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屎咖啡控股(01869)

搜索文档
利宝阁集团(0186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5-16 04:0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年度收益为274.566百万港元,较去年236.397百万港元增长16.1%[7] - 年度净亏损100.158百万港元,较去年40.776百万港元扩大145.7%[7] - 经营亏损36.520百万港元,较去年30.159百万港元扩大21.1%[7] - 每股基本亏损9.25港仙,较去年3.98港仙扩大132.4%[8] - 公司2021年综合净亏损约99,054,000港元[19] - 2021年公司总收益274,566千港元[29] - 公司总收益从2020年的236,397千港元增长至2021年的274,566千港元,同比增长16.1%[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从2020年的39,817千港元扩大至2021年的92,450千港元,亏损增加132.2%[46]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16.2%至274.6百万港元(2020年:236.4百万港元)[61] - 毛利同比增长22.5%至168.2百万港元(2020年:137.3百万港元)[6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扩大至92.5百万港元(2020年:39.8百万港元)[71] - 2021年度净亏损约9905.4万港元[1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收入总额从2020年的21,728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1年的6,656千港元,同比下降69.4%[33][36] - 折旧总额从2020年的61,544千港元降至2021年的58,432千港元,同比下降5.1%[36] - 财务成本从2020年的13,201千港元降至2021年的11,533千港元,同比下降12.6%[41]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增长18.3%至78.2百万港元(2020年:66.2百万港元)[65] - 折旧费用降至39.3百万港元(2020年:43.8百万港元)[66] - 其他开支增加至74.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3.2百万港元或21.5%[67] - 财务成本减少至10.9百万港元(2020年:12.9百万港元)[70] - 雇员福利开支(含董事酬金)从2020年66.2百万港元增至78.2百万港元,增幅18.3%[8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中式酒楼业务收益从2020年的208,972千港元增至2021年的244,934千港元,同比增长17.2%[30] - 泰菜餐厅业务收益从2020年的7,553千港元增至2021年的10,210千港元,同比增长35.2%[30] - 与盒马合作收益从2020年的19,646千港元降至2021年的18,826千港元,同比下降4.2%[30] - 香港中式酒楼收益下降至66.7百万港元(2020年:71.7百万港元)[61] - 深圳中式酒楼收益同比增长30.4%至178.2百万港元[61][62] - 泰式餐厅收益同比增长34.2%至10.2百万港元(2020年:7.6百万港元)[61] - 中国中式酒楼2021年全年运营,而2020年仅运营约10个月[83]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收益197,622千港元同比增长25.9%[29] - 香港收益76,944千港元同比下降3.2%[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香港经济将于2022年下半年逐步复苏[90] - 公司将继续发展利宝阁线上购物平台[90] - 香港政府自2022年5月5日起放宽餐厅每桌最多可容纳8人[91] - 香港自2022年4月30日起要求18岁或以上人士进入餐饮场所须接种至少两剂COVID-19疫苗[91] - 公司面临食材价格波动风险,包括受汇率影响的进口食材[87] - 劳动力短缺及餐饮行业合格人员竞争加剧的风险[87] - 中美贸易战及经济恶化对消费意欲的负面影响[87] - 疫情自2020年1月起对酒楼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8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6.817百万港元,较去年28.949百万港元减少7.4%[10] - 总资产206.513百万港元,较去年330.700百万港元下降37.6%[10] - 使用权资产85.769百万港元,较去年131.654百万港元减少34.8%[11] - 租赁负债总额141.167百万港元(流动38.168+非流动102.999百万)[14] - 银行借款24.724百万港元,较去年22.408百万港元增长10.3%[14] - 存货13.893百万港元,较去年12.375百万港元增长12.3%[10] - 公司净负债约39,000,000港元[19]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77,307,000港元[19] - 公司计息银行借贷总额约24,724,000港元[20] - 其中约3,957,000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20] - 公司获得银行融资约33,830,000港元[20] - 未使用银行融资金额约7,128,000港元[20]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0年的5,462千港元降至2021年的2,302千港元,同比下降57.8%[47][48] - 0至30日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0年的4,635千港元降至2021年的1,805千港元,同比下降61.1%[48] - 应收账款总额下降至16,646千港元(2020年:19,418千港元)[53] - 90日以上逾期应收账款增至5,004千港元(2020年:2,470千港元)[53] - 银行借款总额增至24,724千港元(2020年:22,408千港元)[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26.8百万港元(2020年:28.9百万港元)[73] - 受限银行存款及现金等价物总计约30.9百万港元[73] - 银行借款约23.6百万港元(年利率2.75%),银行透支约1.1百万港元(年利率6.5%)[75] - 已抵押银行存款约4.1百万港元,年利率0.1%,作为一般银行融资的抵押品[78] - 净负债约3900万港元[117] - 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7730.7万港元[117] 减值及拨备 - 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28.7百万港元[68][71] - 应收一名非控股股东款项减值亏损约9.9百万港元[68][71] - 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14.3百万港元[68] - 诉讼拨备从2020年3.5百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6.0百万港元,增幅71.4%[81] 公司治理和股本 - 已发行普通股1,000,000,000股,年度内无变动[77] - 2021年未派发末期股息,与2020年相同[86]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陈振杰先生一人兼任,自1998年起负责集团营运[1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10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李畅悦先生[10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经审核委员会审阅[109] - 独立核数师报告将于2022年5月13日刊发的2021年年报中载列[112] - 财务报表遵循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115] - 审计意见未因持续经营问题修改[117] - 年度报告包含第130-250页综合财务报表[113] - 财务报表包含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状况表[113] - 财务报表附注披露主要会计政策概要[113] - 年度业绩通过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披露[118] 持续经营和风险 - 存在重大持续经营不确定性[117] - 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志捷食品有限公司面临清算诉讼,法院聆讯定于2022年5月23日[97] - 公司认为潜在诉讼不会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97] 投资和融资活动 - 公司2019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5.8百万港元[94] - 供股款项中7.5百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及利息开支[95] - 供股款项中20.5百万港元用于支付餐厅翻新及装修成本[95] - 供股款项中17.8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9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0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4] - 购股权计划自上市日期起十年内有效,但2021年度未授出、行使或注销任何购股权[105][10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任何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06] 雇员情况 - 雇员人数从2020年683名减少至2021年537名,降幅21.4%[83] 股东事务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2年6月24日举行,股份过户登记暂停期为6月21日至6月24日[107]
