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地集团(08313)

搜索文档
杰地集团发盈警 预计中期净亏损约73万新加坡元
智通财经· 2025-08-11 12:08
财务业绩预期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预计约为73万新加坡元 较去年同期净亏损142万新加坡元改善69万新加坡元 即48.6% [1] - 收入由前期约176万新加坡元减少至本期间约139万新加坡元 下降37万新加坡元 [1] 业绩改善驱动因素 - 金融衍生品公允价值收益约67万新加坡元 较前期亏损29万新加坡元增长97万新加坡元 [1] - 员工成本减少约23万新加坡元 [1] - 所得税费用减少约15万新加坡元 [1] 收入下降原因 - 股息收入减少约13万新加坡元 [1] - 开发商特殊目的公司及房地产基金管理费减少约30万新加坡元 [1] - 房地产基金绩效费减少约59万新加坡元 [1] 收入抵销因素 - 来自Media Circle Fund及Laserblue特殊目的实体开发商的一次性招标费约50万新加坡元 [1] - 公司费用增加约11万新加坡元 [1]
杰地集团(08313) - 盈利预警
2025-08-11 11:53
业绩总结 - 预计报告期净亏损约73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改善48.6%[4] - 收入由前期约176万减至报告期约139万新加坡元[5] - 股息收入减少约13万新加坡元[5] 数据变动 - 金融衍生品公允价值收益约67万,较前期增长97万新加坡元[6] - 员工成本、所得税费用分别减少约23万、15万新加坡元[6] - 管理费、绩效费分别减少约30万、59万新加坡元[6] 其他情况 - 一次性招标费及公司费用增加抵销部分收入[7] - 预计2025年8月发布报告期业绩[8]
杰地集团(08313)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04 12:13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4日举行董事会会议[4] - 会议将考虑并批准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发布[4]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4] 公司信息 - 公司于新加坡注册成立,股份代号为8313[2] - 董事会含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 公告发布 - 公告将在港交所和公司网站刊登[5]
杰地集团(08313)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02:39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20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20亿股[2]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2] 购股权计划 - 截至2025年7月31日,购股权计划上月底及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均为0[3] - 本月行使该购股权计划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5]
杰地集团(0831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3 08: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杰地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313,于新加坡注册成立[2] 公告信息 - 公告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补充公告[2] - 公告将在香港交易所网站www.hkexnews.hk和公司网站www.zacdgroup.com刊登[5]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 财务审计信息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其同意综合财务资料金额一致[3]
杰地集团(0831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2 13: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净亏损约109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净收益下降294万新加坡元,即169.3% YoY[11] - 2024年公司收入约496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减少约494万新加坡元或49.9%[11] - 2024年员工成本约375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减少约100万新加坡元或21.1%[11]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03新加坡仙,2023年为每股利润0.09新加坡仙[11] - 2024年公司税前亏损108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税前利润2414千新加坡元[12]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1204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年内利润1737千新加坡元[12]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107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898千新加坡元[12] - 2024年公司金融衍生工具公平值损失94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67千新加坡元[12] - 2024年公司所得税抵免11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所得税开支677千新加坡元[12] - 2024年公司总资33078千新加坡元,负债总额12651千新加坡元,净资产20427千新加坡元[10]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120.4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利润173.7万新加坡元[14] - 2024年公司其他全面亏损85.6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20.3万新加坡元[1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亏损206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153.4万新加坡元[14] - 2024年集团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08.6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321万新加坡元[16] - 2024年集团流动资产总额为3099.2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2838.6万新加坡元[16] - 2024年集团流动负债总额为998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665万新加坡元[16] - 2024年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2101.2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2173.6万新加坡元[17] - 2024年集团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67.1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245.9万新加坡元[17] - 2024年集团资产净值为2042.7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2248.7万新加坡元[17] - 2024年集团权益总额为2042.7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2248.7万新加坡元[17] - 2024年除税前利润为 - 108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414千新加坡元[21] - 2024年经营(所用)现金为 - 682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4231千新加坡元[21] - 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606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831千新加坡元[22]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减少9296千新加坡元,2023年增加6934千新加坡元[22]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314千新加坡元,年初为14605千新加坡元[22]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为474.8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413.5万新加坡元[126] - 2024年公司外部客户收入为496.4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990.6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49.9%[139][140][141]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08.9万新加坡元,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241.4万新加坡元[139][140]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3307.8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3159.6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4.7%[139][140]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1265.1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910.9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38.9%[139][140] - 