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医疗(00557)

搜索文档
天元医疗(0055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2: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上半年对比)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4,8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768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3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18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亏损为7,3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914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8,98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883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40港仙,2023年同期为1.64港仙[2]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8,3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483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5,126,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782,000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总亏损为8,983,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883,000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603,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15,000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014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0.0165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54,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95,000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1,132,0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02,000千港元[11] - 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56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660万港元,亏损减少因上海医院净亏损减少约300万元,部分被买卖证券估值收益转亏损抵销[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6月30日对比12月31日)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为21,74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495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54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1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5,45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185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06,7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5,181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为26,234,0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379,000千港元[15]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129,253,0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1,224,000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6991千港元,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34444千港元,总计4143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4326千港元,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37378千港元,总计41704千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1个月内或于要求时到期的应付账款为69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1个月内或于要求时到期735千港元,1至3个月到期542千港元,3至12个月到期3049千港元[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上海医院期内收益约590万港元、净亏损约630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约1460万港元、净亏损约930万港元[25] - 普艾普期内专利权费收入约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万港元,DIAM期内及去年同期无服务收入贡献[25] - 放债及相关业务分部期内确认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8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820万港元[26]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买卖证券估值亏损净额约1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净额约350万港元,期内除税前亏损约94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650万港元[27] 行政开支来源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主要来自投资控股和医疗分部[10] 股息政策 - 公司决定不宣派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1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无)[33] 第三方贷款情况 - 第三方贷款约1.015亿港元,2020年3月收到部分还款,剩余款项分类为预期信贷亏损,2022年索偿约1200万美元,受托人接纳约9500万港元申索并分配约2000港元还款[20] - 贷款年利率为12%至18.5%,需在一年内偿还[21] 业务发展计划 - 2024年上海医院将加大推广、加强合作、开发新业务、优化成本等[28] - 2024年公司将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接纳客户时采用更谨慎信用评估和程序[29] - 公司将继续持有买卖证券,开拓短期投资计划改善投资回报[30] - 管理层积极寻求其他业务机遇,实现业务多元化和增加收入来源[31] 审核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财务资料且无异议[32]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期内已遵守[36] 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或附属公司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37] 公司管理层情况 - 自2022年11月4日起,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由东薇女士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执行董事分担其角色[34] 董事会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8]
天元医疗(0055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08: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约155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2900万港元,净亏损减少[5] - 2023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88港仙,按年内已发行公司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98,979,524股计算[7] - 集团每股股份有形资产净额由2022年12月31日的0.39港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0.41港元[7]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2023财年的末期股息[7] - 2023年公司收益为45,230千港元,2022年为54,216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约16.57%[13]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8,778千港元,2022年为40,349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亏损减少约28.68%[13] - 2023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26,957千港元,2022年为40,349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亏损减少约33.19%[1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港仙)为3.88,2022年为7.28,2023年较2022年亏损减少约46.70%[13] - 