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人智能(08176)
icon
搜索文档
超人智能(0817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08: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968千港元,同比增长71.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549千港元,同比增长123.2%[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3167千港元,同比减少55.5%[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4159千港元,同比减少27.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1.38港仙,同比减少50.9%[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707千港元,同比下降19.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为17637千港元,同比下降36.0%[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负债为176605千港元,同比增长2.5%[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亏损为3618千港元,同比增长228.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汇兑差额为-91千港元,同比减少99.1%[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总权益为-206,916千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00,345千港元进一步下降[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2,96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735千港元增加71.1%[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2,53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663千港元有所改善[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8,4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800,000港元有所减少,主要由于贷款利息开支[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9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71.1%,主要来自机器人产品及自动化服务[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成本为2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81.9%,主要由于工程业务营销开支减少[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4,2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52%,主要由于研发开支及员工成本减少[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01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93千港元有所减少[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收贸易账款中0-30天逾期金额为1,07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367千港元大幅减少[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付贸易账款为1,48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30千港元有所增加[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29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5千港元有所增加[2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工程业务收入增加71.1%,为总营业额贡献约2,900,000港元[29] - 公司已抵押借贷总额为128,100,000港元,无抵押借贷为7,200,000港元,总借贷为135,300,000港元[33] - 公司总资产为17,600,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700,000港元[33] - 公司员工数量从33名减少至12名,员工成本从4,000,000港元减少至1,200,000港元[37]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机器人产品和相关服务[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主要客户E贡献了2,396千港元收入,占总收入的80.7%[12] - 公司向关联方销售机器人设备及提供智能项目服务,总代价为人民币523,000元(约566,000港元)[32] - 公司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人民币千亿元[39] 税务与股息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计提香港利得税和中国企业所得税[14]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15] 公司治理 - 公司采用新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9] - 公司全体董事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均遵守了证券交易行为守则[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董事、主要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未在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中拥有任何权益[44] - 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4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并提供建议[46] - 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一直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47]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离,主席由苏振辉先生担任,行政总裁职位空缺,由执行董事共同处理日常管理事务[48] - 公司董事会因韩女士辞职变为单一性别,未能符合GEM上市规则第17.104条的多元化要求,计划在2024年7月5日起三个月内委任合适人选[49] 股东与股权 - 公司主要股东苏志团先生持股24.93%,融科控股持股21.44%,黄建航先生持股14.81%[41]
超人智能(0817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8-02 10:03
年报补充资料说明 - 公告为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补充资料,提供2023年总协议项下交易进一步资料[1] 交易合规性确认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2023年交易在集团一般日常业务中订立,基于一般或更佳商业条款,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2] - 核数师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发出无保留意见函件,确认2023年交易获董事会批准,按总协议订立,总额未超年度上限[3]
超人智能(0817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13:35
财务表现 - 本集团2023年度收入约为15,100,000港元,较2022年增长280.8%[10] - 本集团2023年度毛利约为7,300,000港元,较去年毛亏970,000港元有显著改善[10] - 本集团工程业务收入增长280.8%,贡献总收入约15,100,000港元[17] - 本集团2023年度毛利约为7,300,000港元,毛利率约为48.3%[19] - 本年度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為虧損约4,300,000港元,主要包括出售固定資產之收益约2,000,000港元[21] - 本年度銷售及分銷成本约为2,400,000港元,较去年同比减少约26.0%[22] - 本年度行政支出约为13,100,000港元,主要包括僱員相關支出约5,800,000港元[23] - 本年度融資成本约为37,200,000港元,主要来自其他借贷之利息[24] - 本年度綜合虧損约为45,100,000港元,主要由融資成本中其他借贷的推算利息等因素导致[2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就其职责或假定职责所作出的行为或不作为将得到公司的资产和溢利的赔偿和保证[93] - 公司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94]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未持有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的权益或淡仓[95] - 本年度内董事未设立任何安排以从收购公司股份中获利[96] - 董事或其关联实体未在重大交易、安排或合同中拥有重大权益[98] - 公司已采用当时企业治理守则,并遵守大部分适用守则条文[136] - 董事及相关员工进行证券交易需遵守公司行为守则[137] - 董事会负责领导、监控公司业务、策略方针和决策[138] - 高级管理人员需获得董事会批准前进行重要交易[139] - 董事会成员在专业领域表现出色,付出充足时间处理公司事务[140] - 董事会包括五名董事,各自担任不同角色[141] 风险管理 - 公司需要持续关注工程行业的技术变革,以保持竞争力[72][73] - 公司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以确保业务合规[74][75] - 公司提供的产品可能存在瑕疵或错误,可能导致产生费用和影响声誉[76][77] - 公司竞争激烈,需要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79] - 公司需要及时处理客户投诉、申索和法律程序,以减轻影响[80][81] - 公司不建议本年度派发任何末期股息[82] - 公司需要持续监控财务状况和资产负债情况,以确保业务稳健[83]
