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石油(00632)

搜索文档
中港石油(0063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10-02 08:31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36,705千港元,同比下降8.1%[1]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21千港元,同比下降75.4%[1]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行政开支为12,458千港元,同比增加53.4%[1]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虧損为12,389千港元,同比增加62.7%[1]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额为89,712千港元[4]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238,396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淨額為12,389,000港元[11] - 本集團於2023年6月30日的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總額、最終控股公司貸款、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租賃負債、應付稅款合計約為47,059,000港元,其中46,469,000港元須於2024年6月30日之後十二個月內償還,而本集團僅擁有40,285,000港元的銀行結餘及現金[11] - 本集團期內虧損為12,389千港元[25] - 本集團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1.47港仙[25] - 本集團於本期间录得收入約36,705,000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約8%[33] - 本期间毛利約為121,000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約75%[33]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純損約為12,389,000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63%[33] 财务状况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0,28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大幅增加[4]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最终控股公司贷款为11,56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大幅增加[4]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应付税项为11,448千港元[4]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股本为168,376千港元[5]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結欠最終控股公司的免息貸款為11,560,000港元,結欠銀行的計息貸款及另一名借款人的免息貸款為2,793,000港元[43]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現金及銀行結餘約為40,285,000港元,流動比率為2.06[43] 业务表现 - 公司来自中国市场的收益为36,705千港元,占总收益的100%[16] - 公司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销售收益为36,705千港元[16] - 公司石油、石油相关及天然气销售分部亏损4,791千港元,其他产品贸易分部亏损876千港元[17] - 公司总资产为324,375千港元,其中石油、石油相关及天然气销售分部资产为140,769千港元,其他产品贸易分部资产为171,636千港元[17] - 公司总负债为85,979千港元,其中石油、石油相关及天然气销售分部负债为6,212千港元,其他产品贸易分部负债为60,688千港元[17] - 本集團專注於買賣石化產品(MBTE和C10),受中國國內消費水平低迷及房地產泡沫破裂影響[34] - 猶他州油氣田的日常營運及維護受當地供應商不確定因素影響,需要更多時間進行修井計劃[35] - 土地管理局認為相關租賃已於2020年7月及2021年3月終止,本集團正根據法律意見評估相關情況[35] - 公司正與一家石油服務公司合作,預計將於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保養部分井場基礎設施,以恢復生產[40] - 公司正考慮引入先進的油气开采技术和监控系统,以提升生产效率[40] - 公司正寻求法律意见,努力恢复相关租赁的所有权,并恢复与這些租賃有關的井場的生產[40] - 公司將專注於提升鑽探和完成質量管理,嚴格控制成本,以提高生產力和運營效率[41] - 貿易及服務業務將逐漸恢復,但石油貿易業務仍會受國際貿易復常進度的限制[42] - 本集團將繼續維持及開發現有業務,並探索新的業務機遇,如石油及石油相關產品的國際貿易、油田開發及維護服務、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潛在投資[42] 风险因素 - 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可能对石油天然气及石化产品的供应和下游需求造成负面影响[36] - 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和第三方服務供應商重組,導致公司在猶他州的相關租賃缺乏生產,可能會失去租賃並需要繳納罰款[37] - 猶他州油气田的经营取决于第三方服务供应商,任何第三方未能遵守协议将对公司经营造成负面影响[38] - 天然气和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可能导致延迟或取消现有或未来的勘探和开发,并对公司的储备价值、生产、贸易收入、现金流和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39] 其他 - 本集團的最終控股公司及其主要實益股東已承諾繼續向本集團提供必要的財務支持[11] - 本集團將通過內部產生的現金流維持足夠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其活動提供資金以及償還到期債務[11] - 本集團將考慮其他融資安排及集資方案,務求增加本集團的資本/股本,以及支持本集團日常營運[11] - 本集團將透過採取措施,加強對各項營運開支的成本控制,以提高盈利能力以及改善未來營運產生的現金流,從而繼續提高營運效率[11] - 本集團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8號報告分部業績所採用之計量政策與根
中港石油(0063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30 14:3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36,705千港元,毛利121千港元,期内亏损12,389千港元,全面亏损总额14,942千港元,每股亏损1.47港仙[4] - 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上半年收益从39,952千港元降至36,705千港元,期内亏损从7,620千港元增至12,389千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251千港元,行政开支12,458千港元,销售开支155千港元,融资成本148千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 2,553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1238.9万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销售收益为3.6705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9952亿港元有所下降[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1.2389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7620万港元[26][29] - 2024年上半年石油及天然气销售分部亏损4791万港元,其他产品贸易分部亏损876万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分部(亏损)溢利为 - 721万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36,705千港元,2023年为39,952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折旧、融资成本、雇员福利开支等各项费用有不同程度变化,如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5千港元(2023年41千港元)[3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2,389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47港仙;2023年分别为7,620千港元和0.91港仙[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综合收入约3670.5万港元,2023年中期约3995.2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47港仙,2023年中期为0.91港仙;毛利约为12.1万港元,2023年中期约为49.2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纯损约为1238.9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762万港元[48] - 2024年上半年纯损增加,主要因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销售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约75%及计提土地管理局施加罚款的拨备[48] - 期间集团专注买卖石化产品(MBTE和C10),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收益约3670.5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3995.2万港元[49] - 本期集团财务成本总额为14.8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2万港元,增加因银行借款金额、平均利率及租赁负债利息增加[61] 财务状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150,317千港元,流动资产174,058千港元,流动负债84,346千港元,资产净值238,396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较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从81,167千港元增至84,346千港元,非流动负债从2,617千港元降至1,633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7,276千港元,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126,497千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40,285千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等合计约4705.9万港元,其中4646.9万港元须于该日之后十二个月内偿还[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仅拥有4028.5万港元的银行结余及现金[17] - 2022年储备先前呈报为29127.1万港元,重列调整为 - 17320.4万港元,经重列为11806.7万港元[15]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先前呈报为4881.2万港元,重列调整为 - 3299.9万港元,经重列为1581.3万港元[15] - 2023年无形资产先前呈报为29237.9万港元,重列调整为 - 16292.1万港元,经重列为12945.8万港元[15] - 2023年非流动资产先前呈报为34716.6万港元,重列调整为 - 19592万港元,经重列为15124.6万港元[15] - 2023年资产净值先前呈报为40827.4万港元,重列调整为 - 15493.6万港元,经重列为25333.8万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24375亿港元,总负债为8597.9万港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37122亿港元,总负债为8378.4万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7,27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79千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26,49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6,945千港元[43] - 已付贸易按金中115,52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118,250,000港元)为无抵押及免息款项(2023年12月31日按4.35%年利率计息)[4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第三方贸易应付款项为14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8千港元[45]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等合计56,60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729千港元[45] - 贸易应付款项信贷期通常在90天内,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4.