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禄集团(01196)

搜索文档
伟禄集团(01196)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 於本公司网站登载公司通讯之通知
2025-09-16 08:36
财报信息 - 伟禄集团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中、英文版本已登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3] 通讯申请 - 可填申请表索取2025年9月17日公司通讯印刷本[4] - 收取印刷版本要求至下财年最后一天有效,续收需书面申请[4] - 非登记股东收通讯需向中介提供邮箱[5] 申请规则 - 申请表格填写有要求,未按规则无效[5] - 公司不接受申请表格特别指示[5] 其他事项 - 香港投寄申请表免邮费或邮票[5] - 个人资料可书面申请查阅或修改[5] - 索取任一版本印刷本的非登记股东或收到合订本[5] 联系方式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电话(852) 2980 1333,办公时间周一至五9时至18时[4]
伟禄集团(01196)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变更申请表格 - 於本公司网站登载公司通讯之通知
2025-09-16 08:35
财报信息 - 伟禄集团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登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3] 股东通讯 - 建议股东发通知或邮件提供邮箱支持电子通讯[3] - 未提供邮箱将邮寄印刷版通讯[4] - 股东可多种方式变更通讯收取方式[4][6] - 索取印刷版要求至下财年末到期前有效[4] - 日期为2025年9月17日的印刷本可索取[6]
伟禄集团(0119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6 08:3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77.09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3%[7] - 货品及服务收益226.12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0%[7] - 租金收入16.932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3.7%[7] - 利息收入34.036百万港元,同比减少6.8%[7] - 本期亏损496.179百万港元,同比改善9.9%[8][9] - 持续经营业务本期亏损496.179百万港元,同比改善4.3%[8] - 每股基本亏损33.251港仙,同比改善7.1%[9] - 本期亏损4.7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5.15亿港元有所收窄[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生亏损496.179百万港元[18]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77.09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0.543百万港元增长6.4%[34][35] - 公司未计所得税前亏损为508.2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79.104百万港元收窄12.2%[34][35] - 公司总收益为2.771亿港元,同比增长6.4%[96][97] - 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4.962亿港元,同比收窄9.9%[96] - 公司净亏损为4.96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5.51亿港元收窄9.9%[107] - 毛利为648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8300万港元下降21.9%[10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212.24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9.5%[7] - 财务费用295.977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8.6%[7] - 财务费用为295.97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63.806百万港元减少18.6%[39] - 持续经营业务本期亏损中已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为207,997千港元(2024年:129,667千港元)[46] - 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38,006千港元(2024年:40,044千港元)[46] - 财务费用为2.96亿港元,同比下降18.6%[106] - 毛利为6480万港元,同比下降21.9%[98]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已终止经营百货公司销售货品业务、财经印刷及数码印刷服务业务、以及百货公司专柜销售及寄售业务[26] - 公司收益来源包括汽车零件销售、废料处理、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投资公民计划服务、证券经纪、票房售票、租赁、保证金融资及放债业务[26] - 环保分类废料销售收益从1.36695亿港元增长至2.1183亿港元,增幅55%[27][28] - 金融服务分类客户合约收益从5072.5万港元下降至903.3万港元,跌幅82%[27][28] - 拉美及加勒比分类公民入籍服务收益从1143.3万港元下降至366.9万港元,跌幅68%[27][28] - 物业分类租金收入从2218.2万港元下降至1693.2万港元,跌幅24%[27][28] - 