超人智能(08176)委任苏振辉为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
智通财经· 2024-04-19 14:57
人事变动 - 范宇已辞任超人智能的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务[1] - 仇雪云已辞任超人智能的执行董事及公司授权代表[1] - 苏振辉已获委任为超人智能的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务[1] - 冯正已获委任为超人智能的执行董事及公司授权代表[1]
超人智能(0817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4-02 04:01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收入为15,081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961千港元有显著增长[5]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毛利为7,281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亏损972千港元有显著改善[5]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经营亏损为7,880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0,312千港元有所减少[5]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及稀释虧損分别为4.87港仙和2.71港仙,较上一年度有所增加[6] - 二零二三年度公司总资产为27,554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24.1%[7] - 公司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比较高,为12,003千港元,占总资产的43.6%[7] - 公司负债总额为172,272千港元,较上一年减少22.6%[8] - 公司工程业务收入增长280.8%,为总营业额贡献约15,100,000港元[43] - 公司本年度录得营业额约15,100,000港元,较去年增长280.8%[44] - 公司本年度毛利约为7,300,000港元,毛利率约为48.3%[45] 财务报告准则 - 本公司财报以港元呈列,金额约整至千元[11] - 本集团首次应用了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对保险合同、会计估计、遞延税项、国际税务改革等方面的修订[12] - 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澄清了会计政策资料的重要性,即使涉及款项不重大,也可能属于重大[13] - 实务声明第2号也经修订,加入了指引和实例,说明如何评估会计政策披露的重要性[14] - 根据修订的指引,标准化数据的会计政策资料被视为非重大,不再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15] - 本集团应用了其他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6] 资金状况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003,000港元,较2022年的13,599,000港元有所下降[19] - 公司与惠州市金达胜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新融资协议,获得约15,969,000港元的新融资,可在需要时提取[20] - 公司管理层认为未来经营表现可能会出现下行变动,但相信公司将有足够的运营资金来支持经营和履行财务责任[22][23] - 若公司无法持续经营,将需要进行资产减值调整,将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重新分类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24] 其他信息 - 公司的经营分部主要提供工程产品和相关服务,包括机器人产品和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安装、支持和维修服务[26][27] - 公司未派发或建议派发末期股息[39]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中0至30日的金额为8,367千港元,90日以上的金额为158千港元[40] - 公司应付贸易账款中0至30日的金额为949千港元,90日以上的金额为276千港元[41] - 公司已抵押借贷总额约为131,200,000港元,无抵押借贷约为7,200,000港元[52] - 公司已抵押及无抵押借贷总额约为138,400,000港元,将在两至五年内到期[53]
超人智能(0817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3:35
财务数据 - 收入与收益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5081千港元,较2022年的3961千港元增长280.74%[5]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收益为1.5081亿港元,2022年为3961万港元[30] - 2023年公司营业额约151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280.8%,来自工程业务[43][44] - 2023年主要客户中,客户A贡献收入516万港元,客户B为466.7万港元,客户C为260.5万港元[29] - 2023年其他收入为34.7万港元,2022年为577.7万港元[30] - 2023年其他收入约为34.7万港元,2022年约为580万港元[46] 财务数据 - 毛利与亏损 - 2023年公司毛利为7281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972千港元[5] - 2023年公司经营亏损7880千港元,较2022年的10312千港元有所收窄[5]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45076千港元,较2022年的38539千港元有所扩大[5] - 2023年每股亏损4.87港仙,2022年为2.71港仙[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净额4507.6万港元(2022年:3853.9万港元)[19] - 2023年毛利约为730万港元,毛利率约为48.3%;2022年毛亏约为100万港元,毛亏率约为24.5%[45] - 2023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431.9万港元,2022年为1001.9万港元[33] - 2023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亏损约430万港元,2022年为收益约1000万港元[47] - 2023年经营亏损,扣除各项成本后得出,2022年情况类似[34] - 2023年综合亏损约为4510万港元,2022年约为3850万港元[51] - 2023年度集团产生亏损净额4507.6万港元,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999.3万港元,资本亏绌14471.8万港元[73] 财务数据 -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总资产为27554千港元,较2022年的22213千港元增长24.04%[7] - 2023年总负债为172272千港元,较2022年的222558千港元减少22.69%[8] - 2023年流动净资产为722千港元,2022年为流动净负债180554千港元[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亏绌为14471.8万港元(2022年:20034.5万港元)[1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00.3万港元(2022年:1359.9万港元)[1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借贷13844.4万港元(2022年:13945.9万港元)[1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贷约为1.384亿港元,将在两至五年内到期[52][53] 财务数据 - 成本与开支 - 2023年融资成本为3719.6万港元,2022年为2730万港元[34] - 2022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92.7万港元,2023年为0[34] - 2023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24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6.0%[48] - 2023年行政支出约为1310万港元,2022年约为1580万港元[49] - 2023年融资成本约为3720万港元,2022年约为2730万港元[5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12名雇员,2022年为35名;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660万港元,2022年约为1110万港元[60] 资金来源与融资 - 2023年非控股股东注资66316千港元[9] - 2023年以债务资本化方式发行新股份带来30372千港元[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获授新融资约1596.9万港元,可于需要时提取[2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获授新融资约1596.9万港元,可按需提取[74] 业务相关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工程产品与相关服务(机器人业务)[10] - 公司经营分部为提供工程产品与相关服务,包括机器人产品及相关安装、支援和维修服务[26][27] - 公司全部收入及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工具)均来自且位于中国[28] - 报告期末后,集团就提供工程相关服务与客户磋商金额约1644.3万港元[21] - 报告期末后集团就工程服务与客户磋商,金额约1644.3万港元[75] 公司运营与展望 - 公司持续经营取决于融资、改善机器人业务经营业绩和获取额外资金的能力[23] - 董事认为集团将有充裕营运资金履行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财务责任[22] - 