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控股(08237)

搜索文档
华星控股(08237)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2 08:56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其刊发[3]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公司人员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贺丁丁先生及吕天舜先生[4] - 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黄俊雄先生等四人[4]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慧琪女士等三人[4] 公告发布 - 公告自刊发达日期起将在联交所网站登载最少七日[5] - 公告将在公司网站刊载[5]
华星控股(08237) - 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7.21条作出披露及内幕消息
2025-08-05 12:34
融资情况 - 2024年10月30日订立7500万新加坡元定期贷款融资协议[3] - 公告日融资未偿还本金总额7500万新加坡元[4] 违约情况 - 2025年6月未能到期支付利息,多次延期仍违约[4] - 8月1日接获贷款人违约通知[4] 应对措施 - 正与贷款人磋商豁免违约并探讨融资方案[5] - 正寻找新融资来源应付财务需求[5]
华星控股(08237)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8:19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万港元,股份20亿股,每股面值0.025港元[1] - 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2.01024亿股,库存股份为0[2] 购股期权 - 31/05/2024购股期权计划本月底可发行或转让股份1675.2万股,结存期权数为0[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及库存股份增减均为0[5]
华星控股(08237) - 有关实施行动计划以解决不发表意见之季度更新
2025-07-30 12:03
财务相关 - 2025 年 6 月 3 日订立配售协议,最多配售 33,504,000 股,每股 0.120 港元[4] - 6 月 18 日完成配售 33,504,000 股,占扩大后股本约 16.67%[4] - 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 4,020,000 港元,净额约 3,824,000 港元[4] - 约 3,194,000 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4] 运营与策略 - 核数师对财报不发表意见,公司已披露处理计划[3] - 新加坡华星酒店附属建筑翻新预计 2025 年底前完成,业务正常[3] - 集团致力于取得新融资,磋商借款,寻求售产,实施成本控制[5] - 董事会尽力实施计划解决意见,适时公告进展[5]
华星控股(08237.HK)6月4日收盘上涨43.36%,成交27.94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6-04 08:35
股价表现 - 6月4日股价单日上涨43.36%至0.205港元/股 成交量122.46万股 成交额27.94万港元 振幅73.43%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下跌39.92% 今年以来累计下跌77.5% 显著跑输恒生指数17.21%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857.98万元 同比减少28.58%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36亿元 同比扩大65.97% [2] - 毛利率42.87% 资产负债率高达116.37% [2] 行业估值 - 旅游及消闲设施行业市盈率平均值40.13倍 行业中值-0.68倍 [3] - 公司市盈率为-0.16倍 在行业中排名第131位 [3]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其他易站绿色科技0.42倍 LET GROUP 0.7倍 嘀嗒出行1.09倍 OKURA HOLDINGS 1.12倍 陆庆娱乐1.34倍 [3] 公司业务 - 2014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 主营业务为酒店运营 [4] - 旗下华星酒店位于新加坡中峇鲁路 拥有270间主题客房 为保护建筑改造的精品酒店 [4] - 2014年收购印尼民丹资产 拥有82幅土地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 [4] - 2019年9月在日本开设花椿温泉酒店 [4] - 战略定位为维持新加坡精品酒店特色 并向东南亚国家扩展业务 [4] 公司行动 - 2025年6月3日拟配售3350万股新股 占扩大后股本16.67% [5] - 配股价0.12港元 较前一收市日折价16.08% [5]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5月1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5-13 08:42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5月13日收盘,共有57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声通科技(02495)以42.16%的创高率位居首位,收盘价442.000港元,最高价447.800港元 [1] - 乐华娱乐(02306)创高率为28.42%,收盘价1.160港元,最高价1.220港元,位列第二 [1] - 杜甫酒业集团(00986)创高率为23.28%,收盘价0.142港元,最高价0.143港元,排名第三 [1] - 昇柏控股股权(02977)创高率19.72%,收盘价0.066港元,最高价0.085港元 [1] - 永嘉集团(03322)创高率13.64%,收盘价0.230港元,最高价0.250港元 [1] - XLI二南CO-U(09711)创高率13.07%,收盘价12.790港元,最高价12.980港元 [1] - XLI二南CO(07711)创高率12.59%,收盘价100.000港元,最高价100.900港元 [1] - 恒昌集团国际(01421)创高率12.50%,收盘价0.470港元,最高价0.540港元 [1] - 梧桐国际(00613)创高率12.36%,收盘价0.870港元,最高价1.000港元 [1] - 国华(00370)创高率11.63%,收盘价1.370港元,最高价1.440港元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华星控股(08237)创低率-28.00%,收盘价0.196港元,最低价0.144港元,位列52周新低首位 [2] - 蓝河控股(00498)创低率-18.00%,收盘价0.054港元,最低价0.041港元 [2] - XI二南CO-U(09311)创低率-17.99%,收盘价5.235港元,最低价5.150港元 [2] - XI二南CO(07311)创低率-17.77%,收盘价40.720港元,最低价40.260港元 [2] - 汇财金融投资(08018)创低率-13.04%,收盘价0.024港元,最低价0.020港元 [2] - 中国金属利用-新(01636)创低率-12.12%,收盘价0.290港元,最低价0.290港元 [2] - 金阳新能源(01121)创低率-12.00%,收盘价1.500港元,最低价1.320港元 [2] - INTL GENIUS(00033)创低率-11.11%,收盘价1.290港元,最低价1.200港元 [2] - 美亚控股(01116)创低率-7.58%,收盘价0.315港元,最低价0.305港元 [2] - 维港环保科技(01845)创低率-7.44%,收盘价0.112港元,最低价0.112港元 [2] 其他显著价格变动 - 思摩尔国际(06969)创高率4.85%,收盘价15.720港元,最高价16.000港元 [1] - 零跑汽车(09863)创高率3.04%,收盘价62.000港元,最高价62.800港元 [1] - 沪上阿姨(02589)创低率-4.80%,收盘价131.900港元,最低价117.000港元 [2] - 保诚(02378)创高率0.22%,收盘价89.400港元,最高价90.000港元 [2] - 恒生银行(00011)创高率0.71%,收盘价112.400港元,最高价112.700港元 [2]
