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icon
搜索文档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0 10:01
投资策略与组合 - 投资策略包括核心持股非上市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基金投资和上市股权投资[14] - 非上市股权投资策略专注于发掘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非上市企业[15] - 债权投资策略通过购买债券或提供贷款获得稳定固定收益[15] - 基金投资策略借助专业基金管理公司实现资产分散配置与专业化管理[15] - 上市股权投资策略关注中国境内外二级市场的短期投资机会[15] - 公司力求构建均衡高效的投资组合,为股东带来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15] - 公司投资组合中,非上市权益投资占比32%,基金投资占比19%,上市股权投资占比13%,债权投资占比30%[26] - 公司投资策略调整为四大核心策略:非上市权益投资、债权投资、基金投资和上市股权投资[21] - 公司通过多元化投资和风险分散原则,提升投资组合的多样性和稳健性[21] - 公司投资组合中,1-2年期的投资占比54%,2-3年期的投资占比18%,3-5年期的投资占比27%,5年以上的投资占比1%[26]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0,009,496千港元,较2023年9月30日的9,870,137千港元有所增长[30] - 2024年上半年的全面收益总额为96,87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亏损140,618千港元显著改善[30] - 2024年上半年股息收入为8,067千港元,利息收益为120,830千港元,总收益为249,745千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为380,53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69,908千港元增长41%[57]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益为304,08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99,831千港元下降24%[5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4,37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3,146千港元增长5%[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产生应课税溢利,因此未作出所得税拨备[5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每股净资产为HK$10,009,496,000,较2024年3月31日的HK$9,912,620,000有所增长[119] 投资与撤资 - 公司新投资金额为4.7332亿港元,撤资金额为12.5395亿港元[6] - 公司新增投资为港币4.7332亿元,退出投资为港币12.5395亿元[24] - 公司于2024年4月9日以HK$15,000,000的价格出售Block AI Company Limited[120] - 出售Block AI Company Limited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HK$14,952,000[121] - 公司于2023年9月27日以HK$865,863,000的价格出售Prestige Power Global Limited (PPG)[129] - 出售PPG产生的净现金流出为HK$2,000[146] - 公司向東英騰華注资HK$100,247,000,向OP Fine Billion L.P.注资HK$5,000,000[132] - 公司向青島萬峰時代領航股權投資中心注资HK$150,000,000[132] - 公司向東創智能注资HK$3,342,000,向上海恒嘉美聯發展有限公司注资HK$80,197,000[132] - 公司承诺向東英騰華注资人民币90,000,000元,等值港币100,247,000元[164(a)] - 公司承诺向東創智能注资人民币3,000,000元,等值港币3,342,000元[164(c)] - 公司承诺向恒嘉美联注资港币600,000,000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支付港币450,000,000元[164(d)] - 公司承诺向時代領航基金注资人民币780,000,000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支付人民币708,000,000元,等值港币788,606,000元[164(e)] - 公司承诺向OPFI GP(2) Limited注资港币5,000,000元[164(b)] 投资组合详情 - 公司最大非上市权益投资为四川鸿鹄志远教育管理集团有限公司[25] - 公司最大债权投资为Original Code Limited 9%债券[25] - 公司最大基金投资为青岛万峰时代领航股权投资中心[25] - 公司最大上市股权投资为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HK)[25] - 公司持有Jiedaibao Limited的2.49%股份,账面值为1,081,489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0.27%[170] - 公司持有四川鴻鵠志遠教育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的股份,账面值为1,658,000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5.75%[170] - 公司持有青島東英領航股權投資中心的股份,账面值为510,256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4.85%[170] - 公司持有時代領航基金的股份,账面值为786,443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7.47%[170] - 公司持有青島泰合專精特新股權投資中心的股份,账面值为432,262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4.11%[170] - 公司持有某互联网金融服务和商品交易公司的14.9%股份,账面值为454,913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4.32%[170] - 公司持有iCarbonX Group Limited 7.73%的普通股,账面值为797,626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6.98%[185] - 公司持有Jiedaibao Limited 2.49%的股份,账面值为1,082,127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9.47%[185] - 公司持有Hengjiameilian 14.9%的股份,账面值为432,353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3.79%[185] - 公司持有四川鴻鵠志遠教育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的股份,账面值为1,632,000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4.29%[185] 财务与估值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投资公平值为1,730,589千港元,采用贴现现金流估值方法,贴现率范围为7.79%至37.52%[46] - 2024年上半年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公平值为735,949千港元,采用最近交易价和分占资产净值估值方法[46] - 公司财务总监每年至少两次向董事会报告公平值计量结果,确保估值过程的透明性和准确性[43] - 公司未上市无表决权优先股的公平值计量采用市账率1.91和缺乏适销性之贴现率20.50%作为输入数据,公平值为24,500,000港元[73] - 未上市投资基金及有限合伙企业的公平值计量采用分占资产净值,公平值为1,733,915,000港元[73] - 非上市收益权的公平值计量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法,贴现率为11.70%,长远增长率为2.02%,公平值为1,632,000,000港元[73]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财务负债的分占投资业绩为-2,942,000港元[73] 债务与借款 - 公司债务投资的期限为6个月至2年,年利率为7.00%至10.00%[91] - 公司借款的平均有效年利率为6.50%,较2024年3月31日的6.55%有所下降[9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借款总额为HK$446,954,000,平均实际年利率为6.50%[13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无重大或有负债[13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没有重大期后事项[197]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未按月向董事会成员传阅管理账目,但管理层定期口头汇报,董事认为此方式足以评估公司表现[70] - 公司已采纳“公司董事及雇员买卖证券之政策”,所有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完全遵守相关守则[70] - 公司执行董事柳志伟博士于2024年10月9日辞任[16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玉明先生于2024年9月4日辞任[179] - 公司委任杨松斌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4年9月4日起生效[181] - 公司董事柳志伟博士持有公司2,774,951,13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6.15%[156][157] - 公司关键管理人员薪酬及福利支出为港币985,000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8.8%[153] 关联方交易 - 公司与关联方富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管理費为港币610,000元[150] - 公司与关联方富強資管(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辦公室租金收入为港币261,000元[150] - 公司与关联方聯豐財富有限公司的應付辦公室租金、樓宇管理費用及政府差餉为港币391,000元[151]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出售合营企业获得净收益2,574千港元,而出售附属公司则录得净亏损2,613千港元[104] - 公司设备折旧费用为1,22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3,258千港元[106] - 公司债务投资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29,22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033千港元拨回大幅增加[106] - 公司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31,05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711千港元大幅增加[10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质押给银行借款的金额为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1,905千港元大幅减少[11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主要投资包括碳雲智能集團有限公司的普通股,持股比例为7.73%,账面值为649,100千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6.17%[170]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了香港南山发展有限公司发行的2023年债券,总金额为975,000千港元,年利率为7.5%,已于2024年5月23日到期并全额赎回[19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30人,员工成本总额为841万港元[194]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没有未行使的购股权[19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外汇风险最高金额为人民币26.1819亿元,等值港币29.1628亿元[195] - 公司持有的美元计值财务资产,由于港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汇兑风险轻微[19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没有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但可能随时进行潜在投资磋商[195]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证券[195] - 公司在本期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98]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10: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249,74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1,641千港元[4] - 同期,公司收益为128,89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7,416千港元[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净额,2024年为101,102千港元,2023年为112,148千港元[4] - 出售╱分派之已变现投资收益╱(亏损)净额,2024年为24,394千港元,2023年为45,515千港元[4] - 2024年税 前盈利为24,374千港元,2023年为23,146千港元[6]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全面收益╱(开支)总额为96,876千港元,2023年为 - 140,618千港元[6]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0,528,758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1,422,397千港元[9]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519,26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509,777千港元[12]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0,009,496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9,912,620千港元[12]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为0.95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0.94港元[12]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249,745千港元,2023年为221,641千港元[20]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收入为8,067千港元,2023年为0[20]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益为120,830千港元,2023年为147,416千港元[20] - 