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集团(01991)

搜索文档
大洋集团(0199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4:2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下降43.5%至290.66百万港元[3] - 期内溢利转亏为盈达2.4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31.66百万港元)[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至12.12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8.83百万港元)[4]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514.096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90.663百万港元,降幅达43.5%[18] - 公司整体业绩从亏损14.738百万港元转为盈利19.967百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从18.833百万港元收窄至12.116百万港元,改善35.7%[23] - 集团总销售收益约2.9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3.5%[29] - 净利润约241万港元,去年同期净亏损约3166万港元[30] - 集团总收益为290,663,000港元,同比下降43.5%[45] - 集团毛利为61,800,000港元,同比上升66.6%[4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至1210万港元,同比下降35.6%[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52.0%至228.87百万港元[3]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29.4%至44.77百万港元[3] - 已售存货成本从125.513百万港元下降至74.845百万港元,降幅40.4%[21]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下降至1140万港元,同比下降10.9%[48] - 行政开支下降至4480万港元,同比下降29.3%[48] 各业务线表现 - 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335,30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86,276千港元,减少149,032千港元(约44.5%)[15] - 销售货品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178,78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04,387千港元,减少74,401千港元(约41.6%)[15] - 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收益从335.308百万港元大幅下降至186.276百万港元,降幅44.4%[18] - 零售服务收益从60.419百万港元锐减至2.339百万港元,降幅96.1%[18] - 线上营销解决方案分部业绩从亏损22.182百万港元改善为盈利24.227百万港元[18] - 医疗保健及酒店服务分部亏损从2.580百万港元扩大至11.278百万港元[18] - 硅胶业务销售收益约1.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84亿港元下降13.8%[31] - 数字营销业务销售收益约1.86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3.353亿港元下降44.4%[34] - 零售业务销售收益约2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042万港元下降96.1%[35] - 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收益极微,公司考虑变现资产[37] - 硅胶业务收益为102,048,000港元,占总收益35.1%[45] - 数字营销业务收益为186,276,000港元,占总收益64.1%[45] - 零售业务收益为2,339,000港元,占总收益0.8%[45] - 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收益极微且持续低迷[46] 财务比率及盈利能力 - 毛利同比上升66.5%至61.80百万港元[3] - 毛利率上升至21.3%(2024年同期为7.3%)[47] - 每股基本亏损收窄至8.45港仙(去年同期14.41港仙)[4] - 每股亏损为8.45港仙,去年同期为14.41港仙[49] - 流动比率为0.78,速动比率为0.73,资本负债比率升至5.42[51] 现金流及资本结构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92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304千港元,减少4,620千港元(约38.7%)[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降至730.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893.9万港元[51] - 流动资产总值约4.859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6.194亿港元[55] - 完成股份认购发行1200万股,认购价每股1.20港元[60] - 已发行股份总数增至1.433467亿股[59] - 法定股本为20亿港元,分为20亿股每股面值1.0港元[59]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200万港元,已按拟定用途于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悉数动用[61][62] - 资本承担约为86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530万港元),主要与拓宽硅胶业务产能相关[63] - 