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渡科技(02158)
icon
搜索文档
医渡科技(02158.HK):AI中台持续落地 亏损幅度显著收窄
格隆汇· 2025-07-16 02:40
公司近况 - 医渡科技AI医疗业务持续推进,推出AI中台2 0等升级版核心产品,并落地头部医院客户 [1] - 公司发布2025财年业绩,亏损幅度显著收窄 [1] - 行业需求回暖、AI战略聚焦有望推动AI解决方案在医疗行业的扎实落地,支撑业绩稳健增长 [1] 业务进展 - 医渡科技持续深化自研医疗垂域大模型的技术研发与场景赋能,AI中台和EYWA数据中台分别迭代至2 0和5 0版本 [1] - 推出针对院管需求的"云析智管"平台和针对科研需求的"云析智研"平台 [1] - AI中台具备数据治理、模型训练、智能体开发等能力,支持智能病历生成、临床决策辅助、科研服务等多种场景 [1] - 截至2025年6月,融合DeepSeek的AI中台已部署超过30家顶级三甲医院,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机构达成深度合作 [1]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收入7 1亿元,同比下降11 4% [2] - 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 3%至3 5亿元,医院和监管机构客户数分别达110名和44名 [2]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23 7%至2 5亿元 [2] -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28 0%至1 2亿元 [2] - 归母净亏损1 2亿元,同比显著收窄(去年同期为1 9亿元),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和业务聚焦 [2] 未来展望 - 行业环境逐步回暖、核心产品获更多客户认可,有望实现稳健收入增长并在利润端持续减亏 [2] - 预计2027财年收入8 7亿元,归母净利润411万元 [2] - 目标价上调36%至6 8港元(基于8倍2026财年P/S),较当前股价有16%上行空间 [2]
AI医疗系列二暨GenAI系列深度之62:AI医药:智愈未来,技术变革下的生态重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4 04: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医疗进入多模态融合和实用化新阶段,临床辅诊与药物研发引领商业化,健康管理潜力待释放,海外巨头加快布局,投资热度上升,国内DeepSeek推动渗透 [3] - 数据壁垒和场景卡位决定价值,不同细分领域有不同重点标的及催化因素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AI医疗趋势:产业和投资热度皆提升 - 技术趋势从单模态单任务到多模融合,大模型使任务能微调适配多任务,可整合多模态数据,降低医疗人员学习成本 [5][7] - 渗透趋势从基础提效到决策深化,技术成熟度不同应用场景不同,存在高幻觉率等技术瓶颈,全国89%的三级医院部署AI辅助诊断系统 [8] - 2025年海外大厂加快布局AI医疗领域,美股AI医疗公司展现较强上涨趋势,1月多起产业相关融资 [13] - 2025年DeepSeek爆火推动国内AI医疗渗透,其高性能等特点推动院端部署,近90家知名三甲医院有相关应用 [14][17] - 医疗行业需第三方厂商接入,CoT和RAG等技术可降低AI模型幻觉发生率,第三方厂商能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发挥关键作用 [18][23] 2. AI医疗场景渗透:临床辅诊/药物研发/健康管理/AI4S - AI医疗三大场景B端C端有较大开发潜力,辅助诊断成熟度较高,药物研发有较多机会,健康管理处于早期 [32] - AI+临床辅助诊断从单科室到全院流程,涵盖诊前、诊中、诊后等多环节,商业模式有To医院和To政府两种 [33][35] - AI+药物研发加速创新药发展,临床前渗透较深,AI应用相对成熟,后续有较大潜力,商业模式主要是To药企 [36][38] - AI+健康管理服务处于早期,以药品销售为核心,AI工具可提升用户粘性等,聚合医、药、险生态闭环 [40] - AI4S涉及多领域,核心模式是AI赋能自动数据生成等,目前缺乏数据但有较大潜力 [42] 3. AI临床辅诊重要标的 - Tempus AI积累大量数据,以数据为核心推动AI精准医疗服务,FY25预期上调 [47][50] - 嘉和美康是国内电子病历先行者,大模型融合DeepSeek落地多医院,后续增量受新智慧医疗评级影响 [55] - 卫宁健康是国内医院核心诊疗系统厂商,发布医疗垂类大模型和医生助手,业务布局广泛 [60] - 医渡科技有AI大数据优势和业内领先的AI中台产品,AI中台已部署多家顶级三甲医院 [66] - 讯飞医疗以星火大模型为底座,业务覆盖G/B/C各场景,收入逆势增长,利润持续减亏 [67][73] - 润达医疗联合华为打造医疗垂类大模型体系,25年评测获双冠,预计25年AI收入达2.5亿左右 [74][77] - 金域医学是第三方检验领军,多巨头合作,自动化检验和医检大模型赋能,首批数据资产入表 [78][82] - 迪安诊断是第三方医学诊断领军,具备数据优势,临床科研平台助力学术成果,子公司专注病理AI [86] 4. AI健康管理重要标的 - Doximity是美国医生社区平台,商业模式为向制药品牌收费,GenAI有医生助手和精准营销功能,FY26指引保守 [92][94] - Hims&Hers Health是创新型远程医疗公司,品类聚焦+供应链整合,推出AI临床决策工具,增长逻辑明确,FY25指引保守 [95][101] - 阿里健康受益医药电商稳健增长,创新业务布局云医院和云基建,业绩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102][106] - 京东健康以自营零售为核心,数字化营销收入增加,AI战略聚焦降本、提效、普惠 [110] - 平安好医生从医药电商转型为与平安集团协同,AI推动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提升 [118] - 医脉通是国内领先医师平台,以精准数字营销为核心,推出大模型AI医生赋能各业务线 [122] 5. AI制药+AI4S重要标的 - Recursion合作里程碑和自研管线共同推进,有数据和算力优势,ClinTech战略关注临床中 [134] - 晶泰控股是AI+物理计算+机器人自动化融合的药研平台,业务线不断拓展,各领域有合作进展 [139][141]
