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健康(02389)

搜索文档
北京健康(02389) - 自愿公告有关中标安徽省广德市养老服务中心新增290张养老床位
2025-08-06 09:24
项目中标 - 2025年7月30日附属公司中标安徽省广德市养老服务中心项目[3] 项目情况 - 广德养老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床位约290张[3] - 广德养老项目预计筹建约16个月[3] 公司规模 - 广德项目中标后康养机构增至9个[4] - 广德项目中标后总床位增至2138张[4] 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模式运营养老院[5]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董事会有五名执行董事[7] - 公告日董事会有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
北京健康(02389)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04 08:35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通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及通过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五名执行董事[4]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
北京健康(02389)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7-31 09:50
股本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0亿港元,股份数目100亿股,面值0.2港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60.58772027亿股,库存股为0股[2] 股份期权 - 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均为8950万股,行使价0.53港元,授出日2016年1月28日[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新版北京健康报告发布,男性“超重”率明显高于女性
贝壳财经· 2025-06-27 02:32
爱康集团《2025版北京市体检人群抽样健康报告》核心发现 - 报告由爱康集团联合新京报发布,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基于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北京体检中心148 3万人次数据,覆盖22项体检异常结果统计 [1] - 主要统计维度包括心血管类、代谢和内分泌类、消化系统类及性别相关异常指标,旨在提升公众对年度体检的重视程度 [1] 主要健康异常指标检出率 - 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骨密度)连续两年成为北京体检人群首要健康问题,检出率达53 64% [2] - 体重指数(BMI)增高和甲状腺结节(超声)检出率均超50%,脂肪肝、颈动脉异常及总胆固醇增高检出率超30% [2] - 男性BMI增高检出率近70%,40-49岁男性脂肪肝检出率超63% [5] - 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超57%,20-29岁女性中每2人有1人检出乳腺结节检出率5年增长15个百分点至40 53%,预计2028年将达50% [5] 癌症检出情况 - 随访发现1535例确诊癌症,相当于每1000名体检者中约1人患癌甲状腺癌占比最高(48%),其次为肺癌和乳腺癌 [8] - 癌症检出率从2024年的1 04‰升至2025年的2 30‰,40岁以下患者占比近1/3,最年轻病例为22岁甲状腺癌患者 [8] - 甲状腺癌检出率高与超声普及相关(参检率78 85%),肺癌检出率低因胸部CT参检率仅27 73% [8]
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健康传播专委会成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0 14:47
健康传播专委会成立 - 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旨在创新健康科普形式、推动健康知识精准传播 [3] - 专委会将通过AI技术赋能、多学科融合等举措,助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3] - 专委会将依托首都资源和专业优势,促进学术交流,打造传播品牌项目,精准编创健康科普内容 [3] 健康传播专委会举措 - 推进"专家库、资源库、监测系统"三库合一,通过AI技术赋能实现传播全链条智能化管理 [3] - 以"融合创新 共建共享"为宗旨,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健康传播建设,助力健康素养水平提升 [4] - 聚势、融合、创新,充分发挥专委会的传播优势,助力市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 [4] 健康传播现状与目标 - 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24年达到44.6%,位居全国首位 [3] - 需关注农村地区和老年人群的健康素养提升,精准对接不同人群健康需求 [4] - 创新传播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便捷性与传播优势 [4] 重点群体健康传播 - 聚焦农村及老年人群等重点群体,加大资源投入与本土人才培养 [4] - 开展通俗化健康宣教,打造科学权威的健康科普内容 [4]
北京健康(0238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5-19 10:41
2013年计划相关情况 - 2013年计划项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599,889,841股,占公司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约9.9%[4] - 2013年计划已于2023年5月23日届满,此后不得根据该计划授出购股权[4] 个人未行使购股股权情况 - 祝仕兴先生2024年1月1日未行使购股股权为30,000,000股,12月31日仍为30,000,000股[8] - 刘学恒先生2024年1月1日未行使购股股权为30,000,000股,12月31日仍为30,000,000股[8] - 顾善超先生2024年1月1日未行使购股股权为30,000,000股,12月31日仍为30,000,000股[8] - 王正春先生2024年1月1日未行使购股股权为30,000,000股,12月31日仍为30,000,000股[8] - 萧健伟先生2024年1月1日未行使购股股权为10,000,000股,12月31日仍为10,000,000股[8] - 胡湘麒先生2024年1月1日未行使购股股权为15,000,000股,年内失效15,000,000股,12月31日为0股[8] 