2024年公司折旧及摊销开支总计46.2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49.9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7.4%[139][140]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总计1.8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7.5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76%[139][140] - 2024年来自新加坡的外部客户收益为431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925.4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53.4%[141]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6.8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59.3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38%[142] - 2024年客户A为公司带来收益107.8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301.2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64.2%[143] - 2024年投资管理收入4964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9906千新加坡元,其中特殊目的实体投资管理费从798千新加坡元降至541千新加坡元,基金管理费从5521千新加坡元降至4017千新加坡元,收购及项目管理费从3550千新加坡元降至371千新加坡元,物业管理及租赁管理费从37千新加坡元降至35千新加坡元[146]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07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898千新加坡元,其中利息收入从526千新加坡元增至812千新加坡元,政府补贴从19千新加坡元降至10千新加坡元[146] - 2024年员工成本为3750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4750千新加坡元,其中薪金、花红、佣金及其他津贴从4432千新加坡元降至3490千新加坡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从318千新加坡元降至260千新加坡元[148]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8千新加坡元,2023年减值733千新加坡元,其中财务顾问的减值从63千新加坡元降至0千新加坡元,物业管理及项目管理减值拨回8千新加坡元[148] - 2024年金融衍生工具公平值亏损94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67千新加坡元;股息收入从751千新加坡元降至519千新加坡元,计入基金管理费的绩效费从4282千新加坡元降至2397千新加坡元[152] - 2024年利息开支为57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615千新加坡元,其中租赁从28千新加坡元降至18千新加坡元,向投资者Top Global Limited提供的认沽期权利息开支维持480千新加坡元[152] - 2024年11名董事收取薪酬,2023年为10名,其中袍金从79千新加坡元降至78千新加坡元,其他酬金从1954千新加坡元降至1446千新加坡元[153] - 2024年董事薪酬总计1446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954千新加坡元[160]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总额11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677千新加坡元[165] - 2024年除税前利润总计 - 108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414千新加坡元[165][166] - 2024年按法定税率计算之税项总计 - 182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403千新加坡元[165][16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204千新加坡元,2023年盈利1737千新加坡元[167] - 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2024年末成本为869000新加坡元,2023年末为851000新加坡元;累计折旧2024年末为746000新加坡元,2023年末为648000新加坡元;账面价值2024年末为123000新加坡元,2023年末为203000新加坡元[169]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2024年末成本为357000新加坡元,2023年末为353000新加坡元;累计折旧2024年末为327000新加坡元,2023年末为258000新加坡元;账面价值2024年末为30000新加坡元,2023年末为95000新加坡元[171] - 年末根据融资租赁所持有汽车账面价值2024年为19000新加坡元,2023年为24000新加坡元[170] - 集团股本证券投资2024年末公平值为203000新加坡元,2023年末为570000新加坡元,2024年公平值变动亏损367000新加坡元,2023年为150000新加坡元[172] - 2024年末集团于四个投资特殊目的实体各持有9% - 18%权益股份,2023年是于十个投资特殊目的实体各持有9% - 18%;2024年有零个投资特殊目的实体投资者授予的成立股份合约权利,2023年为一个;转换后相当于有关投资特殊目的实体经扩大股本比例2024年为零,2023年为17%[174] - 集团基金实体投资2024年末公平值为1328000新加坡元,2023年末为1832000新加坡元[175] - 公司基金实体投资2024年末公平值为1269000新加坡元,2023年末为1780000新加坡元[175][176] - 截至2024年末,集团ZACD (Woodlands12) Pte. Ltd.股本证券投资公平值为203000新加坡元,2023年为569000新加坡元;ZACD (CCK) Pte. Ltd. 2024年为0,2023年为1000新加坡元[172] - 截至2024年末,集团ZACD Mount Emily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Fund基金实体投资公平值为467000新加坡元,2023年为1054000新加坡元;ZACD (BBEC) Pte. Ltd. 2024年为857000新加坡元,2023年为774000新加坡元;ZACD (Development4) Ltd. 2024年和2023年均为4000新加坡元[17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ZACD Mount Emily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Fund基金实体投资公平值为431000新加坡元,2023年为1022000新加坡元;ZACD (BBEC) Pte. Ltd. 2024年为834000新加坡元,2023年为754000新加坡元;ZACD (Development4) Ltd. 2024年和2023年均为4000新加坡元[176] - 2024年集团在其他全面收益中确认的基金实体投资公平值变动亏损为504,000新加坡元,2023年为60,000新加坡元[177] - 2024年ZACD (Development4) Ltd.赎回零新加坡元可赎回优先股,2023年为5,000新加坡元[177] - 2024年集团贸易应收款项为4,962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4,361千新加坡元[178] - 2024年集团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损失准备为214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26千新加坡元[178] - 管理层在2024年撇销之前确认为不可收回的应收财务顾问费减值损失备抵4,000新加坡元,2023年为345,000新加坡元[178] - 2024年集团来自关联方的贸易应收款项为4,294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3,432千新加坡元[18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计入流动资产的应收附属公司款项为197.6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297万新加坡元;计入流动负债的应付附属公司款项为435.6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422.1万新加坡元[1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关联方款项为46.9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62.1万新加坡元;公司应收关联方款项为30.6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49.2万新加坡元[189][19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关联方款项为572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209.2万新加坡元;公司应付关联方款项为0.9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5.2万新加坡元[19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81.9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68.6万新加坡元;公司总计46.5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36.3万新加坡元[1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及公司贷款及相关应收款项为1942.2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820.3万新加坡元[194] - 2024年贷款及相关应收款项减值准备年初为508.5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471.1万新加坡元[194] - 2024年12月31日,ZACD Mount Emily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Fund已提取该信贷中的375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185万新加坡元),按年利率6%计息[197] - 2024年12月31日,ZACD (Development2) Ltd.