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思健康(02138)
icon
搜索文档
医思健康(02138)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2-30 04:02
财务表现 - 公司销售量和总收入分别为10.651亿港元和11.185亿港元,同比增长18.3%和28.1%[16]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从1.942亿港元增长1.7%至1.975亿港元[17] - 每股基本盈利为20.1港仙,上一期间为19.7港仙[17]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8.1%至11.185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0%至2.111亿港元[24] - 公司税前利润从2018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409亿港元增加3.3%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489亿港元[91] - 公司期内溢利为211.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0%,净利润率为18.9%(去年同期为23.3%)[9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入为11.18亿港元,同比增长28.1%[190] - 期内溢利为2.11亿港元,同比增长3.96%[190] - 每股基本盈利为20.1港仙,摊薄每股盈利为20.0港仙[190] 股息与股东权益 - 董事会决议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5.0港仙[17]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5.0港仙,预计于2020年1月21日前后派付[110]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10.49亿港元,同比增长0.7%[194] - 非控股权益为1.37亿港元,同比增长10.9%[194] - 公司总权益为11.87亿港元,同比增长1.8%[194]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权益[200] 医疗服务收入 - 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2.2%至3.24亿港元[30] - 医疗服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29.0%,同比增长102.2%至3.24亿港元[72]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8.1%至11.185亿港元,主要由于医疗服务的收入大幅增加[72] 客户与消费 - 客户总数同比增长57.6%至71,207人[33] - 医疗客户数同比增长75.0%至46,277人[37] - 美学医疗客户数同比下降5.1%至18,877人[37] - 每名客户平均消费同比增长11.1%至24,686港元[37] 诊所与医生 - 公司运营56家诊所及服务中心,总面积约287,000平方英尺[24] - 公司拥有97名全职专属注册医生,覆盖19个医疗专科[2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拥有97名全职专属注册医生、96名医疗专业人员、316名客户经理以及402名已接受培训的治疗师[41] 收购与扩展 - 公司收购了一家儿科诊所和一家数字营销公司以增强客户获取能力[24] - 公司将继续通过收购或有机扩展在大湾区扩大市场份额[64] - 公司正在探索与中国当地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动可持续增长[64] 成本与开支 - 存货及耗材成本从2018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9930万港元增加29.9%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9亿港元[82] - 注册医生开支从2018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6630万港元增加115.1%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425亿港元,占总收入的12.7%[82]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18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8亿港元增加37.8%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867亿港元,占总收入的25.6%[82] - 营销及广告开支从2018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8340万港元增加22.7%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23亿港元,占总收入的9.1%[91] - 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18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7860万港元增加32.3%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9.3%[91] - 信用卡开支从2018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320万港元增加16.7%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71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2.4%[9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实施了内部控制措施,包括14天冷静期退款政策,确保客户在购买预付费套餐后14天内可申请全额退款[46] - 报告期内,因重大不利回应而作出的退款及结算金额仅占公司总收入的0.28%(2018年同期为0.02%)[47] - 公司面临港元及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外币风险,但未使用衍生合约进行对冲[104] 股东与董事 - 董事邓志辉持有公司74.00%的股份,共计728,988,230股[117][121] - 董事李嘉豪持有公司1.19%的股份,共计3,251,000股[117][121] - 董事陆韵晟持有公司0.26%的股份,共计2,587,500股[117] - 董事林知行持有公司0.003%的股份,共计27,000股[117] - 