华星控股(0823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07 08:53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集团酒店经营总收入约417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28.6%[10]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65亿港元,亏损较上一财年增加约5820万港元或约66.0%[10] - 本年度收入减少约1670万港元,毛利增加约1980万港元[10] - 本年度计息其他借款的融资成本增加约2700万港元[10] - 本年度计息银行借款再融资的法律及专业费用减少约1850万港元[10] - 二零二三年终止与订约方再融资计划的委托费约1040万港元,本年度无此项费用[10] - 本年度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约4490万港元[10] - 本年度酒店经营总收入约4170万港元,较2023年约5830万港元减少约28.6%[16]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65亿港元,较2023年亏损约8820万港元增加约66.0%[16] - 本年度每股基本亏损约87.43港仙,2023年约53.86港仙(经重列)[17] - 本年度未录得来自不良债务资产的亏损(扣除修正亏损),2023年亏损约50万港元;本年度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约990万港元,2023年约530万港元[2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4.996亿港元,2023年约4.23亿港元;短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4279万港元,2023年约3444万港元;非即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430万港元,2023年约240万港元[2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总额约47390万港元,总亏损约813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2023年为约551%[2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60名雇员,2023年为50名;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不包括董事酬金)约2690万港元,2023年约1700万港元[3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12190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用作银行融资抵押,2023年约为13290万港元[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年度亏损1.5091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4.996亿港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4.2786亿港元,需在报告期结束后一年内偿还[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须按要求偿还的其他金融负债合共8393万港元,同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323万港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以及其他金融负债总额为5.1179亿港元[44] - 根据2025年2月28日管理账目,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金融负债增加902万港元至5.2081亿港元[44]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亏损约150.9百万港元[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约499.6百万港元[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计息银行借款为约427.9百万港元,须于报告期末后一年内偿还[11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其他金融负债合共约83.9百万港元,须按要求偿还[114] 酒店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客房收入约2920万港元,占酒店经营总收入约70.1%,2023年分别约4800万港元和约82.3%[18] - 2024年华星酒店总可出租客房晚数43314,入住率64%,平均房价706.5港元,每间可用客房收入453.7港元;2023年分别为100010、70.0%、599.3港元、420.9港元[19] - 本年度餐饮收入约680万港元,占酒店经营总收入约16.2%,2023年分别约410万港元和约7.1%[19] - 本年度酒店租户租金收入约470万港元,占酒店业务总收入约11.3%,2023年分别约540万港元和约9.2%[1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237[8] - 公司网站为www.irasia.com/listco/hk/linkholdings[8] 酒店工程进展 - 华星酒店附属建筑暂时翻新工程预期于二零二五年底完成[11] 债务清偿与融资 - 2024年12月12日,公司向CMI Hong Kong支付41202380.14港元以清偿2015年可换股债券相关义务[23] - 2024年10月30日,HHI、LHI及公司与独立第三方签订融资协议,贷款人向HHI提供7500万新加坡元定期贷款融资,按年利率9%计息,中期日期起按年利率(9% + A%)计息(A为中期日期1%,并于中期日期后每月的日期增加1%)[163] - 2024年12月6日,HHI根据融资协议提取7500万新加坡元,用于偿还及清偿2015年可换股债券及Swettenham提供的贷款、拨付集团营运资金、偿还相关费用[164] - 2024年12月12日,公司向CMI Hong Kong支付41202380.14港元,以清偿2015年可换股债券项下所有未履行义务及责任[166] - 2023年6月16日及22日,HHI及LHI与Swettenham订立融资协议及补充协议,HHI应于提取当日起计满一年当日偿还贷款融资连利息,2023年12月26日支付3025000新加坡元预付利息款项,若已偿还,2024年1月26日支付513835.62新加坡元应计利息[170] - 2024年2月26日,HHI应支付4,114,257.67新加坡元,年利率为11%[171] - Swettenham向HHI提供3,000,000新加坡元额外贷款融资,固定年利率为14.5%[171] - 贷款融资及额外贷款融资未偿还金额最终偿还日期为2024年12月26日,12月31日已悉数偿还[171] 公司运营策略与前景 - 集团新加坡业务在疫情后逐渐恢复,华星酒店预计产生经营溢利[49] - 公司管理层与金融机构磋商低息外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探讨延长现有贷款期限[50] - 公司正检讨酒店及投资组合,评估融资途径和变现策略[53] - 控股股东承诺在需要时提供足够财务支持维持公司运营[54] - 公司对未来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旅游业有望随疫苗接种推进和旅游限制放宽迎来强劲复苏[58] - 公司曾投资不良贷款及特殊资产,将继续评估现有投资组合并寻求相关投资及重组机会[58] - 公司将持续评估酒店组合,考虑根据市况进行扩张或调整计划[58] - 日本花椿温泉酒店项目有前景,但因财务、人力紧张及地震影响业务未达预期,或探索选择减轻流动资金压力[59] - 开发民丹度假村是扩大区域版图的机会,需及时再融资,竣工后将加强公司在当地旅游市场地位[59] 股份变动与股本情况 - 2025年1月17日董事会建议股份合并及更改每手买卖单位,分别于3月5日和3月19日生效[62] - 报告日期公司法定股本为5000万港元,分为20亿股每股面值0.025港元的合并股份,其中1.6752亿股为已发行及缴足股份[62] - 2024年1月19日,Ace Kingdom向七名独立承配人出售167,540,000股现有股份,配售价每股0.02港元,占出售时全部已发行股份约4.00%[175] - 出售事项完成后,公众持有1,054,859,999股现有股份,占当时全部已发行股份约25.19%,恢复最低公众持股量25%[175] - 2024年1月19日,所有复牌指引及额外复牌指引达成,1月22日股份恢复在联交所买卖[17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188,000,000股[180] - 2024年12月31日,Ace Kingdom Enterprises Corporation持有2,443,140,001股,占比58.34%[181] - 2024年12月31日,CMI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Limited持有690,000,000股,占比16.48%[181]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持有310,000,000股,占比7.40%[18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1.88亿股[186] - Ace Kingdom由Boomerang、郭先生及Billion分别拥有45%、35%及20%权益[186]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东方于其受控法团持有的2亿股股份中拥有担保权益,于1.1亿股股份中拥有认定权益[186] 董事会与会议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报告日期董事会仍由9名董事组成,期间有人员变动[67]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了九次会议[70] - 