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金融(00888)

搜索文档
贝森金融(00888)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8 08:4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入约2.982亿港元,较去年约5.136亿港元(经重列)减少约41.9%[5][10]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44亿港元,2019年为盈利约2080万港元[6][11][85][89] - 2020年收入减少约2.154亿港元,部分被专利费、特许权及管理费减少约2190万港元和员工支出减少约5360万港元抵销[6][11][85][89] - 2020年减值亏损拨备净额增加约1.102亿港元,主要来自金融服务业务商誉减值亏损拨备约9990万港元(2019年约920万港元)和媒体业务资产减值亏损拨备约2680万港元(2019年约30万港元)[6][11][85][89] - 2020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未变现亏损净额约8590万港元,2019年为变现及未变现收益净额约7430万港元[6][11][85][89] - 董事不建议就2020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19年亦无[7][12][156][162] - 2020年全年收入约2.982亿港元,2019年约5.136亿港元(经重列),整体下降[71][74][77] - 2020年除税前亏损3.45393亿港元,2019年盈利3205.4万港元[71] - 2020年盈利净额亏损3.43973亿港元,2019年盈利2076.6万港元[71] - 2020年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亏损率为99.2%,2019年盈利率为15.6%[71] - 2020年净亏损率为115.3%,2019年盈利率为4.0%[71] - 2020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约1.124亿港元,2019年经营活动所用约1.236亿港元(经重列)[88][92] - 2020年资本开支约230万港元,2019年约1140万港元(经重列)[88][92] - 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519亿港元,2019年约8070万港元[93][98] - 2020年公司负债约1.657亿港元(2019年约2.661亿港元),2020年利率2.8% - 10.0%,2019年除约3910万港元可变利率外为3.3% - 9.5%,2020年资产负债率42.8%(2019年36.9%)[96] - 2020年备用银行信贷额度3000万港元,与2019年相同[97] - 2020年净流动资产约1.426亿港元(2019年约2.77亿港元经重列),总资产约6.21亿港元(2019年约10.962亿港元)[97] - 2020年末集团债务约1.657亿港元,2019年末约2.661亿港元,2020年末资本负债比率为42.8%,2019年末为36.9%[99] - 2020年末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1.426亿港元,2019年约2.77亿港元;资产总值约6.21亿港元,2019年约10.962亿港元[100] - 2020年末约3220万港元银行存款被抵押,2019年约9870万港元[102][106] - 2020年公司确认汇兑收益约120万港元,2019年约70万港元[103][107] - 2020年集团资本开支约330万港元,2019年约1140万港元;2020年末资本承担约4120万港元,2019年约5490万港元[104][108] - 2020年末集团有113名全职雇员,2019年为179名;2020年员工成本约8070万港元,2019年约1.343亿港元[115][120] - 2020年公司根据股份期权计划授予1.1802亿份股份期权,其中5780万份失效,年末有6022万份未行使,2019年为零;2020年相关费用约930万港元,2019年为零[12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1150万股股份,2019年为1761万股[123][12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份奖励计划授出股份在综合损益表确认开支约为350万港元,2019年约为2060万港元[123][12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根据购股期权计划授出1.1802亿份公司购股期权,2019年为零[12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5780万份购股期权失效,2019年为零[12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根据购股期权计划有6022万份授出而尚未行使的购股期权,2019年为零[12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购股期权计划授出的购股期权在综合损益表确认开支总额约为930万港元,2019年为零[12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本无变动[181] 公司业务结构及运营事件 - 公司主要从事金融服务业务和媒体业务,金融服务业务包括外部资产管理服务、基金管理服务等,媒体业务涵盖多种广告业务及综合营销服务[8][13][15][16][17][19] - 2020年4月30日完成出售中体保险100%股权,所得款项净额约2700万港元,代价为人民币8050万元(可予调整)[15][17] - 2020年12月16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贝森企业融资有限公司获证监会授出进行第6类(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受规管活动的牌照[15][18][43][46] - 自2020年末公司实施措施减少巴士候车亭广告和广告牌广告业务运营亏损以缓解财务压力[21] - 公司巴士车身及车厢广告与九巴和龙运的独家特许权于2020年6月30日到期,7月1日起获新巴和城巴独家特许权[22][24][56][59] - 公司自2018年12月起持牌进行证券交易、证券意见和资产管理受规管活动[32][35] - 公司获得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务有限公司及城巴有限公司的巴士车身广告及车厢广告业务独家特许权,自2020年7月1日起生效[59] - 公司实施措施监察流动资金状况及营运资金充足性,包括积极收款、终止亏损业务、出售附属公司及探索筹资活动[70] - 公司审查年结日後18个月现金流量预测,预计有足够资金满足营运资金及资本支出需求[65][68] - 2019年2月22日,公司与BeiTai Investment Limited订立认购协议,认购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权益[58][61] - 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主要从事提供金融服务和涵盖香港多个广告平台的媒体销售及广告服务[155][161] 金融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7900万港元,较2019年约1.295亿港元减少约39.0%[32][35][74][77] - 2020年确认金融服务业务的商誉减值亏损约9990万港元,2019年为零[33][36][76][79] - 2020年12月31日,EAM服务客户资产规模降至约48亿港元,2019年约61亿港元[34][37] - 2020年EAM服务收入约3520万港元,较2019年约3960万港元减少约11.3%[34][3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基金管理服务承诺管理资产总值约为85亿港元,2019年约为86亿港元;2020年该服务收入约为3250万港元,2019年约为5430万港元[39][44] - 2020年出售中体保险完成,获出售收益约220万港元,2019年确认商誉减值亏损约920万港元[42][46] 媒体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媒体业务收入约为2.193亿港元,2019年约为3.842亿港元,减少约42.9%[48][53][74][77] - 2020年媒体业务确认资产减值亏损约2700万港元,2019年约为50万港元;其中资产减值亏损约2680万港元,2019年约为30万港元[50][53] - 自2020年底,公司采取措施减少巴士候车亭及广告牌广告业务运营亏损[51][54] 投资基金相关数据变化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对投资基金投资1.03亿港元,占比约71%,2019年投资0.93亿港元,占比约75%,投资基金公允价值从2019年底约1.675亿港元降至2020年底约0.95亿港元[23][2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已投资1.03亿港元于投资基金,占投资基金资本承诺总额约71.0%,2019年投资9300万港元,占比约75.0%[63][6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投资基金公允价值降至约9500万港元,约占公司资产总值的15.3%,2019年约为1.675亿港元,占比约15.3%[63][66] - 2020年公司自投资基金录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未变现亏损约8240万港元,2019年为未变现收益约7450万港元[63][66] - 