医渡科技20250709
2025-07-11 01: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易都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5财年经调整的EBITDA同比大幅增长25.6%达3900万元,净亏损同比收窄38.9%,OPEX整体金额同比下降23%,OPEX占收入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收窄23.8%,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3]。 - **大模型产品进展**:2025年上半年面向医生打造“1+N+X”的CO pilot产品矩阵,以AI中台为基座集成多个头部大模型,赋能全流程业务场景并联通数据中台;计划未来三年投入8000万 - 1亿元发展大模型,预计2026财年经调整EBITDA翻倍增长,2027年开始持续盈利;医学大模型处理60亿条医疗记录,覆盖11.5亿次人群,自研Madrad架构识别医疗语料,降低AI幻觉率,性能优于DPCARE 1 [4]。 - **肿瘤疾病领域应用**:以肿瘤疾病为核心攻克顶级专科机构,如中肿、北肿和哈肿等,在中肿落地120多个新诊疗场景;推出由中科院院士滕高军领衔的肝癌诊疗智能体“小肝人”,并计划推出其他疾病诊疗智能体[6]。 - **AI智能体服务特点及效果**:通过无代码工具链让医生自行构建,重点医院使用人数达全院医护人员43%;AI诊疗助手两个月内服务患者2.6万次;医院端订单数量同比增长15%[7]。 - **慢病管理进展**:已在海南陵水、天津经开区和惠民宝等地实践,计划辐射至三亚、万宁、琼海和文昌等城市,扩展至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管理[8]。 - **海外市场项目**:参与新加坡卫生部MSC home移动住院护理国家项目,支持Singhealth旗下四家医院,通过APP Doctor Body实现出院患者远程监控,生成个性化建议[9]。 - **未来战略规划**:业务上预计2026财年各业务板块20%左右增速,深耕支付意愿和能力高的城市,筛选项目稳定提升毛利率;大模型守住优势项目,严选新项目,考虑GDP排名靠前及支付意愿高城市;未来三年投入8000万 - 1亿元发展大模型,保持领先地位,聚焦核心客户和业务[12][13]。 - **盈利预期**:预计2026财年经调整EBITDA翻倍增长至7800万元,若不算大模型投入26财年利润转正,算上则2027年整体利润端成本转正[4][15]。 - **业务板块营收占比及趋势**:第一个板块占比约48%,第二个板块约34.5%,第三个板块占比较低;预计医院相关业务收入增速提升,占比持续增加[16]。 - **竞争格局及优势**:医疗AI市场竞争激烈,易都科技优势在于对疾病理解深度及精准度高,智能化产品在科研平台、ICU病房等高价值场景效益显著,召回率超85%;但C端缺乏忠实客户及影响力,更多与B端合作[24][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技术挑战应对**:大模型存在AI幻觉问题,通用大模型幻觉率约60%,公司医学大模型可达80%,通过打磨算法提高疾病理解精准度,如30秒内生成癌症患者TNM链式分析[17]。 - **预算问题应对**:客户主要是B端,收入确认时间长,需提前一年做预算,公司采取聚焦战略开发核心客户和项目[17]。 - **医院使用新产品挑战**:医院使用新产品有一年左右滞后期,预算有限,只能部分科室使用或选非完整版,待预算批完再升级,影响产品推广、升级和收入确认速度[19][20]。 - **生命科学业务情况**:围绕药品与器械全生命周期提供AI驱动解决方案,相比传统CXO公司提高效率,如数据库建立效率提升8倍等;截止今年3月31日中标多个创新类临床项目,今年以来订单金额增加约6000万元,预计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订单改善[22][23]。 - **智能体“小肝人”效益**:针对肝癌早期诊断、标准化治疗方案及资源分布优化,将顶级医院成果转化为标准化决策路径,推动普惠输出,计划推出更多类似智能体[25][26]。 - **国际业务布局及挑战**:在新加坡、文莱有项目进展,未来集中布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但面临政治风险和数据接入敏感性问题,美国和欧洲市场拓展困难[27]。 - **未来发展方向**:沿着产品矩阵升级拓展,开发新产品和应用场景,技术上落地及场景积累更新拓展;AI辅诊影像科纳入医保,有望扩展至更多方向提升产品价值产出[28][29]。
医渡科技20260626
2025-06-26 15:51