2024年2月23日和3月31日举行股东大会,2024年2月23日、5月31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各次会议全体董事均出席[70][71][72]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约每季度一次[69] 公司治理相关政策与准则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规定的买卖准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董事确认本年度遵守规定[66] - 公司认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均遵守GEM上市规则独立指引,相关新委任董事取得法律意见并确认明白董事责任[68]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和提名政策[76][79] - 董事提名需参考包括公司主要业务经验、董事会技能知识经验平衡及多元化政策等标准[79] 各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2014年6月20日成立,本年度举行三次会议[82] - 审核委员会成员出席率:谭美珠女士、陈慧琪女士、陈素权先生为100%,刘璐女士为100%,何升伟先生为50%[82] - 薪酬委员会于2014年6月20日成立,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83][84] - 薪酬委员会成员出席率:陈慧琪女士、谭美珠女士、陈素权先生、何升伟先生、刘璐女士均为100%[85] - 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于2014年6月20日成立[88] - 2024年1月1日审核委员会包括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包括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2024年1月1日薪酬委员会包括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2024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包括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本年度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赵公直、陈慧琪、谭美珠出席率100%,陈素权出席率50%,邓照明不适用[89]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董事会负责维持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保障公司及股东利益[91] - 董事会负责确保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至少每年检讨其有效性[92]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监督集团企业风险管理系统,提供支持及意见[93] - 管理层负责识别及监控集团日常运营风险,制定内部监控措施降低风险[94] - 集团将内部审核职能外判予独立内控顾问,核数师就内控问题与审核委员会沟通[95] - 本年度管理层评估风险管理架构及流程,提交风险评估报告和三年内部监控复核计划[101] - 集团制定明确内部监控政策及程序、行为守则、举报机制等[102] - 集团委聘内控顾问进行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内部监控审阅,未发现系统不足或无效[103] - 公司委任内部监控顾问进行全面审阅,识别出4项内部监控缺陷并实施相应建议[104][105][106][108] - 公司建立有关内幕消息的授权及问责以及处理及发布程序,并提供相关培训[109] 核数师相关情况 - 核数师不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因未取得充足审核证据[43] - 核数师对2023年和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审核意见[46] - 本年度已付或应付集团核数师酬金总计1600千港元,其中年度审核服务酬金1600千港元,非审核服务酬金为0[112] 股息与储备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也未派发[36] - 公司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报告日期无股东放弃股息安排[1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为零[149] - 2024年度储备变动载于报告第56页至第57页综合权益变动表内[148] 财务报表附注相关 - 2024年度内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150] - 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2024年度内变动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6及17[151] - 集团已重估2024年12月31日的投资物业,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8[152] - 2024年12月31日的借款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7[153] - 本年度内公司可换股债券的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1[168]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本年度集团来自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的收益分别占集团总收益(不包括按摊销成本计量的不良债务资产的收益/亏损)约20.6%及31.2%,自最大供应商与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集团采购总额约16.1%及37.0%[156] 董事服务合约与任期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可由任何一方发出不少于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58] - 各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签署委任函,固定任期为三年[159] 购股计划相关 - 2014年购股计划于2014年6月20日采纳,有效期10年,至2024年6月19日届满
华星控股(0823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4:52
财务报告公布 - 华星控股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3] - 本公告自刊发日期起将在联交所网站登载最少七日,也将在公司网站刊载[8] 人员变动 - 2024年3月1日高兆元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何升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刘璐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 - 2024年2月23日汤木清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 - 2025年1月6日袁礼谦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邓照明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委员,陈素权、谭美珠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谭美珠终止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11] - 高兆元先生和何升伟先生于2024年3月1日分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袁礼谦先生和邓照明先生于2025年1月6日获委任为董事[73] - 陈素权先生、谭美珠女士于2025年1月6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刘璐女士于2024年3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汤木清先生于2024年2月23日退任[73] 公司组织架构 - 公司执行总裁兼执行董事为贺丁丁[5] - 截至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贺丁丁、吕天舜;非执行董事为黄俊雄、赵公直、高兆元、袁礼谦;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慧琪、何升伟、邓照明[6] - 公司秘书为林海琪,合规主任为吕天舜[11] - 审核委员会成员有谭美珠(2025年1月6日终止担任)、邓照明(2025年1月6日获委任为主席)、陈慧琪、何升伟(2024年3月1日获委任)等[11] - 