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8万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结欠最终控股公司免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115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8万港元;结欠银行计息贷款及另一借款人免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279.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5.4万港元[6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028.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5.2万港元,主要因预付款项较去年减少[6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06,2023年12月31日为2.29[61] 现金流量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42,418千港元,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54千港元,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3,243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39,121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净额由负转正,从 - 13,658千港元变为42,418千港元[10]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采及销售以及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11] - 集团按主要产品和客户地理位置确认运营分部和编制分部资料,计算经营业绩时不考虑融资成本等[21] - 分部资产和负债不包括非直接归属经营分部业务活动的公司资产和负债[23] - 在中国经营的附属公司按25%计提企业所得税拨备[3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无)[35] - 法定普通股每股面值0.20港元,法定股份数目为10亿千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84.1879万千股[48] - 集团保持对犹他州油气田的日常营运及维护,但受当地油气服务供应商不确定因素及国际政治情况变动影响[50] - 土地管理局认为相关租赁分别于2020年7月31日及2021年3月31日终止,法律顾问认为相关租赁可视为已于2022年9月26日终止[52] - 集团贸易业务随世界经济贸易恢复正常有望逐渐恢复,但石油贸易业务受国际贸易复苏进度限制[60] - 集团将维持和开发现有业务,探索石油国际贸易、产业链项目,中期提供油田开发维护服务,长期考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60] - 集团本期对犹他州油气田无进一步勘探及开发,维护作业开支约为66.2万港元[72] - 公司或附属公司本期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4] 风险因素 - 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俄乌战争、以巴冲突、中美贸易纷争、2024年美国大选)可能对集团业绩造成不利影响[53] - 若公司未能达到犹他州油气田相关生产要求,可能失去租赁并缴纳罚款[54] - 中国国内消费低迷、房地产泡沫破裂、新质生产力影响传统小型炼油厂,影响公司市场[49] 市场行情 - 2024年上半年油价在75.9美元至91.1美元之间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从年初每桶77.4美元涨至4月初每桶91.1美元高位,6月收于每桶85美元;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年初开盘2.61美元,1月中旬涨至3.3美元高位,3月底跌至1.58美元,6月收于2.6美元,8月初收于2.14美元[56] 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在犹他州原本有六个石油租赁项目,土地管理局终止相关租赁后,仍拥有三项租赁,旗下4个井场受监管[58] - 保养井场基础设施工程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开展,公司将解决井场问题并恢复生产[58] - 公司委任专业人士更新现有井场储量评估并提供专业意见,致力于提高运营效率和油气田增产[58] - 现有井场恢复生产后,公司将评估财务资源和产能,重新制订新钻探计划,有资金需求时考虑集资[58] - 公司考虑引入现代化油气开采工具、先进开采技术和监控系统,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规范水平[58] - 2024年9月26日,公司已提交复核土地管理层决定的要求存档,将努力恢复相关租赁所有权和井场生产[59] - 公司战略议程包括提升成本效益和维持产量增长,专注提升钻探和质量管理并严格控制成本[59] 资金支持与融资 - 公司最终控股公司及其主要实益股东承诺继续提供必要财务支持[17] - 公司将考虑其他融资安排及集资方案增加资本/股本[17] 会计政策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年报一致,新准则暂无重大影响,集团正评估未生效准则影响[19] 公司持续经营 - 集团若不能落实措施,可能无足够资金持续经营,或需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18] 股权结构 - 2024年6月30日,董事于公司股份权益方面,于志波、陈俊妍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分别持有5.80172014亿股,占已发行股本68.91%;钟碧锋、金爱龙先生分别实益拥有500万股、472.6万股,占比0.59%、0.56%[65] - 2024年6月30日,新华石油(香港)有限公司实益拥有5.80172014亿股,占已发行股本68.91%[69] 购股权计划 - 截至报告日期,无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70]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人数约为23人,2023年12月31日为27人[7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于济源负责监督集团总体营运,董事会认为该架构利于决策制定与执行[75][77] - 自2024年9月3日起,公司未能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董事会将在三个月内填补独立董事空缺[78]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并确认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认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资料披露充足[80] - 董事知悉编制财务报表责任,认为集团有足够资金履行财务责任[81] - 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五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 后续事项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后至报告日期,除终止相关租赁事项外无重要事项[82]
中港石油(0063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9-30 13: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36,70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9,95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13%[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及其他收入为37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2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0.86%[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2,38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610千港元,同比扩大约62.80%[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2,38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620千港元,同比扩大约62.59%[1]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4,9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343千港元,同比扩大约21.06%[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50,31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1,246千港元,略有下降[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4,34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1,167千港元,同比上升约3.92%[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38,39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3,33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90%[4]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1.47港仙,2023年为0.91港仙,同比扩大约61.54%[2]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85,97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784千港元[17][18] - 2024年和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分别为12,389千港元和7,620千港元[25]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1.47港仙和0.91港仙[25]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7,276千港元和7,679千港元[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超过365天款项为727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79千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2649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6945千港元[29] - 计入已付贸易按金的1.1552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1.1825亿港元)为无抵押及免息款项(2023年12月31日按4.35%年利率计息)[3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660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729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入约3670.5万港元(2023年中期:约3995.2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47港仙(2023年中期:0.91港仙)[3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为12.1万港元(2023年中期:约49.2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纯损约为1238.9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762万港元)[33] - 2024年上半年纯损增加主要归因于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销售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约75%以及计提罚款拨备[3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结欠最终控股公司免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115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8万港元;结欠银行计息贷款及另一借款人免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279.