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联国际(00969)
icon
搜索文档
华联国际(00969)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 - 公司通讯之发佈通知
2025-09-26 09:53
报告发布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已在公司网站和港交所网站刊出[2][5] 通讯收取 - 股东可通过香港结算提供电邮地址收电邮通知,否则收印刷本[2][5] - 可书面或电邮向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要求收取印刷本[3][6] - 已收到通知难查阅,公司免费提供印刷本[3][6] - 书面要求有效期一年,到期需再书面要求[4][6] 咨询方式 - 对通知函有疑问可工作日9:00 - 17:00致电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5][6] 适用对象 - 此函面向非登记股东,已出售或转让股份可无视[7][8] 通讯范围 - 公司通讯包括董事报告、年报、中期报告等文件[7][8]
华联国际(00969)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 公司通讯之发佈通知
2025-09-26 09:49
财报发布 - 华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已在公司网站和港交所网站发布[2][6] 通讯获取 - 股东可书面申请公司通讯印刷本,曾申请的随函附印刷本[3][7] - 书面申请有效期一年,需继续收取需再次申请[4][7] - 未提供有效邮箱发通知信函印刷本,提供则发邮件通知[2][6][8] 其他说明 - 联名股东回条须首位者签署才有效[8] - 提供个人资料用于接收通讯,可书面申请查阅或修改[8] - 香港投寄回条可用回邮标签,无需贴邮票[2][6][8]
华联国际(0096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9:4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同比下降16.4%至7348.6万港元(2024年:8789.6万港元)[4] - 公司總收益從2024年同期的87,896千港元下降至73,486千港元,降幅為16.4%[20][21] - 公司营业额减少16.4%至7350万港元,对比去年同期为8790万港元[52] - 毛利润下降15.4%至2851万港元,毛利率维持38.8%[4] - 整体毛利减少520万港元至2850万港元,但毛利率微升0.5个百分点至38.8%[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5.83亿牙买加元(约2850万港元),同比下降13.5%[6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8.3%上升至38.8%,增长0.5个百分点[61] - 期间亏损扩大23.7%至1312.4万港元(2024年:1060.7万港元)[4] - 除所得稅前虧損從2024年的10,607千港元擴大至13,124千港元,虧損增加23.7%[20][21] - 期内亏损增加250万港元至1310万港元,对比去年同期为1060万港元[52] - 公司报告期内综合净亏损131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60.7万港元亏损扩大23.7%[11] - 每股基本虧損從2024年同期的9,666千港元改善至7,471千港元,減少22.7%[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成本增加12.8%至2292.8万港元(2024年:2032.5万港元)[4] - 財務成本從2024年同期的20,325千港元增加至22,928千港元,增長12.8%[28] - 财务成本增加260万港元,主要由于未变现外汇亏损增加[53] - 财务成本增加2.424亿牙买加元(约1500万港元),主要因未变现外汇亏损增加[63] - 行政费用减少210万港元,主要因法律及财务顾问费用减少[53] - 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值虧損從2024年同期的1,499千港元增加至3,342千港元,增長122.9%[24][27] - 公司员工薪酬总额为33,2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29,900,000港元增长约11.0%[77] - 牙买加最低工资增加约6.7%,导致员工成本上升[77] 各业务线表现 - 支援服務業務分部業績從2024年虧損2,541千港元惡化至虧損22,443千港元,虧損擴大783.2%[20][21] - 原糖销量减少21.0%至4936吨,糖蜜销量减少24.0%至7990吨[56][57] - 原糖平均售价上涨7.2%,糖蜜平均售价上涨16.6%[57] - 原糖平均售价上涨7.2%,糖蜜平均售价上涨24.0%[61] - 甘蔗压榨量减少12.8%至153700吨,导致原糖产量减少13.7%至9500吨,糖蜜产量减少12.1%至8000吨[58] - 乙醇厂房建设工程于2025年下半年继续暂停[87] 各地区表现 - 所有收益均來自牙買加地區,美國市場無收益貢獻[25] - 牙买加地区营业额从17.579亿牙买加元下降至15.028亿牙买加元,降幅14.5%[6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原糖及糖蜜价格温和上涨2%至4%[83] - 2025年整体收益预计录得双位数降幅,与上半年降幅持平[83] - 甘蔗种植面积扩大101公顷,生物资产公允值亏损减少7830万牙买加元[63] - 生物资产公允值亏损减少390万港元,因甘蔗种植面积扩大101公顷[53] 现金流状况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去年同期的负988.9万港元改善至正840.7万港元,显示运营现金流显著好转[9]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96亿港元,较期初的2.972亿港元增长17.6%[9]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达1.23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9.4万港元大幅增加,主要因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增加至1.238亿港元[9]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44.2万港元,主要来自非控股权益垫款1.156亿港元[9] - 添置物業、廠房及設備支出從2024年同期的3,125千港元大幅增加至12,376千港元,增長296.0%[24][34] 资产和存货变动 - 存货激增330%至4826万港元(2024年末:1122.3万港元)[6] - 公司存货增加3719.