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长集团(02182)
icon
搜索文档
天长集团(0218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08:56
财务表现 - 本集團於2023年錄得總收益約697.5百萬港元,較2022年減少約39.0%[9] - 本集團錄得毛利約135.9百萬港元,毛利率約19.5%[9]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本年度溢利約23.5百萬港元[10]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盈利約為3.78港仙[11] - 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9.0%,由1,143.9百万港元下降至697.5百万港元[27] - 2023年毛利約135.9百萬港元,毛利率為19.5%[34] - 一體化注塑解決方案分部毛利率為21.5%,較上年同期下降[35] - 電子煙產品分部毛利率為12.4%,較上年同期下降[36][37] - 醫療消耗品分部錄得毛損2.2百萬港元[38]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約23.5百萬港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77.8%[45] - 于2023年12月31日,集團擁有銀行結餘及現金約132.6百萬港元[47] - 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的計息借款約為61.9百萬港元,加權平均實際年利率約為3.91%[47] - 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率為8.8%[47] 業務發展 - 本集團通過三個分部經營業務,包括一體化注塑解決方案分部、電子煙產品分部及醫療消耗品分部[5] - 本集團已取得由中國海關頒發的高級認證企業證書(AEO),有效提升集團營運效率[6] - 本集團成立研發中心,主要致力提高電子煙的核心技術[7,8] - 集團取得由中國國家煙草專賣局頒發的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有效期自2022年6月28日至2023年6月30日,並已於2023年再延長兩年[22] - 集團的醫用口罩已通過美國ASTM F2100 Level 3標準及歐洲EN14683 Type IIR標準測試[26] - 集團的防顆粒摺疊口罩-KN95已通過中國GB2626-2019標準及美國NIOSH N95-認證前測試[26] - 集團的防顆粒摺疊口罩-FFP2已通過EN 149:2001+A1:2009標準並獲得CE認證[26] - 集團的醫用防顆粒摺疊口罩-N95及FFP2於2022年8月取得美國FDA的510(k)上市前通知審核批准[26] - 一體化注塑解決方案分部收益約572.4百萬港元,佔總收益約82.1%,較上年同期減少約2.5%[28] - 電子煙產品分部收益約122.7百萬港元,佔總收益約17.6%,較上年同期減少約77.8%[30][31] - 醫療消耗品分部收益約2.4百萬港元,佔總收益約0.3%,較上年同期減少約33.3%[32][33] 未來發展 - 受宏觀經濟及電子煙產品主要客戶獨家權取消的影響,本集團錄得收益及溢利減少[7] - 本集團整合團隊並投資研發項目,為長遠發展提供支持[7] - 集團將繼續努力尋找對高品質電子煙及塑料產品有需求的新客戶[12] - 集團新成立的研發中心將大幅提升集團的核心技術及競爭優勢[12] - 集團將繼續努力提升成本效益以增強競爭力[12] - 管理團隊將繼續履行職責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14] 環境保護 - 集團已建立「污水、廢氣及噪音管理程序」,以減少工廠日常的廢棄物排放[99] - 集團的車輛燃料消耗和發電主要依賴柴油燃料,是集團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100] - 2023財政年度集團的氮氧化物(NOx)排放118.7公斤、硫氧化物(SOx)排放95.91公斤、顆粒物排放(PM)7.69公斤[101] - 2023財政年度集團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8,143.4噸二氧化碳當量[103] - 集團已設定減少碳排放的目標,並實施了定期檢查車輛和生產設施、提高員工節能意識、選擇高能效設備等措施[106,107,108] - 集團實施了全面的廢棄物管理系統,對有害廢棄物和非有害廢棄物進行管理[111] - 2023財政年度有害廢棄物為11.96噸,密度為0.02噸/百萬港元收益[116] - 2023財政年度無害廢棄物為287.77噸,密度為0.41噸/百萬港元收益[116] - 集團實施了全面的回收計劃,2023財政年度塑膠回收88噸,紙張回收49噸[117] - 集團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廢水排放符合標準[122][123][124] 能源管理 - 能源消耗是集团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公司采取积极措施实施系统性的能源管理和优化策略[129] - 公司通过升级设备、改善隔热和实施节能措施等方式提高能源效率,并提供节能培训和鼓励员工改变日常行为来提高节能意识[130] - 公司采用无水技術如注塑成型來最大程度減少生產用水,並實施各種措施有效降低運營和生活用水[134,135] 人力資源管理 - 集團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以及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149,150] - 集團實施管理體系,包括全面的薪酬和晉升評估流程,以公平合理地獎勵員工[152] - 集團嚴格遵守與僱傭相關的法律法規,未發生
天长集团(02182)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345.7万港元 同比减少77.86%
智通财经· 2024-03-28 08:4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全年收益为6.98亿港元,同比减少39.03% [1] - 公司2023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345.7万港元,同比减少77.86% [1]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78港仙 [1] - 公司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5港仙 [1] 业务分部表现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2023年收益为5.72亿港元,占总收益的82.1% [2]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2023年收益较2022年减少1470万港元,同比下降2.5% [2]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下降主要由于主要客户订单减少 [2]
天长集团(0218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08: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益为697,514千港元,同比下降39%[1] - 2023年毛利为135,914千港元,同比下降47.7%[1]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23,457千港元,同比下降77.8%[1]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78港仙,同比下降77.8%[1] - 公司2023年总收益为697,514千港元,同比下降39.0%[20][21] - 2023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5,921千港元,同比下降77.8%[20][21] - 公司2023年所得稅開支為2,464千港元,同比下降77.4%[20][25] - 公司2023年年內溢利為23,457千港元,同比下降77.9%[20][21]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78港仙,摊薄盈利为3.75港仙,较2022年的17.09港仙和16.99港仙显著下降[29] - 公司2023年总收益为697.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9.0%[37] - 公司2023年毛利为135.9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9.5%,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37] - 公司2023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3.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7.8%[3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减少至23.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7.8%[60]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2,590千港元,同比增长3.3%[3] - 2023年存货为78,213千港元,同比下降39.1%[3] - 公司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13,301千港元,同比下降52.3%[3] - 2023年计息借款为61,939千港元,同比下降49%[3] - 公司2023年总资产净值为782,764千港元,同比增长0.1%[3]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02,762千港元,较2022年的210,511千港元大幅减少[30] - 公司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55,512千港元,较2022年的159,696千港元显著下降[32] - 公司2023年计息借款总额为61,939千港元,较2022年的128,813千港元减少[33] - 公司2023年租赁负债总额为3,818千港元,较2022年的3,713千港元略有增加[35] - 公司2023年来自第三方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07,788千港元,较2022年的216,137千港元大幅减少[30] - 公司2023年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账款为21,576千港元,较2022年的28,588千港元减少[32] - 公司2023年计息借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3.91%,较2022年的4.19%有所下降[34]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32.6百万港元,计息借款为61.9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8.8%[62]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电子烟产品及医疗消耗品的制造及销售[5] - 公司2023年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为122,726千港元,同比下降77.8%[20][21]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2023年收益为572,400千港元,同比下降2.5%[20][21] - 医疗消耗品分部2023年收益为2,388千港元,同比下降33.5%[20][21]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为572.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82.1%,同比下降2.5%[47]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为122.7百万港元,占总收益17.6%,同比下降77.8%[48] - 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为2.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0.3%,同比下降33.3%[49]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毛利为122.9百万港元,毛利率为21.5%,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51] - 电子烟产品分部毛利为15.2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2.4%,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52] - 医疗消耗品分部毛损为2.2百万港元,毛损率为91.7%,主要由于滞销存货计提拨备[53] 成本与开支 - 2023年公司研发开支为29,491千港元,同比下降10.5%[24] - 公司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51,844千港元,同比下降26.3%[24] - 其他收入增加至16.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3.8%,主要由于新厂房租金收入和银行利息收入增加[54][55] - 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至4.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0.7%,主要由于销量下降[56]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减少至114.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2.2%,主要由于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花红减少[57] - 财务成本减少至5.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5.0%,主要由于偿还银行借款[58] - 所得税开支减少至2.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7.1%,主要由于税前溢利减少[59]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预计新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5] - 公司2023年未确认的末期股息为9,300千港元,较2022年的12,400千港元减少[28]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1.5港仙,较2022年的每股2.0港仙有所减少[81]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14日至6月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享有末期股息的股东资格[82] - 公司已采纳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并承诺遵守高标准的企业管治措施[74]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灿林先生继续担任两项职务,董事会认为此举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75]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负责检阅及监督财务申报程序及内部监控系统,并提名及监察外聘核数师[77] - 公司全体董事已确认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了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已获核数师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意[7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可供查阅[8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在公司网站刊发[84] 其他事项 - 公司已取得中国海关颁发的经认证的经营者证书[36] - 公司电子烟产品主要客户之间的独家权条款已被取消,导致销售订单数量减少[36] - 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且无重大或然负债[64][65] - 公司计划通过新研发中心拓展产品范围,并继续寻找高质电子烟及塑料产品的新客户[61]
