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杰地集团(08313)
icon
搜索文档
杰地集团(08313) - 2019 Q1 - 季度财报
2019-05-14 08:3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未经审核收入由2018年同期的约380万新加坡元减少32.8%至约260万新加坡元[15] - 总收入为258.2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32.8%(从2018年同期的384万新加坡元)[38] - 总收入由2018年同期的3.8百万新加坡元下降32.8%至2.6百万新加坡元[50] - 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除税后亏损净额约为31.3万新加坡元,较2018年同期改善16.8%[15] - 公司税后净亏损为313,000新加坡元,较2018年同期改善16.8%[4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净额约313,000新加坡元,较上期亏损376,000新加坡元有所收窄[65]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特殊目的实体投资管理费收入为79.9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62.6%(从2018年同期的213.5万新加坡元)[38] - 基金管理费收入为41.3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1.0%(从2018年同期的41.7万新加坡元)[38] - 项目咨询及管理服务费收入为22.5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45.8%(从2018年同期的41.5万新加坡元)[38] - 物业管理及租赁管理费收入为86.0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1.5%(从2018年同期的87.3万新加坡元)[38] - 财务顾问费收入为28.5万新加坡元(2018年同期为0)[38]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4.7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81.6%(从2018年同期的13.6万新加坡元)[38] - 利息收入为16.4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485.7%(从2018年同期的2.8万新加坡元)[38] - 投资管理服务收入下降52.5%至1.2百万新加坡元[55] - 项目咨询及管理服务收入下降45.8%至225,000新加坡元[56] - 物业管理及租赁管理服务收入略降至860,000新加坡元[57] - 财务顾问服务收入从零增长至285,000新加坡元[59] - 特殊目的实体投资管理服务收入由2.1百万新加坡元降至800,000新加坡元[55]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81.6%至247,000新加坡元,主要来自ZACD收益信托的过渡贷款利息收入及政府补贴[60] - 投资管理业务分部收益贡献最大的外部客户收入为799,000新加坡元[5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由2018年同期的176.4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16.3万新加坡元[17] - 其他开支净额由2018年同期的235.6万新加坡元大幅减少至74.3万新加坡元[17] - 员工成本增加至2.2百万新加坡元,较上期1.8百万新加坡元有所增长,雇员人数从107名增至115名[61] - 其他开支净额减少68.5%至743,000新加坡元,主要因上市开支减少约1.0百万新加坡元及未实现外汇亏损减少约0.6百万新加坡元[63] - 使用权资产摊销折旧开支为12.8万新加坡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0.9万新加坡元[27] 亏损原因及改善因素 - 收入减少主要由于投资管理业务分部收到的股息减少约130万新加坡元[15] - 外汇亏损及上市开支减少是亏损改善的主要原因[15] - 股本证券投资公平值变动造成25.3万新加坡元亏损[17][20] 股息和每股数据 - 公司未就2019年第一季度派付或拟派股息[15] - 每股亏损约为0.02新加坡分[1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13,000新加坡元,加权平均股数为2,000,000,000股[43] 税务情况 - 适用所得税率:新加坡17.0%、香港16.5%、中国25.0%、澳大利亚30.0%[41] 资产和负债相关 - 于2019年3月31日权益总额为3453.9万新加坡元[20] - 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约106万新加坡元[27] - 公司提供担保涉及本金额38,015,040新加坡元,相当于相关发展特殊目的实体负债总额的12%[66] 市场环境与展望 - 2019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私人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6%,非有地住宅价格下降1.0%,有地住宅价格上升1.1%[69] - 预计未来12-18个月将有约60个新住宅项目推出,总单位数达24,800个,整体私人住宅价格指数预计2019年同比增长1%至收缩3%[69] - 新加坡工业物业价格2018年第四季度环比持平,同比无变化;租金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3%;占用率改善至89.3%[70] 融资及资金使用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总值21.6百万新加坡元,其中一般营运资金已分配1,600千新加坡元,利用率达100.0%[77] - 