的指引 股息金额取决于经营业绩 盈利表现 现金流量 财务状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196][197][200]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由140.7百万港元增至216.6百万港元,增幅54.0%[58] - 计息借贷总额由6.5百万港元增至38.2百万港元,增幅487.7%[64] - 流动比率由3.7倍降至2.3倍[64]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19年12月31日的约7.1%大幅增至2020年12月31日的约31.7%[68] - 资本负债比率增加主要由于计息借贷总额增加以及权益总额增加[68]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574万港元,分为5.7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82][83]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含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60%,符合GEM上市规则不低于三分之一的要求[118]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60%[121] - 董事会成员性别构成为男性80%,女性20%[132] - 董事会成员年龄构成为40-49岁占比20%,50-59岁占比20%,60岁或以上占比60%[132] - 执行董事占比40%,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60%[132]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蔡晓辉任主席持GEM规则5.05(2)及5.28专业资格[150] - 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含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符合GEM规则5.34要求[157] - 薪酬委员会于2018年1月31日设立,由3名成员组成,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多数[161] - 提名委员会于2018年1月31日设立,由3名成员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多数[171][174] 董事会运作 - 2020年期间董事会共举行6次会议[133] - 所有董事均参加了2020年6月2日的年度股东大会[137] - 执行董事钟志强先生参加了全部6次董事会会议[137] - 执行董事黎淑芬女士参加了全部6次董事会会议[137] - 独立非执行董事蔡晓辉先生参加了全部6次董事会会议[13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利科先生参加了全部6次董事会会议[137] - 执行董事服务协议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初始年期为3年自2018年2月27日起可重续[141] - 董事黎淑芬及蔡晓辉将于2021年6月8日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符合膺选连任资格[141]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证券交易规定标准[143][146] - 公司组织1次关于GEM上市规则持续义务更新的培训全体董事出席[145][147] 委员会运作 - 审计委员会于相关期间举行4次会议审查年度/中期/季度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155][158] - 审计委员会认为2020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156][159] - 薪酬委员会在相关期间举行1次会议,审查董事薪酬结构[164][167] - 提名委员会在相关期间举行1次会议,评估董事会结构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176][179]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董事会承认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责任[184] - 审计委员会定期审查公司财务控制、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184] - 公司未设立独立内部审计职能 但聘请外部独立顾问评估内部监控系统[190][193] - 外部顾问未发现内部监控系统存在重大不足[190][193] - 公司已根据外部顾问建议实施必要的内部监控措施[192][194] - 外部顾问确认经修订及新增的内部监控程序已充分落实[192][194] - 审核委员会认为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程序足以满足当前业务环境需要[192][194]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一次审阅公司财务监控措施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187][193]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覆盖分包 采购 支出及人力资源等运作流程[189][190][193] 审计与合规 - 公司于2019年12月13日任命罗兵咸永道为外部审计师[198] - 审核委员会负责就外部审计师的辞职 委任 续聘及罢免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99] - 外部审计师报告责任声明载于年报第74-84页[183] 人力资源与薪酬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527名,较2019年170名大幅增长210%[102] - 分包商提名劳工数量达458名,较2019年116名增长295%[102] - 2020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2370万港元,较2019年2430万港元下降2.5%[102] - 薪酬政策包含基本薪金、绩效奖金及退休医疗福利[103] - 2020年董事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0[165][168] - 2020年高级管理层薪酬:1人薪酬在0-100万港元区间,1人薪酬在100-150万港元区间[169] 客户与供应商关系 - 公司与主要客户保持约2年至10年以上的业务关系[73][76] - 公司供应商包括空调设备材料供应商、加工服务供应商、机械租赁服务提供商和工程分包商[74][77] - 公司选择供应商时考虑价格、质量、过往表现和交付准时性等因素[79][84] - 公司选择分包商时考虑资源人力、经验、往绩、服务质量、安全表现和报价等因素[79][84] - 公司2020年度向供应商采购或指派分包商时未遇到重大困难[80][8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A.2.1条款,由钟先生同时担任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职务[111] - 赤鱲角新项目于2020年完成,直接导致分包劳工数量增加295%[102]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件发生[104] - 公司2020年度未订立任何衍生工具协议来对冲外汇风险[93][99] - 公司2020年度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92][98] - 公司秘书在相关期间接受超过15小时专业培训以更新技能[178][180]