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5.4万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028.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5.2万港元,主要因预付款项较去年减少[4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06,2023年12月31日为2.29[43] - 本期集团财务成本总额为14.8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2万港元,增加因银行借款金额、平均利率及租赁负债利息增加[4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人数约为23人,2023年12月31日为27人[46] 财务报表重列 - 公司发现与土地管理局订立的三项租赁最早于2022年9月26日终止,相关财务报表将重列[7][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储备经重列后为118,067千港元,累计亏损经重列后为(3,102,197)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经重列后为286,443千港元,权益总额经重列后为287,458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经重列后为15,813千港元,无形资产经重列后为129,458千港元,非流动资产经重列后为151,246千港元,资产净值经重列后为253,338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储备经重列后为105,724千港元,累计亏损经重列后为(3,109,817)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经重列后为274,100千港元,权益总额经重列后为275,115千港元[9] 持续经营评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12,389,000港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等合计约47,059,000港元,其中46,469,000港元须于2024年6月30日后十二个月内偿还,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0,285,000港元[11] - 公司董事认为集团最终控股公司及其主要实益股东承诺提供财务支持,内部现金流、其他融资安排及成本控制措施可使集团有足够营运资金[11] - 若集团未能落实措施,可能无足够资金持续经营,需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未经审核报表未反映该影响[12] 会计政策及准则影响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一致,新准则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3] - 集团正在评估未生效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可能影响,尚未能确定是否有重大财务影响[13] 经营分部信息 - 集团根据内部财务资料确认营运分部及编制分部资料,各经营分部分开管理[14] - 计算经营分部经营业绩时不计入融资成本、所得税和非直接归属的公司收支,分部资产和负债有特定排除项[15] - 2024年上半年分部亏损5,667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分部(亏损)溢利为 - 721千港元[17][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销售收益分别为36,705千港元和39,952千港元[16] - 2024年和2023年来自中国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36,705千港元和39,952千港元[19] - 2024年集团在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收益约3670.5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3995.2万港元)[34] 成本费用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折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935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41千港元和906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为87千港元,银行贷款利息为61千港元;2023年租赁负债利息为120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薪金及津贴为4,805千港元,退休计划供款为181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4,654千港元和177千港元[20] 油气田业务情况 - 公司保持对犹他州油气田稳定日常营运及维护,但面临当地供应商不确定因素及国际政治情况变动影响[35] - 相关租赁可被视为已于2022年9月26日终止[35] - 公司在美国犹他州油气资源丰富地区原有六个石油租赁项目,土地管理局终止相关租赁后,仍拥有三项租赁[40] - 余下租赁中的4个井场受公司监管,保养工程预计于2024年第四季度开展[40] - 公司已将寻求复核土地管理局决定的要求于2024年9月26日送交存档[40] - 犹他州油气田相关租赁自2020年起缺乏生产,可能导致公司失去租赁并缴纳罚款[37] - 勘探及开发犹他州油气田井场需大量资本投资,且经营依赖第三方服务,第三方服务供应商问题或对公司经营造成负面影响[38] - 公司战略目标是恢复余下租赁中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田的产能,提高运营效率,确保油气田持续增产[40] - 公司战略议程包括积极提升成本效益,维持产量增长,专注提升钻探及完成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成本[41] 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 2024年上半年油价在75.9美元至91.1美元之间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从年初每桶77.4美元升至4月初每桶91.1美元高位,6月收于每桶85美元;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年初开盘2.61美元,1月中旬升至3.3美元高位,3月底跌至1.58美元,6月收于2.6美元,8月初收于2.14美元[39] - 天然气或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导致公司延迟或取消现有或未来钻探、勘探,或削减及关闭生产[39] 外部风险因素 - 目前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俄乌战争、巴以冲突、中美贸易纷争、2024年美国大选)或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36] 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概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概无资产被抵押,2023年12月31日也无[45] 证券交易及股份买卖情况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行为守则,本期董事遵守规定准则及行为守则[47] - 公司或附属公司本期内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8] - 公司股份于2024年9月2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申请于2024年10月2日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53] 公告及董事会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4年9月30日[54] - 董事会成员包括5名执行董事[54] - 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非执行董事[54] - 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4]
中港石油(0063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2:55
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161,497千港元,较上一年度355,277千港元有所下降[3] - 年内虧損为49,552千港元,较上一年度1,193千港元有显著增加[3] - 平均动用资本回报率为-10.2%,较上一年度-0.2%下降[3] - 公司在中国石油贸易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客户所在的下游行业受到严重冲击[5] - 公司团队展现了灵活应变能力,重新调整交易策略并加强运营效率[6] - 行业利润空间有所改善,市场正在开始复苏[7] - 公司在整个年度仅维持犹他州气油田的基本运营,反映了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审慎态度[8] - 公司致力于向所有利益相关方提供持久价值,准备应对全球市场的复杂性[10] - 公司主席于濟源表示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对国内需求的积极影响保持谨慎乐观[11] - 金愛龍先生,50歲,於二零二三年四月十七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主管國內石油貿易業務[15] - 楊雨燕女士,41歲,於二零二零年九月二十一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擔任本公司全資附屬公司棕櫚能源(海南)有限公司之財務總監[17] - 孫曉澤女士,37歲,於二零一一年七月至二零一五年十月曾任中航安盟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人事主管[19] - 鄭野先生,57歲,於二零二一年八月六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擁有近三十年石油行業工作經驗[22] - 鍾碧鋒女士,39歲,於二零一九年八月十四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持有中國河北省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頒發之法學學士學位[24] 市场行情及价格走势 - 油气资产及无形资产的公平值下降主要归因于天然气及石油价格下跌,而预测显示油价前景相对稳定[31] - 原油业务受到原油价格不利走势影响,导致部分炼油厂录得微薄利润甚至亏损,进而限制了贸易活动规模[32] - 预期天然气及石油价格将在可见将来波动,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及俄乌战争导致市场对商品供求存在不确定因素[38] - 