质押资产约为798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1.074亿港元),包括土地及楼宇、投资物业等[63]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0,591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7,243千港元,减少3,348千港元(约1.5%)[7]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5,013)千港元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133,565)千港元,减少1,448千港元[7]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399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4,601千港元,增长4,202千港元(约13.8%)[8] - 公司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673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5,381千港元,增长4,708千港元(约15.3%)[7] - 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86,122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81,589千港元,增长95,467千港元(约33.4%)[7]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7,014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19,552千港元,增长92,538千港元(约28.3%)[7] - 应收贸易账款从53.619百万港元增加至77.800百万港元,增长45.1%[25] - 应付贸易账款从54.682百万港元增加至59.445百万港元,增长8.7%[26] 外汇及全面收益 - 汇兑损失9.9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4.03百万港元)[6] - 全面开支总额收窄至7.80百万港元(去年同期27.43百万港元)[6] - 非控股权溢贡献14.53百万港元利润(去年同期亏损12.82百万港元)[4] - 未订立任何对冲货币波动的金融工具,收益主要受人民币与英镑汇率影响[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硅胶产品出口成本因中美关税战上涨,医疗级硅胶仍被排除在关税减免外[32] - 零售业务收入大幅下降主因2024年末超市业务重组及店铺数量收缩[29][35] - 数字营销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将继续加大战略投资[34] - 集团客户覆盖亚洲、欧洲及北美区域,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及医疗装置[33] - 数字营销业务将扩大领先优势并探索国际市场机会[40][41] - 零售业务通过抖音推广自营品牌并提升店铺体验[42] - 集团推进Web 4.0战略转型聚焦教育、游戏及大健康领域[4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集团聘用694名雇员(2024年12月31日:715名),减少21人[6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不符合上市规则要求,正物色合适人选填补空缺[72] - 审核委员会成员人数不符合上市规则要求,目前仅由两名成员组成[72] - 非执行董事韩磊因工作承担未能出席2025年6月27日股东周年大会[71] - 所有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3]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4] - 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少达和冯昕组成,陈少达担任主席[7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已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75] - 中期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76] - 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给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76] - 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共八人组成[79]
陈浩濂:将为已在港交所上市的ETF探索货币化方式 进一步吸引投资者参与
智通财经· 2025-08-27 07:05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 -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于8月27日正式成立 由香港数字资产领域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持牌金融机构及全球合规科技平台共同发起[1] - 成立仪式邀请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全国政协委员及立法会议员吴杰庄、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葛佩帆、陆瀚民等重磅嘉宾出席并发表演讲[1] - 八十余家港美A股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出席会议[1] 香港政府对数字资产发展的支持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一直走在科技创新前沿 截至去年九月香港拥有超过1,100家金融科技企业 年增长率达15%[1] - 香港特区政府对Web3与代币化发展持开放与积极态度[1] -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将绿色债券发行常规化并探索代币化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应用[2] - 香港特区政府将为港交所上市ETF探索代币化方式以吸引投资者参与[2] 数字资产发展支持措施 - 香港通过数码港推出区块链及数字资产试点资助计划 为具有商业潜力项目提供最高50万港元资助[2] - 资助计划用于支持代币化认证及商业化落地等发展[2] 参与上市公司名单 - H股上市公司包括国富量子(00290)、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0)、中联发展控股(00264)、云峰金融(00367)、博雅互动(00434)等38家企业[3] - A股上市公司包括兆新股份(002256.SZ)和京北方(002987.SZ)[4] - 美股上市公司包括Amber(AMBR.US)、Antalpha(ANTA.US)、Bit Origin(BTOG.US)、灿谷(CANG.US)等9家企业[4]