董事马湾楠持有公司0.03%的股份,共计300,000股[117]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及衍生工具权益已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进行披露[118]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的股份权益包括好仓及衍生工具下的相关股份[121] - 邓志辉持有Union Medical Care Holding Limited的2股普通股,占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0%[125]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16年2月19日通过书面决议采纳了一项购股权计划,该计划自2016年3月11日起有效期为10年[131] - 董事李嘉豪持有6,970,000股购股权,行使期为2017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13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马清榜持有300,000股购股权,行使期为2019年1月2日至2028年8月20日[134] - 公司设有购股权计划和股份奖励计划,旨在为对集团业务成功作出贡献的合资格参与者提供激励和奖励[130][132] - 公司员工及顾问在报告期间内未获得新的购股权授予,但部分购股权被行使,总计行使了285,000股[13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230,000股,行使价格为每股3.03港元[138] - 2017年9月18日授予的购股权中,有90,000股在报告期间内被行使,剩余530,000股未行使,行使价格为每股3.50港元[138] - 2017年12月5日授予的购股权中,有100,000股在报告期间内被行使,剩余100,000股未行使,行使价格为每股4.00港元[138] - 2018年5月24日授予的购股权中,有100,000股在报告期间内被行使,剩余200,000股未行使,行使价格为每股6.60港元[138] - 2018年7月10日授予的购股权中,未行使的购股权为100,000股,行使价格为每股6.60港元[138] - 2018年8月21日授予的购股权中,有45,000股在报告期间内被行使,剩余500,000股未行使,行使价格为每股6.00港元[138] - 2018年9月7日授予的购股权中,未行使的购股权为100,000股,行使价格为每股6.00港元[138] - 2018年10月2日授予的购股权中,有32,500股在报告期间内被行使,剩余197,500股未行使,行使价格为每股5.00港元[138] - 2018年11月28日授予的购股权中,未行使的购股权为30,000股,行使价格为每股6.00港元[138] - 公司授予员工总计6,970,000份购股权,每份可认购1股,分十批等额行使,行使期为2017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146] - 公司授予员工总计800,000份购股权,每份可认购1股,分四批行使,行使期为2019年1月2日至2028年8月20日[146] - 公司授予员工总计1,000,000份购股权,每份可认购1股,分四批行使,行使期为2018年7月3日至2028年5月23日[146] - 公司授予员工总计100,000份购股权,每份可认购1股,分五批等额行使,行使期为2019年1月2日至2023年12月31日[146] - 公司授予员工总计735,000份购股权,每份可认购1股,一次性行使,行使期为2028年1月3日至2028年10月1日[146] - 公司授予员工总计827,500份购股权,每份可认购1股,分四批等额行使,行使期为2019年1月2日至2028年10月1日[146] - 公司授予员工总计1,620,000份购股权,每份可认购1股,分七批行使,行使期为2019年1月2日至2028年11月27日[146] - 公司授予员工总计150,000份购股权,每份可认购1股,分三批行使,行使期为2020年1月2日至2023年7月1日[146] - 公司授予员工总计1,000,000份购股权,每份可认购1股,分四批行使,行使期为2020年1月2日至2024年7月11日[14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8.3百万港元,存款证为6.6百万港元,具备足够的流动性和财务资源以支持未来扩张计划[99] - 公司资本支出主要用于设立新诊所及服务中心、购买医疗、美学及美容设备,并通过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提供资金[99] - 公司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未偿还计息银行借款为130.3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11.0%[104] - 公司投资物业及租赁土地和建筑物163百万港元被抵押用于银行借款,另有1百万港元汽车和50百万港元经营设备通过融资租赁持有[104]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5.41亿港元,同比增长63.5%[193] - 流动负债总额为9.44亿港元,同比下降16.1%[193] - 公司已抵押定期存款为6,638,114港元[19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8亿港元,同比增长11.3%[193]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文,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分离外[17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同意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数字[182]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由邓先生担任,董事会认为此举有利于公司领导和管理[175]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77] 市场与战略 - 香港社会动荡短期内影响了入境旅游和本土消费,公司通过主动客户互动、开发新医疗服务、提供额外促销活动以及实施成本控制措施应对挑战[56] - 中国大陆的公共医疗保险无法提供全面保障,公司正在探索收购目标以及与当地机构合作的机会,以配合美学及医疗服务的本地化趋势[56] - 公司成为多家保险公司自愿医疗保险计划(VHIS)的指定医疗服务中心,并逐步扩大医疗专科服务的覆盖范围[55] - 公司与EuroEyes Group签订谅解备忘录,计划在香港成立50-50合资企业,发展眼科服务及相关业务[61] - 合资企业将在香港运营眼科诊所/服务中心,并在中国大陆的广州和深圳开展合作[61] - 公司计划通过数字化、创新和技术提升生产力,并提高患者护理水平[62] - 公司致力于通过改善设施环境和数字化提高客户便利性,以保留客户[63]