猫屎咖啡控股(0186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5-13 14:42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总营收为2.746亿港元,同比增长16.2%[25] - 集团2021年总收益为274.6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236.4百万港元增长16.2%[40][42] - 集团2021年总收入约为2.746亿港元[1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250万港元,较上年亏损3980万港元显著扩大[2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250万港元,较2020年3980万港元增加132.7%[52]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集团2021年毛利为168.2百万港元,较2020年137.3百万港元增长22.5%[43][44] - 雇员福利开支为7820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18.3%[45][46] - 雇员福利开支(含董事酬金)约7820万港元,较2020年增长18.3%[62] - 雇员福利开支(含董事酬金)达78.2百万港元,较2020年66.2百万港元增长18.3%[67] - 折旧费用为3930万港元,较2020年4380万港元减少10.3%[47][48] - 其他开支增至7470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1320万港元(21.5%)[50] - 财务成本为1090万港元,较2020年1290万港元减少15.5%[52] 业务线表现 - 香港三间中式酒楼总收益(剔除观塘店)同比增长8.6%[41] - 深圳三间中式酒楼总收益同比增长30.4%[41] - 中国内地餐厅2021年全年运营,而2020年仅运营约10个月[62] - 香港与内地中式酒楼2021年全年运营,而2020年仅运营约10个月[67] - 公司将继续发展线上购物平台并加大营销投入[76][78] 地区运营表现 - 香港餐厅因COVID-19及社交距离措施而承受压力,并曾多次暂停营业或缩短营业时间[25] - 截至2021年底在香港运营3间中式酒楼及1间泰式餐厅[38] - 深圳运营3间中式酒楼,上海保留1间食品柜台[38] - 集团在香港经营4间利宝阁酒楼及1间象屋泰式餐厅[98] - 集团在深圳经营3间利宝阁酒楼[98] 门店调整与关闭 - 观塘酒楼于2021年11月停止运营[36][41] - 2021年关闭香港4间食品店铺及上海20间"新玖记"食品柜台[36] - 2021年关闭香港观塘酒楼[98] - 2021年关闭4间利宝阁品牌食品店舖[98] - 2021年关闭全部20间新玖记品牌上海食品店舖[98] 管理层展望和指引 - 公司对2022年下半年香港经济复苏及消费者信心提升持乐观态度[29] - 香港与中国内地边境的重新开放预计将加速经济活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9] - 预期2022年下半年财务表现将较2021年同期改善[30][31] - 扩张计划因疫情影响已被推迟[38] - 疫情自2020年1月起持续影响香港及中国餐饮业,预计延续至2022全年[69][71] - 香港政府2022年4月30日起要求18岁以上顾客进入餐厅需接种至少两剂疫苗[81] - 香港政府2022年5月5日起允许餐厅每桌最多容纳8人[81] - 公司预计2022年下半年疫情趋稳并实现香港与内地边境重开[74][78] - 香港经济预计2022年下半年逐步复苏[75][78] - 食材价格波动及汇率变动可能影响运营成本[69][71] 现金流与融资活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8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210万港元[56] - 总现金及受限银行存款为3090万港元,其中港元1020万、人民币2070万[56]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580万港元[86][87] - 偿还集团债务及利息开支750万港元[89] - 支付集团餐厅翻新及装修成本2050万港元[89] - 一般营运资金1780万港元[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按计划使用全部供股所得款项净额4580万港元[89][90] 债务与资本结构 - 银行借款约2360万港元,年利率2.75%,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担保[58] - 银行透支约110万港元,年利率6.5%,由公司担保[58] - 已发行普通股10亿股,年内无变动[58] - 抵押银行存款约410万港元,年利率0.1%,作为银行融资担保[60] - 公司股东权益录得亏绌,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58] 诉讼与拨备 - 诉讼拨备从2020年的350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600万港元[60] 资产减值损失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2870万港元[50] - 应收非控股股东款项减值损失990万港元[50] - 使用权资产减值损失1430万港元[50] 员工人数与结构变化 - 员工总数从2020年的683人减少至2021年的537人[6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537名,较2020年683名减少21.4%[67] - 公司拥有537名全职员工,其中男性占72%,女性占28%[187][188] - 员工年龄分布:30岁以下占40%,31-50岁占34%,50岁以上占26%[187] - 员工地域分布:香港占16%,中国大陆占84%[187] - 报告期内员工总流失率为73%,主要由于关闭中式酒楼所致[191] - 按性别划分的流失率:男性76%,女性65%[191] - 按地区划分的流失率:香港67%,中国大陆74%[191] - 按年龄划分的流失率:30岁以下100%,31-50岁55%,50岁以上34%[191] 员工福利与政策 - 香港员工参与强制性公积金计划,雇主和雇员按强积金条例规定供款[194] - 中国大陆员工享有五险一金保障,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194] - 中国大陆雇主和雇员需按工资一定比例向国家管理的定额供款退休金计划供款[194] - 全天轮班最长工作10小时,半天轮班最长5小时(不含用餐和休息时间)[195] - 公众假期工作可获得带薪补偿休假[193] - 中国大陆员工享有免费工作餐和员工宿舍待遇[193] - 公司通过书面和技术评估进行招聘,依据能力决定雇佣[185] - 公司制定标准化解雇程序并要求离职员工归还公司财产[189][190] ESG管理与表现 - 公司成立ESG专责小组负责收集ESG信息并向董事会报告[100] - ESG报告涵盖公司总部及位于香港和中国内地的8家酒楼餐厅[100] - 报告依据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27的ESG报告指引编制[100]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100] - 通过重要性评估识别关键ESG议题并披露评估过程[100][112] - 公司确认已制定适当且有效的ESG管理政策及内部监控制度[117] - 报告期内未发现任何重大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124] 环境排放数据 - 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1,905.33公斤,较2020年的1,859.69公斤略有增加[134] - 二氧化硫(SOx)排放量为8.90公斤,较2020年的8.65公斤略有上升[134] - 悬浮微粒(PM)排放量为15.36公斤,较2020年的19.73公斤有所减少[134] - 废气排放主要来源于车辆运输燃料及烹饪用煤气[128] - 所有酒楼均安装废气排放系统及空气污染控制设备[129] - 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为煤气烹饪及车辆燃料消耗(范围1)和外购电力(范围2)[135] - 集团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20年的30,283.98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021年的31,150.97吨,增长2.86%[139] - 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从2020年的21,986.63吨增至2021年的23,170.59吨,增长5.38%[139] - 范围2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从2020年的8,297.35吨降至2021年的7,980.38吨,减少3.82%[139] -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从2020年的0.13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元收入降至2021年的0.11吨,下降15.38%[139] - 集团目标在三年内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报告期减少5%[141] 能源消耗数据 - 公司总能源消耗从2020年119,188.69兆瓦时增至2021年125,638.08兆瓦时,增长5.4%[160][162] - 公司能耗总量密度从2020年0.50兆瓦时/千元收入降至2021年0.46兆瓦时/千元收入[160] - 公司用电量从2020年4,484.44兆瓦时增至2021年4,668.22兆瓦时[160] - 公司煤气消耗从2020年114,432.03兆瓦时增至2021年120,839.20兆瓦时[160] - 公司无铅汽油消耗从2020年253.07兆瓦时降至2021年130.00兆瓦时[160] - 公司柴油消耗从2020年19.15兆瓦时降至2021年0.66兆瓦时[160] 水资源与废物管理 - 公司总用水量从2020年142,985立方米增至2021年150,099立方米[168] - 公司用水密度从2020年0.60立方米/千元收入降至2021年0.55立方米/千元收入[168] - 公司无害废物总量从2020年2.45吨增至2021年3.46吨[152] - 集团目标到2031年实现无害废物总密度较2021年基准减少10%[151] - 报告期间集团产生的所有厨余由合格的第三方废物收集商处理[150] - 集团委聘废油回收公司将烹饪废油回收为生物柴油[150] - 基于业务性质,集团在报告期间未产生大量有害废物[148] - 公司2021年消耗塑料包装材料约1.02吨,相当于每千元收入0.004公斤[171] - 公司消耗约1.02吨塑料包装材料,相当于每千元收入约0.004公斤[175] 环境保护措施 - 公司安装空气净化器以应对COVID-19疫情[174][177] - 公司使用机械通风系统和油烟排气过滤器控制空气污染[177] - 公司通过环保措施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179][181] - 公司积极采取节电节能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35] - 通过视频会议等电子通讯手段减少差旅次数以降低排放[131] 供应链与运营风险 - 公司维持庞大供应商基础以应对极端天气对供应链的冲击[180] 利益相关方沟通 - 与投资者通过股东会议、财务报告及公司网站等渠道沟通[107] - 客户关注重点包括产品责任、信息隐私保护及食品安全[107] - 供应商期望公平竞争、商业道德及互利合作[109] - 员工重视健康安全、平等机会及职业发展[109] - 政府监管机构关注依法纳税及合规经营[109]
猫屎咖啡控股(01869)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7 12: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为1.341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46.6%[11][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54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80万港元[12][13] - 每股基本亏损为2.54港仙[14][15] - 经营亏损为2022.6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23.6%[15] - 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625.2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3.3%[15] - 期内净亏损为25,396千港元[20] - 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总额为1.341亿港元[56] - 总收益及其他收入从9827.6万港元增至1.404亿港元,同比增长42.9%[6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从2364.2万港元扩大至2539.6万港元,同比增加7.4%[76] - 集团总收益为1.341亿港元,同比增长46.6%[141][142] - 集团毛利为7690万港元,同比增长34.2%[14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5.4百万港元,同比增亏1.8百万港元[157][1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所耗材料成本为5717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67.4%[15] - 雇员福利开支为4038.2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45.3%[15] - 折旧费用为2993.2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1.2%[15] - 其他开支为3321.7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48.3%[15] - 财务成本为602.6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11.4%[1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839.3万港元增至978.7万港元,同比增长16.6%[65] - 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从663.2万港元降至574.6万港元,同比下降13.4%[71] - 所得税开支从48万港元增至69.8万港元,同比增长45.4%[72] - 雇员福利开支为40.