天长集团(0218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08:33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17年4月2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3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8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从事电子烟产品和医疗消耗品制造销售及提供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82] - [公司通过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和医疗消耗品三个分部经营业务,产品分销至国内外市场][4][5] - [公司可报告及经营分部包括电子烟产品、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和医疗消耗品三个分部][93] 宏观环境与业务影响 - [202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和消费者信心受俄乌战争升级、高通胀、加息及欧美银行倒闭等挑战影响,电子烟产品独家权条款取消,销售订单数量受影响][6] 财务总体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400.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8%(2022年6月30日:571.4百万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毛利约80.0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119.3百万港元),毛利率约20.0%(2022年6月30日:20.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20.6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48.6百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3.33港仙(2022年6月30日:7.84港仙)][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4009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7050万港元或约29.8%][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064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8587亿港元][78][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4440万港元,2022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1685亿港元][78][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400,90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71,412千港元下降30%][10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19,319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为55,613千港元,期内溢利为48,587千港元][9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0,64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8,587,000港元][11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33港仙,2022年同期为7.84港仙;每股摊薄盈利为3.29港仙,2022年同期为7.79港仙][11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223.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561.3万港元][166] 各业务分部情况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业务分部收益主要来自注塑模具设计制作及注塑组件设计制造][10] - [公司能根据设计、特点和规格特别设计制作注塑模具及其型腔,所制模具能达到国家指引下最高级精密等级MT1][11] - [公司借助注塑工序和注塑模具制造办公家具、电子产品、家电等所需注塑组件][1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约为3186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79.5%,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5630万港元或约21.5%][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毛利约为6990万港元,毛利率为21.9%,2022年6月30日分别为6170万港元和23.5%][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收益318,622千港元,毛利69,939千港元,分部业绩67,242千港元][96] - [2023年上半年模具及塑料制品销售收益为318,62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2,264千港元有所增长][103] 电子烟产品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约为819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20.4%,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2380万港元或约73.2%][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烟产品毛利约为1010万港元,毛利率为12.3%,2022年6月30日分别为5740万港元和18.8%][26] - [公司已将电子烟OEM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延长两年,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13] - [2023年3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天长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以1元人民币(约1港元)现金代价收购广东天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天沅主要从事电子烟产品销售][162][1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附属公司收购后对集团收益及业绩无重大贡献,若收购于报告期初发生,贡献亦微不足道][1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烟产品收益81,868千港元,毛利10,016千港元,分部业绩10,016千港元][96] - [2023年上半年电子烟产品销售收益为81,86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05,714千港元大幅下降][103] 医疗消耗品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约为4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0.1%,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00万港元或约88.2%][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消耗品毛利约为19000港元,毛利率为4.8%,2022年6月30日分别为195000港元和5.7%][27] - [公司开发的防颗粒折叠口罩 - KN95和FFP2通过多项标准测试,且N95及FFP2于2022年8月取得美国FDA的510(k)上市前通知审核批准][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消耗品收益411千港元,毛利19千港元,分部业绩19千港元][96] - [2023年上半年医疗消耗品销售收益为41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434千港元下降][103] 其他收支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约380万港元,与2022年同期的约420万港元相若][28]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24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70万港元或约22.6%][29]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55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60万港元或约7.7%][30]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约1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40万港元或约77.1%][32] - [2023年上半年溢利约20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800万港元或约57.6%][3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384.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18万港元,同比有所下降][10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97.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78.6万港元,亏损有所收窄][10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相关财务成本为312.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29.8万港元][107]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7592.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266万港元,有所减少][107] - [2023年上半年存货成本为32092.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5209.3万港元,大幅下降][107] - [2023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57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568.5万港元,略有增加][107]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5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02.6万港元,明显降低][108] - [2023年上半年与最终控股方控股公司的租赁付款为59.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9.7万港元][168]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956.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10万港元][169] - [2023年上半年在建工程应付款项应计利息开支约为14.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1万港元][169]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情况 现金流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264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5347亿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7.8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76.4万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56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7.0387亿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0499亿港元,2022年同期减少净额为2.3276亿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支付股息1.24亿港元,与2022年同期相同][78][79][8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购一间附属公司花费7万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为6698.