祝仕兴先生购股股权行使期及行使价情况 - 祝仕兴先生2015年4月2日授出的20,000,000股购股股权行使期为2016年4月2日至2025年4月1日,行使价每股0.61港元[8] - 祝仕兴先生2016年1月28日授出的10,000,000股购股股权行使期为2016年1月28日至2017年1月27日,行使价每股0.53港元[8] 购股权总数及失效情况 - 2024年1月1日购股权总数为258,000,000[10] - 2024年内失效购股权数量为22,000,000[10] - 2024年12月31日购股权数量为236,000,000[10] - Robert于2015年获授5,000,000购股权,于2024年全部失效[10] 部分参与者购股股权行使价、归属期及行使期情况 - 部分参与者2015年4月2日获授购股权限行使价为每股0.61港元,归属期分三阶段,分别为30%(2016年4月2日起)、30%(2017年4月2日起)、40%(2018年4月2日起),可行使至2025年4月1日[10][14] - 部分参与者2016年1月28日获授购股权限行使价为每股0.53港元,归属期分三阶段,分别为30%(2017年1月28日起)、30%(2018年1月28日起)、40%(2019年1月28日起),可行使至2026年1月27日[10][14] 个人获授购股权情况 - 吴永新先生2015年4月2日和2016年1月28日分别获授2,000,000购股权,共计4,000,000[10] - 谢文杰先生2015年4月2日和2016年1月28日分别获授2,000,000购股权,共计4,000,000[10] - 张运周先生2016年1月28日获授2,000,000购股权[10] 其他雇员获授购股权情况 - 其他雇员2015年4月2日和2016年1月28日获授购股权小计为96,000,000[10]
北京健康(0238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1 23: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亏损增至1.15575亿港元,2023年为6172.1万港元[17] - 2024年综合收入约1.4994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6.8%[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其他可快速变现投资约1.96亿港元,2023年为3.1亿港元[17] - 2024年公司无计息负债[17]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扩大至1.15575亿港元,2023年为6172.1万港元;综合收入约1.4994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6.8%[23]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其他可快速变现投资约1.9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亿港元;2024年度公司无息负债[23] - 2024年公司总资19.50166亿港元,总负债2.0974亿港元[15] - 2024年公司医养产品销售业务营业收入按年上升5.7%至1.35907亿港元[21][27] - 按香港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列示的收入为1.4038亿港元,较2023年的1.1726亿港元增长19.7%[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约为1.49945亿港元,较2023年的1.40346亿港元增加6.8%,医养产品销售收入增加5.7%至1.35907亿港元[86][92] - 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2.2%至约1.14265亿港元[87][93] - 本年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3.8%,去年同期为27.4%,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动[88][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为亏损约1567.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3608.4万港元,主要因加拿大项目利息收入减少1037.3万港元和加元兑港元下跌约7.9%产生汇兑差额亏损2929万港元[95][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433.1万港元,占总销售金额9.6%(2023年:1390.4万港元,占比9.9%)[97][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行政开支为8071.6万港元,较2023年的8947.6万港元减少9.8%,主要因公司收紧开支政策[99][103][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开支及亏损为796.3万港元(2023年:139.7万港元),主要是联营公司投资减值拨备约791.2万港元(2023年:减值拨回121.1万港元)[106][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融资成本约22.8万港元(2023年:3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9.4%,因加权平均租赁负债下跌[107][113] - 应占1121695 B.C. Ltd.股东亏损的47.47%约1344.6万港元(2023年:572.8万港元),因加拿大借款利率上升致合营公司利息支出增加[108][114] - 应占北京体育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股东亏损的25.07%约572.7万港元(2023年:1379.6万港元),应占上海骏帛纺织品有限公司股东亏损的20%约1027.7万港元(2023年:202.5万港元)[109][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约17.4042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19.54548亿港元减少约2.14122亿港元,除当年亏损约1.15575亿港元外,还因人民币兑港元贬值约5.3%等因素[116][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786.