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经营收入从2020年53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560万新加坡元,增长5.1%[14] - 收入從2020年530萬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560萬新加坡元,增長5.1%(27.1萬新加坡元)[47] - 公司2021年净利潤為750萬新加坡元,相比2020年淨虧損2,030萬新加坡元,轉虧為盈幅度達136.8%[44] - 公司财务在2021年较2020年更加强劲[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从2020年68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1年420万新加坡元,减少37.5%[14] - 其他开支从2020年300万新加坡元降至2021年170万新加坡元,减少43.2%[14] - 员工開支減少250萬新加坡元,主要因員工數量減少[46] - 其他開支減少130萬新加坡元,主要因專業費用及企業融資活動減少[46] - 员工成本减少250万新加坡元或37.5%至420万新加坡元,雇员人数从50人减至33人[61] - 其他开支净额减少130万新加坡元或43.2%至170万新加坡元,主因专业费用减少88.5万新加坡元[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基金管理收入大幅增長112.8%(140萬新加坡元),從2020年120萬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260萬新加坡元[55] - 特殊目的實體投資管理收入增長54.5%(31.6萬新加坡元),從2020年58萬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89.6萬新加坡元[54] - 收购及项目管理服务收入增加67.0万新加坡元或50.6%至20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获得BBW6基金项目奖金150万新加坡元[56] - 物业管理及租赁服务收入减少140万新加坡元或97.3%至3.9万新加坡元,因终止管理合同及战略调整[57] - 财务顾问服务收入减少67.9万新加坡元或86.7%至10.4万新加坡元,受疫情及上市要求影响[59]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46.6万新加坡元或33.8%至91.1万新加坡元,主因政府补助减少[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将资源转向政府及国际项目以提升利润[28] - 公司正重整物业管理及租赁管理业务[29] - 公司看到可变资本公司结构中政府补助框架的发展前景[31] - 公司扩展人力资源为亚太及北亚家庭基金增长做准备[31] - 公司因COVID-19疫情导致建筑成本增加及房地产招标竞争激烈而采取谨慎投资策略[84] - 公司持续加强成本控制措施以减轻疫情不利影响[84] - 公司专注于新加坡及周边地区的不良资产收购及重建项目以创建资产收购管道[84] - 公司积极扩展家族理财办公室管理业务分部并重点发展东南亚地区[84]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向ZACD澳大利亚酒店基金预付款项回转减值损失760万新加坡元[14] - 預付款減值損失回轉760萬新加坡元,對比2020年計提減值損失1,230萬新加坡元[44]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回拨760万新加坡元,因基金收到和解收益后大量偿还贷款[65] - 银行借款总额280万新加坡元,较上年300万新加坡元减少,资产负债比率0.12:1[6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590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53.5%(2020年:1,270万新加坡元)[6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减少至320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34.7%(2020年:490万新加坡元)[68] - 流动资产净值增加至2,340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35.3%(2020年:1,730万新加坡元)[70] - 流动比率提升至10.8倍(2020年:9.0倍)[70] - 流动负债总额增至240万新加坡元(2020年:220万新加坡元)[71] - 股本证券投资减少至120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0.0%(2020年:150万新加坡元)[75] - 流動資產淨值從2020年1,734萬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2,343萬新加坡元,增長35.1%[40] - 資產淨值從2020年1,659萬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2,373萬新加坡元,增長43.1%[40] - 非流動負債總額從2020年285萬新加坡元降至2021年220萬新加坡元,減少22.8%[40] 公司管理资产和客户 - 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过4.32亿新加坡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3.3%[21] - 公司拥有超过334名客户,其中重复交易客户占比约35%[21] 项目表现 - Foodfab@Mandai工业项目总销售额超过60%[19] - Mandai工业项目销售率超60%[83] 新加坡市场环境 - 新加坡2021年私人住宅物业价格上涨10.6%[14] - 新加坡2021年第四季度私人住宅物业价格环比上涨1.1%[14] - 新加坡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5.9%,全年增长7.2%[14] - 新加坡房地产价格在2021年上涨10.6%[26] - 新加坡家庭办公室数量在2021年翻倍达到400家[31] - 新加坡正通过公私合作加强家庭办公室生态系统[31] - 新加坡金管局与经发局联合成立家庭办公室发展团队[31] - 新加坡推出新计划支持成为家庭基金总部首选地[32] - 新加坡2021年GDP增长7.2%,第四季度增长5.9%[80] - 新加坡私人住宅价格2021年全年上涨10.6%,第四季度环比上涨5.0%[80] 董事会和执行董事背景 - 执行董事沈娟娟曾任职高力国际期间交易物业价值超过10亿新加坡元[90] - 