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5.3%[150][154] - 折旧为20.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2%[151][155] - 其他开支为33.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8.4%[152][156] - 财务成本为5.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6%[153][156] - 员工福利开支(含董事酬金)4040万港元(2021年中期),较2020年中期2780万港元增长45.3%[16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泰菜餐厅业务收益从8396.9万港元增至1.127亿港元,同比增长34.2%[61] - 与盒马合作收益从509.6万港元降至413万港元,同比下降18.9%[61] - 销售食材收益从0港元增至1496.1万港元,实现从无到有突破[61] - 香港及深圳七间中式酒楼总收益为1.127亿港元[143][144] - 与盒马合作收益为1500万港元,较去年240万港元大幅增长[143][144] - 香港餐厅总收益为2710万港元,同比下降37.2%[146] - 深圳及上海餐厅总收益同比增长121.6%[146] - 香港酒楼收益为27.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7.2%[148] - 深圳及上海酒楼收益同比增长121.6%[148]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大幅增长至1.070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828万港元增长约122%[56] - 香港市场收益为2711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319万港元下降约37%[5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积极与银行协商借款续贷以应对未来营运资金需求[29] - 公司通过人力资源优化和管理层薪酬调整等措施控制开支[29] - 正与业主协商争取COVID-19相关的租金减免[32] - 与盒马鲜生达成战略合作,采用轻资产O2O模式拓展大湾区及华东市场[180] - 计划通过店中店形式开拓内地O2O餐饮机遇,推出港式风味新产品[183] - 香港业务持续寻求租金减免及运营成本优化[184] - 中美贸易战及疫情持续对餐饮业务造成负面影响[177][178] - 食材价格波动(含受汇率影响的进口食材)为运营风险因素[175] - 公司决议不派发2021年中期股息(2020年同期:无)[172]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从2020年12月31日的330,700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287,006千港元,减少13.2%[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0年12月31日的28,949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19,322千港元,减少33.3%[1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0年12月31日的55,949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31,352千港元,减少44.0%[17]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5,676千港元[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371千港元[21]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0,058千港元[21] - 非流动负债从2020年12月31日的135,684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125,995千港元,减少7.1%[18] - 流动负债净额为59,327千港元[18] - 存货从2020年12月31日的12,375千港元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11,265千港元,减少9.0%[1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59,327,000港元[29]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约为22,427,000港元,其中5,510,000港元需一年内偿还[29] - 约16,917,000港元银行借款因含按要求偿还条款被归类为流动负债[29] - 使用权资产账面值从2020年底的1.316亿港元下降至2021年6月底的1.166亿港元,减少1500万港元[82] - 无形资产总额从2020年底的3052万港元下降至2021年6月底的2981万港元,减少71万港元[84] - 贸易应收账款净值从2020年底的546万港元下降至2021年6月底的484万港元,减少62万港元[92]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20年底的2241万港元微增至2021年6月底的2243万港元,增加2万港元[101]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0年底的3288万港元下降至2021年6月底的2632万港元,减少656万港元[87] - 应收到期贷款为1000万港元,年利率6%,已于2021年7月全额偿还[96]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股本1000万港元[98] - 贸易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0-30天账期金额为378.5万港元,占总应收款的78%[90][92] - 使用权资产期内计提折旧2015万港元[82] - 无形资产期内摊销费用93.3万港元[8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租賃負債現值為158,158千港元,較2020年末的168,640千港元下降6.2%[103] - 一年內到期最低租賃付款總額49,206千港元,較2020年末51,374千港元下降4.2%[103] - 超過五年期最低租賃付款總額23,128千港元,較2020年末28,833千港元下降19.8%[103] - 公司就餐廳物業租賃續約調整使用權資產及租賃負債3,751千港元[106] - 2020年同期因租賃續約調整使用權資產及租賃負債3,710千港元[10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訂約物業廠房設備資本承擔1,496千港元[109] - 貿易應付款項總額14,030千港元,較2020年末19,418千港元下降27.8%[111] - 90天以上逾期貿易應付款項3,861千港元,較2020年末2,470千港元增長56.3%[111] - 向關聯方富裕拓展有限公司支付租金開支347千港元,較2020年同期107千港元增長224.3%[112] - 應付關聯方富裕拓展有限公司款項73千港元[12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9.3百万港元,较期初减少9.6百万港元[161][163] - 银行借款总额为22.4百万港元,其中港元借款20.0百万港元,人民币借款2.4百万港元[164][165]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000,000,000股,截至2021年6月30日无变动[168]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580万港元[185][188] - 供股资金45800千港元已全部按计划使用完毕[190][191] - 偿还集团债务及利息开支7500千港元[190] - 支付集团餐厅翻新及装修成本20500千港元[190] - 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7800千港元[19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确认所有业务属于单一经营分部(酒楼业务)[50][52][53] - 无任何单一外部客户贡献超过10%的收益[51][54] - 公司员工总数609人,较2020年减少主要因罗湖区茶楼结束运营[169] - 董事及高管薪酬参照同业公司水平,2021年中期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70][171] - 董事陈振杰通过控股公司持有376,531,400股,占比37.65%[195] - 董事陈振杰实益拥有18,630,000股,占比1.86%[195] - 董事周耀邦通过控股公司持有34,156,200股,占比3.42%[195] - 董事陈玮诗实益拥有3,275,000股,占比0.33%[195] - 董事黄龙德实益拥有5,412,500股(含配偶权益),占比0.54%[195] - 陈先生通过Bright Creator Limited持有公司37.65%已发行股本[196] - 陈先生与廖少娟女士及Bright Creator作为一致行动人共同控制公司39.52%已发行股本[196] - 周耀邦先生通过Sky Gain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3.42%已发行股本[196] - Bright Creator直接持有1.86%股份(18,630,000股)[199] - Bright Creator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7.65%股份(376,531,400股)[199] - 廖少娟女士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7.65%股份(376,531,400股)[199] - 廖少娟女士通过一致行动安排持有1.86%股份(18,630,000股)[199] - Sincere Expand Limited持有6.69%股份(66,912,500股)[199] - Richmax Investment (H.K.) Limited持有6.69%股份(66,912,500股)[199] - Richmax Investment (H.K.)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68%股份(16,750,000股)[199] 会计政策与准则 - 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版(COVID-19相关租金减免)[35] - 新采纳的准则修订未对集团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36] - 财务报表数据均四舍五入至最接近千位港元[28] - 会计政策与2020年度报告保持一致,无重大变更[34] - 公司未提前采纳任何于2021年1月1日后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会计准则[41][47][48] - 多项新会计准则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及第37号的修订[41] - 部分新准则(如《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第12号修订)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41][43][4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的修订尚未确定强制生效日期[45][46] 其他重要事项 - 确认与租赁纠纷相关的应付款项为468.7万港元[131][132] - 集团在香港运营4家中式酒楼及1家泰式餐厅[135][138] - 集团在中国大陆运营3家深圳酒楼及18家上海食品店铺[135][139] - 获得香港政府就业支持计划补助221.4万港元及中国政府增值税退税317.4万港元[62][67][68] - 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从192.9万港元增至559.7万港元,同比增长190.1%[80]