大洋集团Web 4.0战略转型 深度开拓三大万亿赛道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5 03:28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式发布Web 4.0转型蓝图并启动RWA生态建设 以AI数字人为引擎、RWA为价值通道、全球流量为纽带构建数字经济新范式 [1] - 公司以"数据标准化、资产代币化、价值全球化"为三大核心支柱 通过AI数字人赋能教育、游戏、大健康三大赛道实现资产智能化管理与全球流通 [3] - 公司依托18年上市公司资源积累 以香港为支点联动全球资本与技术 致力于成为亚太地区AI与RWA双赛道领先企业 [8] 业务布局与收入模式 - 教育赛道通过AI数字人生成个性化内容并将教研成果RWA化 实现知识资产链上共享与现金流稳定化 [4] - 游戏赛道利用AI数字人提升游戏沉浸感 将虚拟道具及土地等资产代币化构建元宇宙经济体系 [4] - 大健康赛道结合AI数字人医疗助手与健康数据RWA化 提升用户体验并创造资本回报 [4] - 未来计划衍生四种收入来源:AI数字人引流收入、中小企业AI+RWA融资咨询收入、RWA交易撮合手续费及数字投顾订阅费、多语言AI客服与营销外包收入 [4] 生态建设进展 - 旗下"星海SPV"在滴灌通澳门金融资产交易所成功挂牌 标志着RWA底层资产运营平台正式启动 [7] - 与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战略合作 共同成立全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香港中心及创新基金 [7] - 预发布《RWA实战: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指南》 为行业提供技术标准与实操指引 [7] 行业价值定位 - 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不动产、供应链资产等传统资产映射为链上数字资产 解决实体经济流动性不足、融资门槛高等痛点 [6] - RWA契合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资产数字化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并形成穿透式监管技术基础 [6] - RWA为乡村振兴与碳中和提供金融创新工具 可激活农业设施、林业碳汇、光伏电站等资产金融价值 [6]
8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翻倍 大洋集团对外发布Web 4.0转型计划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4:11
股价表现 - 8月22日股价盘中大涨超6% 收盘上涨4.03%至1.55港元/股[1] - 8月1日至22日期间累计涨幅达115%[1] Web 4.0战略发布 - 8月20日举办Web 4.0战略发布会 启动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生态建设[1] - 战略核心架构以数据标准化、资产代币化、价值全球化为三大支柱[1] - 通过AI数字人赋能教育、游戏、大健康三大赛道[1] 业务赛道规划 - 教育赛道:AI数字人生成个性化内容 教研成果RWA化实现知识资产链上共享[2] - 游戏赛道:AI数字人提升游戏沉浸感 虚拟道具及土地资产代币化构建元宇宙经济[2] - 大健康赛道:AI数字人医疗助手结合健康数据RWA化提升用户体验[2] 收入模式 - AI数字人引流收入[2] - 为中小企业提供AI+RWA一站式融资咨询收入[2] - RWA交易撮合手续费及数字投顾订阅费[2] - 多语言多文化AI客服与营销外包项目制或年费收入[2] 公司背景 - 成立于1991年 2007年港交所上市[2] - 全球最大硅胶原材料生产与加工综合服务厂商之一[2] - 主营业务涵盖硅胶业务、数字营销、零售、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2]
大洋集团(01991.HK)Web 4.0战略转型,深度开拓三大万亿赛道
格隆汇· 2025-08-22 10:42
公司战略发布 - 公司于8月20日在香港成功举办Web 4.0战略发布会暨RWA生态启动仪式 [1] - 公司正式发布Web 4.0转型蓝图并启动RWA生态建设 [1] Web 4.0核心架构 - 战略以数据标准化、资产代币化和价值全球化为三大支柱 [3] - 通过AI数字人技术赋能教育、游戏和大健康三大核心赛道 [3] - 目标实现资产智能化管理与全球流通价值 [3] 教育赛道布局 - 运用AI数字人技术生成个性化教育内容 [3] - 将教研成果进行RWA化实现知识资产链上共享 [3] - 通过资产代币化实现教育领域现金流的稳定化 [3] 游戏赛道规划 - 利用AI数字人技术增强游戏沉浸感体验 [3] - 将虚拟道具和土地等虚拟资产进行代币化处理 [3] - 构建基于代币化资产的元宇宙经济生态系统 [3] 大健康赛道发展 - 结合AI数字人医疗助手与健康数据服务 [3] - 实现健康服务资产的RWA化转型 [3] - 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创造资本回报价值 [3] 战略愿景阐述 - Web 4.0被定义为技术演进与生态重构的双重进程 [3] - 以AI数字人为技术引擎、RWA为价值通道、全球流量为纽带 [3] - 最终构建智能自主可持续的数字经济新范式 [3]
战略转型破局数字经济 大洋集团以AI+RWA开启Web4.0时代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06:58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以AI数字人为引擎、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为燃料 在教育、游戏、大健康三大万亿赛道构建数字经济生态 [1] - 公司明确Web4.0为"智能的Web" 融合Web3.0分布式架构与AI自主决策和人机互动 形成数据驱动、自我进化的网络生态 [2] - 公司通过收购北京巨省科技拓展数位营销业务 持续投入AI数字人技术研发 为战略转型奠定基础 [2]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 全球处于AI驱动的技术革命浪潮 神经网络架构参数以每10个月增长10倍的速度递增 [2] - AI经济规模突破15.7万亿美元 [6] - "一人公司"模式借助合规数字化工具与融资模式 使个体或小团队快速成长为具备杠杆效应的"超级个体" [2] 