集团来年无具体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63] -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千亿元人民币[66] - 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66] 财务报告与合规 - 2023年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但影响会计政策披露[12][15]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并审核2023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68][69] - 独立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反映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72] 证券与股息 - 回顾年度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7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67] 公告与信息披露 - 2023年全年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81] - 2023年年报将按上市规则在适当时候寄发股东,并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81]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两名执行董事范宇(主席)及仇雪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谭比利、韩潇及徐国俊[81] - 本公告将由刊载日期起至少连续七日刊载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81]
超人智能(08176)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4 10:59
财务业绩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营业额为7,74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8.6%[6]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净利润为3,59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1.8%[6]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每股基本及稀释净利润为0.47港仙,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8]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股本为60,747千港元,股份溢价为501,325千港元[9] - 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三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提供工程产品与相关服务的营业额为7,740千港元[15] - 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三个月,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营亏损为20千港元,主要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租赁物业的经营租金和员工成本[15] - 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三个月,持续经营业务的即期税项支出为0千港元[1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880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07,464千股[18] 会计准则 - 未经审计的综合财务报表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12] - 未经审计的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经审计财务报表一致[13] - 公司已採納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对未经审计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没有重大影响[14]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工程产品与相关服务(機器人業務)[11] - 安澤智能的主要客戶包括機器人獨角獸公司以及物業公司[28] - 本集團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單一客戶達闥科技,但合約已結束,收入大幅下降[31] 市场前景 - 机器人业务市场受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影响,技术进步放缓[30] - 中国机器人市场预计在2022年达到17,400,000,000美元,五年内平均年增长率为22%[40] - 服務機器人市場預計在2022年達到21,700,000,000美元,2024年增至29,000,000,000美元[43] - 全球特種機器人市場預計在2022年超過10,000,000,000美元,2024年達到14,000,000,000美元[44] - 500項機器人相關企業融資活動總金額約為人民幣84,000,000,000元[45] - 機器人市場融資集中度提升,市場逐步進入平穩發展階段[45] - 頂尖科技公司尤其關注機器人,以擴大其產品組合,並加強其自身的電子商務主要業務及消費者娛樂業務[45] - 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25年将接近人民币1000亿元[46] 股权结构 - Tai Dong和蘇志團先生合计持有公司24.93%的股份[47][48] - 港橋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86%的股份[47][48] - HKBridge Absolute Return Fund, L.P持有公司10.56%的股份[47][48] - On Top Global Limited持有公司4.02%的股份[47][49] - 融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1.44%的股份[47][48] - 黃建航先生持有公司14.81%的股份[47][50] - 公司股份总数为607,463,599股[50] 其他信息 - 香港利得税按期内估计应课税溢利以税率16.5%计提,中国企业所得税按税率25%计提[16]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确认遵守了公司的行为守则和交易标准[53] - 公司董事会已成立审计委员会并审阅了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业绩[56]
超人智能(08176)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4 10:5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额为77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89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额为94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3千港元[5] - 2023年第三季度毛利为68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8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为752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6千港元[5] - 2023年第三季度经营溢利为35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5030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亏损35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4176千港元[5] - 2023年第三季度除税前亏损为17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0681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亏损212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0319千港元[5] - 2023年第三季度期内亏损为17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0681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亏损212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0319千港元[5] - 2023年第三季度期内总全面溢利为94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0727千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亏损204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0573千港元[6] - 2023年前三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19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506千港元[6] - 2023年前三季度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持续经营业务)为2.15港仙,2022年同期为2.98港仙[7] - 2023年1月1日总权益为200345千港元,9月30日为197486千港元;2022年1月1日总权益为165121千港元,9月30日为195694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营业额约9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24.1%(2022年:约290万港元),来自销售机器人产品[23][31] - 其他收入约20万港元(2022年:约80万港元),主要为政府补贴[33] - 