布倫特原油价格从2023年初的每桶85.9美元上涨至年底的每桶77.4美元[41] - WTI原油价格从2023年初的每桶80.5美元上涨至年底的每桶71.7美元[42] -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预计2024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82美元[43] - 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以确保供货量,维持2024年预期贸易需求[45] 财务状况及风险管理 - 公司流动比率从4.16下降至2.29[47] - 公司融资成本总额为249,000港元,较上年增加[49]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16.77%上升至23.41%[56] - 公司未来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53]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50] - 公司无资产被抵押[51] 环保及社会责任 - 公司设定了环境目标,包括减排、废物管理及节约资源等方面[71] - 公司制定了集团层面《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政策》,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框架[72] - 公司已设定了环境方面的定量和定性目标,包括降低廢氣排放密度、更换所有公司车辆为电动汽车、逐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密度、降低无害废物总量密度、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密度、更换办公室照明为LED灯、参与节能活动、降低用水总量密度[87],[88],[89],[90],[91],[92],[93],[94] - 公司已制定《节能减排程序》以控制排放,成立节能工作小组监督能源和排放表现[95][96] - 公司密切关注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未发现严重违反相关法规的行为[97] - 公司针对汽车排放采取保养维修、逐步淘汰不合格卡车和鼓励员工乘坐公共交通等措施[98] - 公司通过绿色通勤方式和降低车辆使用率等措施,成功降低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密度[100] - 公司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取暖用天然气、汽油消耗和煤气使用,采取车辆减排、环保节能和减少纸张使用等措施[101] - 公司在中国内地办公室改用市政供热管网取暖,实施绿色出行措施成功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密度[103]
中港石油(0063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0:21
公司整体收入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61,497千港元,较2022年的355,277千港元下降54.54%[2] - 2023年公司收入16.1497亿港元,其中石油及天然气销售无收入,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销售16.1497亿港元[22] - 2022年公司收入3.55277亿港元,其中石油及天然气销售8000港元,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销售3.55269亿港元[24] - 2023年综合收入约161,497,000港元(2022年:约355,277,000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89港仙(2022年:0.14港仙),毛利约为1,509,000港元(2022年:约15,277,000港元)[46] - 2023年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收入约161,497,000港元(2022年:355,269,000港元)[50] 公司亏损情况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49,552千港元,而2022年亏损1,193千港元,亏损幅度扩大[3] - 2023年每股亏损为5.89港仙,2022年为0.14港仙[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49,552,000港元[11]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5927.9万港元,年内亏损4955.2万港元[22]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945.4万港元,年内亏损119.3万港元[2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49552千港元,2022年为1193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2023年为 - 5.89港仙,2022年为 - 0.14港仙[3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损约为49,552,000港元,2022年约为1,193,000港元,2023年纯损增加因收入减少约55%及油气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46.5百万港元[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4955.2万港元[86] 公司资产变化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347,166千港元,较2022年的394,941千港元下降12.09%[4] - 2023年流动资产为185,876千港元,较2022年的158,557千港元增长17.23%[4] - 2023年公司总资产5.33042亿港元,总负债1.24768亿港元[23] - 2022年公司总资产5.53498亿港元,总负债9283.6万港元[25]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48812千港元,2022年为55442千港元[35] - 2023年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292379千港元,2022年为332249千港元[36]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679千港元,2022年为17448千港元[37] - 2023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76945千港元,2022年为125962千港元[38] - 已付贸易按金包括2023年118250000港元(2022年:123746000港元),2023年利率为4.35厘(2022年:3.88厘)[3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25.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14.7万港元[64] 公司负债变化 - 2023年流动负债为81,167千港元,较2022年的38,101千港元增长113.03%[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408,274千港元,较2022年的460,662千港元下降11.37%[4]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0,729千港元,2022年为23,246千港元[41] - 2023年合约负债为32,160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预计2023年末12个月内结清[42] - 2023年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13,854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银行贷款年利率为4.23厘[43] - 2023年12月31日,结欠最终控股公司免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298万港元,结欠银行及其他贷款人贷款未偿还结余为1385.4万港元[64]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29,2022年12月31日为4.16[6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约为23.41%,2022年12月31日为16.77%[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不包括合约负债)、最终控股公司贷款、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租赁负债、应付税款合计约为5058.1万港元[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4900.7万港元须于2023年12月31日之后十二个月内偿还[86] 公司成本及费用情况 - 2023年银行贷款利息2.6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2.3万港元,融资成本共24.9万港元;2022年银行贷款利息无,租赁负债利息12.4万港元,融资成本共12.4万港元[25]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拨备663万港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拨备3987万港元[23]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拨回减值亏损110.5万港元,无形资产拨回减值亏损664.5万港元[25]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10380千港元,2022年为10678千港元;存货成本2023年为159988千港元,2022年为340000千港元[26] - 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无计提,2022年计提5309千港元;2023年中国预扣税无计提,2022年计提2332千港元[32] - 2023年年内税项抵免开支总额为 - 9727千港元,2022年为10647千港元[32] - 2023年已付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期末为0千港元,2022年为71,609千港元[40] - 集团2023年融资成本总额为24.9万港元,2022年为12.4万港元[65] 公司业务线数据 - 2023年石油及天然气销售分部亏损48,091,000港元(2022年:分部溢利5,660,000港元)[51] 市场价格情况 - 2023年油价在71.8美元至96.6美元之间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年初为85.9美元/桶,9月下旬涨至96.6美元/桶,12月收于77.0美元/桶;2024年1 - 3月上旬收于逾83.6美元/桶高位[53] - 2023年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行,年初开盘4.4美元,12月收于2.5美元,2024年3月初收于1.8美元[53] - 2023年布伦特及WTI原油价格年內波幅分别约为29%及33%,亨利枢纽天然气价格下跌约57%[58] - 预计2024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82美元/桶[60] 公司运营相关 - 2023年犹他州油气田保养活动开支约为120.8万港元,且无勘探、开发或生产活动[5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重大或然负债和资产被抵押[66][6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人数约为27人,2022年为25人[73] 公司合规及公告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所有董事年内一直遵守规定标准[75]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庆维女士(主席)、钟碧锋女士及沈世刚先生组成[83]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2023年年报将适时在上述网站可供查阅[88] 公司现金流及持续经营措施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等合计约50,581,000港元,其中49,007,000港元须在之后十二个月内偿还,而集团仅拥有1,252,000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11] - 集团最终控股公司及其主要实益股东承诺继续提供财务支持,集团还将采取维持现金流、考虑融资安排、加强成本控制等措施保障持续经营[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仅拥有125.2万港元的银行结余及现金[86] 已付贸易按金预期信贷亏损情况 - 若付款期限超365天的已付贸易按金预期信贷亏损率增加(减少)1%,亏损拨备应增加(减少)120万港元(2022年:零港元)[21] 预付款项信贷风险情况 - 2023年预付款项总额中70%(2022年:100%)及100%(2022年:100%)分别为向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作出的预付款项,公司有集中信贷风险[39] 已付贸易按金退还情况 - 报告期末后,已付贸易按金及相应应收利息123825000港元已退还[38] 公司股份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法定及已发行普通股面值均为0.2港元,法定股份数均为100,000,000千股,已发行股份数均为841,879千股[45]