2023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3,683千港元,2022年为50,759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约13.94%[14] - 2023年公司无形资产为7,331千港元,2022年为12,043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约39.13%[14] - 2023年公司总资为302,954千港元,2022年为333,545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约9.17%[14]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46,185千港元,2022年为44,233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增长约4.41%[14] - 2023年公司净资产为215,181千港元,2022年为242,022千港元,2023年较2022年下降约11.09%[14] - 2023财年集团净亏损约270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4030万港元有所减少[15] - 2023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550万港元,2022财年约为2900万港元[15] - 2023财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为1280万港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10万港元[1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59名雇员,2022年为111名[1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为3.03亿港元,较2022年的3.335亿港元有所减少[1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营运资金比率为3.9,2022年为4.3[18] 上海医院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上海医院2023财年收入约159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790万港元;2022财年收入约256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900万港元[5] - 2023财年上海医院收益约256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790万港元,2022财年收入约311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900万港元[15] - 上海医院将寻找市场有经验的医院管理人员加盟,开发新服务和产品,计划新设新媒体业务[9][10][11] - 2024年上海医院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加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22] 投资控股分部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控股分部2023财年已变现及未变现汇兑亏损净额约480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收益净额约170万港元[6] - 投资控股分部2023财年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总额约310万港元,去年已变现及未变现净收益总额约3610万港元[6] - 投资控股分部2023财年呈报除税前亏损约1320万港元,去年为除税前溢利约660万港元[6] - 2023财年投资控股分部已变现及未变现净亏损总额约310万港元,2022财年为净收益约3610万港元[15] 普艾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普艾普2023财年贡献专利权费收入约17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1820万港元[6] - 2023财年普艾普专利权费收入约17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660万港元[17] 放债及相关业务分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放债及相关业务分部2023财年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179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1650万港元[7] - 2023财年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1790万港元,2022财年为1650万港元[17] - 2024年集团将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包括放债人或借款人转介业务、资金配对等,但不包括香港法例第571章证券及期货条例所指的监管活动[24] - 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愉悦医美投资有限公司为根据香港法例第163章《放债人条例》所指之持牌放债人[24]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自2022年11月4日起,主席及行政总裁的角色均由东薇女士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执行董事人选以分担其角色[27] - 管理层每月向全体董事会成员提供公司表现、财务状况及前景的评估,内容足以让董事履行上市规则第3.08条及第十三章规定的职责[2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现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所有董事回顾年度均遵照规定[30] - 自回顾年度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1] - 公司已取得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性确认函[32] - 董事会主要职能包括制定集团企业政策和整体策略、监察业务管理等[33] - 2023年董事会会议召开16次,部分董事出席情况为:东薇女士16/16,贺梅女士16/16,周园先生5/16,阮国权先生6/16,周思奇女士7/16,李军先生9/16[35] - 2023年审核委员会会议召开2次,部分董事出席情况为:东薇女士1/1,阮国权先生2/2,周思奇女士2/2,李军先生2/2[35] - 2023年薪酬委员会会议召开1次,部分董事出席情况为:东薇女士1/1,阮国权先生1/1,周思奇女士1/1,李军先生1/1[35] - 2023年提名委员会会议召开情况未提及次数,但部分董事出席情况为:阮国权先生1/1,周思奇女士1/1,李军先生1/1[35] - 自2022年11月4日起,主席及行政总裁由东薇女士一人担任[39]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两年,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并可膺选连任[42] - 公司负责为董事安排及资助合适培训,新委任董事获全面就任须知[36][37] - 公司正物色合适执行董事人选分担东薇女士职务以符合守则规定[41]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5月成立,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组成[44]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决定由其厘定个别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49] - 年内应付高级管理层薪酬范围包括零港元至100万港元等多个区间,集团董事等酬金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0及11[50] - 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8月成立,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组成[51] - 回顾年度内,提名委员会召开一次会议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等,并审议建议2023年股东大会重新选举退任董事[55] - 公司于2013年9月1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53] - 审核委员会为符合上市规则第3.21条成立,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6]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审议高级管理层薪酬推荐建议、厘定薪酬架构等[45]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出建议、物色提名董事候选人等[51] - 审核委员会负责协助董事会维持优质企业管治,审核财务报告程序等[56]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3月及8月共举行两次会议,共同审阅相关年报、中期报告及财务报表[5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外聘核数师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独立性、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及有效性,并就委任及续聘作出推荐建议[58] - 董事会负责企业管治职能,年内已履行制订检讨政策、监督培训发展等职责[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国富浩华的酬金约为170万港元[60] - 董事负责编制财务报表,确认无导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成疑的不明朗因素[61] - 董事会负责确认及监督管理层设计、实施及监察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的责任,管理层负责汇报系统有效程度[62] - 公司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三级框架,包括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业务职能的管理[64]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风险管理相关计划、政策、报告,评估重大风险等[65] - 