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约170万港元(2022年:约280万港元),因豁免贷款利息开支[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销售及分销成本约180万港元(2022年:约29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8.7%,因工程业务营销支出减少[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行政支出约1120万港元(2022年:约15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7.2%,因研发支出及员工成本减少[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120万港元(2022年:约3030万港元),亏损减少因工程业务研发成本减少,部分被融资成本增加抵销[37] 股本及股份配售情况 - 2023年前三季度配售新股份使股本增加10125千港元,股份溢价增加13162千港元,小计增加23287千港元[8] - 法定股本方面,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9月30日股份数目为4950000千股,金额为495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3年9月30日股份数目为607464千股,金额为60747千港元[18] - 2023年5月9日,分别配售11273263股和89970697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新普通股,拟分别用于偿付贷款A约2807156港元和贷款B约20693260港元[18][19] 持续经营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提供工程产品与相关服务营业额为77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89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业务营业额为94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3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0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折旧为4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46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租赁物业的经营租金为28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9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租金为14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67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员工薪金及其他津贴为14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20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津贴为54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01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员工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供款为1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1千港元[14]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以税率16.5%计提拨备,中国内地附属公司须按估计应课税溢利以税率25%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15]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每股亏损计算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8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592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亏损为119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16506千港元[17]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所采用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分别为607464千股和554431千股,2022年同期相同[17] 业务客户占比情况 - 机器人产品主要客户惠州太东智慧物業有限公司及達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分别约占总收益的54.6%及27.5%[32] - 自动化及服务主要客户惠州市大亞灣東邦工貿有限公司及惠州市太東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分别约占总收益的2.7%及4.8%[33] 工程业务收入情况 - 工程业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24.1%,为集团总营业额贡献约950万港元[23] 行业融资及市场规模情况 - 2018 - 2022年第三季度,共有500项机器人相关企业融资活动,总金额约840亿元,2021年升至228亿元,截至2022年9月平均金额达2.6亿元/交易[44] -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46] 股权结构情况 - 2023年9月30日,Tai Dong和苏志团先生分别持有公司151,425,197股股份,持股比例24.93%[47] - 2023年9月30日,港桥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1,666,666股股份,持股比例6.86%[47] - 2023年9月30日,HKBridge Absolute持有公司64,148,063股股份,持股比例10.56%[47] - 2023年9月30日,On Top Global Limited持有公司24,397,946股股份,持股比例4.02%[47] - 2023年9月30日,融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30,212,675股股份,持股比例21.44%[47] - 2023年9月30日,黄建航先生持有公司89,970,697股股份,持股比例14.81%[47] 公司合规及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董事均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及交易必守标准[5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55] 公司治理及管理层情况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职责分工需书面列载[59] - 公司主席由范宇先生担任[5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公告日期,公司未委任行政总裁,正物色合适人选[60] - 行政总裁对集团业务日常管理职务由执行董事共同处理[60]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0]
超人智能(0817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09:24
合约签订及服务预期收入 - 本公司已簽訂合約,總額約7,570,000港元,以向多家公司提供自動化服務[2] - 預期於二零二三年產生約6,000,000港元收入的物業管理服務[5] - 預期於二零二三年下半年產生收入約8,500,000港元的交易[7] - 本公司預計在本年度產生進一步機器人及相關軟件銷售接近4,000,000港元[9] 公司董事会成员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范宇先生(主席)、仇雪云女士、谭比利先生、韩潇女士和赵阳女士[11] 法律责任确认 - 公司遵照GEM上市规则发布本公告,董事愿意共同及个别承担全部责任,确认公告内容准确完整,无误导或欺诈成分[12] 公告发布 - 本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连续刊载至少七天[13]
超人智能(0817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11:47
营业额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营业额为123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31千港元增长69%;六个月营业额为173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33千港元增长41%[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173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33万港元[23] - 回顾期内公司营业额约1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40.7%,来自机器人产品及自动化与服务分别约90万港元及约80万港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工程业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40.7%,贡献总收入约1700000港元[35] 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199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158千港元扩大47%;六个月期内亏损为1950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637千港元基本持平[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082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033千港元扩大169%;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481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582千港元扩大40%[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总计)为2.81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2.00港仙扩大4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4818千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0582千万港元[11][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481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582千港元;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27475千股[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80万港元[50] 