医思健康(02138)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7-22 10:36
财务表现 - 2019年收入为18.37亿港元,同比增长40.5%[5] - 2019年EBITDA为5.03亿港元,同比增长36.4%[5] - 2019年净利润为3.85亿港元,同比增长38.2%[5]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6.7港仙,同比增长28.8%[5] - 2019年EBITDA利润率为27.4%,略低于2018年的28.1%[6] - 2019年净利率为20.9%,略低于2018年的21.3%[6] - 2019年总资产为23.47亿港元,同比增长18.3%[6] - 2019年每股股息为35.0港仙,同比增长29.6%[6] - 公司净溢利同比增长38.3%,收入同比增长40.5%,并在香港市场保持领导地位[21]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0.5%至18.368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8.3%至3.845亿港元[42] - 公司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9.1%至18.064亿港元[42] - 公司总收入从2018年的13.076亿港元增长40.5%至2019年的18.368亿港元,主要由于医疗服务的活跃客户数量及其消费增加[91][95] - 医疗服务的收入从2018年的2.957亿港元增长76.8%至2019年的5.228亿港元,占总收入的28.5%[92][96] - 美学医疗服务的收入从2018年的5.691亿港元增长46.8%至2019年的8.352亿港元,占总收入的45.5%[93][97] - 美容及健康服务的收入从2018年的3.684亿港元增长8.5%至2019年的3.998亿港元,占总收入的21.8%[94][98] - 护肤、保健及美容产品的收入从2018年的7460万港元增长5.9%至2019年的790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4.3%[100][103] - 公司其他净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18年的4340万港元减少16.7%至2019年的3620万港元,主要由于金融资产的公平值亏损[102] - 公司注册医生开支从2018年的1.104亿港元增长87.8%至2019年的2.073亿港元,占总收入的11.3%[102] - 公司员工福利开支从2018年的3.413亿港元增长30.8%至2019年的4.46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24.3%[106] - 公司营销及广告开支从2018年的1.269亿港元增长21.7%至2019年的1.545亿港元,占总收入的8.4%[109] - 公司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18年的1.31亿港元增长34.1%至2019年的1.756亿港元,占总收入的9.6%[11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为446.4百万港元,占收入的24.3%,较2018年增加105.1百万港元或30.8%,主要由于雇员人数增加及薪酬提升[111] - 2019年3月31日,公司营销及广告开支为154.5百万港元,占收入的8.4%,较2018年增加27.6百万港元或21.7%,主要由于推广新业务的营销活动增加[112] - 2019年3月31日,公司租赁及相关开支为175.6百万港元,占收入的9.6%,较2018年增加44.6百万港元或34.1%,主要由于加权总楼面面积增加32,600平方呎[113] - 2019年3月31日,公司信用卡开支为46.7百万港元,占收入的2.5%,较2018年增加4.1百万港元或9.5%,主要由于非信用卡交易业务增加[115] - 2019年3月31日,公司其他经营开支为113.5百万港元,较2018年增加43.0百万港元或61.0%,主要由于专业费用及办公开支增加[116] - 2019年3月31日,公司年內溢利为384.5百万港元,较2018年增加106.4百万港元或38.3%,溢利率为20.9%,主要由于新业务开发及多元服务整合策略[118] - 2019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7.0百万港元,投资级金融工具为599.8百万港元,营运资金为279.8百万港元,具备充足流动性支持扩张计划[125] - 2019年6月17日,公司收购Prime Inspire Limited 60%股权,该公司主要从事市场推广服务[127] - 2019年3月31日,公司资本支出主要用于设立新诊所及服务中心、购买运营设备及优化租赁物业装修[128] - 2019年3月31日,公司未偿还的计息银行借款为497.7百万港元,融资租赁义务为46.8百万港元[136]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163.0百万港元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492.6百万港元被抵押用于银行借款,2.0百万港元定期存款被抵押用于信用卡分期计划担保[138][14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计息负债为544.5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46.7%[139][144]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703.4百万港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未动用款项余额为12.4百万港元,用于更新及改善信息科技系统[14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未偿还计息银行借款为497.7百万港元,融资租赁承担为46.8百万港元[141]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合约对冲货币风险,管理层通过密切监控外汇汇率变动来管理货币风险[147][148][152] - 公司无重大利率风险,部分盈余现金投资于浮动利率票据组合,有效降低利率风险[149][15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共有2.0百万港元的或然负债,与信用卡设备使用相关的银行担保有关[142] - 公司未持有重大投资,亦无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董事会未授权其他重大投资或增加资本资产的计划[150][154] 市场与业务扩展 - 公司在大湾区及中国内地多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包括上海、北京、深圳等[11] - 公司计划在大湾区通过医疗旅游捕捉市场机会,预计来自中国客户的业务将继续显著增长[22] - 