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国际集团(02678)

搜索文档
稳居世界500强,中国这5家聚酯企业有何“秘籍”?
期货日报· 2025-08-07 00:0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5家聚酯企业连续多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且排名持续上升 反映中国聚酯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系统性优势和强劲发展韧性 通过全产业链布局 技术升级和全球化资源配置 巩固全球核心地位并支撑纺织供应链稳定 [1][2][4] - 聚酯行业面临关税摩擦和内部竞争的双重挑战 但企业通过期货衍生工具构建全链条风险管控体系 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经营效率 实现逆势增长 [7][11][15] 规模效应与全产业链优势 - 恒力位列第81位(连续9年登榜) 荣盛第118位(较去年提升20位) 盛虹第161位(连续6年登榜) 魏桥第166位(较去年提升9位) 恒逸第220位(较去年提升23位) 排名均稳步提升 [2] - 中国PTA产能占全球80% 超大型民营炼化项目化工品产出率达70%(远超行业平均40%-50%) 实现从原油到纺织品的全链闭环 最大化综合利润 [3][4] - 企业采取自下而上产业链布局模式(如恒力"原油-聚酯-纺织" 荣盛"原油-PTA-纺丝") 减少中间环节损耗 优化资源配置 压缩成本并保障供应链稳定性 [5] 核心竞争力构建 - 一体化产业链布局确保成本与供应链安全 PX毛利最高时占聚酯链60% 企业通过炼化板块盈利弥补PTA价格下跌风险(如恒力) 或通过烯烃深加工对冲风险(如荣盛) [6] - 通过全球化资源配置对冲地缘风险 如恒逸文莱项目就近获取低硫原油 魏桥在几内亚控制铝土矿保障原料供应 盛虹产品出口欧美日韩 恒力重工船舶订单排至2029年 [6] 行业挑战与风险 - 美国对华纺织品综合税率维持30%(基础关税10%+芬太尼税20%) 导致越南涤纶长丝对美出口同比增长37% 中国同类产品份额下降52个百分点 [8] - 聚酯下游产品长期亏损 涤纶短纤理论亏损211元/吨 聚酯瓶片亏损339元/吨 纯涤纱32支纱线绝对价格大跌10.7% [7] - 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化 FDY开工率下降10个百分点 PX环节利润占比达42% 下游普遍亏损且涤纶长丝库存较5年均值高25% [9] 期货工具的应用与价值 - 上榜企业营业收入总和4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净利润总和2.9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4%) 期货工具在风险管控中扮演关键角色 [11] - 企业普遍采用基差后点价模式 如2022年1月底乙二醇价格上涨近15%时 通过"基差采购+盘面后点价"锁定原料成本 [11] - 通过买入原油期货或石脑油纸货 抛空PTA或短纤期货锁定全链条生产利润 2024年PTA与原油价差出现三波宽幅震荡时 企业借助组合价差操作赚取稳定利润 [12] 风险管理升级 - 期货工具实现价格发现 套期保值 虚拟库存管理和加工利润锁定 头部企业将期货信号融入生产经营决策 通过期货套保+卖出看涨期权组合既锁定风险又增厚利润 [15][16] - 荣盛石化舟山基地每日PTA产量超2万吨 单日价格波动可能造成数千万元损失 期现结合能力成为企业新护城河 [16]
山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受表彰
中国发展网· 2025-08-06 22:42
政府表彰与政策支持 - 山东省授予80家企业"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企业"称号 包括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1] - 授予50个集体"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包括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监察室等集体 [1] - 授予99名个人"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包括李登海等个人 [1] 民营经济贡献与作用 - 民营企业在稳定增长 促进创新 增加就业 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成为山东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1] - 民营经济人士探索开拓 锐意进取 坚守主业 做强实业 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1] 政策导向与发展环境 - 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为契机 健全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2] - 着力打造稳定 公平 透明 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 [2] -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坚定不移促进全省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2] 企业激励与发展方向 - 增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的获得感 荣誉感 营造鼓励 支持 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2] - 希望受表彰企业 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 再接再厉 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2] - 民营企业和经济人士要勇担时代重任 弘扬企业家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注入强劲动力 [2]
天虹国际集团(02678)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05:26
股本信息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4亿港元[1] - 上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40亿股,本月无增减[1] - 股份面值为0.1港元[1] 股份发行情况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9.18亿股,本月无增减[2] - 上月底库存股份数目为0,本月无增减[2]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18亿股,本月无增减[2]
立破并举 敢干争先 山东省邹平市倾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
