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墨(02237)

搜索文档
中国石墨预计中期净亏损不多于1200万元
智通财经· 2025-08-18 12:34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不多于人民币1200万元 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约人民币1620万元收窄约420万元 [1] - 亏损减少主要由于生产及成本控制措施推动毛利率上升 且行政开支较2024年上半年有所减少 [1] 经营改善 - 管理层在2025年上半年采取有效的生产及成本控制措施 [1] - 成本控制措施直接导致毛利率上升 [1] - 行政开支实现同比减少 [1]
中国石墨(02237.HK)预计中期净亏损不多于1200万元
金融界· 2025-08-18 12:24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不多于人民币1200万元 [1]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人民币1620万元 [1] - 净亏损同比收窄幅度至少达25.9% [1]
中国石墨(02237.HK)预期上半年净亏损不多于1200万元
格隆汇· 2025-08-18 12:14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不多于人民币12百万元 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16.2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4.2百万元 [1] - 亏损减少主要由于毛利率上升及行政开支减少 [1] 经营措施 - 管理层在2025年上半年采取有效的生产及成本控制措施 [1]
中国石墨(0223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估计业绩
2025-08-18 12:09
业绩总结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约1620万元[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不超1200万元[3] - 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上半年亏损减少约420万元[3] 未来展望 - 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综合财务业绩预期8月底前发布[4]
中国石墨(02237.HK)将于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0:27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通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 [1]
中国石墨(02237)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5 10:17
公司信息 - 公司全称是中国石墨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2237[2] 董事会会议 - 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其发布[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赵亮先生及李伟海先生[4]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申士富先生、刘泽政先生、赵婧冉女士及何凯栋先生[4]
2025-2031年中国石墨烯复合纤维行业市场发展形势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5 05:38
行业概述 - 石墨烯复合纤维行业涵盖从原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结构[3] - 行业研究综合考虑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历史数据、竞争格局和技术革新等多维度因素[2] - 报告通过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供给端、需求端、经营特性和盈利能力等关键指标[2] 市场规模与产能 - 2019-2024年中国石墨烯复合纤维行业产能持续增长,具体数据见统计图表[7] - 2025-2031年行业产能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详细预测数据见分析报告[7] - 2019-2024年行业产量统计分析显示稳定增长趋势[7] - 产能配置与利用率调查反映行业生产效率状况[7] - 2025-2031年产量预测表明行业持续扩张预期[7] 市场需求分析 - 2019-2024年石墨烯复合纤维市场需求量呈现上升曲线[7] - 2025-2031年市场需求量预测显示持续增长趋势[7] - 需求结构分析揭示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分布格局[7] - 产业供需情况通过产销统计图直观展示[18] 进出口分析 - 2019-2024年中国石墨烯复合纤维进口量有详细统计数据[10] - 同期出口量统计显示海外市场拓展情况[10] - 进出口区域格局分析包括进口地区格局和出口地区格局[10] - 2025-2031年进出口预测涵盖进口和出口双方向[8] 区域市场分布 - 2024-2025年国内需求地域分布结构显示市场集中度特征[10] - 重点区域消费分析覆盖华东、华南、华北、西南、西北、华中和东北七大区域[10] 价格走势分析 - 市场价格特征体现产品定价特殊性[10] - 当前市场价格评述反映市场供需状况[10] - 影响价格因素分析涵盖多重市场变量[10] - 未来价格走势预测基于市场发展趋势[10] 竞争格局 - 2024-2025年产业竞争现状包括中外竞争力对比分析[15] - 技术竞争和品牌竞争构成行业竞争核心维度[15] - 产业集中度分析涵盖生产企业集中分布和市场集中度[15] - 企业提升竞争力策略提供发展方向建议[15] 技术发展 - 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显示当前技术水平[7] - 国内外技术差异与原因分析揭示发展差距[7] - 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预测指明创新路径[7] - 提升技术能力策略建议提供具体实施方案[7] 重点企业分析 -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涵盖基本情况、经营情况和竞争力分析[10] - 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10] - 南通长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涉及基本情况和经营数据[10] - 南通强生石墨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包含公司基本情况和经营分析[11] - 浙江烯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涵盖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15] -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包括基本情况和经营数据分析[15] 发展趋势预测 - 2025-2031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涵盖竞争格局和发展预测[15] - 市场趋势分析显示未来发展方向[15] - 2025-2031年市场盈利预测提供财务展望[13]
