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集团(02182)

搜索文档
天长集团(0218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08: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11.7%至254.213百万港元[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254.21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7%(2024年同期:227.680百万港元)[10][12] - 公司总收益为254,213千港元,同比增长11.7%,其中模具及塑胶制品销售增长28.7%至230,711千港元[19]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约为254.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7.7百万港元增长11.6%[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54.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6.5百万港元或11.6%[42] - 毛利同比增长18.4%至48.16百万港元[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约为48.2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9.0%,较去年同期的17.9%提升1.1个百分点[36] - 整体毛利率为19.0%(2024年同期:17.9%),毛利为48.2百万港元[43] - 期内亏损扩大至11.58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7.944百万港元)[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11.587百万港元,亏损同比扩大45.8%(2024年同期亏损:7.944百万港元)[10][12]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1.87港仙,较去年同期的1.28港仙亏损扩大46.1%[2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1.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7.9百万港元[3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1.6百万港元,同比增加3.7百万港元或46.8%[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收入下降34.3%至2,731千港元,主要因银行利息收入下降23.2%至1,039千港元[20] - 其他收益净额大幅增长1,271%至946千港元,主要受益于汇兑收益净额732千港元[21] - 员工成本总额增长6.1%至69,778千港元[22] - 研发开支下降21.7%至7,411千港元[22] - 存货撇减大幅增加315.6%至2,269千港元[22]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3.1百万港元,同比增加0.7百万港元或29.2%[46] - 所得税开支总额为2,593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2,631千港元[2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增长51.6%至10,293千港元[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10,293,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790,000港元增加约51.6%[2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为230.711百万港元,占总收益90.7%(2024年同期:179.307百万港元)[10][12]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大幅下降至22.389百万港元,同比减少52.5%(2024年同期:47.142百万港元)[10][12] - 电子烟产品收益大幅下降52.5%至22,389千港元[19]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为230.7百万港元(占总收益90.8%),同比增长51.4百万港元或28.7%[42]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为22.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8.8%),同比减少24.8百万港元或52.5%[42] - 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为1.1百万港元(占总收益0.4%),同比减少0.1百万港元或8.3%[42] - 医疗消耗品分部录得毛损0.5百万港元,毛损率为45.5%(2024年同期毛利率5.4%)[44]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132.82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2024年同期:131.227百万港元)[17] - 美国地区收益43.801百万港元,同比基本持平(2024年同期:44.111百万港元)[17] - 印度地区收益大幅增长至36.69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88.9%(2024年同期:7.507百万港元)[17] - 公司指定非流动资产主要位于中国,2025年6月30日达542.678百万港元,占总非流动资产99.5%[15] 客户集中度 - 客户B及其联属公司贡献收益51.99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20.5%[18] - 客户C及其联属公司贡献收益43.023百万港元,占总收益16.9%[18]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8.5%至118.446百万港元[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8.5%至121.196百万港元[6] - 计息借款下降33.7%至20.714百万港元[6] - 权益总额略降至741.679百万港元(2024年末:744.943百万港元)[6]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2.9%至545.495百万港元[6]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总额为113,991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6,432千港元下降约9.8%[2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61,908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3,066千港元下降约15.3%[30][31] - 合约负债为7,624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804千港元下降约40.5%[30] - 应付薪金及花红为8,321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238千港元下降约48.8%[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8.4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129.5百万港元)[52] - 计息借款为20.7百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4.27%,资产负债率为4.1%[52] - 抵押计息借款的资产包括账面净值约168,391,000港元的楼宇、设备及使用权资产[34] - 计息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4.27%,较2024年12月31日的3.76%上升51个基点[33] 汇兑影响 - 汇兑差额产生正收益8.323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3.979百万港元)[5] 公司治理与人事 - 公司雇员总数为806名[5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吴志伟(主席)、洪俊良及陈秉阶[64] - 购股权计划下尚未行使的期权总数为32,020,000份[59] - 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持有未行使期权:陈灿林620,000份、陈燕欣6,200,000份、潘宝娴6,200,000份、洪俊良500,000份、陈秉阶500,000份[59] - 雇员持有未行使期权16,000,000份[59] - 服务供应商持有未行使期权2,000,000份[59] - 所有期权行使价均为0.355港元[59] 资本开支与投资策略 - 公司无重大投资及无增加资本资产计划[60][61] - 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62]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6]
天长集团(02182)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1 09:19
业绩相关 - 董事会2025年8月27日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中期业绩[3] 股息相关 - 董事会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相关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陈灿林、潘宝娴、陈燕欣[3]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志伟、洪俊良、陈秉阶[3]