2024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盈利为24,374千港元,2023年为23,146千港元[29] - 2024年9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按资产净值10,009,496,000港元除以已发行普通股数目10,520,324,505股计算,3月31日按资产净值9,912,620,000港元除以相同股数计算[33] - 2024年9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为100.0950亿港元,每股0.95港元;3月31日分别为99.1262亿港元及每股0.94港元[86] - 2024年9月30日,资产负债比例为0.05,3月31日为0.15[86] - 2024年9月30日,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投资资产价值为6.7031亿港元,较3月31日的6.5650亿港元增加2.10%[86] - 2024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为67.5074亿港元,较3月31日的65.8036亿港元增加2.59%[86] - 2024年9月30日,债务投资为27.8716亿港元,较3月31日的37.4949亿港元减少25.67%[87] - 2024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存为8736万港元,3月31日为4501万港元[87] - 本期集团总收益1.289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742亿港元减少12.56%;本期盈利243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315万港元[88] - 2024年9月30日,集团贷款共4.4695亿港元,3月31日为14.1741亿港元;股本负债比率为4.47%,3月31日为14.30%;负债比率为4.25%,3月31日为12.41%;流动比率为10.50倍,3月31日为4.35倍[95] - 2024年9月30日,股东权益为100.0950亿港元,3月31日为99.1262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520,324,505股,与3月31日持平[96] - 新增或追加投资总计4.7332亿港元,其中非上市权益投资2.7亿港元、债权投资1.65亿港元、基金投资0.0059亿港元、上市股权投资0.3773亿港元;退出或出售投资总计12.5395亿港元,其中非上市权益投资0.0577亿港元、债权投资11.2801亿港元、基金投资0.0078亿港元、上市股权投资1.1939亿港元[9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有30名雇员(2024年3月31日为32名),本期员工成本总额达841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871万港元)[105]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承受外汇风险的资产以人民币计值,最高金额为26.1819亿元,等值29.1628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人民币26.3218亿元,等值28.3735亿港元)[107] 各地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为91,063千港元,2023年为111,875千港元;中国内地为35,302千港元,2023年为33,289千港元;美国为2,532千港元,2023年为2,252千港元[22] - 2024年9月30日香港非流动资产(财务工具除外)为380,533千港元,3月31日为269,908千港元;中国内地为304,082千港元,3月31日为399,831千港元;美国为0,3月31日为71千港元[24] 公司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新增投资为港币4.7332亿元,退出投资为港币12.5395亿元[3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投资组合中,非上市权益投资占比54%,基金投资占比18%,上市股权投资占比1%,债权投资占比27%[4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投资年期少于一年占比6%,大于五年占比13%,两至三年占比32%,三至五年占比19%,一至两年占比30%[4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华科智能非上市权益投资持仓额达港币54.8154亿元[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华科智能核心持股公司持仓额达港币8.246亿元[4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华科智能拥有碳云智能7.73%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港币6.4910亿元,初始投资成本为港币10.9879亿元[4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华科智能拥有南方东英已发行股本的22.50%,账面价值为港币1.5100亿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港币3913万元[49] - 截至2024年一季度,南方东英资产管理规模超147亿美元[51] - 南方东英在香港杠杆及反向产品市场上,按日均成交额市占率为99.8%,按资产管理规模市占率为98.2%[51] - 南方東英在中国内地-香港ETF互掛中市佔率为99%,在ETF互联互通的市佔率达76%,拥有45只获许金融资产,2024年获《亚洲资产管理》五项大奖,2023年获HKCAMA - Bloomberg离岸中资基金九项大奖[52] - 华科智能投资拥有东英资管30%已发行普通股及100%无表决权优先股,持仓额为港币2450万元,东英资管2023年底管理超35只基金,规模超12亿美元[54] - 2024年9月30日,华科智能投资其他非上市权益投资持仓额达港币46.5694亿元,本期新增投资港币2.7亿元,退出投资港币577万元[56] - 华科智能投资于2020年投资借贷宝,2024年9月30日持仓额为港币10.8149亿元,占2.49%已发行股份,成本为港币9.0039亿元[58] - 华科智能投资全资附属公司承诺出资港币6亿元收购恒嘉美联19.90%股权,2024年9月30日持仓额为港币4.5491亿元,占14.92%股权,成本为港币4.5亿元[62][63] - 华科智能投资对OPIM Holdings Limited初始投资于2008年,拥有30%权益,成本为港币5947万元,账面价值为港币2450万元[54] - 华科智能投资2020年以港币7亿元购买借贷宝1.97%已发行股份,2021年11月增资港币2.0039亿元[58] - 2024年9月30日,公司于鸿鹄教育持仓额为16.58亿港元,初始投资成本为17.0486亿港元,持股比例29.99%[67]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债权投资持仓额达27.8716亿港元,本期新增投资1.65亿港元,退出投资11.2801亿港元[70] - 本期公司债务投资收取利率介乎7.00%至10.00%,利息收入总额为1.2051亿港元,贷款期介乎6个月至2年[70]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基金投资持仓额达17.9765亿港元,本期新增投资59万港元,退出投资78万港元[71] - 2024年9月30日,公司于时代领航基金持仓额为7.8644亿港元,初始投资成本为8.0308亿港元,基金规模为15.39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项目6个[7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于专精特新基金持仓额为4.3226亿港元,初始投资成本为4.5023亿港元,基金规模为8.01亿元人民币,共有5个投资项目[77] - 2024年9月30日,公司于东英领航基金持仓额为5.1026亿港元,初始投资成本为4.89亿港元,基金规模为9.9亿元人民币[80][82] - 公司2023年向东英领航基金投资4.5亿元人民币,成为有限责任合伙人[81] - 2024年9月30日,华科智能投资上市股权投资持仓额达1.4186亿港元[83] - 2023年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认购南山发展2024年到期的担保债券,本金分别为1.97亿港元、1.97亿港元、3.3亿港元及2.51亿港元,年利率7.5%,已到期赎回,2024年9月30日应收余额为零[103] 公司其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一间合营企业收益净额为2,574千港元,2023年为0[25]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附属公司(亏损)/收益净额为 - 2,613千港元,2023年为84,308千港元[25] 公司应收账款及相关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866千港元,3月31日为779千港元;应收联营公司、合营企业及关联公司款项为27,253千港元,3月31日为27,056千港元;应收股息为0,3月31日为61,775千港元[31] 公司资产抵押及计划相关情况 - 2024年9月30日,除若干在一家联营公司的权益用以抵押作集团的多项银行贷款之外,集团概无作出任何资产抵押[108] - 2024年9月30日,概无涉及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之计划,但集团可能随时就潜在投资进行磋商[109] 公司证券交易及期后事项情况 - 本期集团或其任何附属公司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集团任何证券[110] - 由2024年9月30日至董事会批准集团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之日期期间,概无重大期后事项[112] 公司财务审核相关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与管理层共同审阅集团所采纳之会计原则及惯例,讨论内部控制及财务申报事宜[117] - 外部核数师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阅工作准则第2410号审阅本期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119] 公司人员变动情况 - 孙青女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24年11月29日起生效[121] - 孙女士63岁,于金融业拥有逾20年工作经验,曾于光大证券任职接近20年[121] - 孙女士自2020年4月起担任国富创新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121] - 孙女士将任职至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为止,担任非执行董事期间无薪酬[121] 公司公告及报告发布情况 - 本中期业绩公告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12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于上述网站刊登[124] 公司董事会组成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4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5] 被投资公司业务情况 - 东英资管为亚洲领先对冲基金平台,服务全球及亚洲基金经理,已在新加坡、欧洲及中国内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54] - 借贷宝为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借贷相关服务,收益源于登记服务费等多项费用[58][59] - 恒嘉美联以股权投资、物业投资和大宗商品贸易为主业,持有多家公司股权并增值,两业务板块运营良好[64] - 鸿鹄教育以高中民办学校运营为核心业务,采用「RAIC(睿课)模式」,首所学校于2021年6月开学,在达州、资阳和成都设有校区[67] - 时代领航基金主要投资网络安全软件等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范围包括一级股权等产品[74]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24 08:30
公司战略与规划 - 2023/2024财年公司对投资策略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由核心持股为中心的非上市权益投资、债权投资、基金投资和上市股权投资四部分组成[10] - 公司将名称变更为华科智能投资有限公司,凸显拓展智能科技领域的战略意图[4] - 公司计划通过市场研究识别有潜力的初创企业,并与行业领先公司合作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4] - 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对投资业务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并制定控制计划[4] - 2023/2024财年公司重新确立四大核心投资策略,包括以核心持股为中心的非上市权益投资、债权投资、基金投资以及上市股权投资[22] 核心持股公司持仓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在核心持股公司的持仓额达9.34亿港元[12] 具体项目投资情况 - 2018年公司投资碳云智能,截至2024年3月31日,拥有其7.73%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7.9763亿港元[1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南方东英22.5%已发行资本,账面价值为1.1187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155万港元[1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南方东英已发行股本的22.5%,账面价值为港币1.1187亿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港币155万元[3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华科智能投资持有东英资管30%已发行普通股及100%无表决权优先股,持仓额为2450万港元,东英资管2023年底管理超35只基金,规模超12亿美元[3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华科智能投资其他非上市权益投资持仓额达43.2953亿港元,本年度新增投资17.0763亿港元,退出投资1.5679亿港元[37] - 华科智能投资于2020年投资借贷宝,截至2024年3月31日持仓额为10.8213亿港元,占2.49%已发行股份,成本9.0039亿港元[37] - 华科智能投资全资附属公司Metaqi Capital Limited与恒嘉美联订立增资协议,出资6亿港元收购19.9%股权,截至2024年3月31日持仓额4.3235亿港元,占14.9%股权[42] - 四川鸿鹄志远教育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初始投资成本为17.0486亿港元,账面价值为16.3200亿港元[4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华科智能投资债权投资持仓额达37.4949亿港元,本年度新增投资14.7195亿港元,退出投资10.5428亿港元[47] - 华科智能投资对南方东英初始投资成本为6000万港元,账面价值为1.1187亿港元,拥有权益22.5% [55] - 