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升集团控股(01283)
icon
搜索文档
高陞集团控股(01283.HK)6月23日收盘上涨18.9%,成交279.1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6-23 08:30
股价表现 - 6月23日收盘价1.51港元/股 单日涨幅18.9% 成交量200.5万股 成交额279.1万港元 振幅19.69% [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3.3%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41.11%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17.3%的同期涨幅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营业总收入2.24亿元 同比减少12.03% [2] - 归母净利润1471万元 同比增长9.34% [2] - 毛利率14.77% 资产负债率24.84% [2] 估值水平 - 市盈率(TTM)24.41倍 显著高于建筑行业平均值10.17倍和行业中值1.73倍 [2] - 行业排名第87位 同期可比公司市盈率:其他饮食天王(环球)0.15倍 浦江国际1.01倍 饮食天王(环球)1.4倍 进升集团控股1.55倍 靛蓝星1.58倍 [2] 业务构成 - 核心业务为机电工程服务 拥有三十年历史的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专业机电安装服务 包括机械通风及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电力控制系统等 [2][3] - 主要客户为香港著名地产发展商和建筑商 参与完成多项香港标志性建筑工程项目 [3] 战略拓展 - 通过高陞绿建有限公司发展绿色建筑业务 涵盖清洁电源、太阳能板、节能减碳等环保建设领域 [3] - 通过高陞创科有限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发智慧城市技术 包括空气净化、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元宇宙教学等创新科技 [3] - 通过高陞留学移民中心提供全球留学规划及移民咨询服务 涵盖本科至博士申请、香港优才计划及海外身份筹划 [3] 公司背景 - 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份代号:1283.HK) 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团队 专注于基层施工环节 [2][3] - 2025年6月26日将披露2024财年年度报告 [4]
高升集团控股(0128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8 14: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2.48366亿港元,2023年同期约2.82337亿港元[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3667.6万港元,毛利率14.8%;2023年同期毛利约4079.9万港元,毛利率14.5%[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631.2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1491.9万港元[2] - 董事会决议宣派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6港仙;2023年同期每股0.7港仙[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3.53248亿港元,2023年同期3.28191亿港元[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產减流动负债4.31487亿港元,2023年同期4.26945亿港元[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4.28213亿港元,2023年同期4.21695亿港元[1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基本每股盈利2.0港仙,2023年同期1.9港仙[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摊薄每股盈利2.0港仙,2023年同期1.9港仙[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91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83千港元;租赁收入78千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其他收入66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48千港元;其他收益166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09千港元[2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贷款利息38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96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16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1千港元;财务成本总计5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27千港元[2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01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76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4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13千港元;投资物业折旧111千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员工成本总额4566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963千港元;捐款1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000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即期税项324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68千港元,税率均为16.5%,全资附属公司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除外,该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缴税[2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中期已宣派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港仙,总额1054.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每股1.6港仙,总额1280万港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中期期末后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6港仙,总额486.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每股0.7港仙,总额560万港元[2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盈利(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631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919千港元[27] - 本期集团合约金额保持平稳约10亿港元[41] - 本期集团收益减少约33,971,000港元或12.0%至约248,366,000港元[43] - 服务成本由同期约241,538,000港元减少约29,848,000港元或12.4%至本期约211,690,000港元[44] - 毛利由同期约40,799,000港元减少约4,123,000港元或10.1%至本期约36,676,000港元,毛利率由约14.5%增至14.8%[45]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由同期约1,362,000港元增加约804,000港元或59.0%至本期约2,166,000港元[46] - 行政开支由约2127.1万港元减少约322.4万港元或15.2%至约1804.7万港元[48] - 所得税开支由约326.8万港元减少约2.2万港元或0.7%至约324.6万港元[4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本期约为1631.2万港元,同期约为1491.9万港元[50] - 中期股息每股0.6港仙,金额约为486.5万港元,同期为0.7港仙,金额约为560万港元[5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等由约8587.9万港元增加约1281.3万港元或14.9%至约9869.2万港元[54]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由约7059.2万港元增加约1236.6万港元或17.5%至约8295.8万港元[54]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保固金等由约5868.3万港元增加约1570.6万港元或26.8%至约7438.9万港元[55] - 贸易应付款项由约2940.3万港元增加约1250.9万港元或42.5%至约4191.2万港元[55] - 应付保固金由约1520万港元增加约265.2万港元或17.4%至约1785.2万港元[55]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3.56倍,2024年3月31日约为4.31倍[63] - 已抵押银行结馀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4年3月31日约98,933,000港元增加约2,666,000港元或2.7%至2024年9月30日约101,599,000港元[65] - 2024年9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为32,354,000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3,594,000港元[68] - 2024年9月30日银行贷款22,354,000港元按香港最优惠利率减2.75%的浮动年利率计息,2024年3月31日按2.75%至2.85%的年利率计息[69]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9.1%,2024年3月31日约为8.5%[70] - 本期公司收购42,000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2024年3月31日为13,022,000港元[71] - 2024年9月30日已订约但未于报表拨备的承担为10,353,000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353,000港元[73] - 2024年9月30日履约保证金为91,265,000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94,428,000港元[74] - 本期员工成本约4566.4万港元,同期约4196.3万港元[83] 公司债务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租赁负债为327.4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525万港元[7][12] 公司应收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83986千港元,减信贷亏损拨备1028千港元后为82958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71026千港元,减信贷亏损拨备434千港元后为70592千港元[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6634千港元,减信贷亏损拨备1942千港元后为469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其他应收款项5930千港元,减信贷亏损拨备1942千港元后为3988千港元[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可退还租金按金886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869千港元;其中支付给高博士45000港元,支付给张女士20000港元,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29] - 公司一般给予客户7至90天的信贷期[31]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结余82,958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70,592千港元[34] - 2024年9月30日逾期90天以上未违约应收款项17,587,000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1,263,000港元[34] 公司项目相关数据 - 本期获授12个新项目,合约总金额约为34204.9万港元[56] - 商业大厦冷水机更换项目采用人工智能管理系统后总耗电量减少超30%,每年碳排放量减少370吨[61]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相关数据 - 计划授权限额为8000万股,相当于公司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85] - 2024年9月30日,计划授权限额及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可供授出的最高股份数目为6917.3万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8.53%[85] - 本期46.44万股尚未归属的奖励股份因承授人不再为集团雇员而失效[86] - 2024年9月30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7845.29万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9.68%[86] 公司治理相关信息 - 董事会共有六名董事,其中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遵守规定标准[93] - 公司未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中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的规定[91] - 公司认为高博士兼任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利于集团管理及业务发展,后续会考虑分开角色[92] 公司财务报告相关信息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根据相关准则进行审阅[95] -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与集团管理层讨论并同独立核数师审阅公告[95] - 公司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载[96]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可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查询[96] 公告相关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4年11月28日[97]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高黎雄博士及张美兰女士[97] - 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高俊杰先生[97]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昌达先生、谢嘉颖女士及何志成先生[97]
高升集团控股(0128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25 09:0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為1283[3][41][48] - 去年指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77] - 公司執行董事為高黎雄博士(主席兼行政總裁)和張美蘭女士[19][26] - 公司非執行董事為高俊傑先生[20][27] - 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陳昌達先生、謝嘉穎女士、何志誠先生[20][27] - 公司授權代表、合規主任、公司秘書均為鄭志偉先生[31][32][33] - 公司主要往來銀行有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24][34] - 公司獨立核數師為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25][35] - 公司香港法律顧問為劉林陳律師行[36][44] 公司会议信息 - 2024年股東週年大會將於2024年9月10日(星期二)舉行[5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53,537千港元,较2023年的538,492千港元增长2.79%[107] - 2024年公司除稅前溢利为48,800千港元,较2023年的65,977千港元下降26.03%[108]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为40,419千港元,较2023年的55,899千港元下降27.69%[108]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为40,792千港元,较2023年的56,477千港元下降27.77%[11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流動資產为427,420千港元,较2023年的459,451千港元下降7%[11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動資產为98,754千港元,较2023年的92,550千港元增长6.7%[11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流動負債为99,229千港元,较2023年的146,312千港元下降32.18%[11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動負債为5,250千港元,较2023年的8,277千港元下降36.57%[11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資產淨值为421,695千港元,较2023年的397,412千港元增长6.11%[114] 公司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益从去年约5.38492亿港元增加约1504.5万港元或2.8%至本年度约5.53537亿港元,主要因启德发展区住宅项目进度加快[140][145] - 服务成本从去年约4.43556亿港元增加约2214.7万港元或5.0%至本年度约4.65703亿港元[141][146] - 毛利从去年约9493.6万港元减少约710.2万港元或7.5%至本年度约8783.4万港元[142][147] - 毛利率从去年的17.6%减少1.7%至本年度的15.9%,因本年度新项目利润率较低[143][148] - 行政开支从去年约3410.2万港元增加约656.8万港元或19.3%至本年度约4067万港元,因办公室开支增加和物业折旧[144][149] 公司资产负债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约1.24032亿港元减少约3815.3万港元或30.8%至2024年3月31日约8587.9万港元[150][156] - 贸易应收款(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从2023年3月31日约1.04695亿港元减少约3410.3万港元或32.6%至2024年3月31日约7059.2万港元,因加强应收款控制和年底前收款[151] - 购买材料和分包费用预付款从2023年3月31日约1218.1万港元减少约501.1万港元或41.1%至2024年3月31日约717万港元,因预付款转为服务成本[152]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3月31日约6086.8万港元增加约735.9万港元或12.1%至2024年3月31日约6822.7万港元,因本年度收购一艘船只[153] - 合同资产从2023年3月31日约2.58488亿港元减少约1643.9万港元或6.4%至2024年3月31日约2.42049亿港元,因期末未获认证的合同工程增加[155]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从2023年3月31日约1.04695亿港元减少约3410.3万港元或32.6%至2024年3月31日约7059.2万港元[157] - 购买材料的预付款项及分包费从2023年3月31日约1218.1万港元减少约501.1万港元或41.1%至2024年3月31日约717万港元[158]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3月31日约6086.8万港元增加约735.9万港元或12.1%至2024年3月31日约6822.7万港元[159] - 合约资产从2023年3月31日约2.58488亿港元减少约1643.9万港元或6.4%至2024年3月31日约2.42049亿港元[161] - 合约负债从2023年3月31日约1633.2万港元减少约954.1万港元或58.4%至2024年3月31日约679.1万港元[162][168] - 已抵押银行结余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3月31日约7435.9万港元增加约2457.4万港元或33.0%至2024年3月31日约9893.3万港元[163][169]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保固金以及应计费用从2023年3月31日约7726.6万港元减少约1858.3万港元或24.1%至2024年3月31日约5868.3万港元[165][17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约5292.4万港元减少约2352.1万港元或44.4%至2024年3月31日约2940.3万港元[166][172] - 应付保固金从2023年3月31日约1320.5万港元增加约199.5万港元或15.1%至2024年3月31日约1520万港元[167][173] - 银行贷款从2023年3月31日约4755万港元减少约2395.6万港元或50.4%至2024年3月31日约2359.4万港元[174][175] - 2024年3月31日银行贷款为2359.4万港元,2023年为4696.7万港元;2024年按香港最优惠利率减2.75%至2.85%的浮动年利率计息,2023年按香港最优惠利率减2.5%至2.85%的浮动年利率计息,2023年另有58.3万港元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一个月之浮动年利率1.5%计息[190]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4.31倍,2023年3月31日约为3.14倍[199] - 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银行贷款分类为流动负债[189] - 2024年3月31日有抵押银行贷款抵押物为两个停车位及一个办公室物业,2023年为三个停车位及一个办公室物业[188] 公司业务项目情况 - 公司未完成合約金額維持約9亿港元[120][124]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手头未确认项目维持在9亿港元左右[191]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集团将以优质机电工程服务为基础,开拓创新科技、智能、节能、环保新领域[193][196] - 集团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教育大学合作进行科研产品设计[194][197] - 集团获委任成为大湾区碳中和协会创会成员,推动大湾区碳中和业务[195][198] - 集团将按业务发展需要为不同业务板块物色合作伙伴及合营机会[193][196] 公司资金管理政策 - 集团政策是定期监控流动性需求,确保有足够现金储备[200]
高升集团控股(0128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14:49
公司总收益情况 - 公司总收益从去年约5.38492亿港元增加约0.15045亿港元或2.8%至本年度约5.53537亿港元[19] - 2024年收益为553,537千港元,2023年为538,492千港元[6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5.53537亿港元,2023年约5.38492亿港元[92] 公司毛利率情况 - 公司毛利率从去年的17.6%减少1.7%至本年度的15.9%[21] - 毛利2024年为87,834千港元,2023年为94,936千港元[6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8783.4万港元,毛利率15.9%;2023年毛利约9493.6万港元,毛利率17.6%[92] - 毛利从去年约94,936,000港元减少约7,102,000港元或7.5%至本年度约87,834,000港元[126] 预付款项及分包费情况 - 购买材料的预付款项及分包费从2023年3月31日约1218.1万港元减少约501.1万港元或41.1%至2024年3月31日约717万港元[22] 应付保固金情况 - 应付保固金从2023年3月31日约1320.5万港元增加约199.5万港元或15.1%至2024年3月31日约1520万港元[25] 物业、厂房及设备情况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6.8227亿港元,2023年为6.0868亿港元[4]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3月31日约60,868,000港元增加约7,359,000港元或12.1%至2024年3月31日约68,227,000港元[129] 使用权资产情况 - 2024年使用权资产为0.939亿港元,2023年为1.2698亿港元[4] 贸易应收款项情况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2940.3万港元,2023年为5292.4万港元[1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1,026千港元,2023年为105,326千港元[114]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从2023年3月31日约104,695,000港元减少约34,103,000港元或32.6%至2024年3月31日约70,592,000港元[128]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3年3月31日的约5292.4万港元减少约2352.1万港元或44.4%至2024年3月31日的约2940.3万港元[184] 银行贷款情况 - 2024年银行贷款(有抵押及有担保)为2359.4万港元,2023年为4755万港元[14] - 