2020年末集团对投资基金投资1.03亿港元,占比约71.0%,2019年投资9300万港元,占比约75.0%;2020年末投资基金公允价值约9500万港元,2019年约1.675亿港元;2020年录得未变现亏损约8240万港元,2019年为未变现收益约7450万港元[111][116] 公司未来展望及策略 - 新冠疫情、经济疲软和市场不稳定对公司业务影响预计持续,业务运营仍具挑战性,但2021年业务表现将逐步恢复[27][29] - 公司将谨慎监测市场和疫情发展,适时调整业务资源分配并把握投资机会[27][29] - 公司认为未来几年AUM和收入增长受疫情、经济和政治因素限制[33][36] - 预计2021年上半年香港经济或继续收缩,下半年零售业有望逐步复苏[57] - 预计2021年上半年客户广告支出仍保守,公司将在巴士车身及车厢平台发挥创意促业务增长[57] - 公司将继续审查策略,有效分配资源,与许可方协商争取更好条款[57] - 公司预计2021年上半年客户对广告开支保守,特别是家外媒体[60] 公司董事及人员相关信息 - 马蔚华博士72岁,2017年11月21日及2018年5月29日分别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及主席[127][132] - 徐沛欣先生49岁,2017年11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有逾12年企业行政管理及投资经验[131][134] - 孙雷先生51岁,2018年12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有超17年金融行业经验[135] - 朱东先生47岁,2017年12月13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有超25年会计、企业融资及顾问服务经验[136] - 孙磊51岁,2018年12月24日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有超17年金融行业经验[139] - 朱冬47岁,2017年12月13日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有超25年会计、企业融资及顾问服务经验[140] - 齐大庆56岁,2017年11月21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5年起任多间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或独立非执行董事[141][142][145] - 陈亦工50岁,2017年11月21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3年3月起任Ambow Education Holding Ltd.独立董事[143][144][146] - 冯中华50岁,2017年11月21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任AirMedia Group Inc.董事[148][149] - 马蔚华自2020年8月4日起任广东群兴玩具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2575)独立董事[151] - 除已披露者外,无其他根据《上市规则》第13.51B(1)条须披露的董事资料[151] - 2020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的董事中,马蔚华博士、孙磊先生及陈亦工先生将在即将举行的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并愿膺选连任[183][18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马蔚华博士于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1100万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0.93%[19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徐沛欣先生于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68168.8005万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57.53%[19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孙磊先生于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1234万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1.04%[19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朱冬先生于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权益总额为500万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0.42%[19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齐大庆博士、陈亦工先生、冯中华先生于公司股份
贝森金融(00888)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8 08:37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1.627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约2.35亿港元(经重列)减少30.8%[6][9] - 2020年上半年集团亏损约9640万港元,2019年同期盈利约2680万港元[1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51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8070万港元[19][2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债务约为2.19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2.661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34.5%,2019年12月31日为36.9%[20][2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033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2.765亿港元;资产总值约为9.336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10.962亿港元[25][3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约9870万港元银行存款被抵押,与2019年12月31日持平[26][3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汇兑收益约2.2万港元,2019年同期汇兑亏损约25.7万港元[27][3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及2019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8][3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有123名全职雇员;截至该日止六个月,集团员工成本约5150万港元,2019年同期约7780万港元[35][38]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6267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2.34962亿港元[87] - 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6895.1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6967.8万港元[87]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9686.7万港元,2019年同期盈利2906.1万港元[87] - 2020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46.1万港元,2019年同期开支227.9万港元[8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9640.6万港元,2019年同期盈利2678.2万港元[87] - 