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642.7万港元][166] - [2023年上半年受限制银行结馀约717.1万港元被释放用于支付分包商][170] - [2023年上半年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额外应付款项约123.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5.2万港元][171] 资产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609亿港元,计息借款为1.127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6.4%][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6174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01024000港元;流动资产为415682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3589000港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8755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1231000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12812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2358000港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498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656000港元;资产净值为76488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1726000港元][7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1,077,42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04,613千港元有所下降;可报告分部负债总计312,54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22,887千港元有所下降][98] - [2023年6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产总计625,00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64,999千港元有所下降,其中香港地区为7,752千港元,中国内地为617,250千港元][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上市投资(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公允值为32,26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633,000港元][117] - [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公允值参考退保现金值确定,年回报率2% - 3.9%][117] - [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已质押,为约7,568,000港元计息借款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9,332,000港元][1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一年内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付款为512,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20,000港元][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最低租赁付款现值为40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17,000港元][119] - [融资租赁合同隐含利率为每年4.03%][11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出租账面价值约7,344,000港元机械,首租期三年,租赁付款总额固定且与资产账面价值相近][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第三方款项为128,694,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6,137,000港元有所下降;亏损拨备约为5,59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26,000港元][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第三方款项为103,406,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9,696,000港元有所下降][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为4.59%,2022年12月31日为4.19%][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计息借款由账面价值约399,160,000港元的资产、公允值约32,266,000港元的保险合约及公司担保抵押,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值分别为431,125,000港元、31,633,000港元][1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确认政府补贴的递延收益约为10,51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476,000港元][133]
天长集团(0218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1:1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00,90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71,412千港元下降约29.84%[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79,97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31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2.97%[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2,23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5,613千港元下降约60.01%[1]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0,6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8,58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7.50%[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3.33港仙,2022年同期为7.84港仙,同比下降约57.5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61,74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01,024千港元下降约5.6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15,68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3,589千港元下降约17.4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87,55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1,231千港元下降约26.5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64,88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81,726千港元下降约2.1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400,90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71,412千港元下降29.84%[17][18][2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22,237千港元,期内溢利20,64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除税前溢利55,613千港元和期内溢利48,587千港元大幅下降[17][18] - 2023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1,077,42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04,613千港元下降10.55%[19] - 2023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负债总计312,54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22,887千港元下降26.1%[19] - 2023年上半年研发开支15,79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2,957千港元下降52.06%[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625,00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64,999千港元下降5.99%[2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美国的外部客户收益47,5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1,619千港元下降41.74%[21]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1,43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4千港元增长441.67%[2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97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 - 1,786千港元亏损有所收窄[24]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31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98千港元;员工成本总额为759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2660千港元;存货成本为3209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2093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5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26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33港仙,2022年同期为7.84港仙;每股摊薄盈利为3.29港仙,2022年同期为7.79港仙[31]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投资(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为3226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633千港元,公允值变动为593千港元,汇兑调整为40千港元[32][33]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一年内租赁付款为512千港元,租赁付款现值为40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租赁付款为1820千港元,租赁付款现值为1617千港元,隐含利率为每年4.03%[3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123,10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0,511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139,660千港元,2022年为237,368千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03,40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9,696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67,157千港元,2022年为252,383千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4.59%,2022年12月31日为4.19%[42] - 2023年6月30日计息借款由账面价值约399,160,000港元资产、公允值约32,266,000港元保险合约及公司担保抵押,2022年对应为431,125,000港元和31,633,000港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400.