猫屎咖啡控股(01869)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7 08: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869[2] - 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新界葵涌葵荣路12–18号安发工业大厦5楼B室[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恒生银行、中国银行(香港)及中信银行[9] - 公司核数师为丁何关陈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9] - 公司网站为http://www.starofcanton.com.hk[9] 董事及公司秘书变动 - 公司于2020年1月7日委任陈玮诗女士及朱雪琴女士为执行董事[4] - 公司于2020年1月7日将周耀邦先生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4] - 公司于2020年9月1日委任简士劲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 - 公司于2020年10月1日委任梁可怡女士为公司秘书[6]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总收益为236.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3.0%[13][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9.8百万港元,而2019年为盈利59.3百万港元[13][15] - 公司2020年总营收为2.364亿港元,较2019年的3.529亿港元下降33.0%[35] - 集团总收益为236.4百万港元,较2019年的352.9百万港元下降33.0%[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980万港元,较2019年的5930万港元改善1950万港元[53][54]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集团毛利润为137.3百万港元,较2019年的226.2百万港元下降39.3%[40][42] - 整体毛利率从2019年的64.1%下降至2020年的58.1%[40][42] - 员工福利开支为66.2百万港元,较2019年的95.0百万港元下降30.3%[44][47]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3.8百万港元(2019年:47.2百万港元)[45][48] - 其他开支为61.5百万港元,较2019年的89.4百万港元下降31.2%[46][49] - 员工福利开支减少2880万港元[53][54] - 设备减值损失50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减值损失1350万港元[53][54] - 公司员工福利开支(含董事酬金)约66.2百万港元,较2019年95.0百万港元下降30.3%[71] 各地区业务表现 - 香港六间中式酒楼收入为7170万港元,较2019年的1.809亿港元大幅下降[36] - 深圳三间中式酒楼收入为1.366亿港元,较2019年的1.592亿港元下降[36] - 深圳及上海盒马店内的食品店铺业务收入为1960万港元(2020年新开设或收购)[36] - 香港泰式(旺角)餐厅收入为760万港元,较2019年的630万港元有所增长[36] - 深圳小型点心茶餐厅收入为70万港元,较2019年的480万港元显著下降[36] - 食品原料销售收入为20万港元,较2019年的10万港元略有增长[36] - 香港六间中式酒楼总收入为71.7百万港元(2019年:180.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0.4%[37] - 深圳三间中式酒楼收入为136.6百万港元(2019年:159.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4.2%[37] - 剔除停业餐厅后,香港四间中式酒楼总收益同比下降49.2%[39][41] - 深圳两间中式酒楼(不包括新开业餐厅)总收益同比下降29.1%[39][41] - 香港酒楼营运亏损减少2550万港元[53][54] - 深圳酒楼营运亏损增加1630万港元[53][54] 业务拓展与品牌收购 - 与盒马合作在深圳和上海开设利宝阁店中店,开拓O2O餐饮市场[14][15][17] - 收购上海新玖记品牌运营商耀良(上海)食品有限公司70%股份[17] - 上海新玖记在盒马平台运营超过30家店中店,主要销售烧味食品[17] - 公司于2020年7月完成收购目标公司70%股权,拓展"新玖记"和"潮将军"品牌熟食业务[30] - 公司与盒马鲜生合作,2020年在深圳和上海共新开设三间食品店铺[30] - 公司收购耀良(上海)食品有限公司70%股权,经调整代价约人民币21,387,000元[67] - 公司收购上海志捷食品有限公司70%股权,具体金额未披露[67] - 2020年与阿里巴巴旗下盒马合作在深圳和上海开设至少10个食品柜台[78] 餐厅运营网络 - 关闭上环酒家及北京餐厅,以停止进一步亏损[25] - 在香港运营5家利宝阁粤菜酒家(包括2020年2月关闭的上环店)[25] - 在香港运营1家泰式餐厅象屋及1家京川沪餐厅京香阁[25] - 在深圳运营3家利宝阁粤菜酒家[25] - 在深圳和上海运营25家利宝阁及新玖记食品柜台[25] - 公司旗下拥有香港四间中式酒楼、一間泰式餐厅及深圳三间中式酒楼[28] - 公司于2020年运营12间餐厅及25个食品柜台[107] - 公司品牌包括"Star of Canton"、"Beijing House"及"La Maison D' Elephant"[107]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90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4230万港元[59] - 银行借款为2000万港元(港元)和240万港元(人民币),年利率2.75%至3.65%[59] - 负债股权比率为40.0%[59] - 公司已发行1,000,000,000股普通股,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本年度无变动[67]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银行存款约11.0百万港元,用于抵押银行借款约7.4百万港元[69]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无任何押记[69] 融资活动与资金用途 - 2016年上市净筹资约5910万港元[89]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5910万港元已全部按照计划用途悉数动用[93][94] - 约660万港元上市所得款项用于公司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93][94]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为4580万港元[96][97] - 供股所得款项中4370万港元已按计划用途动用[99][100] - 供股款项中750万港元用于偿还集团债务及利息开支[99] - 供股款项中1844.7万港元用于支付餐厅翻新及装修成本[99] - 供股款项中178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99] 运营挑战与应对 - 香港餐厅因COVID-19缩短营业时间并增加餐桌间距[83] - 深圳餐厅2020年1月下旬至3月下旬因疫情防控暂停营业[83] - 香港餐厅于2021年2月下旬恢复晚间有限度运营[83] - 2020年新开设的盒马店内食品柜台产生经营亏损[75] - 进口食材价格受汇率波动影响[75] - 面临中美贸易战对消费情绪的负面影响[75] - 公司计提诉讼拨备350万港元于2020年度综合财务报表[7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683名员工[71] 管理层展望与股息政策 - 预计2021年财务表现将优于2020年同期[84] - 目标定位中高端餐饮市场并维持多品牌战略[77] - 公司面临COVID-19对餐饮业的持续影响,预计将持续至2021年[73] - 公司不派付2020年度末期股息[73] ESG管理与表现 - 公司设立ESG专责小组负责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务[110][112] - 报告涵盖公司总部及位于香港和中国内地的12家酒楼运营的ESG表现[114] - 报告依据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16] - 报告期涵盖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117] - 公司通过年度股东大会、财务报告、公告通函及公司网站与投资者沟通[125] - 客户关注重点包括产品服务责任、客户信息隐私保护及食品安全[125] - 供应商管理通过供应商会议、审计制度及实地参观进行[125] - 员工沟通渠道包含意见调查、反馈表及公告板,关注健康安全与职业发展[125] - 重大ESG议题矩阵包含温室气体排放、能源管理、食品安全等20项关键指标[136] - 环境管理遵循"减量、再利用、循环利用和替代"的废物管理原则[141] - 联系邮箱enquiry@starofcanton.com.hk开放ESG相关意见反馈[139] 环境排放数据 - 氮氧化物排放量从2019年的3,792.86公斤降至2020年的1,859.69公斤[152] - 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19年的18.59公斤降至2020年的8.65公斤[152] - 悬浮微粒排放量从2019年的10.87公斤增至2020年的19.73公斤[152] -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从2019年的48,915.43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20年的21,986.63吨二氧化碳当量[157] - 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从2019年的14,817.07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20年的8,297.35吨二氧化碳当量[157]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1及2)从2019年的63,732.50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2020年的30,283.98吨二氧化碳当量,降幅约52%[156][157]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从2019年的0.18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元收入降至2020年的0.132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元收入[157] 废物与水资源管理 - 公司无有害废物产生,报告期内未产生大量有害废物[163][166] - 