纪要涉及的公司 医渡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业绩 - 2025财年总收入7.15亿元,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3%,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7%,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8%,净亏损同比收窄38.9%至1.35亿元[2][10][18][22] - 不含大模型研发投入的现有业务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5.6%至3900万元,OPEX总金额同比下降23%,OPEX占收入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2][6]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收窄23.8%至2.5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资金储备约37 - 38亿元[2][4][11] 业务表现 - **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国内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5%,三大业务板块在手订单7.89亿元[2][8]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2025财年收入2.7亿元,同比下降23.7%,毛利率上升1.4个百分点至33.5%;活跃客户132家,全球前二十大药企中有16家是客户,前二十大客户收入留存率87.5%;累计完成411项临床研究和275项真实世界研究项目,DIGICAP系统医院签约数量翻倍至47家[18] -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报告期内收入1.22亿元,同比下降28%,严选高质量项目,增加惠民保业务市场渗透率,放弃成本高、利润薄项目[22][23] 医疗AI应用 - 自研医学大模型幻觉率下降80%,基于超5000亿TOKEN数据训练,在医疗垂类场景下综合评分优于Deepseek R1[2][8][9] - AI中台已落地30多家头部医疗机构,AI诊疗助手辅助医生服务患者累计2.6万人次[2][9] - “1 + N + X”医生口述产品矩阵,以AI中台为基座,集成多个大模型,赋能全流程;AI中台2.0上线三月内在30多家头部三甲医院部署,病历书写时间缩至30秒,TNM分期评估耗时减少70%[5][14] - 新一代数据中台EVA 5.0融合大模型和医院数据平台,数据流通速度提升,采集、治理、质控效率提高4倍以上;灵犀智管平台助力医院运营效率提升30%,灵犀智研平台将文献矩阵生成时间缩短至1 - 2小时[5] 合作成果 - 为110家中国顶尖医院和44个政府机构提供解决方案,医院网络覆盖超4000家,服务生命科学活跃用户132个,全球前二十大跨国药企中有16家是客户,健康管理平台活跃用户超2400万[2][6][7][8] - 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合作构建AI中台,实现全院数据共享和智能应用落地;与中山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加速数字化建设;与中肿合作建立肿瘤大数据平台,智能体使用率达80%,单个医生月均使用超150次,接诊效率提升50%[17][18] 未来规划 - 2026财年,AI for Medical业务预计收入增长约20%,AI for Life Science和AI for Care业务收入增速争取与行业一致并超越同业;努力提升毛利率,预计剔除自研大模型投入的现有业务管理口径EBITDA翻倍[29][30] - 继续执行与高盛的2400万美元TRS合约,根据股价择机直接回购[30] - 全面打造“1 + N + X”Copilot医疗产品矩阵,提升患者体验和医疗效率[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销售费用占收入比从2024财年的26%降至2025财年的20%,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从29%降至26%,且未对产品相关研发费用资本化[11] - AI药师在北京肿瘤医院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智能客服助手解决患者预约和服务咨询等问题[13] - 医渡科技已连续三年作为深圳惠民保主运营平台,第二期参保人数超600万,参保率超35%居全国首位;连续四年担任北京惠民保主运营,累计参保超1500万人次,累计受赔案件超37万件[24] - 超过85%的客服工作由AI智能客服承接,实现秒级回复,AI客服赋能深圳惠民保项目,业务转化率提升近10%,高峰期响应率提升27%[25] - 自主研发的糖尿病数字疗法产品获美国FDA和海南省药监局双重审批,入选海南省2 + 3健康服务包,患者治疗效率提升34.5%,空腹血糖达标率提升32.6%,餐后两小时血糖达标率提高7.5%[26] - 在天津市经开区复制落地健康服务模式,数字疗法研发管线持续丰富,开展居民减重、阿尔兹海默症数字疗法及糖尿病三类医疗器械院内探索[27] - 与中科院滕高军院士合作推出肝癌诊疗智能体“小肝人”[28] - 中标多个创新临床试验项目,如IGT - 001创新细胞疗法项目、某滴眼液三期临床研究项目等,通过AI解决方案赋能中国首个大样本量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真实世界研究,将研究周期压缩至14个月,效率提升40%[21]
医渡科技(02158)2025财年爆点:经调整EBITDA持续盈利 AI医疗长跑加速度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03:2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财年实现总收入7.15亿元,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5.6%,年度亏损缩减至1.35亿元,同比减亏38.9% [1] - 在手订单达7.89亿元,反映业务持续增长潜力 [1] - 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AI for Medical)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10.3% [3]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AI