已提取该信贷中的121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零),按年利率6%计息[199] 业务线相关情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提供投资管理、收购及项目管理等服务[25][27] - 特殊目的实体投资管理收入包括固定投资管理费、成立费及主要投资者绩效费,按时间比例确认固定投资管理费和成立费收入[79][80] - 基金管理服务可收取基金成立费、管理费及绩效费,管理费按直线基准确认,成立费在权利确立时确认,绩效费在不确定性解除时确认[83] - 收购及项目管理服务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评估、项目管理等服务[83] - 物业管理服务向开发商及业主协会提供,费用按时间比例确认;租赁管理服务向业主提供,
杰地集团(0831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07 09:4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9,573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31,596千新加坡元有所下降[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8,866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9,109千新加坡元略有下降[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0,375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21,736千新加坡元有所减少[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20,707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22,487千新加坡元有所降低[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03新加坡仙,较2023年的1.12新加坡仙有所下降[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755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同期的5,305千新加坡元大幅下降[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税前亏损1,249千新加坡元,而2023年同期税前利润为1,777千新加坡元[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亏损0.07新加坡仙,2023年同期每股收益0.07新加坡仙[5]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142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净利润144万新加坡元,从盈利转亏损约286万新元,变动率198.7%[6] - 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531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同期约176万新加坡元,减少约355万新元[6] - 员工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283万新加坡元降至2024年同期198万新加坡元,减少85万新元,降幅30.0%[6]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约0.07新加坡仙,2023年同期为收益0.07新加坡仙[6] - 2024年上半年未支付或建议派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6] - 2024年上半年收入1755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5305千新加坡元[10]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1984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2833千新加坡元[10]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2698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10千新加坡元[1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26875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386千新加坡元[1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6500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6650千新加坡元[11]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366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59千新加坡元有所下降[1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0707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487千新加坡元有所减少[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1419千新加坡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收益1438千新加坡元[1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79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825千新加坡元[1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393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505千新加坡元[1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5818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807千新加坡元[16]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249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利润为1777千新加坡元[15] - 2024年上半年折旧为52千新加坡元,使用权资产摊销为126千新加坡元,资本化合同成本摊销为67千新加坡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5305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1755千新加坡元[41] - 2024年上半年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属维尔京岛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1428千新加坡元、17千新加坡元、90千新加坡元、220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4978千新加坡元、18千新加坡元、90千新加坡元、219千新加坡元[4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441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3千新加坡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产总值为31196千新加坡元,负债总值为8733千新加坡元[38]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总值为8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41千新加坡元[35][40] - 2024年按某一时点确认的收益为1058千新加坡元,随时间推移确认的收益为697千新加坡元[44] - 