天长集团(02182)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净亏损约1000-1500万港元 同比增加约27%至90%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8:46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益2.5亿至2.6亿港元 同比增长10%至14% [1] - 预期除税前亏损800万至1000万港元 同比收窄25%至6% [1] - 预期净亏损1000万至1500万港元 同比扩大27%至90% [1] 亏损原因分析 - 净亏损增加主要归因于所得税开支增加 [1] - 所得税增加源自2025年上半年产生税项开支 而2024年同期取得所得税抵免 [1]
天长集团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净亏损约1000-1500万港元 同比增加约27%至90%
智通财经· 2025-07-30 08:46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益2.5亿-2.6亿港元 同比增长10%-14% [1] - 除税前亏损800万-1000万港元 同比收窄25%-6% [1] - 净亏损1000万-1500万港元 同比扩大27%-90% [1] 亏损变动原因 - 净亏损增加主要因所得税开支上升 而去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 [1]
天长集团(02182.HK)盈警:预计中期净亏损1000万至15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7-30 08:43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50亿港元至2.60亿港元 同比增长10%至14% [1] - 公司预计同期除税前亏损为800万港元至1000万港元 较上年同期1060万港元亏损收窄6%至25% [1] - 公司预计同期净亏损为1000万港元至1500万港元 较上年同期790万港元亏损扩大27%至90% [1] 亏损原因分析 - 净亏损增加主要归因于所得税开支增加 本期产生税项开支而上年同期录得所得税抵免 [1] 风险管理 - 公司预计信贷风险及流动性风险在剩余财政年度不会出现重大变化 [1] - 董事会将持续密切监察市场状况并在必要时及时调整战略方针 [1]
天长集团(02182) - 盈利警告
2025-07-30 08:3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182) 盈利警告 本公告乃由天長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本集團」) 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09條及香港法例 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的內幕消息條文(定義見上市規則)所作出。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根據董事會對本集 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及董事會現時可得資 料作出之初步評估,本集團於截至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將錄得介乎250百萬 港元至260百萬港元之收益,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收益227.7百萬 港元增加約10%至14%。本集團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將錄得介乎8 百萬港元至10百萬港元之除稅前虧損,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除稅 前虧損10.6百萬港元減少約25 ...
天长集团(0218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09: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总收益为5.396亿港元,同比下降22.6%[14][17] - 公司2024年总收益为5.396亿港元,较2023年的6.975亿港元下降1.579亿港元或22.6%[3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1370万港元(2023年:溢利2350万港元)[18][21] - 每股基本亏损为2.20港仙(2023年:每股盈利3.78港仙)[18][2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370万港元(2023年:盈利2350万港元)[54] - 2024年集团收入5.4亿港元,较2023年6.98亿港元下降22.6%[1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毛利为1.101亿港元,毛利率为20.4%(2023年:19.5%)[14][17] - 整体毛利率为20.4%(2023年:19.5%),毛利额1.101亿港元(2023年:1.359亿港元)[42] - 其他收入850万港元,同比减少760万港元或47.2%[49] - 财务成本280万港元,同比减少260万港元或48.1%[52] 各条业务线表现: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为4.456亿港元,占总收益82.6%,较2023年减少1.268亿港元或22.2%[36]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毛利率提升至22.1%(2023年:21.5%),毛利额9860万港元[43] - 注塑模具精度达到中国国家标准GB/T14486-2008最高等级MT1精度水平[26] 各条业务线表现:电子烟产品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为9100万港元,同比下降3170万港元或25.8%,占总收益16.9%[40] - 电子烟产品分部毛利率为12.2%(2023年:12.4%),毛利额1110万港元[44] - 电子烟业务持有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发的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27] 各条业务线表现:医疗消耗品 - 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为300万港元,同比增长60万港元或25.0%,占总收益0.5%[41] - 医疗消耗品分部实现毛利率13.3%(2023年:毛损率91.7%),毛利额40万港元[45] - 医疗耗材业务通过美国FDA 510(k)上市前通知审核批准,产品符合N95和FFP2标准[34] - 惠州洁净厂房设施符合YY/T 0033-2000医药行业标准及EN ISO13485: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3] - 医用口罩产品通过美国ASTM F2100 Level 3和欧洲EN14683 Type IIR认证标准[34] 各地区表现 - 产品分销至国内市场及海外市场(包括欧洲、亚洲及美国)[12][16] - 已取得中国海关颁发的AEO证书以提升运营效率[12][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环境与挑战 - 全球通胀及经济放缓导致消费情绪低迷及订单减少[13][16] - 消费产品市场需求下降导致主要客户销售订单减少[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研发与未来策略 - 成立深圳研发中心专注于注塑新产品及电子烟核心技术开发[13][16] - 公司于2023年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专注电子烟核心技术开发[28] - 未来将通过研发中心增强核心技术并扩大产品范围[1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业务概述 - 业务分为三大分部: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及医疗消耗品[12][16] - 公司产品涵盖电子烟、塑料组件及医疗耗品三大业务板块[25][27][29]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银行结余1.295亿港元,有息借款3120万港元,加权平均利率3.76%[61]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29.5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132.6百万港元减少2.3%[68] - 计息借款为31.2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61.9百万港元减少49.6%[68] - 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3.76%,较2023年的3.91%下降0.15个百分点[68] - 资产负债率为5.6%,较2023年的8.8%下降3.2个百分点[68] - 抵押资产包括账面净值168.1百万港元的楼宇及使用权资产(2023年:374.7百万港元)和公允值13.9百万港元的保险合约(2023年:32.6百万港元)[72] - 员工总数为917人,员工成本总额为151.8百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75][80] - 2024年未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每股1.5港仙)[79][84]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71]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2023年:181,000港元)[73] - 公司无重大外汇远期合约未结清[6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环境目标与承诺 - 