利息收入总额从3653.1万港元下降至3403.6万港元,跌幅7%[27][28]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从2.60543亿港元增长至2.77092亿港元,增幅6%[27][28] - 汽车零件分类收益从171.5万港元降至0,该业务线被终止[27][28] - 环保分类成为最大收益来源,占总收益比重76%[27] - 客户合约收益中随时间确认部分从4994.4万港元下降至830.1万港元[27][28] - 票房售票收益从126.2万港元增长至159.2万港元,增幅26%[27][28] - 环保业务分部收益最高,达211.83百万港元,占公司总收益的76.4%[34] - 金融服务分部收益大幅下降50.7%,从87.257百万港元降至43.069百万港元[34][35] - 环保分类收益为2.118亿港元,同比增长54.9%,占总收益76.4%[97] - 金融服務分类收益为4310万港元,同比下降50.6%[97] - 物业分类收益为1690万港元,同比下降23.9%[97] - 物业分类租金收入为169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2220万港元下降23.9%[108] - 金融服务业收益为431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8730万港元下降50.6%[109] - 环保分类收益为2.11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367亿港元增长54.9%[110] - 已终止经营业务总亏损32.32百万港元,其中商业印刷分类亏损5.73百万港元,百货公司分类亏损26.59百万港元[87] - 商业印刷分类收益24.12百万港元,毛利17.07百万港元,行政开支22.3百万港元[88] - 百货公司分类收益64.95百万港元,毛利35.83百万港元,财务费用13.68百万港元[8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95.00亿港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4.20亿港元[11][12] - 投资物业价值从89.72亿港元增至91.48亿港元,增长1.76亿港元(约2.0%)[11] - 发展中物业从56.34亿港元增至58.46亿港元,增加2.12亿港元(约3.8%)[11] - 银行借贷(流动部分)从74.32亿港元增至76.49亿港元,增加2.17亿港元(约2.9%)[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7.02亿港元降至23.86亿港元,减少3.16亿港元(约11.7%)[12][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3.07亿港元增至4.00亿港元,增长30.2%[11][14] - 最终控股公司贷款从26.14亿港元增至27.87亿港元,增加1.67亿港元(约6.4%)[1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266.463百万港元[1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9,832.273百万港元,主要包括发展中物业5,845.685百万港元及建议发展项目2,230百万港元[1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账面价值为40.043百万港元[1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0,098.736百万港元,主要包括银行及其他借贷7,920.149百万港元[18] - 公司总资产为19.519亿港元,较期初18.989亿港元增长2.8%[36] - 公司总负债为15.774亿港元,较期初14.918亿港元增长5.7%[36] - 物业分部资产规模最大,达15.55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79.7%[3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000万港元,较期初的3070万港元增长30.3%[115] - 资本负债比率为534.0%,较期初的456.3%上升77.7个百分点[115] - 附息借贷总额为127.414亿港元,较期初的123.278亿港元增长3.3%[115] 投资物业和公允价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产生亏损净额54.237百万港元[7]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亏损净额为54,237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260,392千港元亏损)[60] - 投资物业期内公平价值变动亏损净额54,237千港元,汇兑调整255,713千港元[60]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亏损为542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117亿港元[103]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亏损净额为542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2.117亿港元改善74.4%[107][108] 借贷和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5年4月12日有银行借贷7,189.928百万港元已到期[21] - 公司成功重续银行借贷4,617.048百万港元(2030年4月11日到期)及2,572.88百万港元(2035年4月11日到期)[21] - 银行借贷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9,159,398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9,418,954千港元,增幅为2.8%[71] - 有抵押银行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9,150,93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9,410,583千港元,增幅为2.8%[71] - 