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8%,2022年6月30日为571.4百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80.0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119.3百万港元;毛利率约20.0%,2022年6月30日为20.9%[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20.6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48.6百万港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3.33港仙,2022年6月30日为7.84港仙[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400.9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70.5百万港元或约29.8%[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为80.0百万港元,毛利率为20.0%(2022年6月30日:119.3百万港元,20.9%)[57] - 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2.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0.7百万港元或约22.6%[62]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55.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6百万港元或约7.7%[63] - 所得税开支约为1.6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4百万港元或约77.1%[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60.9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128.4百万港元),计息借款为112.7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128.8百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4.59%(2022年12月31日:4.19%),资产负债率为16.4%(2022年12月31日:18.9%)[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合共约399.2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431.1百万港元)的若干楼宇、机器及设备等资产及公允价值约32.3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31.6百万港元)的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抵押为银行融资的担保[72]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有电子烟产品、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医疗消耗品三个可报告及经营分部[14]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约为318.6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79.5%,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56.3百万港元或约21.5%[54]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约为81.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20.4%,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23.8百万港元或约73.2%[55] - 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约为0.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0.1%,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0百万港元或约88.2%[56]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决定自保留盈利中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现金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合共约12400000港元,已于2023年6月27日派发给股东[29]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6月30日:无)[87] 公司人员及投资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1069名雇员[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根据购股计划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的尚未行使购股总数为35790000份,行使价均为0.355港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持有其他公司股权的重大投资[76] - 集团无计划进行重大投资或增加资本资产[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78]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由陈灿林先生担任,虽与企业管治守则规定相悖,但董事会认为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最佳利益[80] - 除特定情况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82] - 审核委员会由吴志伟先生、洪俊良先生及陈秉阶先生组成,吴志伟先生任主席[83] 其他情况 - 集团于中国成立的实体须按25%的法定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惠州市天长实业有限公司自2022年12月获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3年,按15%的优惠税率缴纳[28] - 应付在建工程款项按4.75%实际年利率折现,2022年同[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截至2022年12月31止年度,公司并无订立任何新的融资租赁协议[36] - 公司电子烟雾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延至2025年[49]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88]
天长集团(0218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23:58
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 - 2022年,全球经济受俄乌战争和通胀上升影响,公司表现低迷[7] - 公司通过三个业务部门运营,分别是一体化塑料解决方案、电子烟和医疗消耗品[5] - 2022年,公司总收入约为1,143.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约2.3%[9] - 公司毛利约为260.1百万港元,毛利率约22.7%[10] - 公司净利润约为105.9百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约为17.09港仙[11] - 公司年内资本支出约为12.5百万港元,其中1.7百万港元用于添置新机器[13] - 集团预计2023年将面临挑战,受到利率上升、地缘政治危机和金融衰退的影响[14] 产品生产及质量管理 - 集团通过内部或外部分包商制造注塑模具,用于生产多种产品[18] - 集团生产的医用口罩符合多项国际标准[27] - 集团的防颗粒口罩KN95和FFP2已通过多项认证[28]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集团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91] - 公司设定了2030年前碳排放量降低10%的目标[92] - 公司设定了2030年前有害和无害废物减少目标为10%[98] - 公司设定了2030年前能源使用效益目标为减少3%[103] - 公司设定了2030年前用水效益目标为减少3%[105] 员工福利与管理 - 公司在2022年底拥有1,081名员工,注重员工福利和流失率管理[116] - 公司为员工提供全面的培训计划,平均每位员工培训时长为8.62小时[130] - 公司严格遵守劳工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禁止使用童工和强迫劳动[132] - 公司致力于保护人权,创造尊重和公平的工作环境[133] 供应链管理与合规 - 公司建立了供应链管理程序,选择合格和优秀的供应商[135] - 公司严格遵守版权法和个人数据隐私法,重视知识产权[139][140] - 公司遵守产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未收到重大索赔或投诉[142][143] - 公司严格遵守反贪污法律法规,推崇负责任的商业行为[147][149]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致力于维护高标准的企业治理,确保股东利益和企业价值[170] - 公司已应用企业治理守则,确保业务活动得到适当和审慎的管控[172]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独立性确认,并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独立性指引[185] - 公司成立了提名委员会,负责董事会的架构和人员组成[199]
天长集团(0218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09:48
公司整体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收益为11.44亿港元,较2021年的11.18亿港元有所增长][1] - [2022年公司毛利为2.60亿港元,2021年为2.54亿港元][1]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17亿港元,2021年为1.12亿港元][1]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1.06亿港元,2021年为0.96亿港元][1]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7.09港仙,2021年为15.53港仙][1] - [2022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3933.8万港元,2021年为1.25亿港元][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1143941千港元,年内溢利为105945千港元][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1117688千港元,年内溢利为96264千港元][27] - [2022年公司总收益约为1143.9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1117.7百万港元增加约2.3%][47] - [2022年公司毛利约260.1百万港元,毛利率约22.7%,与2021年持平][47]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105.9百万港元,2021年为96.3百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约为17.09港仙,2021年为15.53港仙][48] - [2022年公司收益约为1143.9百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26.2百万港元或约2.3%][55] - [2022年公司毛利约为260.1百万港元,毛利率为22.7%,与2021年持平][59] - [2022年公司溢利约为105.9百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9.6百万港元或约10.0%][68] 公司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7.01亿港元,2021年为7.98亿港元][3]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产为5.04亿港元,2021年为5.49亿港元][3] - [2022年公司流动负债为3.91亿港元,2021年为5.46亿港元][3] - [2022年公司资产净值为7.82亿港元,2021年为7.55亿港元][3] - [2022年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投资总额为1820千港元,2021年为4550千港元;应收最低租赁付款现值为1617千港元,2021年为4042千港元][36]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37368千港元,2021年为252346千港元;贸易应付款项2022年为252383千港元,2021年为288133千港元][39][42] - [2022年受限制银行结余约为7152000港元,2021年约为7780000港元,市场年利率均为0.3%][41] - [2022年计息借款为128813千港元,2021年为235281千港元,2022年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4.19%,2021年为2.73%][43] - [2022年租赁负债总额为3713千港元,2021年为10980千港元][4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28.4百万港元,计息借款约为128.8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18.9%][7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未结算外币远期合约,将继续评估外汇风险并适时采取措施][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7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无)][75] - [2022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约43110万港元(2021年:34090万港元)的资产及公允值约3160万港元(2021年:3050万港元)的保险合约抵押为银行融资担保][76] 公司业务分部情况 - [公司可报告及经营分部包括电子烟产品、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和医疗消耗品分部][23] - [2022年电子烟产品收益为553226千港元,较2021年的634271千港元有所下降][26][27] - [2022年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收益为587126千港元,较2021年的481366千港元有所上升][26][27] - [2022年医疗消耗品收益为3589千港元,较2021年的2051千港元有所上升][26][27] - [公司通过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及医疗消耗品三个分部经营业务][45] - [2022年电子烟产品主要客户独家权条款取消,部分订单流向其他供应商][46] - [2022年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约为587.1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51.3%,较2021年增加约105.7百万港元或约22.0%][56] - [2022年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约为553.2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48.4%,较2021年减少约81.1百万港元或约12.8%][57] - [2022年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约为3.6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0.3%,较2021年增加约1.6百万港元或约80%][58]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香港会计师公会已颁布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部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部分生效日期待定,公司董事预期应用这些准则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20][21]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之修订和香港会计准则第41号之修订对综合财务报表概无重大影响][13][17] - [编制综合财务报表除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外,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基准][18] 其他收支情况 - [2022年其他收入为7923千港元,较2021年的7105千港元有所增长][28] - [2022年其他(亏损)及收益净额为 - 7669千港元,2021年为1062千港元][29] - [2022年除税前溢利扣除的财务成本为7208千港元,2021年为7667千港元;员工成本总额为205979千港元,2021年为204394千港元][30] - [2022年年内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0881千港元,2021年为16142千港元][31] - [2022年其他收入约为7.9百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0.8百万港元或约11.3%][63] 股息分配情况 - [2022年建议末期股息为12400千港元,与2021年相同][34] - [公司董事会建议向2023年6月16日营业结束时在册股东派发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与2021年相同,须经2023年5月30日股东大会批准,如获批将于2023年6月27日派付][93] - [为确定享有末期股息权利,公司将于2023年6月14日至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过户文件须于2023年6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94] 公司运营相关 - [公司主要营运决策者在设定可报告分部时未将经营分部汇合,报告资料主要集中于所交付商品的类别][22] - [惠州市天长实业有限公司自2022年12月获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3年,按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3] - [融资租赁合同隐含利率为每年4.03%,与2021年相同][36]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订立任何新的融资租赁协议][37] - [公司取得由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就OEM颁发的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自2022年6月28日至2023年6月30日][51] 公司未来展望 - [公司预期2023年充满挑战,宏观经济、消费者信心及电子烟管制将带来压力][70] - [公司将继续寻找电子烟新客户,扩大各分部产品范围,不牺牲产品品质][71] 公司股权及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从年初3704万份减至年末3579万份,减少125万份][8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其他公司股权的重大投资][81] - [集团无进行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确切意向或具体计划][8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83] 公司合规与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2022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及会计原则等事宜][89] - [全体董事确认2022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公司不知悉高级管理层有违规情况][92] 公司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业绩公告可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查阅][95]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年报将适时寄发给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发][96]
天长集团(0218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7 04:0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182][2] - [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 Cayman Islands][4] - [中国主要营业地点为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兴德东路号][4] - [香港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观塘开源道号开源工业中心B座楼室][5]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夏愨道号远东金融中心楼][5] - [核数师为灏天(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号大新金融中心楼室][5] - [香港法律的法律顾问为刘永雄 š 严颖欣律师事务所,位于香港金钟金钟道号力宝中心二座楼室][5] - [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有限公司、大新银行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 报告发布时间 - [2022年发布中期报告][4][6] 业务经营 - [公司通过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和医疗消耗品三个分部经营业务,产品分销至国内外市场,包括欧洲、亚洲和美国][7]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业务分部收益主要来自注塑模具设计制作及注塑组件设计制造,所制模具能达最高级精密等级][10][12] - [公司作为OEM制造电子烟产品,包括一次性、可注油电子烟等多种类型][11][13] - [承接与知名烟草集团客户相似或竞争产品订单的限制条款已取消][11][13] - [公司取得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发的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从2022年X月至2022年X月][11][13] - [公司自20XX年起在惠州生产即弃口罩,惠州洁净厂房设施获ISO Class认证,制造质量体系符合国际规范][15] - [公司获中国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用口罩符合美国和欧洲标准][15] - [公司开发防护等级更高的口罩,如KN和FFP,部分已通过相关标准测试和认证][15] - [公司医用防颗粒折叠口罩-N及FFP于20XX年X月取得美国FDA的PMN审核批准][15] 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6月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X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X%][7] - [公司录得毛利约为X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X%][7] - [公司录得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X百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约为X港仙][7] - [截至2022年6月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X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X百万港元或约X%][18] - [截至2022年6月止六个月,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约为X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X%,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X百万港元或约X%][18] - [截至2022年6月止六个月,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约为X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X%,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X百万港元或约X%][18] - [截至2022年6月止六个月,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约为X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X%,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X百万港元或约X%][18] - [截至2022年6月止六个月,毛利约为X百万港元,毛利率为X%][18] - [截至2022年6月止六个月,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的毛利约为X百万港元,毛利率为X%,毛利率下降因计提滞销物资存货拨备][18]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烟产品毛利约为X百万港元,毛利率为X%,主要因销售单价和产品组合变化致毛利减少][20]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消耗品毛利约为X港元,毛利率为X%][20]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约为X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X百万港元或约X%,因政府补贴及杂项收入增加][20]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X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X百万港元或约X%,因员工人数和支付增加][20]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溢利约为X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X百万港元或约X%][23][25] - [截至6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X百万港元,计息借款为X百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为X%,资产负债率约为X%][24][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71,412千港元,毛利为119,319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为55,613千港元,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48,587千港元,基本每股盈利为7.84港仙,摊薄每股盈利为7.79港仙][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743,960千港元,流动资产为447,317千港元,流动负债为404,357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42,960千港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86,920千港元][8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32,847千港元,资产净值为754,073千港元,权益总额为754,073千港元][8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期内溢利为48,587千港元,换算境外经营汇兑差额为 - 36,902千港元,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1,685千港元][79] - [2022年1月1日经审核,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累计溢利为496,697千港元,权益总计754,788千港元][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48,587千港元][89] - [2022年上半年,换算境外经营汇兑差额为 - 