2023年按某一时点确认的收益为2982千新加坡元,随时间推移确认的收益为2323千新加坡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及使用权资产摊销为140105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151千新加坡元[35][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化合同成本净值为245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254千新加坡元[35][4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管理收入1640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215千新加坡元;物业管理及租赁管理收入175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5305千新加坡元[48]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374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65千新加坡元;政府补贴3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6千新加坡元;公司业务服务费80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17千新加坡元[48]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92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85千新加坡元[51] - 2024年上半年当期所得税170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339千新加坡元[5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41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收益1438千新加坡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0亿股[5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购资产总成本8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41千新加坡元;处置资产账面价值无,2023年为10千新加坡元;不动产、厂房及设备折旧52千新加坡元,与2023年持平[53]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摊销额126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23千新加坡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本证券投资非上市权益股份按公平值为570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1千新加坡元;公平值变动亏损18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上半年为收益40千新加坡元[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基金实体投资非上市权益股份按公平值为1673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32千新加坡元;公平值变动亏损15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上半年为13千新加坡元[5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准备)为3655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35千新加坡元[6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准备为219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末的226千新加坡元减少7千新加坡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财务顾问费计提10千新加坡元减值回转准备,2023年为63千新加坡元减值准备[60] - 2024年6月30日关联方贸易应收款项为3071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32千新加坡元[65] - 2024年6月30日资本化合同成本期末为270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7千新加坡元[68]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期末为756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6千新加坡元[70] - 2024年6月30日贷款及相关应收款项总额为17791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135千新加坡元[73] - 2024年6月30日贷款及相关应收款项应收利息为501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3千新加坡元[73] - 2024年6月30日贷款及相关应收款项减值准备为5085千新加坡元,与2023年末持平[73][74] - 2024年6月30日贷款及相关应收款项净额为13207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8203千新加坡元[73]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77.5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60.5万新加坡元[83] - 2024年6月30日港元和澳元现金及银行结余分别为2.7万和45.2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万和63.6万新加坡元[84]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为97.8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5.9万新加坡元[86]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总额为31.8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2万新加坡元[88] - 本财政期间认沽期权公允价值损失28.5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收益10.8万新加坡元[89] - 已发行及缴足20亿股普通股,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股本均为2986.6万新加坡元[90] - 2024年6月30日,金融资产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为205.4万新加坡元,按摊余成本计量为2649.8万新加坡元,总计2855.2万新加坡元[113] - 2024年6月30日,金融负债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为191.4万新加坡元,按摊余成本计量为576.3万新加坡元,总计767.7万新加坡元[114] - 2023年12月31日,金融资产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为240.2万新加坡元,按摊余成本计量为2797.9万新加坡元,总计3038.1万新加坡元[115] - 2023年12月31日,金融负债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为162.9万新加坡元,按摊余成本计量为629.5万新加坡元,总计792.4万新加坡元[1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金融衍生工具以公平值計量的負債總計1914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為1629千新加坡元[125] - 2024年6月30日股本證券投資(非上市)期末為381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為570千新加坡元;基金實體投資(非上市)期末為1673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為1832千新加坡元[127] - 審查期間公司淨虧損142萬新加坡元,前期淨利潤144萬新加坡元,淨利潤減少286萬新加坡元或198.7%[130] - 公司收入由去年的531萬新元連續減少355萬新加坡元或66.9%至審查期間的176萬新加坡元[131] - 收入減少主要是未獲得項目管理費298萬新加坡元,房地產基金績效費減少約68萬新加坡元[131] - 從淨利潤轉為淨虧損部分被員工成本減少85萬新加坡元,專業費用減少約10萬新加坡元,所得稅費用減少約17萬新加坡元抵消[130] - 金融衍生工具公平值損失約39萬新元[130] - 基金管理收入从上期219万新加坡元降至本期153万新加坡元,减少66万新加坡元,降幅30.1%[138] - 收购及项目管理服务收入从上期307万新加坡元降至本期1万新加坡元,减少306万新加坡元,降幅99.7%[140] - 员工成本从上期283万新加坡元降至本期198万新加坡元,减少85万新加坡元,降幅30.0%,审查期末员工从34名减至22名[144]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中,认沽期权溢价公允价值亏损从上期约11万新加坡元收益增至本期约29万新加坡元亏损,增加约39万新加坡元,增幅363.9%[1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2957万新加坡元(2023年:3160万新加坡元),净资产2071万新加坡元(2023年:2249万新加坡元),减少178万新加坡元[151]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878万新加坡元及约1461万新加坡元,减少583万新加坡元[153][1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净现金状况为748万新加坡元(2023年:1281万新加坡元),银行借款(包括租赁负债)为130万新加坡元(2023年:179万新加坡元),资产负债率为6.3%(2023年:8.0%)[156] - 其他收入和收益从上期49万新加坡元降至本期47万新加坡元,减少2万新加坡元,降幅4.1%[143] - 新加坡利得税17万新加坡元按17%税率提交估计应评税利润[150] - 审查期内,物业管理和租赁管理服务