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7,212,944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7,429,632千港元,增幅为3.0%[71] - 超过五年到期的银行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989,013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009,605千港元,增幅为2.1%[71] - 银行借贷总额为9,418,954,000港元,占可用信贷额度9,548,999,000港元的98.6%[72] - 人民币计值银行借贷为8,990,393,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8,727,823,000港元增加3.0%[72] - 其他借贷总额为271,217,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306,140,000港元减少11.4%[73] - 有抵押其他借贷年利率12%,金额为200,000,000港元[74] - 无抵押其他借贷年利率12%,金额为50,000,000港元[74] - 银行借贷重续总额为71.9亿港元,其中46.17亿港元续期至2030年,25.73亿港元续期至2035年[93] - 从最终控股公司取得贷款78.65百万港元,偿还贷款14.27百万港元[83]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变动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6,03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29,679千港元,降幅为4.7%[63] - 证券经纪产生之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5,402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7,714千港元,降幅为6.0%[63] - 应收贷款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5,409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478,871千港元,增幅为5.1%[63] - 超过1年的应收贸易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6,00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8,263千港元,降幅为18.0%[65] - 应付贸易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4,939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31,041千港元,增幅为89.2%[69] - 即期至30日的应付贸易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430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84,221千港元,增幅达486.1%[70] 抵押和担保情况 - 发展中物业账面值为5,845,685千港元,其中3,583,302千港元已抵押[61] - 投资物业抵押账面值为9,114,131,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8,912,130,000港元增长2.3%[72] - 发展中物业抵押账面值为3,583,302,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3,371,492,000港元增加6.3%[72] - 公司提供一般银行信贷担保为868.02亿港元(2024年底:842.64亿港元)[118] - 投资物业抵押账面净值911.41亿港元(2024年底:891.21亿港元)[118] - 租赁土地及楼宇抵押账面净值3.481亿港元(2024年底:3.466亿港元)[118] - 发展中物业抵押账面净值35.833亿港元(2024年底:33.715亿港元)[118] - 建议发展项目抵押账面净值22.3亿港元(2024年底:21.489亿港元)[118] - 证券抵押品市值1.031亿港元(2024年底:1.04亿港元)[118] - 董事及控股股东个人担保94.006亿港元(2024年底:91.409亿港元)[118] - 金融其他借贷担保2120万港元(2024年底:5610万港元)[119] - 投资物业抵押账面值3400万港元(2024年底:5970万港元)[119] - 证券抵押品市值1.906亿港元(2024年底:1.998亿港元)[11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现金流净额1.5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0.96亿港元增长57.6%[14] 汇兑影响 - 汇兑储备产生正收益1.51亿港元,扭转上年同期负1.54亿港元的局面[13] - 汇兑亏损净额91.51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汇兑收益净额77.91百万港元[34][38] - 汇兑亏损净额为91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7790万港元[100] - 汇兑净亏损为9150万港元,上年同期为汇兑净收益7790万港元[107] 税务相关 - 所得税抵免为12.11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0.458百万港元减少79.9%[41] - 日本附属公司实际法定税率为34.6%,但未产生任何估计应课税溢利[44] - 格林纳达附属公司公司税率为28%,但未产生任何估计应课税溢利[45] 关联方交易 - 应收关联方款项为411,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321,000港元增长28.0%[75] - 应付关联方款项为330,361,000港元,较2024年末的310,015,000港元增加6.6%[75] - 关联人士交易总额为4.42百万港元,包括建筑服务费0.84百万港元、租赁付款1.4百万港元、管理费用0.86百万港元、租金收入1.28百万港元及证券服务费0.05百万港元[82] 资本和股本结构 - 