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13.9万港元增加37%[9] - 食用糖及糖蜜存货账面值大幅增至32,896千港元,较去年末152千港元增长215倍[36] - 存货总额达78,782千港元,较去年末42,179千港元增长86.8%[36] - 非流動資產從2024年末的5,210千港元大幅增加至12,233千港元,增長134.8%[26] - 在长甘蔗生物资产期末结余为10,428千港元,较期初15,849千港元下降34.2%[35] - 甘蔗种植成本资本化金额为36,75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49,056千港元减少25.1%[35]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达42,796千港元,减值率高达97.5%[37] 负债和资本结构 - 流动负债净额增至11.25亿港元,资产负债率超1000%[6]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达11.249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1.079亿港元有所增加[11] - 公司负债净额为11.359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1.268亿港元略有上升[11] - 公司總負債從2024年末的1,192,528千港元增加至1,246,008千港元,增長4.5%[20][21] - 总借贷从11.748亿港元增至12.025亿港元,其中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从6.313亿港元增至6.599亿港元[68] - 公司拥有人应占资本亏绌从9.086亿港元扩大至9.162亿港元[6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达558,010千港元,其中518,099千港元为应付广垦糖业可换票据款项[42] - 租赁负债现值为24,533千港元,其中超过五年期部分占77.6%[43] - 已发行股本为2,191,180千股,面值总额219,118千港元[44] - 逾期超过365日的贸易应付款项为295千港元,较去年末280千港元增长5.4%[42]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2630.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59.1万港元大幅增长370%[9] - 主要股东广垦糖业承诺在2025年12月31日前不要求偿还5.181亿港元的应付款项[11] 现金和银行结余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长17.7%至3496.1万港元(2024年末:2971.7万港元)[6]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34,961千港元,较去年末29,717千港元增长17.6%[39] - 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从2970万港元增至3500万港元,增长17.8%[70] 汇兑和公允值变动 - 汇兑差额收益降至397.9万港元(2024年同期:802.8万港元)[5] - 生物资产公允值变动亏损收窄77.1%至117.2万港元(2024年:511.4万港元)[4] 非控股权益和关联方交易 - 非控股权益亏损占比增至43.1%(2024年同期:8.9%)[4] - 公司无任何关联方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付款项,且无资产抵押[49][50] - 公司持有广垦糖业70%股权和广垦橡胶100%股权[94] 经营业绩(牙买加元表述) - 经营亏损净额从5780万牙买加元扩大至3.907亿牙买加元,增幅576%[63] 员工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01名全职雇员(较2024年末144名减少29.9%)及449名临时雇员(较2024年末408名增长10.0%)[78] 股东结构 - 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369,988,785股,占已发行股本约62.52%[92] - 广垦糖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0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3.69%[92] - 广垦橡胶(新加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69,988,785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2.32%[92] - Hollyview International Limited及关联方合计持有公司股份约215,943,083股,占已发行股本约9.70%-9.86%[92] - 胡野碧先生被视为拥有Hollyview持有的212,495,083股股份权益[94] - 李灵修女士实益拥有3,448,000股股份[94]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因独立非执行董事退任曾违反多项上市规则要求[97] -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失去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导致董事会结构不符合规定[97][98] - 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新增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重新符合上市规则要求[98] - 审核委员会确认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并于8月29日获董事会批准[101] - 公司及子公司期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103]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准则[102] - 报告包含前瞻性陈述提示实际业绩可能存在重大差异[104]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走高!芯片、黄金股强势上扬,农产品等少数板块飘绿
格隆汇· 2025-09-05 08:43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收涨1.43%至25417.98点,国企指数涨1.34%,恒生科技指数涨1.95%至5687.45点 [1][2] - 南向资金净买入56.2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7.39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48.84亿港元 [21] 科技板块 - 权重科技股集体上涨,快手涨4.36%,腾讯控股涨2.19%,京东集团、美团、阿里巴巴、网易、百度集团均涨超1% [2][3][4] - 哔哩哔哩涨0.74%,小米集团微涨 [4] 风电行业 - 风电股涨幅居前,金风科技大涨18.06%,中国高速传动涨12.32%,龙源电力涨5.71% [2][4][5] - 行业在手订单约300GW,头部企业订单同环比增长,预计下半年装机需求延续高增 [6] 半导体与芯片 - 半导体芯片股走强,地平线机器人涨9.12%,晶门半导体涨5.62%,中芯国际涨4.82% [2][6][7] - 