执行董事萧劲毅负责公司财务顾问服务及新基金产品开发并拥有22年企业融资经验[94] - 执行董事萧劲毅持有英国伦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5] - 执行董事陈明亮拥有超过25年法律执业经验并获新加坡公共服务奖章(PBM)[95][96] - 执行董事姚俊沅曾领导公司成功出售多个30年工业项目包括Penjuru Techub等[88] - 执行董事姚俊沅于2015年获新加坡总统授予公共服务奖章[89]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固定3年任期 可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终止[2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为3年任期 可提前2个月书面通知终止[200] - 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为3年任期 可提前2个月书面通知终止[200] - 除披露外无董事与集团成员订立一年内可无偿终止的服务合约[20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董事会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方面保持严格标准并遵守相关目标[113] - 公司董事会将可持续发展问题视为战略制定的一部分并监管重大ESG因素[110] - 公司通过透明、合作及可持续性的企业价值观融入企业社会责任(CSR)最佳实践[109] - 公司ESG报告根据GEM上市规则附录20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09] - 公司ESG报告范围与上一年度相同[113] - 公司是提供覆盖新加坡及亚太地区房地产价值链综合解决方案的领先资产管理人[109] - 公司董事会确定重大ESG因素并制定对应风险与机遇的措施[110]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主要披露杰地集团有限公司的ESG表现[113]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4.7吨,目标到2023年底从2020基准年起减少5%[124] - 公司2021年每月用电量在5,577至6,778千瓦时之间波动,平均用电量较疫情前有所下降[127][128] - 公司季度停车场使用量在2021年较2020年减少25%[130] - 公司实施错时上班和居家办公安排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燃料使用[116][130] - 公司办公室温度保持在25.5摄氏度作为节能措施之一[124] - 公司业务运营不产生有害废物[129] - 公司通过水过滤系统替代瓶装水使用以减少资源浪费[129] - 公司用电量监测以千瓦时(kWh)为单位进行[127] - 公司通过虚拟会议和电子通讯方式与客户/投资者保持定期联系[116] - 2021年纸张月均使用量从2020年2令降至1令,减少50%[136] - 2021年打印机墨盒月均费用从832.58新加坡元降至280.50新加坡元,降幅66.31%[136] - 公司无工伤事故导致的损失工作日和受伤人数[151] - 公司无与工作相关的死亡事故和COVID-19阳性检测案例[151] - 报告期间无侵犯人权、强迫劳动或童工事件发生[163] - 公司无关于客户隐私及信息违规的投诉记录[167] - 公司域名续约通过单一供应商(usonyx.net)处理[171] - 公司未涉及任何重大知识产权纠纷或侵权事件[171] - 公司无任何确切贪污事件或疑似贪污案例[175] - 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团队由5名全职员工组成[175] - 公司海外圣诞树心愿外展活动捐款总额达2,020新加坡元[175] 员工数据 - 公司员工总数为33名[128] - 公司2021年员工总数33名,女性占比48.5%,男性占比51.5%[135] - 公司全职员工占比99%,兼职员工占比1%[135] - 员工年龄分布:31-50岁占63.6%,30岁以下占15.2%,50岁以上占21.2%[135] - 员工职级分布:高级14人,中级5人,初级14人[136] - 员工地区分布:新加坡31人,澳大利亚2人[136] - 公司薪酬结构中全职雇员薪酬占比70%,兼职雇员薪酬占比30%[142] - 2022年招聘重点国家包括新加坡、香港、印尼和澳大利亚[142] - 员工流失率按性别分布为女性36%和男性58%[144] - 员工流失率按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24%、30-50岁64%和50岁以上6%[144] - 新加坡地区员工流失率按性别分布为女性33.3%和男性54.5%[144] - 香港地区员工流失率按性别分布为女性3.0%和男性3.0%[144] - 新加坡地区员工流失率按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21.0%、30-50岁60.0%和50岁以上6.0%[144] - 香港地区员工流失率按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3.0%、30-50岁3.0%和50岁以上0%[144] - 受训雇员人数为16人[154] - 每位员工平均接受5小时的培训时间[158] - 女性员工12人占比75%,男性员工4人占比25%[160] - 高级员工4人占比25.00%,中级员工3人占比18.75%,初级员工9人占比56.25%[160] - 女性员工平均培训时间60小时,男性员工平均培训时间20小时[160] - 高级员工平均培训时间20小时,中级员工平均培训时间15小时,初级员工平均培训时间45小时[160]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新加坡地区供应商数量为3家[165] - 香港地区供应商数量为1家[167] - 公司五(5)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9.7%[194] - 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9.3%[194] 股息和资本管理 - 未支付股息(2020年:0新加坡元)[77]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末期股息[186] - 公司无根据新加坡公司法可供分派之储备[193] - 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89] - 公司无优先购买权条款[190] - 公司主要成本为员工成本、专业及合规费用[194]
杰地集团(08313)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