银行贷款从2023年3月31日约47,550,000港元减少约23,956,000港元或50.4%至2024年3月31日约23,594,000港元[47] - 2024年银行贷款为23,594千港元,2023年为47,550千港元[70] - 2024年3月31日银行贷款为23,594,000港元(2023年为46,967,000港元)[133] - 2024年银行贷款一年内须偿还193.4万港元,2023年为2453.8万港元;一年以上但不超两年须偿还141.3万港元,2023年为139.4万港元;两年以上但不超五年须偿还610万港元,2023年为597.8万港元;五年以上须偿还1414.7万港元,2023年为1564万港元[185]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情况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22835亿港元,2023年为3.98179亿港元[5] 未确认项目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手头未确认项目维持约9亿港元左右[27] 履约保证金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履约保证金为367,000港元,2023年为12,323,000港元[31] - 2024年3月31日履约保证金为9442.8万港元,2023年为7994.2万港元[190] 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情况 - 2024年9月5日至9月1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份过户文件需在9月4日下午四时三十分前交回登记[38] - 待股东批准宣派末期股息后,2024年9月17日至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过户文件最迟须于9月16日下午四时三十分前交回[60] 董事会构成情况 - 董事会共有六名董事,其中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40] 合约负债情况 - 合约负债从2023年3月31日约16,332,000港元减少约9,541,000港元或58.4%至2024年3月31日约6,791,000港元[45] - 合约负债2024年为6,791千港元,2023年为16,332千港元[70] 集团流动比率情况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4.31倍,2023年3月31日约为3.14倍[50] 集团资产负债率情况 - 2024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8.5%,2023年3月31日约为15.2%[51]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非控制性权益亏损情况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0,792千港元,2023年为56,477千港元;非控制性权益亏损2024年为373千港元,2023年为578千港元[68] 除税前溢利及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情况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48,800千港元,2023年为65,977千港元;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2024年为40,419千港元,2023年为55,899千港元[69] 每股盈利情况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5.10港仙,2023年为7.06港仙;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为5.09港仙,2023年不适用[73]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800,001千股,2023年为800,000千股[91]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加權平均普通股数目为800,788千股,2023年不适用[91]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合约资产情况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等为84,417千港元,2023年为123,108千港元;合约资产2024年为242,049千港元,2023年为258,488千港元[74] 贸易应付款项、银行贷款、租赁负债情况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等为58,683千港元,2023年为77,266千港元;合约负债2024年为6,791千港元,2023年为16,332千港元[70] - 2024年银行贷款为23,594千港元,2023年为47,550千港元;租赁负债2024年为7,190千港元,2023年为4,598千港元[70] 剩余履约责任交易价格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分配至提供机电工程服务的剩余履约责任交易价格为9.26159亿港元,2023年为9.50586亿港元[85] 政府补贴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确认香港政府提供与保就业计划项下与新冠病毒病有关的补贴为562.4万港元[87] 利得税税率情况 - 符合香港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缴税[89] 股息情况 - 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1.3港仙,2023年为每股1.6港仙;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7港仙,2023年为每股1.6港仙[90][92] - 公司董事建议就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港仙,总金额为10,541,000港元[143] - 董事会建议向2024年9月20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发现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3港仙,金额约为1054.1万港元,2023年为每股1.6港仙,金额为1280万港元[174] 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情况 - 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为525万港元,2023年为827.7万港元[94] 利息收入、政府补助情况 - 2024年利息收入为765千港元,2023年为936千港元;2024年政府补助为0,2023年为5,624千港元[108] 银行贷款利息、租赁负债利息情况 - 2024年银行贷款利息为1,308千港元,2023年为636千港元;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为414千港元,2023年为291千港元[108]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投资物业折旧情况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663千港元,2023年为2,329千港元;2024年投资物业折旧为221千港元,2023年为128千港元[109] 薪金及津贴、酌情花红、退休福利计划供款情况 - 2024年薪金及津贴以及酌情花红为88,902千港元,2023年为82,316千港元;2024年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2,918千港元,2023年为2,730千港元[109] 香港利得税情况 - 2024年香港利得税本年度为8,856千港元,2023年为10,107千港元;2024年过往年度拨备不足(超额拨备)为21千港元,2023年为 - 29千港元[109]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情况 - 2024年流动资产为84,417千港元,2023年为123,108千港元;2024年非流动资 产为1,462千港元,2023年为924千港元[113] 其他应收款项情况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为5,930千港元,2023年为3,800千港元[114] 应收保固金转拨情况 - 客户每笔中期付款的5% - 10%通常由客户扣作应收保固金,其中50%在发出实际完工证明书后转拨至贸易应收款项,余下50%在缺陷责任期届满后转拨[106] 信贷期情况 - 公司一般给予客户7至90天的信贷期,供应商授出的贸易应付款项信贷期通常在30天内[116][118] 可退回租金按金情况 - 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分别支付给高博士45,000港元、张女士20,000港元的可退回租金按金[115] 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情况 - 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从2022年4月1日及2023年3月31日的800,000,000股增加至2024年3月31日的810,827,000股[121] 服务成本情况 - 服务成本从去年约443,556,000港元增加约22,147,000港元或5.0%至本年度约465,703,000港元[125] 行政开支情况 - 行政开支从去年约34,102,000港元增加约6,568,000港元或19.3%至本年度约40,670,000港元[127]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情况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约124,032,000港元减少约38,153,000港元或30.8%至2024年3月31日约85,879,000港元[158] 合约资产情况 - 合约资产由2023年3月31日的约2.58488亿港元减少约1643.9万港元或6.4%至2024年3月31日的约2.42049亿港元[160] 资本开支情况 - 2024年3月31日收购已签订但未于综合财务报表中拨备之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开支为35.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235.3万港元[167] 公司雇员及员工成本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公司雇员197名,2023年3月31日为178名;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9408.4万港元,去年约为8504.6万港元[172] 已抵押银行结余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情况 - 已抵押银行结余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3年3月31日的约7435.9万港元增加约2457.4万港元或33.0%至2024年3月31日的约9893.3万港元[183] 租赁物业等现金流出情况 - 本年度集团在租赁物业装修、家具、装置
高升集团控股(0128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5 08:34
集团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期集团合约金额保持平稳约10亿港元[7] - 本期集团收益约2.82337亿港元,较同期增加约0.68547亿港元或32.1%[8] - 本期集团服务成本约2.41538亿港元,较同期增加约0.73104亿港元或43.4%[9] - 本期集团毛利约4079.9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455.7万港元或10.0%[10] - 本期集团毛利率为14.5%,较同期的21.2%减少[11] - 本期集团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约136.2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504万港元或78.7%[13] - 本期集团行政开支约2127.1万港元,较同期增加约686.1万港元或47.6%[14] - 本期集团所得税开支约326.8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161.2万港元或33.0%[16]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1491.9万港元,同期约3095.3万港元[17] - 公司宣派本期每股0.7港仙中期股息,金额约560万港元,同期为1.6港仙,金额约1280万港元[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82,3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3,790千港元[9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5,3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914千港元[99]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9港仙,2022年同期为3.9港仙[99] - 2023年和2022年除税前溢利分别为17,068千港元和35,794千港元[103] - 2023年和2022年经营所得现金及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39,771千港元和23,281千港元[103] - 2023年和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5,909)千港元和(58,631)千港元[104] - 2023年和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4,499)千港元和(13,487)千港元[104] - 