for Life Science)收入2.47亿元,前20大客户收入留存率87.51% [4] -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AI for Care)收入1.22亿元 [5] 技术能力与创新 - 核心算法引擎YiduCore累计处理超60亿份医疗记录,覆盖4000家医院,疾病知识图谱覆盖所有已知疾病,专病库覆盖超90个病种 [1] - 自研医疗垂域大模型形成"1+N+X" Copilot产品矩阵,AI诊疗助手累计服务患者2.6万人次 [2] - AI中台升级至2.0,支持多种大模型统一管理,数据中心Eywa 5.0数据流转效率提升4倍以上 [3] - 推出iEDC解决方案,实现临床数据管理效率指数级飞跃,患者招募准确率提升3倍 [5] 业务进展与客户覆盖 - 大数据平台板块客户包括110家三甲医院和44家监管机构 [3] - 生命科学板块活跃客户132家,服务16家头部跨国药企,完成411项临床研究 [4] - 健康管理平台连续运营"深圳惠民保"(参保率超35%)和"北京普惠健康保"(累计参保1500万人次),活跃用户超2400万 [5] 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以"数据-算法-场景"增长飞轮为核心,持续投入AI医疗深度应用 [1] - 通过AI中台实现从综合医院全局智能到专科专病深度穿透的多场景落地 [2] - 未来将深化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6]
医渡科技(02158)2025财年业绩:大模型加速落地!30家三甲医院实现多场景突破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09:53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实现收入人民币7.15亿元,年度亏损缩减至人民币1.35亿元,同比大幅减亏38.9% [1] 技术研发与数据积累 - 核心算法引擎YiduCore累计处理和分析超过11.5亿患者人次的60亿份经授权的医疗记录,沉淀对上万种疾病的理解洞察 [1] - 疾病知识图谱基本覆盖所有已知疾病,专病库覆盖超过90个病种,产出20个专病领域数据集 [1] - 医疗领域大模型技术水平行业前列,2024年9月在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大模型分导诊场景竞赛中排名第一 [1] 产品应用与市场渗透 - AI中台已在30多家三甲医院部署应用,2025年2月至6月基于AI中台构建的AI诊疗助手累计服务患者2.6万人次 [2] - 实现肿瘤专科医院诊疗多场景突破性落地,与滕皋军院士团队推出国内首个肝癌诊疗智能体 [2] - 大模型智能导诊+数字疗法赋能天津滨海新区经开区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 [2]
医渡科技2025财年成绩单:亏损收窄近40%,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增效
经济观察网· 2025-06-25 09:49
业务发展 - 公司构建"产品迭代—场景渗透—价值反哺"的正向循环模式,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核心产品全面升级,包括AI中台升级至2.0和新一代数据中心Eywa升级至5.0 [2] - 推出"灵析智管"运营管理智能体与新一代AI智能科研产品"灵析智研",医院客户总数增长至110家,AI中台2.0在三个月内完成在超过30家三甲医院的部署应用 [2]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通过自主研发的i系列解决方案矩阵,构建了覆盖临床开发效率优化、研究设计精准化、商业化风险预判的完整服务体系 [2] -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深耕"惠民保"领域,连续三年作为"深圳惠民保"的主运营平台,2024年度参保人数达609万人,参保率超过35% [3] - 连续四年担任"北京普惠健康保"的主运营平台,累计参保超1500万人次,累计受理赔案件超37万件 [3]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实现收入人民币7.15亿元,年度亏损缩减至人民币1.35亿元,同比大幅减亏38.9% [4] - 现金储备充足 [4] 客户情况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活跃客户达132家,前20大客户收入留存率为87.51% [2] - 头部20家跨国药企中16家为其客户 [2] - 累计完成411项临床研究(含药企与研究者发起项目),前瞻性及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项目达275项 [2]
持续深化自研医疗垂域大模型的技术攻坚与场景赋能 医渡科技(02158)发布年度业绩,收入7.15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09:4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财年收入7.