公司非有害废物总弃置量为2.45吨,其中办公纸0.44吨,点心纸2.01吨[171] - 公司非有害废物密度为0.01吨/百万港元收入[171] - 公司通过市政管网排放污水,污水排放量视为用水量[161][164] - 公司委聘合格第三方处理所有厨余,并回收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168] - 公司采取双面打印、使用再生纸等举措减少纸张浪费[168] - 总用水量减少38%从2019年230,267立方米降至2020年142,985立方米[182][183] - 用水密度降至9.70立方米/平方米(2019年:13.60立方米/平方米)[184] - 塑料包装材料消耗量为673.41公斤相当于每千元收入0.003公斤[187][190] 能源消耗与效率 - 公司主要能源消耗来自电力、车辆燃油及烹饪用燃气[174] - 公司推行关停闲置设备、使用LED照明等节电措施[174] - 公司定期维护烹饪设施以确保能源使用效率[174] - 公司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定期审查能源目标[173] - 总能源消耗减少54.3%从2019年261,065.19兆瓦时降至2020年119,188.69兆瓦时[176] - 无铅汽油消耗量增加134%从2019年108.13兆瓦时增至2020年253.07兆瓦时[177] - 购电量减少20.5%从2019年5,642.54兆瓦时降至2020年4,484.44兆瓦时[177] - 煤气消耗量减少55.2%从2019年255,286.02兆瓦时降至2020年114,432.03兆瓦时[177] - 总能耗密度降至0.50兆瓦时/千元收入(2019年:0.74兆瓦时/千元收入)[177] - 直接能耗密度降至8.093兆瓦时/平方米(2019年:15.41兆瓦时/平方米)[177] - 公司总楼面面积为14,736.91平方米用于计算密度数据[177][178] 人力资源与雇佣实践 - 公司采用基于职位标准的稳健透明公平的招聘流程[199] - 招聘决策基于评估结果、工作经验和候选人综合能力[199] - 公司为表现优异员工提供调岗和内部晋升机会[200] - 岗位调换可由部门主管推荐或员工自行申请[200] - 晋升需由部门负责人推荐[200] - 公司制定涵盖招聘/晋升/解雇的雇佣政策[197] - 雇佣政策包含薪酬福利/工时/多元化发展等内容[197] - 公司定期审查雇佣政策及实务标准[197] - 报告期内无重大违反雇佣法律法规情况[197] - 候选人需接受书面和技术评估(视职位要求)[199]
猫屎咖啡控股(01869)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5 09: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为91.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8.8%[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3.6百万港元,亏损增加14.2百万港元[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亏损23.64百万港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9.45百万港元亏损扩大150.2%[22] - 公司收益从2019年同期的178.792百万港元下降至91.477百万港元,降幅达48.8%[55][58]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虧損為23,642千港元,較去年同期9,447千港元擴大150.3%[79] - 公司总收益为91.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8.8%[1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3.6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51.1%[1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所耗材料成本为34.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4.6%[14] - 雇员福利开支为27.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1.6%[14] - 折旧费用为30.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0.5%[14] - 其他开支为22.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1.0%[14] - 财务成本为6.8百万港元,同比增加39.7%[14] - 折旧费用从27.416百万港元增至30.307百万港元,增长10.5%[66][68] - 租賃負債利息開支為6,632千港元,較去年同期4,629千港元增長43.3%[71] - 中國附屬公司所得稅開支為10千港元,較去年同期1,204千港元下降99.2%[72] - 雇员福利开支27.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1.6%[114] - 折旧费用21.9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4%[117] - 其他开支22.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1.0%[118] - 财务成本6.6百万港元,同比增加43.5%[11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中式酒楼业务收益从176.493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86.381百万港元[61] - 泰式餐厅业务收益从2.299百万港元增至5.096百万港元,增长121.7%[61] - 香港酒楼收益38.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0.3%[112] - 深圳酒楼收益45.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3.9%[11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从96.589百万港元降至43.198百万港元,下降55.3%[58] - 中国内地收益从82.203百万港元降至48.279百万港元,下降41.3%[58] - 中国内地大部分餐饮业经营恢复到疫情前的70%至80%[1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与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建立策略合作开拓内地轻膳送餐市场[137] - 计划进军中国内地市场使用上市所得款项48.0百万港元[142] - 供股所得款项中6.85百万港元用于支付餐厅翻新及装修成本[147] - 供股所得款项中7.5百万港元用于偿还集团债务及利息开支[147] - 供股所得款项中17.8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47] - 收购中国上海盒马鲜生30多家食品店铺70%股权[148] - 集团主要风险包括食材价格受外币汇率浮动影响[135] 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8.3%[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期初的71.15百万港元减少至期末的36.74百万港元,下降48.4%[32][34]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1.83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8.20百万港元下降35.0%[2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21.51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87百万港元增长1049.7%[29]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24.28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0.67百万港元改善20.8%[30] - 公司于2020年上半年通过供股发行新股净筹资45.75百万港元[22] - 现金及银行结余36.7百万港元,较年初下降48.3%[123]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59.1百万港元已悉数动用[143]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5.8百万港元中约32.2百万港元已动用[147] 负债和租赁 - 公司总负债从2019年底的281.87百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中的251.78百万港元,减少30.09百万港元(10.7%)[19] - 流动负债净额从2019年底的-17.31百万港元恶化至2020年中的-50.45百万港元,降幅达191.5%[19] - 租赁负债总额为194.57百万港元,其中非流动部分123.54百万港元,流动部分71.03百万港元[19] - 期末现金余额36.74百万港元,面临50.45百万港元流动负债净缺口[19][34] - 租赁负债现值从2019年末的208,865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6月末的194,567千港元,减少6.8%[96][97]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19年末的16,350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6月末的13,178千港元,减少19.4%[103] - 90日以上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从2019年末的180千港元大幅增加至4,784千港元,增幅达2,557.8%[103] - 公司确认与物业租赁纠纷相关的应付款项约7,497千港元(含租金、管理费、罚金及利息)[106] - 公司因租约重续对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调整约3,710千港元[99] 资产和投资 - 非流动资产从238.243百万港元减少至209.362百万港元,下降12.1%[56] - 使用权资产折旧达21.914百万港元,物业厂房设备折旧为8.393百万港元[66] - 物業、廠房及設備收購成本為1,929千港元,較去年同期2,085千港元下降7.5%[80] - 使用權資產賬面值為147,058千港元,較期初167,961千港元下降12.4%[82] - 收購附屬公司按金支付人民幣17,920,000元(約19,613千港元)[86] - 贸易應收款項減值虧損撥備為228千港元,較期初111千港元增長105.4%[88] - 公司于2019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7,444千港元(有抵押),全部在一年内到期;该借款由约11,029千港元银行存款担保[93] - 资本承担中已签约收购附属公司的金额为4,903千港元(2019年末无此项承担)[102] 政府补助和退税 - 公司获得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补助3.465百万港元[61] - 公司获得中国政府增值税退税2.896百万港元[61] - 新型冠狀病毒租金減免達4,989千港元[69]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法定普通股数量为2,000,000,000股,面值0.01港元,对应股本20,000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1,000,000,000股,对应股本10,000千港元[92] - 陈先生通过晖纬间接持有公司37.65%股份[153] - 一致行动集团共同控制公司已发行股本约46.78%[153][158][159] - 晖纬直接持有376,531,400股(37.65%)并与其他方共同持有91,281,200股(9.13%)[154] - 