物业及租赁管理服务分配所得款项3,300千新加坡元,利用率38.9%,用于聘请客户经理及建筑专业人士等[7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姚俊沅和沈娟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本公司1,458,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额72.9%[80] - 姚俊沅通过实益拥有权益持有ZACD Investments Pte. Ltd. 867,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额51%[80] - 沈娟娟通过实益拥有权益持有ZACD Investments Pte. Ltd. 833,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额49%[82] - 姚先生和沈女士为配偶关系,分别持有ZACD Investments全部已发行股本的51%和49%[103] - 姚先生、沈女士及ZACD Investments共同持有公司普通股1,458,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72.9%[103] - 公司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10] - 审核委员会由全部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江智武先生担任主席[110]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推荐外聘核数师、审阅财务报表、监督风险管理系统及监察关连交易[108] - 审核委员会已与高级管理层审阅集团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第一季度业绩[11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6] - 公司合规顾问创陞融资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人士未持有公司或集团成员公司证券权益[107] - 除已披露情况外,公司未接获其他人士须披露的股份及债券权益或淡仓通知[105]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除已披露外未持有其他须披露的股份及债券权益[101] 关联方交易与投资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Canberra) Pte. Ltd.提供1,400,000新加坡元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为不超过其经扩大已发行股本22.80%的股份[87] - ZACD (Frontier) Pte. Ltd.相关股份持有比例为15,250%[82] - ZACD (Neew) Pte. Ltd.相关股份持有比例为9,700%[82] - ZACD (Tuas Bay) Pte. Ltd.相关股份持有比例为6,050%[84] - ZACD (CCK) Pte. Ltd.相关股份持有比例为7,400%[84] - ZACD (Jurong) Pte. Ltd.相关股份持有比例为8,550%[84] - ZACD (Woodlands12) Pte. Ltd.相关股份持有比例为5,450%[84]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Frontier) Pte. Ltd.提供130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为不超过ZACD (Frontier)经扩大已发行股本30.50%的股份[88]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Neew) Pte. Ltd.提供200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为不超过ZACD (Neew)经扩大已发行股本19.40%的股份[90] - ZACD Investments通过ZACD (Berwick Drive) Pte. Ltd.间接持有SRI5000 Neew Developments Pte. Ltd. 60%的已发行股本[91]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Tuas Bay) Pte. Ltd.提供110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为不超过ZACD (Tuas Bay)经扩大已发行股本12.10%的股份[92]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CCK) Pte. Ltd.提供139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为不超过ZACD (CCK)经扩大已发行股本14.80%的股份[93]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Neew2) Pte. Ltd.提供30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为不超过ZACD (Neew2)经扩大已发行股本7.00%的股份[96]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Jurong) Pte. Ltd.提供383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为不超过ZACD (Jurong)经扩大已发行股本17.10%的股份[97]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Woodlands12) Pte. Ltd.提供145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为不超过ZACD (Woodlands12)经扩大已发行股本10.90%的股份[98] - ZACD Investments全资持有ZACD Development Sdn. Bhd.,并通过其全资持有ZACD Development (Kulai) Sdn. Bhd.[100] - 姚先生和沈女士分别持有ZACD Investments 51%和49%的已发行股本,通过ZACD Investments在多间子公司中间接持有权益[88][90][91][92][93][95][96][97][98][100]