已发行普通股1,442,309,880股,较2024年末增加1,600,000股[77][79] - 资本承担总额为868.83百万港元,其中投资物业249.6百万港元,发展中物业590.07百万港元,租赁物业装修29.16百万港元[81] 金融资产投资 - 金融资产公平价值68.91百万港元,其中上市股本投资60.74百万港元(第1级),会所及学校债券8.17百万港元(第2级)[91] 管理层和股东持股 - 管理层报酬总额为6.32百万港元,其中短期雇员福利6.29百万港元,离职后福利0.03百万港元[84] - 公司董事林晓辉博士持有股份权益总计945,75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65.57%[141] - 公司董事苏娇华女士被视同持有股份权益总计945,75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65.57%[141] - 公司董事余亮晖先生持有股份权益5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03%[141] - 公司董事方吉鑫先生持有股份权益5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03%[141] - 主要股东美林控股持有股份权益903,16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62.62%[143] - 主要股东Ma Chao先生持有股份权益总计178,848,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2.40%[143] 购股权计划 - 2022年计划下可授出购股权最高总数为143,970,988股,占2024年12月31日、2025年6月30日及中期报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约9.99%、9.98%及9.98%[145] - 任何12个月内每位合资格参与者通过购股权可发行最高股份数目限于公司已发行股份1%[146] - 授予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其联系人士的购股权,任何12个月内超过已发行股份0.1%或总价值超过5,000,000港元须股东批准[14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2012年计划授出3,600,00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相当于当时已发行股份约0.2%[1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1,600,000份购股权已行使及2,000,000份失效,行使前加权平均收市价为7.08港元[1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2022年计划下无购股权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149] 雇员信息 - 2025年6月30日集团共聘用186名雇员,其中58人驻香港、81人驻中国内地、34人驻日本、13人驻格林纳达[154] - 薪酬福利包括强制性公积金计划、购股权计划及医疗保险[154]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21号修订"缺乏可兑换性",该修订对中期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2][23] - 公司截至2025年
伟禄集团(01196)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3:04
股本信息 - 公司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0亿港元,股份数目200亿股,面值0.1港元[1] 股份发行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均为1.44230988亿股,库存股份均为0[2] 购股计划 - 上月底和本月底股份期权数目均为0,本月发行新股数和转让库存股数为0[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5]
伟禄集团上半年营收2.77亿港元 环保业务领跑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2: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收益2.77亿港元 毛利6485万港元 [1] - 金融服务业务收益4310万港元 较2024年上半年8730万港元减少4420万港元 [1] - 金融服务业务溢利1850万港元 较2024年上半年3060万港元减少1210万港元 [1] 物业业务 - 租金收入1690万港元 较2024年上半年2220万港元下降 主要因伟禄雅苑先施购物中心租户数目减少 [1] - 在深圳持有五个物业项目 包括三个投资物业和两个开发项目 [1] - 五个物业项目开发在稳步推进 [1] 环保业务 - 收益达2.12亿港元 较2024年上半年1.37亿港元大幅增加7510万港元 [2] - 收益增长主要得益于成功扩展中国内地客户网络 [2] - 伟禄环保日本在大阪拥有19609平方米租赁土地 将继续在中国内地及日本寻找新的金属废料来源并开拓新客户群 [2] 拉美及加勒比业务 - 公民入籍申请及顾问服务收益370万港元 较2024年上半年1140万港元下降 [2] - 收益下降主要因格林纳达相关部门批准的申请个案数目减少 [2] - 格林纳达项目涉及发展混合物业项目 包括教育设施 学生宿舍 酒店及度假村设施 商业开发及购物设施以及长远计划兴建大学机构 [2] 格林纳达项目发展 - 已获格林纳达政府授予公民投资计划准许资格 可根据当地法律利用外国投资者资金发展项目 [3] - 合格投资者将获授予格林纳达永久公民身份和护照 可免签前往英国 欧盟申根区国家和中国内地等地 [3] - 标志着公司进军加勒比地区取得重要里程碑 将加勒比及拉丁美洲地区的业务和营运多元化 [3]
伟禄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收益总额2.77亿港元 同比增加6.35%
智通财经· 2025-08-26 11:5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收益总额2.77亿港元,同比增长6.35% [1] - 毛利达6484.7万港元 [1] 业务分类表现 - 环保分类收益同比增加7510万港元,从1.367亿港元增至2.118亿港元 [1] - 收益增长主要源于在中国内地客户网络的扩大 [1] - 物业分类、金融服务分类、汽车零件分类及拉美及加勒比分类收益均出现减少 [1] 收益变动原因 - 环保分类收益增长被其他四个业务分类的收益减少部分抵消 [1] - 整体收益增长主要由环保分类驱动 [1]