荣丰集团亚洲(08526)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3-26 08:32
收入和利润(同比) - 集团总收入从2019年的约1.905亿港元增至2020年的约2.212亿港元,增长3070万港元或16.1%[22] - 集团年度利润从2019年的约2130万港元增至2020年的约2260万港元,增长130万港元[22] - 公司总收益从2019年的1.905亿港元增至2020年的2.212亿港元,增长16.1%[25] - 公司年内溢利从2019年的2130万港元增至2020年的2260万港元,增长130万港元[25] - 收益从190.5百万港元增至221.2百万港元,增幅16.1%[46] - 年內溢利从21.3百万港元增至22.6百万港元,增幅6.1%[5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从2019年的1.452亿港元增至2020年的1.796亿港元,增长23.7%[45] - 销售成本从145.2百万港元增至179.6百万港元,增幅23.7%[47] - 行政开支从17.5百万港元降至15.3百万港元,降幅12.6%[50] - 所得税开支从4.9百万港元降至3.1百万港元,降幅36.7%[56] 业务表现和项目 - 集团在香港获得两个项目,初始合同金额分别超过8800万港元和1.59亿港元[21] - 公司在香港获得两个新项目,初始合约金额分别为8800万港元和1.59亿港元[25][35] - 新项目带来收益增加约5260万港元,其中赤鱲角两个项目贡献4730万港元[44] - 现有项目工作量增加带来收益增加约1.34亿港元[44] - 项目完工导致收益减少约3980万港元[44] - 现有项目工作量减少导致收益减少约1.161亿港元[44] - 澳门受疫情影响项目合约金额超过1.7亿澳门币,工程自2020年7月暂停[38] - 沙田和澳门氹仔两个项目共同导致收益减少约7900万港元[44] - 赤鱲角新项目于2020年启动并完成,导致分包工人数量激增[102] 财务指标变化 - 毛利从45.2百万港元降至41.7百万港元,降幅7.7%[49] - 毛利率从23.8%降至18.8%[49] - 总资产从140.7百万港元增至216.6百万港元,增幅54.0%[58] - 计息借贷总额从6.5百万港元增至38.2百万港元,增幅487.7%[64] - 流动比率从3.7倍降至2.3倍[64]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19年12月31日的约7.1%增至2020年12月31日的约31.7%[68]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含2名执行董事与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60%,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18] - 公司主席与CEO由钟志强先生兼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A.2.1条款[111]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分别为40%和60%[121][132] - 董事会性别构成为男性80%,女性20%[132] - 董事会年龄构成为40至49岁20%,50至59岁20%,60岁或以上60%[132] - 有关期间董事会举行6次会议,批准季度、中期及年度财务业绩等事项[133][135] - 执行董事钟志强先生出席全部6次董事会会议[137] - 执行董事黎淑芬女士出席全部6次董事会会议[137] - 独立非执行董事蔡晓辉先生出席全部6次董事会会议[13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利科先生出席全部6次董事会会议[13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黎伟明先生出席4次董事会会议,缺席2次[137] - 所有董事均出席2020年6月2日的股东周年大会[137] - 执行董事服务协议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初始年期为3年自2018年2月27日起可重续[141] - 董事黎淑芬及蔡晓辉将于2021年6月8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膺选连任资格[141] - 全体董事确认于有关期间遵守证券交易规定准则且公司未发现任何违规[143][146] - 公司组织1次培训涉及GEM上市规则持续责任更新全体董事出席[145][147] 委员会运作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蔡晓辉任主席并持有GEM上市规则要求的专业资格[150] - 审计委员会于有关期间举行4次会议审查年度中期及季度财务业绩[155] - 审计委员会审阅截至2020年12月31日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确认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156] - 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34条要求[157] - 薪酬委员会于2018年1月31日设立,由3名成员组成,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绝大多数[161] - 提名委员会于2018年1月31日设立,由3名成员组成[171] - 审核委员会在管理层缺席情况下与外部核数师会面讨论审核事宜[160] - 薪酬委员会在相关期间举行1次会议审议董事薪酬架构[164][167] - 提名委员会在相关期间举行1次会议评估董事会结构和董事独立性[176][179]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一次审阅公司财务监控措施及风险管理系统[187]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确认其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并禁止未经授权使用机密资料[184]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经审核委员会及外部顾问审查确认为有效且足以满足当前业务需求[192][194] - 