华科智能投资对借贷宝初始投资成本为4.5000亿港元,账面价值为4.3235亿港元,拥有权益14.9% [65] - Metaqi Capital Limited承诺向恒嘉美联注资6亿港元,以获取19.9%股权,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在恒嘉美联的持仓为4.3235亿港元,占股14.9% [64] - 华科智能投资收购鸿鹄教育29.99%股权的收益权,2024年3月31日持仓额为港币16.32亿元[70] - 2023年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南山债券本金分别为港币1.97亿元、1.97亿元、3.30亿元及2.51亿元,票面利息为每年7.5%,2024年3月31日持仓额为港币9.6959亿元[75] - 2022年公司认购时代领航基金,成本为港币4.5023亿元,2024年3月31日账面价值为港币4.1828亿元[78][80] - 2022年7月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专精特新基金权益,该基金规模为人民币8.01亿元,2024年3月31日公司持仓额为港币4.1828亿元[79] - 2023年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向规模9.9亿元的东英领航基金投资4.5亿元,2024年3月31日持仓额为4.9004亿港元[83] - 公司获得鸿鹄教育29.99%股权经济权益,2024年3月31日持仓额为16.32亿港元[84]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债务投资类别持仓额为37.4949亿港元,当年新增投资14.7195亿港元,退出投资10.5428亿港元[86]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基金投资类别持仓额为17.5543亿港元,当年新增投资4.89亿港元,退出投资16.7529亿港元[90] - 时代领航基金规模为15.39亿元,2024年3月31日公司持仓额为7.6154亿港元[90] - 专精特新基金规模为8.01亿元,2024年3月31日公司持仓额为4.1828亿港元[92] - 2023年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向规模9.9亿元的东英领航基金投资4.5亿元,成为有限合伙人[93] - 公司于2023年对东英领航基金初始投资4.89亿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账面价值为4.9004亿港元[9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上市股权持仓额达2.1791亿港元[106] 投资业务数据变化 - 2023/2024财年、2022/2023财年、2021/2022财年新增投资分别为2561、4908、3837,出售投资/退出分别为 - 1131、 - 413、 - 3337[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新增投资为港币38.3748亿元,退出投资为港币33.3707亿元[23] - 本年度公司进行2项私募股权投资、14项债权投资、1项非上市基金投资、9项上市证券投资[116][117][118] - 本年度公司退出3项私募股权投资、3项非上市基金投资、6项上市证券投资[119][120] - 本年度新增/追加投资总计38.3748亿港元,退出/出售投资总计33.3707亿港元[146] - 公司本年度有2项私募股权投资、14项债权投资、1项非上市基金投资和9项上市证券投资;退出3项私募股权投资、6项债权投资、3项非上市基金投资和6项上市证券投资[140][141][142][143][144][145][147] 投资持有期分布 - 投资按持有期分类,少于一年占34%,一至两年占34%,两至三年占5%,三至五年占14%,大于五年占13%[26] 南方东英业务情况 - 截至2024年一季度,南方东英资产管理规模超147亿美元,在香港多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33][34] - 南方东英是2023年获得最多资金流入的香港ETF发行商,也是三甲中唯一规模净增长的发行商[33][34] - 南方东英发行的产品常年占据香港前十大活跃成交ETF[33][34] - 在香港杠杆及反向产品市场,南方东英按日均成交额市占率99.8%,按资产管理规模市占率98.2%[33][34] - 南方东英在内地 - 香港ETF互挂中市占率为99%,在ETF互联互通中市占率达76%,在“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中有45只获许资产[57] 东英资管业务情况 - 东英资管为亚洲领先对冲基金平台,服务全球及亚洲基金经理,开发多元化策略基金[36] - 中国加快金融市场开放,东英资管有望在基金数量和资产规模上保持稳定增长[37] 借贷宝业务情况 - 借贷宝是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借贷服务,收益来自登记服务费等[38][40] 投资策略占比 - 华科智能投资投资策略占比为非上市权益投资48%、债权投资34%、基金投资16%、上市股权投资2% [51] 债务投资收益情况 - 本年度公司债务投资收取利率介乎7.00%至10.00%,去年同期介乎6.00%至9.00% [75] - 本年度债务投资所得利息收入总额为港币3.0766亿元,贷款期介乎270日至2年,去年同期相应金额为港币1.9140亿元,贷款期介乎180日至2年[75]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于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投资资产价值为6.5650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减少28.79% [9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为65.803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减少1.17% [9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债务投资为37.4949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11.34% [9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存为450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0836亿港元[97] - 本年度公司总收益为3.083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274亿港元增加59.97% [97] - 本年度公司盈利为536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4638亿港元[97] - 2023/2024财年利息收益为30.8329亿港元,2022/2023财年为19.1703亿港元[98] - 本年度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变动净额为3880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7861万港元[100] - 本年度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净额为8431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亏损净额154万港元[10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为99.1262亿港元,每股0.94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100.1076亿港元及每股0.95港元[10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例为0.15,2023年3月31日为0.14[106] - 本年度出售子公司净收益8431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净亏损154万港元[109] - 本年度出售投资实现亏损4192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819万港元[11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变动净额3880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7861万港元[111] - 运营及行政开支为6194万港元,较2022/2023财年的7723万港元减少,主要因搬迁办公室致使用权资产折旧减少[138] -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净亏损9910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净利润8754万港元,显著减少主因应占Treasure Up亏损[138] - 其他全面开支为1.5179亿港元,2022/2023财年为1.1945亿港元,主要因年内人民币贬值[13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存450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0836亿港元[13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贷款合计14.1741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2.8039亿港元[13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4.30%,2023年3月31日为12.09%;负债比率为12.41%,2023年3月31日为11.26%;流动比率为4.35倍,2023年3月31日为4.18倍[13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股东权益为99.1262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00.1076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520,324,505股,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139] 外汇风险与购股期权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承受外汇风险最高金额为人民币26.3218亿元,等值28.3735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20.3941亿元及23.2901亿港元[12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期权,2023年3月31日也为零[124]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有32名雇员,2023年3月31日为33名[149] - 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达1610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1703万港元[149] 重大投资与资本资产计划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但集团可能随时磋商潜在投资[152] 集团证券交易情况 - 本年度集团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集团证券[152]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90] 董事信息 - 汪欽博士58岁,2023年5月31日任非执行董事,6月8日任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有逾30年金融等领域经验[156] - 傅蔚岡博士46岁,2018年6月29日任非执行董事,2019年7月15日至2021年10月10日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10月11日起为非执行董事[156] - 王世斌博士46岁,2021年10月11日起任非执行董事,有近20年国际金融和投资银行工作经验[157] - 陈玉明先生61岁,2019年7月15日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9年10月23日起任审核委员会主席等职,有逾30年银行等领域经验[157] - 汪钦博士19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1 12:08
无抵押人民币贷款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对中国第三方提供无抵押人民币贷款4145.7万元(等值港币4734.4万元),年利率8.00%,确认冲抵预期信贷亏损人民币196.3万元(等值港币224.2万元)[1] 未发出账单数据 - 2024年未发出账单为77.9万港币,2023年为108.9万港币[2] 借款数据 - 2024年借款总计14.17414亿港币,2023年为12.80393亿港币,其中融资融券借款2024年为0,2023年为9076.8万港币[3] - 2024年计息其他借款为532,414,000港元,年利率6.50% - 8.00%;2023年为470,889,000港元,年利率7.00% - 7.75%[117] - 2023年3月31日,不计息借款为人民币6130万元,已在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与出售附属公司一并处置[169] 每股资产净值及资产净值数据 - 2024年3月31日每股资产净值按资产净值99.1262亿港币除以已发行普通股数10.520324505股计算,2023年资产净值为100.10755亿港币[5] - 2024年3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为99.1262亿港元,每股0.94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100.1076亿港元及每股0.95港元[165]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为0.94港元,2023年为0.95港元[90] 新增与退出投资数据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新增投资为38.3748亿港币,退出投资为33.3707亿港币[7] - 2024年集团新增投资38.3748亿港元,退出投资33.3707亿港元[38] 投资组合占比情况 - 投资组合中,非上市权益投资占比48%,债权投资未提及占比,基金投资占比16%,上市股权投资占比2%[10] 核心持股公司持仓额 - 2024年3月31日,公司于核心持股公司的持仓额达9.34亿港币[12] 南方东英股权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南方东英已发行股本的22.5%,账面价值为1.1187亿港币,较2023年增加155万港币[1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南方东英22.5%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港币1.1187亿元,初始投资成本为港币6000万元[151] - 南方东英在中国内地-香港ETF互挂中市占率为99%,在ETF互联互通的市占率达76%,2024年获许资产共计45只[181] 借贷宝持仓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公司于借贷宝的持仓额为10.8213亿港币,占借贷宝2.49%已发行股份[1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借贷宝2.49%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港币10.8213亿元,初始投资成本为港币9.0039亿元[154] 鸿鹄教育持仓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公司于鸿鹄教育的持仓额为16.32亿港币,收购其29.99%股权的收益权[2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在鸿鹄教育收益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港币16.3200亿元,初始投资成本为港币17.0486亿元[157] 