薪酬委员会成员有陈慧琪(主席)、何升伟(2024年3月1日获委任)、邓照明(2025年1月6日获委任)等[11] - 2024年1月1日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由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赵公直为主席[94] - 2024年3月1日起赵公直不再担任主席,黄俊雄获委任为主席[94] - 2024年12月31日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由1名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俊雄留任主席[94] - 报告日期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由1名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俊雄为主席[94] 酒店业务数据 - 本年度集团酒店经营总收入约417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28.6%[16][22] - 本年度客房收入约2920万港元,占酒店经营总收入约70.1%,2023年分别约4800万港元和约82.3%[24] - 新加坡华星酒店及日本温泉酒店分别占本年度客房收入总额约72.2%及约27.8%,2023年分别约95.5%及约4.5%[24] - 2024年华星酒店总可出租客房晚数43314,入住率64%,平均房价706.5港元,每间可用客房收入453.7港元;2023年分别为100010、70.0%、599.3港元、420.9港元[25] - 本年度餐饮收入约680万港元,占酒店经营总收入约16.2%,2023年分别约410万港元和约7.1%[25] - 本年度酒店租户租金收入约470万港元,占酒店业务总收入约11.3%,2023年分别约540万港元和约9.2%[25]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65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5820万港元或约66.0%[16][22] - 本年度每股基本亏损约87.43港仙,2023年约53.86港仙(经重列)[23] - 本年度不良债务资产无扣除修正亏损的亏损(2023年亏损约0.5百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约9.9百万港元(2023年为5.3百万港元)[2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499.6百万港元(2023年约423.0百万港元),短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427.9百万港元(2023年约344.4百万港元),非即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4.3百万港元(2023年约2.4百万港元)[2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2023年12月31日约551%)[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有60名雇员(2023年为50名),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不包括董事酬金)约26.9百万港元(2023年约17.0百万港元)[3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121.9百万港元(2023年约132.9百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用作银行融资抵押[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150.91百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499.60百万港元[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427.86百万港元需于报告期结束后一年内偿还,其他金融负债合共83.93百万港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3.23百万港元[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以及其他金融负债总额为511.79百万港元[50] - 根据集团截至2025年2月28日的最新管理账目,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金融负债增加9.02百万港元至520.81百万港元[50]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亏损约1.509亿港元 [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996亿港元 [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借款约为4.279亿港元,须于报告期末后一年内偿还 [120] - 于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其他金融负债合共约8390万港元,须按要求偿还 [120] 项目进展与决策 - 华星酒店附属建筑翻新工程预期2025年底完成[17][20] - 日本花椿温泉酒店2023年第三季度重新营业,但业务表现未如预期,集团或探索选择减少流动资金压力[21] - 首期民丹开发计划第一阶段建筑合约于2016年9月签订,因财务资源收紧和疫情工程进度延宕,集团考虑找潜在投资者注资或收购民丹资产[26] 投资与融资 - 本年度集团无重大投资(2023年无)、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等[31][32] - 本年度集团无注销、转换或赎回可换股债券[30] - 2024年12月12日公司向CMI Hong Kong支付41,202,380.14港元以清偿2015年可换股债券相关义务[29] - 2024年10月30日,公司相关方签订融资协议,贷款人向HHI提供7500万新加坡元定期贷款融资,年利率9%,中期日期起按年利率(9% + A%)计息[169] - HHI于2024年12月6日提取7500万新加坡元,用于偿还债务、拨付营运资金及支付相关费用[170] - 2023年12月26日,HHI应向Swettenham支付302.5万新加坡元的贷款融资预付利息款项,相当于贷款融资的六个月利息;若已偿还,2024年1月26日应支付513,835.62新加坡元应计利息[176] - 2024年2月26日,HHI应支付4,114,257.67新加坡元,包括预付利息款项、2024年1月利息及各自应计利息,年利率为11%[177] - 2024年2月,Swettenham向HHI提供300万新加坡元额外贷款融资,固定年利率为14.5%[177]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融资及额外贷款融资的未偿还金额已悉数偿还[177]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无)[4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报告日期无股东放弃股息安排[151] - 公司派付股息能力取决于实际及预期财务业绩、现金流量等因素,董事会可酌情决定是否派付股息,还可能考虑宣派特别股息[122] 持续经营相关 - 管理层编制了涵盖自报告期末起至2026年6月30日止18个月期间的现金流量预测,董事评估集团能够持续经营[51] - 核数师对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49] - 核数师因未获足够资讯评估应付工程款项预期结算时间的合理性及控股股股东财务状况和支援能力,无法定论董事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是否适当[51]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就2024年审核保留意见及集团持续经营能力方面意见一致[53] - 审核委员会认为管理层应继续采取行动减缓集团流动资金压力,于下一财政年度删除2024年审核保留意见[53] - 核数师因集团亏损净额、流动负债净额、应付工程款结算计划及控股股东资金支持问题,对持续经营假设不发表意见[54] - 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归因于独立第三方短期贷款融资和民丹开发项目应付工程款[57] - 公司对各方采取法律行动,或通过抵销索赔欠款减少未偿还负债[58] - 公司正检讨酒店及投资组合,评估融资途径并制定变现策略[59] - 控股股东承诺在需要时提供财务支持以维持公司运营[60] - 管理层认为实施计划后,核数师将在2025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撤销不发表意见[61] - 若未实现措施预期效果,集团可能无法持续经营并需进行财务调整[63] 股份相关 - 2025年1月17日董事会建议股份合并和更改每手买卖单位,分别于3月5日和3月19日生效[68] - 报告日期公司法定股本为5000万港元,分为20亿股每股面值0.025港元的合并股份,其中1.6752亿股为已发行及缴足股份[68] - 2024年1月19日,Ace Kingdom向七名独立承配人出售1.6754亿股现有股份,配售价为每股0.02港元,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约4.00%[181] - 