杰地集团(0831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07 08: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亏损142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净利润144万新加坡元,从净利润转净亏损约286万新元,即198.7%[5] - 集团收入减少约355万新加坡元,由前期约531万新加坡元减至审核期间约176万新加坡元[5] - 员工成本总额从去年的283万新加坡元减至审核期间的198万新加坡元,减少85万或30.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约为0.07新加坡仙,2022年同期为收益0.07新加坡仙[5] - 2024年6月30日总资29,573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31,596千新加坡元[4]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8,866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9,109千新加坡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20,37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1,736千新加坡元[4]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20,707千新加坡元,每股净资产1.03新加坡仙,2023年分别为22,487千新加坡元和1.12新加坡仙[4] - 审查期末集团共有22名员工,上一回顾期末为34名[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支付或建议派发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141.9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利润为143.8万新加坡元[8]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698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3210万新加坡元[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26875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28386万新加坡元[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6500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6650万新加坡元[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0375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21736万新加坡元[9]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366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2459万新加坡元[9]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0707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22487万新加坡元[9] - 2024年6月30日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78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44.5万新加坡元[8][10][13]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29866万新加坡元,与2023年持平[9][10][13] - 2024年6月30日储备为 - 9159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 - 7379万新加坡元[9]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249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利润为1777千新加坡元[1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79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825千新加坡元[1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393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所得为1505千新加坡元[1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546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所得为1127千新加坡元[1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5818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增加1807千新加坡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外部客户总收益为1755千新加坡元,除税前利润为 - 1249千新加坡元,资产总值为29573千新加坡元,负债总额为8866千新加坡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外部客户总收益为5305千新加坡元,除税前亏损为1777千新加坡元,资产总值为31196千新加坡元,负债总值为8733千新加坡元[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和资本化合同成本摊销总值为245千新加坡元,资本开支总值为8千新加坡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和资本化合同成本摊销总值为254千新加坡元,资本开支总值为41千新加坡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175.5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530.5万新加坡元[31]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4.1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3万新加坡元[3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管理特殊目的实体投资管费为10.8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2.5万新加坡元;基金管理费用为153.2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219万新加坡元[35] - 2024年上半年收购及项目管理服务费为9.8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307.2万新加坡元;物业管理及租赁管理费2024年和2023年均为1.7万和1.8万新加坡元[3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47.2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48.7万新加坡元[35]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费用中,核数师酬金7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6.4万新加坡元;专业费用1.2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5.2万新加坡元等[36] - 2024年上半年当期所得税为17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33.9万新加坡元[36]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41.9万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收益为143.8万新加坡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资产总成本为8000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4.1万新加坡元;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折旧为5.2万新加坡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新增及处置使用权资产;2024年使用权资产摊销额为12.6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12.3万新加坡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股本证券投资公平值变动亏损189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收益40千新加坡元[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上市权益股份(股本证券投资)公平值为381,570千新加坡元[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基金实体投资公平值变动亏损159千新加坡元,2023年同期为13千新加坡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上市权益股份(基金实体投资)公平值为1,673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32千新加坡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3,657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35千新加坡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准备为219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6千新加坡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财务顾问费计提10千新加坡元减值回转准备,2023年为63千新加坡元减值准备[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本化获得合同的增量成本为270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7千新加坡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关联方贸易应收款项为3,071千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32千新加坡元[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给予ZACD (Development4) Ltd.