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18亿元,同比减亏39.58% [1] - 每股亏损0.11元 [1] - 年度亏损缩减至1.35亿元,同比减亏38.9% [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缩窄23.8% [4] - 现金及等价物等储备达33.09亿元 [4] 技术研发与AI医疗 - 自研医疗垂域大模型YiduCore构建"数据—算力—算法—场景"全链条壁垒,处理11.5亿患者人次的60亿份授权医疗记录 [1] - 疾病知识图谱覆盖全部已知人类疾病,产出20余个高价值专病数据集 [1] - 医疗领域首家实现国内外高端芯片全链路适配,支撑算法效能突破 [1] - 在国家卫健委分导诊评测中获榜首成绩 [1] - AI中台融合DeepSeek技术已部署超30家顶级三甲医院 [1][3] 业务板块进展 大数据平台与解决方案 - 服务110家顶级医院及44个监管机构,覆盖超4,000家医院 [3] - AI中台和EYWA数据中台迭代至2.0和5.0版本 [3] - 推出针对院管的"灵析智管"平台和针对科研的"灵析智研"平台 [3]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 - 服务132家生命科学客户,前20大客户收入留存率87.51% [3] - 头部20家跨国药企中16家为公司客户 [3] - 自主研发i系列解决方案矩阵覆盖临床开发、研究设计、商业化预判全流程 [3] 健康管理平台 - 连续三年作为"深圳惠民保"主运营平台,2024年参保人数609万人 [3] - 连续四年运营"北京惠民保",累计参保超1,500万人次 [3] - 平台活跃用户数超2,400万名 [3] 战略与运营 - 聚焦战略形成"产品迭代—场景渗透—价值反哺"正向循环 [2] - 强化核心客户战略绑定并扩张新客户网络 [2] - 运营效率提升及业务协同效应增强推动减亏 [4]
医渡科技(02158.HK)年度业绩: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年度亏损同比大幅减亏38.9%
格隆汇· 2025-06-25 09:40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公司实现收入人民币7.15亿元,其中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收入为3.46亿元,同比增长10.3% [1] - 年度亏损缩减至人民币1.35亿元,同比减亏38.9% [1] - 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出同比缩窄23.8% [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保证金银行存款、受限制银行结余及存款为人民币33.09亿元 [1] 技术研发与AI能力 - 自研医疗垂域大模型「AI医疗大脑」YiduCore构建「数据 — 算力 — 算法 — 场景」全链条壁垒 [2] - YiduCore基于超5,000亿+精细化清洗的跨模态训练语料及多参数模型矩阵(8B/13B/70B/100B),累计处理11.5亿患者人次的60亿份授权医疗记录 [2] - 构建的疾病知识图谱已基本覆盖全部已知的人类疾病,并联合顶尖专家产出20余个高价值专病数据集 [2] - 医疗领域首家实现国内外高端芯片全链路适配的企业,支撑算法效能突破 [2] - 在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分导诊评测中,医渡大模型以榜首成绩验证技术领先性 [2] - 基于YiduCore核心算法引擎,融合DeepSeek的AI中台已部署超过30家顶级三甲医院 [2][3] 业务进展与客户覆盖 - 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向110家中国顶级医院以及44个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解决方案,覆盖超过4,000家医院 [3] - AI中台和EYWA数据中台已分别迭代至2.0和5.0版本,并推出针对院管需求的「灵析智管」平台和针对科研需求的「灵析智研」平台 [3]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服务的生命科学客户数量达到132家,前20大客户收入留存率为87.51% [3] - 头部20家跨国药企中,有16家是公司的客户 [3] - 自主研发的i系列解决方案矩阵覆盖临床开发效率优化、研究设计精准化、商业化风险预判的完整服务体系 [3] -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连续第三年作为「深圳惠民保」的主运营平台,2024年度参保人数达609万人 [3] - 连续第四年作为「北京惠民保」的主运营平台,累计参保超1,500万人次 [3] - 健康管理平台上至少完成一笔交易的活跃用户数超过24百万名 [3]
医渡科技(02158)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5 09:2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财年公司总收入为7.15亿元,同比下降11.4%,2024财年为8.07亿元[6][12] - 2025财年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收入为3.46亿元,同比增长10.3%,2024财年为3.14亿元[6] - 2025财年生命科科学解决方案收入为2.47亿元,同比下降23.7%,2024财年为3.24亿元[6] - 2025财年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收入为1.22亿元,同比下降28.0%,2024财年为1.69亿元[6] - 2025财年毛利为2.39亿元,同比下降29.5%,2024财年为3.39亿元[6] - 2025财年经营亏损为1.34亿元,同比减亏39.0%,2024财年为2.20亿元[6] - 2025财年年度亏损为1.35亿元,同比减亏38.9%,2024财年为2.21亿元[6] - 公司收入从2024财年的8.071亿元减少11.4%至2025财年的7.15亿元[37] - 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收入从2024财年的3.136亿元增加10.3%至2025财年的3.459亿元[37]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收入从2024财年的3.24亿元减少23.7%至2025财年的2.471亿元[37] - 健康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收入从2024财年的1.695亿元减少28.0%至2025财年的1.22亿元[37] - 