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53324亿港元),银行理财产品结余约1.1844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1.60047亿港元),减少约1.17065亿港元,因收购股权及提供贷款[117][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计息银行借贷(2023年12月31日:零港元),净流动资产达4.14105亿港元,流动比率为4倍[118][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60.58772027亿股,公司股东应占权益约17.161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8.85485亿港元),每股净资产约0.283港元[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支出约663.8万港元(2023年:137.2万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125] - 公司作为担保人为联营公司银行贷款提供最高2800万元人民币(约3023.8万港元)或有负债(2023年12月31日:2800万元人民币,约3089.8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联营公司已使用约2423.5万元人民币(约2617.2万港元)贷款[127][1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数为6,058,772,027股,股东应占权益约17.16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约0.283元[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开支约663.8万港元,2023年为137.2万港元[131]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已抵押资产[132] - 集团为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担保的或然负债最多约3023.8万港元,2023年为3089.8万港元;联营公司已动用担保贷款约2617.2万港元,2023年为2759.1万港元[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员工成本(不含董事薪酬)约3588.8万港元,2023年为3999.4万港元[136][141] 养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底公司运营6家养老机构,共有1243张养老床位,其中4家医疗机构提供849张医疗床位[19] - 2024年养老业务收入约1403.8万港元[19] - 2024年公司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约72%[19] - 2024年各养老机构已实现收支平衡并持续为公司提供正现金流[19] - 公司预计明年养老床位增加500张[19]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经营6家养老机构共提供1243张床位,其中4家医疗机构提供849张医疗床位,养老业务相关收入约1403.8万港元[25] - 2024年公司旗下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约72%,各养老机构已达收支平衡并持续提供正现金流,公司计划来年增加500张床位[25] - 2024年养老机构床位收入达4508万元,2023年为4181万元,同比增长8%[35][37] - 公司积极拓展普惠型机构养老院舍,采用“连锁经营、医养结合”模式,深入布局长三角地区并辐射全国[34][37] - 公司建立了“北康养老”养老服务品牌,通过专业团队经营多家自营养老机构,养老床位入住率常年饱满[34][37] - 公司签约的常州市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2024年开业,古运河文化创意大厦康养项目将于2025年上半年开业[28][30] - 2024年公司养老业务总营收4.50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181亿元增长8%,期末入住率72%,低于2023年的79%[39] - 无锡梁溪区广益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收2074万元人民币,与上年基本持平,入住率92%,较2023年的83%略有提升[39][41][45] - 无锡梁溪区五河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收588万元人民币,与上年基本持平,入住率降至57%,低于2023年的75%,主要受部分房间翻新影响[39][43][46] - 常州新北薛家爱心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收113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入住率78%,高于2023年的75%[39][48][54] - 无锡梁溪区惠枫养老中心2024年营收14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入住率44%,低于2023年的70%[39][50][55] - 芜湖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2024年营收45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入住率95%,略低于2023年的100%,增加约10张运营床位并开设新餐饮中心[39][52] - 常州罗溪敬老院及护理院2024年5月开业,营收110万元人民币,入住率34%[39][53] - 无锡梁溪区广益养老中心及护理院总投资超4000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超1万平方米[40][45] - 2024年薛家爱心养老中心获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确定为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48][54] - 2024年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实现营业收入458万元,同比增长9%,入住率达95%[56] - 2024年常州市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实现营业收入110万元,入住率34%[58][62] - 2023年11月10日公司取得无锡古运河文化创意大厦康养项目经营权,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计划设床位约450张,预计2025年上半年开业[59][63] - 2024年9月13日公司与日照城建集团合作日照康养项目,改造约5500平方米综合楼,计划设床位约116张[60][64] - 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增加营运床位约10张,增设对外助餐中心提升增值服务收入[56] - 常州市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2024年5月开业,开业即有老人入驻[57][58][62] - 集团新签约的无锡古运河护理院项目预计2025年开业,将新增约450张营运床位[78][81] 项目投资与业务拓展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多地参与六个项目,总占地超40万平方米[66][67] - 