过渡性贷款为508.5万新加坡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给予ZACD LV Development Fund过渡性贷款为844.7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2.1万新加坡元,增长约45.11%[54][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给予ZACD Mount Emily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Fund过渡性贷款为375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5万新加坡元,增长约102.70%[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给予Kurnia Rezeki Sdn. Bhd.过渡性贷款为37.9万新加坡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给予ARO II (Tebrau) Pte. Ltd.过渡性贷款为13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0[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贷款应收利息为50.1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3万新加坡元,增长约227.45%[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减值准备均为508.5万新加坡元[54][55]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77.5万新加坡元(未经审核),2023年12月31日为1460.5万新加坡元(经审核)[64]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为97.8万新加坡元(未经审核),2023年12月31日为135.9万新加坡元(经审核),临时过渡性贷款利率固定为每年3.0%[65][66] - 2024年6月30日办公物业租赁流动负债为12.1万新加坡元(未经审核),非流动负债为19.7万新加坡元(未经审核),租赁负债总额为31.8万新加坡元(未经审核);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24.9万新加坡元(经审核),非流动负债为18.3万新加坡元(经审核),租赁负债总额为43.2万新加坡元(经审核)[67] - 金融衍生工具公平值损失2024年为191.4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162.9万新加坡元,本财政期间认沽期权公允价值损失28.5万新加坡元(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收益10.8万新加坡元)[68] - 已发行及缴足20亿股普通股,2024年6月30日为2986.6万新加坡元(未经审核),2023年12月31日为2986.6万新加坡元(经审核)[68] - 2024年6月30日外币现金及银行结馀中,港元为2.7万新加坡元(未经审核),2023年12月31日为5.4万新加坡元(经审核);澳元为45.2万新加坡元(未经审核),2023年12月31日为63.6万新加坡元(经审核)[64] - 2024年6月30日金融资产总计2855.2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38.1万新加坡元有所减少[89][91] - 2024年6月30日金融负债总计767.7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92.4万新加坡元有所减少[90][92] - 2024年6月30日股本证券投资账面价值为38.1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7万新加坡元有所减少[89][91] - 2024年6月30日基金实体投资账面价值为167.3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3.2万新加坡元有所减少[89][9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为365.5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3.5万新加坡元有所减少[89][91]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账面价值为877.5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60.5万新加坡元有所减少[89][91] - 2024年6月30日金融衍生工具账面价值为191.4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2.9万新加坡元有所增加[90][92]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账面价值为97.8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5.9万新加坡元有所减少[90][92] - 2024年6月30日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不确定性折让为68%-96%,非上市基金实体投资为46%-60%,金融衍生工具为30%-50%[95] - 2023年12月31日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不确定性折让为68%-96%,非上市基金实体投资为46%-60%,金融衍生工具为30%-50%[95] - 2024年6月30日股本证券投资第三等级为381千新加坡元,基金实体投资第三等级为1,673千新加坡元[97] - 2023年12月31日股本证券投资第三等级为570千新加坡元,基金实体投资第三等级为1,832千新加坡元[97] - 2024年6月30日金融衍生工具以公平值计量的负债第三等级为1,914千新加坡元[98] - 2023年12月31日金融衍生工具以公平值计量的负债第三等级为1,629千新加坡元[99] - 2023年12月31日股本证券投资于报告期初为570千新加坡元,期末为381千新加坡元[99] - 2023年12月31日基金实体投资于报告期初为1,832千新加坡元,期末为1,673千新加坡元[99] - 2023年12月31日金融衍生工具于报告期初为1,629千新加坡元,期末为1,914千新加坡元[100] - 审查期公司净亏损142
杰地集团(0831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25 14:5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398万新加坡元增加到991万新加坡元,增长149%[9] - 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174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净亏损271万新加坡元显著改善[9] - 公司2023年收入增加约593万新加坡元,主要得益于基金管理部门及收购和项目管理部门的业绩提升[10] - 公司2023年员工成本增加90万新加坡元,应收关联方款项及基金过渡预付款减损损失准备金约37万新加坡元[11] - 公司2023年其他费用从2022年的179万新加坡元减少到150万新加坡元,减少16.2%[12] - 公司2023年净利潤为174万新加坡元,同比增加445万新加坡元,增长164.2%[25] - 公司2023年收入为9,906千新加坡元,税后利润为1,737千新加坡元[24] - 公司总资产为31,596千新加坡元,净資產为22,487千新加坡元[24]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398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23年的991万新加坡元,增长149.0%[27] - 基金管理部门和收购与项目管理部门业绩改善,收入增加593万新加坡元[26] - 员工成本从2022年的385万新加坡元增至2023年的475万新加坡元,增加90万新加坡元或23.4%[28] - 2023年净利润为174万新加坡元,相比2022年的净亏损271万新加坡元,增加445万新加坡元或164.2%[33] - 新加坡两个开发项目顺利完成,产生项目管理费338万新加坡元[27] - 房地产基金的附带权益费产生的股息收入增加约440万新加坡元[27] - 特殊目的实体投资管理收入从2022年的71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23年的80万新加坡元,增长12.7%[42] - 收购及项目管理服务收入从2022年的139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23年的355万新加坡元,增长155.4%[42] - 基金管理收入从2022年的185万新加坡元增加到2023年的552万新加坡元,增长198.4%[44] - 员工成本从2022年的385万新加坡元增加到2023年的475万新加坡元,增长23.4%[46] - 2023年公司共有29名员工,较2022年的34名减少[47] - 其他收入和收益从2022年的124万新加坡元减少到2023年的90万新加坡元,下降27.4%[48]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从2022年的21万新加坡元增加到2023年的73万新加坡元,增长247.6%[48] - 利息开支从2022年的9万新加坡元增加到2023年的62万新加坡元,增长588.9%[52]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22年的210万新加坡元减少到2023年的136万新加坡元[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的766万新加坡元增加到2023年的14,611万新加坡元[56] - 股本证券投资从2022年的72万新加坡元减少到2023年的57万新加坡元[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695万新元,主要归因于基金实体的投资和债务追收[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总额为414万新元,较2022年的389万新元有所增加[58] - 