杰地集团(08313)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3-28 08:4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8年收入约11.8百万新加坡元,较2017年约18.6百万新加坡元减少36.6%[10] - 公司2018年收入为11.786百万新加坡元,较2017年的18.583百万新加坡元下降36.6%[20][34] - 公司2018年税后净利润为1.081百万新加坡元,较2017年的6.630百万新加坡元大幅减少83.7%[20][34] - 2018年分部收益总额为1178.6万新加坡元,其中投资管理440.7万、基金管理187.2万、项目咨询169万、物管租赁358.6万、财务顾问23.1万[37] - 2017年分部收益总额为1858.3万新加坡元,其中投资管理1201.7万、基金管理129.3万、项目咨询157.1万、物管租赁365.6万、财务顾问4.6万[37] - 2018年除税前溢利为111.5万新加坡元,较2017年的643.9万新加坡元大幅下降[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从2017年约6.6百万新加坡元下跌83.7%至2018年约1.1百万新加坡元[48] - 未计上市开支前溢利2018年约2.1百万新加坡元(2017年:9.4百万新加坡元)[48][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总额从2017年约6.8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18年约7.2百万新加坡元[43] - 其他开支净额从2017年约4.8百万新加坡元减少19.1%至2018年约3.9百万新加坡元[46] 投资管理服务分部表现 - 公司投资管理服务分部于2018年成立首只亚太收益房地产基金ZACD收益信托,募集约34.1百万新加坡元[10] - 投资管理服务收入从2017年的约1330万新加坡元下降52.8%至2018年的约630万新加坡元[40] - 2018年自若干基金获得约190万新加坡元的基金管理费,较去年增加约44.8%[40] - 2018年分部业绩为417.2万新加坡元,其中投资管理贡献340.9万、基金管理33.8万、项目咨询125.5万[37] - 2017年分部业绩为1036.7万新加坡元,其中投资管理贡献1045.9万、基金管理亏损9.1万、项目咨询127.5万[37] - 7000 Ang Mo Kio Avenue 5投资物业大部分股息约550万新加坡元已于2017年实现,仅剩余约90万新加坡元于2018年实现[40] 项目咨询及管理服务分部表现 - 项目咨询及管理服务收入从2017年的约160万新加坡元微增7.6%至2018年的约170万新加坡元[40] - 公司向4个新加坡房地产项目提供项目咨询及管理服务[33] 物业管理及租赁管理服务分部表现 - 物业管理及租赁服务收入从2017年约3.7百万新加坡元减少1.9%至2018年约3.6百万新加坡元[43] - 公司向24个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房地产项目提供物业管理服务[33] 财务顾问服务分部表现 - 公司财务顾问服务分部收入大幅增长约402.2%[13] - 财务顾问服务收入从约46,000新加坡元增长402.2%至2018年约0.2百万新加坡元[43]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17年约0.3百万新加坡元大幅增加443.0%至2018年约1.5百万新加坡元[4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2018年非流动资产总值4.581百万新加坡元,较2017年的5.423百万新加坡元下降15.5%[20] - 公司2018年流动资产总值32.906百万新加坡元,较2017年的14.787百万新加坡元增长122.6%[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7年约2.6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18年约7.7百万新加坡元[51]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17年约6.4百万新加坡元降至2018年约4.2百万新加坡元[5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17年约3.3百万新加坡元微增至2018年约3.7百万新加坡元[52]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17年12月31日的约10.5百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18年12月31日的约30.7百万新加坡元,增长约192%[54] - 流动资产增加主要由于过渡贷款及相关应收款项增加约20.0百万新加坡元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约5.1百万新加坡元[54] - 流动比率从2017年12月31日的3.4倍增至2018年12月31日的15.1倍,增长约344%[54]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17年12月31日的约4.3百万新加坡元减少至2018年12月31日的约2.2百万新加坡元,下降约49%[54] - 股本证券投资从2017年12月31日的约5.0百万新加坡元减少至2018年12月31日的约3.4百万新加坡元,下降32%[54] - 经营租赁承担从2017年底的约0.7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18年底的约1.1百万新加坡元,增长约57%[54] 业务规模和覆盖 - 公司管理的物业资产规模超过336百万新加坡元[10] - 公司拥有超过250名认可机构投资者,其中再次交易客户占比约36.0%[10] - 公司拥有28个房地产项目[10] - 公司业务覆盖投资管理服务、项目咨询及管理服务、物业管理及租赁管理服务以及财务顾问服务[10] - 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业务范围涵盖新加坡及亚太其他地区[10] - 