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游(06882)

搜索文档
东瀛游(0688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05:09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份10亿股,面值0.1港元,股本总额1亿港元[1] - 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5.0245亿股,库存股份0股,总数5.0245亿股[2] 购股期权 - 截至2025年8月底,购股期权计划相关股份期权数目、本月变动及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数均为0[3] - 因行使购股期权本月发行新股、转让库存股份数及所得资金均为0[3] - 所有购股期权行使时可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5024.5万股[3] 股份变动 - 2025年8月,增加/减少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总额均为0[5]
东瀛游:董事会主席袁文英已逝世
智通财经· 2025-09-01 00:56
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创办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袁文英先生于2025年8月31日逝世 [1] - 袁文英先生同时担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上市规则第3.05条规定的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代理人 [1]
东瀛游(06882.HK)董事会主席袁文英离世
格隆汇· 2025-09-01 00:0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公司创办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代理人袁文英于2025年8月31日逝世 [1]
东瀛游(06882) - 董事名单及其角色和职能
2025-08-31 23:56
公司信息 - 东瀛游控股有限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代号6882[1][2] 董事会构成 - 董事会有5名执行董事[3] - 董事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 - 董事会设立4个董事委员会[3] 人员任职 - 梁成钊为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3] - 李宝芬为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3] - 陈俭辉为审核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等职[3] - 劳锦祥为薪酬委员会主席等职[3] - 黄丽明为多个委员会成员[3] 文档信息 - 文档2025年9月1日发布于香港[3]
东瀛游(06882) - 董事会主席离世
2025-08-31 23:54
人事变动 - 董事会主席袁文英于2025年8月31日逝世[3] 合规应对 - 尽快物色合适人选填补授权代表空缺[4] - 尽快委任新提名委员会主席[4] 架构调整 - 董事会将重组架构并适时公告[4] 人员情况 - 公告日董事会有五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董[4]
威高血净: 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41
激励计划合规性 - 激励计划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管理办法》及《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要求 [1] - 授予安排及解除限售安排未违反法律法规且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1] - 激励对象范围符合《管理办法》规定且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2] 激励计划排除情形 - 公司层面排除情形包括最近会计年度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上市后36个月内未按规分红、法律法规禁止及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1] - 激励对象层面排除情形包括最近12个月内被交易所或证监会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因重大违法违规被处罚或市场禁入、不符合董事及高管任职资格、法律法规禁止及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2] 激励计划实施目的 - 建立薪酬管理体系与激励机制以落实人才战略 [2] - 通过利益共同体机制提升员工积极性与创造力 [2] - 提高生产效率与经营水平以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2]
东瀛游(06882)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578.7万港元,同比下降8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0:19
财务表现 - 收益6.92亿港元,同比增长8.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8.7万港元,同比下降83% [1] - 每股基本盈利1.15港仙 [1] 业务影响 - 日本旅游需求因地震谣言大幅下滑,导致旅游相关业务收益及毛利大幅减少 [1] - 集团以日本为旅游产品策略重点,业务受冲击显著 [1] - 酒店业务表现令人满意,但未能抵消旅游业务下滑影响 [1] 外部环境 - 地缘政治紧张及国际贸易争端升温加剧全球经济挑战 [1] - 关税演变对全球贸易及投资造成严重干扰 [1] - 日本地震谣言在2025年7月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并夸大渲染 [1]
东瀛游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578.7万港元,同比下降83%
智通财经· 2025-08-27 10:17
核心财务表现 - 收益6.92亿港元,同比增长8.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8.7万港元,同比下降83% [1] - 每股基本盈利1.15港仙 [1] 经营环境挑战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及国际贸易争端升温对全球贸易投资造成严重干扰 [1] - 日本大规模地震谣言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导致日本旅游需求骤然大幅下滑 [1] 业务影响分析 - 集团以日本为旅游产品策略重点,旅游相关业务收益及毛利大幅减少 [1] - 酒店业务表现令人满意但未能抵消旅游业务下滑影响 [1] - 集团整体溢利净额仍取得大幅减少 [1]
东瀛游(06882.HK):中期纯利为578.7万港元 同比减少83.0%
格隆汇· 2025-08-27 10:10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6.92亿港元 同比减少8.9% [1] - 毛利1.37亿港元 同比减少24.0%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8.7万港元 同比大幅减少83.0% [1] - 基本每股盈利1.15港仙 [1] 运营指标 - 财务数据涵盖期间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1]