北京陆港项目土地面积87607平方米,股权占比95%,2024年完成朝阳区发改委重点项目延期申请[69] - 上海三鲁路项目土地面积20480平方米,股权占比20%,已建成新型产业园并招租运营[69] - 上海虹梅路项目土地面积39448平方米,股权占比100%,租赁公寓项目搁置,短期招租中[69] - 大理海东新区项目土地面积275,181平方米,公司股权占比60%,因政府暂停审批暂时停止,正与当地政府商讨后续安排[70] - 加拿大Royal Tower项目土地面积10,588平方米,公司股权占比47.47%,正在筹备土地发展性质重新规划手续并寻找合作方[70] - 加拿大Ovation项目土地面积2,425平方米,以债权投资参与,2024年7月中旬项目公司已向集团偿还约860万加元[70] - 2024年伟森盛业参加13场线下市场活动,接待837人,获32个有效项目,签约4个项目,线上宣传总曝光量达9933万次,新增销售合同签约金额1.22亿元[72][76] - 伟森盛业在中国共设7个营销中心,2024年在西安和南京增设营销中心[73][76] - 2024年伟森盛业与美国KI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成立中国研发中心[74][76] - 2024年伟森盛业获得7项产品认证证书,完成多项认证年审工作[75][77] - 集团2025年将启用线上增值服务,搭建综合性增值服务[78][81] - 集团暂不增加中国健康产业园投资,将处置部分项目,加快加拿大Royal Tower项目审批,拓展加拿大房地产业务[79] - 公司暂不加大中国健康产业园投入,将出售部分项目,加快加拿大皇家山项目审批拓展业务[82] - 公司将以医养产品为主,开拓细分市场,重点开发教育行业客户,加强线上宣传,开拓海外市场[82] - 2024年度公司无新增重大投资,正积极寻找合适投资,截至报告日期未订立重大投资协议[84][90] - 2024年度公司无主要收购及出售[85][91]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情况 - 公司已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列载的大部分原则,2024年已遵守守则条文[146][152][153] - 公司使命是恢复健康,愿景是成为中国老年护理和健康行业的领导者[148] - 公司战略聚焦投资老年护理机构床位和培养专业人才[148] - 公司采取措施确保投资者可通过网站及时查阅最新重大发展资料[138][142]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9][1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最少三分之一[165][168] - 2024年2月29日,胡湘麒辞任执行董事,康仕学和赵刚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63][168] - 2024年12月2日,杨晓燕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3][164][168] - 2024年12月30日,谢文杰由中国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调任为行政总裁[158][161] - 2025年2月28日,萧健伟辞任东方汇财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7][1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3年,至少每三年在公司股东大会轮值退任及可获重选[173] - 谢文杰、吴永新和张运周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9年,董事会认为他们符合
科创板投资“利器”来袭!博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A类:023891,C类:023892)掘金“硬科技”新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4-10 01:36
文章核心观点 - 科创板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阵地,博时基金旗下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基金发售,科创价格指数历史表现优、估值性价比高且具备四大优势,博时科创综指增强产品依托量化体系力争增厚收益 [1][5] 科创板发展情况 - 自2019年7月开市至2025年2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84家,总市值突破7.62万亿元,汇聚半导体等领域领军企业 [1] 博时基金产品情况 - 4月7日,博时基金旗下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基金(A类:023891,C类:023892)发售,由量化投资老将刘玉强掌舵,依托博时成熟指数增强体系,通过多维度策略增厚收益 [5] -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团队管理规模超千亿,覆盖多资产策略,团队近三分之一成员拥有博士学历,旗下“指慧家”指数产品线布局103只ETF及指数基金,总规模达1914亿元 [6] 科创价格指数表现 - 自2019年12月31日至2025年4月3日,科创价格区间回报率达15.37%,跑赢同期沪深300、中证500等主流宽基指数 [1] - 截至4月3日,科创价格指数市盈率为170.33,市净率为3.91,对比其它科创板宽基指数估值相对较低,配置性价比突出 [2] 科创价格指数优势 - 全维度覆盖,涵盖567只成分股,平均市值131亿元,市值覆盖度达97%,较科创50、科创100等指数更均衡,可挖掘中小市值黑马潜力 [3] - 硬科技浓度高,前六大行业合计权重超92%,电子占比44.46%,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电子龙头,受益于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 [3] - 盈利弹性与研发壁垒双驱动,成分股过往平均毛利率超30%,当前业绩或筑底回升,2020 - 2023年度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长期维持在10%附近,技术护城河深厚 [3] - 历史波动率与收益特征鲜明,年化波动率超30%高于主流宽基,近一年年化收益率25.37%远高于沪深300、中证全指,适合长期定投或左侧布局 [4][5]