公司管理28个房地产项目及资产,涵盖30个私募股权及基金架构的投资架构[33] 基金和项目发展 - 公司成功设立ZACD收益信托基金,目标规模34.1百万新加坡元,用于收购澳洲及马来西亚房地产[29] - 名胜大厦项目基金已取得承诺投资30百万新加坡元[29] - 公司成功牵头财团中标新加坡名胜地标项目名胜大厦(Landmark Tower)[10] - 公司发展基金拥有超过70位投资者,并首次吸引香港机构基金参与[10] 融资和资金运用 - 上市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125.2百万港元(相当于约21.6百万新加坡元)[60] - 所得款项净额主要用于设立过渡贷款以参与更多地块及房地产资产的投标或销售[60] - 公司所筹集的所得款项净额总值为21.6百万新加坡元(相当于125.2百万港元)[64] - 过渡储备基金已分配8,900千新加坡元,利用率为100.0%[64] - 投资管理已分配3,400千新加坡元,利用率为12.5%[64] - 项目咨询及管理已分配900千新加坡元,利用率为15.7%[64] - 物业及租赁管理已分配3,300千新加坡元,利用率为30.2%[64] - 财务顾问已分配3,500千新加坡元,利用率为6.2%[64] - 一般营运资金已分配1,600千新加坡元,利用率为100.0%[64] - 公司动用所有过渡储备基金及3.46百万新加坡元未动用所得款项临时作为ZACD收益信托融资之资金[64] - 公司预期ZACD收益信托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偿还所有贷款[64]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值21.6百万新加坡元(125.2百万港元)[151] - 过渡储备基金已完全利用8.9千新加坡元用于提升投资能力,利用率达100.0%[151] - 投资管理业务仅使用3.4千新加坡元,利用率12.5%[151] - 项目咨询及管理业务使用0.9千新加坡元,利用率15.7%[151] - 物业及租赁管理业务使用3.3千新加坡元,利用率30.2%[154] - 财务顾问业务使用3.5千新加坡元,利用率6.2%[154] - 一般营运资金使用1.6千新加坡元,利用率100.0%[154] 股息政策 - 2018年度未派付末期股息(2017年:4,000,000新加坡元),但已宣派中期股息1,000,000新加坡元[58] - 公司派发中期股息100万新加坡元(相当于每股普通股0.05新加坡分)[147] - 公司未建议派付本财政年度末期股息[147]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营运、盈利、财务状况及现金需求等[143] 担保和承诺 - 公司提供一项担保,本金额合共为38,015,040新加坡元,相当于相关发展特殊目的实体负债总额的12%[54] 客户集中度 - 五大大客户销售额占销售总额31.3%[154] - 集团对关联五大客户销售额占销售总额8.4%[154] 公司治理和董事信息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67] - 黄献英先生拥有超过20年管理经验和13年房地产行业经验[79] - 萧劲毅先生拥有逾15年企业融资、并购、会计及审计经验[80] - 萧劲毅先生于1998年7月获得金融分析文科学士学位[80] - 周永祥先生拥有逾15年管理经验及8年房地产行业经验[83] - 周永祥先生于2006年获得房地产荣誉理学学士学位[84] - 周宏业先生拥有3年法律和管理经验及1年房地产行业经验[84] - 江智武先生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领域拥有逾19年经验[89] - 江智武先生于1997年12月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89] - 拿督沈茂强博士于投资及业务管理领域累积逾21年经验[93] - 沈茂强博士于1998年3月获得商学学士学位[93] - 公司确认本财年无涉及董事重大利益的合约[194] - 持续关联交易需按GEM上市规则第20.69条披露[199] 股权结构和所有权 - 董事姚俊沅和沈娟娟分别直接持有最终控股公司普通股867,000股和833,000股,且相互被视为拥有对方股份权益[163] - 姚俊沅和沈娟娟通过受控法团各持有本公司1,458,000,000股普通股,合计占比72.9%[166] - 萧劲毅直接持有本公司22,000,000股普通股,周永祥直接持有20,000,000股[163] - 姚俊沅持有ZACD Investments Pte. Ltd. 51%股权(867,000股),沈娟娟持有49%(833,000股)[166] - ZACD (Frontier) Pte. Ltd. 相关股份持有比例达15,250%(305股)[166] - ZACD (Neew) Pte. Ltd. 相关股份持有比例达9,700%(194股)[168] - ZACD (Tuas Bay) Pte. Ltd. 相关股份持有比例达6,050%(121股)[173] - ZACD (CCK) Pte. Ltd. 相关股份持有比例达7,400%(148股)[174] - ZACD (Jurong) Pte. Ltd. 相关股份持有比例达8,550%(171股)[177] - ZACD Woodlands12 Pte. Ltd. 相关股份持有比例达5,450%(109股)[178] - 姚先生持有ZACD Investments 51%股份,沈女士持有49%股份[2][3][4][5][6][7][8][9][10]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Canberra) Pte. Ltd.提供140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为不超过22.80%股权[5]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Frontier) Pte. Ltd.提供130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为不超过30.50%股权[6]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Neew) Pte. Ltd.