新富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74,156,200股(7.42%)[154] - 天盈投资持有74,156,200股(7.42%)[153][158] - 诚开有限公司通过富盈投资持有66,912,500股(6.69%)[158] - 廖少娟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6,750,000股(1.68%)[154] - 徐竞富先生所在一致行动集团控制467,812,600股(46.78%)[158] - 林国良先生个人持有375,000股(0.04%)[158] - 朱伟东与张元秋通过富盈投资共同控制66,912,500股(6.69%)[158][161]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陈先生一人兼任未区分职责[166] - 公司确认董事在期间完全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168]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间未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69] - 公司期间未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70] - 购股权计划期间未授出、行使或注销任何购股权[17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下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7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5] - 中期财务业绩经审核委员会及核数师丁何关陈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阅[1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最少三分之一[166] - 公司声明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CEO角色未分离外[165] 其他重要事项 - 每股基本亏损为2.36港仙[14] - 经营亏损为16.4百万港元,同比扩大424.8%[14] - 核數師酬金中審核服務開支為341千港元,非審核服務為90千港元[69] - 物業或然租金為846千港元,較去年同期2,033千港元下降58.4%[69] - 关联方交易中向控股股东控制公司支付租金开支107千港元(与2019年同期持平)[105] - 毛利57.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1.1%,毛利率从65.5%降至62.7%[113] - 香港上环酒楼及京香阁酒楼于2020年2月结业[110]
猫屎咖啡控股(01869)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5-14 22: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19年总收益为352.9百万港元,较2018年360.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约2.1%[9] - 集团2019年总收益为352.9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360.5百万港元减少2.1%[21] - 公司2019年录得亏损约59.3百万港元,而2018年为盈利约2.3百万港元[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9.3百万港元,同比由盈转亏(2018年溢利2.3百万港元)[32] - 2019年度未宣派末期股息(2018年:每股0.50港仙)[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集团整体毛利率从2018年的66.7%下降至2019年的64.1%[25]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增长10.2%至95.0百万港元[26] - 新采纳会计准则导致折旧费用增加47.0百万港元[27] - 其他开支同比下降32.3%至89.4百万港元,主要因租赁会计准则变更减少经营租赁开支48.7百万港元[28] - 财务成本新增租赁负债利息开支10.9百万港元(2018年:无)[31] - 公司雇员总数约770名,雇员福利开支为95.0百万港元,较2018年86.2百万港元增长10.2%[42]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香港及深圳的粤菜酒楼业务[9] - 香港市场六间中式酒楼总收益为180.9百万港元,其中观塘酒楼贡献32.3百万港元[22] - 深圳市场三间中式酒楼总收益为159.2百万港元,新开业的卓悦中心酒楼贡献1.6百万港元[22] - 剔除观塘酒楼后,香港五间酒楼收益同比下降16.7%[24] - 深圳两间酒楼(不含新开业)收益同比下降7.9%[24] - 集团在香港运营6间中式酒楼及1间泰菜餐厅,在深圳运营3间酒楼及2间茶餐厅[18] - 2019年在深圳福田区及罗湖区开设两间小型点心茶餐厅 targeting年轻客户[48] - 深圳卓悦中心酒楼于2019年12月开业,预期提升品牌认知度[48] - 公司与盒马合作在深圳龙华新区开设首间店中店(南康店),于2019年第四季度开业[10] - 收购标的上海新玖记在盒马平台运营超过30间店中店[13] - 与盒马签订合作协议,承诺2020年在深圳/上海各开设至少10家店铺[20] - 2019年12月及2020年1月与阿里巴巴旗下盒马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在相关区域设立不少于十家店铺[49] - 公司业务模式从资本密集型粤菜酒楼转向轻资产O2O餐饮运营[10]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香港及深圳的粤菜酒楼业务[9] - 香港市场六间中式酒楼总收益为180.9百万港元,其中观塘酒楼贡献32.3百万港元[22] - 深圳市场三间中式酒楼总收益为159.2百万港元,新开业的卓悦中心酒楼贡献1.6百万港元[22] - 公司通过收购进入上海市场并计划开拓华东地区业务[13] - 公司2020年初宣布以人民币2240万元收购耀良(上海)食品有限公司70%股份[1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指出2019年经营环境恶化受社会事件及中美贸易谈判影响[9] - 公司展望中提到新型肺炎疫情对餐饮零售业造成严峻冲击[11] - 香港及中国自2020年1月爆发疫情,严重影响餐饮行业运营[45] - 疫情导致公司缩减香港餐馆营业时间,中国餐馆暂停营业至2020年3月下旬[51] - 预期2020年上半年财务业绩将受重创,主因营业时间缩减及座位率限制[51] - 香港社会动荡及中美贸易战对零售及餐饮行业造成负面影响[45]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17.9%至71.2百万港元,主要因供股筹资净额45.8百万港元[33] - 受限制银行存款及现金合计82.2百万港元,其中港元占50.6百万、人民币占31.6百万[35] - 银行借款7.4百万港元,由11.0百万港元银行存款抵押担保[36] - 资产负债比率为8.0%,计息债务不包括租赁负债[36] - 供股发行200,000,000股普通股,筹资净额45.8百万港元[38] - 抵押11.0百万港元银行存款作为7.4百万港元银行借款担保[41] - 公司2016年上市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9.1百万港元[5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市所得款项实际用途中逐步进军中国市场部分使用43,500千港元,占计划48,000千港元的90.6%[5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市所得款项实际用途中提升现有酒楼设施部分使用1,500千港元,与计划完全一致[5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市所得款项实际用途中加强市场推广及宣传部分使用3,000千港元,与计划完全一致[53] - 偿还集团债务及利息开支实际使用5,000千港元,占计划7,500千港元的66.7%[63] - 支付集团餐厅产生的翻新及装修成本实际使用6,850千港元,占计划20,500千港元的33.4%[64] - 一般营运资金实际使用17,800千港元,与计划完全一致[6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使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48.0百万港元,约5.8百万港元留作营运资金[65] - 公司2019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5.8百万港元[6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使用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7百万港元[6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792.86公斤,较去年2,973.55公斤增长27.6%[89] -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59公斤,较去年14.42公斤增长28.9%[89] - 悬浮微粒排放量为10.87公斤,与去年10.84公斤基本持平[89] - 废气排放量上升主要源于餐厅业务扩张[91] - 所有酒楼均安装废气排放系统及空气污染控制设备[90] - 每月实施车辆维护以降低油耗及排放[90] - 采用符合政府排放标准的运输工具[90] - 通过视频会议减少差旅次数[90] - 未发现严重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85] - 主要废气来源为车辆燃料及烹饪煤气[90]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18年约41,157.97吨二氧化碳当量增加约55%至2019年约63,732.50吨二氧化碳当量[93] - 公司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2019年为48,915.43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37,835.03吨二氧化碳当量[93] - 公司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2019年为14,817.07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3,322.94吨二氧化碳当量[93]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为0.183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元收入,2018年为0.11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元收入[93] - 公司无害废物总量为3.65吨,其中办公纸0.28吨,点心纸3.37吨[102] - 公司无害废物总量密度为0.01吨/千元收入[102] - 公司主要能耗为业务运营消耗的电力、运输消耗的汽油及柴油以及烹饪消耗的煤气[105] - 公司采取LED照明代替传统灯具等节能措施[105] - 公司委聘废油回收公司将烹饪产生的废油回收再利用为生物柴油[99] - 能耗总量从2018年的5,506.26兆瓦时大幅增至2019年的261,065.19兆瓦时,主要由于新增柴油、无铅汽油和煤气消耗量披露[107] - 购电量从2018年的5,506.26兆瓦时增加约2%至2019年的5,642.54兆瓦时,源于香港及中国餐厅扩张[107] - 能耗总量密度为0.74兆瓦时/千元收入(2019年)和0.02兆瓦时/千元收入(2018年)[107] - 用水总量从2018年的218,951.00立方米增加约5%至2019年的230,267.00立方米,因餐厅扩张所致[108][109] - 用水密度为0.65立方米/千元收入(2019年)和0.61立方米/千元收入(2018年)[109] - 塑料包装材料消耗约978.8公斤,即每千元收入约0.003公斤[111] - 