出售事项完成后,公众人士持有10.54859999亿股现有股份,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约25.19%,恢复最低公眾持股量25%[181] - 2024年1月22日,公司股份恢复在联交所买卖[18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1.88亿股[18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1.88亿股[192] 会议相关 - 本年度内,董事会举行了9次会议[76] - 股东大会于2024年2月23日及2024年3月31日举行[76] - 公司第一次股东周年大会于2024年2月23日举行,全体董事出席[77] - 公司第二次股东周年大会于2024年5月31日举行,全体董事出席[78] - 公司于2024年5月31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会议通告于2024年4月8日寄发,全体董事均出席[127]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5月30日举行,5月27日至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不迟于5月26日下午4时30分送交指定地点[153] 公司治理政策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82]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采纳提名政策,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评估候选人需参考多项标准[85] - 公司已制定有关规管股东贷款偿还的书面政策及程序 [112] - 公司已制定有关利益冲突的书面政策及程序 [114] - 公司于2022年6月28日采纳第二份经修订及重列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本年度无变动[129] 委员会运作 - 公司于2014年6月2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3次会议,谭美珠等出席率为100%,何升伟出席率为50%[88]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审阅审核结果、会计原则及实务、财务申报事宜等,并推荐续聘外部核数师[88] - 公司于2014年6月20日成立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陈慧琪等出席率为100%[90][91]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考虑并审阅董事委任条款和执行董事薪酬政策,评估执行董事表现等[91] - 本年度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举行了2次会议,赵公直出席率100%,陈慧琪出席率100%,陈素权出席率50%,谭美珠出席率100%,黄俊雄出席率100%[95] 风险管理 - 集团面临品牌、政治及监管、运营、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多种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管控措施[46][47] - 董事会负责确保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至少每年检讨其有效性[98]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监督集团的企业风险管理系统[99] - 管理层负责识别及监控与集团日常运营有关的风险[100] 核数师酬金 - 本年度已付或应付集团核数师酬金总计1600千港元,其中年度审核服务酬金1600千港元,非审核服务酬金为0 [118] 员工与培训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包括高级管理层)约48%为女性,52%为男性[83] - 公司员工总数60人,其中男性31人,女性29人,董事共9名,其中女性1名[84] - 公司负责安排和资助董事培训,本年度为全体董事举办GEM上市规则及企业管治守则更新内部研讨会[87] - 公司董事及负责员工已接受有关GEM上市规则第5、17及18章的培训 [110] - 公司秘书林海琪女士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 [119] 董事履历 - 贺丁丁先生48岁,2023年5月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5月9日起任公司行政总裁及授权代表[130] - 贺先生1999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06年获特许财务分析师资格,在资本市场等方面有逾17年经验[130] - 贺先生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大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工作,最后
华星控股(0823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3 12:52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22067238港元,2023年同期为26042379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毛利10750816港元,2023年同期为17880436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按摊销成本列账的不良债务资产亏损18981港元,2023年同期为51450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为472142港元,2023年同期为768601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开支622814港元,2023年同期为621022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18760583港元,2023年同期为55541999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25087571港元,2023年同期为17746668港元[9]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1922154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5062993亿港元有所下降[1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5724.7451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631.2651万港元有所下降[1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4.9248535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9329901亿港元略有上升[1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4.35237901亿港元,较2023年的 -4.2301725亿港元有所下降[1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8398.3646万港元,较2023年的1.2761268亿港元有所下降[1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967.6375万港元,较2023年的5501.0163万港元有所上升[1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430.7271万港元,较2023年的7260.2517万港元大幅下降[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2068.555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 -2174.2793万港元有所改善[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54.031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 -4.5848万港元有所增加[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50.5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284.3301万港元大幅减少[28] - 