36,902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1,685千港元][89] - [2022年上半年,与权益持有人的交易总额为 - 12,400千港元][89] - [2022年6月30日未经审核,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累计溢利为532,149千港元,权益总计754,073千港元][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所得现金为56,427千港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5,347千港元][92]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64千港元][92]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70,387千港元][92]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23,276千港元][92] - [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3,376千港元][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571,412千港元,其中电子烟产品收益305,714千港元,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收益262,264千港元,医疗消耗品收益3,434千港元][105] - [同期,公司毛利为119,319千港元,其中电子烟产品毛利57,384千港元,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毛利61,740千港元,医疗消耗品毛利195千港元][105] - [公司在贸易应收款项中确认的减值亏损为101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撇销为360千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为434千港元][105]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3,099千港元][105] - [公司分部业绩为115,325千港元,其中电子烟产品分部业绩56,957千港元,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业绩58,173千港元,医疗消耗品分部业绩195千港元][105] - [未分配收入及开支为4,180千港元,其他收益及亏损净值为 - 992千港元,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为59,602千港元][105] - [财务成本为3,298千港元][105] - [除税前溢利为55,613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7,026千港元][105] - [期内溢利为48,587千港元][10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1191277千港元,其中电子烟产品为115255千港元,一体化注塑为509163千港元,医疗消耗品为21152千港元,未分配为545707千港元][1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负债总计437204千港元,其中电子烟产品为88365千港元,一体化注塑为60852千港元,医疗消耗品无,未分配为287987千港元][1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本开支总计2685千港元,其中电子烟产品为418千港元,一体化注塑为2267千港元,医疗消耗品和未分配无][1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折旧总计25115千港元,其中电子烟产品为2241千港元,一体化注塑为19632千港元,医疗消耗品为1056千港元,未分配为2186千港元][1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存货撇销总计6842千港元,其中电子烟产品为975千港元,一体化注塑为5867千港元,医疗消耗品和未分配无][1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研发开支总计15685千港元,其中电子烟产品为8551千港元,一体化注塑为7134千港元,医疗消耗品和未分配无][1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产生成总计710971千港元,其中香港为2472千港元,中国内地为708499千港元][11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571,412千港元,其中美国81,619千港元、中国125,090千港元、英国15,863千港元等[120]] - [2022年上半年客户A及其联属公司带来收益306,353千港元,客户B及其联属公司带来收益84,133千港元;2021年同期客户A及其联属公司带来收益305,262千港元,客户B及其联属公司带来收益85,224千港元[122]] - [2022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中,销售电子烟产品305,714千港元、销售模具及塑胶制品262,264千港元、销售医疗消耗品3,434千港元,总计571,412千港元[125]]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总计4,180千港元,包括银行利息收入264千港元、融资租赁利息收入154千港元等[130]]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1,786千港元,其中汇兑(亏损)收益净额 - 1,537千港元、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值收益545千港元等[13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财务成本为3298千港元,其中计息借款利息2981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21千港元][13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成本为92660千港元,其中雇员福利开支及向定额供款退休计划供款85331千港元,股份酬金成本为0][13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其他项目成本为499735千港元,其中存货成本452093千港元,折旧25115千港元,存货撇销6842千港元,研发开支15685千港元][13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总额为7026千港元,其中即期税项10161千港元,递延税项 - 3135千港元][13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8587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20000千股,每股基本盈利为7.84港仙][148]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48,587千港元][152]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20,000千股][154] - [潜在摊薄普通股影响中公司购股权为3,485千股][155] - [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23,485千股][157] - [每股摊薄盈利为7.79港仙][1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计资产为764,841千港元][1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在建工程资产为159,645千港元][1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脑资产为4,722千港元][1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汽车资产为1,184千港元][1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投资-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为31,273千港元][1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报告期末金额为31,273千港元,包含期初30,454千港元、损益确认公允值变动545千港元、汇兑差额274千港元][16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一年內为2,730千港元,第二年为455千港元,租赁投资总额3,185千港元,未赚取财务收入356千港元,应收最低租赁付款现值2,829千港元][1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第三方款项为195,322千港元,亏损拨备6,152千港元,净额189,170千港元][1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合计27,806千港元,包括按金113千港元、保险预付款项2,982千港元等][1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38,300千港元,其他应付款项为61,252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99,552千港元][182] - [基于发票日期划分的贸易应付款项账龄分析:日内为53,256千港元,至日为54,138千港元,至日为11,026千港元,日以上为19,880千港元][18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租赁负债应付款项中一年以内为5,362千港元,期限超过一年但不超过两年为681千港元,期限超过两年但不超过五年为393千港元,租赁负债总额为6,436千港元][1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下列载的个月内到期结算的款项为5,362千港元,非流动负债下列载的款项为1
天长集团(0218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6 09:3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总收益约为11.177亿港元,同比增长41.9%[8] - 公司2021年毛利约为2.539亿港元,毛利率为22.7%[8] - 公司2021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630万港元[8]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5.53港仙,同比增长30.6%[8] - 2021年公司总收益为11.177亿港元,同比增长41.9%,较2020年的7.874亿港元增加3.303亿港元[26]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为4.814亿港元,占总收益43.1%,同比增长41.9%,较2020年的3.393亿港元增加1.421亿港元[26]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为6.343亿港元,占总收益56.8%,同比增长43.6%,较2020年的4.417亿港元增加1.926亿港元[26] - 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为200万港元,占总收益0.1%,同比下降68.8%,较2020年的640万港元减少440万港元[28] - 2021年公司毛利为2.539亿港元,毛利率为22.7%,较2020年的1.937亿港元增加6020万港元[28]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毛利为1.202亿港元,毛利率为25.0%,较2020年的8580万港元增加3440万港元[28] - 电子烟产品分部毛利为1.374亿港元,毛利率为21.7%,较2020年的1.054亿港元增加3200万港元[28] - 医疗消耗品分部毛损为380万港元,毛损率为190.0%,较2020年的250万港元毛利减少630万港元[2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溢利约为96.3百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22.6百万港元或30.7%[36] - 公司建议派发每股2.0港仙的末期股息,较2020年的1.5港仙有所增加[64]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较2020年的每股1.5港仙有所增加[69] 业务分部 - 公司业务分为三个分部: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和医疗消耗品[8] - 电子烟产品分部销售增长主要得益于知名烟草集团品牌产品的销售[8] - 医疗消耗品分部以自有品牌"CAREWE"销售一次性口罩产品[8] - 公司产品分销至国内市场及海外市场,包括欧洲、亚洲和美国[8] - 公司2021年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电子烟产品和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的销售增长[8] - 公司作为代工制造商生产电子烟产品,包括一次性电子烟、可注油电子烟、电池杆、雾化器等[21] - 公司自2020年起在惠州工厂利用洁净厂房设施生产一次性口罩,并已获得ISO14644-1:2015 Class 8认证[21] - 公司的医疗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符合EN ISO13485:2016标准,并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21] 资本支出与研发 - 公司2021年资本支出约为8090万港元,其中1720万港元用于添置新机器,6020万港元用于建设新厂房[11][12] - 新厂房预计于2022年第一季度竣工,公司计划将其出租给独立第三方[13][16] - 公司通过进一步研发使产品组合多元化并提高产品质量,以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14][16] - 公司具备制造符合中国国家标准GB/T14486-2008最高精密等级MT1的注塑模具的技术能力[20][22]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2021年ESG报告涵盖香港办公室业务及中国的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制造和医疗消耗品制造[72] - 公司2021年ESG报告披露了量化指标,以记录和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并通过数据监测系统计量关键绩效指标[73] - 公司已获得ISO 9001和ISO 