2023年和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减少)净额分别为29,363千港元和(48,837)千港元[105] - 2023年和2022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61,859千港元和143,265千港元[105] - 2023年和2022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91,222千港元和94,428千港元[105] - 2023年和2022年其他收入分别为1,329千港元和6,352千港元[116] - 2023年和2022年其他收益分别为33千港元和50千港元[116] - 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政府补助5,617,000港元[1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贷款利息为79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0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9千港元[1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即期税项为3,26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880千港元,税率均为16.5%,全资附属公司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适用两级制利得税税率制度[1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宣派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总额1280万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2.1港仙,总额1680万港元[1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7港仙,总额560万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1.6港仙,总额1280万港元[1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4,91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953千港元[121] 资产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3月31日的约6086.8万港元增加约994.2万港元或16.3%至2023年9月30日的约7081万港元[1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的约1.24032亿港元减少约2575.8万港元或20.8%至2023年9月30日的约9827.4万港元[2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的约5292.4万港元减少约1038.4万港元或19.6%至2023年9月30日的约4254万港元[23] - 应付保固金从2023年3月31日的约1320.5万港元增加约17.6万港元或1.3%至2023年9月30日的约1338.1万港元[24] - 2023年9月30日速动比率约为3.06倍,2023年3月31日约为3.14倍[25] - 已抵押银行结余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3月31日的约7435.9万港元增加约2191.4万港元或29.5%至2023年9月30日的约9627.3万港元[27] - 2023年9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为4560.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4755万港元[29] - 2023年9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4.8%,2023年3月31日约为15.2%[3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为102,356千港元,3月31日为92,550千港元[10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为453,996千港元,3月31日为459,451千港元[10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48,592千港元,3月31日为146,312千港元[10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305,404千港元,3月31日为313,139千港元[10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7,734千港元,3月31日为8,277千港元[10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400,026千港元,3月31日为397,412千港元[10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400,026千港元,3月31日为397,412千港元[10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3,940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05,326千港元有所减少[1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98,274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24,032千港元有所减少[127]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结余8330.9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04695亿港元[129] - 2023年9月30日已逾期90天或以上但不视为违约的应收款项为1946.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365万港元[129] - 合约资产由2023年3月31日的2.58488亿港元增加至2023年9月30日的2.58906亿港元[131] - 2023年9月30日应收保固金账面价值为8855.6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8149.2万港元[1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应收款项已确认减值亏损129.5万港元,与2022年相同[133]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保固金等合计7039.2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726.6万港元[134] - 2023年9月30日银行贷款为3560.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4696.7万港元[138] - 2023年9月30日履约保证金为9402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994.2万港元[34][140] - 2023年9月30日根据银行融资发行的履约保证金为473.5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232.3万港元[141] - 2023年9月30日项目貸款公平值为500萬港元,與2023年3月31日持平[148] - 2023年9月30日已訂約未撥備的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資本開支為35.3萬港元,3月31日為1235.3萬港元[155] 员工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雇员188名,较2022年9月30日的182名增加6名;本期员工成本约4196.3万港元,较同期的约3731.5万港元增长约12.46%[44]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員短期僱員福利為283萬港元,2022年為273.6萬港元[146] - 2023年9月30日向僱員支付員工成本171.3萬港元,2022年為147.5萬港元[142] 项目及业务拓展 - 本期公司获授7个新项目,合约总金额约为23224万港元[50] 政策环境相关 - 香港政府承诺未来五年增加不少于72000个住宅单位的土地供应[5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写进“十四五”规划,香港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争取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54] 外汇及风险管理 - 公司目前并无外币对冲政策,管理层将密切监察外汇风险并考虑对冲重大风险[42]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惟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57] - 董事会共有六名董事,其中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59] 股份相关计划 - 公司于2019年9月18日采纳购股计划,2023年9月30日该计划项下无授出购股[46] - 公司于2023年9月15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予1082.7万股奖励股份[47] - 公司现有购股计划于2019年9月18日获批采纳,旨在激励合资格参与者[65]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可能授出的购股涉及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出发售及发行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购股计划上限为8000万股,相当于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68] - 购股计划有效期至上市日期十周年[69] - 除获股东批准外,12个月内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获行使后,授出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70] - 除获股东等批准外,12个月内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购股获行使后,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0.1%,总值不得超500万港元[71] - 董事会可酌情确定购股最短持有期限和可行使期限,购股不得于授出后十年行使[72] - 承授人接纳购股权需支付1港元代价[74] - 2023年4月1日及2023年9月30日,购股权计划可授出最高股份数分别为80,000,000股和69,173,000股[76][85] - 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奖励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截至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800,000,000股,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80] - 每位合资格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股份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除非获股东大会单独批准[81] - 合资格参与者新股奖励归属期至少12个月,特定情况董事会可酌情缩短[82] - 本期授予10,827,000股奖励股份,授予股份数占本期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1.4%[85] - 本期授出奖励股份估计公平值约9,282,000港元[88] - 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自2023年9月15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77][84] - 2023年股份獎勵計劃於9月15日生效,有效期10年,期內授出1082.7萬股[151][1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以股份為基礎支付之開支11.4萬港元計入損益[154] 股权结构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高黎雄博士和张美兰女士通过Lightspeed Limited分别间接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均为75%[6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高博士和张女士分别实益拥有Lightspeed 70%及30%股权,二人在Lightspeed普通股好仓中均持有200股,股权百分比均为100%[6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Lightspe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75%[63] - 除已披露情况外,2023年9