2024年回顾期内公司拥有人总占亏损约3470万港元,2023年约5710万港元,亏损同比大幅减少约2230万港元或约39.1%[5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088,317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38,479港元[47][4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735,058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59,972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4.352亿港元,2023年约4.23亿港元;短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3.65亿港元,2023年约3.444亿港元;非即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230万港元,2023年约240万港元[59] - 2024年6月30日,2015年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总额约441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5530万港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1811.1%,2023年6月30日约为398.3%,基于总债务约4.402亿港元及总权益约2430万港元计算而来[6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约12.62亿港元账面价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用作银行融资抵押,2023年12月31日约为1.329亿港元[94] 酒店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酒店经营收入约221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同期减少约15.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酒店客房收入为16,117,193港元,2023年同期为21,381,940港元;餐饮收入为3,213,308港元,2023年同期为1,234,597港元;酒店物业租金收入为2,364,073港元,2023年同期为3,137,323港元;其他收入为372,664港元,2023年同期为288,519港元;不良债务资产修正亏损为18,981港元,2023年同期为51,450港元[35]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酒店业务新加坡地区收入分别为15,967,162港元和26,042,379港元,日本地区2024年收入为6,100,076港元[37] - 2024年回顾期内酒店经营总收入约2210万港元,2023年约260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5.3%[53] - 2024年回顾期内客房收入约1610万港元,2023年约2140万港元,占酒店经营总收入约73.0%(2023年约82.1%)[55] - 2024年华星酒店总可出租客房晚数为26,754,入住率47%,平均房价835.3港元,每间可用客房收入391.2港元;2023年分别为49,594、66%、601.9港元、391.9港元[55] - 2024年回顾期内餐饮收入约320万港元,2023年约120万港元,占酒店经营总收入约14.6%(2023年约4.7%)[56] - 2024年回顾期内来自酒店租户的租金收入约240万港元,2023年约310万港元,占酒店业务总收入约10.7%(2023年约12.1%)[56] 成本及税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分别为6,365,357港元和9,729,474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4,767,368港元和5,475,417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1,292,295港元和1,422,689港元;新加坡物业税分别为1,668,316港元和1,758,615港元[39]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7%,印尼附属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22%,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日本利得税实际法定所得税税率约均为34.59%;2024年和2023年即期税项开支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分别为1,532,154港元和1,770,142港元[41] - 2024年回顾期间员工成本总额约6400万港元,2023年约970万港元[67] 每股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829港仙,2023年约为1.425港仙[8]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之亏损分别为57,056,335港元和34,735,996港元;计算每股摊薄亏损所用之亏损分别为56,691,900港元和34,735,996港元[42] - 2024年和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4,188,000,000股和4,002,895,028股;计算每股摊薄亏损所用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4,188,000,000股和4,002,895,028股[43] 公司基本信息及会计政策 - 公司于2012年5月15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酒店所有权、酒店服务、不良债务资产管理及物业投资业务[30] - 中期财务报表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GEM上市规则适用披露规定编制,采用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3年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相同[32] - 公司采纳2024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新订及经修订准则等,对会计政策及报告金额无重大影响,未提早采纳已颁布但未生效准则[34]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息[45] - 董事会不建议回顾期派付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95] 购股计划相关情况 - 2014年购股计划于2024年6月19日届满,有效期内共授出可供认购5235万股股份的5235万份购股权[69] - 2024年5月31日公司采纳2024年购股计划,有效期10年[71] - 购股权须由承授人持有至少12个月方可行使,特定情况董事会可酌情授出较短归属期购股[80] - 未经股东批准,因行使购股计划可能发行最高股份数不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向服务提供者发行不超1%[82] - 公司可在采纳日期起3年后寻求股东批准更新计划授权上限及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更新后上限仍为已发行股份总数10%和1%[83] - 若向参与者授出购股导致12个月内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须经股东另行批准[85] - 2024年购股计划自2024年5月31日起10年内有效[87] - 公司或董事会可随时终止2024年购股计划运作,已授出未行使购股仍可按计划行使[89] - 2024年1月1日,计划授权上限项下可供授出购股数目为2.8亿[92] - 2024年6月30日,计划授权及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项下可供授出购股数目分别为4.188亿及4188万[92] - 回顾期间授出购股除以公司回顾期间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1.25%[92] 外汇风险及抵押情况 - 集团附属公司交易按当地货币结算,外汇风险小,但换算为港元可能承受风险,回顾期未用金融工具对冲[93] 债务相关情况 - 公司需赎回2015年可换股债券,本金约2530万港元,已与持有人达成协议,应于2024年2月16日或之前偿还16057191.78港元[96] - 2023年6月,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获5500万新加坡元定期贷款融资,固定年利率11%[97] - 若Ace Kingdom不再控制相关公司,贷款人可在收到通知30天内,15个日历日内取消贷款融资承诺并宣布款项到期[97] - 控制指直接或间接拥有50%以上受益所有权或行使投票权等[97] - HHI应于2023年12月26日支付302.5万新加坡元预付利息款项,2024年1月26日支付513835.62新加坡元应计利息[98] - 2023年12月20日,同意将利息款项延期及豁免至2024年2月26日,当日应支付4114257.67新加坡元[98] - 2024年2月25日,贷款人提供300万新加坡元额外贷款融资,固定年利率14.5%[98] - 2024年2月26日到期未付款项4114257.67新加坡元资本化,贷款最后还款日期为2024年12月26日[98] 股份出售及公众持股情况 - 