东英领航基金持仓额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在东英领航基金持仓额为4.9004亿港元[29] 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资产价值 - 2024年3月31日,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资产价值为6.5650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9.2186亿港元减少28.79%[31] 银行及现金结存 - 2024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存为450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0836亿港元[32]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变动净额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变动净额为3880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7861万港元[33] 营运及行政开支总额 - 营运及行政开支总额为6194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7723万港元[34] 员工情况及成本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有32名雇员,2023年3月31日为33名,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达1610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1703万港元[42] 债务投资所得利息收入 - 本年度债务投资所得利息收入总额为3.0766亿港元,贷款利率介于7.00%至10.00%,贷款期介于270日至2年,去年同期相应金额为1.9140亿港元,利率介于6.00%至9.00%,贷款期介于180日至2年[53] 集团总收益及盈利 - 集团本年度总收益为3.083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274亿港元增加59.97%,本年度盈利为536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4638亿港元[61] - 2024年总收益为308,329千港元,营业额为522,006千港元;2023年总收益为192,741千港元,营业额为469,589千港元[127] 股东权益及股份总数 - 2024年3月31日,股东权益为99.1262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00.1076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520324505股,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67] 公司营业额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额为522,006千港元,上一年度为469,589千港元[95] 运营、税前及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 - 2024年运营盈利为240,071千港元,2023年为137,013千港元[88] - 2024年税前盈利为54,608千港元,2023年为149,523千港元[8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盈利为53,653千港元,2023年为146,383千港元[88]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51港仙,2023年为1.80港仙[88]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51港仙,2023年为1.80港仙;2024年和2023年均无股息派付[111] - 2024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盈利为53,653千港元,2023年为146,383千港元[134] 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净值及总负债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504,304千港元,2023年为1,347,468千港元[90]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5,032,429千港元,2023年为4,280,118千港元[90] - 2024年总负债为1,509,777千港元,2023年为1,355,450千港元[90] 总资产 - 2024年总资产为11,422,397千港元,2023年为11,366,205千港元[97] 不同地区收益 - 2024年香港、中国内地、美国地区收益分别为269,908千港元、399,831千港元、71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330,451千港元、606,999千港元、782千港元[105] - 2024年香港、中国内地、美国地区收益分别为232,974千港元、70,730千港元、4,625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37,556千港元、51,546千港元、3,639千港元[129] 债务投资收益 - 2024年债务投资A、C、D收益分别为61,560千港元、40,611千港元、38,806千港元,2023年债务投资B、C、D收益分别为51,016千港元、28,258千港元、23,405千港元[105] 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投资商誉减值情况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净额为84,308千港元,2023年亏损净额为1,540千港元;2024年联营公司投资商誉减值亏损为6,214千港元[107] 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 2024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520,325千股,2023年为8,120,866千股[110] 公司所得税拨备 - 公司有关中国业务的所得税拨备按2024年和2023年应课税溢利的25%税率计算[107] 碳云智能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碳云智能7.73%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港币7.9763亿元,初始投资成本为港币10.9879亿元[149] 东英资管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东英资管30%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港币245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为港币5947万元[153] 其他非上市权益投资持仓额及新增退出投资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其他非上市权益投资类别的持仓额达港币43.2953亿元,本年度新增投资达港币17.0763亿元,退出投资为港币1.5679亿元[154] 恒嘉美联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恒嘉美联14.9%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港币4.3235亿元,初始投资成本为港币4.5000亿元[155] 南山债券持仓额 - 2024年3月31日,公司于南山债券的持仓额为港币9.6959亿元[160] 基金投资账面价值及初始投资成本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在某基金(2022年投资)的账面价值为港币7.6154亿元,初始投资成本为港币8.0308亿元[16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在某基金(2023年投资)的账面价值为港币4.9004亿元,初始投资成本为港币4.8900亿元[163] 无抵押贷款及应收账款 - 2024年无抵押贷款为0,2023年为45,102千港元;2024年应收账款为779千港元,2023年为1,089千港元等[166] 华科智能非上市权益投资持仓额 - 2024年3月31日,华科智能非上市权益投资持仓额达52.6353亿港元[176] 华科智能债权投资持仓额及新增退出投资 - 2024年3月31日,华科智能债权投资持仓额达37.4949亿港元,本年度新增投资14.7195亿港元,退出投资10.5428亿港元[191] 华科智能认购南山债券情况 - 2023年,华科智能多次认购南山债券,本金分别为1.97亿港元、1.97亿港元、3.3亿港元及2.51亿港元,票面利息每年7.5% [192] 华科智能基金投资持仓额及新增退出投资 - 2024年3月31日,华科智能基金投资持仓额达17.5543亿港元,本年度新增投资4.89亿港元,退出投资16.7529亿港元[193]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金额变化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賬之投資,2024年3月31日為港幣65.8036億元,較2023年3月31日的港幣66.5822億元減少1.17%,主因人民幣貶值[198] 认购基金预期 - 公司認為認購時代領航基金可間接參與中國新興科技產業投資,降低直接投資風險,預期帶來中期投資回報[194] - 公司認為認購專精特新基金可提供多元化投資機會,從高增長行業獲得潛在投資回報[195]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8 08:3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更名通知,英文名由"Wealthking Investments Limited"更改为"Wealthink AI-Innovation Capital Limited",中文名为"華科智能投資有限公司" [1],[2]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柳志偉博士,非执行董事汪欽博士、傅蔚岡博士、王世斌博士,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玉明先生、閆曉田先生、趙凱先生 [3]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陈玉明先生(主席)、閆曉田先生、趙凱先生 [3]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趙凱先生(主席)、陈玉明先生、閆曉田先生 [3]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汪欽博士(主席)、陈玉明先生、閆曉田先生、趙凱先生 [3] - 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包括閆曉田先生(主席)、陈玉明先生、趙凱先生 [3] - 授权代表包括柳志偉博士、伍秀麗女士 [3] - 公司秘书为伍秀丽女士[4] - 投资者关系联系电话为(852) 2842 9688,电子邮件为ir@1140.com.hk[4] - 公司股份代号为1140[5] - 公司主要營業地點位于香港中遠大廈39樓3910–13室[5] - 公司主要往來銀行包括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发银行、上海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恒生银行[5] 公司投资策略 - 公司投资策略包括以核心持股为中心的私募股权、投资组合管理以及交易及其他[8] - 金融科技是Wealthink AI的主要投资领域,占比33.23%[20] - 私募股权是Wealthink AI的主要投资组合之一,持仓额达港币37.2787亿元[20] 公司投资组合 - 在2023年9月底,公司现有投资组合的四大主要领域分别为固定收益、智慧教育、技术、媒体和电信(TMT)以及金融科技,占投资持仓总额的75.60%[18] - 公司在固定收益领域的最大投资为香港南山发展有限公司7.5% 23-05-2024(“南山债券”)[18] - 公司在智慧教育领域的最大投资为四川鸿鹄志远教育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鸿鹄教育”)[18] - 公司在技术、媒体和电信领域的主要投资包括青岛万峰时代领航股权投资中心 (“时代领航基金”)[18] - 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主要投资为借贷宝有限公司(“借贷宝”)[18] 公司核心持股 - 截至2023年9月30日,Wealthink AI在核心持股公司的持股额达港币10.8229亿元[21] - iCarbonX是Wealthink AI的核心持股公司之一,持有股权7.73%,持仓额账面值为港币9.1134亿元[23] 公司投资关联企业 - 碳云智能在2022年继续专注于生物科技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多肽芯片和多肽药物的研发[25] - 華科智能投资认为碳云智能在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知识为集团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26] 公司关联资产管理公司 - 南方東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知名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于管理私募和公共基金,并为亚洲和全球投资者提供投资顾问服务[29] - 南方東英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前10名交易最活躍的ETP中,南方東英發行的產品佔據六席[30] - 南方東英在香港所有的槓桿及反向產品中,南方東英的槓桿及反向產品規模市佔率超過96.6%,日均成交額市佔率超過99.3%[30] 公司其他投资 - 華科智能投资有限公司在其他私募股權類別的持倉額達港幣26.4558億元,並無作出新投資,退出投資為港幣1.5679億元[38] - 華科智能投资有限公司的主要投资之一是借貸寶有限公司,持有其2.49%已發行股份,賬面值為港幣9.7142億元[39] 公司业绩 - 本期间,公司的总收入为14.742亿港元,同比增长71.62%[84] - 本期间,公司的盈利为2.315亿港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2.1321亿港元有所增加[85] - 本期间利息收益为147,416港币千元,较去年同期的84,866港币千元增长了73.6%[8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净资产价值为98.7014亿港元,相比于3月31日的100.1076亿港元有所下降[77]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为0.13,相比于3月31日的0.14有所下降[7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在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减少了8.91%,资产价值为8.3973亿港元[79]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投资减少了4.25%,资产价值为63.7512亿港元[8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债务投资增加了6.65%,达到35.9150亿港元[81] 公司现金流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银行和现金余额为3.438亿港元,相比于3月31日的10.836亿港元有所下降[8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9 13:35