商业模式创新 - 数字时代企业倾向于"好莱坞模式" 灵活组队、快速迭代、价值共享 [2] - 公司建立英国MCN直播基地 拥有顶流主播 流量资源能工具化利用以获取全球客源与数据 [2] - 海外创业者通过一人公司模式实现月入80万美元 [3] 核心竞争优势 - 公司以品牌、内容与产品、市场营销、系统与团队为四大支柱构建竞争优势 [3] - 品牌逻辑强调"人就是品牌" 专注小众社群使影响力持续放大 [3] - 采用"超级个体+智能协同"团队模式 结合行业顶尖人才与AI数字人 形成人类战略与AI执行的高效协同 [3] 数字化转型实践 - 数字化转型最大障碍是认知问题 99%组织仍用静态架构搭建信息孤岛 [4] - 公司采用"低成本试错+快速迭代"策略 借助AI工具降低创新成本 [4] - 数据标准化是核心任务 公司建立统一数据处理模块确保跨赛道数据兼容性与安全性 [6] 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 - 借助AI工具高效生成视频、课程等高质量输出 将解决方案转化为产品 [3] - POA技术追踪数据贡献 使数字足迹转化为实际收益 支持从0到1实现年收入500万美元目标 [3] - AI承担自动化营销基础工作 人类负责战略决策 在不确定性中探索跨界领域挖掘增长可能 [3] 市场选择与生态构建 - 选择教育、游戏、大健康三大赛道 因其与AI数智、RWA技术高度契合且具备极大增长潜力 [6] - 构建全球流量网络作为转型基础 通过直播基地和数位营销业务积累用户数据与流量资源 [6] - 依托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新机制优势 建立完善合规体系使RWA项目符合本地法规并对接全球市场 [5] 运营与管理策略 - 采用"评估想法用权重评分"方法 从用户价值、技术可行性、合规风险等多维度评估项目 [4] - 以"构建飞轮效应"为行动指南 确保每个行动形成复合增长 [4] - 转向机器经济 通过AI设备实现数据安全处理与价值挖掘 [5]
大洋集团(1991.HK)举行“Web4.0xRWA”战略发布会 加速布局数字经济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8-21 03:05
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全面进军Web4.0领域并启动国内首个Web4.0的RWA试点 通过融合AI数字人、区块链RWA层和全球流量营销构建三位一体技术运营体系 目标是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并实现全球化布局 [1][4][9] 行业机遇与驱动因素 - 全球AI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5.7万亿美元 AI数字人作为多模态交互核心载体已在教育、游戏和大健康领域实现产业落地 [2] - 全球代币化资产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0万亿美元 区块链技术可将传统资产转化为可全球流通的数字碎片 为中小企业开辟新融资渠道 [2] - 香港凭借监管沙盒、税收优惠和完善法治体系构建创新友好型环境 成为连接中国产能与全球资本的关键桥梁 [3] 技术架构与核心能力 - AI数字人技术融合机器学习、NLP、计算机视觉和语音合成/识别等前沿技术 具备150ms超低延迟对话、95%以上语音识别准确率 支持多语言切换和类人化交互 [4] - 区块链RWA层采用以太坊+Polygon双链部署 通过AI数字人实时抓取链下资产数据且估值误差率控制在3%以内 [5] - 全球流量营销体系覆盖TikTok、Instagram、Facebook等海外平台及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国内阵地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运营 [6][7] 业务推进规划 - AI数字人领域分三阶段推进:0-6个月完成底层技术整合 6-18个月聚焦教育、游戏和大健康三大场景 18-36个月开放API/SDK接口构建开放生态 [4] - 资产发行采用阶梯式扩容:首年10个优质项目试点 三年内扩至100个项目且资产规模达5亿港币 五年内突破50亿港币 [5] - 用户增长目标明确:首年引流100万用户 三年内超千万用户 五年内打造亿级Web4.0原生流量池 [7] 盈利模式与价值转化 - 设计四层结构化收入体系:引流层通过数字人主播按CPC/CPA模式变现 融资层收取2%-5%融资咨询服务费 交易层收取0.1%-0.3%资产撮合费并提供数字投顾订阅服务 出海层按项目或年费收费 [7] - 构建"数据化-资产化-代币化(DAT)"闭环 将教育教案、游戏脚本等数据标准化后转化为可量化资产 最终通过代币化实现全球7×24小时交易 [7] 资源投入与战略阶段 - 首年拟投入1.3亿港币 其中8000万用于核心技术研发 3000万用于市场推广 2000万用于基础设施搭建 目标第三年盈利且五年内实现现金流正向循环 [8] - 战略分五阶段推进:0-0.5年完成技术评估与品牌重塑 0.5-1.5年推出产品原型与RWA试点 1.5-3年实现百万级用户引流 3-5年构建开放生态并启动全球合规扩张 [8] 组织与运营保障 - 组建65人AI与数字化转型事业部 法务团队由前香港证监会官员领衔 确保业务符合香港PDPO、欧盟GDPR及SFC监管要求 [9] - 构建技术、市场、合规和财务四重风险保障体系 包括分模块开发、优先在香港及大湾区试点、参与监管沙盒以及依托现有正向现金流保障资金需求 [9]
大洋集团完成部分股份认购
智通财经· 2025-08-19 13:43
公司融资进展 - 公司与认购人II及认购人V订立的认购协议II及V已完成 [1] - 认购事项于2025年8月19日根据协议条款正式完成 [1] - 协议所载先决条件已全部达成 [1]
大洋集团(01991)完成部分股份认购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3:43
公司融资动态 - 大洋集团与认购人II及认购人V订立的认购协议II及V已完成 先决条件已全部达成 认购事项于2025年8月19日正式完成 [1]
大洋集团(01991)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8-19 13:37
股份数据 - 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数目为143,346,700[3] - 2025年8月19日配售新股8,670,000股,占比6.05%[3] - 2025年8月19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数目为152,016,700[3] - 2025年7月31日和8月19日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3] 发行价格 - 配售/认购每股发行价为1港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