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10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37千港元增长186%;流动资产为2167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476千港元增长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0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37千港元减少72%;投资 - 债券为19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无此项投资[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83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90千港元减少30%;应收贸易账款为67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3千港元增长25%[9] - 2023年6月30日,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716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49千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677千港元,其中0 - 30天为66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3千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495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60747千港元,较2022年增加10125千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及无抵押借贷总额约1.345亿港元,总资约2370万港元[51][53] 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9886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2030千港元减少2%;非流动负债为3183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528千港元增长55%[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23069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2558千港元增长4%;资本亏绌总额为20691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0345千港元增长3%[9][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贸易账款为111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50千港元减少40%;应计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8843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4423千港元增长19%[1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11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50千港元[31]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966.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69.3万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155.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0万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1315.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50.6万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93.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3万港元[13] 主要客户情况 - 2023年主要客户中,客户A贡献530万港元,客户B贡献472万港元,客户C贡献370万港元,客户D贡献264万港元[22] - 2022年主要客户中,客户A贡献401万港元[22] 经营业务情况 - 2023年6月30日约务更替完成后,美容业务终止经营,公司仅余工程产品与相关服务一个经营分部[19] - 两个年度公司逾90%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及非流动资产来自且位于中国[21] - 公司控股附属公司安泽智能主要经营商用巡逻机器人及特殊用途机器人业务[36] - 机器人销售主要来自南沙海关及云天励飞,分别约占总营业额21.3%及30.6%[44] - 智能化项目销售主要来自东邦工贸及太东实业,分别约占总营业额15.2%及27.2%[45] 经营成本及开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亏损相关成本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47千港元,租赁物业经营租金1176千港元,员工薪金及其他津贴3975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83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分销成本约1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0.2%[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约8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3.6%[4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33名雇员,截至该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400万港元[57]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5]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购入任何物业、厂房及设备[27] 销售预期情况 - 管理层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录得不少于500万港元收益,下半年销售预期回升[47] 其他收入情况 - 其他收入约220万港元,2022年约90万港元,主要因豁免贷款利息开支所致[43] 市场规模情况 - 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预计2022年达217亿美元,2024年增至290亿美元[63] - 全球特种机器人行业自2017年起平均年增长率达21.7%,2022年市场规模超100亿美元,2024年将达140亿美元[64] - 2018 - 2022年第三季度,机器人相关企业融资活动共500项,总金额约840亿元,2021年升至228亿元,截至2022年9月平均金额达2.6亿元/交易[65] -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千亿美元[66]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Tai Dong和苏志团先生分别持有公司1.51425197亿股股份,持股比例24.93%[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港桥投资持有公司4166.6666万股股份,持股比例6.86%[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HKBridge Absolute持有公司6414.8063万股股份,持股比例10.56%[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On Top Global持有公司2439.7946万股股份,持股比例4.02%[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融科控股持有公司1.30212675亿股股份,持股比例21.44%[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黄建航先生持有公司8997.0697万股股份,持股比例14.81%[67]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赎回任何上市股份,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5] 企业管治情况 - 董事会根据GEM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并提供建议[76] - 董事会认为企业管治对公司成功至关重要,公司已推行企业管治措施[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78] 公司管理层情况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主席职责包括确保董事会有效运作等,由范宇先生担任[79] - 2023年6月30日及报告日期,公司未委任行政总裁,正物色人选,行政总裁职务由执行董事共同处理[80] - 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范宇先生和仇雪云女士,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谭比利先生、韩潇女士和赵阳女士[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