东瀛游(0688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0:01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益同比下降8.9%至6.92亿港元[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大幅下降83.0%至578.7万港元[3] - 集团总收益下降8.9%至6.919亿港元(2024年同期7.593亿港元)[16][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6.91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593亿港元下降8.9%[18]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750.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497.5万港元大幅下降83.3%[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大幅下降83.0%至578.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412.0万港元[28] - 收益下降8.9%至6.919亿港元,去年同期为7.593亿港元[36] - 公司总收益下降至6.919亿港元,同比下降8.9%,毛利率下降至19.8%[39][41][43][45]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毛利同比下降24.0%至1.37亿港元[3] - 雇员成本增长4.2%至8643.7万港元,其中薪资支出增长3.6%至8246.4万港元[24] - 毛利下降24.0%至1.37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802亿港元[36] 各业务线表现 - 旅游相关业务收益同比下降12.2%至6.166亿港元(2024年同期7.021亿港元)[16][17] - 酒店业务收益同比增长31.5%至8,019万港元(2024年同期6,438万港元)[16][17] - 旅游业务分部亏损1,181万港元(2024年同期盈利4,711万港元)[16][17] - 酒店业务分部利润增长67.5%至2,910万港元(2024年同期1,737万港元)[16][17] - 日本市场收益增长30.2%至7870.9万港元,其中酒店业务贡献7524万港元[19][21] - 旅游相关业务收益下降12.2%至6.166亿港元,酒店业务增长31.5%至7524万港元[21] - 旅行团收益下降至5.855亿港元,同比下降11.7%,毛利下降至5970万港元,同比下降46.5%[39][41] - 自由行产品收益下降至3110万港元,同比下降20.8%,毛利下降至2300万港元,同比下降21.3%[39][43] - 酒店业务收益增长至8020万港元,同比上升24.6%,毛利增长至5430万港元,同比上升37.6%[39][45] - 大阪酒店平均入住率提升至91.6%,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44] - 冲绳酒店平均入住率提升至92.9%,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44] 各地区表现 - 日本市场收益增长30.2%至7870.9万港元,其中酒店业务贡献7524万港元[19][21] - 香港和澳门市场收益下降12.3%至6.132亿港元[19][2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下降3.9个百分点至19.8%[3] - 净利率下降3.7个百分点至0.8%[3] - 经营利润率下降至1.9%,同比下降5.0个百分点[46] - 净利率下降至0.8%,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46] - 总资产回报率降至0.7%,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股东权益回报率降至6.2%,同比下降49.4个百分点[61][62] 债务和杠杆 - 总借款除以总资产的杠杆比率上升至48.6%[3] - 净债务除以股东权益的杠杆比率上升至290.6%[3] - 银行借款及关连公司贷款总额达384.13亿港元[6][7] - 净债务对股东权益比率上升至290.6%,同比上升47.5个百分点[46] - 总借款增加至384.131百万港元,较期初增长6.7%,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21.94百万港元[58][60] - 净债务对股东权益的杠杆比率升至290.6%,较期初上升47.5个百分点[58][60] - 银行借款总额增至2.914亿港元,去年底为2.695亿港元[32] - 关联公司贷款增至92.721百万港元,还款期限延至2026年底[58][65] - 日本酒店项目银行借款合计约241.4百万港元(日元计价),其中冲绳项目借款129.7百万港元[63] - 香港营运资金借款增至50百万港元,还款期限30-90天[64] - 抵押资产总值增至386.3百万港元,主要抵押日本物业获取银行借款[66] 现金流和营运资金 - 合约负债增加至15.58亿港元[6]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2.008亿港元[10] - 合约负债增长14.0%至1.558亿港元,显示预收客户款项增加[22] - 贸易应收账账面净值增至1788.3万港元,去年底为1378.6万港元[29] - 预付款项(流动资产)减少至7542.7万港元,去年底为8276.5万港元[30] - 贸易应付账减少至3912.2万港元,去年底为4563.4万港元[31] - 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减少至157.651百万港元,较期初下降6.8%[58][65] - 流动比率下降至0.6倍,同比下降0.2倍[57] 税务 - 日本利得税支出增长68.3%至446.9万港元,反映日本业务利润贡献增加[25] - 日本利得税实际税率升至34.1%-35.4%,去年同期为30.6%-34.6%[26] 外汇 - 汇兑收益净额574.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汇兑亏损303万港元明显改善[23] - 外汇收益净额5.7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百万港元[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期日本旅行团收入将在2025年底恢复至2024年水平[12]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旅游相关业务将稳步复苏[74] - 公司酒店业务表现持续强劲,预计2025年全年将维持强劲表现[74] 其他重要事项 - 来自大宝行的9,500万港元贷款还款期限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12] - 贷款人大宝行同意将9500万港元贷款还款日延至2026年12月31日[35] - 政府补助收入增长3.9%至161.1万港元,主要来自日本旅行团相关补助[23]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下降至1.15港仙[5] - 每股基本盈利为1.15港仙,去年同期为6.79港仙[37] - 旅游业务分部负债增加14.2%至3.342亿港元(2024年末2.926亿港元)[17] - 酒店业务分部资产增长5.0%至4.739亿港元(2024年末4.515亿港元)[17] - 资本承担降至3.4百万港元,用于购置物业及设备[68] - 公司雇员总数447名,其中全职领队及导游143名[73] - 公司于2025年3月至6月期间在长江三峡运营了5次包租游轮[75] - 公司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再运营5次游轮行程[75] - 公司在香港经营8家分店,在澳门经营1家分店[75] - 公司不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1] - 公司已采纳新购股权计划以激励合资格雇员[7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已由独立核数师审阅[80] - 公司董事会包括六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