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木国际(01822)

搜索文档
中木国际(01822)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9 11: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总收入下降63.4%至1,097.6百万港元(2017年:3,000.0百万港元)[45] - 销售成本下降64.2%至1,031.6百万港元(2017年:2,883.1百万港元)[46] - 集团毛利下降43.6%至65.9百万港元,但毛利率从3.9%升至6.0%[4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5850万港元增至3.341亿港元,增幅471%[54] - 一般及行政费用从6250万港元增至1.235亿港元,增幅97.6%[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940万港元降至1790万港元[60]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从3.762亿港元增至7.155亿港元[6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汽车租赁业务收入约为2450万港元,毛利率为6.2%[25] - 材料贸易业务收入约为10.649亿港元,毛利率为5.2%[26] - 材料贸易业务2017年收入为29.724亿港元,2018年下降至10.649亿港元[26] - 材料贸易业务2017年毛利率为3.7%,2018年上升至5.2%[26] - 汽车租赁业务2017年收入为2740万港元,2018年下降至2450万港元[25] - 汽车租赁业务2017年毛利率为15.3%,2018年下降至6.2%[25] - 材料贸易业务2017年毛利为1.105亿港元,2018年下降至5510万港元[26] - 汽车租赁业务收益下降至24.5百万港元(2017年:27.4百万港元),毛利率降至6.2%(2017年:15.3%)[27] - 材料贸易业务收益大幅下降至1,064.9百万港元(2017年:2,972.4百万港元),但毛利率升至5.2%(2017年:3.7%)[28] - 汽车租赁业务毛利下降至1.5百万港元(2017年:4.2百万港元)[27] - 材料贸易业务毛利下降至55.1百万港元(2017年:110.5百万港元)[28]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下降64.2%至1,031.6百万港元(2017年:2,883.1百万港元)[46] - 一般及行政费用从6250万港元增至1.235亿港元,增幅97.6%[54] - 员工成本增加2920万港元,平均雇员人数增加96人[54] - 员工成本总额5340万港元,较2017年2420万港元增长121%[8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材料贸易收益减少主要因中美贸易战导致商品需求减弱[28] - 向希格斯动力科技注资人民币51.0百万港元(约63.3百万港元)获取60%股权[35][39] - 2019年1月获得香港证监会第1类(证券交易)牌照[36][39] - 募集资金用途:材料采购约50百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约3百万港元[74] - 无具体重大资本资产投资计划[88] 其他收入及收益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收益9080万港元[54]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收益1.776亿港元[54]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2630万港元[54] - 应收账款延迟结算收入2300万港元[54] - 股息收入970万港元[54] 公司治理结构 - 执行董事董淳女士于2018年4月13日由非执行董事转任为执行董事[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关浣非博士于2018年6月22日获委任[4] - 公司非执行董事李曉蘆自2018年4月19日起获委任为董事会副主席[97] - 公司非执行董事王莉自2017年9月25日起获委任[100][10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黄耀傑自2014年7月16日起获委任[102][10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赵贤明自2014年7月16日起获委任[112] - 董事会由2位执行董事、2位非执行董事及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6] 董事会及委员会运作 - 董事会于2018年度共举行14次会议[126] - 陈骁航女士2018年度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4/14)[135] - 董淳女士2018年度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11)[132][133][134] - 龚卿礼先生2018年度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67%(4/6)[137] - 邓淑芬女士2018年度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0%(0/2)[13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耀杰全年董事会出席率100%(14/14)[141] - 独立非执行董事赵宪明董事会出席率64%(9/14)[142] - 非执行董事王莉董事会出席率79%(11/14)[139] - 非执行董事李晓芦董事会出席率71%(5/7)[139]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5]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5次会议,成员黄耀杰出勤率100%[5/5],赵宪明出勤率80%[4/5][175]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6次会议,成员黄耀杰出勤率100%[6/6],赵宪明出勤率67%[4/6][185]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3次会议,负责监督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系统[191] - 截至2018年底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9] - 截至2018年底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8] - 截至2018年底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9] 企业管治政策 - 公司采纳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的企业管治守则[123][125] - 董事会每年至少检讨一次企业管治常规[126] - 公司2018年度持续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26]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整体策略发展和监控财务表现[12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符合上市规则要求至少3人[144] - 公司所有董事均接受企业管治及监管发展相关培训[161] - 董事会会议至少提前14天通知所有董事[149] - 董事会文件通常在会议前至少3天发送给董事[149] - 公司已获得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性确认[148]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维度[177][179] - 提名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提名程序及评估候选人资格标准[182][18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18年度经审计财务报表[189] - 董事会未设立企业管治委员会,相关职能由全体董事承担[195][198] - 企业管治政策强调董事会质量、有效内控及披露透明度[196][198] - 董事会定期检讨合规政策及董事培训发展计划[197][198] - 董事会监督公司对法律及监管要求的合规情况[195][197][198] - 制定员工及董事行为守则规范商业交易标准[197][198] - 企业管治报告涵盖守则遵守情况及披露内容[195][198] 董事及高管背景 - 执行董事董淳女士拥有22年香港金融服务经验[92] - 首席执行官陈骁航女士33岁,持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2] - 非执行董事李小鲁先生曾任中美文化交流顾问[96] - 黄耀傑担任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102][103] - 黄耀傑持有香港科技大学投资管理理学硕士学位及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学理学硕士学位[102][103] - 黄耀傑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及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02][103] - 黄耀傑自2011年起担任KVB昆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兼集团首席财务官[106][108] - 赵贤明担任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112] - 赵贤明持有外交学院国际法硕士学位并为企业风险管理师[112] 公司基本信息和结构 - 公司股份代号为01822[1][7] - 核数师为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7] - 主要往来银行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1][7] - 香港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二座36楼3618室[7] - 公司网站为www.hongdafin.com[7] - 香港股份登记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7] - 法律顾问为尼克松•郑黄林律师行[7] 融资与资本结构 - 公司配售新股176,580,000股,每股价格0.3港元,总募集资金约52,974,000港元[78]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0,681,000港元(扣除交易成本)计入股份溢价账[78] - 已发行股份总数于2018年末达6,810,750,454股,面值总额68,107,505港元[75] 抵押与担保 - 集团贸易应收账款抵押金额达665.6百万港元(2017年:602.2百万港元)[84] - 投资物业抵押金额达250.5百万港元(2017年:218.8百万港元)[84] - 集团为联营公司提供最高205.0百万港元担保(2017年:205.0百万港元),其中17.7百万港元已动用[84] - 未偿还资本承担达136.2百万港元(2017年:26.4百万港元)[84] - 公司车辆抵押金额2.4百万港元(仅2017年数据)[84] 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147人,较2017年51人增长188%[88] - 员工成本总额5340万港元,较2017年2420万港元增长121%[88] - 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基于绩效、资历和市场条件确定[88] - 高级管理层薪酬分布:5人低于100万港元,3人在100万至150万港元之间,2人在150万至200万港元之间[171] 股东事务与会议 - 2018年度未派发股息(2017年:无)[85] - 股东名册将于2019年5月27日至31日暂停登记[88] - 年度股东大会定于2019年5月31日举行[88] 宏观经济背景 - 中国2018年GDP同比增长6.6%,超过年初设定的6.5%年度目标[12] - 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中国GDP带来26%的增长[12] - 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增加13万亿美元,推动GDP增长16%[12] 其他事项 - 公司无重大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收购处置事项[88] - 年报数据截至2018年度[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