公司总面积为约16,940.10平方米(截至2019年12月31日)[107] - 煤气消耗量为255,286.02兆瓦时(2019年)[107] - 柴油消耗量为28.50兆瓦时(2019年)[107] - 无铅汽油消耗量为108.13兆瓦时(2019年)[107] - 公司无严重违反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121] - 公司为所有一线雇员提供客服培训[126] - 公司禁止雇佣18岁以下童工且无强制劳工违规[127] - 公司建立供应商甄选制度评估价格、质量、声誉等标准[130] - 采购部定期审查供应商并要求持有政府有效牌照[130] - 公司实施质量控制系统覆盖食品准备至用餐环境[134] - 原材料主要来自经高级管理层批准的供应商清单[134] - 公司定期检查食材新鲜度及质量[134] - 公司无严重违反产品质量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133] - 公司建立仓库管理系统规范食材存储并张贴专用标签防止过期食用[135] - 约10名雇员参与执行食品生产的各种质量控制措施[137] - 公司制定全面具体的客户服务指引包括正确摆放碗碟和处理食盘的方法[138] - 公司每年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并每天提交所有审查评论给酒楼经理[138] - 公司通过酒楼应用程序、广告牌及楼层目录等平台进行广告宣传[139] - 报告期间公司无严重违反贿赂勒索欺诈及洗黑钱相关法律法规[141] - 公司制定商业行为准则禁止雇员收取礼物小费及获取提供利益[142] - 公司建立举报制度允许匿名举报玩忽职守贪污贿赂等不当行为[143] - 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以吨计算及密度绩效指标[148] - 公司披露按类型划分的直接及间接能耗总量及密度绩效指标[151] - 公司设有环境及天然资源政策管理业务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54] - 公司制定雇佣政策涵盖补偿解雇招聘晋升工时假期平等机会多元化反歧视及其他福利待遇[154] - 公司建立健康安全政策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54] - 公司实施发展培训政策提升雇员知识技能并描述培训活动[154]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构成 - 全体董事已参加至少一期联交所主板上市规则培训课程[126] - 公司董事陈振杰完成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3个餐饮管理课程以加强品牌管理[163] - 公司执行董事林国良拥有香港大学房屋管理专业文凭及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及管理硕士学位[164] - 公司执行董事王家惠完成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清华MBA精选课程高级研修[165] - 公司执行董事陈玮诗持有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商业学士学位及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68] - 公司执行董事朱雪琴曾任职深圳市王子厨房餐饮有限公司副经理及江苏王子饭店有限公司总经理[169] - 公司非执行董事周耀邦持有香港专业教育学院电子商贸技术高级文凭及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信息技术理学士学位[170] - 廖志强68岁于2016年6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1] - 黄龙德教授72岁于2016年6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3] - 黄龙德教授拥有逾40年会计专业经验[173] - 袁靖波71岁于2020年1月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4] - 袁靖波于公私营房地产界别拥有约50年经验[175] - 谭德机56岁于2016年6月16日获委任2020年2月14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77] - 谭德机拥有逾20年专业会计经验[177] - 潘翼鹏50岁于2019年11月加入集团任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180] - 潘翼鹏于企业财务及会计方面拥有逾二十年经验[180] - 潘翼鹏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执照并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80]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91] - 公司主席兼任行政总裁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A.2.1条关于角色分离的要求[187] - 财务总监许女士拥有逾20年会计与审核经验于2019年11月辞任[182][183] - 宴会销售副经理黎女士拥有16年餐饮服务业经验于2019年8月辞任[182] - 公司于报告期内新增4名董事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谭德机先生于2020年2月14日辞任[190][191] - 公司董事会包含具备适当专业资格及会计专长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91] - 公司已与各独立非执行董事订立为期一年的服务协议[191] - 公司承诺坚持良好企业标准以完善问责制度并提高透明度[185] - 董事会于报告期内举行8次会议批准2017年度全年业绩及2018年第一季度和中期业绩[193] - 股东周年大会于2018年5月29日举行[193] - 所有4位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记录均为10/10次[196][197] - 公司已向全部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获得正面年度独立性确认[192] - 3名董事(陈玮诗女士、朱雪琴女士及袁靖波先生)将于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符合资格连任[192] - 另外3名董事(林国良先生、王家惠先生及黄龙德教授)将于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192] - 王家惠先生已通知自股东周年大会起辞任执行董事[192]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面临的法律诉讼已作出适当投保安排[198] - 董事会成员与高级管理层之间除已披露外无重大关系[199] - 董事可通过电子通讯方式参会且费用由公司支付[197]
猫屎咖啡控股(01869)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3 13:0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为178.8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轻微减少约2.4%[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4百万港元,溢利减少约15.1百万港元[6] - 每股基本亏损为1.18港仙[7][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944.7万港元[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9,447,000港元,较2018年同期盈利5,664,000港元转亏[1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4百万港元(2018年同期溢利5.7百万港元)[157] - 集团总收益178.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4%[148] - 毛利为117.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3%,毛利率由68.2%降至65.5%[150] - 2019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7,986千港元,而按旧准则假定计算应为盈利8,735千港元,凸显新准则对税前利润的负面影响[85] - 公司二零一九年上半年酒樓業務收益為178,792千港元,較去年同期183,262千港元下降2.4%[100][10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所耗材料成本为61.66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8.314百万港元有所增加[9] - 雇员福利开支为47.55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1.724百万港元增加[9] - 折旧费用为27.416百万港元,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8.694百万港元[9] - 财务成本为4.868百万港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0.246百万港元[9] - 折舊費用大幅增加至27,416千港元,主要因新增使用權資產折舊21,558千港元[109] - 财务成本总额从2018年的246,000港元增至2019年的4,868,000港元,主要由于新增租赁负债利息开支4,629,000港元[110] - 所得税开支从2018年的3,071,000港元下降至2019年的1,461,000港元,降幅达52.4%[113] - 香港地区所得税从550,000港元降至173,000港元,降幅68.5%;中国地区所得税从2,602,000港元降至1,204,000港元,降幅53.7%[114] - 雇员福利开支为47.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3.3%[152]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1.6百万港元(2018年无)[153] - 其他开支为45.6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9.7%(减少19.3百万港元)[154] - 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4.6百万港元(2018年无)[15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增长14.2%,从41.7百万港元增至47.6百万港元[168] - 财务成本按新准则列报为4,868千港元,但实际利息开支为4,625千港元,准则变更导致财务成本显著增加[85]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香港地區收益為96,589千港元,同比增長6.5%;中國內地收益為82,203千港元,同比下降11.2%[105] - 公司非流動資產中香港地區為119,445千港元,中國內地為59,792千港元[104] - 香港六间中式酒楼收益95.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4%[148] - 深圳两间中式酒楼收益80.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9.5%[148] - 香港酒楼总收益(剔除新开业餐厅)为78.