财务报告准则变动 - 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致会计政策等重大变动[3] 营业额与收益数据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2.164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193亿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股息收入为0,2022年同期为103.8万港元;利息收益为1.4741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8486.6万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为1.1187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729.2万港元;中国内地为3328.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78.6万港元;美国为22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6万港元[9]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47,416,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5,904,000港元增长71.61%[40] - 本期公司总收益1.47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62%,盈利231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1321亿港元[123] 非流动资产数据 - 2023年9月30日香港非流动资产(财务工具除外)为3.65314亿港元,3月31日为3.30451亿港元;中国内地为4.89858亿港元,3月31日为6.06999亿港元[10] 债务投资收益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债务投资A收益为2438.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债务投资B为2030.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5.8万港元;债务投资C为194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09.2万港元[12] 出售附属公司及其他收入收益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净额为843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26.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万港元[1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主要为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净额港币8481万元,2022/2023财年上半年无此项收益[155] 所得税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应课税溢利,未作所得税拨备[13] 折旧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设备折旧为1019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55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42万港元和15562万港元有所下降[15]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数据 - 2023年债务投资预期信贷亏损拨回12033万港元,应收账款等预期信贷亏损拨备825万港元,而2022年分别为97829万港元和5701万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一间联营公司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70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41000万港元[23] - 期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港币1121万元,2022/2023财年上半年为港币1.0353亿元[157] 雇员成本数据 - 2023年雇员成本为8711万港元,较2022年的8336万港元略有增加[15] - 本期员工成本总额达港币871万元(2022/2023财年上半年为港币834万元)[179] 每股盈利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盈利为23146万港元,较2022年的213210万港元大幅减少[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520325千股,2022年为6560757千股[16]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2港仙,2022年为3.25港仙[18]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2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3.25港仙下降93.23%[41] 贷款与账款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无抵押贷款为0,3月31日为45102万港元;应收账款为1089万港元,与3月31日持平;应收联营公司等款项为26935万港元,较3月31日的26789万港元略有增加[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付账款超过1年的为50万港元,与3月31日持平[25] 每股资产净值数据 - 2023年9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0.94港元(9870137000÷10520324505),3月31日为0.95港元(10010755000÷10520324505)[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219052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11港元[44][6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为港币98.7014亿元,每股港币0.94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港币100.1076亿元及每股港币0.95元[150] 资产与负债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未经审核的总资为11,138,466,000港元,较3月31日的11,366,205,000港元下降2.00%[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268,329,000港元,较3月31日的1,355,450,000港元下降6.42%[33][35] - 2023年9月30日资产负债比例为0.13,较2023年3月31日的0.14有所下降[120] - 2023年9月30日,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资产价值为8.3973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减少8.91%[121] - 2023年9月30日,债务投资达35.9150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6.65%[12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存为港币3438万元,2023年3月31日为港币1.0836亿元[13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贷款共港币11.7692亿元,2023年3月31日为港币12.8039亿元[13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股本负债比率为11.92%,2023年3月31日为12.09%;负债比率为10.57%,2023年3月31日为11.26%;流动比率为4.35倍,2023年3月31日为4.18倍[131] - 2023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为港币63.7512亿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66.5822亿元减少4.25%[152] - 2023年9月30日,股东权益为港币98.70137亿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100.10755亿元减少;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5.20324505亿股,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15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承受外汇风险的最高金额为人民币30.1906亿元,等值港币32.4020亿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人民币20.3941亿元、等值港币23.2901亿元增加[167] 投资相关变动数据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未变现投资变动净额为亏损112,148,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亏损29,262,000港元有所扩大[40]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出售/分派的已变现投资变动净额为亏损45,141,000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收益21,510,000港元[4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1.1215亿港元,本期已变现亏损4514万港元[126][12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财务负债未变现收益变动净额为港币20万元,2022/2023财年上半年为港币28万元[156] 营运与融资数据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营运盈利为45,515,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8,841,000港元下降67.21%[41]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为42,561,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888,000港元增长42.40%[41] 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盈利数据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盈利为20,192,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4,257,000港元下降80.63%[41] -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盈利纯利净额为港币2019万元,2022/2023财年上半年为港币1.0426亿元[158] 其他全面开支数据 - 2023年前六个月公司本期其他全面开支为163,764,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8,192,000港元下降13.08%[41] - 营运及行政开支总额3203万港元,较2022/2023财年上半年减少,其他全面开支亏损净额1.6376亿港元[128][129] 投资策略与占比数据 - 私募股权策略回报率为9.99%[50] - 医疗与健康领域投资占比16.12%,投资年期大于五年[53] - 公司投资策略包括私募股权、投资组合管理以及交易及其他,回报来自利息、股息及资本增值[47] - 面对复杂宏观环境,公司加大投资组合管理类别的固收类和收益类投资,聚焦新兴科技领域[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固定收益、智慧教育、技术、媒体和电信、金融科技四大领域占投资持仓总额75.60%[66] - 投资组合中,固定收益占比33.23%,金融科技占比11.05%,智慧教育占比15.78%,金融服务占比6.32%,其他占比8.09%[67] - 投资组合按期限划分,少于一年占比36.72%,一至两年占比30.43%,两至三年占比3.65%,三至五年占比13.08%[67] 核心持股投资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在核心持股公司的持仓额达10.8229亿港元[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拥有碳云智能7.73%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9.1134亿港元[56] - 公司对南方东英初始投资成本为6000万港元,账面价值为1.3995亿港元,拥有权益22.5%[58] - 截至2022年12月,南方东英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26亿美元[59] - 公司长期核心持股投资组合包括碳云智能、南方东英及东英资管[55] - 核心持股中,医疗与健康领域拥有权益7.73%,成本10.9879亿港元,账面价值9.1134亿港元[70] - 核心持股中,金融服务领域拥有权益30%,成本5947万港元,账面价值3100万港元[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华科智能投资拥有南方东英已发行股本的22.5%,账面价值为港币1.3995亿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26.86%或港币2963万元[9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华科智能投资拥有东英资管30%已发行普通股及100%无表决权优先股,持仓额为港币3100万元;东英资管2022年底管理超35只基金,管理基金规模超15亿美元[100] 私募股权投资数据 - 私募股权投资借贷宝,拥有权益2.49%,成本9.0039亿港元,账面价值9.7142亿港元[78] - 集团拥有借贷宝14.9%权益,初始投资成本为港币4.5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4.2050亿元[80] - 2020年,华科智能投资以港币7亿元购买借贷宝1.97%已发行股份,2021年11月增资港币2.0039亿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持仓额为港币9.7142亿元,占借贷宝2.49%已发行股份[104] - 2023年9月30日,其他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达26.4558亿港元,退出投资1.5679亿港元[77] 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数据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持仓额达港币70.2928亿元,其中上市证券港币1158万元、债务投资港币35.9150亿元、基金投资港币17.2134亿元、收益权投资港币17.0486亿元[82] - 本期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新增投资港币34.8205亿元,退出投资港币31.3909亿元[82] - 2023年对鸿鹄教育收益权投资成本为港币17.0486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17.0486亿元[84] - 