公司设定2030年能源消耗强度(包括电力、汽油和天然气)较2021年基准减少3%的目标[111]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水消耗量较2021年基准水平降低3%[111] - 公司目标在2030年前将危险和非危险废物总量较2021年基准减少10%[111] - 公司承诺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较2021年基准削减10%[111] - 公司采用2021年作为环境绩效减量目标的基准年份[105][111]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排放与污染 - 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63.66公斤,较2023财年118.70公斤下降46.4%[136] - 硫氧化物(SOx)排放量为0.46公斤,较2023财年0.75公斤下降38.7%[136] - 颗粒物(PM)排放量为5.07公斤,较2023财年7.69公斤下降34.1%[136] - 车辆燃料消耗和柴油发电是空气污染主要来源[133] - 排放减少归因于车辆使用频率降低和员工环保意识提升[137] - 公司2024财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7,619.6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财年18,143.40吨下降2.9%[141] - 范围2间接排放(电力相关)16,496.50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下降4.1%(2023财年:17,204.37吨)[141][143] - 范围1直接排放(燃料燃烧)678.39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上升23.6%(2023财年:549.03吨)[141][143] - 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444.76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14.0%(2023财年:390.00吨)[141][143] -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32.63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收益,较2023财年25.99吨上升25.5%[141] - 范围2排放下降主因中国国家电力碳排放因子下调[143][144] - 范围3排放增长源于纸张使用量、航空旅行及垃圾填埋量增加[143] - 范围1排放增长因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使用量上升[143] - 注塑机被识别为运营场所主要气体排放源[13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废弃物与回收 - 有害废弃物总量从11.96吨减少至8.31吨,同比下降30.5%[156] - 无害废弃物总量从287.77吨减少至238.59吨,同比下降17.1%[156] - 塑料回收量从88吨增加至94吨,同比增长6.8%[157] - 纸张回收量从49吨增加至54吨,同比增长10.2%[157] - 总回收量从137吨增加至148吨,同比增长8.0%[15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能源消耗 - 直接能源消耗从828.72兆瓦时减少至638.69兆瓦时,同比下降22.9%[174] - 汽油能源消耗从396.66兆瓦时减少至202.74兆瓦时,同比下降48.9%[174] - 外购电力间接能源消耗从30,177.08兆瓦时增加至30,750.83兆瓦时,同比增长1.9%[174] - 能源消耗总量从31,005.80兆瓦时增加至31,389.52兆瓦时,同比增长1.2%[174] - 能源消耗密度从44.42兆瓦时/百万港元收益增加至58.13兆瓦时/百万港元收益,同比增长30.8%[174]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水资源消耗 - 水资源消耗从2023财年的157,686.20立方米降至2024财年的143,124.80立方米,降幅约9.2%[180] - 水资源消耗密度从2023财年的225.91立方米/百万港元收益增至2024财年的265.05立方米/百万港元收益,增幅约17.3%[180] - 公司采用无水生产技术并实施冷却水回收再利用措施以最小化水资源消耗[177] - 公司通过每日监测系统防止泄漏并优化水资源利用效率[17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包装材料 - 纸箱包装材料使用量从2023财年的1,048.00吨降至2024财年的743.81吨,降幅约29.0%[183] - 塑料包装材料使用量从2023财年的160.46吨降至2024财年的157.68吨,降幅约1.7%[183] - 总包装材料使用量从2023财年的1,208.46吨降至2024财年的901.49吨,降幅约25.4%[183]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管理体系与合规 - 公司建立了符合ISO 14001:2015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126] - 公司制定了"污水、废气及噪音管理程序"以减少现场排放[132] - 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环境相关法律法规[127]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环境违法违规事件[131] - 通过环境数据收集系统跟踪历年措施实施效果[126] - 公司已获得ISO 9001和ISO 14001认证[105] - ISO体系部每年通过会议向董事会汇报可持续发展风险及绩效管理信息[102][105] - 董事会全面负责ESG战略并监督执行管理层的策略制定与实施[102][103] - 公司通过重要性评估识别关键ESG议题并作为报告重点[97] - 公司保持ESG报告编制方法与前一年度基本一致,并对计算方法变更数据提供解释[9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气候变化风险管理 - 公司识别气候变化相关的实体风险(如极端天气)和转型风险(如政策收紧)并制定缓解计划[189][192] - 公司实施灵活工作安排和应急预案以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对运营的影响[190][191] - 公司持续监控环境法规更新并采取节能节水措施应对转型风险[193][194]
天长集团(0218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1: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539,611千港元,2023年为697,51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2.64%[3] - 2024年毛利为110,123千港元,2023年为135,91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8.97%[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10,790千港元,2023年溢利25,921千港元[3]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3,665千港元,2023年溢利23,457千港元[3]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2.20港仙,2023年每股盈利3.78港仙[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590,974千港元,2023年为647,25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69%[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333,339千港元,2023年为327,128千港元,同比上升约1.90%[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56,181千港元,2023年为173,686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04%[5] - 2024年资产净值为744,943千港元,2023年为782,76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8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部分部收益为539,611千港元,2023年为697,514千港元[24][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年内亏损为13,665千港元,2023年为溢利23,457千港元[24][25]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为3,037千港元,2023年为2,727千港元[26] - 2024年政府补贴为1,523千港元,2023年为1,761千港元[26] - 2024年拨回其他应付税项约2,204,000港元[26][27]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2,427)千港元,2023年为(1,825)千港元[26] - 2024年计息借款利息2428千港元,2023年为5052千港元;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151803千港元,2023年为151844千港元;2024年存货成本429488千港元,2023年为561600千港元[28] - 2024年年内所得税开支总额2875千港元,2023年为2464千港元[28] - 