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9%[149] - 深圳两间中式酒楼总收益同比下降9.5%[14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泰菜(深圳)餐厅收益1.6百万港元后于2019年5月关闭[148] - 泰菜(旺角)餐厅2019年6月开业收益0.7百万港元[148] - 深圳中央大街酒楼预计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营运,装修开支约20百万港元[174] - 公司预计观塘酒楼及泰菜餐厅在2019年余下期间财务业绩将提升[174] 现金流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9.553百万港元,较去年底60.447百万港元减少[1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81.1万港元,同比下降26.4%[18]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20万港元,同比增长98.5%[19]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7.3万港元[19]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67.1万港元[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434.4万港元[19]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按新准则为19,821千港元,但若扣除旧准则下经营租赁现金支出24,788千港元,实际经营现金流出为4,967千港元[88] - 已付租赁租金的资本部分为20,163千港元,利息部分为4,625千港元,这些现金流出在新准则下被重新分类为融资活动而非经营活动[88]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按新准则为30,671千港元,但因准则调整增加24,788千港元租赁付款,实际融资现金流出为5,883千港元[88]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9.6百万港元,较2018年末减少10.9百万港元[160]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的影响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导致调整1259.3万港元[15]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38] - 公司采用经修订的追溯法确认首次应用累计影响为2019年1月1日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的年初结余调整[38] - 公司对租期12个月或以下的短期租赁及低价值资产租赁适用确认豁免[43] - 短期租赁及低价值资产租赁的租赁付款在租期内按直线法确认为开支[43]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损失计量并随租赁负债重新计量调整[44] - 使用权资产成本包括租赁负债初步金额、已付租赁付款减奖励、最初直接成本及复原成本[46] - 租赁负债按未付租赁付款现值确认计量使用增量借贷利率作为贴现率[49] - 租赁付款包含固定付款、基于指数的可变付款、剩余价值担保及购买选择权行使价[51] - 公司对包含租赁及非租赁部分的合约按独立价格分配代[41] - 税项处理中分别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于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55] - 公司于2019年1月1日确认租赁负债约120,263,000港元[65] - 公司于2019年1月1日确认使用权资产约108,002,000港元[65] - 加权平均承租人增量借贷利率为6.05%[69] - 应用新准则后公司保留盈利减少12,593,000港元[73] - 2018年12月31日经营租赁承担为198,736,000港元[70] - 短期租赁按直线法确认为开支减少10,595,000港元[70] - 现金流贴现产生21,563,000港元折扣[70] - 新租赁合约经营租赁承担减少46,577,000港元[70] - 流动租赁负债为43,068,000港元[70] - 非流动租赁负债为77,195,000港元[70] - 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导致公司2019年1月1日使用权资产增加108,002千港元,同时确认租赁负债120,263千港元(非流动77,195千港元+流动43,068千港元)[79] - 物业、厂房及设备因准则调整减少1,912千港元(降幅3.8%),从49,842千港元重列为47,930千港元[79] - 应计费用、拨备及已收按金减少1,318千港元(降幅7.2%),从18,386千港元重列为17,068千港元[79] - 公司2019年上半年经营亏损按新准则呈报为3,118千港元,但若沿用旧准则(HKAS 17)则经营溢利应为10,804千港元,显示准则变更对业绩产生负面冲击[85] - 净资产因准则变更减少12,593千港元(降幅10.2%),从123,283千港元重列为110,690千港元[79] - 经营租賃開支結構變化:物業一般租金降為0,新增短期租賃租金4,241千港元[109] 资产、债务和借款 - 使用权资产为135.124百万港元[11] - 租赁负债总额为148.163百万港元(非流动97.428百万港元 + 流动50.735百万港元)[12] - 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054.5万港元[24] - 使用权资产成本从期初108,002,000港元增至156,724,000港元,期内新增48,702,000港元[12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18年末4,014,000港元增至2019年中5,123,000港元,增幅27.6%[124]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18年末10,567,000港元增至2019年中12,765,000港元,增幅20.8%[130] - 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从8,118,000港元增至11,931,000港元,增幅47.0%[132] - 已抵押银行存款作为银行借款担保金额为11,007,000港元,与2018年末基本持平[132] - 租赁负债现值148,163千港元,未来利息开支总额29,355千港元[133] - 使用权资产收购资本总值48,702千港元[136]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10,095千港元,其中0-30日账期占比97.3%[138] - 经营租赁承诺一年内最低付款7,514千港元[141] - 银行借款为12.8百万港元,资产负債比率为13.3%[161] - 公司于2019年6月30日抵押约11.0百万港元银行存款作为12.8百万港元银行借款的抵押品[166] 其他财务数据 - 货币换算差额导致亏损99万港元[15] - 已付股息为400万港元[15] - 其他收入總額下降至380千港元,較去年同期1,378千港元下降72.4%[107] - 政府激勵收入降為0,去年同期為1,092千港元[107] - 銷售食材收益降為0,去年同期為1,405千港元[107] - 短期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增至212千港元,較去年同期50千港元增長324%[107] - 核數師酬金總額為401千港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09]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金额从2018年的7,321,000港元降至2019年的2,085,000港元,降幅71.5%[119] - 关联方租金开支107千港元[143] - 公司已发行800,000,000股普通股,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变动[163]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任何股息[169] - 公司于2019年6月30日拥有约587名雇员,雇员福利开支为47.6百万港元[1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食材价格波动风险,特别是受汇率影响的进口食材[171] - 香港示威活动及中美贸易战对零售及餐饮行业造成负面影响[171] - 公司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9.1百万港元[177]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已使用约32.5百万港元,其中约5.8百万港元用作集团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178]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约48百万港元用于逐步进军中国市场,已使用28百万港元[178]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约3百万港元用于加强市场推广及宣传,已全部使用[178]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约1.5百万港元用于提升现有酒楼设施,已全部使用[178]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与深圳中央大街酒楼装修成本相关,预期2019年第四季度开业[178]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 - 董事陈振杰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479,200,000股,占总股本约59.90%[183] - 一致行动人士共同控制公司全部股本的63.65%[185] - 董事林国良先生直接持有公司股份300,000股,占总股本约0.04%[183] - 兆添创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79,200,000股,占总股本约59.90%[190] - 廖少娟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股份11,250,000股,占总股本约1.41%[190] - 谭次生先生及其关联方共同持有479,2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9.90%[193] - 诚开有限公司持有53,53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69%[193] - 富盈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持有53,53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69%[193] - 张元秋先生持有53,53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69%[193] - 朱伟东先生持有53,53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69%[193] - 兆添创投有限公司由弘翠发展有限公司、王先生、新富星发展有限公司及天盈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拥有62.86%、12.38%、12.38%及12.38%权益[194] - 一致行动人士集团共同控制公司全部股本的63.65%[196] - 廖少娟女士拥有晖纬有限公司50%已发行股份[194] - 弘翠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兆添创投有限公司62.86%已发行股本[194] - 何活钦先生、徐竞富先生、林先生、徐志杰先生及徐玉仪女士分别拥有新富星发展有限公司50%、25%、10%、7.5%及7.5%已发行股份[194]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陈先生一人兼任[200] - 陈先生自1998年起持续经营及管理集团[200] - 董事会认为现有架构符合集团最佳利益[2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200] -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分工已明确确立[200] - 董事会将持续检讨角色分离的适时性[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