2020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8.19港仙,2019年同期每股盈利2.32港仙[8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451,276,000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15,916,000港元有所下降[9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482,373,000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80,251,000港元有所下降[9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279,061,000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03,757,000港元有所下降[9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203,312,000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76,494,000港元有所下降[9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654,588,000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792,410,000港元有所下降[9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值18,864,000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70,555,000港元有所下降[9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635,724,000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721,855,000港元有所下降[9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股本为118,487,000港元,与2019年12月31日持平[9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储备金为517,237,000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603,368,000港元有所下降[94] - 2020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721,855,000港元[9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亏损96,406,000港元[9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为289,000港元[9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 - 96,117,000港元[96]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35,724,000港元[96] - 2019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722,094,000港元[99] - 2019年上半年公司盈利26,782,000港元[99]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为5,000港元[99]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26,787,000港元[99]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739,045,000港元[9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321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18976000港元[10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496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73258000港元[10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64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47390000港元[103] - 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58053000港元,2019年同期减少净额为139624000港元[103]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0107000港元,2019年为95403000港元[103] - 2020年上半年已收利息为5002000港元,2019年为828000港元[102] - 2020年上半年已付香港利得税为3406000港元,2019年为196000港元[102] - 2020年上半年已付中国所得税为168000港元,2019年为634000港元[10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销售为162,67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34,962千港元[12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LBITDA)/EBITDA为 - 105,518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8,946千港元[12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租赁负债利息除外)为9,65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4,858千港元[12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折旧及摊销为18,969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3,378千港元[12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96,867千港元,2019年同期盈利为29,061千港元[125] - 2020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933,649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096,167千港元[129] - 2020年6月30日负债总值为297,925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74,312千港元[12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为162,67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34,962千港元[13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1,490千港元,2019年为939千港元[13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净额为67,461千港元,2019年为68,739千港元[13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总计68,951千港元,2019年为69,678千港元[13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摊销为4,623,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4,664,000港元[14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001,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5,412,000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9,345,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3,302,000港元[14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91,003,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1,077,000港元[14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10,118,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5,212,000港元[14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项(抵免)/开支总额为 - 461,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2,279,000港元[14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约为96,406,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盈利约26,782,000港元[149][15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租赁负债减少约825,000港元,使用权资产作出相应调整[150][15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资产成本约为3,118,000港元[150][15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商誉账面价值为108,358,000港元,较年初减少70,086,000港元[156]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71,536,000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44,497,000港元[176]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124,256,000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73,679,000港元,贷款利率为3% - 12%(2019年为5% - 12%)[180] - 