外部顾问在审查期间未发现任何重大内部控制缺陷[190][193] - 公司未设立独立内部审计职能 而是聘请外部独立顾问评估内部控制[190][193] - 公司已根据外部顾问建议实施必要的内部控制措施[192][194] - 董事会确认其对编制真实公平反映集团状况的财务报表承担责任[185] - 公司严禁未经授权使用机密或内幕消息[187] 审计和合规 - 外部核数师对综合财务报表的责任声明载于年报第74至84页[183] - 公司于2019年12月13日任命普华永道为外部审计师[198] - 审核委员会负责就外部审计师的辞职 任命 连任及罢免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99] - 审计委员会可直接接触外部审计师及专业顾问[119] 人力资源和薪酬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527名,较2019年的170名大幅增加210%[102] - 分包商提名工人数量达458名,较2019年的116名增长295%[102] - 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2370万港元,较2019年的2430万港元下降2.5%[102] - 薪酬政策包含基本薪金、绩效奖金及退休医疗福利[103] - 2020年薪酬在100万港元以下的高管人数为1人,2019年为2人[169] - 2020年薪酬在100万至150万港元的高管人数为1人,2019年为0人[169] 公司秘书和行政 - 公司秘书于2017年2月14日获任命,2020年期间接受超过15小时专业培训[178][180] 业务关系和供应商 - 公司客户业务关系维持时间约2年至10年以上[73][76] - 公司供应商包括空调设备材料供应商、加工服务供应商、机械租赁服务供应商及工程分包商[74][77] - 公司未遇到采购设备材料及指派分包商的重大困难[80][85] 资本和投资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89][95]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90][96] - 公司无重大附属公司收购或出售[91][97]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除财务报表附注26披露外)[92][98] 外汇和财务风险 - 公司外汇风险影响极微,未使用衍生工具对冲风险[93][99] 股息政策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作为派息指引 股息金额取决于经营业绩 盈利表现 现金流 财务状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196][197][200] 上市相关 - 公司已申请从GEM转往联交所主板上市[23] 报告期后事项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发生[104] 公司业务范围 - 集团主要在香港和澳门从事机械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供应、安装和装修分包业务[20] 股本结构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574,000,00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股本5,740,000港元[82][83]
荣丰集团亚洲(08526) - 2020 Q3 - 季度财报
2020-11-11 08: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0年第三季度收益为5299.1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739万港元增长41.8%[4] - 2020年前九个月收益为1.427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471亿港元下降3.0%[4] - 2020年第三季度经营溢利为593.7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524.9万港元增长13.1%[4] - 2020年前九个月经营溢利为903.6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636.1万港元下降44.8%[4] - 2020年前九个月期内溢利为671.2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262.1万港元下降46.8%[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下降至6.712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2.621百万港元减少46.8%[19] - 期内溢利减少至6.7万港元,经调整溢利下降12.7%至11.0百万港元[2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0年第三季度毛利为742.2万港元,毛利率14.0%,低于2019年同期的962万港元(毛利率25.7%)[4] - 2020年前九个月毛利为2204万港元,毛利率15.4%,低于2019年同期的2872万港元(毛利率19.5%)[4] - 材料成本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增加至41.15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1.336百万港元增长31.3%[12] - 分包商成本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下降至61.995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74.278百万港元减少16.5%[12] - 董事薪酬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减少至3.719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63百万港元下降19.7%[12] - 销售成本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增加至120.