2024年末期股息为零,2023年末期股息为9300千港元,2022年为12400千港元[31]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3665千港元,2023年盈利23457千港元;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2.20港仙,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3.78港仙[3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126432千港元,2023年为102762千港元;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6003千港元,2023年为10539千港元[33]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73066千港元,2023年为55512千港元;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45505千港元,2023年为49216千港元[36] - 2024年30日内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84288千港元,2023年为68745千港元[35] - 2024年30日内贸易应付款项33849千港元,2023年为19723千港元[37] - 2024年计息借款有抵押为31,221千港元,2023年为61,939千港元;2024年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3.76%,2023年为3.91%[38] - 2024年租赁负债总额为8,299千港元,2023年为3,818千港元[39] - 2024年公司总收益约为539.6百万港元,2023年为697.5百万港元,减少约22.6%[41] - 2024年公司毛利约110.1百万港元,2023年为135.9百万港元,毛利率约20.4%,2023年为19.5%[41]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13.7百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23.5百万港元;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2.20港仙,2023年为每股盈利3.78港仙[41] - 2024年收益约为53960万港元,较2023年约69750万港元减少约15790万港元或约22.6%[47] - 2024年毛利约为11010万港元,毛利率为20.4%(2023年:13590万港元,19.5%)[48] - 2024年其他收入约为85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760万港元或约47.2%[49]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56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00万港元或约21.7%[50] - 2024年亏损约为1370万港元,较2023年溢利约2350万港元减少约3720万港元或约158.3%[54]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2950万港元(2023年:13260万港元),计息借款约为3120万港元(2023年:619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5.6%(2023年:8.8%)[56]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首次应用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8]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之修订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 - 公司董事预期未来采纳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9]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等多项新订/经修订准则生效时间为2025 - 2027年不等,部分生效日期待定[21] 公司业务线情况 - 公司可报告及经营分部包括电子烟产品、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医疗消耗品分部[22] - 公司通过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医疗消耗品三个分部经营业务[40] - 公司在深圳办事处成立研发中心,主攻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新产品和电子烟核心技术[40] - 公司作为OEM制造电子烟产品,已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44] - 公司自2020年起生产即弃口罩,惠州洁净厂房设施及制造质量体系符合相关标准,已获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45] - 2024年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约为4456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82.6%,较2023年减少约12680万港元或约22.2%[47] - 2024年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约为910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16.9%,较2023年减少约3170万港元或约25.8%[47] - 2024年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约为30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0.5%,较2023年增加约60万港元或约25.0%[47] 税务情况 - 公司香港注册成立附属公司符合利得税两级制,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缴税,超200万港元部分按16.5%缴税;2024年无香港利得税拨备,因香港产生亏损[29] - 公司中国成立实体按25%法定税率缴企业所得税,惠州市天长实业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内按15%优惠税率缴纳[30] 人员及股权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917名雇员[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为3202万个,年初为3277万个,年内失效75万个[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持有其他公司股权的重大投资[64] 公司规划及运营情况 - 集团无计划进行重大投资或增加资本资产[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其上市证券[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3年为18.1万港元[67] 公司治理及审核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除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担任外,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8] - 审核委员会由吴志伟、洪俊良及陈秉阶组成,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等[69] - 富睿玛泽同意集团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草稿所列数额,但未作核证[70] - 全体董事确认2024年度已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公司不知悉高级管理层有违规情况[7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为每股1.5港仙[72] 市场环境影响 - 2024年全球通胀、经济放缓影响消费需求和销售订单,公司收益减少且税后亏损[40]
天长集团(0218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08:40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收益约为227.7百万港元,同比减少约43.2%(2023年6月30日:400.9百万港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录得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亏损约7.9百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盈利20.6百万港元)[23] - 基本每股亏损约为1.28港仙(2023年6月30日:每股盈利3.33港仙)[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总收益约为227.7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0.9百万港元减少约173.2百万港元,降幅约43.2%[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亏损约为7.9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盈利约20.6百万港元减少约28.5百万港元或约138.3%[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0.6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2.6百万港元有所增加[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的账面净值约为172.5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4.7百万港元下降了约54%[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没有持有任何其他公司的重大投资[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没有计划进行重大投资或增加资本资产[69] 