北京健康(0238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1: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49,945千港元,较2023年的140,346千港元增长6.84%[2]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为115,575千港元,较2023年的61,721千港元扩大87.25%[2] - 2024年公司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158,183千港元,较2023年的152,867千港元增加3.47%[4]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92港仙,2023年为1.01港仙[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398,050千港元,较2023年的1,484,646千港元减少5.83%[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552,116千港元,较2023年的693,725千港元减少20.41%[5]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38,011千港元,较2023年的148,733千港元减少7.21%[6] - 2024年流动净资产值为414,105千港元,较2023年的544,992千港元减少24.02%[6]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71,729千港元,较2023年的75,090千港元减少4.47%[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740,426千港元,较2023年的1,954,548千港元减少10.95%[6]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为149,945千港元,2023年为140,346千港元[16]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总计149,945千港元,2023年为140,346千港元,同比增长6.84%[17] - 2024年集团确认收入40,018,000港元,2023年为41,676,000港元,同比下降3.98%[17] - 2024年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金额为132,752千港元,2023年为159,529千港元,同比下降16.79%[20] - 2024年其他收入总额为30,095千港元,2023年为38,805千港元,同比下降22.45%[21] - 2024年总收益/(亏损)净额为 -45,773千港元,2023年为 -2,721千港元,亏损扩大[21]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经扣除各项后得出,已售存货成本为105,119千港元,2023年为94,929千港元,同比增长10.73%[22] - 2024年银行借款之利息为0千港元,2023年为98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28千港元,2023年为278千港元[25]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总计为 -3,846千港元,2023年为 -7,057千港元[25]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116,218,000港元,2023年为61,882,000港元,亏损扩大[29] - 2024年末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计23,398千港元,2023年为16,826千港元,同比增长39.06%[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收入约为1.49945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6.8%,医养产品销售收入增加5.7%至1.35907亿港元[58] - 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2.2%至约1.14265亿港元[59] - 本年度集团整体毛利率为23.8%,去年同期为27.4% [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约为1567.8万港元亏损,去年同期为3608.4万港元收益,主要因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减少1037.3万港元及加元兑港元下跌约7.9%产生汇兑差额亏损2929万港元[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433.1万港元,占总销售金额9.6%,2023年为1390.4万港元,占比9.9% [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行政开支为8071.6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9.8% [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开支及亏损为796.3万港元,2023年为139.7万港元,主要为联营公司投资减值拨备约791.2万港元[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融资成本约22.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9.4% [66] - 应占合营公司亏损主要为应占1121695 B.C. Ltd.股东应占亏损之47.47%约1344.6万港元,2023年为572.8万港元[67]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主要包括应占北京体育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之股东应占亏损之25.07%约572.7万港元及应占上海骏帛纺织品有限公司之股东应占亏损之20%约1027.7万港元[6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约为17.40426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2.14122亿港元,主要因本年度亏损、人民币贬值等因素[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786.5万港元,银行理财产品结余约1.18441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17065亿港元[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达4.14105亿港元,流动比率为4倍[7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数为60.58772027亿股,股东应占权益约17.16111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约0.283元[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开支约为663.8万港元,较2023年的137.2万港元有所增加[73] - 人民币兑港元贬值约5.3%,集团在其他全面收益亏损确认汇兑亏损2474.6万港元[69] - 年初集团收购附属公司12.7637%股权,支付代价约5453.5万港元[69][70] - 集团向合营公司提供约4816万港元贷款[70] 财务报表编制及准则应用情况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常规编制,数值调整至最接近的千位数,以港元呈列[7] - 