贸易应收账款增加25万新元,主要是2023年实现的SPV项目管理费和财务顾问费所致[59] - 集团净流动资产从2022年的2044万新元增加至2023年的2174万新元[61]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2年的329万新元增加至2023年的665万新元[63] - 公司为La Ville Development项目提供担保,本金额为129,086,250新元[63] - 公司为BBEC Development项目提供担保,本金额为29,980,000新元[65] - 公司为Mandai Development项目提供担保,本金额为28,985,400新元[65] - 公司为位于新加坡Mount Emily Road的住宅重建项目提供担保金额为19,253,107新加坡元,占相关发展特殊目的实体总负债的39.2%[67] - 公司为位于新加坡Chin Swee Road的住宅重建项目提供担保金额为150,744,796新加坡元,占相关发展特殊目的实体总负债的39.2%[6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因ZACD澳大利亚酒店基金及iProsperity Group的法律行动产生的累积法律费用达1,527,000新加坡元[69] - 公司通过ZACD US Fund投资1,000万美元于iProsperity Group主导的美国酒店收购,其中500万美元将转换为ZACD US Fund的股权,另外500万美元将偿还给锚定投资者[71][72] - 公司成功提交了Media Circle GLS地块的最高出价为每平方英尺1,191新加坡元,比中标价格低4.4%[74] - 2023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私人住宅整体价格指数预估增长2.7%,全年增幅放缓至6.7%[75][76] -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将推出位于Tanjong Rhu的Arina East Residences和位于Mt. Emily Road的246 Mt. Emily项目[77] - 2023年至2025年期间预计竣工约39,700个住房单位,是2020年至2022年期间竣工20,000个单位的两倍[78] - 2023年至2025年期间将竣工约100,000个公共和私人住房单位,满足未来几年的住房需求并促进市场稳定[78] - 新加坡2023年第四季GDP年增长2.8%,2023年前景预计更好[78] - 公司正在积极寻找被低估的工业资产进行收购,以便在未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78] - 公司正在减少收入信托基金,并指定马来西亚和澳洲三处房产的营销代理商[80] - 公司正在探索与新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以多样化投资组合并从业内专业知识中受益[80] - 公司在新加坡工业项目营销和开发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成功建立了多个工业项目合资企业[83] - 公司在Punggol地区首创了首个执行共管公寓开发项目,并在Punggol/Sengkang地区开发了大量执行共管公寓和大众市场公寓[84] - 公司在新加坡开发商圈中定位为首选的合资伙伴[85] - 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的姚俊沅先生在新加坡工业用地开发方面具有远见,并成功领导了多个工业项目的开发和销售[83] - 杰地集团在2023年ESG报告中宣布,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目标方面遵守并保持了严格的标准[111] - 杰地集团的ESG报告主要披露了公司在新加坡及亚太地区房地产价值链的综合解决方案中的表现[111] - 江智武先生拥有超过20年的会计及审计、企业融资、投资者关系、公司秘书及管治经验,并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97] - 江智武先生获得了欧洲金融分析师学会联会(EFFAS)的环境、社会及管治分析师认证,以及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的可持续发展会计基础凭证[100] - 沈茂强博士在投资及业务管理方面拥有超过24年的经验,并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董事职务[103] - 林俊峰先生在投资和私人财富管理方面拥有18年的经验,目前担任瑞士汇丰私人银行董事兼高级关系经理[106] - 林俊峰先生曾在Matrixport担任私人财富部门主管,负责数字资产初创企业的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107] - 林俊峰先生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罗德岛布朗大学,主修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并自2011年起担任特许金融分析师[109] - 杰地集团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8.81公吨,较2022年减少61%[116] - 公司预计到2024年底,由于搬迁至更小、更节能的场所,碳足迹将降低5-10%[120] - 公司通过关闭空调和更换LED灯等措施,进一步减少排放[115] - 公司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2.9公吨[116] - 公司通过内部重要程度评估选取ESG因素,并根据利益相关者反馈确定处理顺序[115] - 公司致力于减少碳足迹、提高资源效率及再利用和回收废物,以最小化环境对业务的影响[119] - 公司通过定期虚拟会议、电话及电子邮件通讯与客户/投资者保持密切关系[113] - 公司通过线上会堂大会、部门每周会议和年度午餐会等方式与员工保持沟通[113] - 公司通过定期线上和线下会议与业务伙伴保持合作[113]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季度和年度报告与股东保持沟通[113] - 公司2023年总用电量为22,447千瓦时,比2022年减少60%,平均每月用电量为1,871千瓦时,较2022年减少20%[121] - 公司2023年用水量总计为8.34立方米,平均每月用水量为0.695立方米[125] - 公司2023年停车位从3个减少至2个,减少约33%[126] - 公司2023年每月平均纸张使用量约为10令,印刷成本平均每月200新元[12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拥有27名员工,女性占44%,男性占56%,31-50岁员工占比最高为44%[127] - 公司2023年未收到任何关于歧视性行为的投诉[130] - 公司计划在2024年探索发行员工股票期权(ESOP)作为员工薪酬方案的一部分[130] - 公司2023年成功实施了新的奖金评估公式(业务绩效x员工绩效指数)[130] - 公司计划在2024年扩大招聘覆盖范围,重点国家包括新加坡、香港、印尼和澳大利亚[136] - 公司2023年员工流失率按性别分布为男性30%,女性70%,按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39%,31-50岁52%,50岁以上9%[140]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实施新的留任策略,包括为所有员工提供医疗专科补偿,并设立不同补偿水平的限额[133] - 公司2023年恢复了节庆活动,如圣诞派对和中秋聚餐,以提高员工士气并逐步恢复至疫情前的常态[142] - 公司计划在2024年继续推进人力资源数字化,包括使用在线支薪管理平台以减少处理雇员薪金的时间[131] - 公司2023年通过定期在线员工幸福指数调查和内部对话会议,增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反馈[140] - 公司2024年招聘策略将重点放在招聘更多应届生,并积极参与本地和其他地区的招聘会[137] - 公司2023年恢复了每月生日庆祝活动,以增强团队精神和员工归属感[141] - 公司2023年通过弹性工作安排(FWA)计划,允许员工在家工作,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和效率[132] - 公司2023年恢复了与员工的定期现场会议和午餐,以通报公司业绩并解决员工问题[134] - 公司2023年无工伤事故和死亡事故,无因工伤而损失的工作日[152] - 2023年公司受训员工人数为24人,其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152] - 按职业类别划分,高级员工占29%,中级员工占13%,初级员工占58%[152] - 每位员工平均接受7小时的培训,培训时间按性别和职业类别均等分配[156][158]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将培训和发展与技能框架结合,确保员工技能组合保持相关性和面向未来的能力[157] - 公司实行管理层退隐计划以培育继任人,并肯定中层管理人员的贡献[152] - 公司实行管理层准材计划,为新毕业生特设晋升管理职位的快速通道[153] - 公司通过内部员工组织及进行内部培训,获得ACLP认证[154] - 公司遵循管理代理协议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确保物业管理的合规性[157] - 公司尊重客户和投资者的权利,承诺提供准确及时的营销材料,帮助其做出投资决策[160] - 公司五(5)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7.6%,其中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30.4%[181]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176] - 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78] - 公司无根据新加坡公司法案1967可供分派的储备[180] - 公司未涉及任何知识产权重大纠纷或侵犯事件[166][167] - 公司未发生任何确切贪污事件或疑似贪污案例[169]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年内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172]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及公平地反映了2023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171] - 公司已制定资料保护政策,包括遵守防骚扰条文的电话营销政策[164] - 