2023年对香港债券投资成本为港币9.75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9.7379亿元[86] - 2022年对基金投资成本为港币8.0308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7.5887亿元[87] - 2022年7月认购专精特新基金,基金规模为人民币8.01亿元,有5个投资项目,2023年9月30日持仓额为港币4.1642亿元[8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于鸿鹄教育持仓额为17.0486亿港元,收购其29.9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5 09:37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柳志伟博士、非执行董事汪欽博士、傅蔚岡博士等[4][172][173][175] - 公司行政总裁为喬炳亞博士[188] - 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4] - 公司年度报告包含前瞻性陈述,基于董事会对所投资行业和市场的信念、假设和期望[2]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主席闫晓田先生、陈玉明先生和赵凯先生[5][179][183][186] - 公司授权代表为刘志伟博士和伍秀丽女士[5] - 公司的投资经理为博石资本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8月30日辞任)和富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22年9月13日委任)[5] - 公司的核数师为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5] - 公司的主要股份登记处为SMP Partners(开曼)有限公司[5] - 公司的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6] - 公司的主要營業地點位于香港[6] - 公司的主要往來銀行包括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香港分行、永丰银行、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恒生银行有限公司和星展银行有限公司[6] - 公司的股份代號为1140[6] - 公司的网址为www.wealthking.com.hk[6] 业绩总结 - 公司在动荔市场环境中实现了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10] - 集团新增投资约49.08亿港元,新增債务投资约28.58亿港元[10] - 年内录得盈利约1.46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7499亿港元[11] 技术和创新 - 公司积极关注并投资于最前沿的技术和创新[12] - ChatGPT以聊天机器人的形式进入公众视野,引爆了新一轮技术浪潮[12] - 公司将继续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行业的布局[12] - 人工智能技术革新有望推动多个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12] 投资策略 - 公司的投资策略包括以核心持股为中心的私募股权、投资组合管理以及交易及其他,回报来自利息、股息及资本增值[22] - 華科資本在2022/23财年通过私募股权、债务投资、基金和上市证券投资了49.0813亿港元[26] - 退出投资主要来自上市证券、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和债务投资,金额为4.1287亿港元[26] - 私募股权策略旨在直接投资并赋能优秀企业,长期核心持股是主要关注点[27]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1 13: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营业额及收益为469,589,000港元,上一年度为271,503,000港元[1] - 公司有关中国业务的所得税拨备按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应课税溢利的25%税率计算,2022年度无所得税拨备[11] - 2023年确认冲抵无抵押貸款预期信贷亏损人民币1,963,000元(等值港币2,242,000元),2022年为人民币8,036,000元(等值港币9,891,000元)[14] - 2023年融资融券借款为90,768,000港元,2022年为200,150,000港元[17] - 2023年来自银行的有抵押借款及无抵押其他借款为648,731,000港元,2022年为97,500,000港元[17] - 2023年计息其他借款为470,889,000港元,年利率7.00% - 7.75%,2022年为71,871,000港元,年利率8.00% - 16.00%[17][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690.9万港元(2022年:915.5万港元)[45] - 不计息借款应付上海赫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贷款7000.5万港元(2022年:7544.8万港元)[48]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例为0.14(2022年3月31日:0.35)[94] - 2023年3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为港币66.5822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27.60%[9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存为港币1.0836亿元(2022年3月31日:港币8640万元)[9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为港币100.1076亿元,或每股港币0.95元,2022年3月31日分别为港币55.2824亿元及每股港币1.36元[101] - 2023年3月31日,于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投资资产价值为港币9.2186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33.86%[101] - 2023年3月31日,债务投资为港币33.6746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5.47倍[102] - 本年度集团总收益港币1.92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5.20%;本年度盈利港币1.4638亿元,去年同期为港币2.2127亿元[103] - 本年度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港币1.0897亿元,2021/2022财年为港币4.6037亿元[107] - 其他全面亏损净额港币1.1945亿元,2021/2022财年为收益港币3632万元;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收益港币2693万元,2021/2022财年为港币2.5760亿元[109] - 董事会决定不就本期支付任何中期股息,2021/2022财年也无[110] - 本年度新增/追加投资总计港币4908.12百万元,退出/出售投资总计港币412.87百万元[11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承受外汇风险的最高金额为人民币20.3941亿元,等值港币23.2901亿元,2022年3月31日为人民币11.7834亿元,等值港币14.5030亿元[120] - 本年度上市证券已收及应收股息,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变动净额为港币7861万元,2021/2022财年为港币2.6638亿元[129] - 本年度出售╱分派投资变现亏损819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为收益529万港元[130] - 营运及行政开支总额7877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为4948万港元[131] -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纯利净额8754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为468万港元[13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存1.0836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8640万港元;贷款12.8039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8.4497亿港元;股份负债比率为12.09%,2022年3月31日为32.01%;负债比率为11.26%,2022年3月31日为24.79%;流动比率为4.18倍,2022年3月31日为1.19倍[134] - 2023年3月31日,股东权益为100.1076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5.2824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520324505股,2022年3月31日为4061316000股[13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33名雇员,2022年3月31日为32名;员工成本总额1703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为193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根据购股权计划有零份购股权尚未行使,2022年3月31日为16000000份[145] - 2023年公司营业额中,上市投资及非上市投资的(亏损)╱收益变动净额为-78,607千港元,2022年为-266,380千港元[185] - 2023年公司出售╱分派之已变现投资(亏损)╱收益净额为-8,185千港元,2022年为5,292千港元[185] - 2023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盈利为146,383千港元,2022年为221,273千港元[186] - 2023年公司每股盈利(基本)为0.02港元,2022年为0.06港元[186]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11,366,205千港元,2022年为7,441,213千港元[188] - 2023年公司总权益为10,010,755千港元,2022年为5,528,244千港元[188] - 2023年公司总负债为1,355,450千港元,2022年为1,912,969千港元[189] - 2023年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港币0.95元,2022年为港币1.36元[189] - 2023年公司收益为192,741千港元,2022年为93,929千港元[193] - 2023年公司即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年内拨备为-3,140千港元,2022年递延税项为4,113千港元[195] - 2023年税前盈利为149,523千港元,2022年为217,160千港元[196] - 2023年按加权平均税率计算之税项为29,307千港元,2022年为(68,199)千港元[196] - 2023年毋须课税收入之税务影响为34,262千港元,2022年为120,083千港元[196] - 2023年不可扣税开支之税务影响为(61,010)千港元,2022年为(46,954)千港元[196] - 2023年未获确认税项亏损之税务影响为(5,342)千港元,2022年为(251)千港元[196] - 2023年未获确认暂时差额之税务影响为(357)千港元,2022年为(566)千港元[196] - 2023年所得税(开支)╱抵免为(3,140)千港元,2022年为4,113千港元[1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对第三方提供无抵押贷款,2023年为人民币41,457,000元(等值港币47,344,000元),年利率8.00%,2022年为人民币159,486,000元(等值港币196,295,000元)[14] - 2023年3月31日,其他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达29.3902亿港元,本年度新增投资6.7951亿港元[29] - 2020年以7亿港元购买Jiedaibao 1.97%已发行股份,2021年增资2.0039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持仓额9.7052亿港元,占2.49%已发行股份[30] - 2016年收购Treasure Up 25%股权,成本3.5167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持仓额4.3684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4249万港元[3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于核心持股公司的持仓额达港币10.9607亿元[5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东英资管30%已发行普通股及100%无表决权优先股,持仓额为港币3990万元,东英资管2022年底管理超35只基金,服务基金规模超15亿美元[7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于投资组合管理类别的持仓额达港币69.1154亿元,其中上市证券达港币5.3401亿元,债务投资达港币33.77亿元,基金投资达港币30.0053亿元[81] - 本年度,公司于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新增投资港币42.2453亿元,退出投资合计港币3.6430亿元[81] - 2021年,公司认购久久亚洲基金II,基金规模为港币30亿元,2023年3月31日持仓额为港币8.9587亿元[85] - 初始投资日期为2022年的一笔投资,成本为港币8.0308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8.0830亿元[86][87] - 2022年达刚控股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3.9亿元,同比下降61.0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人民币3.4亿元,同比下降1355.31%[90] - 2023年3月31日,集团于达刚控股持仓额为港币4.5243亿元,占股权18.9%,较2022年3月31日减少38.84%[90] - 2023年3月31日,华科资本于交易及其他类别的持仓额达港币91万元,其中上市证券港币46万元,其他股权投资港币45万元[100] - 本年度集团在合营企业投资1.99亿港元,其他私募股权投资4.8051亿港元[138] - 28.5775亿港元投资中,9.75亿港元投资上市债券,18.8275亿港元投资11项非上市债权投资[139] - 2023年3月31日,南山资本就认购2022年债券应收余额为1.25亿美元(等值9.8122亿港元),年利率7%,2023年6月27日到期[144] 公司投资与股份相关情况 - 一项核心持股投资拥有权益7.73%,成本为港币10.9879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9.4585亿元,行业为医疗与健康[26] - 截至2022年12月,南方东英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26亿美元[27] - 2020/2021财年公司进行业务转型及战略升级,本年度投资策略由三部分组成[23] - 2008年开始核心持股,拥有30%权益,成本5947万港元,账面价值3990万港元[29] - 公司拥有恒嘉美联14.9%权益,成本为港币4.5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4.4744亿元[64] - 