业务板块表现 - 集团的业务分为三大板块: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电子烟产品和医疗消耗品[21]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的分部收益为179.3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约78.8%,较2023年同期的318.6百万港元减少约139.3百万港元,降幅约43.7%[36]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为47.2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约20.7%,较2023年同期的81.9百万港元减少约34.7百万港元,降幅约42.4%[36] - 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为1.2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约0.5%,较2023年同期的0.4百万港元增加约0.8百万港元,增幅约200.0%[36] 毛利与毛利率 - 集团录得毛利约40.7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7.9%(2023年6月30日:20.0%)[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毛利约为40.7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7.9%,较2023年同期的80.0百万港元和20.0%有所下降[40]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的毛利为34.9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9.5%,较2023年同期的69.9百万港元和21.9%有所下降[39] - 电子烟产品的毛利约为5.7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2.1%,较2023年同期的10.1百万港元和12.3%略有下降[41] - 医疗消耗品的毛利约为65,000港元,毛利率约为5.4%,较2023年同期的19,000港元和4.75%有所上升[41] 研发与技术 - 集团在深圳设立了研发中心,专注于电子烟核心技术的提升,包括霧化技术和发热丝技术[22] - 电子烟产品的研发中心于2023年在深圳成立,专注于提升雾化技术和发热丝创新,以增强竞争力[29] 运营与市场环境 - 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通胀上升,消费者需求和销售订单数量受到影响[22] - 集团的电子烟产品板块专注于制造和销售电子烟产品[21] - 集团的医疗消耗品板块以自有品牌“CAREWE”制造和销售一次性口罩[21] 行政与财务开支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51.8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5.0百万港元减少约3.2百万港元或约5.8%[44] - 财务成本约为1.5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百万港元减少约1.6百万港元或约51.6%[45] - 所得税抵免约为2.6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所得税开支1.6百万港元减少约4.2百万港元或约262.5%[45] 股东与股息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未支付[80] - 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4年中期股息[143]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19年5月28日采用了购股权计划,以奖励对集团作出贡献的选定参与者[90] - 购股权计划的合格参与者包括员工、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股东、顾问和顾问[90] - 购股权计划的最大可分配股份数为62,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32,02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5.16%[94] 未来展望 - 公司的未来展望包括继续关注市场扩张和新产品研发[151] - 未来管理层不预期新准则的采用会对会计政策造成重大变更[108]
天长集团(0218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09:08
财务盈亏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期内亏损7944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20647千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227,680千港元,期内亏损7,944千港元;2023年同期总收益400,901千港元,期内溢利20,647千港元[9][10][1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盈利为 - 1.28港仙,2023年同期为3.33港仙;每股摊薄(亏损)盈利为 - 1.28港仙,2023年同期为3.29港仙[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227,68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00,901千港元下降43.2%[1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4,1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45千港元,同比增长8.2%[1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977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溢利方面,财务成本为1,46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23千港元下降53.0%;员工成本总额为65,75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5,926千港元下降13.4%[18]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开支总额为 - 2,6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90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约2.2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3.2% [31][3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毛利约4070万港元,毛利率约17.9% [31][3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790万港元 [31]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51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8% [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约为1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60万港元或约51.6%[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约为26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20万港元或约262.5%[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约为79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溢利减少约2850万港元或约138.3%[4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1974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7253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3505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7128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7050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3686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6455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3442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8429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0695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275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931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6154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82764千港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报告分部资产954,801千港元,可报告分部负债193,26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可报告分部资产974,381千港元,可报告分部负债191,617千港元[11][12] - 