经济日报· 2025-07-17 22:08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魏桥创业集团实现电解铝生产智能化转型,建成智慧铝电解未来工厂,通过"小智"系统实时监控槽温、下料量等指标,提升决策效率[2] - 邹平市与40余所高校院所合作,落地300余项产学研项目,共建44家科创平台和2处院士工作站,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连续2年居山东省县域前列[3] - 魏桥纺织通过I3.0智能管理系统改造传统生产模式,挡车工处理断头效率提升5倍,建成16个智能化项目,纱线和棉布产能全球领先[4] 产业集群与市场地位 - 邹平市培育41个工业大类中的31个,形成铝业、纺织、食品加工、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14种主要产品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3] - 创新集团再生铝保级利用技术行业领先,铝合金棒材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广富集团高端径锻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山东三星集团实现甘油二酯功能性食用油规模化生产[5] - 山东开泰集团金属磨料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抛喷丸装备全球领先,1-5月金属磨料销量增16%,机械销售额增25%,出口增30%以上[7] 全球化布局与外贸表现 - 山东开泰集团构建4家海外公司、12家分公司和100多家经销商的全球网络,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7] - 邹平市2025年1-5月外贸进出口达132亿元,同比增长4.2%,通过"技术赋能+本地深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全球智造的转型[8] 政企协同与营商环境 - 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360余家"四上企业",盘活3000余亩闲置土地,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9] - 设立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10亿元创业基金,建设1200套人才公寓和120万平米标准厂房,梳理1.5万亩工业用地保障项目落地[9] - 创新审批服务,涉铝事项98个"一窗通办",最快15天完成全部手续;法智护航中心为企业减负近千万元[11][12] 文化赋能与消费生态 - 邹平市通过非遗展演、老字号复兴区和助农直播间打造"逛非遗市集、赏民俗表演、品特色美食"三位一体消费生态,激活乡村消费场景[14] - 开通"赶集专线公交"并强化市场监管,实施食品安全"每日一查",提升集市消费体验[16]
云南加速打造“中国绿色铝谷” 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正式投产运营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7:40
云南绿色铝产业发展 - 云南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正式投产运营 规划面积8377亩 由红河州政府 泸西县政府与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共建 定位"绿色 低碳 循环 智能" 目标打造国内铝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标杆 [1] - 园区累计完成投资70亿元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多家企业入驻 形成"原铝生产—精深加工—废铝回收"完整产业链 [1] - 云南宏合新型材料公司年产193万吨低碳铝项目首批生产线投产 采用600千安特大型电解槽技术和全球首个电解铝AI智能系统 吨铝电耗比行业低500度 吨铝用电二氧化碳排放仅1.8吨 较传统火电下降86% [1] 山东魏桥集团技术优势 - 生产线投产标志着企业先进技术与云南绿色能源优势深度融合 将助力云南建设中国及全球铝产业技术高地 [2] 云南绿色铝产业优势 - 电力总装机超1.6亿千瓦 绿色能源装机占比逾90%达1.5亿千瓦 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0.1073千克/千瓦时 为全国平均五分之一 [2] - 区位优势显著 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大通道 可覆盖粤港澳大湾区 成渝双城经济圈 辐射南亚东南亚市场 [2] - 政策支持力度大 绿色铝产业列为云南省鼓励类产业 相关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等优惠政策 [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云南绿色铝产业链产值2023年首次突破千亿元 2024年突破1500亿元 成为工业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3] - 全省电解铝产能指标规模约830万吨 占全国比重约五分之一 居全国首位 [3]
天虹国际集团(0267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08:5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3,029,03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1.3%[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863,37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95.8%[6]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为588,62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299,382千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6]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53,5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375,700千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6]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60元,2023年为亏损人民币0.41元,实现扭亏为盈[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0,982,72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下降8.