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总收入为1.748亿港元,较2020年2.212亿港元下降4640万港元或21.0%[19] - 总收益从2020年约221.2百万港元减少46.4百万港元或21.0%至2021年约174.8百万港元[22] - 收益由221.2百万港元减少至174.8百万港元,降幅21.0%[37] - 公司2021年毛损为720万港元,而2020年毛利为4170万港元[19] - 2021年毛损约7.2百万港元,而2020年毛利约41.7百万港元[22] - 毛损7.2百万港元,毛利率为负4.1%,去年同期毛利41.7百万港元且毛利率18.8%[39][40][43] - 2021年录得亏损约21.8百万港元[31] - 年度亏损21.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盈利22.6百万港元[48][5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由179.6百万港元增加至182.0百万港元,增幅1.3%[38][42] - 行政开支由15.3百万港元增加至16.8百万港元,增幅9.8%[41][44] - 转板上市相关专业服务费用0.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4.4百万港元[46][51] - 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从2020年约23.7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约26.8百万港元,增幅13.1%[87][92] - 外部审计服务费用从2020财年110万港元降至2021财年68万港元,降幅38%[188] - 税务咨询非审计服务费用从2020财年6.8万港元降至2021财年2.2万港元,降幅68%[188] - 转板上市相关费用2020财年支出50万港元,2021财年无此项支出[188]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及澳门作为分包商提供机械通风及空调系统的供应、安装及装修服务[17] - 新项目贡献收益增加约7.1百万港元,其中启德和澳门氹仔项目共增加约5.9百万港元[35] - 现有项目工作量增加带来收益增长约110.5百万港元,尤以油麻地及大围项目为主[35] - 项目完工导致收益减少约146.8百万港元[35] - 部分现有项目工作量减少造成收益下降约17.2百万港元,其中启德两个项目共减少约16.6百万港元[35] - 公司客户关系维持期约2年至超过10年,主要客户为香港及澳门建筑项目承建商[61] - 公司供应商包括空调设备供应商、加工服务商、机械租赁服务商及工程分包商四类[62] - 公司建立认可供应商名单,选择标准包括价格、质量、过往表现及交付及时性等因素[63] - 公司在相关期间未出现采购设备材料或指派分包商方面的重大困难[64] 地区表现 - 香港及澳门建筑市场因疫情持续面临招标程序延误及激烈竞争[18] - 2021年底Omicron变种病毒爆发为香港及澳门建筑业的长期经济前景带来不确定性[18] - 2022年2-3月香港建筑工程因疫情暂时停工[23][34] - 跨境运输中断导致建筑材料交付延期[23][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在建项目数量下降及分包费用增加[31] - 公司面临原材料成本、分包费用及劳工成本上涨的挑战[71] - 公司采用股息政策但未承诺具体分红金额,决策基于经营业绩/现金流/财务状况等因素[181][185] 资本和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1年11月19日完成配售75,000,000股股份,配售价格为每股0.144港元,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1.56%[74] - 配售股份总收益约1080万港元,扣除费用后净收益约1020万港元,净发行价约每股0.135港元[76] - 配售价较协议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0.169港元折让约14.8%,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约0.161港元折让约10.6%[7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649,000,000股,较2020年574,000,000股增加75,000,000股[70] - 公司股本总额由2020年574万港元增至2021年649万港元,每股面值保持0.01港元[70] - 计息借贷总额由38.2百万港元减少至26.8百万港元[50][54] - 资本负债比率由31.7%下降至24.5%[56][58] - 配售完成75,000,000股,占扩大后股本11.56%,配售价每股0.144港元[79] - 配售价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0.169港元折让14.8%[79] - 配售价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0.161港元折让10.6%[79] - 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0.8百万港元,净额约10.2百万港元[80] - 报告期后实施股份合并,每4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04港元股份[94][98] - 股份合并后法定股本为1,000,000,000港元,分为25,000,000,000股[95][98] - 股份合并后已发行合併股份为162,250,000股[95][98]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7][10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比例为60%[117] - 董事会成员性别构成为男性80%和女性20%[117] - 董事会成员年龄构成为40-49岁20%、50-59岁20%、60岁或以上60%[117] - 有关期间董事会共召开4次会议[121] - 公司已委任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不少于三分之一[110][114] - 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钟志强先生一人兼任[104][107][108] - 董事会通过提名委员会评估认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有关期间保持独立[110][114]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技能、经验、性别、年龄等多方面因素[118][122] - 有关期间已召开股东周年大会及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私人会议[121] - 董事会于有关期间举行4次会议以批准季度、中期及年度财务业绩等事项[123] - 执行董事钟志强先生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及1/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26] - 执行董事黎淑芬女士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12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蔡晓辉先生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及4/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2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利科先生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及4/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2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黎伟明先生出席4/4次董事会会议及4/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26] - 所有董事的服务协议及委任书自2021年2月27日起重续3年[129] - 利科先生和黎伟明先生将于2022年6月1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寻求重选[131]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9] - 审核委员会主席蔡晓辉先生持有GEM上市规则第5.05(2)及5.28条要求的专业资格[139] - 薪酬委员会在相关期间举行了1次会议以审阅董事薪酬架构[151] - 审核委员会在相关期间举行了4次会议[144] - 审核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142] - 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149] - 提名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158] - 提名委员会在相关期间举行了一次会议以审查董事会结构、规模及组成[163][168] - 公司秘书在相关期间接受了超过15小时的专业培训以更新技能[165][170] - 外部顾问未发现集团内部控制系统存在重大缺陷[175][178] - 审计委员会定期审查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173][176] - 集团已建立风险管理政策并识别业务相关主要风险[174][177]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实施情况详见年报第19至20页[164][169] - 提名委员会成员出席记录详见年报第21页[164][169] - 外部核数师报告详见年报第73至80页[167][171] - 集团主要风险及不确定性详见年报第11页[174][177] - 董事候选人需符合GEM上市规则规定的独立性要求[172] - 公司于2021年10月29日更换外部审计师,由Mazars CPA Limited接替普华永道[182] - 审计委员会确认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程序已满足当前业务需求[179][184] - 2022年度股东大会定于2022年6月1日举行[191] - 持有至少10%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96] - 股东可通过香港九龙湾宏光道1号亿京中心B座21楼D室向公司秘书提出书面查询[194][200] - 公司通过公告/定期报告/公司网站等多渠道与股东保持沟通[199] 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从2020年527人减少至2021年339人,降幅35.7%[87][92] - 分包商提名工人从458人减少至275人,降幅39.9%[87][92] - 2021年高级管理层(不包括董事)薪酬在零至1,000,000港元区间有1人[157] - 2021年高级管理层(不包括董事)薪酬在1,000,001至1,500,000港元区间有1人[157]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股份代号为8526,于香港GEM上市[1][4] - 公司核数师为Mazars CPA Limited[11]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银行(香港)及中国工商银行(澳门)等[13] - 公司执行董事为钟志强先生(主席)及黎淑芬女士[10] - 公司香港总部位于九龙湾亿京中心[12] - 所得税抵免3.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所得税开支3.1百万港元[47][52] - 总资产由216.6百万港元减少至188.1百万港元,股东权益由124.8百万港元减少至113.1百万港元[49][54]
荣丰集团亚洲(08526)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