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铸晨81(00810)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铸晨81(00810) - 致登记股东 – 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9-15 08:52
报告通知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通知刊发2025中期报告[2][8][11] - 公司通讯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2][8] 股东通讯 - 股东可选择收取印刷本或电邮通讯,提供有效邮箱可收电子通讯[4][9][14] - 填妥签署表格可寄回或电邮指定邮箱,未作选择等表格无效[1][2] 咨询方式 - 对通知有查询可于工作日9:00 - 18:00致电热线(852) 2980 1333 [5][10]
中国铸晨81(00810) - 致非登记股东 – 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15 08:49
报告发布 - 公司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分别上传至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2][5] 报告获取 - 无法接收或浏览网站版本可申请印刷本,公司免费寄送[3][6] 非登记股东通讯 - 非登记股东欲电子接收公司通讯需联系中介提供邮箱[4][6][9] - 未收到有效邮箱公司只能发送登载通知印刷本[4][6] 咨询方式 - 咨询通知事宜可在工作日9:00 - 18:00致电(852) 2980 1333[5][7] 其他说明 - 通知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7] - 公司名称为中国铸晨81金融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10[9]
中国铸晨818月末每股资产净值约为0.16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5 08:44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公司每股未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约为0.16港元 [1] - 以已发行1.7亿股普通股计算 [1]
中国铸晨81(0081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5 08:41
资产净值变化 - 公司资产净值下降至约2800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3190万港元减少约12.5%[7] - 每股资产净值降至0.17港元,较2024年末的0.19港元下降10.5%[7] - 集团资产净值从2024年末的3186.2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2804.5万港元,降幅约12%[158] - 每股资产净值为0.165港元,基于2804.5万港元净资产及169,707,187股已发行普通股计算[158] - 每股资产净值从0.19港元下降至0.17港元[97]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表现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组合价值约2020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010万港元微增0.5%[8] - 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录得净收益约22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830万港元实现扭亏[22] - 香港上市股本投资组合录得公允值收益净额约220万港元[16][18] - 恒指及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升20%及18.7%,推动公司上市股本投资组合产生公允价值收益净额约220万港元,而前期为亏损净额约830万港元[26]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实现收益净额215.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826.5万港元[95]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额为2016.7万港元,较期初的2006.5万港元略有增加[97]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上市股本证券于2025年6月30日公允值为20,233千港元,较2024年末20,065千港元增长0.84%[113] - 第1级公允值计量上市股本证券从2024年末18,487千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18,495千港元[113] - 第3级公允值计量上市股本证券从2024年末1,578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1,738千港元,增幅10.14%[113] - 第3级金融资产2025年上半年未变现收益16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未变现亏损346千港元显著改善[118]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自财报批准日实现净收益约230万港元[171][173]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按公允值入账为2023.3万港元,其中流动资产1216.9万港元,非流动资产806.4万港元[150] 上市股本组合结构变化 - 上市股本组合即期部分增至1210万港元,非即期部分减至810万港元[8] 投资收入表现 - 处置投资及投资收入总额降至33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590万港元下降79.2%[19] - 股息收入降至14.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5万港元下降10.9%[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息收入为14.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5万港元下降10.9%[1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金融资产所得款项总额为331.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88.9万港元大幅下降79.1%[1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346.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05.4万港元下降78.4%[129] 亏损及收益改善 - 中期营运亏损约3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40万港元改善73.6%[21] - 公司期内亏损为381.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37万港元亏损大幅收窄73.4%[95][9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381.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37万港元亏损收窄73.4%[14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225港元,计算基础为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69,707,187股[142] 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2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7%[16][18] 行政开支变化 - 行政开支降至约55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600万港元),主要因雇员福利开支稳定在约430万港元且集团运营成本降低[30][34] - 行政开支为553.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98.7万港元减少7.5%[95] 其他经营开支 - 其他经营开支保持稳定为6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60万港元)[30][34] 现金及流动资产状况 - 银行及现金结余大幅减少至约3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430万港元),主要因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增加[42][45] - 流动资产净值降至约125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1580万港元)[42][4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从426.8万港元降至30.4万港元,降幅达92.9%[97][99] - 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391.