中港石油(0063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8 10:09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9,95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2] - 期内全面虧損为12,343千港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2] - 期内经营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13,65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 - 本期间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为0.91港仙,较去年同期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1.30港仙下降[30] - 本期间毛利约为49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788,000港元下降[30] - 本期间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淨額约为7,62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淨利约10,982,000港元下降[30] - 本集團的石油、石油相關及其他產品貿易分部收入约为39,95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68,218,000港元下降[31] 资产负债 - 非流动资产中,无形资产为332,249千港元,较上年同期持平[3] - 流动资产中,贸易应收款项为8,086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 - 公司流动比率为4.59,借贷比率约为15.77%[43] 经营分部 - 分部报告显示各经营分部分开管理,根据主要产品和服务类型确定业务部分[13] - 分部业绩计算时未包括融资成本、所得税和非直接归属于任何经营分部业务活动的公司收支[14] - 分部资产不包括非直接归属于任何经营分部业务活动的公司资产,公司资产包括物业、厂房设备、预付款项、现金等[15] - 分部负债不包括遞延税项负债和非直接归属于任何经营分部业务活动的公司负债,公司负债包括其他应付款项、租赁负债等[16] 客户及地区收入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同收入按主要产品和客户地理位置分列,中国地区收入达到39,952千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的总资产为515,348千港元,总负债为24,983千港元[18] - 2022年上半年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的总资产为526,011千港元,总负债为31,675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收入按地区划分,中国地区收入为39,952千港元,美国地区收入为4千港元[20] 市场风险 - 石油价格在72美元至89美元之间波动,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行趋势[34] - 预期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将在可见将来继续波动,全球经济增长及地缘政治局势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供求存在不确定因素[35] - 石油及天然气价格波动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38] -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预测布伦特原油价格下半年平均为每桶86美元[39] 其他 - 公司主要以人民币和美元进行商业交易,管理层将继续关注外汇风险情况[44]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无重大或然负债[45]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无资产被抵押[46] - 公司于本期间无重大投资[48]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841,879,482股[53] - 公司雇员人数约为25人,薪酬包括每月薪金、强制性公积金、医疗保险及购股权计划[56] - 公司未对犹他州油气田进行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相关成本约为1,010,000港元[57]
中港石油(0063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10:41
财务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39,9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8,222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4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788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7,610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15,955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7,620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10,982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3995.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68222亿港元大幅下降[16][17][18][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761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1595.5万港元[17][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762万港元,2022年同期期内溢利为1098.2万港元[17][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中国的收益为399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68218亿港元;来自美国的收益为0,2022年同期为4000港元[16][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入约3995.2万港元,2022年中期约3.68222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91港仙,2022年中期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30港仙[26]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为49.2万港元,2022年中期约为2578.8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762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则录得纯利约1098.2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纯利减少主要因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销售收入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89%[27] - 2023年上半年贸易业务中,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收入约3995.2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68218亿港元[28]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93,99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4,941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38,28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8,557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0,14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101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48,31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0,662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5.32278亿港元,总负债为8395.9万港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08.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44.8万港元减少[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577.7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24.6万港元减少[24] - 贸易应付款项信贷期通常在90天内,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0.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27.9万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未偿还贷款结余,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66.2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514.7万港元减少[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4.59,借贷比率(资产负债率)约为15.77%,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4.16和16.77%[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无资产被抵押[41][42] 每股情况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91港仙,2022年为每股盈利1.30港仙[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91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30港仙[20]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采及销售以及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6]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派息[20] 费用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折旧、融资成本、雇员福利开支等费用较2022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变化[19] 油气价格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油价比于72 - 89美元之间波动,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行,布伦特原油价格年初85.9美元,6月收于75.41美元,7 - 8月上旬收于85.3美元,天然气年初4.4美元,6月收于2.8美元,8月初收于2.7美元[31] - 布伦特及WTI原油价格2023年期间波幅分别约为22%及24%,亨利枢纽天然气价格下跌约123%[34] - EIA预计布伦特原油2023年下半年平均价格为每桶86美元[36] 业务策略情况 - 公司将谨慎重新评估犹他州油气田项目投入进度以管理经营风险[37] - 预期公司贸易业务将逐渐恢复,但仍受国际贸易复常进度限制,公司将维持及开发现有业务,探索新业务机遇,包括石油国际贸易、产业链项目、油田开发维护服务及清洁能源投资[38] 风险应对情况 - 公司已检讨定价政策,确保合约包含必要价格调整机制以减轻价格不确定性负面影响,还积极物色替代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并开展尽职调查以减轻相关风险[32][33] 重大事项情况 - 本期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事项,无重大投资[43][44] - 除“前景”一节披露外,无未来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45] 雇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人数约为25人,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46] 董事交易情况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行为守则,本期董事均遵守规定[47][48] 证券交易情况 - 本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49] 后续事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后至公告日期无重要事项发生[50] 财务资料审核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披露充足[55]