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0,845,43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下降16.9%[8] - 2024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为87天,2023年为109天[9] - 2024年公司权益回报率为6%,2023年为 - 4%[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230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约5.886亿元,去年为净亏损约2.99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约5.535亿元,去年为股东应占亏损约3.757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60元,去年为每股基本亏损0.41元[19][21][26][30] - 公司本年度收入较去年回升1.3%,至约230亿元人民币[35][38] - 集团整体毛利率从约6.4%提升至约12.4%,股东应占溢利约5.535亿元,去年亏损约3.757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60元,去年每股基本亏损0.41元[47][49] - 2024年纱线销售额较2023年上升约2.1%,集团总销售额较2023年上升1.3%[61][62][64] - 2024年中国纺织市场占公司总销售额约66.4%,较2023年的约68.9%有所降低[68][69] - 2024年公司毛利从2023年的约14.626亿元增长至约28.634亿元,整体毛利率上升6.0个百分点至12.4%[71][74] - 2024年销售成本约202亿元,较2023年下降5.2%,原材料成本占总销售成本约76.1%[75]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6.501亿元,较2023年下降11.0%[77][79]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约11.556亿元,较2023年减少2.0%,占集团收入的5.0%[78][80]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44.804亿元,较2023年大幅增加;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5.353亿元;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约43.204亿元[82][84] - 2024年末银行及现金结余约29.042亿元,较2023年末的22.280亿元增加[83][85] - 2024年末存货约45.431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约7.015亿元;应收贸易及票据款项约17.796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约1.287亿元[83][85]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为87天,较2023年的109天大幅降低;应收贸易及票据款项周转天数为29天,与2023年持平[83][85] - 2024年末应付贸易及票据款项约29.978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约3.669亿元,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57天,较2023年的72天减少[87][89] - 2024年末银行借贷总额约63.955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约13.277亿元,其中流动银行借贷减少约9.465亿元,非流动银行借贷减少约3.812亿元[88][89]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40,较2023年的1.28提高;负债权益比率为0.66,较2023年的0.84降低;负债净额权益比率为0.36,较2023年的0.60降低;资产负债比率为0.52,较2023年的0.57降低[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8.343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8.990亿元),用于光伏设备投资和纱线工厂设备更新改造[98][10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26655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27655名),其中15163名在内地,11492名在境外,女性员工12511名,占46.9%,年度员工成本约人民币23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24亿元)[106][109] 行业市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大型纺织企业总销售额约23988亿元,同比增长3.6%,总净利润约869亿元,同比增长3.4%[27] - 2024年中国规模较大的纺织服装企业总销售额约12699亿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约624亿元,同比增长1.5%[27] - 2024年中国纺织品出口额约1420亿美元,同比增长5.7%,服装出口额约1591亿美元,同比增长0.3%[27] - 2024年越南纱线和短纤维出口量增长5.0%至约187万吨,收入约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28] - 2024年越南服装出口额增长11.2%至约370亿美元[2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纱线销售收入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本年度总收入约77.8%,约17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长2.1%[35][38] - 纱线销量增长4.0%,至约77万吨,受原材料价格及产品结构变化影响,收入增长2.1%至约179亿元人民币[36][38] - 梭织面料主要销往海外市场,收入较去年增长5.7%,至约22亿元人民币,销量增长6.7%,至约9570万米[35][38][41][43] - 坯布销量较去年降低8.5%,至约5060万米,销售收入减少至约4.093亿元人民币[40][43] - 纱线平均毛利率从去年的约5.7%提升至约11.7%[39][43] - 坯布毛利率从去年的约6.1%上升至约12.0%[40][43] - 梭织面料毛利率由去年的约12.7%提升至约19.5%[41][43] - 针织面料销量从去年的约15400吨降至约10900吨,销售收入从约7.974亿元人民币降至约5.516亿元人民币[42] - 针织面料毛利率基本维持去年水平,约8.1%[42] - 针织面料销量从约15,400吨降至约10,900吨,销售收入从约7.974亿元降至约5.516亿元,毛利率维持在约8.1%[44] - 贸易业务收入较去年增加约3.7%至约15亿元,毛利率从约6.0%改善至约10.9%[45][48] - 无纺布销售收入从约7,000万元提升至约9,430万元[46][48] - 2024年坯布销售额较2023年下降23.0%,针织面料销售额下降30.8%,牛仔服装销售额下降100.0%[64] - 2024年梭织面料销售额较2023年上升5.7%,贸易销售额上升3.7%,无纺布销售额上升34.8%,其他销售额上升53.8%[64] - 