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57.2万港元改善59.1%[99] 资本负债及借款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降至0%(2024年12月31日:0.2%)[43][46] - 公司无银行借款,已偿还47万港元有抵押银行贷款[97][99] 配售事项详情 - 配售事项完成募集总额约433万港元,扣除费用后净收益约412万港元,其中200万港元用于潜在投资,212万港元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49] - 配售发行28,284,000股新股,占扩大后股本约16.67%,配售价为每股0.153港元[48] - 配售事项完成,共配售28,284,000股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16.67%,配售价每股0.153港元[50] - 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433万港元,扣除费用后净额约412万港元[50] - 公司将净额中约200万港元拨作潜在投资,约212万港元拨作一般营运资金[50] 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约75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80万港元有所下降[52][56] 股本结构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保持169,707,187股,每股面值0.01港元[54][58] - 法定股本20亿普通股,已发行1.697亿股,股本总额保持169.7万港元[153] 联营公司投资 - 集团于报告日期在联营公司Superb Kingdom Limited的30%持股无账面价值[31][35] 投资组合货币及风险 - 投资组合主要由香港上市股本组成,主要以港元计值,无显著外汇风险[62][66] 主要投资持仓表现 - 向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账面值806.4万港元,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463.6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28.03%[70][78] - 小米集团投资账面值359.7万港元,未变现公允价值收益240.2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12.50%[70][78] - 汇丰控股投资账面值190万港元,未变现公允价值收益49万港元,股息收入7.1万港元,股息覆盖率4.91倍[70] - 周大福珠宝集团投资账面值178.8万港元,未变现公允价值收益78.6万港元,已变现公允价值收益13.7万港元[70] - 中国移动投资账面值174.2万港元,未变现公允价值收益34.4万港元,股息收入5万港元,股息覆盖率2.80倍[70] 被投公司财务表现 - 小米集团2024年营收36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0%,净利润236亿元人民币[78] - 小米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227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36亿元人民币[78] - 向中国际2024年营收32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0%,净亏损840万元人民币[78] - 小米2024财年总收益为人民币3,659亿元,同比增长35.0%[79] - 小米2024财年年度溢利为人民币236亿元,上年为人民币175亿元[79] - 小米2025财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2,272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628亿元[79] - 小米2025财年上半年溢利为人民币228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36亿元[79] - 律齐文化2024财年收益减少13.2%至3,150万港元,亏损收窄至1,250万港元[81] - 律齐文化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2,180万港元,同比增长57.6%,净亏损扩大45.2%至1,080万港元[81] - 汇丰2024财年营业收益净额为659亿美元,同比微降0.3%[83] - 汇丰2024财年溢利为250亿美元,上年为246亿美元[83] - 汇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益净额减少32亿美元至341亿美元,溢利下降53亿美元至124亿美元[83] - 周大福2025财年收入降至897亿港元,同比下降17.5%[86] - 周大福2025财年毛利增至264亿港元,较上年260亿港元有所提升[86] - 中国移动2024年收入为10,40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1%[89] - 中国移动2024年净利润达1,385亿元人民币,高于上年1,319亿元[89] - 中国人寿2024年总收入5,2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3%[91] - 中国人寿2024年净利润1,08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475亿元大幅增长[91] - 龙湖集团2024年收入降至1,2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4%[94] - 龙湖集团2024年净利润121亿元人民币,低于上年171亿元[94] - 中国人寿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83亿元[91] - 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收入4,670亿元人民币,较同期增加34亿元[89] 被投公司股价表现 - 向中国际股价2025年6月底跌至0.192港元,较2024年底下跌3.5%[78] - 小米集团股价2025年6月底涨至59.95港元,较2024年底上涨73.8%[78] - 汇丰2025年6月底股价为94.95港元,较2024年底上涨25.3%[83] 其他收入及开支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银行利息及杂项收入为0港元,去年同期为8.2万港元[1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000港元,去年同期为21.5万港元[133] 员工及董事薪酬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员工福利开支为428.8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的426.8万港元基本持平[13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董事酬金为139.3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的140.2万港元基本持平[137] - 关键管理层报酬总额为140.2万港元,包含袍金110.6万港元及薪金津贴28.7万港元[169] 累计亏损 - 累计亏损扩大至3.798亿港元,期内增加381.7万港元[98] 公允值计量及评估 - 2024年因股份暂停买卖导致一项上市证券从第1级转入第3级,转入金额2,132千港元[114][118] - 第3级公允值计量采用非可观察输入数据,参考最后交易价格并调整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114] - 集团财务总监直接向董事会汇报第3级公允值计量,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估值讨论[119] - 所有金融资产及负债的账面值在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中均近似其各自公允值[10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一项已暂停交易的上市股本证券的公允价值为173.8万港元,其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率从2024年底的15.6%扩大至19.7%[123] 会计准则与编制 - 集团自2025年1月1日起首次采纳经修订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缺乏可交换性"[102]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遵循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编制[1] - 中期财务资料已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77][181] - 