工信部提出2025-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5%以上,规模以上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左右 [7] 有色金属与黄金 - 黄金股走高,潼关黄金涨5.88%,山东黄金涨5.87%,紫金矿业涨5.85% [2][8][9] - 摩根大通报告称美联储独立性担忧推动黄金交易,高盛预测金价可能涨至每盎司5000美元 [9] 锂电池板块 - 锂电池股活跃,中创新航涨18.37%,天齐锂业涨13.33%,天能动力涨12.81% [10][11] - 2025年上半年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300亿元,同比涨幅70%至80% [11] 医药外包行业 - 医药外包概念反弹,昭衍新药涨8.89%,康龙化成涨8.65%,泰格医药涨7.47% [12][13] - 2025年上半年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3.7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82% [13] 光伏太阳能 - 光伏太阳能股拉升,协鑫新能源涨26.67%,阳光能源涨21.11%,新特能源涨17.28% [14][15] - 我国新型储能上半年累计装机突破100吉瓦,预计2030年达到291吉瓦 [15] 农产品板块 - 农产品板块下挫,华联国际跌29.79%,润中国际控股跌4.17%,十月稻田跌1.45% [16][17] 个股表现 - 方舟健客涨近15%,2025年上半年收入14.94亿元同比增长12.9%,净利润扭亏为盈达1250万元 [17][18][21]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9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08:42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9月3日收盘 共有91只股票创52周新高 其中亮晴控股(08603)以109.42%创高率位居首位 华联国际(00969)和硕奥国际(02336)分别以59.09%和45.10%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创高率超过20%的股票包括天瑞汽车内饰(06162)26.58% 圣诺医药-B(02257)24.40% 国际商业结算(00147)24.07% 三叶草生物-B(02197)23.44% [1] - 生物医药板块多只股票表现突出 包括嘉和生物-B(06998)10.89% 创胜集团-B(06628)7.00% 基石药业-B(02616)6.72% 和铂医药-B(02142)4.08% [1][2] - 资源类股票表现强劲 招金矿业(01818)创高率7.78% 江西铜业股份(00358)6.50% 灵宝黄金(03330)6.05% 中国黄金国际(02099)5.28% 山东黄金(01787)4.70% [1] - 大型企业如紫金矿业(02899)创高率2.07% 周大福(01929)3.01% 福耀玻璃(03606)3.01% 农夫山泉(09633)0.59% 万洲国际(00288)0.82%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荣晖控股(08213)以13.79%创低率位居新低榜单首位 环球友饮智能(08496)和均安控股(01559)分别以6.12%和5.97%创低率位列其后 [3] - 房地产相关股票表现疲软 合景悠活(03913)创低率4.80% 世茂集团(00813)3.28% 时代中国控股(01233)1.92% [3] - 部分科技和医疗股出现下跌 找钢集团-W(06676)创低率1.82% 拨康视云-B(02592)0.20% 银诺医药-B(02591)0.05% [3]
华联国际(00969)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1:19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華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969 | 說明 | | 普通股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 2,191,180,000 | | 0 | | 2,191,18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 2,191,180,000 | | 0 | | 2,191,180,000 |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
华联国际(00969.HK)中期营业额同比减少约16.4%至735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9 13:5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营业额减少16.4%至7350万港元 [1] - 期内亏损增加250万港元至1310万港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为0.34港仙(去年同期为0.41港仙) [1]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去年同期亦未派息) [1] 公司治理 - 委任马耀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2]
华联国际(00969)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747.1万港元,同比减少22.7%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3:13
财务表现 - 营业额7348.6万港元 同比减少16.3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747.1万港元 同比收窄22.7% [1] - 每股亏损0.341港仙 [1] 盈利能力 - 毛利金额及毛利率小幅增加 [1] - 毛利率提升主要由于期内售价调整 [1]
华联国际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747.1万港元,同比减少22.7%
智通财经· 2025-08-29 13:10
财务表现 - 营业额7348.6万港元 同比减少16.3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747.1万港元 同比收窄22.7% [1] - 每股亏损0.341港仙 [1] 盈利能力 - 毛利金额及毛利率小幅增加 [1] - 毛利率提升主要由于期内售价调整 [1]