中港石油(0063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4 08: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355,277千港元,2021年为1,528,065千港元[4]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1,193千港元,2021年溢利147,820千港元[4] - 2022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14港仙,2021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均为17.56港仙[4] - 2022年平均动用资本回报为 -0.2%,2021年为34.0%[4] - 2022年平均股东资金回报为 -0.3%,2021年为37.5%[4] - 2022年总负债与总资本比率为1.0%,2021年为0.2%[4] - 2022年底总负债为4,634千港元,2021年底为1,105千港元[4] - 2022年底股东权益为459,647千港元,2021年底为470,890千港元[4] - 2022年公司总收益约355百万港元,毛利约为15百万港元[8] - 2022财年公司综合收入约3.55亿港元,2021财年约15.28亿港元[25] - 2022财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14港仙,2021财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17.56港仙[25] - 2022财年毛利约1527.7万港元,2021财年约9580.7万港元[25] - 2022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19.3万港元,2021财年应占溢利约1.48亿港元[26] - 2022年公司收入约为3.55亿港元,2021年约为15.28亿港元[82] - 2022年底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514.7万港元,2021年底约为906.9万港元[39] - 2022年底公司流动比率为4.16,2021年底为2.45[39] - 2022年底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6.77%,2021年底为23.58%[46] - 2022年底公司雇员人数约为25人,2021年为36人[4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报告范围内有25名全职员工,2021年12月31日为36名[10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2021年:无)[18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储备可供分派予股权持有人[19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销售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收益及毛利较2021财年减少逾76%[26] - 中国内地销售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收益从2021财年的15.09亿港元减少76%至2022财年的3.55亿港元[27] - 中国内地销售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溢利从2021财年的9350.6万港元下跌79%至2022财年的1918.6万港元[27] - 贸易业务毛利率从2021财年的6.3%下跌至2022财年的4.8%[27] - 2022财年石油及天然气销售分部溢利566万港元,2021财年为1.1亿港元[28]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探索石油国际贸易、潜在收购、油田开发及维护服务、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投资等新业务机遇[9] 公司人员变动 - 于济源先生自2023年4月17日起,每年袍金由108.3万港元调整为212.3万港元[12] - 林清宇先生于2023年4月17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3] - 陈俊妍女士于2023年4月17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4] - 李松涛先生于2023年4月17日辞任执行董事[16] - 于志波先生于2023年4月17日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18] - 于济源先生于2020年6月3日被调任为董事会主席[12] - 杨雨燕女士于2021年8月6日由独立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17] - 孙晓泽女士于2021年8月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8] - 郑野先生于2021年8月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 - 钟碧锋女士于2019年8月1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1] 能源市场价格情况 - 2022年初布伦特原油每桶79美元,3月上旬升至139.1美元,12月底收于85.9美元,2023年3月初高于81美元[27][30] - 2022年布伦特及WTI原油价格分别上涨约8.8%及5.5%,亨利枢纽天然气价格上涨约17.3%[35] - 预计2024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78美元[36] 公司债务及资产情况 - 年内公司偿还免息股东贷款本金200万港元,2022年底无未偿还结余[39] - 2022年底公司概无重大或然负债[40] - 2022年底公司概无资产被抵押[41]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相关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集团香港总办事处及中国内地和美国三家办事处业务,所有收益来自此[52] - 报告根据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53] 集团ESG目标及策略 - 集团响应中国内地30•60双碳目标,以转型综合能源企业为目标[57] - 集团自2021年起设定环境目标,涵盖减排、废弃物管理及节约资源等方面[58] - 董事会全面负责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应至少每年一次集体商讨相关议题[64] - 集团成立工作小组,由一名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组成,每年最少安排一次会议[65] - 工作小组每年至少一次向董事会汇报调查结果、决策及建议[65] - 报告期内,集团确认已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政策及监控系统[66] - 集团认为持份者参与对业务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通过多元化方式与持份者沟通[67] - 集团将持份者期望融入运营及环境、社会及管治战略[67] 公司环保目标及措施 - 公司设定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废气排放密度[7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或之前将所有公司车辆更换为电动汽车[71] - 公司设定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密度[72] - 公司设定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无害废弃物总量的密度[73] - 公司设定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密度[74]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或之前,将办公室的所有照明更换为LED灯[75] - 公司自2022年起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以提高员工节能意识[75] - 公司设定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用水总量的密度[76] - 公司自2022年起参与世界水日等环保活动并张贴节水标语[77] - 公司废气排放主要来自公司车辆汽油消耗等,采取定期保养车辆等减排措施[81] 公司环保数据变化 - 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颗粒物密度从2021年的8.03克/百万港元收入、0.06克/百万港元收入及0.60克/百万港元收入上升至2022年的14.75克/百万港元收入、0.14克/百万港元收入及1.15克/百万港元收入[82] - 2022年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为5.24千克、0.05千克及0.41千克,2021年分别为12.27千克、0.09千克及0.91千克[82]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8.3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124.40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密度从2021年的0.08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收入增加至2022年的0.19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收入[85] - 2022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0.32吨,2021年为0.31吨;总量密度从2021年的0.20千克/百万港元收入增加至2022年的0.90千克/百万港元收入[90] - 2022年废纸产生量为0.31吨,2021年为0.24吨;一般废弃物产生量为0.01吨,2021年为0.07吨[90] - 2022年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48.3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96.48吨二氧化碳当量[85] - 2022年范围2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13.0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19.92吨二氧化碳当量[85] - 2022年范围3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6.94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8.00吨二氧化碳当量[85] - 2022年下半年,公司中国内地办公室采暖来源从天然气消耗改为市政供热管网[85] - 2022年直接能源消耗为225,824.20千瓦,2021年为454,400.22千瓦,其中天然气2022年为182,193.84千瓦,2021年为392,730.23千瓦;汽油2022年为34,905.56千瓦,2021年为61,669.99千瓦;液化石油气2022年为8,056.76千瓦,2021年无数据;柴油2022年为401.37千瓦,2021年无数据;煤气2022年为266.67千瓦,2021年无数据[93] - 