中国石墨(02237)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2:27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00万港元,股份20亿股,面值0.001港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总数均为16亿股,库存股份为0[2] 购股权计划 - 上月底和本月底股份期权数目均为0,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1.6亿股[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中方刚调整出口规则,美方就对中国石墨加税,加拿大趁势对华出手
搜狐财经· 2025-07-22 02:07
中方出口规则调整 - 中方修订《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加强对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 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的出口管控 [3] - 调整旨在顺应技术发展变化 完善技术贸易管理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 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5] 美国对华石墨加征关税 - 美国商务部对原产自中国的阳极级石墨加征93.5%的初级反倾销税 [1] - 叠加原有税率后 中国输美石墨实际关税税率达160% [1] - 加税理由为存在不公平补贴 [1] - 石墨是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材料 [3] 加拿大对华钢铁进口限制 - 加拿大计划将中国钢铁进口量限制在2024年水平的一半 [7] - 对超出部分征收50%关税 [7] - 理由为阻止中国廉价钢材大量涌入加拿大市场 避免对本土市场造成冲击 [7] 行业影响与博弈 - 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打压持续 包括对关键原材料加税 [3][5] - 中方将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纳入限制名单 旨在促进技术安全可持续应用发展 巩固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主导地位 [3][5] - 加拿大限制中国钢材进口既为自保 也为配合美国在关税谈判中针对中国的策略 [8] - 中方强调将坚决反制任何牺牲中国利益的行为 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10]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石墨烯薄膜行业背景、产业链、企业布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技术突破驱动高端应用,中国石墨烯薄膜行业迈向百亿市场[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1 01:07
石墨烯薄膜行业概述 - 石墨烯薄膜是由单层或多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高导电性、高强度和超薄特性,按层数可分为单层、双层/少层及多层石墨烯薄膜,按功能化形式可分为氧化、氢化及氟化石墨烯薄膜等改性类型,按基底材料可分为铜基底、PET基底、镍泡沫基底等 [2] - 石墨烯薄膜应用覆盖柔性电子、传感器、能源存储等领域,性能与分类密切相关 [2] - 中国石墨烯薄膜产业已形成"粉体规模化、薄膜高端化"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在消费电子、柔性显示、医疗健康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 [1] 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 - 中国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以化学气相沉积(CVD)法为核心,实现8英寸晶圆级薄膜良品率达85%,主导电子器件与柔性显示领域 [5] - 氧化还原法年产能突破5000吨级、粉体价格降至200元/克,满足储能器件与传感器的大规模需求 [5] - 机械剥离法单层率提升至92%,为高端研究及特种应用提供高结晶度、少缺陷薄膜 [5] - CVD法迁移率>15,000cm²/V·s,氧化还原法比电容>300F/g,机械剥离法强度>130GPa [6] 行业发展背景 - 国家层面构建起多维度政策体系,通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政策明确石墨烯是我国未来重点发展领域 [7] - 行业专利布局从早期"规模扩张"转向"聚焦前沿",8英寸以上晶圆级薄膜、石墨烯量子芯片等"卡脖子"领域专利占比跃升至15% [9] - 生物提取法、机械剥离法等绿色工艺专利年均增长12%,推动技术路径向低成本、可持续方向多元化布局 [9]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形成"上游国产替代加速、中游技术分化突破、下游应用场景深化"的协同发展格局 [11] - 上游高端设备仍部分依赖进口,中游制备环节呈现技术分层,CVD法主导高端应用,氧化还原法主要用于导热膜等领域 [11] - 下游应用形成梯度发展,消费电子散热膜、柔性显示电极已实现规模化商用,新能源电池集流体快速放量,半导体、氢能等高端应用仍待突破 [11]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石墨烯薄膜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将突破百亿元 [15] - 消费电子散热领域石墨烯导热膜导热系数突破2000W/m·K,广泛应用于华为、小米等旗舰机型 [17] - 柔性显示领域国产石墨烯透明导电电极耐弯折性能超过10万次,已批量供货华为、OPPO等折叠屏手机厂商 [17] - 新能源电池领域石墨烯复合集流体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30%,2025年订单预计增长300% [17] - 医疗健康领域石墨烯发热膜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认证,拓展了生物医学应用边界 [17]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已形成梯队化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以富烯科技、二维碳素、重庆金美为代表,合计市占率约20%-25% [19] - 第二梯队包括宁波墨西、柔碳科技等企业,合计市占率15%-20% [19] - 第三梯队为众多中小型企业,单个企业市占率不足5% [19] - 头部企业正通过技术突破和下游绑定加速整合 [19]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五年行业将聚焦高性能材料研发、高端制造领域应用及产业链生态构建 [23] - 等离子体增强CVD技术、生物提取法等绿色工艺将推动生产成本持续下降,预计单层石墨烯薄膜成本将从2025年的800元/平方米降至2030年的300元/平方米以下 [23] - 新能源领域市场规模CAGR将达35%,电子信息领域柔性显示用石墨烯透明电极在折叠屏手机的渗透率突破50% [24] - 行业将加速构建覆盖原料制备、薄膜加工到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预计2025-2030年国家层面将出台10项以上行业标准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