2024和2025财年整体毛利分别为3.394亿元和2.392亿元,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2.1%和33.5%[39] - 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024财年的43.7%降至2025财年的29.7%[41]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024财年的32.1%增至2025财年的33.5%[41] - 健康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024财年的58.1%降至2025财年的44.1%[41] - 经营亏损从2024财年的2.199亿人民币减少39.0%至2025财年的1.341亿人民币[46] - 年度亏损从2024财年的2.212亿人民币减少38.9%至2025财年的1.352亿人民币[48] - 2025年客户合同收入为人民币714,979千元,2024年为人民币807,076千元[85] - 2025年毛利为人民币239,182千元,2024年为人民币339,445千元[85] - 2025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34,149千元,2024年为人民币219,919千元[85] - 2025年年内亏损为人民币135,223千元,2024年为人民币221,242千元[85] - 2025年年内其他综合收益为人民币31,414千元,2024年为人民币94,812千元[87] - 2025年年内综合亏损总额为人民币103,809千元,2024年为人民币126,430千元[87] - 2025年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11)元,2024年为人民币(0.19)元[87] - 2025年客户合同收入714979千元,2024年为807076千元[103] - 2025年毛利239182千元,2024年为339445千元[10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部收入总额为7.14979亿人民币,较2024年的8.07076亿人民币下降11.41%[10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0.11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0.19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收窄42.11%[11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4财年的4.676亿元增加1.7%至2025财年的4.758亿元[38]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4财年的2.089亿人民币减少33.4%至2025财年的1.392亿人民币,占收入百分比从25.9%降至19.5%[42] - 行政开支从2024财年的1.713亿人民币减少14.6%至2025财年的1.464亿人民币,占收入百分比从21.2%降至20.5%[43] - 研发开支从2024财年的2.329亿人民币减少19.9%至2025财年的1.865亿人民币,占收入百分比从28.9%降至26.1%[44] - 2025年公司销售及服务成本、销售及营销开支、行政开支及研发开支总额为9.47824亿人民币,较2024年的10.80767亿人民币下降12.30%[106] - 2025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29.8万人民币,较2024年的49万人民币下降39.18%[108] - 2025年雇员福利开支为4.17634亿人民币,较2024年的5.66252亿人民币下降26.24%[106] - 2025年硬件及药品成本为1.15165亿人民币,较2024年的0.54012亿人民币增长113.22%[106] - 2025年推广及广告开支为79.87万人民币,较2024年的252.2万人民币下降68.33%[106] 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向110家顶级医院及44个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解决方案,覆盖超4000家医院[11] - 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报告期收入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0.3%,截至2025年3月31日顶级医院客户总数110名,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者客户总数44名[17] - AI中台2.0上线三月已在超30家三甲医院部署应用,病历书写从5分钟手工作业到30秒智能完成,TNM分期评估耗时减少70%,1分钟医生可自主打造专属智能助手[17] - 新一代数据中心Eywa5.0使数据采集、治理、质控效率提高4倍以上[17] - 智慧院管解决方案“灵析智管”助力医院运营效率提升30%[17] - 智慧科研解决方案“灵析智研”仅需1 - 2小时即可完成文献矩阵生成,传统需2 - 4周[17] - 公司与华中某顶级三甲医院打通超25亿条经合法授权医疗数据[18] - 公司中标的天津滨海新区经开区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项目金额超2000万元[18]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业务线表现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报告期收入2.471亿元,同比下降23.7%,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33.5%[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前20大客戶收入留存率为87.51%,头部20家跨国药企中有16家是客户[21] - 