提供200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为不超过19.40%股权[7]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Tuas Bay) Pte. Ltd.提供110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为不超过12.10%股权[10] - ZACD (Berwick Drive) Pte. Ltd.持有SRI5000 Neew Developments Pte. Ltd. 60%已发行股本[9] - 所有可换股贷款协议均于2016年9月30日通过补充契据修订[5][6][7][10] - 贷款转换条件为相关物业获得临时占用许可证后执行[5][6][7][10] - ZACD Investments全资持有ZACD Land Pte. Ltd.和ZACD Property Pte. Ltd.已发行股份[2][3] - ZACD Investments全资持有ZACD Treasury Limited股份[4] - 姚先生持有ZACD Investments 51%股权,沈女士持有49%股权[188]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CCK) Pte. Ltd.提供139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不超过14.80%股权[188]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Neew2) Pte. Ltd.提供30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不超过7.00%股权[188]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Jurong) Pte. Ltd.提供383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不超过17.10%股权[188] - ZACD Investments向ZACD (Woodlands12) Pte. Ltd.提供145万新加坡元免息可换股贷款,可转换不超过10.90%股权[188] - 姚先生和沈女士通过ZACD Investments间接持有ZACD Development (Kulai) Sdn. Bhd.全部股权[188] - 姚先生通过ZACD Investments持有14.58亿股普通股 占比72.9%[197] - 沈女士通过ZACD Investments持有14.58亿股普通股 占比72.9%[197] - ZACD Investments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4.58亿股普通股 占比72.9%[197] - 姚先生与沈女士分别持有ZACD Investments 51%和49%股权[197]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份30%[191] - 购股权计划授权上限为2亿股股份,相当于上市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191] - 单个参与者12个月内通过行使股权可认购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19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购股权计划下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91] - 公司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28年1月15日[194] - 购股权认购价不得低于授予日联交所收盘价或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194] - 购股权接纳期限为14天 需支付1新加坡元[194] - 购股权最长有效期为授予日起10年[194]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为100名[110] - 公司实施灵活工作安排(FWA)和探亲假(FCL)以提升工作与生活平衡[106] - 公司通过员工开心指数调查和绩效评估制度管理人力资源[106]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为31人,其中女性占52%即16人,男性占48%即15人[114][115] - 公司员工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38%即12人,31-50岁48%即15人,50岁以上14%即4人[114][115] - 公司全职员工占比为员工总数的100%[114] - 公司回顾年度平均员工流失率为37%[114] - 公司员工地区分布为新加坡26人,香港5人[115] - 公司员工职级分布为高级6人,中级9人,初级16人[115] - 公司于报告期间未收到任何关于歧视性实践的投诉[116] - 公司2019年将实施灵活工作安排计划允许员工选择替换工作站点[120] - 公司每年举行一次会堂大会向全体员工公布集团方针及财务表现[120] - 公司每半年举行一次人力交谈会公布对公司政策的新倡议或修订[120] - 公司培训覆盖14名雇员,性别分布均衡,女性7人占50%,男性7人占50%[128] - 培训雇员按职级划分:高级10人占72%,中级3人占21%,初级1人占7%[128] - 公司采用数字化绩效考评系统,每年12月进行绩效考评周期[129] - 公司实行管理层准材计划,为新毕业生特设晋升管理职位快速通道[129] - 公司法律合规部门与人力资源部协同管理劳资冲突[129] 环境和社会责任 - 公司办公室平均每月耗电量为5,000千瓦时(kWh)[110] - 公司业务运营不产生有害废物[110] - 公司未将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关键绩效指标(KPI)进行监测[110] - 公司通过水过滤系统减少瓶装水使用[110] - 公司通过定期会议、邮件和电话与客户/投资者保持沟通[103] - 公司组织企业社会责任(CSR)计划和员工志愿活动服务社区[106] - 公司通过慈善活动和社区参与项目支持当地社区[106] - 公司组织保龄球暨集资活动筹得现金及项目赞助价值2.5万新加坡元[140] - 公司通过"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