华联国际(0096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2: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同比下降16.4%至7348.6万港元(上年同期8789.6万港元)[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营业额为7348.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789.6万港元下降16.4%[15][16] - 集团营业额减少16.4%至7350万港元(去年同期:8790万港元)[37] - 毛利润同比下降15.4%至2851万港元(上年同期3368.2万港元)[3] - 整体毛利减少520万港元至2850万港元,毛利率微升0.5个百分点至38.8%[37] - 期间亏损扩大至1312.4万港元(上年同期1060.7万港元)[3] - 除税前亏损从1060.7万港元扩大至1312.4万港元,增幅23.7%[15][16] - 期内亏损增加250万港元至1310万港元(去年同期:1060万港元)[37] - 公司期间亏损为747.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66.6万港元减少22.7%[26] - 每股基本亏损改善至0.341港仙(上年同期0.441港仙)[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成本总额为2292.8万港元,同比增长12.8%,其中汇兑亏损大幅增加62.9%至1265.2万港元[23] - 财务成本增加260万港元,主因未变现外汇亏损[38] - 财务成本增加约2.424亿牙买加元(约1500万港元),主要因未变现外汇亏损增加[47] - 存货成本确认为开支4497.6万港元,同比下降17.0%[24] - 员工薪酬总额为33.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其中牙买加业务占32.6百万港元[58] - 牙买加最低工资上涨6.7%推高员工成本[5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食用糖业务分部业绩亏损224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54.1万港元扩大783%[15][16] - 糖业分部净亏损约3.907亿牙买加元(约2240万港元),同比减少3.329亿牙买加元(约1990万港元)[47] - 支援服务业务营业额为零港元,经营溢利净额约430万港元(上年同期:经营亏损60万港元)[48] - 乙醇业务经营溢利净额约80万港元(上年同期:经营亏损70万港元)[49] - 正乐集团毛利减少9060万牙买加元(约440万港元)[46]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所有收入均来自牙买加地区,无其他地区收入[20] - 牙买加市场销售额占比维持100%,无出口业务[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原糖及糖蜜价格温和上涨2%至4%[64] - 2025年全年收益预期双位数下降与上半年降幅持平[64] - 甘蔗产量有望提升因天气好转及新收割机投入[64] - 乙醇厂房建设继续暂停[68] 其他财务数据 - 流动负债净额达11.25亿港元(上年末11.08亿港元)[5][7] - 负债净额增至11.36亿港元(上年末11.27亿港元)[5][7] - 存货大幅增长330%至4826万港元(上年末1122.3万港元)[5]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长17.6%至3496.1万港元[5] - 流动比率维持低位0.08倍(流动资产9788万港元/流动负债12.23亿港元)[5] - 公司总资产达11.0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58亿港元增长67.3%[15][16] - 公司总负债达12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9.25亿港元增长4.5%[15][16] - 食用糖业务资产增长94.0%,从4875.1万港元增至9450.7万港元[15][16] - 非流动资产从521万港元增至1223.3万港元,增长134.8%[21] - 食用糖及糖蜜存货账面值激增215倍至3289.6万港元[1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维持在4279.6万港元高位,超365天账龄占比达97.5%[33]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达5.58亿港元,其中5.18亿港元为应付广垦糖业的可换票据款项[36] - 公司拥有人应占资本亏绌约9.162亿港元(2024年末:约9.086亿港元)[50] - 集团总借贷约12.025亿港元(2024年末:约11.748亿港元),其中应付广垦糖款项5.181亿港元[51] - 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约3500万港元(2024年末:约2970万港元)[53] - 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入净额约840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1230万港元[53] 运营和资产变动 - 食用糖业务资本支出大幅增加,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从312.5万港元增至1237.6万港元,增长296%[18]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从149.9万港元增至334.2万港元,增长123%[18]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增长122.9%至334.2万港元[22] - 公司资本支出大幅增长296.0%至1237.6万港元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28] - 在长甘蔗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亏损117.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77.1%[29] - 甘蔗种植面积扩大101公顷,生物资产公允值亏损减少390万港元[38] - 甘蔗种植面积扩大101公顷,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亏损减少约7830万牙买加元(约390万港元)[47] - 原糖销量减少21.0%至4936吨,糖蜜销量减少24.0%至7990吨[41] - 原糖平均售价上涨7.2%,糖蜜平均售价上涨16.6%[42] - 甘蔗压榨量减少12.8%至15.37万吨,原糖产量减少13.7%至9500吨[43] - 原糖及糖蜜产量减少导致毛利下降约1.335亿牙买加元(约730万港元)[47] - 全职雇员减少至101名临时雇员增加至449名[59]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广垦糖业提供5.18亿港元还款宽限期至2025年底[8] - 公司未计提所得税支出,且不派发中期股息[27] - 公司无资产抵押和重大资本承担[56][57] - 曾违反上市规则独立董事人数及专业委员会组成要求[72] - 审核委员会批准中期财务报表现已符合披露要求[73]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5] - 中期业绩公告发布于香港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76] - 公司将于2025年寄发中期报告予股东[76]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76] - 执行董事5名包括吴树荣、黄丽萍、王相、刘俊及李宝剑[76] - 独立非执行董事3名包括石柱(暂停职务)、马耀添及郑璟烨[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