伟禄集团(01196)发布中期业绩 收益总额2.77亿港元 同比增加6.3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1:4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收益总额2.77亿港元,同比增长6.35% [1] - 毛利达6484.7万港元 [1] 收益结构 - 环保分类收益由2024年上半年1.367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2.118亿港元,增幅7510万港元 [1] - 收益增长主要源于环保业务在中国内地客户网络的扩大 [1] - 物业、金融服务、汽车零件及拉美加勒比分类收益均出现减少 [1]
伟禄集团(01196.HK)上半年净亏损4.96亿港元 营收同比增长6.4%
格隆汇· 2025-08-26 11: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2.77亿港元 同比增长6.4% [1] - 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4.96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5.51亿港元收窄 [1] - 汇兑亏损净额9150万港元 [1] - 毛利由2024年上半年8300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6480万港元 同比减少21.9% [1] 业务分类表现 - 环保分类收益增长 但被其他四大业务分类收益减少所部分抵消 [1] - 收益减少的业务分类包括:物业分类、金融服务分类、汽车零件分类及拉美及加勒比分类 [1] 亏损构成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与已终止经营业务净亏损分别为5.19亿港元及3230万港元 [1] - 2025年上半年亏损收窄主要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减少 [1]
伟禄集团(0119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1:2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总额同比增长6.4%至277.092百万港元[6] - 持续经营业务本期亏损收窄4.3%至496.179百万港元[6] - 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4.962亿港元,同比收窄9.9%[7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分类业绩亏损439,327千港元,物业部门亏损最严重,达378,554千港元[30] - 未计所得税前亏损579,104千港元,经营面临压力[30]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489,549千港元[4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479,162千港元,同比下降2.1%[48] - 净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5.51亿港元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4.962亿港元,改善9.9%[83] - 每股基本亏损为33.251港仙[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9.6%至212.245百万港元[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8.6%至295.977百万港元[6] - 财务费用由2024年上半年的3.638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2.96亿港元,降幅为18.6%[82] - 财务费用高达197,099千港元,主要来自银行借贷及透支利息[30][35] - 行政开支8300万港元,同比减少1.7%[81]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6.8%至34.036百万港元[6] - 银行利息收入1,17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33] - 股息收入607千港元,同比增长[30][33] 各业务线表现 - 总收益为277,092千港元,其中环保业务(废料销售)贡献211,830千港元,占比76.4%[23] - 金融服务业务收益43,069千港元,包含利息收入34,036千港元(保证金融资12,699千港元+放债业务21,337千港元)[23] - 物业租赁收入16,932千港元,占收益总额的6.1%[23] - 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业务(公民入籍服务)收益3,669千港元[23] - 其他业务收益1,592千港元(全部来自票房售票业务)[2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60,543千港元,其中环保分类贡献136,695千港元(占比52.5%),金融服务分类贡献87,256千港元(占比33.5%)[24] - 环保分类收益主要来自废料销售(136,695千港元),占该分类收益的100%[24] - 金融服务分类收益中利息收入(保证金融资及放债业务)合计36,531千港元,占该分类收益的41.9%[24] - 拉美及加勒比分类通过公民入籍申请及顾问服务获得收益11,433千港元,占该分类总收益的87.8%[24] - 物业分类收益全部来自租金收入(22,182千港元),占该分类收益的100%[24] - 环保分类对外客户销售收益显著增长至211,830千港元(同比增长54.9%),但分类业绩亏损24,955千港元[29] - 金融服务分类业绩为盈利18,494千港元,是对外客户销售收益(43,069千港元)的主要贡献业务[29] - 物业分类业绩亏损199,071千港元,是对外客户销售收益(16,932千港元)的11.8倍[29] - 