公司对贪污腐败绝不容忍,所有业务交易均以诚实方式进行[165] - 公司董事会在2023年进行了多项人事变动,包括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建聪先生和马耀良先生的委任,以及执行董事陈明亮先生的退任[1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江智武先生和拿督沈茂强博士决定不参加重选,将在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185] - 公司董事的任期和退任机制遵循公司章程第112条和第113条的规定,三分之一董事应在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上轮流退任[184] - 公司董事的股份权益在财政年度末有所变化,姚俊沅和沈娟娟在本公司普通股中的权益保持不变,均为1,298,600,000股[200] - 公司董事的薪酬政策基于个人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由薪酬委员会审核[192] - 公司购股权计划自2018年1月16日起生效,将于2028年1月15日届满,旨在激励合资格人士[193][194] - 公司董事在交易、安排或合约中无重大权益,未涉及任何重大交易[196] - 公司未签订任何整体业务或重要业务的管理及行政工作合约[197] - 公司董事在股份及债权证中的权益在财政年度末有所变化,姚俊沅和沈娟娟在最终控股公司普通股中的权益分别为833,000股和867,000股[200] 项目开发与投资 - 公司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推出位于新加坡Tanjong Rhu的永久产权住宅开发项目Arina East[1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收购了Media Circle的一块混合用途住宅兼商业地块,收购价格为每平方英尺1,173新加坡元[16] - 公司计划2024年第二季度推出位于Mount Emily的住宅重建地块,作为高档精品开发案[16]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到475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3.81%[17] - 公司拥有超过350名客户,其中再次交易客户占比约38%[17] - Bukit Batok West Ave 8项目在推出当天售出61%,现已售罄,中位价为每平方英尺1,479新加坡元[19] - The Landmark项目价格达到每平方英尺2,934新加坡元,已售出近90%[19] - One Pearl Bank项目在2023年第四季售罄,第三季价格为每平方英尺2,941新加坡元[19] - 公司计划扩大业务足迹至亚太地区及更多地区[19] - 公司将继续扩展在澳洲的工业及住宅项目,并推出澳洲医疗基金[22] -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将推出位于Tanjong Rhu的Arina East Residences和位于Mt. Emily Road的246 Mt. Emily项目[77] - 2023年至2025年期间预计竣工约39,700个住房单位,是2020年至2022年期间竣工20,000个单位的两倍[78] - 2023年至2025年期间将竣工约100,000个公共和私人住房单位,满足未来几年的住房需求并促进市场稳定[78] - 新加坡2023年第四季GDP年增长2.8%,2023年前景预计更好[78] - 公司正在积极寻找被低估的工业资产进行收购,以便在未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78] - 公司正在减少收入信托基金,并指定马来西亚和澳洲三处房产的营销代理商[80] - 公司正在探索与新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以多样化投资组合并从业内专业知识中受益[80] - 公司在新加坡工业项目营销和开发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成功建立了多个工业项目合资企业[83] - 公司在Punggol地区首创了首个执行共管公寓开发项目,并在Punggol/Sengkang地区开发了大量执行共管公寓和大众市场公寓[84] - 公司在新加坡开发商圈中定位为首选的合资伙伴[85] - 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的姚俊沅先生在新加坡工业用地开发方面具有远见,并成功领导了多个工业项目的开发和销售[83]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杰地集团在2023年ESG报告中宣布,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目标方面遵守并保持了严格的标准[111] - 杰地集团的ESG报告主要披露了公司在新加坡及亚太地区房地产价值链的综合解决方案中的表现[111] - 杰地集团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8.81公吨,较2022年减少61%[116] - 公司预计到2024年底,由于搬迁至更小、更节能的场所,碳足迹将降低5-10%[120] - 公司通过关闭空调和更换LED灯等措施,进一步减少排放[115] - 公司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2.9公吨[116] - 公司通过内部重要程度评估选取ESG因素,并根据利益相关者反馈确定处理顺序[115] - 公司致力于减少碳足迹、提高资源效率及再利用和回收废物,以最小化环境对业务的影响[119] - 公司通过定期虚拟会议、电话及电子邮件通讯与客户/投资者保持密切关系[113] - 公司通过线上会堂大会、部门每周会议和年度午餐会等方式与员工保持沟通[113] - 公司通过定期线上和线下会议与业务伙伴保持合作[113]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季度和年度报告与股东保持沟通[113] - 公司2023年总用电量为22,447千瓦
杰地集团(0831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14:04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净利润为174万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净虧損271万新加坡元增加445万新加坡元,增幅达164.2%[9] - 收入从2022年398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23年约991万新加坡元,增长达149.0%[11] - 员工成本从2022年385万新加坡元增至2023年475万新加坡元,增加90万新加坡元或23.4%[12] - 2023年基本和摊薄的每股利润约为0.09新加坡仙[13] - 本集团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210千新加坡元,较上年减少514千新加坡元[17] - 本集团流动资产总额为28386千新加坡元,较上年增加6016千新加坡元[17] - 本公司股本为29866千新加坡元,储备为7379千新加坡元[18] - 本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078千新加坡元,较上年增加4757千新加坡元[20] - 本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47千新加坡元,较上年减少2014千新加坡元[20] - 本集团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31千新加坡元,较上年增加1696千新加坡元[21]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为14605千新加坡元,较年初增加7077千新加坡元[21] 业务范围 - 本公司为一间投资控股公司,主要提供投资管理服务、收购及项目管理服务、物业管理及租赁管理服务以及财务顾问服务[23] 财务报告准则 - 财务报表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国际)编制,以新加坡元为功能性货币,金额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千位[25] - 公司已选择同时遵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国际)的规定[27] - 公司已采用所有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准则和修订的准则,未采用任何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准则、新解释和新修订[29] 金融工具 - 公司按公允值计量无报价权益性证券投资和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工具,公允值为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或转让负债所支付的价格[37] - 资产或负债的公允值基于市场参与者为其定价时所用的假设计量,即假设市场参与者按其最佳经济利益行事[38] - 公司采用适当的估值技术,有足够数据计量公平值,尽量使用可观察输入数据[39] - 财务报表中公平值计量分为三级,包括活跃市场报价、可观察市场数据估值技术和非可观察市场数据估值技术[40] - 公司在报告期末重新评估公平值等级间的转移,确保最低级别输入数据的正确分类[41] 风险管理 - 金融资产的预期信贷损失("预期信贷损失")的拨备是基于合同到期的合同现金流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之间的差额而确定[66] - 本集团应用一般方法为所有其他非按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方式持有的金融工具计提预期信贷损失[69] - 当信贷风险自初始确认以来显著增加时,损失拨备按等同全期预期信贷损失的金额计量[70] 资产管理 - 本集团提供特殊目的实体投资管理服务,透过成立及注册成立投资特殊目的实体为房地产项目的投资者提供投资管理服务[83] 客户及收入 - 客户A在二零二三年为本集团带来了最高的收入,达到3,012千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9900%[159] - 本集团在二零二三年的投资管理收入为9,906千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49.4%[160] - 新加坡是本集团最主要的地理市场,贡献了投资管理收入的最大比例,达到9,254千新加坡元[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