指定非流动资2024年6月30日为590,91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2,489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公允值为2586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626千港元有所下降[23][2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08093千港元,亏损拨备约为4845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26000港元有所减少[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418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5512千港元有所增加[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在建工程款项按实际年利率4.75%折现,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29]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须两年内全部偿还,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3.51%,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3.91%[30] - 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款由账面净值约172507000港元的楼宇及使用权资产、公允值约13753000港元的保险合约及公司担保抵押[3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50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26亿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款为6170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为3.51%;资产负债率为9.7%,2023年12月31日为8.8%[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账面价值合共约1.725亿港元的若干楼宇及有关预付土地租赁款的使用权资产及公允价值约1380万港元的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抵押为银行融资的担保[45]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主营电子烟产品及医疗消耗品的制造及销售以及提供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4] - 公司可报告及经营分部包括电子烟产品、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医疗消耗品分部[7] - 2024年上半年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47,142千港元,毛利5,737千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81,868千港元,毛利10,016千港元[9][10] - 2024年上半年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179,307千港元,毛利34,880千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318,622千港元,毛利69,939千港元[9][10] - 2024年上半年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1,231千港元,毛利65千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411千港元,毛利19千港元[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烟产品收益47,14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1,868千港元下降42.4%;销售模具及塑料制品收益179,30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8,622千港元下降43.7%;销售医疗消耗品收益1,23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11千港元增长199.5%[16] - 2024年上半年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约1.793亿港元,占总收益约78.8%,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3.7% [35] - 2024年上半年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约472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20.7%,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2.4% [35] - 2024年上半年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约12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0.5%,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00.0% [35] - 2024年上半年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毛利约3490万港元,毛利率约19.5% [36] - 2024年上半年电子烟产品毛利约570万港元,毛利率约12.1% [36] - 2024年上半年医疗消耗品毛利约6.5万港元,毛利率约5.4% [36] 成本开支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本开支8,515千港元,折旧25,193千港元,存货撇减546千港元,研发开支9,462千港元[11] - 2023年公司资本开支9,818千港元,折旧50,708千港元,存货撇减6,100千港元,研发开支29,491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1,35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30千港元下降5.5%;政府补贴73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88千港元下降6.5%;废料销售322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6] - 2024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34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00千港元下降75.2%[17]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决定自保留盈利中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现金股息每股普通股1.5港仙,合共约9,300,000港元,已在2024年6月30日派发;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6月30日:无)[53] 公司运营相关 - 公司采用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导致会计政策及金额重大变动[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约2.277亿港元,来自美国、中国、英国、香港、荷兰、印度等外部客户收益总计227,68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00,901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919名雇员[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根据购股计划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于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为3202万股[48] - 公司将努力寻找新客户扩大客户基础,提升核心技术及竞争力,扩大产品范围并提升成本效益[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重大投资、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等事项[45][49]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于2018年2月8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吴志伟任主席[51] - 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等[5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买卖公司证券的操守守则[52]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标准守则,公司不知悉高级管理层有违反情况[52] 信息披露情况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可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