2022年间接能源消耗为28,014.90千瓦,2021年为36,096.00千瓦,均为外购电力[93] - 2022年能源消耗总量为253,839.10千瓦,2021年为490,496.22千瓦;能源消耗总量密度2022年为0.71千瓦/千港元收入,2021年为0.32千瓦/千港元收入[93] - 2022年用水总量为563.00立方米,2021年为615.20立方米;用水总量密度2022年为1.58立方米/百万港元收入,2021年为0.40立方米/百万港元收入[96] 公司气候风险应对 - 公司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政策》,识别出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100][101][103] - 公司为应对实体风险,密切留意现场维护及维修工程,组织应急演练,制定特别工作安排[102] - 公司为应对转型风险,将监测气候相关趋势、政策及法规,通过低碳策略实现业务脱碳,考虑可再生能源及低碳替代能源投资项目[104]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在各附属公司制定《员工手册》所载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105] - 2022年员工总流失率为52%,2021年为18%;男性流失率65%(2021年14%),女性流失率40%(2021年21%)[112] - 2022年31岁以下员工流失率86%,31 - 40岁为80%(2021年22%),41 - 50岁为55%(2021年22%),50岁以上2021年为13% [112] - 2022年中国内地员工流失率111%(2021年9%),香港为6%(2021年25%),美国无数据[112] - 过去三年因工亡故事件为零,报告期内无因工工伤损失工作日数,2021年也为零[116] - 2022年12月31日男性员工占比47%(2021年53%),女性员工占比52%(2021年45%)[107] - 2022年12月31日31岁以上员工占比19%,31 - 40岁占比48%,41 - 50岁占比25%,50岁以上占比8% [107] - 2022年12月31日美国员工占比4%,中国内地占比44%,香港占比53% [107] - 公司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招聘人才,为表现优异员工提供竞争力薪酬和晋升机会[108][109] - 公司为员工提供包括公积金、法定假期、带薪假期等福利,内地员工缴纳“五险一金”[110] - 2022年总受训雇员百分比为92%,较2021年的61%有所增加,平均受训时数为6.45小时,2021年为7.08小时[125] - 2022年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100%,2021年为58%;女性为85%,2021年为65%[125] - 2022年高级管理层受训雇员百分比为100%,2021年为14%;中级管理层为100%,与2021年持平;一般员工为67%,2021年为86%[125] - 公司为雇员提供多元化培训,包括入职培训,还鼓励出席行业会议等[123][124] 公司供应链及采购管理 - 2022年供应商总数为5家,较2021年的15家有所减少,其中中国内地为4家,2021年为14家;美国为1家,与2021年持平[132] - 公司制定《供应商管理规定》管理供应链潜在风险[131] - 公司制定《反舞弊及反贪污政策》等监察采购活动[133] 公司产品及服务管理 - 公司为生产销售活动制定严格政策程序,报告期内未发现严重违反产品相关法律法规行为[137][138] - 公司强调以标准化服务等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客户可反馈意见投诉[139] - 报告期内产品及服务相关重大投诉为零,2021年也为零[140] 公司反贪污及举报管理 - 报告期内针对集团或其雇员贪污行为的已审结法律案件为零,2021年也为零[145] - 报告期内集团董事及雇员分别接受约2.5小时及4.5小时的反贪污培训,2021年分别为3小时及13小时[146] - 集团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反贪污培训并
中港石油(0063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4 12:0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355,277千港元,较2021年的1,528,065千港元下降约76.75%[2]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5,277千港元,较2021年的95,807千港元下降约84.05%[2]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9,454千港元,较2021年的190,125千港元下降约95.03%[2]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1,193千港元,而2021年为溢利147,820千港元[3] - 2022年每股亏损0.14港仙,2021年每股盈利17.56港仙[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394,941千港元,较2021年的383,652千港元增长约2.94%[4] - 2022年流动资产为158,557千港元,较2021年的233,888千港元下降约32.20%[4] - 2022年流动负债为38,101千港元,较2021年的95,420千港元下降约60.07%[4] - 2022年资产净值为460,662千港元,较2021年的471,905千港元下降约2.38%[4] - 2022年公司总资553498千港元,总负债92836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617540千港元、145635千港元[18][20] - 2022年公司利息收入5058千港元,融资成本124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20千港元、228千港元[18][20] - 2022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91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432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180千港元、1472千港元[18][20][21] - 2022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拨回减值亏损1105千港元,无形资产拨回减值亏损6645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15887千港元、95536千港元[18][20] - 2022年公司雇员福利开支10678千港元,存货成本340000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8910千港元、1432258千港元[21] - 2022年公司所得税开支10647千港元,2021年为42305千港元[17][19][23]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14港仙,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17.56港仙[24] - 2022年综合收入约3.55277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15.28065亿港元减少[33]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4港仙,2021年为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17.56港仙[33] - 2022年毛利约为1527.7万港元,2021年约为9580.7万港元[34]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19.3万港元,2021年应占溢利约为1.4782亿港元[35]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7448亿港元,2021年为7.4534亿港元[28]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727.9万港元,2021年为4487.7万港元[3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514.7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906.9万港元[5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4.16,2021年12月31日为2.45;资产负债率约为16.77%,2021年12月31日为23.58%[5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石油及天然气销售收入8000千港元,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收入355269千港元,合计355277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79000千港元、1527986千港元,合计1528065千港元[17][19] - 2022年公司分部溢利24846千港元,除税前溢利9454千港元,年内亏损1193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203544千港元、190125千港元、147820千港元[17][19] - 2022年销售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所得收益及毛利较2021年减少逾76%[35] - 2022年石油及天然气分部的现金产生单位拨回约775万港元的减值亏损[35] - 中国内地销售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收益由2021年的15.09395亿港元减少76%至2022年的3.55269亿港元[38] 公司股权及股本情况 - 公司董事认为母公司及最终控股公司为新华石油(香港)有限公司[7] - 2022年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84187.9万股,每股面值0.2港元,与2021年相同[32] 行业市场价格情况 - 2022年布伦特及WTI原油价格分别上涨约8.8%及5.5%,亨利枢纽天然气价格上涨约17.3%[46] - 2022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79.0美元,3月上旬涨至139.1美元,12月底跌至85.9美元;WTI原油年初每桶76.1美元,3月初涨至123.7美元,12月底跌至80.3美元;亨利枢纽天然气年初3.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8月底逾9.6美元,12月底跌至4.5美元,2023年3月初跌至2.4美元[41][42][46] -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预测2024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78美元[47] 公司业务运营及策略 - 犹他州油气田因当地供应商不确定因素及疫情、国际政治事务面临挑战,公司将评估情况并调整策略[39] - 公司油气业务受天然气及石油价格和整体经济状况变动影响,价格下跌或致业务延迟、取消及负面影响业绩[40] - 2023年石油市场前景取决于国际形势,公司将维持开发现有业务并探索新机遇[49] 公司税务情况 - 中国经营附属公司按25%计提企业所得税,中国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分派股息按10%计提预扣所得税,美国计量递延税项结余税率为21%[21][22][23] 公司人员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数目约为25人,2021年为36人[53] 公司证券交易及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54] - 所有董事年内一直遵守证券交易规定标准及行为守则[55]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6] 公司重大事项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项[57] 公司治理架构情况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于济源负责监督集团整体营运,董事会认为此架构有利决策制定与执行[59] - 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外,公司全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0] 公司审核及公告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会计政策及财务资料[61][62] - 业绩公告所载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经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核对与经审核财务报表草稿一致[63]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2022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可在相关网站查阅[64]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六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4] 公司债务偿还情况 - 2022年公司偿还免息股东贷款本金2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无相关未偿还结余[50]