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18.4百万港元增长1.9%[24] - 毛利减少23.3%至22.0百万港元,毛利率由19.5%降至15.4%[25] - 行政开支减少8.8%至11.4百万港元,主要因董事薪酬削减[26] 每股盈利 - 2020年前九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1.17港仙,较2019年同期的2.20港仙下降46.8%[4] - 每股基本盈利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下降至1.17港仙,较2019年同期的2.2港仙减少46.8%[19] 所得税开支 - 所得税开支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下降至1.736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323百万港元减少47.8%[13] - 香港利得税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下降至1.30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268百万港元减少60%[13] - 澳门所得补充税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大幅增加至0.743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0.081百万港元增长817%[13] - 所得税开支减少48.5%至1.7百万港元,因税前利润下降[28] 业务和运营 - 公司主要业务为香港及澳门提供楼宇机械通风及空调系统的供应、安装及装修工程服务[6] - 确认非经常性转板上市专业服务费用4.3百万港元[27]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竞标成功率依赖[49] - 项目时长和成本估算错误将影响盈利能力[49] - 过往收益和利润率不可作为未来业绩指标[49] - 供应商和分包商工程延误将造成不利影响[49]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钟志强通过Wing Fung Capital Limited持有75%股份(430,500,000股)[32] - 钟志强与钟美莲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控制75%股权[35]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任行政总裁职务[4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45] - 公司已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40] - 合规顾问天财资本担任上市保荐人[41] - 公司确认董事期间遵守证券交易准则[40] - 董事会致力于维持良好企业管治标准[42] 股息和资本变动 - 报告期间未派发股息[30] - 公司保留溢利从2020年初的5712万港元增至2020年9月30日的6383.2万港元[5] - 公眾持股量曾低于25%最低要求,但报告期内已恢复合规[37] - 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操作[39]
荣丰集团亚洲(08526)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8-11 09:24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89.735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09.709百万港元下降18.2%[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1.673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496百万港元大幅下降80.3%[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9港仙,较2019年同期的1.48港仙下降80.4%[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4.618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9.100百万港元下降23.5%[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为229.2万港元,同比下降45.8%[26] - 每股基本盈利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为0.40港仙,同比下降45.9%[26] - 收益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09.7百万港元减少至2020年同期的约89.7百万港元,跌幅约18.2%[45] - 毛利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9.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0年同期的约14.6百万港元,跌幅约23.6%[47] - 期内溢利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8.5百万港元减少至2020年同期的约1.7百万港元,减少约6.8百万港元[51] - 撇除一次性开支后的经调整溢利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8.5百万港元减少至2020年同期的约5.3百万港元,跌幅约37.7%[51] - 毛利率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7.4%减少至2020年同期的约16.3%[47]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材料成本为26,255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5,626千港元增长2.5%[18] - 分包商成本为37,271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56,747千港元下降34.3%[18] - 董事薪酬为3,206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027千港元增长5.9%[18] - 直接劳工成本为7,168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7,019千港元增长2.1%[18] - 服务成本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90.6百万港元减少至2020年同期的约75.1百万港元,跌幅约17.1%[46]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374.5万港元,同比增长10.4%[40]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1.5百万港元[61] 