高升集团控股(0128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8 14:36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半年对比)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2.82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2.14亿港元[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4079.9万港元,毛利率14.5%;2022年同期毛利约4535.6万港元,毛利率21.2%[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491.9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3095.3万港元[2] - 董事会决议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0.7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1.6港仙[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基本每股盈利1.9港仙,2022年同期3.9港仙[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36.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40.2万港元;财务成本为102.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9万港元[18][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67.6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71.3万港元等;2022年同期分别为56.3万港元、196.5万港元等[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即期税项为326.8万港元,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2022年同期为488万港元,税率相同[19] - 2023年中期已宣派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总额1280万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2.1港仙,总额1680万港元[20] - 2023年中期期末后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7港仙,总额560万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1.6港仙,总额1280万港元[2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计算所用盈利为1491.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095.3万港元[22] - 本期合约金额保持平稳约10亿港元[32] - 本期收益约2.82337亿港元,较同期增加约6854.7万港元或32.1%[33] - 本期服务成本约2.41538亿港元,较同期增加约7310.4万港元或43.4%[34] - 本期毛利约4079.9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455.7万港元或10.0%;毛利率由同期约21.2%降至14.5%[35][36] - 本期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约136.2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504万港元或78.7%[38] - 本期行政开支约2127.1万港元,较同期增加约686.1万港元或47.6%[40] - 本期所得税开支约326.8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161.2万港元或33.0%[41]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1491.9万港元,同期为3095.3万港元[42] - 本期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7港仙,金额约560万港元;同期为每股1.6港仙,金额约1280万港元[4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雇用188名雇员,2022年9月30日为182名;本期员工成本约4196.3万港元,同期约3731.5万港元[77]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季度对比)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24亿港元,3月31日为9.26亿港元[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45.40亿港元,3月31日为45.95亿港元[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14.86亿港元,3月31日为14.63亿港元[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0.54亿港元,3月31日为31.31亿港元[5]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40.00亿港元,3月31日为39.74亿港元[6]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394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0532.6万港元减少;其他应收款项为617.7万港元,较3月31日的380万港元增加[23]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龄0 - 30天为3967.8万港元,31 - 90天为2479.9万港元等;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3575.1万港元、5592.5万港元等[25]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结余中已逾期90天或以上但不视为违约的款项为1946.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365万港元[25] - 2023年9月30日银行贷款3560.3万港元,年利率为香港最优惠利率减2.75%至2.85%或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一个月浮动年利率1.75%;2023年3月31日为4696.7万港元,年利率为2.5%至2.85%或1.5%[28] - 2023年9月30日速动比率约为3.06倍,2023年3月31日约为3.14倍[56] - 已抵押银行结馀及现金等价物由2023年3月31日约7435.9万港元增加约2191.4万港元或29.5%至2023年9月30日约9627.3万港元[59] - 2023年9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4560.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4755万港元[62] - 2023年9月30日3560.3万港元银行贷款按香港最优惠利率减2.75%至2.85%的浮动年利率计息,2023年3月31日按2.5%至2.85%年利率计息[6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4.8%,2023年3月31日约为15.2%[64] - 期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1261.8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387.6万港元[65] - 2023年9月30日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开支为35.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235.3万港元[66] - 2023年9月30日履约保证金为9402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994.2万港元[67] - 2023年9月30日履约保证金中473.5万港元根据银行融资发行,2023年3月31日为1232.3万港元[68] - 2023年9月30日集团以若干汽车、可退还租金按金、两处停车位、一间办公室及已抵押银行结余作租赁负债及银行融资抵押品,2023年3月31日为三处停车位[70] 项目业务数据 - 集团期间获授7个新项目,合约总金额约2.3224亿港元[51] 公司治理相关 - 董事会共有六名董事,其中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86] - 公司未遵守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中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的规定,高黎雄博士兼任两职[85][86]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本期遵守规定标准[87] 财务报表及公告相关 - 本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审阅[88] -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与集团管理层讨论并会同独立核数师审阅本公告[89] - 本公告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载,2023年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可于相关网站查询[90] 公司荣誉 - 2023年本集团荣获香港工业总会颁发中银香港企业低碳环保领先大奖的“环保杰出伙伴”及“环保先驱”称号[80] 股份奖励计划 - 2023年9月15日公司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截至2023年9月30日授予1082.7万股奖励股份[79]
高升集团控股(0128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5 08:4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股份代号为1283[3] - 公司总部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荃湾海盛路3号TML Tower[4] - 公司网站为http://www.chittathk.com[4]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度公司收入为538,492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547,315千港元略有下降[10] - 2023年度公司税前利润为65,977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81,709千港元有所减少[10] - 2023年度公司净资产为397,412千港元,较2019年度的106,023千港元大幅增长[10] 公司业务发展 - 集团持续参与多个大型機電工程项目,包括私人住宅機電安裝服務等[14] - 集团积极开拓多元业务,投入科研工作并捐款设立联合实验室[16] - 公司将继续扩大在商业楼宇機電项目中的业务[61] 公司财务风险 -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非经常性机电工程项目,未能获得新项目将影响公司的运营和财务业绩[159] - 项目执行时间或成本估计错误可能导致成本超支,对公司收入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159] - 公司依赖于主要客户,存在收入和利润率波动的风险[159] 公司治理结构 - 高黎雄博士是公司的创始人、主席、执行董事和CEO,拥有超过30年的機電工程行业经验[105][108][109] - 张美兰女士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和控股股东,负责整体战略规划、管理和行政[112] - 陈昌达先生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提供独立意见,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和审计委员会成员[117]