2024年纱线销量较2023年上升4.0%,坯布销量上升6.7%,针织面料销量上升26.4%[66] - 2024年梭织面料销量较2023年下降29.1%[66] 公司生产设施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生产设施包括约421万纱锭、约1,650台梭织及针织织机及对应染整设备[11][1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主要生产设施有421万纱锭,其中245万在中国,176万在海外,还有约1,650台织机及染整设备,纱线产能因建设工程投产略有增加[50][54] - 2025年集团产能预计与2024年约421万纱锭相当[57] - 公司计划2025年销售约80万吨纱线、1亿米梭织面料及10,000吨针织面料,产能规模与2024年的约421万纱锭相若[59]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集团计划引入数字技术,加强生成式AI在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56] - 2025年集团目标销售约800,000吨纱线、1亿米梭织面料和10,000吨针织面料[56] - 2024年集团在中国建成50兆瓦光伏电站,2025年计划在国内外工厂继续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57] - 集团将继续推进设备自动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57] - 2024年公司建成并投入使用50兆瓦的光伏电站,2025年将继续在国内外工厂兴建分布式光伏电站[59] 公司银行借贷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总额约为人民币63.955亿元,其中人民币40.915亿元(64.0%)、美元2.875亿元(4.5%)、港元18.112亿元(28.3%)、越南盾2.053亿元(3.2%),年利率1.23%至5.79%(2023年:0.80%至6.54%)[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银行借贷约为人民币31.991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41.457亿元),减少因经营业绩改善和偿还短期营运资金借贷[94][100] - 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亿元银行借贷以有权收取的出口退税作抵押;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5370万元银行借贷以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5400万元银行存款作抵押,人民币2亿元银行借贷以出口退税作抵押[95][102] 公司派息情况 - 董事会维持约30%派息率,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港仙,2025年7月4日或前后派发,须股东批准,2024年10月18日已付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108][110] 公司近期协议情况 - 2025年3月24日,各方同意停止土地产权登记并解除土地收购,自4月1日起生效,同日签订公用事业供应框架协议[111] - 2025年3月24日,公司同意中止地块1及地块2B登记并解除收购,4月1日生效[113] - 2025年3月24日,公司与天虹工业园订立能源用水供应框架协议,供应期为4月1日至12月31日[113] 公司业务风险 - 公司业务存在产品集中风险,包芯纱线是主要盈利点,时装潮流或市场竞争变化可能影响盈利能力[117] - 公司业务存在地域集中风险,中国内地是主要市场,受经济、政治、社会状况及国内需求变化影响[117] - 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对中国国内纺织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117] - 棉花价格波动幅度与终端产品价格波动不一定同步,剧烈波动会影响公司毛利率[119][120] - 汇率波动可能导致外币损失,影响原料采购和融资成本,美元/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会使公司盈利能力面临不确定性[121][122] - 银行现行利率上升,浮动计息负债会导致公司融资成本增加[121][122] - 公司业务规模大且融资需求高,若现有金融机构停止提供融资且无法另觅新融资,可能影响业务运营[125][126] - 公司拥有超5000家客户,业务量和业务类型增加导致应收款总额增加[130][131] - 公司产品品种繁多且新品增加,存在产品责任风险,有客户对产品质量个别索赔[135][136] - 公司经营区域涵盖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税务风险,包括对地区税务政策理解有误和税务行政执法偏差[137][138] - 公司作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需遵守相关法规,法规新增或变更可能影响业务及前景[142][143] - 公司生产过程耗电量大,电力短缺可能影响生产设施运转[144][145] - 公司所处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虽新厂降低了劳工需求,但仍较高,人员不足或技能不佳会影响盈利能力[152][153] - 公司海外规模扩大,海外与中国籍员工文化差异可能影响企业正常运转[153] - 公司生产须遵守各国环保法规,过去未因污染受罚,但未来可能引入新规,投资下游产业也会增加风险[157][158] 公司风险应对措施 - 公司应对棉花价格波动风险,采取关注期货动向、维持采购及存货策略、开发化纤产品等措施[123] - 公司应对外汇及利率风险,采取调整融资结构、增加人民币贷款、锁定外币负债敞口等措施[123] - 公司增强银行对运营状况了解的透明度,维护与融资机构合作关系[127] - 公司实时监控各项融资指标,确保不违约[127] - 公司增加融资机构和融资产品组合的多样性[127] - 公司增加工厂清洁能源资金投入,预计有效降低能源成本[146][147] - 公司为可能电力短缺的工厂配备发电机,对设备技术改造,与政府沟通获取持续供电许可[149] - 公司开展绩效计件,扩大员工培训范畴,提前做好员工决策预案[154] - 公司优选供应商,建立工厂自检系统,关注环保法规变动[159] 公司董事会及治理情况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共六名董事[161][162][165][166] - 公司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多于三分之一[163][1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当时适用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161][165]