2020年上半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净额约623,000港元,2019年上半年为724,000港元[181]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公司为银行担保抵押银行存款均为97,248,000港元[184] - 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余下存款均为1,450,000港元,已抵押作银行融资担保[185]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0,107,000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75,698,000港元[189] - 2020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17,142,000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8,112,000港元,无计息,60日结算[192] - 2020年6月30日承兑票据为190,000,000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85,000,000港元[197] - 2020年发行承兑票据20,000,000港元,赎回15,000,000港元[19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10000000千股,金额1000000万港元[20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已缴足股本为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1184865千股,金额118487万港元[20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10000000千股,金额1000000万港元[20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及已缴足股本为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1184865千股,金额118487万港元[200] 金融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3770万港元,2019年同期约4900万港元(经重列)[6][9] - 投资咨询服务及基金管理业务的收益增长百分比由2019年12月31日的6%下调至2020年6月30日的零至1%[8][1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服务业务的商誉减值亏损约7010万港元[8][10] - 外部资产管理服务管理资产总值于2020年6月30日降至约47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61亿港元,2020年上半年收入约1560万港元,2019年同期约1880万港元[48][50] - 基金管理服务承诺管理资产总值于2020年6月30日约为86亿港元,与2019年12月31日持平,2020年上半年收入约1520万港元,20
贝森金融(00888)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8 09:0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除税后盈利约2080万港元,较上一年的1630万港元增加[7][8][11] - 2019年公司经营收入总额约5.913亿港元,较去年的4.224亿港元增加约40.0%[8][11] - 2019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约2080万港元,较2018年的1630万港元增加约27.7%[8][11] - 2019年全年收入为506,266千港元,2018年为414,008千港元[85] - 2019年EBITDA为80,356千港元,2018年为31,106千港元;2019年EBITDA利润率为15.9%,2018年为7.5%[85] - 2019年除税前盈利为32,054千港元,2018年为22,812千港元[85] - 2019年盈利净额为20,766千港元,2018年为16,257千港元;2019年净盈利率为4.1%,2018年为3.9%[85]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81港仙,2018年为1.45港仙[85] - 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0,722千港元,2018年为245,737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42,973千港元,2018年为2,331千港元[85] - 2019年资产总值为1,096,167千港元,2018年为952,323千港元[85] - 2019年负债总值为374,312千港元,2018年为230,229千港元;2019年负债资本比率为36.9%,2018年为14.8%[85] - 2019年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721,855千港元,2018年为722,094千港元[85] - 2019年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42,698千港元,2018年为30,824千港元[85] - 2019年公司总经营收入约为5.913亿港元,较2018年的约4.224亿港元增加40%[87][90] - 2019年股东应占盈利约为2080万港元,2018年约为1630万港元[87][90] - 2019年公司经营费用约为5.439亿港元,较2018年的约3.994亿港元增加约1.445亿港元[92][96] - 2019年公司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约为4270万港元,2018年约为3080万港元[95][99] - 2019年公司资本开支约为1310万港元,2018年约为3690万港元[95][9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约为8070万港元,2018年约为2.457亿港元[87][90][10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约为2.661亿港元,2018年约为1.066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36.9%,2018年为14.8%[10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有备用银行信贷额度3000万港元,与2018年持平[105]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约为8070万港元,2018年约为2.457亿港元[107]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债务约为2.661亿港元,2018年约为1.066亿港元;除按可变息率计息的贷款外,所有债务按年息率3%至10%的固定息率计息,2018年为年息率6%至9%;债务须于1至2.5年内偿还,2018年为1至3.5年[108]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36.9%,2018年为14.8%[108]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备用银行融资为3000万港元,与2018年持平[108]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765亿港元,2018年约为3.504亿港元;资产总值约为10.962亿港元,2018年约为9.523亿港元[108] - 2019年公司确认汇兑收益约70万港元,2018年为汇兑亏损约150万港元[111][115] - 2019年公司资本开支约为1310万港元,2018年约为369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未在财务报表作出拨备的已签订合约的资本承担约为1530万港元,2018年约为2230万港元[112][11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金融服务业务分部盈利增加约3100万港元至5260万港元,2018年为2160万港元[9][12] - 2019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已变现及未变现收益净值约7430万港元[9][12] - 2019年外部资产管理之管理资产总值攀升至约港币61亿,基金管理服务之承诺管理资产总值跌至约港币86亿[35][39] - 2019年泰达资产管理及相关公司贡献经营收入约港币9880万,经营费用约港币5840万[35][39] - 2019年保险经纪业务经营收入较去年增加约港币370万至约港币2070万[37][4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媒体业务收入约港币3.842亿,2018年约为港币3.805亿[38][41] - 2019年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为1.221亿港元,较2018年的约3350万港元增加约264.5%[89][91] - 2019年媒体业务收入约为3.842亿港元,较2018年的约3.805亿港元增加约1.0%[89][91] 公司经营成本及开支情况 - 2019年整体经营成本增加,折旧及摊销增加约2490万港元,确认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款开支约2060万港元,注销附属公司的收益减少约1630万港元,融资成本增加约1510万港元[9][12] - 