2024年1月19日,Ace Kingdom向7名独立承配人出售1.6754亿股股份,配售价为每股0.02港元,出售股份占出售事项日期全部已发行股份约4.00%[108] - 出售事项完成后及报告日期,公众人士持有10.54859999亿股股份,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约25.19%,已恢复最低公眾持股量25%[108]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2024年1月1日,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谭美珠女士等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谭美珠女士为主席;6月30日,成员为何升伟等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谭美珠仍为主席[102] - 2024年1月1日,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包括赵公直先生等四人,赵公直为主席;3月1日起,黄俊雄获委任为主席;6月30日,成员为黄俊雄等四人,黄俊雄为主席[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104] - 全体董事确认于回顾期间均一直遵守规定交易准则及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105] 公司业务展望及决策 - 日本花椿温泉酒店于2023年第三季度重开,但因财务及人力资源紧张和地震破坏,业务表现未如预期,集团或考虑出售以减少流动资金压力[100] - 公司正积极参与再融资,确保业务财务基础稳定,新加坡酒店已成功再融资,未来前景乐观[100] - 公司将持续评估酒店组合,考虑根据现行市况进行扩张或调整计划[100] - 公司将继续评估现有投资组合,寻求合适的特殊资产投资及重组机会[100] 公司复牌情况 - 2024年1月19日公司达成所有复牌指引及额外复牌指引,1月22日股份恢复在联交所买卖[111] 股东持股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吕天舜先生和黄俊雄先生分别持有公司股份2,443,140,001股,持股百分比均为58.34%[112] - 2024年
华星控股(0823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12:50
财务报告公布 - 华星控股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业绩[1][10] 委员会成员变动 - 审核委员会成员陈慧琪女士于2024年3月1日获委任,刘璐女士于同日辞任[6] - 薪酬委员会成员陈素权先生于2024年3月1日获委任,刘璐女士于同日辞任,汤木清先生于2月23日退任,何升伟先生于3月1日获委任[6] - 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主席黄俊雄先生于2024年3月1日获委任,赵公直先生于同日停任[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237[9] - 公司网站为www.irasia.com/listco/hk/linkholdings[9]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8][9]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及转让办事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9] - 核数师为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9] - 主要往来银行为星展银行有限公司[9] - 公司于2012年5月1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酒店所有权、酒店服务、不良债务资产管理及物业投资业务[33] 酒店经营业务数据 - 集团酒店经营收入约2210万港元,2023年约260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5.3%[11] - 2024年上半年酒店经营中,酒店客房收入为16,117,193港元,餐饮收入为3,213,308港元,酒店物业租金收入为2,364,073港元,其他收入为372,664港元,总计22,067,238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酒店业务主要地区市场中,新加坡收入为15,967,162港元,日本收入为6,100,076港元,总计22,067,238港元[40] - 2023年上半年酒店经营总计收入为26,042,379港元,不良债务资产修正亏损为51,450港元[38] - 集团酒店经营总收入约221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5.3%[56] - 客房收入约1610万港元,占酒店经营总收入约73.0%,2023年分别为约2140万港元和约82.1%[58] - 餐饮收入约320万港元,占酒店经营总收入约14.6%,2023年分别为约120万港元和约4.7%[59] - 酒店租户租金收入约240万港元,占酒店业务总收入约10.7%,2023年分别为约310万港元和约12.1%[59] 关键财务指标变化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470万港元,2023年约5710万港元[11] - 每股基本亏损约0.829港仙,2023年约1.425港仙[11] - 2024年上半年收入2206.7238万港元,2023年同期2604.2379万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1075.0816万港元,2023年同期1788.0436万港元[1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5.19221547亿港元,2023年为5.5062993亿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5724.7451万港元,2023年为6631.2651万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4.92485352亿港元,2023年为4.89329901亿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2430.7271万港元,2023年为7260.2517万港元[17]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304.9965万港元,2023年为7120.3991万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0,685,557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40,311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505,240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720,628港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040,912港元,汇率变动影响为920,451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399,833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不良债务资产修正亏损为18,981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6365357港元,2023年为9729474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767368港元,2023年为5475417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292295港元,2023年为1422689港元;新加坡物业税1668316港元,2023年为1758615港元[42] - 2024年上半年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按17%税率计提,印尼附属公司按22%税率缴纳所得税,中国附属公司按25%税率计算所得税,日本附属公司实际法定所得税税率约34.59%[44] - 2024年上半年新加坡企业所得税即期税项开支1532154港元,2023年为1770142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亏损为57056335港元,2023年为34735996港元;计算每股摊薄亏损所用亏损为56691900港元,2023年为34735996港元[45] - 