公司本年度首次采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应用后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公司未应用多项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 业务区域及客户相关数据 - 公司有单一营运及可呈报分类,提供医疗、健康及养老相关服务及产品[14] - 2024年公司100%(2023年:100%)收入来自中国内地客户[14] - 2024年公司超过92%(2023年:超过87%)的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内地[14] - 2024年收入约10,462,000港元(2023年:17,431,000港元)来自向单一客户销售货品[14] 养老机构业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经营及管理六家养老机构共提供1243张床位,其中医疗床位849张,期末入住率达72% [36] - 本年度养老机构床位收入为人民币4508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181万元,同比增长8% [36] - 无锡梁溪区广益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074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入住率达92% [37][38] - 无锡梁溪区五河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88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入住率降至57% [37][39] - 常州新北薛家爱心养老中心及护理院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130万元,2023年为964万元,同比增长17%,入住率78% [37] - 无锡梁溪区惠枫养老中心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48万元,2023年为122万元,同比增长21%,入住率44% [37] - 芜湖镜湖区金太阳养老中心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58万元,2023年为421万元,同比增长9%,入住率95% [37] - 常州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新开业)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10万元,入住率34% [37] - 按香港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列示的收入2024年为1403.8万港元,2023年为1172.6万港元,增长19.7% [37] - 2024年薛家爱心养老中心及护理院营业收入1130万元,同比增长17%,入住率78%[40] - 2024年惠枫养老中心营业收入148万元,同比增长21%,入住率44%[41] - 2024年芜湖金太阳养老中心营业收入458万元,同比增长9%,入住率95%[42] - 2024年常州市罗溪区敬老院及护理院营业收入110万元,入住率34%[43] 项目规划与进展 - 古运河文化创意大厦康养项目预计2025年上半年开业,计划设医养结合型床位约450张[44] - 日照康养项目计划设床位数约116张[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多地参与六个项目,总占地超40万平方米[46] - 北京陆港项目土地面积87,607平方米,集团股权占比95%[47] - 上海三鲁路项目土地面积20,480平方米,集团股权占比20%[47] - 上海虹梅路项目土地面积39,448平方米,集团股权占比100%[47] - 大理海东新区项目土地面积275,181平方米,股权占比60%,因政府暂停审批暂时停止,正与政府商讨后续安排[48] - 加拿大Royal Tower项目土地面积10,588平方米,股权占比47.47%,正筹备土地发展性质重新规划手续并寻找合作方[48] - 加拿大Ovation项目土地面积2,425平方米,以债权投资参与,2024年初交付单位,7月中旬项目公司已偿还约860万加元[48] - 无锡古运河护理院项目预计2025年开业,将新增营运床位约450张[52] 伟森盛业业务数据 - 2024年伟森盛业参加线下市场活动13场,接待客户837人,获得有效项目32个,已签约项目4个[50] - 伟森盛业线上宣传总曝光量达9,933万次,新增销售合同签约金额1.22亿元[50] - 2024年伟森盛业与美国KI公司合作成立中国研发中心,获七大项产品认证证书[51]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2025年将启用线上增值服务,搭建综合性增值服务产业链[53] - 公司暂不加码中国健康产业园投入,将出售部分项目,加快加拿大皇家山项目审批[54] - 公司将以医养类产品为主,开拓细分市场,研究开拓海外市场,增加北美销售渠道[55] 集团或然负债情况 - 集团或然负债最多为人民币2800万元(相当于约3023.8万港元),联营公司已动用担保银行贷款约人民币2423.5万元(相当于约2617.2万港元)[32] - 集团就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担保的或然负债最多约3023.8万港元,联营公司已动用约2617.2万港元[75] 集团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约179名,2023年为170名[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男性员工80名,女性员工99名;2023年男性73名,女性97名[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薪酬)约为3588.8万港元,2023年为3999.4万港元[78] 公司证券及股息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购买、销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8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83]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85]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寄发股东并在相关网站刊载[87]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五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1] - 公司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80]
北京健康(0238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22:11