2019年作出递延税项开支及商誉减值亏损约1520万港元,因考虑出售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14][18]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2019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18年也无股息[15][19] - 公司不建议就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發末期股息,2018年亦无股息[168][173] 公司业务出售情况 - 2019年公司拟以8050万元人民币出售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100%股权[23] - 公司拟出售中体保险10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8050万元[26] - 公司于2020年2月18日就出售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订立有条件协议,完成后将停止在中国内地提供保险经纪服务业务[16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从事金融服务和媒体业务,完成出售后将停止在中国提供保险经纪服务[171] 业务投标及特许经营权情况 - 2019 - 2027年巴士车身及车厢广告独家牌照投标未成功,公司认为对媒体业务有不利影响但可管理[25] - 2020 - 2027年巴士车身广告及巴士车厢广告独家特许权投标未中标[27] - 巴士车身及巴士车厢广告业务现有特许经营权将于2020年6月30日到期,公司将探索业务多元化可能并提升媒体运营成本效益[44][47]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预计2020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逐渐恢复,将创造更多投资等活动[29][32] - 公司将专注金融服务业务增长,支持媒体业务提升价值及竞争力[29][32] - 公司将继续物色金融服务业务投资机会,监控市场并实施控制措施[30][32] 公司子公司合约情况 - 2017年12月14日,公司子公司与安恺注册股东订立结构性合约,获中体保险财务和业务运营控制权,其财务业绩自该日起并入公司财报[45][48] - 中体保险唯一注册股东为安恺,安恺注册股东为江小林(持股99%)和石鹏飞(持股1%)[46][49] - 借款协议中,子公司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贷款,用于收购安恺全部股权和中体保险30%股权,协议期限10年,可自动延长10年[51][56] - 独家技术支持和服务协议中,子公司提供服务,安恺等支付净利润作服务费,协议期限10年,可按子公司选择无限制延长[54][57][59][63] - 独家购股权协议中,注册股东和安恺授予子公司独家权利,可转让安恺股权或资产,协议自借款协议签订日生效,由子公司书面终止[60][62] - 授权书方面,注册股东不可撤销地授予子公司独家权力[63] 公司投资情况 - 2019年2月22日,公司承诺出资9300万港元认购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权益,占投资基金合伙权益75%[119][125] - 2019年12月31日,投资基金中投资的公允价值约1.67452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5.3%;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投资基金未变现净收益约7445.3万港元,2018年无[121][126] 公司员工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有179名全职员工;2019年公司员工成本约为1.343亿港元,2018年为8980万港元[13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有179名全职雇员[133] - 2019年度集团员工成本约为港币1.343亿元,2018年为港币8980万元[133] 公司管理层情况 - 马蔚华博士71岁,2017年11月21日及2018年5月29日分别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及主席[136][140] - 徐沛欣先生48岁,2017年11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有逾11年企业行政管理及投资经验[143][144] - 孙磊先生50岁,2018年12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有16年以上金融行业经验[145][146] - 马博士自2015年6月起为联想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4年8月起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独立非执行董事[137][140] - 马博士曾于2013年12月 - 2019年12月任邮储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138][140] - 马博士曾于2013年10月 - 2019年12月任中国东方航空独立非执行董事[138][140] - 马博士曾于2013年7月 - 2017年6月任华润置地独立非执行董事[138][140] - 徐先生曾于2005年6月 - 2012年6月任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Beijing), Ltd.创业合伙人[143][144] - 朱冬46岁,2017年12月13日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有超24年会计、企业融资及顾问服务经验[148][149] - 齐大庆55岁,2017年11月21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审核委员会主席等,自2005年起任Sohu.com Inc.独立董事等[151][153][154][155] - 陈亦工49岁,2017年11月21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提名委员会主席等,自2013年3月起任Ambow Education Holding Ltd.独立董事[157][158][160] - 冯中华49岁,2017年11月21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薪酬委员会主席等,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任AirMedia Group Inc.董事[159][161] - 年内及截至报告日期的董事包括非执行董事马蔚华博士(主席)、执行董事许培新先生、孙磊先生(行政总裁)、朱东先生(首席财务官)、独立非执行董事齐大庆博士、陈一功先生、冯中华先生[200] - 许培新先生、朱东先生及齐大庆博士将在即将举行的周年股东大会上轮值退任,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200] 公司注册及营业地点情况 - 公司于百慕达注册成立,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自2019年9月2日起主要营业地点改为香港北角英皇道18号6楼[164] - 公司注册地为百慕达,主要营业地点自2019年9月2日起改为香港北角京华道18号6楼[170] 公司社会责任情况 - 2019年集团支持“地球一小时2019”和“绿领奇兵”等绿色活动[178][184] - 集团推行多项资源利用措施,获世界绿色组织相关奖项[179][180][184][185] 公司合规情况 - 集团业务及运营层面使用非自有资料需获版权方同意,广告需预审,遵守个人资料隐私条例[187][190] - 集团人力方面遵守多项条例保障员工权益福利,企业层面遵守公司、上市及证券期货等条例[188][189][191] 公司客户及员工管理情况 - 集团为留住人才提供全面有竞争力薪酬福利,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193] - 集团积极收集客户反馈,收到投诉24小时内按程序调查[194] - 集团为全体雇员提供完善及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在职培训及发展机会[197] - 集团通过举办慈善、企业社会责任及关怀员工关系活动,促进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197] - 集团主动收集客户反馈,所有投诉在接收后24小时内由负责人员按既定程序展开调查[197] 公司供应商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较大供应商包括外部资产管理顾问、九龙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广告制作或户外媒体