金融服务业收益从8730万港元下降至4310万港元,降幅50.6%[86] - 环保分类收益从1.367亿港元增长至2.118亿港元,增幅54.9%[87] - 物业分类租金收入从2220万港元下降至1690万港元,降幅23.9%[85] - 百货公司分类收益为6495万港元,销售成本2911.6万港元,行政开支2433.7万港元[69] 其他财务数据 - 毛利同比下降21.9%至64.847百万港元[6] - 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8300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480万港元,降幅21.9%[83]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亏损净额收窄74.4%至54.237百万港元[6]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亏损5420万港元,同比改善74.4%[79]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亏损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117亿港元大幅收窄至5420万港元[84]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亏损净额54,237千港元[50] - 汇兑差额收益158.10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71.263百万港元)[9] - 汇兑收益净额77,910千港元,对业绩产生正面影响[30] - 汇兑亏损净额达91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7790万港元[76] - 汇兑亏损净额915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汇兑收益净额7790万港元[83] - 公司未计所得税前亏损达508,290千港元,主要受汇兑亏损净额(91,510千港元)及财务费用(160,769千港元)影响[29] - 减值亏损净额5480万港元,同比下降32.4%[78] - 减值亏损净额5480万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8110万港元减少32.4%[84] - 透过损益按公平价值列账金融资产价值6890万港元[77] - 收益确认方式:某一时间点确认217,823千港元(78.6%),随时间确认8,301千港元(3.0%)[23] 资产负债和借贷 - 银行借贷总额7,920,149千港元,占流动负债总额78.42%[10][15] - 流动负债净额266,463千港元,较2024年末流动资产净值6,817千港元出现恶化[10][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385,877千港元,较2024年末2,701,739千港元下降11.69%[11] - 非控股权益1,359,228千港元,较2024年末1,369,071千港元下降0.72%[11] - 最终控股公司贷款2,787,039千港元,较2024年末2,614,469千港元增长6.60%[11] - 2025年上半年产生亏损496,179千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仅40,043千港元[15] - 银行借贷7,189,928,000港元已于2025年4月12日到期,公司正积极协商续期[17] - 已成功重续两笔银行借贷,分别为4,617,048,000港元(2030年4月11日到期)和2,572,880,000港元(2035年4月11日到期)[17] - 银行借贷重续协议将46.17048亿港元和25.7288亿港元贷款分别续期至2030年和2035年[70]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底的456.3%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534.0%[94] - 公司总资产19,518,904千港元,其中物业资产占比最高,达15,550,518千港元[31] - 公司总负债15,773,799千港元,物业负债占比最大,为8,719,154千港元[31] - 投资物业价值9,148,131千港元,较2024年末8,971,830千港元增长1.96%[10] - 发展中物业价值5,845,685千港元,较2024年末5,633,874千港元增长3.76%[10] - 建议发展项目价值2,230,000千港元,较2024年末2,148,907千港元增长3.77%[10]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329,679千港元,较期初下降4.7%[51] - 证券经纪产生之应收款项净额277,714千港元,较期初下降6.0%[51] - 应收贷款净额478,871千港元,较期初增长5.2%[51] - 超过1年账龄的应收贸易账款占比66.2%(218,263千港元)[52] - 应付贸易账款331,041千港元,较期初增长89.2%[55] - 证券经纪产生之应付账款93,531千港元,较期初下降2.9%[55] - 应付贸易账项总额为331,041千港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4,939千港元增长89.3%[56] - 超过90天的应付贸易账项为102,012千港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9,653千港元下降14.7%[56] - 银行借贷总额为9,418,954千港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12月31日的9,159,398千港元增长2.8%[57] - 有抵押银行借贷为9,410,583千港元(未经审核),占银行借贷总额的99.9%[57] - 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贷为7,429,632千港元(未经审核),占银行借贷总额的78.9%[57] - 人民币计值的银行借贷为8,990,393千港元(未经审核),占银行借贷总额的95.5%[58][61] - 可动用银行信贷额度为9,548,999千港元,已动用9,418,954千港元,动用率为98.6%[58] - 投资物业抵押账面值为9,114,131千港元(未经审核),用于担保银行借贷[58] - 