各地区收益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为53,899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98,126千港元下降45.1%[16] - 澳门地区收益为35,836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1,583千港元增长209.4%[16] - 建筑合约收益为89,735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09,709千港元下降18.2%[15] 税务开支变化 - 香港利得税开支为544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317千港元下降76.5%[20] - 澳门所得补充税开支为636千港元,2019年同期无此项开支[20] 现金流状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中所用现金净额为17.337百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8.655百万港元[8] - 于2020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包括银行透支)为23.523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8.071百万港元减少16.2%[5] 资产负债及借贷状况 - 于2020年6月30日的银行借贷为17.951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6.451百万港元增加178.3%[5] - 于2020年6月30日的合约资产为71.160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9.247百万港元增加143.3%[5] - 于2020年6月30日的资产总值为167.323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40.739百万港元增加18.9%[5] - 于2020年6月30日的银行透支为8.609百万港元,而2019年12月31日无银行透支[5] - 贸易应收款项净值从2019年末6582.4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6月末4789.0万港元,减少27.2%[27][28] - 账龄超过18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从2019年末0%上升至2020年6月末40.5%,达1940.4万港元[28] - 已抵押及受限制银行存款从2019年末1340.7万港元增至2020年6月末2021.1万港元,增长50.7%[29]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19年末1354.6万港元增至2020年6月末1652.5万港元,增长22.0%[32][34] - 银行借贷抵押担保从2019年末2000.0万港元增至2020年6月末4030.2万港元,增长101.5%[37] - 履约保证金从2019年末1027.5万港元增至2020年6月末1734.3万港元,增长68.8%[39] - 计息借贷总额由2019年12月31日的约6.5百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约26.6百万港元[52] - 资本负债比率由2019年12月31日的约7.1%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约26.1%[53] - 流动比率由2019年12月31日的3.7倍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约2.6倍[52]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售实际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7.2百万港元[8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6.3百万港元,未动用结余10.9百万港元[82][84] - 增聘员工及培训计划分配17.4百万港元,实际动用7.9百万港元,结余9.5百万港元[82] - 新项目履约保证金分配7.2百万港元,已悉数动用[82] - 租赁新办事处及增聘澳门员工分配2.4百万港元,实际动用1.0百万港元,结余1.4百万港元[82] - 新招聘项目团队18名员工及1名行政人员产生成本约7.9百万港元[78] - 澳门新办事处租赁开支约0.4百万港元[79] - 澳门增聘两名行政员工产生成本约0.4百万港元[79] - 购买BIM软件支出约36,000港元[78] - 员工培训及研讨会支出约25,000港元(技术研讨会7,000港元+BIM培训18,000港元)[7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钟志强先生持有430,5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5%[64] - 公司控股股东钟美莲女士与钟志强共同持有430,5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5%[67] - 公众持股量曾低于规定最低25%,后通过出售股份恢复至143,5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25%)[69] - 公司员工总数为206名,其中分包商提名工人144名[61] 股息政策 - 公司未就2020年中期期间派付任何股息[24] - 公司未就相关期间派付任何股息[62] 风险因素披露 - 业务依赖竞标成功 未能取得竞标合约将影响公司运营和财务业绩[88] - 竞标定价错误或项目时长成本估算不准确会对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表现产生不利影响[88] - 过往收益及利润率未必能作为日后业绩的指标[88] - 供应商和分包商工程延误或缺陷将对公司经营和财务业绩造成不利影响[88] - COVID-19疫情对本地及全球经济以及公司经营和财务表现存在潜在影响[85] 其他财务事项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已抵押银行存款利率从2019年末2.0%下降至2020年6月末1.5%-1.55%[29] - 公司未持有任何衍生工具或承担财务工具对冲外汇风险[59] - 公司未进行任何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的操作[71] - 公司资产抵押情况除附注披露外无其他抵押[60] - 公司未订立任何使董事可通过认购股份获利的安排[70]
荣丰集团亚洲(08526) - 2020 Q1 - 季度财报