贝森金融(0088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8 08:3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股东应占盈利约为港币26,800,000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约港币22,200,000元[3] - 经营收入总额约为港币304,600,000元,同比增长80%[4]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未变现收益净额增加约港币69,000,000元[3][4] - 总收入从2018年同期的1.667亿港元增至2.321亿港元,增幅为39.2%[22] - 经营盈利为3427.3万港元,相比2018年同期经营亏损2016.5万港元[22] - 公司股东应占期间盈利为2678.2万港元,相比2018年同期亏损2217.1万港元[22] - 公司2019年上半年盈利26,782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亏损22,171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30] - 集团总收入从2018年上半年的166666千港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232134千港元,同比增长39.3%[59] - 综合除税前亏损从2018年上半年20201千港元转为2019年上半年盈利29061千港元[61] - 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盈利为2678.2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2217.1万港元[6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经营费用增加至约港币270,400,000元,同比增长42.8%[5] - 员工支出增加约港币39,100,000元,包含股份奖励计划开支约港币20,600,000元[5] - 汇兑亏损约为港币300,000元,主要因欧元兑港元贬值[11] - 折旧及摊销支出从2018年上半年3228千港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11624千港元,增长260.2%[59] - 股份奖励计划确认开支总额为20,553千港元[97]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13,042千港元,同比增长409%,其中短期雇员福利13,010千港元[11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媒体业务收入约为港币186,000,000元,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为港币46,100,000元[4] - 外部管理资产总值从2018年底的50亿港元增长至2019年6月30日的58亿港元,增幅为16%[16] - 基金管理服务已承担管理资产总值从2018年底的94亿港元下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84亿港元,降幅为10.6%[16] - 新收购的金融业务贡献收入3510万港元及经营费用2790万港元[16] - 保险经纪业务收入从2018年同期的630万港元增至1060万港元,增幅为68.3%[17] - 媒体业务收入从2018年同期的1.604亿港元增至1.86亿港元,增幅为15.9%[17] - 金融服务分部收入从6284千港元大幅增至46151千港元,增幅达634.5%[59] - 媒体分部收入从160382千港元增至185983千港元,增长16.0%[59] - 金融服务分部经调整EBITDA从1278千港元增至14972千港元,增长1071.8%[59] - 媒体分部经调整EBITDA从亏损5787千港元转为盈利2588千港元[59] - 商誉账面价值为2.17176亿港元,其中保险经纪业务3873.2万港元,投资顾问及基金管理业务1.78444亿港元[75] - 投资顾问及基金管理业务收益增长假设为4%-6%,保险经纪业务为15%-20%[7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现金净流出189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481.8万港元减少23.5%[32] - 投资现金净流出7325.8万港元,主要因购入公允价值金融资产9300万港元[32] - 融资现金净流出4739万港元,包含股份回购3038.9万港元及债券偿还740万港元[32] - 现金及等价物净减少1.396亿港元,期末余额降至9540.3万港元[32] - 应付款项增加2002.6万港元,同时偿还贷款收回1041.4万港元[32] - 出售金融资产获得款项2965.5万港元[32] - 支付中国所得税63.4万港元,同比增长46.1%[32] - 期初现金余额2.350亿港元,同比减少1.5%[32] - 融资活动包含支付非控股股东股息826.9万港元(去年同期)[32] 投资活动 - 公司投资9300万港元于投资基金BeiTai Investment LP[19] - 从投资基金录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未变现收益6900万港元[1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未变现收益净额为68997千港元[6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产生未变现收益净额6899.2万港元[8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为29,650千港元,全部为第一级估值[103] - 资本承担总额为23,765千港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16,431千港元,附属公司投资7,334千港元[10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港币106,100,000元,较2018年底减少约56.8%[9] - 债务总额约为港币122,800,000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6.6%[9] - 流动资产净值约为港币198,000,000元,资产总值约为港币985,600,000元[9]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18年12月31日的722,094千港元增长至2019年6月30日的739,045千港元,增幅为2.3%[28]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从245,737千港元大幅减少至106,118千港元,降幅达56.8%[2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从零增加至161,876千港元[28] - 应收贷款从25,080千港元增至45,106千港元,增长79.8%[28] - 其他应收账款及按金从24,113千港元增至55,517千港元,增幅达130.3%[28] - 非流动预付款项及按金从54,843千港元增至59,660千港元,增长8.8%[28] - 股份奖励计划相关股份从-29,498千港元变动至-39,334千港元[30] - 累计亏损从140,245千港元改善至113,463千港元,减少19.1%[30] - 流动负债从216,383千港元增至233,547千港元,增长7.9%[28]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18年底的142,023千港元下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124,332千港元,降幅为12.5%[84] - 逾期超过一个月的应收账款从2018年底的18,168千港元减少至2019年6月30日的16,643千港元,降幅为8.4%[84] - 应收贷款总额从2018年底的25,080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19年6月30日的51,200千港元,增幅为104.1%[86] - 无抵押应收贷款从2018年底的0千港元增加至2019年6月30日的26,844千港元[8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8年底的235,027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19年6月30日的95,403千港元,降幅为59.4%[89] - 银行存款及手头现金从2018年底的233,354千港元减少至2019年6月30日的93,130千港元,降幅为60.1%[89] - 应付账款总额从2018年底的4,043千港元增加至2019年6月30日的10,557千港元,增幅为161.2%[90] - 三个月内到期的应付账款从2018年底的4,043千港元增加至2019年6月30日的10,500千港元,增幅为159.7%[90] 会计政策和租赁 - 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涉及租赁会计政策变更[38][39] - 过渡至HKFRS 16时使用加权平均增量借贷利率为2.8%[46] - 2018年12月31日经营租赁承担为15957千港元[48] - 豁免资本化租赁承担为4695千港元(剩余租期于2019年12月31日前到期)[48] - 剩余租赁付款现值为11006千港元(经256千港元利息调整后)[48] - 2019年1月1日确认租赁负债总额为17641千港元(含6635千港元融资租赁负债)[48] - 物业、厂房及设备因租赁资本化增加11006千港元至51757千港元[51] - 流动负债因租赁资本化增加6565千港元至222948千港元[51] - 非流动负债总额因租赁资本化增加4441千港元至18287千港元[51] - 2019年1月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值为19573千港元(含11006千港元自用租赁物业)[51] - 2019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账面值降至15398千港元[51] - 租赁负债现值从2019年1月1日的17641千港元下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12768千港元,降幅达27.6%[53] - 已签订三年租约,年租金约10,541千港元[106] - 经营租赁承担总额15,957千港元,其中一年内10,445千港元,一年后五年内5,512千港元[107] 融资和债务 - 承兑票据发行总额为100,000千港元,年利率9%[93][94] - 发行承兑票据本金额90,000千港元,年利率10%,期限一年[113] 特许权安排 - 特许权费用承担总额311,577千港元,其中一年内197,595千港元,一年后五年内113,982千港元[109] - 