来自金融机构的其他有抵押借贷为21,217千港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12月31日的56,140千港元下降62.2%[60] - 其他借贷总额为271,217千港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6,140千港元下降11.4%[60] - 来自金融机构的借贷利率为最优惠利率加2.5%,担保金额为2121.7万港元,抵押投资物业账面值为3400万港元[62] - 有抵押其他借贷包括固定年利率12%的2亿港元贷款[62] - 有抵押其他借贷包括来自独立第三方的1.5亿港元贷款,由附属公司股份抵押[62] - 有抵押其他借贷包括来自独立第三方的5000万港元贷款,以市值1.9062亿港元的证券抵押品作抵押[62] - 无抵押其他借贷包括年利率12%的5000万港元贷款,须在12个月内偿还[62] - 公司已发行股本增加至14.423亿股,股本金额为1.44231亿港元[63] - 资本承担总额为8.6883亿港元,其中投资物业2.496亿港元,发展中物业5.90073亿港元[64] - 公司提供一般银行信贷担保为8680.2亿港元(2024年末:8426.4亿港元)[96] - 投资物业抵押净值911.41亿港元(2024年末:891.21亿港元)[96] - 租赁土地及楼宇抵押净值34.81亿港元(2024年末:34.66亿港元)[96] - 发展中物业抵押净值358.33亿港元(2024年末:337.15亿港元)[96] - 建议发展项目抵押净值223亿港元(2024年末:214.89亿港元)[96] - 证券抵押品市值1.031亿港元(极可能为笔误,实际应为百万级单位)(2024年末:1.04亿港元)[96] - 董事及控股股东个人担保940.06亿港元(极可能为笔误,实际应为百万级单位)(2024年末:914.09亿港元)[96] - 金融其他借贷担保2120万港元(2024年末:5610万港元)[97] - 投资物业抵押其他借贷账面值3400万港元(2024年末:5970万港元)[97] - 证券抵押品市值1.906亿港元(2024年末:1.998亿港元)[9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金融服务分类预期2025年下半年实现稳定业务增长[107] - 环保分类在不明朗市场下将控制成本并扩大客户群[108] - 汽车零件分类预期电动车需求增长而汽油车需求减少[109] - 格林纳达项目已成立管理团队并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设办事处[110]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5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116] 其他重要内容 - 新会计准则香港财务申报准则第18号及第19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20][21] - 会计准则修订预计不会对中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9][20] - 已终止经营业务本期总亏损为3231.5万港元,其中商业印刷分类亏损572.6万港元,百货公司分类亏损2658.9万港元[67]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25,875千港元[45]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计算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440,709,880股[44] - 集团于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或然负债[111] - 集团于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诉讼[1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114] - 集团共聘用186名雇员其中香港58人内地81人日本34人格林纳达13人[119] - 薪酬委员会由方吉鑫林晓辉余亮晖组成并已审阅薪酬政策[119]
伟禄集团探讨收购手游事宜 或开启数字娱乐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2:15
公司近期表现与公告 - 公司股价近期连续大涨并在公告披露后创下近4年来新高 [1] - 公司8月12日晚间披露公告称正与独立第三方就手机游戏权益的潜在收购进行初步讨论 如落实将构成须予公布交易 [1] 公司业务与财务状况 - 公司是一家以物业投资为核心的多元化集团 业务涵盖金融投资 房地产发展 汽车零件分销 电子商务 商业印刷及签条生产 业务主要覆盖中港两地 [1] - 截至2024财年公司总资产为190亿港元 其中物业投资总值167亿港元 公司拥有稳健财务状况和充裕现金流 [1] - 公司现有业务板块涵盖物业投资 金融服务 汽车零件 环保及拉美加勒比投资等领域 [2] 战略转型与协同效应 - 公司董事会主席表示游戏产业是数字经济核心赛道之一 其高增长性 强用户黏性与跨界融合潜力与公司传统产业+数字经济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1] - 公司期待通过资源协同与资本运作为集团创造新的增长引擎 [1] - 公司旗下伟禄亚太证券 创越融资等金融服务公司可为游戏支付 结算提供专业支持 [2] - 公司遍布深圳的商业物业包括先施购物中心等可作为游戏线下推广 电竞活动的理想场地 [2] - 公司在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的业务网络为开拓新兴市场提供了独特优势 [2] 游戏行业市场前景 - 权威机构Newzoo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电子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1889亿美元 年增34% [1] - 移动游戏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预计创造1031亿美元收入 [1] - 全球拥有2945亿移动游戏玩家 远超93亿PC玩家和653亿主机玩家 [1] -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深圳作为科技创新高地 两地在游戏产业合作潜力巨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