公司于2018年11月在香港启动专科诊所、肿瘤科治疗中心、日间医疗中心及放射诊断中心,以应对专业医疗服务的巨大需求[23] - 公司计划积极寻找收购目标,并与具有相同愿景的市场参与者合作,特别是在大湾区[23] - 公司于2019年6月正式启动位于朗豪坊的疫苗接种中心,占地面积超过8000平方英尺[36] - 公司于2019年5月推出人工智能设备,并计划加强系统开发及跨境咨询服务[38] - 公司运营51家诊所及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77,000平方英尺,拥有87名全职专属注册医生[42] - 公司拥有89名全职专属注册医生,涵盖多个医疗专科领域[52] - 公司计划通过增加数字化、创新和技术来提高生产力标准[83] - 公司预计医疗专科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并计划通过基本门诊诊所争取新客户[84] - 公司计划谨慎选择特定地点设立诊所及中心,并通过部署医疗人工智能增强设施氛围和客户便利性[85] - 公司正在探索与中国当地医疗机构的收购目标和合作伙伴关系,以推动可持续增长[86] 客户与市场表现 - 公司客户留存率为89%[48] - 公司个人客户数量同比增长23.5%至99,524人,新客户数量同比增长13.6%至57,516人,原有客户数量同比增长40.4%至42,008人[47] - 公司强调医疗功效,致力于提供顶尖消费体验[60] - 香港医疗市场收入预计将增至2021年的1,782亿港元[63] - 香港自费医疗支出预计将增至2024/25年的940亿港元[63] - 2016年香港医疗保险索赔总额达135.6亿港元,其中住院患者索赔95.5亿港元,门诊患者索赔40.15亿港元[23] - 自2019年4月起,参与自愿医保计划的保险公司须遵守产品合规规则及实务守则[68] - 自愿医保计划下的经认证计划提供更高的保障和透明度,包括保证续保至100岁和21天冷静期[72] - 中国65岁或以上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3.29亿,其中80岁或以上人口预计达到1.2亿[77] - 中国政府对居民医疗保险的补贴将平均每人提高人民币30元,其中一半用于危疾保险[77] - 中国危疾保险的赔付率将从50%提高至60%,并降低及统一免赔额[77] - 2017年中国保险市场总保费收入为人民币36,581亿元,其中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占12%(人民币4,389.46亿元)[82] - 2013年至2017年,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增长率为40.6%,而整个保险市场平均增长率为20.7%[8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占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一名具备适当的专业资格或会计及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65] - 公司董事会已收到每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性确认,提名委员会评估其独立性,认为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66] - 公司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由邓志辉先生兼任,尽管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但董事会认为此举有助于提供强有力且一致的领导[173][175]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负责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等因素,推荐董事任命、重选或继任计划[179][184] - 执行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企业策略、监督执行及检集团业务和财务绩效,包括审批主要政策、重大交易、商业计划等[180][185] - 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多元化行业专长和专业知识,为执行董事提供建议和制衡,维护公司和股东整体利益[181][185] - 公司日常业务管理和行政职能及执行企业策略的权力授予执行董事领导下的管理层[182][186] - 公司已建立正式、透明且经过考虑的董事任命、重选、轮换和罢免程序,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董事的适合性和独立性[189] - 除林知行先生外,其他董事与公司签订的服务合同或任命函初始任期为三年,林知行先生的初始任期为两年,可续任[190] - 根据公司章程,公司可通过普通决议选举任何人为董事,董事会有权随时任命董事填补临时空缺或增加董事会成员[191] - 公司每年股东大会上,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包括特定任期任命的董事)应轮值退任,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92] - 公司董事的委任、重選、輪選及罷免程序已建立正式、經審慎考慮並具透明度的程序[193] - 除林知行先生外,所有其他董事已與公司訂立初步年期為三年的服務合約或委任函[193] - 林知行先生與公司訂立初步年期為兩年的委任函,並將由董事會或股東決定是否重續[193] - 公司鼓勵所有董事參與持續專業發展以增加及更新彼等之知識及技能[196] - 董事已向公司提供報告期間所參與有關上市規則及任何其他監管規定的最新修訂的培訓記錄[197] - 培訓種類包括閱讀材料和出席培訓課程╱會議╱論壇╱工作坊╱研討會[199]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现金股息每股6.5港仙及末期特别股息每股13.5港仙,合计每股20.0港仙[27] - 公司计划派发每股6.5港仙的现金股息及每股13.5港仙的特别股息,总计每股20.0港仙[43] 风险管理与合规 - 公司实施14天冷静期政策,允许客户在购买预付费套餐后14天内要求全额退款[57] - 公司制定政策,后续退款的合约销售不向销售人员支付佣金[57] - 公司退款及结算金额占集团总收入的0.02%(FY2018: 0.07%)[58] - 香港在2019年世界竞争力年鉴中排名全球第二,政府效率位居榜首[61] - 大湾区的规划纲要为香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基建、创新及科技领域[62] 技术与创新 - 公司于2018年11月在香港设立了两家腾讯医生诊所,并于2019年5月正式推出人工智能设备[36] - 公司于2019年5月推出人工智能设备,并计划加强系统开发及跨境咨询服务[38] - 公司计划通过增加数字化、创新和技术来提高生产力标准[83] - 公司计划谨慎选择特定地点设立诊所及中心,并通过部署医疗人工智能增强设施氛围和客户便利性[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