高升集团控股(0128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8 14:43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5.38492亿港元,2022年约为5.47315亿港元[1] - 2023年毛利约9493.6万港元,毛利率17.6%;2022年毛利约1.07514亿港元,毛利率19.6%[1] - 2023年溢利约5589.9万港元,2022年约为6798万港元[1] - 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7.06港仙,2022年为8.52港仙[2] - 公司2023年收益约5.38492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882.3万港元或1.6%[36] - 2023年服务成本约4.4355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375.5万港元或0.9%[37] - 2023年毛利约9493.6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257.8万港元或11.7%,毛利率从19.6%降至17.6%[38][39] - 2023年行政开支约3410.2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808.9万港元或31.1%[40] - 2023年已确认分派的普通股股东股息为2960万港元,2022年为4960万港元[2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5647.7万港元,2022年为6818.1万港元[27]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非流动资9.255亿港元,2022年为1.3879亿港元[3] - 2023年流动资45.9451亿港元,2022年为43.0033亿港元[3] - 2023年流动负债14.6312亿港元,2022年为7.1735亿港元[3] - 2023年流动资净值31.3139亿港元,2022年为35.8298亿港元[3] - 2023年资产净值39.7412亿港元,2022年为37.1112亿港元[3]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2023年约1.24032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4590.1万港元或58.7%[41]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2023年约1.04695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4489.9万港元或75.1%[42] - 购买材料的预付款项及分包费2023年约1218.1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73.3万港元或6.4%[43] - 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约6086.8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5757.4万港元或1747.8%[44] - 合约资产从2022年3月31日约1.66392亿港元增加约0.92096亿港元或55.3%至2023年3月31日约2.58488亿港元[47] - 合约负债从2022年3月31日约1044.5万港元增加约588.7万港元或56.4%至2023年3月31日约1633.2万港元[48] - 已抵押银行结余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3月31日约1.85072亿港元减少约1.10713亿港元或59.8%至2023年3月31日约7435.9万港元[50]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保固金及应计费用从2022年3月31日约4393.9万港元增加约3332.7万港元或75.8%至2023年3月31日约7726.6万港元[52]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约2310.3万港元增加约2982.1万港元或129.1%至2023年3月31日约5292.4万港元[53] - 应付保固金从2022年3月31日约1222.9万港元增加约97.6万港元或8.0%至2023年3月31日约1320.5万港元[54] - 银行贷款从2022年3月31日约1454.1万港元增加约3300.9万港元或227.0%至2023年3月31日约4755万港元[5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3.14倍,2022年3月31日约为5.99倍[62]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5.2%,2022年3月31日约为4.9%[64] 公司费用及收支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利息收入93.6万港元,2022年为22.4万港元;2023年政府补助562.4万港元,2022年为零[23] - 2023年财务成本92.9万港元,2022年为30.9万港元[24]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32.9万港元,2022年为76.7万港元[25]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529.2万港元,2022年为407.3万港元[25] - 2023年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备12.7万港元,2022年为零[25] - 2023年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129.5万港元,2022年为零[25] - 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8504.6万港元,2022年为8034.2万港元[25] - 2023年香港利得税1007.8万港元,2022年为1372.9万港元;符合两级制的合资企业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超200万港元按16.5%税率[25] - 本年度公司产生现金流出约387.6万港元用于租赁物业装修等,2022年为48.9万港元[65] - 2023年3月31日收购物业等资本开支为1235.3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35.3万港元[66] 公司股息相关信息 - 董事会建议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2022年为每股2.1港仙[1] - 董事会建议向2023年9月20日在册股东派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合共约1280万港元,2022年为每股2.1港仙,合共1680万港元[83] 公司业务合作及发展 - 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教育大学合作,在创新科技领域落实科研产品设计并贡献技术[60] - 公司获委任成为大湾区碳中和协会创会成员,推动大湾区碳中和业务[61] 公司股份及股东相关事项 - 2023年1月20日建议采纳股份奖励计划,待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80] - 2023年9月5日至9月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及投票资格,文件需在9月4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84] - 待股东批准末期股息后,2023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文件需在9月15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以获派股息[85] 公司合规及治理情况 - 公司本年度及至公告日期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充足公众持股量[87] - 公司本年度遵守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惟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违反守则条文第C.2.1条[89] - 董事会共6名董事,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本年度遵守规定标准[91]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及独立核数师讨论并审阅集团会计原则、政策、财务资料及全年业绩[93] - 初步公告所载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核对一致,核数师未发表核证意见[94]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发,年度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可在两网站查阅[95] 公司其他财务信息 - 2023年3月31日,受限修订的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账面价值分别为1269.8万港元及1287.5万港元[15] - 客户每笔中期付款的5% - 10%扣作保固金应收款项,50%在发出实际完工证明书后转拨,另50%在缺陷责任期满后转拨[21] - 2023年3月31日银行贷款中4696.7万港元按香港最优惠利率减2.5%至2.85%的浮动年利率计息,58.3万港元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一个月的浮动年利率1.5%计息[57]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手头未确认的项目维持在10亿港元左右[58] - 2023年3月31日履约保证金为7994.2万港元,2022年为6754.2万港元[67] - 2022年8月31日公司完成收购事项,代价为6182.8万港元[71][72]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雇员178名,2022年3月31日为184名[78] - 本年度公司员工成本总额约为8504.6万港元,去年约为8034.2万港元[78]
高升集团控股(0128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16 08:42
未完成合约金额情况 - 公司未完成合约金额稳定维持在约10亿港元[11] 公司收益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2.1379亿港元,较同期减少约6713.8万港元或23.9%[1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13,79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80,928千港元[78] 服务成本情况 - 服务成本约1.68434亿港元,较同期减少约5600.6万港元或25.0%,其中分包费4.8842亿港元占29.0%,材料成本7.8238亿港元占46.5%,直接劳工成本3.0191亿港元占17.9%,其他1.1163亿港元占6.6%[13] 毛利情况 - 毛利约4535.6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1113.2万港元或19.7%,毛利率由同期约20.1%增至21.2%[1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45,35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6,488千港元[78] 行政开支情况 - 行政开支约1441万港元,较同期增加约212.8万港元或17.3%[15] 所得税开支情况 - 所得税开支约488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231.9万港元或32.2%[16]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情况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本期约3095.3万港元,同期约3512.5万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0,91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5,125千港元;基本每股盈利为3.9港仙,2021年同期为4.4港仙[7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0953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35125000港元[105] 股息宣派情况 - 董事会决议就本期宣派每股1.6港仙中期股息,金额约1280万港元,同期为2.1港仙、1680万港元[1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总额为16800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32800000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总额为12800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16800000港元[104] 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情况 - 公司将在2022年12月14 - 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须在12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19] 公司股份代号情况 - 公司股份代号为1283[3] 物业、厂房及设备情况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2年3月31日的约329.4万港元增加约5579.5万港元或1693.8%,至2022年9月30日的约5908.9万港元[22] - 本期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及投资物业分别为5635.8万港元及580.1万港元[34] - 2022年9月30日,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于报表拨备的资本开支为88.5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35.3万港元)[35]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59563千港元,2021年为178392千港元[85]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为56027000港元,投资物业为5801000港元[10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投资物业5635.8万港元及580.1万港元[110] - 2022年9月30日已订约但未于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内拨备之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之资本开支为885千港元(未经审核)[142] - 2022年3月31日已订约但未于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内拨备之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之资本开支为353千港元(经审核)[142] 