天虹国际集团(02678):2024年扭亏为盈,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4-02 14: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3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天虹国际集团收入恢复正增长,净利扭亏为盈,财务费用与现金流改善,下半年经营维稳 [2] - 看好公司现金状况持续改善与中长期稳健经营的能力,公司具有本地供应链、快速响应的先发优势和龙头规模优势,有望保持领先市场地位 [4][31] - 因全球终端需求疲弱,谨慎预期棉价恢复上涨时机延后,下调公司盈利预测和目标价 [4][29][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收入增长1.3%至230.29亿元,纱线/梭织面料/针织面料收入分别同比变动+2.1%/+5.7%/-30.0%至179/21/5亿元,纱线业务收入占比77.8%,平均售价-1.8%至2.32万元/吨,降幅收窄,纱线毛利率同比+6.0% [2] - 2024年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主因毛利率修复(+6%至12.4%)及费用管控优化 [2] - 2024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44.8亿元,增长126%,投资活动现金净额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融资活动现金净额-43.2亿元 [2] - 2024下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2%至117.85亿元,纱线/梭织面料/针织面料收入分别同比变动-3.7%/+14.5%/-36.2%至91/12/2.5亿元,毛利率同比+1.6%,归母净利润盈利2.84亿元,同比-23.7%,净利率2.4%同比-0.7% [2] 管理层展望 - 2025年计划销售80万吨纱线、1亿米梭织面料、1万吨针织面料,继续扩大高毛利产品占比 [3] - 2025年延续审慎策略,重点投向自动化技术改造及分布式光伏电站,并进一步降低负债率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7.5/9.7亿元(前值为7.6/9.2亿元),同比+6.0%/28.5%/29.0% [4][29][31] - 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231.6/250.9亿元,同比+1.9%/8.3%(前值为258.0/274.9亿元) [29] - 2025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1.9%/12.8%(前值为13.3%/13.6%) [29] - 2025 - 2026年净利率分别为2.5%/3.0%(前值为3.0%/3.4%) [29] 投资建议 - 基于盈利预测下调,下调目标价至4.1 - 4.8港元(前值为4.7 - 5.0港元),对应2025年PE 6 - 7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3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预测 [34] 可比公司估值 - 列出天虹国际集团、百隆东方、华孚时尚的投资评级、收盘价、EPS、PE、CAGR、PEG、总市值等数据 [33]
天虹国际集团(0267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0:37
业绩公布澄清 - 天虹国际集团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公布的澄清公告[2] 业绩公布文书错误 - 2024年业绩公布第2页和第4页标题存在文书错误,应分别为“综合收益表”和“综合资产负债表”[2] 业绩公布其他资料情况 - 除上述错误外,2024年业绩公布其他资料维持不变[2]
天虹国际集团(02678)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5.54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拟派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10:20
文章核心观点 - 天虹国际集团2024年业绩同比改善,成功扭亏为盈,未来将应对行业挑战,采取多种策略提升竞争力 [1][2] 2024年业绩情况 - 集团收入230.29亿元,同比增长1.34% [1] - 股东应占溢利5.5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每股盈利0.6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 [1] 2024年应对策略 - 全力恢复生产,力求达致满负荷运转 [1] - 大幅调整及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各工厂的生产效率,投入资源开发高附加值并迎合潮流的新产品 [1] - 完善原料采购策略,强化库存管理,按市场价格波动及生产计划灵活调整采购节奏,降低风险 [1] - 延续严格管控资本支出的方针,改善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整体债务水准,增强财务稳健性 [1] 2025年行业挑战 -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成本上涨压力持续 [2] - 国际政策及环境的变化促使行业格局进一步调整与整合 [2] 2025年公司策略 - 秉承产品差异化策略,提升产品品质,专注创新研发,巩固市场地位 [2] - 延续严控资本开支的措施,审慎投资,确保资金高效利用 [2] - 对技术改造进行投入,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推动现代化智能制造发展 [2] - 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组织效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2]
天虹国际集团(0267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0:0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入上升1.3%至人民币230亿元[4] - 2024年毛利率上升6.0个百分点至12.4%[4] - 2024年纯利为人民币5.886亿元[4]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5.535亿元[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60元[4] - 2024年资产总值为人民币209.83亿元,较2023年的228.11亿元有所下降[7] - 2024年负债总值为人民币108.45亿元,较2023年的130.56亿元有所下降[8] - 2024年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01.37亿元,较2023年的97.55亿元有所上升[7] - 2024年集团总收入为36,737,273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集团收入(来自外部客户)为23,029,033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集团经营溢利为1,185,686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期内溢利为588,629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53,5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375,700千元人民币;每股基本盈利0.60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0.41元人民币[33] - 