审阅范围远较审计范围为小,不提供审计意见[178] 关联方交易 - 支付关联方骏程投资管理费19.5万港元[165] - 支付关联方丁丽玲雇员福利开支96.4万港元[165] 公司股份结构及股东 - 公司董事会主席林文灿持有35,305,77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0.80%[185][186] - 林文灿通过全资控股Goodchamp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20.80%股份[186][191] - 林文灿妻子丁丽玲被视为持有相同35,305,77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0.80%[186][1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披露外无其他人士持有公司股份须记录权益[192] 购股权计划详情 - 2022年购股权计划允许授予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194] - 任何个人一年内获授购股权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94] - 授予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购股权超过公司股本的0.1%或价值超过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94] - 2022年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自2022年6月27日采纳日起计[193] - 2022年购股权计划授权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4,142,318股,占采纳日已发行股本10%[1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数量仍为14,142,318股,占当期已发行股本约8.33%[199] - 计划有效期自2022年6月27日起为期十年,至2032年6月26日终止[199][1] - 任何个人一年内获授购股权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1%[196] - 向主要股东或独董授出超股本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购股权需股东批准[196]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予日收盘价、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及股票面值最高者[198] - 购股权授予需支付1.00港元认购费[197] - 2025年上半年未授予、行使或失效任何购股权[2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未行权购股权[200] - 计划未强制规定购股权归属期[199] 公司未来策略 - 公司强调下半年将注重投资多元化以管理风险,并探索增强财务实力的方法[38][40] 抵押及担保 - 于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以账面值780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抵押,担保金额约5万港元的银行贷款[63][67] - 银行贷款利率为最优惠年利率减2.5%,全数列作即期借贷[63][67] 雇员情况 - 公司雇员人数保持15人,薪酬按市场惯例及表现经验厘定[64][68] 会计科目处理 - 股份溢价账户受百慕达公司法第40条管辖[156][162] - 缴入盈余包含从股份溢价账转拨金额及资本重组后信贷转拨总额[157][162]
中国铸晨81(00810)8月末每股资产净值约为0.16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8:39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公司每股未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约为0.16港元 [1] - 以已发行1.7亿股普通股为基础计算 [1]
中国铸晨81(00810.HK)8月末每股综合资产净值0.16港元
格隆汇· 2025-09-15 08:39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公司每股未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约为0.16港元 [1]
中国铸晨81(00810) - 资產净值 (08/2025)
2025-09-15 08:31
公司信息 - 公司为中国铸晨81金融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10[2] 业绩总结 - 2025年8月31日,以169,707,187股普通股计算,每股未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约0.16港元[3] 人员信息 - 2025年9月15日公布执行董事为李国梁先生,非执行董事为林文灿博士等[4][5]
中国铸晨81附属拟收购广州合粤新能源科技股本权益
智通财经· 2025-09-01 11:10
公司投资动态 - 中国铸晨81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银伟国际有限公司与广州合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日订立谅解备忘录 涉及收购目标公司股本权益的潜在投资 [1] - 目标公司为在中国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 主要业务为提供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 专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充电站微电网及氢能领域的投资、建设及营运 [1] - 目标公司将为公司带来宝贵的投资机遇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光伏被视为全球能源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常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1]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 已将"光伏扶贫&分布式光伏"纳入经济策略 [1] - 政策层面积极鼓励分布式光伏的发展 [1]
中国铸晨81(00810)附属拟收购广州合粤新能源科技股本权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1:10
公司投资动态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银伟国际有限公司与广州合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日订立谅解备忘录 涉及收购目标公司股本权益的潜在投资 [1] - 目标公司为在中国注册成立的企业 主要业务为提供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 专注于光伏 逆变器 储能 充电站微电网及氢能领域的投资 建设与营运 [1] - 目标公司将为公司带来宝贵的投资机遇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光伏被视为全球能源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常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1]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之一 已将"光伏扶贫&分布式光伏"纳入经济策略 从政策层面积极鼓励分布式光伏发展 [1]
中国铸晨81(00810.HK)拟投资光伏、逆变器等新能源领域
格隆汇· 2025-09-01 11:00
公司投资动态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银伟国际与广州合粤新能源科技订立谅解备忘录 内容涉及收购目标公司股本权益的潜在投资 [1] - 潜在投资金额不超过550万港元 最终投资金额及股份数目将取决于进一步尽职审查和磋商结果 [1] - 公司主要投资目标是通过投资中国 香港 澳门 美国及亚太地区上市或非上市公司实现资本增值并赚取利息及股息收入 [1] - 公司有意投资有潜力在联交所或海外交易所上市的非上市公司 [1] 目标公司业务 - 目标公司为在中国注册成立的企业 主要业务是提供优质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 [2] - 业务专注于新能源领域投资 建设及营运 包括光伏 逆变器 储能 充电站微电网及氢能 [2] 行业背景 - 光伏被视为全球能源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常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2]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之一 已将光伏扶贫和分布式光伏纳入经济策略 [2] - 政策层面积极鼓励分布式光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