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情况 - 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约7813.1万港元增加约66万港元或0.8%,至2022年9月30日的约7879.1万港元[23] - 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6038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6042.7万港元[111] - 2022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663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363.6万港元[111] - 2022年9月30日可退还租金按金为99.2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63.9万港元[111] - 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已逾期90天或以上但不视为违约的款项为1453.9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60万港元[114] 已抵押银行结余以及银行结余及现金情况 - 已抵押银行结余以及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2年3月31日的约1.85072亿港元减少约5137.4万港元或27.8%,至2022年9月30日的约1.33698亿港元[23] 贸易应付款项情况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约2310.3万港元减少约115.9万港元或5.0%,至2022年9月30日的约2194.4万港元[26] - 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21,944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3,103千港元[125] 应付保固金情况 - 应付保固金从2022年3月31日的约1222.9万港元增加约74.4万港元或6.1%,至2022年9月30日的约1297.3万港元[26] - 合约资产中应收保固金的账面价值为6657.9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7031.9万港元[120] - 2022年9月30日应付保固金12,973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2,229千港元[125] 集团速动比率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集团速动比率约为4.70倍(2022年3月31日:约5.99倍)[27]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7.9%(2022年3月31日:约4.9%)[33] 履约保证金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履约保证金为8189.6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6754.2万港元)[36] - 2022年9月30日履约保证金81,896,000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67,542,000港元[131] 集团雇员及员工成本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集团雇员182名,2021年9月30日为177名;本期员工成本约3731.5万港元,同期约3871.9万港元[4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37315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38719000港元[102] 集团新项目情况 - 本期集团获授11个新项目,合约总金额约为15302.7万港元[49] 政府政策情况 - 香港政府未来五年为不少于72000个住宅增加土地供应[51] - 中国政府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香港争取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52] 集团投资计划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其他计划[41] 集团货币情况 - 集团货币资产、负债及交易主要以港元计值,无重大外币风险,暂无外币对冲政策[44] 集团重大事项情况 - 自本期完结后及截至报告日期,无影响集团的重大事项[45] 集团荣誉情况 - 集团获香港专业验楼学会“优质承办商大奖”等多项荣誉[48] 董事及控股股东权益情况 - 本期无董事或控股股东等在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或利益冲突[49] 董事会情况 - 董事会共六名董事,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兼行政总裁为高黎雄博士[54] 股权持有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高黎雄博士和张美兰女士通过Lightspeed Limited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75%[56] - 2022年9月30日,高博士和张女士在相联法团Lightspeed普通股好仓中各持有200股,股权百分比为100%[57] - 2022年9月30日,Lightspe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75%[60]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现有购股计划于2019年9月18日获批准采纳[61]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可能授出的购股涉及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出发售及发行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购股计划上限为8000万股,相当于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63] - 购股计划有效期至上市十周年[64] - 除股东批准外,12个月内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向参与者授出购股获行使后授出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65] - 除股东批准外,12个月内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等授出购股获行使后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0.1%,总值不得超500万港元[66] - 购股不得于授出后十年行使[66] - 特定购股涉及的股份认购价不得少于授出日期收市价、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三者最高者[66] - 承授人须支付1港元代价接纳公司授出的购股权,自购股计划采纳日至报告日,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的购股权[67]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本期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股份[68] 公司公众持股量情况 - 本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充足公众持股量[69] 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情况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本期遵守规定标准[70] 财务报表审阅情况 - 本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根据相关准则审阅,董事会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讨论并会同核数师审阅报告[71] - 核数师审阅后未发现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的事项[76] 租赁负债及资产净值情况 - 2022年9月30日租赁负债为5204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065千港元增长约388.64%[81] - 2022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385226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71112千港元增长约3.80%[81] 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情况 - 2022年经营活动除税前溢利为35794千港元,2021年为42324千港元[85] - 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3281千港元,2021年为 - 31850千港元[85]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58631千港元,2021年为15388千港元[86] - 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3487千港元,2021年为 - 10080千港元[86]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48837千港元,2021年为 - 26542千港元[86] - 2022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3265千港元,期末为94428千港元;2021年期初为186418千港元,期末为159876千港元[86] 其他收入、补助、成本及税项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6402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239000港元[10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香港政府保就业计划政府补助5617000港元,2021年同期无[10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259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178000港元[10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等多项成本,其中投资物业折旧18000港元,2021年同期无[10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即期税项为4880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7520000港元;递延税项2022年为0,2021年为 - 321000港元[103]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全资附属公司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除外),该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缴税[104]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82,053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3,879千港元;流动资产为391,677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430,033千港元;流动负债为83,300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71,735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308,377千港元,2022年3