2020-05-11 08:3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29.6%至3980.7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5651万港元)[4] - 收益由二零一九年同期的约56.5百万港元减少29.6%至约39.8百万港元[2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19千港元,而二零一九年同期为溢利4,266千港元[19] - 期内亏损为61.9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溢利426.6万港元)[4] - 经营亏损为26.8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经营溢利559.7万港元)[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1港仙(2019年同期为盈利0.74港仙)[4] - 每股基本亏损为0.11港仙,而二零一九年同期为盈利0.74港仙[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服务成本为3471.4万港元占收益比重87.2%(2019年同期为4682.2万港元占比82.9%)[4] - 服务成本由二零一九年同期的约46.8百万港元减少25.9%至约34.7百万港元[22] - 分包商成本由二零一九年同期的29,707千港元减少至17,455千港元[13] - 材料成本由二零一九年同期的13,255千港元减少至11,484千港元[13] - 行政开支略增至412.5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405.2万港元)[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收益为9.9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亏损7.5万港元)[4] - 所得税开支由二零一九年同期的约1.2百万港元减少75.0%至约0.3百万港元[26] - 香港利得税开支由二零一九年同期的1,222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8千港元[14]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同比下降47.4%至509.3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968.8万港元)[4] - 毛利由二零一九年同期的约9.7百万港元减少47.4%至约5.1百万港元[24] - 毛利率由二零一九年同期的17.1%下降至12.8%[24] 公司股权结构 - 董事鍾志強持有430,5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為75%[30] - Wing Fung Capital Limited持有430,5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為75%[33] - 鍾志強通過Wing Fung Capital Limited擁有78.87%的股權[30] - 鍾美蓮與鍾志強共同持有430,5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為75%[33] - 除已披露權益外,無其他主要股東權益需記錄或披露[34]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會主席與行政總裁職務由鍾志強一人兼任[39] - 公司执行董事为钟志强及黎淑芬[4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蔡晓辉、利科及黎伟明[4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分别为蔡晓辉、利科及黎伟明[41] - 审核委员会主席蔡晓辉持有GEM上市规则规定的适当专业资格[41] 合规与披露 - 公司未進行任何上市證券的購買、出售或贖回[36] - 公司合規顧問天財資本除保薦人及顧問協議外無其他權益披露[38] - 公司確認期內無董事違反證券交易行為守則[37] - 公司披露期內無董事或控股股東存在業務競爭或利益衝突[40] 财务风险因素 - 公司业务依赖竞标成功,未能取得合约将影响运营及财务业绩[45] - 竞标价格估算错误或不准确会对盈利能力及财务表现产生不利影响[45] - 公司过往收益及利润率未必可作为日后业绩指标[45] - 供应商及分包商工程延误或缺陷将对经营及财务业绩造成不利影响[45] 权益变动 - 公司总权益由102,124千港元下降至101,600千港元[5] - 保留溢利减少至56,501千港元(2020年初为57,120千港元)[5]
荣丰集团亚洲(08526)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3-26 08: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总收益为1.905亿港元,同比下降5.0%或1010万港元[20] - 公司年内溢利为2130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约1120万港元[20] - 公司2019年收入为1.905亿港元,同比下降5.0%[32][35] - 毛利同比增长18.0%至4520万港元,毛利率从19.1%提升至23.8%[40][44] - 年净利润增长1120万港元至2130万港元,调整后利润增长400万港元或23.1%[48][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服务成本从1.623亿港元降至1.452亿港元,同比下降10.5%[36] - 分包费用增加990万港元[36] - 材料及设备成本减少2800万港元[36] - 上市开支减少710万港元至零,因2018年发生一次性上市费用[41][45] - 行政开支保持稳定,约为1750万港元(2018年:1730万港元)[42][46] - 所得税开支增长69.0%至490万港元,主要因税前利润增加[43][47] 各地区表现 - 澳门地区收入从1.091亿港元降至3760万港元,同比下降65.5%[32] - 香港地区收入从9150万港元增至1.529亿港元,同比增长67.1%[32] - 浅水湾和沙田项目贡献7880万港元收入增长[35] - 九龙湾和澳门氹仔项目造成1亿港元收入减少[35] - 沙田项目贡献总收益40.5%,且具有较高毛利率[40][4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在香港及澳门提供机械通风及空调系统供应安装及装修服务[18] - 公司2019年新获12个项目,创历史记录[19] - 公司获得两个大型项目,初始合同金额分别超过8500万港元及1700万澳门元[19] - 新获12个项目,其中两个项目金额超8500万港元及1.7亿澳门元[31] - 2019年共承接26个项目,13个已完工[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新冠疫情导致香港澳门项目进度延迟,可能影响2020年上半年业绩[87][88][89] - 疫情可能导致客户结算延迟,增加应收账款信用风险[89] - 