特许权有效期介于32至72个月,部分含续期权[109]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徐沛欣先生通过喜昌环球有限公司和贝森资本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57.43%的股份,总计680,508,005股[120][121] - 孙磊先生直接持有公司8,340,000股股份,占比0.70%[120] - 朱冬先生直接持有公司1,000,000股股份,占比0.08%[120] - 喜昌环球有限公司持有的678,259,144股公司股份(占57.24%)已抵押给Fruitful Worldwide Limited[124][126]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在市场上购买了25,356,000股股份,总成本为30,331,200港元[125] - 股份奖励计划已授予获选参与者17,610,000股奖励股份[12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持有32,390,000股公司股份[125] - 东兴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实益持有30,000,000股公司股份,占比2.53%[126] - Cruiser Determined Limited通过保证权益持有103,624,000股公司股份,占比8.75%[126] - 公司购股权计划自采纳以来尚未授出任何购股权,报告期初和期末均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23] - 喜昌持有公司680,508,005股股份[129] - 喜昌抵押678,259,144股股份给Fruitful Worldwide[129][130] - 东兴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0,000,000股股份[129] - 东兴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拥有公司103,624,000股股份的保证权益[129] - Cruiser Determined Limited持有公司103,624,000股股份[129] - 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以总成本30,331,200港元购入25,356,000股公司股份[135] 公司治理和会议 - 公司主席及董事委员会主席缺席2019年6月18日股东周年大会[132]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守则》[133]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告[134] - 外聘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阅[134] 税务事项 - 公司所得税支出为227.9万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拨备72.5万港元,中国所得税拨备89.9万港元[66] - 递延税项转回及确认为65.5万港元[66] 股息政策 - 公司未派发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8] 其他财务数据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从10.678亿股增至11.5267亿股,增幅约8%[69][70] - 按摊余成本列账的金融工具账面值与公允价值无重大差异[104] - 第一级与第二级公允价值计量之间无转移,也无转入或转出第三级[103]
贝森金融(00888)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9 04: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扭亏为盈,除税后盈利约1630万港元,上一财年亏损约750万港元[6][11] - 2018年公司经营收入总额约4.224亿港元,较上一年约3.735亿港元增加约13.1%[7][11]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约1630万港元,2017年亏损约660万港元[7][11] - 2018年全年经营收入约4.224亿港元,较2017年约3.735亿港元增加约13.1%[77][79]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约1630万港元,2017年亏损约660万港元[77][79] - 2018年经营费用约3.994亿港元,较2017年约3.748亿港元增加约2460万港元[82][86] - 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约3080万港元,2017年约7060万港元[85] - 2018年资本支出约3690万港元,2017年约720万港元[85] - 2018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约为3080万港元,2017年约为7060万港元;2018年资本开支约为3690万港元,2017年约为720万港元[8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约为2.457亿港元,2017年约为2.503亿港元[10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约为1.066亿港元,2017年约为7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4.8%,2017年为0.2%[10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备用银行信贷额度为3000万港元,与2017年持平[10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504亿港元,2017年约为4.29亿港元;总资产约为9.523亿港元,2017年约为5.923亿港元[10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约9870万港元银行存款已质押,2017年约为9820万港元[105] - 2018年公司因欧元兑港元贬值确认汇兑损失约150万港元,2017年为汇兑收益约1230万港元[10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约为2.457亿港元,2017年约为2.503亿港元[107]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包括融资租赁负债及承兑票据约为1.066亿港元,2017年约为7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4.8%,2017年为0.2%[107]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504亿港元,2017年约为4.29亿港元;资产总值约为9.523亿港元,2017年约为5.923亿港元[108] - 2018年12月31日,约9870万港元的银行存款已被抵押,2017年为9820万港元[109] - 2018年公司确认汇兑亏损约150万港元,2017年为汇兑收益约1230万港元[110] - 2018年集团产生的资本开支约为3690万港元,2017年约为720万港元;已签订合约但未在财务报表作出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2230万港元,2017年约为1350万港元[112][117] 公司业务盈利及成本情况 - 2018年金融服务分部盈利约2120万港元,媒体分部应占分部盈利增加约380万港元,注销附属公司一次性收益约1370万港元,亏损合约拨备拨回净额减少约1340万港元,整体经营成本增加约240万港元[7][11] - 2018年金融服务分部盈利约2120万港元,媒体分部应占分部盈利增加约380万港元[77][79] - 2018年注销附属公司一次性收益约1370万港元,亏损合约拨备拨回净额减少约1340万港元,整体经营成本增加约240万港元[77][7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2018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17年也未派发[8][12] - 董事不建议就2018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17年:零元)[84][88] 公司收购及业务拓展情况 - 2018年1月公司就收购多家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订立买卖协议,12月14日交易完成,相关公司成为全资附属公司[9][13][15][20] - 2018年公司继续在中国从事体育保险经纪业务,下半年开展人寿保险经纪业务[16][20] - 自2018年起,投资顾问、基金管理及保险经纪业务构成金融服务业务新分部[17][21] - 2018年公司继续在香港发展媒体广告业务,巴士车身广告成绩佳,巴士候车亭广告有新投资[18][21] - 2018年集团完成收购泰达资产管理及相关公司,该公司持牌可进行证券及期货条例项下第1、4、9类受规管活动[114][115][119][120]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底外部资产管理的资产管理规模约50亿港元,基金管理服务的资产管理规模约69亿港元[27] - 2018年保险经纪业务收入约为170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630万港元[29][3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媒体业务收入约为3.805亿港元,2017年约为3.484亿港元[30][33] - 2018年12月31日,外部资产管理的管理资产总值稳定在约50亿港元,基金管理服务的管理资产总值约为69亿港元[31] - 