14001认证,ISO部门负责审查ESG策略和政策,并协调监督工厂和运营中的ESG表现[83] - 公司通过会议、访谈和讨论与持份者保持公开对话,了解他们对ESG问题的期望,并将集团和持份者都认为重要的ESG议题视为重要议题[79] - 公司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1)从2020年的139吨增加到411吨,主要由于生产量增加导致用电量和固定燃烧增加[89][90] - 公司设定了到2030年碳排放和能源使用量减少不低于5%的目标,以2021年为基准[89][90] - 2021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21,510.6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17,165.18吨有所增加[95] - 2021年间接排放(范围2)为20,984.86吨二氧化碳当量,主要来自用电消耗[95][97] - 2021年直接排放(范围1)为410.60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固定燃烧排放占337.97吨[95][97] - 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51.76公斤,较2020年的44.45公斤有所增加[92] - 2021年颗粒物排放量为3.57公斤,较2020年的3.13公斤有所增加[92]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9.25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收益,较2020年的21.80吨有所下降[99] - 公司已建立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并设有环境数据收集系统以跟踪绩效[84] - 公司主要气体排放来源为注塑机操作,主要业务包括塑料解决方案服务和电子烟产品代工制造[88][90] - 有害廢棄物從2020年的10噸增加至2021年的33噸,增長幅度為225%[102][106] - 建築廢棄物從2020年的901噸減少至2021年的668噸,減少幅度為25.8%[102][106] - 有害廢棄物產生強度從2020年的0.01噸/百萬港元收益增加至2021年的0.03噸/百萬港元收益[108] - 建築廢棄物產生強度從2020年的1.14噸/百萬港元收益減少至2021年的0.60噸/百萬港元收益[108] - 電力消耗從2020年的27,588,434千瓦時增加至2021年的33,725,898千瓦時,增長幅度為22.2%[117] - 水消耗從2020年的180,092噸減少至2021年的173,724噸,減少幅度為3.5%[117] - 包裝材料消耗從2020年的602噸增加至2021年的1,697噸,增長幅度為182%[117] - 塑料回收量從2020年的323噸增加至2021年的388噸,增長幅度為20.1%[117] - 紙品回收量從2020年的45噸增加至2021年的56噸,增長幅度為24.4%[117] - 公司設定了到2030年減少有害和無害廢棄物約5%的目標,以2021年為基準[102] 员工与培训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0年的1,030人增加到2021年的1,065人[126][128] - 男性员工占比从2020年的575人增加到2021年的608人,女性员工从455人增加到457人[128] - 管理層员工从2020年的137人增加到2021年的142人[128] - 18-30岁员工从2020年的229人减少到2021年的218人,31-50岁员工从742人增加到776人,51岁及以上员工从59人增加到71人[128] - 中国地区员工从2020年的1,010人增加到2021年的1,045人,香港地区员工保持20人不变[128] - 公司为惠州员工提供免费住宿和膳食[130] - 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香港法例第57章《僱傭條例》等[130] - 公司取得SA8000:2014社会責任認證,认可其在工作场所的社会责任实践[130] - 报告期间,公司录得5宗工作相关受伤个案,较2020年的9宗有所减少,工时损失为1,294小时,较2020年的552小时增加[142][144] - 公司为1,655名员工提供培训,总培训时间为6,366小时,较2020年的1,435名员工和11,879小时有所减少[154][155] - 受训员工比例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管理层的受训比例为13%,其他员工为87%[156] - 公司实施了健康安全管理程序,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并定制了健康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142][144] - 公司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包括香港法例第509章《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143][145] - 公司要求所有工作区域保持干净整洁,并在工作时间内打开通风机,确保室内有足够通风[148][150] -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实施了特别的工作场所健康及安全措施,包括要求员工佩戴口罩及避免大型聚会[149][150] - 公司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的职前培训和入职培训计划,以及新晋升员工的培训[154][155] - 公司邀请外部机构定期为员工举办培训课程,并根据各部门的评审和意见修订年度培训计划[154][155] - 2021年每位员工的平均培训小时数:男性4.7小时,女性7.6小时,其他员工5.3小时,管理层10.4小时[160] 供应商与客户管理 - 2021年供应商总数达到1,457家,其中香港99家,中国1,333家,其他地区25家[173] - 公司严格遵守香港和中国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雇佣条例》、《最低工资条例》等,并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的管理程序[163][166] - 公司采用可持续和负责任的供应商选择标准,优秀供应商评级为90至100,合格供应商评级为65至89[165][167] - 公司定期对供应商进行检查,优秀供应商每两年检查一次,合格供应商每年检查一次[170][171] - 公司严格遵守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未收到任何知识产权相关的投诉或违规行为[177] - 公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日常沟通等多种渠道收集客户反馈,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处理客户投诉[17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任何个人数据泄露或机密文件泄露事件[174][175] - 公司未收到客户关于产品质量的重大索赔或投诉,也未发生重大诉讼、退货、召回或维修事件[179] - 公司在报告期间未收到任何涉及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投诉或不合规情况[180] - 公司严格遵守产品安全相关法律和法规,并定期检查产品以确保品质[180] - 公司制定了“信息交流程序”以确保运营部门对产品品质和安全负责[180] - 公司通过电话、电邮及日常交流等渠道收集客户意见,品管部负责处理客户投诉[180] - 公司在报告期间未收到客户任何重大索赔或投诉,且无重大诉讼、销售退货、召回或客户维修[18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严格遵守反贿赂相关法律,包括香港法例第201章《防止贿赂条例》和第615章《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183] - 公司定期为董事及员工提供反贪污培训,并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贿赂、勒索、欺诈、洗钱和贪污[183] - 公司在报告期间未收到任何有关腐败行为的事件及法律案件[183] - 公司鼓励员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并在报告期间参与了社区学校的志愿服务[183] - 公司计划成立志愿服务团队以筹备社区服务,并将在未来投入更多资源履行社会责任[183]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标准的公司治理,以保障股东利益并提升公司价值和问责制[200] 管理层与董事会 - 公司创始人陈灿林先生拥有超过30年的制造业营销、策略规划及业务管理经验[185] - 首席财务官潘宝娴女士负责财务规划及管理,拥有超过20年的财务管理、会计和税务经验[185] - 首席运营官陈燕欣女士负责集团整体业务管理及营销,并主导电子烟业务的开发[18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志伟先生拥有超过15年的审计、会计及企业管理经验[18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洪俊良先生在法律事务方面拥有超过26年的经验,专注于产权转让、抵押融资交易等领域[1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秉阶先生在电子产品制造行业拥有超过40年的经验,曾共同创立一家设计和制造音频及LED产品的公司[190] - 技术顾问吴振东先生负责新产品开发及质量控制,拥有丰富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经验[194] - 工程部副总经理岳永灿先生负责集团生产工厂的运营,拥有超过15年的项目工程经验[195] - 营销副总裁陈梓炜先生负责新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拥有商业与管理学士学位[196] - 吴震东先生于2015年12月加入公司,担任研发部门技术顾问,负责新产品开发及质量控制[197] - 叶永灿先生于2015年2月加入公司,担任工程部副总经理,负责生产厂房的运营[197] - 陈梓炜先生于2016年10月加入公司,担任市场推广副总裁,负责新产品发展及市场推广[197] 风险管理与安全 - 公司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制定应急计划以尽量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123] - 公司推广节能习惯并实施环保措施以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123] - 公司实施了健康安全管理程序,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并定制了健康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142][144] - 公司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包括香港法例第509章《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143][145] - 公司要求所有工作区域保持干净整洁,并在工作时间内打开通风机,确保室内有足够通风[148][150] -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实施了特别的工作场所健康及安全措施,包括要求员工佩戴口罩及避免大型聚会[149][150]
天长集团(02182)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9 08:49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通过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及医疗消耗品三个分部经营业务,产品分销至国内外市场[7]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业务部门的收益主要来自塑料注塑模具的设计制造及塑料组件的设计制造[10] - 公司能按定制设计、特点和规格制造塑料注塑模具,具备制造符合中国国家标准最高精度水平模具的技术能力[11] - 公司利用注塑工艺和自制或外包的注塑模具,为多领域制造塑料组件[11] - 公司作为OEM从事制造电子烟产品,包括一次性电子烟、可注油电子烟等[12] - 公司自2020年起生产即弃口罩,惠州洁净厂房设施获相关认证,制造质量体系符合标准,还获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12] - 医用口罩符合美国ASTM F2100 Level 3标准及欧洲EN14683 Type IIR标准[16][21] - 公司开发的KN95口罩通过中国GB2626 - 2016标准及美国相关认证前测试[16][21] - 公司开发的FFP2口罩通过EN 149:2001 + A1:2009标准规定,获认证为FFP2呼吸器设备并获CE标志[16][21]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业务收益来自注塑模具设计制作及注塑组件设计制造,制作模具能达国家指引最高级精密等级MT1[13]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烟产品及医疗消耗品的制造及销售以及提供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100] - 公司可报告及经营分部包括电子烟产品、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医疗消耗品分部[107] 财务数据 - 整体业绩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471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0.7%[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10340万港元,毛利率约21.9%[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3920万港元[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6.32港仙[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4713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29330万港元增加约17800万港元或约60.7%[17][2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为1.034亿港元,毛利率为21.9%,2020年同期分别为6870万港元和23.4%[2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约为29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50万港元,增幅约20.8%[2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35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约170万港元,减幅约32.7%[2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5490万港元,与2020年同期相若[2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约为430万港元,与2020年同期相若[2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约为63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630万港元,增幅约52400%[2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约为392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3360万港元,增幅约600%[26] - 