公司采用股息政策考虑集团经营业绩、现金流及财务状况等因素[173]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经营业绩、盈利表现及现金流等财务指标[175]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钟志强先生)兼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92][93] - 董事会认为钟志强兼任两职符合公司最佳利益,因其自集团成立以来负责整体管理[92][93] - 公司治理除豁免条款A.2.1外完全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的《企业管治守则》[91]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比例为60%[98][107] - 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比例为40%[107] - 男性董事占比80%,女性董事占比20%[107] - 董事年龄分布:40至49岁占20%,50至59岁占20%,60岁或以上占60%[107]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因素包括技能、行业经验、性别、年龄等[108] 董事会及委员会运作 - 董事会于相关期间举行4次会议,批准季度、中期及年度财务业绩等事项[113][114] - 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出席5/5次会议[116] - 薪酬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执行董事钟志强出席2/2次会议[116]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执行董事钟志强出席1/1次会议[116] - 全体董事出席2019年6月12日年度股东大会1/1次[116] - 董事黎伟明缺席1次董事会会议,出席记录为3/4次[116] - 审计委员会于2018年1月31日设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2][135] - 审计委员会在相关期间举行了五次会议[134] - 薪酬委员会于2018年1月31日设立,由三名成员组成[139][144] - 薪酬委员会在相关期间举行了两次会议[141] - 提名委员会于2018年1月31日设立,由三名成员组成[149][150] - 提名委员会在相关期间举行1次会议以审查董事会结构、规模及组成[155][160]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 公司组织内部控制培训,所有董事均参加[127] - 外部顾问未发现集团内部控制系统存在重大缺陷[166][168] - 审计委员会对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进行年度审查[170] - 集团基于外部顾问建议实施新内部控制措施并获确认满意执行[171] - 集团风险管理流程涵盖业务、行业及市场相关重大风险识别[165][167] - 董事会承认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责任[164][167] - 审计委员会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有效性进行审阅并实施改进措施[174] 审计与核数师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12] - 外部核数师对综合财务报表的责任声明载于年报第70-79页[159][163] - 外部审计师费用中法定审核服务费用为100万港元,较上年95万港元增长5.3%[179] - 非审计服务中税务咨询费用为7万港元,较上年6万港元增长16.7%[179] - 公司于2019年12月13日更换外部审计师为普华永道,替代11月28日辞任的德勤[176][177]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37][142] 股东权利与沟通 - 股东特别大会召开需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股份的股东提出书面要求[183] - 2020年度股东大会定于6月2日举行,提前20个营业日通知股东[182] - 2019年度股东大会于6月12日举行,表决内容包括股份发行回购及董事重选[181] - 股东提名董事候选人需向香港公司秘书地址提交书面通知[188] - 公司章程允许股东在董事会未响应时自行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86] - 公司股东可通过书面问询附全名联系方式和身份证明邮寄至香港主要营业地点[195][198] - 公司股份股权转让或注册相关问询需联系股份过户登记处[196][199]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公告季度中期年度报告及通函与股东保持持续沟通[194][198] - 公司最新信息可通过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查阅[194][197][198][200] - 股东可依据程序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以提呈草案或决议案[192] - 开曼群岛法律下无条文允许股东于股东大会提呈草案[19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主席钟志强先生及黎淑芬女士[11] - 公司股份代号为8526[2][14]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13]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银行(香港)及中国建设银行(亚洲)等[14]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574万港元,分为5.7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69][70][75] 员工与人力资源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70人,较2018年的164人增加6人[82][86] - 2019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约为2430万港元,较2018年的2330万港元增长4.3%[82][86] - 分包商提名工人数量为116人,占员工总数的68.2%[82][8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在0至1,000,000港元范围内的高管人数为2人[14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在1,000,001至1,500,000港元范围内的高管人数为0人[148] 财务与资本结构 - 总资产增长至1.407亿港元,股东权益增至1.021亿港元[49][54] - 计息借贷减少至650万港元(2018年:1310万港元),流动比率从2.6倍改善至3.7倍[50][54] - 资本负债比率从16.3%降至7.1%,主要因借贷减少及权益增加[52][54] 客户关系与业务风险 - 客户关系稳定,与主要客户合作时长介于1年至10年以上[57][59] - 公司外汇风险极低,未使用衍生工具对冲风险[80][84] 无重大事项披露 - 公司确认无重大资本承诺[71][76]、无重大投资计划[72][77]、无重大子公司收购处置[73][78] - 公司披露无重大或有负债[74][79]及无重大资产质押[81][85]