高升集团控股(0128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5 09:0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283[1]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Grand Cayman KY1 - 1108的Windward 3, Regatta Office Park PO Box 1350[6] - 公司总部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九龙长沙湾长沙湾道909号「长沙湾道909号」27楼6号室[6] - 公司香港法律顾问为刘林陈律师行,位于香港干诺道中21 - 22号华商会所大厦5楼至7楼[6] - 公司于2019年10月18日在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283[13] - 公司是机电工程服务供应商,主要业务为供应、安装及保养多种系统[32][36]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144][151] - 公司主要客户为香港物业发展商及主要承建商,提供MVAC系统相关服务[156][161] - 公司主要在香港承接机电工程服务,本年度已获取业务及营运所需的所有登记及认证,并遵守香港适用法律法规[165] 公司人员变动 - 陈得信先生于2021年12月4日辞任授权代表、合规主任及公司秘书[4] - 郑志伟先生于2021年12月4日获委任为授权代表、合规主任及公司秘书[4] 公司往来机构信息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有限公司[4]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4] 公司股份发行信息 - 公司透过公开发售及配售股份方式,按每股0.73港元价格发行2亿股股份[15]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547,315千港元,较2021年的508,904千港元增长约7.55%[18] - 2022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为67,980千港元,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68,181千港元[18]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产为430,033千港元,非流动资产为13,879千港元[20] - 2022年公司流动负债为71,735千港元,非流动负债为1,065千港元[20] - 2022年公司资产净值为371,112千港元,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371,302千港元[20] - 过去一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财务负担加重,但本年度经营收入较2021年同期增长[23] - 公司收益由去年约5.08904亿港元增加约3841.1万港元或7.5%至本年度约5.47315亿港元[35][37] - 公司服务成本由去年约4.06302亿港元增加约3349.9万港元或8.2%至本年度约4.39801亿港元[38][42] - 公司毛利由去年约1.02602亿港元增加约491.2万港元或4.8%至本年度约1.07514亿港元[39][43] - 公司毛利率由去年20.2%略微减少0.6%至本年度19.6%[40][43] - 公司行政开支由去年约2513.5万港元增加87.8万港元或3.5%至本年度约2601.3万港元[45]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由2021年3月31日约6123.6万港元增加约1689.5万港元或27.6%至2022年3月31日约7813.1万港元[45]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从2021年3月31日约5071.6万港元增加约908万港元或17.9%至2022年3月31日约5979.6万港元[48][51] - 购买材料的预付款项及分包费从2021年3月31日约663.7万港元增加约481.1万港元或72.5%至2022年3月31日约1144.8万港元[49][51] - 合约资产从2021年3月31日约1.46592亿港元增加约1980万港元或13.5%至2022年3月31日约1.66392亿港元[53] - 合约负债从2021年3月31日约222.7万港元增加约821.8万港元或369.0%至2022年3月31日约1044.5万港元[53] - 已抵押银行结余以及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1年3月31日约2.4386亿港元减少约5878.8万港元或24.1%至2022年3月31日约1.85072亿港元[54][58] - 贸易及应付保固金及应计费用从2021年3月31日约9068.3万港元减少约4674.4万港元或51.5%至2022年3月31日约4393.9万港元[57]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1年3月31日约6991.4万港元减少约4681.1万港元或67.0%至2022年3月31日约2310.3万港元[57] - 应付保固金从2021年3月31日约1256.4万港元减少约33.5万港元或2.7%至2022年3月31日约1222.9万港元[57] - 银行贷款从2021年3月31日约1502.2万港元减少约48.1万港元或3.2%至2022年3月31日约1454.1万港元[57] - 2022年3月31日银行贷款中20.6万港元(2021年:34.7万港元)按相关银行所报香港最优惠利率减年利率2%计息,其余按一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年利率1.5%计息[64] - 2022年3月31日银行贷款为20.6万港元,2021年为34.7万港元,部分按香港最优惠利率减2%的浮动年利率计息,部分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一个月之浮动年率1.5%计息[65]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5.99倍,2021年3月31日约为3.88倍[74][77] - 2022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9%,2021年3月31日约为5.5%[79][80] - 本年度公司资本开支现金流出约48.9万港元,去年为42.3万港元[81] - 2022年3月31日,已签订但未于报表中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35.3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零[81] - 2022年3月31日,履约保证金为6754.2万港元,2021年为8358.7万港元[81] - 2022年3月31日,公司雇员184名,2021年3月31日为162名[87][91] - 本年度公司员工成本总额约8034.2万港元,去年约为7573.9万港元[87][91]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25345亿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按招股章程方式悉数动用[101] - 购买履约保证金预计分配4312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动用4312万港元[102] - 机械通风及空气调节采购成本预计分配5929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动用5929万港元[102] - 增聘员工预计分配1166万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动用872.1万港元,2022年动用293.9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累计动用1166万港元[102] - 一般营运资金预计分配1127.5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动用1127.5万港元[10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达2.31012亿港元,其中可用于利润分配的股本溢价为1.95606亿港元[166][168]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成功获得多个大型机电项目,未完成合约金额超10亿港元[24] - 公司本年度获授多项大型机电项目,包括启德住宅发展区大型机电工程安装项目[34][36] - 公司未完成合约金额创历年新高至逾十亿元[25] - 公司本年度获授16个项目,合约总金额约7.09357亿港元[66][69]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手头未确认的项目超过10亿港元[66][69]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提升服务能力,以审慎财务管理策略提升市场份额[66][69] - 公司将以优质机电工程服务为根基,开拓创新科技等新领域[67][69] - 公司成立了“高陞-香港教育大学元宇宙与人机交互联合实验室”[68][70] - 公司获委任成为大湾区碳中和协会创会成员,推动碳中和业务[73][76] - 公司政策是定期监控流动资金需要,维持足够现金储备[75][78] 公司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向2022年9月21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1港仙,金额约1680万港元(2021年:每股4.1港仙,3280万港元)[103][104] - 董事会建议向2022年9月21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1港仙,金额约1680万港元,2021年为每股4.1港仙,金额约3280万港元[146][152]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相关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2年9月8日举行[8] - 2022年9月5日至9月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及投票资格,过户文件最迟9月2日下午4:30前交回[107][109] - 待股东批准末期股息后,2022年9月19日至9月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获派末期股息资格,过户文件最迟9月16日下午4:30前交回[108][110]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变动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自2022年8月15日起迁至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54楼[6] 公司荣誉 - 2021年公司获“Forbes Asia's 200 Best Under A Billion”,入选MSCI香港微型股指数[95] - 2021年公司获Bloomberg Businessweek“2021年度上市公司”及“香港上市公司100强奖”[95] - 2021年公司获《福布斯》亚洲200强优秀上市中小企业、彭博商业周刊“2021年度上市企业”及“港股100强”等荣誉[98] 公司购股期权计划 - 公司于2019年9月18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2019年10月18日生效[88][92] - 公司现有购股期权计划于2019年9月18日获批,有效期至上市十周年 [196][198] - 购股期权计划及其他购股期权计划可授出购股期权涉及股份最高数不超批准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上限为8000万股,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10% [196][198] - 除股东批准外,12个月内合资格参与者行使购股期权后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已发行股份1% [197][199] - 向董事等授出购股期权须获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 [197][199] - 除股东批准等情况外,12个月内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行使购股期权后发行及将发行股份不超已发行股份0.1%且总值不超500万港元 [197][199] - 董事会可自行决定期权可行使前的最短持有期及可行使期间[200] - 期权授予十年后不得行使[200] - 特定期权的股份认购价至少为授予日(须为交易日)收盘价、授予日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200] 公司董事信息 - 公司创始人高黎雄52岁,2000年2月18日加入公司,2019年1月24日任董事长兼CEO [111] - 高黎雄博士52岁,2000年2月18日加入集团,2018年9月20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1月24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在香港机电工程行业累积逾30年经验[114][115] - 张美兰女士52岁,2000年2月18日加入集团,2018年9月20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1月24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在香港机电工程行业累积逾18年经验[117][120][121] - 高俊杰先生28岁,2019年1月24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分别于2015年11月和2016年12月毕业于香港大学和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获经济及金融学学士和金融学硕士学位[119] - 陈昌达先生72岁,2019年9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税务局工作逾32年,2005年退休前职位为助理局长[122][123][125] - 陈昌达先生1995年10月通过远程教育毕业于澳洲中央昆士兰大学,取得金融管理硕士学位[123][125] - 陈昌达先生分别自1974年3月及1994年8月起成为英国伦敦特许公司治理公会及香港特许公司治理公会的会员[123][125] - 陈昌达先生分别自1986年3月、1983年11月及1990年6月起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及澳洲会计师公会的资深会员[123][125] - 陈昌达先生自2006年8月起担任CT Tax Consultants Limited的唯一董事[124] - 陈昌达先生自2014年12月、2018年6月、2018年9月、2020年2月和2020年6月起分别担任Medicskin Holdings Limited、Hyfusin Group Holdings Limited、Chong Fai Jewellery Group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Ye Xing Group Holdings Limited和Wasion Holdings Limited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 陈昌达先生曾在2006年3月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