中港石油(0063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2 08:2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68,22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84,138千港元[4] - 期内溢利为10,98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0,509千港元[4] - 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1.30港仙,2021年同期为3.62港仙[4]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82,922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83,652千港元[8][9]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83,42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33,888千港元[10][11]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9,66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5,420千港元[12][13]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76,472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71,905千港元[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8,52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042)千港元[2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6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46千港元[2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2,77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31)千港元[23]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5,955000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4,973000千港元,期内溢利为10,982000千港元;2021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40,343000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9,834000千港元,期内溢利为30,509000千港元[37][39] - 2022年6月30日,总资542,678000千港元,总负债89,878000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总资产617,540000千港元,总负债145,635000千港元[38][3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10982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1.30港仙;2021年分别为30509千港元和3.62港仙[49] - 2022年上半年即期企业所得税为3762千港元,过往年度拨备不足1211千港元,总计4973千港元;2021年为9834千港元[47]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收入约368222000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0982000港元;2021年中期分别约为684138000港元和30509000港元[69] - 2022年上半年毛利约25788000港元,2021年中期约为49065000港元[69]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5282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4534千港元[55] - 2022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3343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0285千港元[59]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6339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4262千港元[6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贷款结余,2021年12月31日为200万港元,该贷款已在2022年1月偿还[8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470.8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906.9万港元,本期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约1852.1万港元[8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4.62,2021年12月31日为2.45;借贷比率约为15.87%,2021年12月31日为23.58%[8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石油及天然气销售收益为4000千港元,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销售收益为368,218000千港元,总收益368,222000千港元;2021年同期总收益为684,138000千港元,同比下降46.17%[35] - 2022年6月30日,石油及天然气销售分部亏损717000千港元,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溢利23,582000千港元,总计溢利22,865000千港元;2021年同期总计溢利47,689000千港元[37][39] - 按地区划分,2022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收益为368,218000千港元,来自美国的收益为4000千港元,来自香港的收益为0;2021年同期来自中国的收益为665,472000千港元,来自美国的收益为0,来自香港的收益为18,666000千港元[35][4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贸易业务收入约3.68亿港元,2021年中期为6.84亿港元[71] 成本费用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700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01000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88000千港元和770000千港元[42] - 2022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为4800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8000千港元[42] - 2022年上半年薪金及津贴为4,901000千港元,退休计划供款为357000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3,975000千港元和125000千港元[42] - 2022年上半年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69000港元,折旧约97000港元;2021年分别约为47000港元和88000港元[53] 税务政策及情况 - 香港实行两级制利得税率制度,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不符合资格的按16.5%统一税率征税[45] - 中国经营的附属公司按25%计提企业所得税,海南一间附属公司按15%税率缴纳所得税[46]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就本期(2022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52] 油价市场情况 - 2022年上半年油价总体上涨,布伦特原油年初开盘价79.0美元/桶,3月上旬涨至139.1美元高位,6月收于114.8美元,7 - 8月上旬收于94.1美元以上[71][75] - 2022年初至8月上旬,布伦特及WTI原油价格分别上涨约26.1%及24%,亨利枢纽天然气价格上涨约132.6%,布伦特原油从79.0美元涨至99.6美元/桶,WTI从76.1美元涨至94.3美元/桶[79] -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预计2022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105美元/桶,2023年为95美元/桶[79] 公司股份及股权结构 - 法定普通股每股面值0.20港元,股份数目100000000千股,金额20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841879千股,金额168376千港元[6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841,879,482股已发行股份[92][99] - 董事陈俊妍、于志波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分别持有580,172,014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8.91%;董事钟碧锋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5,000,000股,占0.59%[92] - 新华石油(香港)有限公司持有580,172,014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8.91%,于志波、陈俊妍及陈亚新分别拥有该公司46.28%、34.92%及18.80% [93][99] - 于志波、陈俊妍分别持有新华石油(香港)有限公司4,628股、3,492股,占比分别为46.28%、34.92% [95] 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101] 公司人员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人数约为36人,与2021年12月31日持平[102] - 李松涛先生年度薪酬自2022年8月1日起调整为120,000港元,可享年底酌情花红[109] 公司其他事项 - 犹他州油气田生产活动及相关成本开支约为634,000港元[103] - 公司或附属公司本期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的情况[106] - 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披露充足[112] - 董事对编制真实与公平呈列集团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承担责任,报表根据法定规定及适用会计准则编制[114] - 集团持续经营能力取决于是否有可供动用的持续资金,董事认为集团有足够资金履行财务责任[114] - 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6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5] - 报告为2022年中期报告[117]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概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12月31日也无[8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概无资产被抵押,2021年12月31日同样无[86] - 本期公司无重大收购、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也无重大投资及未来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8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