2024年已支付股息83,474,000元人民币,拟派末期股息85,007,000元人民币,2023年均为零[35][36] -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约230亿元,较去年增长1.3%,净利润约5.886亿元,去年为净亏损约2.99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约5.535亿元,去年为股东应占亏损约3.757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60元,去年为每股基本亏损0.41元[51][53] - 本年度收入约23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3%[58] - 公司整体毛利率由约6.4%提升至约12.4%,本年度股东应占溢利约5.535亿元,去年同期亏损约3.757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60元,去年同期亏损0.41元[62] - 2024年公司总销售额为230.29亿元,较2023年的227.25亿元上升1.3%,纱线销售额为179.09亿元,较2023年上升2.1%[68]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28.634亿元,较2023年的14.626亿元增长,整体毛利率升至12.4%,较2023年上升6.0个百分点[70] - 2024年销售成本约为202亿元,较2023年下降5.2%,原材料成本占总销售成本约76.1%[71]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6.501亿元,较2023年下降11.0%;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11.556亿元,较2023年减少2.0%,占收入的5.0%[74][75]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44.804亿元,较2023年大幅增加;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5.353亿元;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约为43.204亿元[76] - 2024年末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29.042亿元,存货减少约7.015亿元至45.431亿元,应收贸易及票据款项减少约1.287亿元至17.796亿元[77] - 2024年末应付贸易及票据款项减少约3.669亿元至29.978亿元,银行借贷总额减少约13.277亿元至63.955亿元[78]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40,负债权益比率为0.66,负债净额权益比率为0.36,资产负债比率为0.52 [79] - 中国纺织市场占公司2024年总销售额约66.4%,国内销售比例较2023年的约68.9%有所降低[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客户逾5000家,前十大客户仅占总销售额约12.8%[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银行借贷约为31.991亿元,较2023年的41.457亿元降低[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开支约为8.343亿元,2023年约为8.990亿元[8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26,655名雇员,2023年为27,655名;女性员工12,511名,占全部员工人数的46.9%;本年度员工总成本约23亿元,2023年约24亿元[8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及销售纱线、坯布、无纺布及面料[9] - 2024年来自亚洲及美洲外部终端客户的收入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的91.7%及7.7%(2023年:92.9%及6.8%)[15] - 2023年总收入为353.64419亿元人民币,其中纱线中国地区为218.79282亿元人民币[17] - 2023年分部间收入为-126.39102亿元人民币,其中纱线中国地区为-55.25556亿元人民币[17]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227.25317亿元人民币,其中纱线中国地区为163.53726亿元人民币[17] - 2023年分部业绩为2.32709亿元人民币,其中纱线中国地区为4874.1万元人民币[17] - 2023年经营溢利为3.89818亿元人民币,财务收入为9835.8万元人民币,财务费用为-6.1595亿元人民币[17] - 2023年期内亏损为-2.99382亿元人民币,所得税开支为-1.69194亿元人民币[17] - 2023年折旧及摊销为-11.53619亿元人民币,其中纱线中国地区为-4.53412亿元人民币[17] - 2024年分部总资产为205.30493亿元人民币,其中纱线中国地区为86.7356亿元人民币[17] - 2024年分部总负债为-96.96875亿元人民币,其中纱线中国地区为-34.87992亿元人民币[17] - 2024年添置非流动资为8.34347亿元人民币,其中纱线中国地区为2.27562亿元人民币[17] - 纱线销售收入约179亿元,占总收入约77.8%,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1%,销量增长约4.0%至约77万吨[58] - 坯布销量约5060万米,较去年降低约8.5%,销售收入约4.093亿元,毛利率从约6.1%上升至约12.0%[59] - 梭织面料销量约9570万米,增长约6.7%,销售收入约22亿元,增长约5.7%,毛利率由约12.7%提升至约19.5%[59][60] - 针织面料销量从约15400吨下降至约10900吨,销售收入由约7.974亿元下降至约5.516亿元,毛利率维持在约8.1%[60] - 贸易业务收入约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7%,毛利率由约6.0%改善至约10.9%[60] - 无纺布销售收入从约7000万元提升至约9430万元[61] - 2025年计划销售约80万吨纱线、1亿米梭织面料及10000吨针织面料,产能规模与2024年约421万纱锭相若[65] 准则相关情况 - 2024年多项现有准则的新准则及修订适用,对集团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 - 已颁布但未于2024年1月1日起生效且未提前采纳的准则中,除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外,预计应用后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自2025年1月1日或之后起年度期间生效[14] - 