财务表现 - 收入为73,307千港元,同比下降6.1%[6] - 毛利为16,382千港元,同比下降12.5%[6] - 期間虧損為57,579千港元,同比增加219.3%[6] -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全面虧損總額為68,085千港元[10]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0.93港仙[10] - 公司上半年除税前亏损6,034.2万港元[18] - 公司应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亏损1,023.3万港元[18]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712.8万港元[18] - 公司于一間联营公司之投资减值亏损466.0万港元[18] - 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280.1万港元[18]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3,693.8万港元[18] 其他全面收益 - 透過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賬之債權投資公平值變動為77千港元[8] - 換算海外業務之匯兌差額虧損為8,442千港元[8] - 指定為透過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賬之權益工具公平值變動虧損為4,508千港元[8] - 應佔一間合營公司之其他全面收益為1,156千港元[8] - 應佔一間聯營公司之其他全面虧損為143千港元[8] 资产负债表 - 公司上半年总资产为20.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1%[12,13] - 公司上半年流动资产为5.9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3%[12,13] - 公司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1%[12,13] - 公司上半年总权益为18.3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3%[12,13,14] - 公司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8.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2%[14] - 公司上半年非流动资产为14.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12,13] - 公司上半年流动负债为1.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9%[12,13] - 公司上半年非流动负债为0.7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8%[12,13] - 公司上半年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賬之債權投資為1.6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7%[12,13] - 公司上半年透過損益以公平值列賬之金融資產為3.0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12,13] 现金流量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1,711千港元[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0,998千港元[22] - 购买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列账的债权投资为15,908千港元[22] - 出售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的权益投资所得款项为153,229千港元[22] - 已收取上市权益投资的股息为23,447千港元[22] - 购买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的权益投资为117,974千港元[22] - 已付利息为96千港元,租赁付款本金部分为1,927千港元[22] - 已付非控股股东的股息为755千港元[22] 收入构成 - 本集团100%的收入來自中國內地客戶,超過91%的非流動資產位於中國內地[37] - 銷售商品收入為68,078千港元,提供服務收入為5,229千港元[39] - 本集團提供的醫療、健康及養老相關服務及產品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為7.1%[39] 养老业务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经营和管理6家养老机构,共提供1,235张床位(主要在长三角地区),其中包括4家医疗机构合计849张医疗床位[134] - 平均入住率达到56%以上,经营现金流稳定[134] - 本期间养老机构床位实现收入人民币2,164万元,同比增长4%[134] - 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11.97万元,同比减少41%,主要是新开业常州羅溪护理院项目前期成本增加所致[134] - 公司养老中心总床位数达1,215张[137] - 上半年总收入达21,640千港元,同比增长4%[137] 其他业务 - 本集团在北京、上海、大理及加拿大共参与6个项目,总占地超过40万平方米[149] - 本集团拟通过升级改造朝阳物流项目,引入优质企业运营,打造以智慧仓储、数字技术和新能源为主题的新型产业园区[151] - 本集团已与优质合作伙伴签署合作意向,共同开发上海虹梅路项目作为该区域具有标志性的租赁项目[153] - 本集团参与的加拿大Ovation项目已于2024年初交付买家,项目公司已向本集团偿还约860万加元,预计将继续还款[154] - 本集团旗下从事医疗及养老产品业务的北京偉森盛業家具有限公司在教育、养老及医疗领域持续拓展市场[155] 财务管理 - 本集团作为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融资平台,力求優化資本及融資結構[1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間資本開支約2,578,000港元,主要用於購置物業、廠房及設備[184] - 本集團就授予一間聯營公司的銀行融資提供擔保,擁有或然負債最多30,678,000港元[188] - 本集團面臨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外匯風險,但管理層將持續監控並採取對沖措施[192] 人力资源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共有164名员工,其中男性71名,女性93名[1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总员工成本约为19,692,000港元[193] - 公司的薪酬政策是根据市场水平确定所有员工的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