2022年7月,公司认购专精特新基金份额,成本为港币4.5023亿元,2023年3月31日持仓额为港币4.4486亿元,基金规模为人民币7.9亿元[74] - 2022年5月30日,共16.30434783亿股普通新股获配发及发行,总现金代价为港币15.00亿元[123] - 2022年5月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为港币14.99亿元,约58.66%已用于债务投资[124] - 2022年7月19日,公司按每股0.5港元认购价向鸿盛发行8.122632亿股普通股,现金代价总额4.061316亿港元,总面值8122.632万港元,市值约3.81763704亿港元[168] - 2022年7月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4.06亿港元100%用于基金投资,包括节能、金融科技等行业的股权投资等[170] - 2022年9月27日,公司按每股0.5港元认购价向Acorn Harvest发行16.05150622亿股普通股,现金代价总额8.02575311亿港元,总面值1.605150622亿港元,市值约7.38369286亿港元[171] - 2022年9月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8.02亿港元100%用于基金投资,包括互联网安全软件等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等[173] - 2023年3月按每股港币0.39元认购价发行及配发889,420,770股普通新股,现金代价总额为港币3.4687亿元[155] - 2023年3月认购股份总面值为港币88,942,077元,每股面值港币0.1元[155] - 按2023年3月认购协议日期联交所收市价每股港币0.365元计算,认购股份市值约为港币3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29 09:2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為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1140[2][9] 投资策略 - 公司投資策略由以核心持股為中心的私募股權、投資組合管理以及交易及其他三部分組成,回報來自利息、股息及資本增值[13][15] - 公司堅持三引擎驅動投資策略,加大投資組合管理類別投資[14][16] 期间界定 - 本期間指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14][16] 市场环境 - 本期間受新冠變種病毒、俄烏衝突、高通脹和緊縮貨幣政策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回落,國際金融市場震盪[14][16] 公司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在複雜市場環境中聚焦新興科技領域,以科技佈局驅動業務拓展[14][16] - 公司積極捕捉市場投資機會,平衡資產流動性和回報率以創造中期回報[14][16] 投资与退出金额 - 期间公司投资43.5615亿港元,退出投资1.2508亿港元[20] 投资组合领域占比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现有投资组合四大主要领域占投资持仓总额68.58%[25][26] 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达41.7308亿港元[32][34] 核心持股公司持仓额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核心持股公司持仓额达11.8802亿港元[36] 碳云智能投资情况 - 2018年公司投资碳云智能,截至2022年9月30日拥有其7.73%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10.2839亿港元[36] - 碳云智能初始投资成本为10.9879亿港元[36] - 碳雲智能2016年与多家公司建立数字生命联盟,2021年3月宣布与Olink Proteomics达成战略合作[42] - 碳雲智能新冠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2020年底获CE认证,深圳微伴医学检验实验室获批进行新冠检测[42] - 碳雲智能2021年9月将多肽芯片研发与生产平台转移至国内,提高生产效率[43][45] - 华科资本持有碳云智能作为长期核心持股公司[44][45] 南方东英投资情况 - 南方东英2008年由华科资本与南方基金联合成立,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科资本拥有其22.5%已发行股本,账面价值为1.2044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16.10%或1670万港元[50][51][52] - 南方东英曾持有461亿人民币的全球最大RQFII投资额度[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南方东英资产管理规模超110亿美元,2021年规模增长超11%[52] - 南方东英推出一系列未来主题ETF,包括香港首只元宇宙概念ETF等[58] - 南方东英获《AsianInvestor》颁发的“亚洲年度基金公司”和“年度基金公司”大奖,是该奖项成立以来中资基金公司首次获“亚洲年度基金公司”大奖[5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科资本持有南方东英作为长期核心持股公司[59][60] OPIM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科资本拥有OPIM 30%已发行普通股及100%无表决权优先股,持仓额为3920万港元,OPIM 2021年底管理38只基金,规模约2亿美元[62][65] 其他私募股权类别持仓及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科资本在其他私募股权类别的持仓额为29.8505亿港元,期间新增投资6.7755亿港元[70] Jiedaibao投资情况 - 2020年,华科资本以7亿港元购买Jiedaibao 1.97%已发行股份,2021年11月增资2.0039亿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为9.5458亿港元,占2.49%已发行股份[70] - Jiedaibao成立于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运营移动端APP“借贷宝”,收益来源多样,已占有可观内地市场份额[74][75][76] Treasure Up Ventures Limited投资情况 - 公司于2016年初始投资Treasure Up Ventures Limited,拥有25%股权,成本为3.5167亿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为4.8858亿港元[79] 华建实业投资情况 - 公司于2020年初始投资华建实业,拥有12.5%股权,成本为3.70亿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为3.2934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6726亿港元减少10.3%[86] - 华建实业以实业投资等为主营业务,投资涉及高端设备制造等行业,预期为公司带来中期投资回报[87][88][92][93] Metaqi Capital Limited投资情况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Metaqi Capital Limited于2022年与恒嘉美联签订增资协议,承诺出资6亿港元获取19.9%股权,截至2022年9月30日,注资4.5亿港元,占股14.93%[95] 北京国际信托情况 - 北京国际信托主动管理能力居行业前列,获“杰出信托公司奖”等荣誉,预期为公司带来可观投资回报[83][84][85] 恒嘉美联情况 - 恒嘉美联成立于1999年,主营股权投资等业务,持有十余家公司股权均增值,物业投资和商品贸易业务运营良好[96][97] 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持仓及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持仓额达65.8014亿港元[104] - 公司持有计入该类别的上市证券6.1129亿港元,债务投资29.8621亿港元,基金投资29.8264亿港元[105] - 本期公司在此类别新增投资36.7452亿港元,退出上市证券及基金投资共1.0245亿港元[105] - 债务工具所得利息收入总额为8461万港元,贷款利率介于6%至10%,贷款期介于6个月至1年[105] 达刚控股投资情况 - 公司持有达刚控股19.9%股权,成本为8.2256亿港元,账面价值为4.7086亿港元[107][108] - 2022年上半年,达刚控股业绩同比由盈转亏,净利润从1752万元降至 - 1324万元,下降175.6%[10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于达刚控股的持仓额为4.7086亿港元,较3月31日减少36.4%[109] 第九永恒亚洲基金有限合伙投资情况 - 2021年公司投资第九永恒亚洲基金有限合伙,成本7亿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为7.7671亿港元[122][126] - 第九永恒亚洲基金有限合伙规模为30亿港元,重点投资大中华区成长型行业[126] - 中国经济转型,该基金重点投资领域契合国家战略,有望为公司带来中期回报[128] 九久亚洲基金投资情况 - 九久亚洲基金规模为30亿港元,公司初始投资成本7亿港元,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7.7671亿港元[129] - 九久亚洲基金聚焦大中华区科技、高端制造等高增长行业投资机会[129] - 九久亚洲基金普通合伙人为Ninth Eternity HK Limited,有超10年投资经验[129] 九久亚洲基金II投资情况 - 九久亚洲基金II规模为30亿港元,公司初始投资成本8亿港元,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8.9384亿港元[135][137] - 九久亚洲基金II主要投资大中华区消费、互联网和制药等高增长行业公司[135] - 九久亚洲基金II普通合伙人为Fleming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具国际背景和全球资管经验[136][137] 时代领航基金投资情况 - 时代领航基金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公司初始投资成本8.0308亿港元,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7.8142亿港元[143][145] - 时代领航基金计划投资网络安全软件、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非上市公司股权[143][145] 专精特新基金投资情况 - 专精特新基金规模为7.9亿元人民币,公司初始投资成本4.5023亿港元,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4.5026亿港元[150] - 专精特新基金计划投资节能环保、金融科技、新能源等行业创新型非上市公司[150] - 专精特新基金规模为人民币7.9亿元,2022年9月30日公司持仓额为港币4.5026亿元,成本为港币4.5023亿元[152] 南山债券投资情况 - 2022年6月28日、7月6日及7月25日,公司认购南山债券本金分别为3375万美元、7000万美元和2125万美元,票面息率7%,2023年6月27日到期,2022年9月30日持仓额为港币9.7634亿元,成本为港币9.75亿元[161] 交易及其他类别持仓额 - 2022年9月30日,公司交易及其他类别持仓额为港币124万元,其中上市证券持仓额为港币34万元,其他股权投资持仓额为港币90万元[164] 公司资产净值及相关比例变化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港币96.6197亿元,每股港币1.00元,2022年3月31日分别为港币55.2824亿元及每股港币1.36元[164]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例为0.15,2022年3月31日为0.35[164] - 2022年9月30日,公司于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资产价值为港币9.7595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港币6.8865亿元增加41.72%[164]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投资为港币68.0261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港币52.1787亿元增加30.37%[167]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债务投资为港币29.7589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港币6.1609亿元增加4.83倍[168] - 2022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存为2753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8640万港元减少[169][170][171] - 2022年期间公司总收益为85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895万港元增加75.49%[169][171] - 2022年期间公司盈利为2.132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9679亿港元[169][171] - 2022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为68.0261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52.1787亿港元增加30.37%[170] - 2022年9月30日,债务投资为29.7589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6.1609亿港元增加4.83倍[17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变动净额为2926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上半年为1.3818亿港元[179][18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财务负债未变现收益变动净额为28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上半年为95万港元[180][181] - 出售/分派投资之已变现收益净额为2151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上半年亏损1556万港元[180][181]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1.0353亿港元,2021/2022财年上半年为3.4001亿港元[187] -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盈利净额约为1.0426亿港元,2021/2022财年上半年亏损净额164万港元[18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存为2753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8640万港元[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贷款合计14.2823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8.4497亿港元[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股本负债比率为14.08%,2022年3月31日为32.01%[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负债比率为12.80%,2022年3月31日为24.79%[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3.69倍,2022年3月31日为1.19倍[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为96.6197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5.2824亿港元[1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6.30904亿股,2022年3月31日为40.61316亿股[190] 