荣丰集团亚洲(08526) - 2019 Q3 - 季度财报
2019-11-08 11: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为147.099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48.622百万港元下降1.0%[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内溢利为12.621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7.922百万港元增长59.3%[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37.390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6.423百万港元下降19.5%[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溢利为4.125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3.818百万港元增长8.0%[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2.20港仙,较2018年同期的1.46港仙增长50.7%[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0.72港仙,较2018年同期的0.67港仙增长7.5%[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147.1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48.6百万港元下降1.0%[21] - 期内溢利由7.9百万港元增加至12.6百万港元[27] - 经调整溢利由15.0百万港元减少16.0%至12.6百万港元[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毛利为28.720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9.508百万港元下降2.7%[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毛利为9.620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8.634百万港元增长11.4%[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服务成本为118.4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19.1百万港元下降0.6%[2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总员工成本为17.115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4.906百万港元增长14.8%[1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73千港元而2018年同期为零[11] - 毛利由29.5百万港元减少2.7%至28.7百万港元[23] - 毛利率由19.9%降至19.5%[23] - 行政开支由11.6百万港元增加7.8%至12.5百万港元[25] - 上市开支7.1百万港元[24] 各地区表现 - 香港经营收益占比从2018年同期的39.3%大幅提升至87.8%而澳门收益占比从60.7%降至12.2%[19] - 澳门氹仔项目占总收入39.9%且毛利率较高[23] - 沙田项目占总收入42.1%且毛利率较高[23] 税务相关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香港利得税开支为3.268百万港元而2018年同期为零开支[1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澳门所得补充税开支为81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568百万港元大幅下降[14] - 所得税开支由2.5百万港元增加32.0%至3.3百万港元[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获得澳门新合约总额超过170百万澳门币标志着业务发展新里程碑[19] - 董事会不建议就相关期间派付任何股息[16] - 集团业务依赖竞标成功,失败将影响运营及财务业绩[42] - 竞标价格估算错误可能对盈利能力及财务表现产生不利影响[42] - 过往收益及利润率未必可作为未来业绩指标[42] - 供应链或分包商工程延误缺陷将对经营及财务业绩造成不利影响[42] - 其他风险因素详见招股章程"风险因素"章节[43]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钟志强先生)担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但被视为符合集团最佳利益[39] - 公司未发现董事、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与集团业务存在竞争或利益冲突[4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蔡晓辉、利科、黎伟明)组成,蔡晓辉任主席并具备专业资格[41] - 审核委员会确认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符合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41] - 执行董事为钟志强及黎淑芬,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蔡晓辉、利科及黎伟明[44]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总权益为93.433百万港元,较2019年1月1日的80.654百万港元增长15.8%[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12.621百万港元对应574百万股加权平均股份[17] - 控股股东钟志强持股75%[30] 业务描述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及澳门提供楼宇机械通风及空调系统的供应、安装及装修工程服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