报告期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完成411项临床研究,前瞻性及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项目达275项[21] - 报告期iGCP系统医院签约数新增23家至47家,iEDC解决方案使数据采集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0%,临床试验监察人力投入减少30%[22] - 智能患者招募降低90%人工配置成本,实现患者匹配准确率3倍以上提升[22] - 数字解决方案赋能某知名药企大样本量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真实世界研究,将研究周期压缩至14个月,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40%[23]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业务线表现 -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板块报告期收入1.22亿元,同比降低28.0%[25] - 2024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达609万人,参保率超35%,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赔付近23万人次,单人累计最高理赔金额达180万元[27] - “北京惠民保”累计参保超1500万人次,累计受理赔案件超37万件,近80%被保人通过快赔方式获理赔,理赔时效较传统方式提升50% - 70%[27][28] - “开心健康科技”小程序人均访问时长316秒[2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健康管理平台活跃用户数超2400万名[31] 技术能力表现 - YiduCore基于超5000亿+训练语料及多参数模型矩阵,累计处理11.5亿患者人次的60亿份授权医疗记录[9] - 公司拥有80亿、130亿、700亿、1000亿多参数模型版本适配不同场景需求[14] - YiduCore累计处理和分析超11.5亿名患者人次的60亿份经授权医疗记录,专病库覆盖超90个病种,产出20个专病领域数据集[14] - 医渡AI中台应用上线周期缩短约50%,北京肿瘤医院智能体使用人数达全院医护人数的43%,2025年2 - 6月AI诊疗助手辅助医生累计服务患者人次达2.6万[15]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来自中国及其他国家外部客户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83%及17%[10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来自中国及其他国家外部客户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86%及14%[103] 其他重要内容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823名,薪酬成本从2024财年的5.663亿人民币降至4.176亿人民币[61][62] - 2025年3月31日投资承诺为2.49亿人民币,2024年3月31日为2.566亿人民币[59] - 公司2014年12月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2021年1月1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65] - 2025财年公司于联交所购回6,340,800股股份,总代价约22,049,521.63港元,其中3,449,700股购回股份被注销[73]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3,825百万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动用人民币2,885百万元[76][80] - 加强核心能力所得款项动用百分比为35%,预计2026年3月31日悉數動用;进一步进行业务扩张所得款项动用百分比为35%,已于2024年9月30日悉數動用;通过战略合伙、投资和收购来进一步丰富生态系统所得款项动用百分比为20%,预计2030年3月31日悉數動用;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所得款项动用百分比为10%,已于2025年3月31日悉數動用[79] - 2022年10月28日公司附属公司向基金出资4000万美元占40%,2025年3月31日已出资660万美元[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6.4518亿人民币,较2024年的6.65995亿人民币下降3.12%[11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53488亿人民币,较2024年的2.96385亿人民币下降14.47%[114] - 给予贸易客户的信用期限通常约180天[113]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4689112千元,2024年为4824198千元[89] - 2025年3月31日权益总额3977742千元,2024年为4091993千元[91] - 2025年3月31日负债总额711370千元,2024年为732205千元[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