2018年,泰达资产管理及相关公司贡献约1650万港元的经营收入及约180万港元的经营费用[31] - 2018年媒体分部收入约3.805亿港元,较2017年约3.484亿港元增加约9.2%[78][80] - 2018年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3350万港元,来自收购及保险经纪服务[78][80] 巴士候车亭广告业务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巴士候车亭广告服务提供超480个已发展巴士候车亭用于广告宣传,未来每年将发展100个[35][38] 结构性合约情况 - 2017年12月14日,公司子公司与安恺订立结构性合约,获得中体保险的中国金融及业务经营控制权[36][39] - 安恺的注册股东为江小林先生(99%股权)及石鹏飞先生(1%股权)[37][40] - 结构性合约中的贷款协议,子公司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贷款,期限10年,可自动续期10年[42][44] - 独家技术支持和服务协议中,子公司提供服务,安恺及其关联公司支付净利润作为服务费,子公司有权调整费用[45] - 子公司有权对安恺的人员任用提建议、任命董事和高管、终止人员职务,并可随时获取财务信息[46] - 外商独资企业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贷款,用于江先生和石先生收购安恺全部股权及安恺收购中体保险30%股权,借款协议年期10年,可自动延长10年[47] - 安恺及其附属公司或相联公司就外商独资企业服务支付纯利作服务费,外商独资企业有权调整费用[48] - 独家技术支持和服务协议年期为自借款协议签订日期起计10年,可按外商独资企业选择延长,无次数限制[49,53] - 独家购买权协议自借款协议签订日期起生效,仅外商独资企业书面提出时终止,注册股东及安恺将以最低代价转让股权或资产[50,52,54,55] - 授权委托书自借款协议签订日期起生效,于独家技术支持和服务协议年期内有效,外商独资企业获多项股东权力[56,57,61] - 股权质押协议自借款协议签订日期起生效,注册股东质押安恺股权作担保,于最早满足条件时终止[58,59,62,63] - 结构性合约可能不符合中国监管规定未来变动,控制和享有经济利益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各方可能存在潜在利益冲突[66,68] - 公司已获中国法律意见,结构性合约未违反现行监管要求,将持续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并采取必要行动[70] - 当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实践对外国所有权的限制取消时,公司将解除结构性合约[70] - 结构性合约含争议解决条款,规定仲裁及法院可授予临时补救措施,指定香港法院有管辖权[71] 配售事项情况 - 2018年4月24日完成配售事项,配售1.875亿股新股份,每股配售价格为1.44港元,所得款项总额为2.7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696亿港元[91][92][93][94]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赎回2.2亿港元承兑票据、投资1000万港元于智能巴士站互动广告屏幕、396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按拟定用途悉数动用[96][97][100] 收购泰达资产管理情况 - 收购泰达资产管理及该等公司的代价为2.7亿港元,其中5000万港元已现金结算,2.2亿港元以发行承兑票据方式结算并于同日赎回,承兑票据年利率为3%[98][99][101] 员工及激励计划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有179名全职雇员[123][127] - 2018年6月8日公司采纳购股期权计划,8月24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124][125][127] 公司资金动用情况 - 自公司上市以来,集团为相关业务发展及开支已动用约5.38亿港元[126][128] 公司管理层情况 - 徐沛欣47岁,2017年11月21日任公司执行董事,有超10年企业管理和投资经验,曾在零售和医疗保健行业设计执行投资策略,航美传媒于37座机场设数码电视屏幕、32座机场设数码相框[135][136] - 孙磊49岁,2018年12月24日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有超15年金融行业经验,泰达资产管理2018年12月14日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38][139] - 朱冬45岁,2017年12月13日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有超23年会计、企业融资及顾问服务经验[140][141] - 马博士70岁,2017年11月21日及2018年5月29日分别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及主席,曾于1999 - 2013年任招商银行执行董事等职[132] - 马博士自2013年10月起任中国东方航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3年12月起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131][133] - 马博士自2015年6月起任联想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4年8月起任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独立非执行董事[131][133] - 马博士曾于2010年5月 - 2015年5月任中国石油化工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13年7月 - 2017年6月任华润置地独立非执行董事[131][133] - 马博士曾于2011年6月 - 2015年3月任盈利时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13年1月 - 2016年5月任国泰君安证券独立非执行董事[131][133] - 徐沛欣曾于2005年6月 - 2012年6月任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Beijing), Ltd.创业合伙人,2013年9月 - 2016年12月任航美传媒董事[135][136] - 朱冬曾于2015年12月 - 2017年11月任幸福控股(香港)主席兼执行董事,于2012年12月 - 2017年10月任天下图控股执行董事[140][141] - 齐大庆博士54岁,2017年11月21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96年获密歇根州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143][146][147] - 陈亦工先生48岁,2017年11月21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92年获北京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法律博士学位[150][154] - 冯中华先生48岁,2017年11月21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9年获北京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52][154] - 齐博士自2005年起任Sohu.com Inc.独立董事,自2014年起任Momo Inc.独立董事[145][148] - 陈先生自2013年3月起任Ambow Education Holding Ltd.独立董事[151][154] - 冯先生曾于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任AirMedia Group Inc.董事[152][15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情况 - 本报告为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57][162] - 报告仅涵盖公司香港业务,其相当于集团的大部分投资及业务[157][162] - 报告按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27所载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59]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所载的“遵守或解释”条文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159] 公司上市及业务覆盖情况 - 公司在港交所上市18年[170][171] - 2018年上半年公司开始在中国从事保险经纪业务,但报告仅涵盖香港业务[173][175] 公司社会责任活动情况 - 公司获世界绿色组织2018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办公室及健康工作间奖励计划[185][186] - 公司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一小时2018”活动[185][186] - 公司支持绿领行动之绿领奇兵[185][186] - 公司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授予“15年Plus商界展关怀2018/19”标志[185][186] - 公司支持奥比斯世界视觉日2018[185][186] - 公司支持香港公益金-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