计算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188000000股,2023年为4002895028股[46]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4年上半年任何股息,2023年也无股息[4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2088317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38479港元[50][5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1735058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59972港元[54]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中应付工程款项流动部分为41467852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004020港元;非流动部分为7542668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15290港元[54] - 公司拥有人总占亏损约34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230万港元或约39.1%[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4.352亿港元,短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3650万港元[6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非即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230万港元[62] - 2024年6月30日,2015年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总额约4410万港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1811.1%,2023年6月30日约为398.3%[6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55名,员工成本总额约6400万港元[7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约12.62亿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用作银行融资抵押(2023年12月31日约为1.329亿港元)[97] - 董事会不建议就回顾期间派付股息(2023年:无)[98] 购股计划相关 - 2014年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6月19日届满,有效期内共授出52350000份可认购5235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72] - 2024年购股计划自2024年5月31日起10年有效[74] - 授出购股权要约接纳期为自授出日期起28日,接纳需汇款1.00港元作为代价[78] - 行使价至少为授出日期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股份面值三者较高者,可调整[79] - 承授人行使购股权期间不得迟于授出日期起计10年,受提前终止条文限制[81] - 除特殊情况,购股权须由承授人持有至少12个月方可行使[83] - 未经股东批准,因行使购股计划相关权益可能发行最高股份数不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85] - 未经股东批准,向服务提供者发行最高股份数不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85] - 公司可在采纳日期起3年后寻求股东批准更新计划授权上限及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更新后上限仍为10%和1%[86] - 获股东另行批准等条件下,公司可向参与者授出超计划授权上限的购股[86] - 2024年购股计划自2024年5月31日起10年内有效[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计划授权及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分别为4.188亿及4188万[95] - 回顾期间授出的购股权除以公司回顾期间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1.25%[95] - 菱寒坤女士于回顾期间获授购股权数目为1047万,行使价为每股0.04港元[94] - 于授出日期,公司股份收市价为每股0.034港元[95] - 若向参与者授出购股权导致12个月内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须经股东另行批准[88] 融资贷款相关 - 2023年6月16日及22日,HHI和LHI与贷款人签订融资协议,贷款人向HHI提供5500万新加坡元定期贷款融资,固定年利率11%[100] - 若Ace Kingdom不再控制HHI、LHI和/或公司,HHI和LHI应立即通知贷款人,贷款人可在收到通知30天内,不少于15个日历日内向HHI发通知取消贷款融资承诺并宣布款项到期应付[100] - HHI应于提取当日起计满一年当日偿还贷款融资连利息,2023年12月26日支付302.5万新加坡元预付利息款项,相当于六个月利息[101] - 若预付利息款项于2023年12月26日偿还,HHI应于2024年1月26日支付513,835.62新加坡元应计利息[101] - 2023年12月20日,HHI、LHI及贷款人同意将预付利息款项及2024年1月利息款延期及豁免至2024年2月26日,当日HHI应支付4,114,257.67新加坡元[101] - 2024年2月25日,HHI、LHI及贷款人订立补充协议,贷款人向HHI提供300万新加坡元额外贷款融资,固定年利率14.5%[101] - 2024年2月26日到期未付款项4,114,257.67新加坡元资本化,加入额外贷款融资本金额,贷款融资及额外贷款融资最后还款日期为2024年12月26日[101] - 2015年可换股债券本金金额约为2530万港元,公司未赎回构成违约[99] - 公司与可换股债券持有人达成协议,暂缓还款期延长至2024年2月16日,公司应于该日前偿还16057191.78港元[99]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对未来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旅游业有望随疫情复苏而强劲复苏,公司多元化物业组合有望受益[102] - 公司将评估现有投资组合,寻求特殊资产投资及重组机会,评估酒店组合并考虑扩张或调整计划[103] - 公司正积极参与再融资,确保业务财务基础稳定,同时考虑出售日本花椿温泉酒店以减少流动资金压力[103] 股份出售与持股情况 - 2024年1月19日,Ace Kingdom向7名独立承配人出售167,540,000股股份,占出售事项日期全部已发行股份约4.00%,配售价为每股0.02港元[111] - 截至2024年1月19日出售事项完成后及报告日期,公众人士持有1,054,859,999股股份,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约25.19%,恢复了最低公眾持股量25%[111] - 2024年6月30日,吕天舜先生和黄俊雄先生通过受控法团Ace Kingdom分别持有公司2,443,140,001股股份,持股百分比均为58.34%[11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188,000,000股[125] - Ace Kingdom、Boomerang Investment Limited、郭二激先生、Billion Supreme Holdings Limited持股数均为2,443,140,001股,持股百分比均为58.34%[117] - CMI Financial Holdling Company Limited、中民投亚洲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数均为690,000,000股,持股百分比均为16.48%[117][118]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持股数为310,00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7.40%[118]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于200,000,000股股份中拥有担保权益,于110,000,000股股份中拥有认定权益[121] - CMI Hong Kong、中民投亚洲、中国民生投资持有的可换股债券本金额均为25,278,000港元,相关股份数均为76,600,000股,占比均为1.83%[123] - Ace Kingdom由Boomerang、郭先生及Billion分别拥有45%、35%及20%权益[119] - CMI Hong Kong由中民投亚洲全资拥有,中民投亚洲由中国民生投资全资拥有[120][125] - 除已披露者外,2024年6月30日董事不知悉其他人士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26] 企业管治相关 - 2024年1月1日,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月30日成员有变动但仍为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谭美珠女士一直为审核委员会主席[105] - 2024年1月1日,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包括赵公直等四人,赵公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