多项准则修订自2026年1月1日或之后起年度期间生效[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和第19号自2027年1月1日或之后起年度期间生效[14] 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附属公司利得税税率为16.5% [22] - 中国内地十六间附属公司享有15%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率[23] - 越南附属公司适用税率介乎零至20% [2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86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69亿人民币有所增长[21] 其他收入及费用情况 - 2024年补贴收入为1.66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亿人民币有所增长[18] - 2024年其他收入总额为1.87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14亿人民币有所增长[18] - 2024年其他(亏损)/收益总额为 - 1042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7.9亿人民币大幅下降[18] - 2024年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开支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总额为219.71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231.72亿人民币有所下降[20] - 2024年财务费用净额为3.88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5.18亿人民币有所下降[20] 资产相关情况 - 2024年存货总值4,828,694千元人民币,减拨备后为4,543,107千元人民币;2023年总值5,586,878千元人民币,减拨备后为5,244,583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确认为费用且列入销售成本的存货成本为16,202,005,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17,398,540,000元人民币[39] - 2024年撇减存货至可变现净值拨回为56,708,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262,591,000元人民币[39] - 2024年应收贸易及票据款项净额为1,403,93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71,477千元人民币[40][41]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款项即期为375,63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36,761千元人民币[42] - 2024年应付贸易及票据款项为886,39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68,848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已担保供应链融资为1,911,445,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2,495,882,000元人民币[46] - 2024年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为100,652千元人民币,负债为42,025千元人民币;2023年资产为84,792千元人民币,负债为7,055千元人民币[48] - 2024年12月31日,交叉货币掉期合约两份,名义本金总额为人民币324,114,000元,2023年为五份,名义本金总额为人民币659,327,000元[49] - 2024年12月31日,远期外汇合约九十七份,名义本金总额为人民币5,360,201,000元,2023年为一百零六份,名义本金总额为人民币3,801,423,000元[49] - 2024年12月31日,棉花期权合约三份,名义本金额合共为2,555,000美元,2023年无[49] - 2024年12月31日,棉花期货合约一份,名义本金额为4,580,000美元,2023年一份名义本金额为5,268,000美元[49] 行业数据情况 - 2024年中国纺织业规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3,988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净利润总额约869亿元,同比增加3.4%[54] - 2024年中国纺织服饰及服饰业规模企业销售总额约12,699亿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约624亿元,同比增长1.5%[54] - 2024年中国出口纺织品总额约为1,420亿美元,同比增长5.7%,服装出口约1,591亿美元,同比增长0.3%[54] - 2024年越南生产的纱线及短纤出口量增加5.0%至约187万吨,收入增长1.2%至约44亿美元,服装出口额增长11.2%至约370亿美元[55] 派息相关情况 - 董事会宣布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4] - 董事会旨在维持长期、稳定派息率,即集团年内归属本司拥有人净利润约30%;建议分派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港仙,2024年已派付每股普通股10港仙中期股息[90] 公司运营相关安排 - 为确定出席股东大会及投票资格,2025年5月20日至23日暂停办理过户及股东登记手续;为确定收取末期股息资格,2025年6月11日至13日暂停办理[91] - 2025年3月24日,订约方同意中止尝试完成地块1及地块2B登记,并解除收购,4月1日生效;同日,天虹工业园与公司订立能源用水供应框架协议,2025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供应所需能源用水[92]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布日期,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当时适用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93] - 全体董事确认2024年度遵守《标准守则》规定准则及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95] - 叶立新于2024年5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及附属公司董事[96] - 洪天祝和朱永祥薪酬条款修订,2024年4月18日起可获特别花红[96] - 2024年付给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董事袍金:舒华东22万港元、程隆棣15万港元、陶肖明18万港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