2021年上半年收益为471,33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93,306千港元[81]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103,35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8,715千港元[81]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9,19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556千港元[81] - 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6.32港仙,2020年同期为0.90港仙[81]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6,186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5,940千港元[8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39197千港元[9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中的换算境外经营汇兑差额为6989千港元[9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6186千港元[9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与权益持有人的交易总额为 - 8797千港元[94]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06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7,280千港元[97]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45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8,531)千港元[97]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8,91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1,062千港元[97]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2,30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增加39,811千港元[97] - 2021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89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4,716千港元[9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471334千港元[111] - 同期,公司毛利为103358千港元[11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为298千港元[111]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3529千港元[111] - 公司分部业绩为100127千港元[111] - 其他收入为2917千港元[111]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为54908千港元[111] - 期内溢利为39197千港元[11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93,306千港元,毛利为68,715千港元,期内溢利为5,556千港元[114]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2,91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385千港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320千港元(2020年185千港元)、政府补贴617千港元(2020年254千港元)等[141]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667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1,049千港元,其中汇兑收益净额1,539千港元(2020年亏损1,470千港元)[145]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扣除的财务成本为4,27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455千港元;员工成本为78,90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1,618千港元[149] - 2021年上半年存货成本为367,97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24,591千港元;研发开支为12,16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9,167千港元[149]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6,33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千港元,其中即期税项7,783千港元(2020年2,362千港元),递延税项 -1,450千港元(2020年 -2,350千港元)[152] - 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919.7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555.6万港元[160][166]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1年和2020年均为6.2亿股[160][167]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6.32港仙,2020年为0.90港仙[160] - 2021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24259亿股,2020年为6.2011亿股[171] - 2021年每股摊薄盈利为6.28港仙,2020年为0.90港仙[171] 财务数据 - 各业务分部业绩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约为1898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40.3%,较2020年同期约11610万港元增加约7370万港元或约63.5%[18][2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约为2803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59.5%,较2020年同期约17240万港元增加约10790万港元或约62.6%[19][2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约为12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0.2%,较2020年同期约470万港元减少约350万港元或约74.5%[20][2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毛利约为4670万港元,毛利率为24.6%,2020年同期分别为2630万港元和22.7%[2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烟产品毛利约为5660万港元,毛利率为20.2%,2020年同期分别为4040万港元和23.4%[2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消耗品毛利约为6.4万港元,毛利率为5.3%,2020年同期分别为200万港元和42.6%[24] - 2021年上半年电子烟产品销售额为280,33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72,422千港元;模具及塑胶制品销售额为189,80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16,147千港元;医疗消耗品销售额为1,19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737千港元[138] - 2021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2,162千港元,其中电子烟产品研发开支7,252千港元,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研发开支4,910千港元[119] - 2020年研发开支为20,554千港元,其中电子烟产品研发开支11,530千港元,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研发开支7,457千港元,医疗消耗品研发开支1,567千港元[123] 财务数据 - 资产负债情况 - 2021年6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639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17亿港元减少[30] - 2021年6月30日计息借款为2.105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3亿港元减少,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3.02%,较2020年12月31日的3.34%降低[30]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9.7%,较2020年12月31日的44.5%降低[30]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641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约4870万港元增加约1540万港元[30] - 于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794,77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755,849千港元[86] - 于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99,664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07,441千港元[86] - 于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63,788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56,114千港元[86] - 于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64,124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8,673千港元[86] - 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55032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8948千港元有所下降[89]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675617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38228千港元有所增长[89]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62000千港元,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89][94]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储备为613617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76228千港元有所增长[89]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75617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38228千港元有所增长[8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1,194,437千港元,可报告分部负债总计518,820千港元[11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1,163,290千港元,可报告分部负债总计525,062千港元[12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产为759,728千港元,其中香港2,651千港元,中国内地757,077千港元[13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指定非流动资产为720,736千港元,其中香港4,256千港元,中国内地716,480千港元[130]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其流动资产约64,124,000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8,673,000港元[102]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有未动用的银行融资约182,472,000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9,568,000港元[102] - 截至2021年6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