本期各类别投资情况 - 本期公司私募股权投资新增6.7755亿港元,其中1.99亿港元投资合营企业,其余4.7855亿港元为其他私募股权投资[196][197] - 本期公司投资组合管理中上市证券投资6864万港元,退出5668万港元[196][198] - 本期公司投资组合管理中债务工具投资23.017亿港元,其中9.75亿港元投资上市债券,13.267亿港元投资7项非上市债券[196][198][199] 不同领域投资年期占比 - 投资年期少于一年的TMT领域占比18.93%,3 - 6年的占比26.30%[27] - 投资年期两至三年的医疗与健康领域占比0.07%,三至五年的占比1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7 10: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3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即将迎来上市20周年[1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确立以“强、稳、大”为核心的发展路线图[12] - 公司把数字经济确立为重大投资方向[13] - 公司董事会和投委加入数字经济领域专家,业务团队增设数字投研团队[13] - 公司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在上游、中游、下游做了大量布局[13] 公司风控与治理 - 公司在风控合规方面坚持高标准,优化内控体系建设[14] - 公司定期检讨企业管治政策,完善募投管退机制[14] - 公司提高资产组合抗压力,推动可持续发展[14] 公司股本情况 - 公司法定股本扩充至200亿,已发行股份突破70亿[17]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4,061,316,000股股份[162][165] 公司投资总体情况 - 本年度主要通过私募股权、债务投资、基金及上市证券投资25.6130亿港元,退出投资11.3053亿港元[21] - 最近3年新增投资分别为25.61亿港元、18.42亿港元、16.59亿港元,退出/出售投资分别为11.21亿港元、11.31亿港元、14.61亿港元[21] - 2022年追加投资25.6130亿港元,出售投资11.3053亿港元,其中私募股权投资追加3.1467亿港元,出售1.3456121亿港元[84] 公司投资组合结构 - 投资年期小于1年占比34.96%,1 - 2年占比16.44%,2 - 3年占比19.97%,3 - 5年占比21.39%,大于5年占比7.54%[26] - 金融服务投资占比8.75%,医疗与健康投资占比17.53%,环境及工业投资占比12.48%,技术、媒体和电信投资占比14.94%,消费投资占比0.47%,其他投资占比30.74%,债务及其他投资工具占比0.28%[26] 各投资项目持仓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达33.9370亿港元[3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核心持股公司持仓额达11.4209亿港元[3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拥有碳云智能7.73%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10.0055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减少12.95%或1.4883亿港元[32] - 2022年3月31日,华科资本拥有南方东英已发行股本22.5%,账面价值为港币1.0374亿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港币1.0383亿元减少0.09%[39] - 2022年3月31日,华科资本合计拥有东英资管30%已发行普通股及100%无表决权优先股,持仓额为港币3,780万元,2021年3月31日为港币5,600万元[44] - 2022年3月31日,华科资本于其他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达港币22.5161亿元,本年度新增投资港币3.1467亿元,退出若干私募股权投资合共港币1.3456亿元[48] - 2022年3月31日,华科资本于Jiedaibao持仓额为港币9.5458亿元,占Jiedaibao 2.49%已发行股份[49] - 2022年3月31日,公司于北京国际信托持仓额为3.9435亿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4.4674亿港元;2021年其母公司净利润11亿元,按年增长11.55%[52] - 2022年3月31日,公司于华建实业持仓额为3.6726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3.8838亿港元减少5.44%[56]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投资组合管理类别的持仓额达约31.0708亿港元,其中基金投资约15.9518亿港元,上市证券约8.8544亿港元,债务投资约6.2638亿港元,其他投资约8万港元[57] - 2022年3月31日,公司交易及其他类别持仓额2183万港元,其中上市证券2093万港元,其他股权投资90万港元[68] - 2022年3月31日,公司于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投资资产价值6.8865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7.0502亿港元减少2.32%[69] - 2022年3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为52.1787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36.7778亿港元增加41.88%[69]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债务投资6.1609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5.4937亿港元增加12.14%[70] - 2019年6月公司收购达刚控股19.9%股权或63,202,590股股份,成本8.2256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持仓额7.39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8.3901亿港元减少11.8%[62] - 2021年公司投资九久亚洲基金,规模30亿港元,拥有权益23.33%,成本7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持仓额6.9970亿港元[65] - 2021年公司投资九久亚洲基金II,规模30亿港元,拥有权益26.67%,成本8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持仓额7.9963亿港元[65] 被投资公司经营情况 - 碳云智能2021年9月把多肽芯片研发与生产平台转移至国内,提高生产效率[36] - 碳云智能2020年底其2019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获得CE认证[33] -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南方东英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10亿美元,规模在2021年录得超过11%的增长[40] - 东英资管于2021年底管理38只基金,基金平台规模2亿美元[44] - 南方东英曾持有金额达人民币461亿元的全球最大RQFII投资额度[40] - 2021年达刚控股营业总收入较2020年同期下跌21.21%[61]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 - 公司2021/2022财年全年盈利2.2127亿港元[12] - 公司总资产由去年的53.68亿港元增长至今年的74.41亿港元[1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55.2824亿港元,每股1.36港元,2021年3月31日分别为45.2718亿港元及每股1.56港元[69] - 2022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例为0.35(2021年3月31日:0.19)[69] - 本年度公司总收益9393万港元,较去年同比下降15.01%,盈利2.2127亿港元,去年为3.7256亿港元[73] - 2022年股息收入未披露,2021年为2654.1065万港元;2022年利息收益9127.5万港元,2021年为10945.7万港元[7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未变现投资亏损变动净额2.6638亿港元(2020/21财年为收益2.4352亿港元),未变现财务负债收益变动净额201万港元(2020/21财年为302万港元)[76] - 出售/分派之已变现投资收益净额529万港元(2020/21财年为亏损1.1869亿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回4.6037亿港元(2020/21财年为7471万港元)[76] - 营运及行政开支4948万港元(2020/21财年为6214万港元),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盈利468万港元(2020/21财年为1.4928亿港元)[76][77] - 其他全面收益净额3632万港元(2020/21财年为3745万港元),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2.5760亿港元[77] - 2022年3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存8640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6661万港元),贷款合共18.4497亿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5.2860亿港元)[81] - 2022年3月31日,股本负债比率为32.01%(2021年3月31日为10.07%),负债比率为24.79%(2021年3月31日为9.85%),流动比率为1.19倍(2021年3月31日为3.65倍)[81] - 2022年3月31日,股东权益为55.2824亿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45.2718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0.61316亿股(2021年3月31日为29.0094亿股)[83]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儲備為港幣4,860,424,000元[143] 公司股份发行情况 - 2021年9月3日,公司按每股0.66港元发行580,188,000股新股,代价总额3.829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82亿港元,13.73%用于债务投资,86.27%用于私募股权投资[101] - 2021年11月25日,公司按每股0.62港元发行580,188,000股新股,现金代价总额3.5971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59亿港元,35.34%用于债务投资,8.94%用于私募股权投资,55.72%用于金融科技行业权益私募股权投资[102][114] - 2022年5月30日,公司向柳志伟博士配发及发行1,521,739,130股新股,总代价14.00亿港元,抵偿14.00亿港元股东贷款[116] - 公司向光威和王先生配发及发行1,630,434,783股新股,总现金代价15.00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4.99亿港元[117] - 2021年9月认购股份总面值为58,018,800港元,市值约为423,537,240港元[101] - 2021年11月认购股份总面值为58,018,800港元,市值约为429,339,120港元[102] - 2022年配发给柳志伟博士的股份面值为152,173,913港元,2021年12月31日市价为每股0.8港元[116] - 2022年配发给光威和王先生的股份总面值为163,043,478.3港元,2021年12月31日市值约为每股0.8港元[117]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本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行为[115] - 公司本年度內無購買、出售或贖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證券[14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柳志偉博士55歲,自2020年12月16日起任董事會主席及提名委員會主席,金融等方面有逾20年經驗[122] - 傅蔚岡博士44歲,自2018年6月29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現為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院長[123] - 王世斌博士44歲,自2021年10月11日起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有近20年國際金融和投資銀行工作經驗[124] - 陳玉明先生59歲,自2019年7月15日起任獨立非執行董事,銀行業等方面有逾30年經驗[127] - 閔轉田先生62歲,於2022年4月22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位,經濟等方面經驗豐富[128] - 趙凱先生54歲,於2022年4月22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位[129] - 王世斌博士2021年10月11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年薪港幣250,000元[149] - 閏曉田先生和趙凱先生2022年4月22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年薪港幣250,000元[150] - 何佳教授和王小軍先生2022年4月22日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149][150] - 喬炳亞博士2022年3月獲委任為公司行政總裁[132] - 梅冰先生2019年1月獲委任為財務總監[133] - 李溪寧女士2021年6月至今擔任公司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134] - 柳志偉博士、王世斌博士、閏曉田先生及趙凱先生將在應屆股東週年大會上退任,均合資格並願意應選連任[150]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性确认书,认为其均属独立[153]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固定任期服务合约,任期不多于三年,全体董事须轮值告退[155]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2022年3月31日,柳志伟博士持有公司431,066,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0.61%[159] - 2022年3月31日,WU Gang、TJHCL、TIMGCL、TCHL、光威分别持有公司464,000,000股股份,各占已发行股本11.42%[163] - 2022年3月31日,OPFGL、张高波、张志平分别持有公司359,800,000股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