高级管理层负责向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报告风险评估成效,组织建立制度等[65] - 公司已编制《风险管理操作手册》,每年进行年度风险评估以识别和控制风险[66] - 公司秘书萧文安于回顾年度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71] - 股东大会可在两名股东送达书面请求后召开,须于递交请求书后两个月举行,若董事会21日内未正式召开,请求人可自行召开,公司须偿还合理开支[72]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组织章程文件无变动[77] - 董事会将视集团整体业务状况等因素酌情决定派息及股息金额,任何股息宣派须待股东批准[78] - 《股息政策》将不时检讨,不形成分配股息承诺,不保证分发金额,无股东放弃股息安排[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无重大变动[80] - 董事提呈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及经审核财务报表[81] - 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在香港经营,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湾仔港湾道30号新鸿基中心49楼4901室[8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29[83] - 集团财政年度内主要业务及营运地点分析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3[83] - 最大客户占集团销售货品/提供服务收益总额的28%,五大客户合计占38%;最大供应商占购货/所提供服务总额的15%,五大供应商合计占47%[84]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和中期股息,2022年亦未派付[85] - 集团2022年慈善捐款为500,000港元,2023年无慈善及其他捐款[86] - 公司2023年未发行任何股份[87] - 公司2023年未发行任何债权证[88] - 公司无股份奖励计划[91] - 公司无购股权计划[92] - 周思奇女士及阮国权先生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93] - 东薇女士30岁,贺梅女士38岁,周园先生34岁,阮国权先生50岁[95][96][97][99] - 周园先生于2023年7月19日退任公司非执行董事[93][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东菊凤持有公司266,069,294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6.69%;贾天将持有266,069,294股,占比66.69%;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持有16,530,000股,占比4.14%;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66,069,294股,占比66.69%[10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需记入规定登记册或知会公司及联交所[102] - 除已披露情况外,2023年公司或其附属等无安排使董事可通过购买股份或债权证获益[10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关连交易及持续关连交易[109] - 回顾年度,公司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符合上市规则第十四A章披露规定[110]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安排适当的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105] - 除披露情况及日常业务交易外,公司或附属无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订立重大合约[108] - 融资期限为自融资协议日期起十五个月(即2020年2月12日),违约罚息年利率为20%[112] - 2020年3月5日,领龙有限公司向中国附属公司支付人民币1600万元(约等于176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2020年3月6日,李明先生向公司支付330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112] - 2022年5月19日公司提交债务证明表,索偿总额(包括未支付的未资本化利息)约为1200万美元;2022年11月25日,受托人接纳约9500万港元的款项为公司的申索[113] - 2023年1月20日,受托人向公司分配约2000港元作为首期及末期股息[113] - 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协议或委任函期限均为两年,且可根据公司组织章程细则轮值告退[115][116] - 2024年1月9日,公司对张士宏先生提起诉讼申请物业管有令,听证会定于2024年5月22日举行[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为零港元(2022年:零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作为银行贷款担保[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26]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发出的年度独立性确认函,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1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天元医疗(0055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4:2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额为45,230千港元,较2022年的54,216千港元下降16.57%[2] - 2023年毛利为27,945千港元,较2022年的34,825千港元下降19.75%[2] - 2023年年内亏损为26,957千港元,较2022年的40,349千港元下降33.19%[2][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88港仙,较2022年的7.28港仙下降46.70%[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21,700千港元,较2022年的143,718千港元下降15.20%[4] - 2023年流动资产为181,254千港元,较2022年的189,827千港元下降4.51%[4] - 2023年流动负债为46,185千港元,较2022年的44,233千港元上升4.41%[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15,181千港元,较2022年的242,022千港元下降11.09%[5] - 2023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 - 15,082千港元,较2022年的17,720千港元下降185.11%[5] - 2023年总权益为215,181千港元,较2022年的242,022千港元下降11.09%[5] - 2023年综合资产总额为302,954千港元,2022年为333,545千港元;2023年综合负债总额为87,773千港元,2022年为91,523千港元[21] - 2023年其他亏损净额为(3,904)千港元,2022年为(5,030)千港元[22] - 2023年融资成本为3,543千港元,2022年为3,959千港元[22][25] - 2023年所得税中递延税项为1,821千港元,2022年为0;香港利得税税率首二百万港元应课税溢利为8.25%,其余为16.5%,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两年均为25%[23][25]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经扣除融资成本等多项费用后得出,其中融资成本3,543千港元,雇员福利开支18,890千港元等;2022年对应分别为3,959千港元、21,267千港元等[2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15,484千港元,2022年为29,036千港元;股份数目均为398,980千股[26] - 2023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总计27,379千港元,2022年为37,305千港元;其中应收账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023年为6,387千港元,2022年为15,992千港元[27] - 2023年应收贷款(向第三方提供)为200,760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31,224千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200,850千港元、134,275千港元[29] - 2023年应付账款为4326千港元,2022年为3616千港元;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2023年为37378千港元,2022年为36389千港元[34] - 2023财年集团净亏损约2700万港元,2022年为约4030万港元;2023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550万港元,2022年为约2900万港元[36] - 2023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88港仙,每股股份有形资产净额由2022年12月31日的0.39港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0.41港元[39] 会计准则影响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和第12号修订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对2022年1月1日期初结余也无重大影响[11][13] 报告分部情况 - 集团确定四个报告分部,分别为投资控股、医疗、放债及相关业务、酒店[13][14][15][1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和2022年医疗分部按时间点确认收益分别为1,749千港元和6,628千港元,按一段时间确认收益分别为27,366千港元和37,702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来自外界客户合约之收益分别为18,016千港元和16,542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利息收入分别为45,382千港元和54,244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须报告分部收益分别为 - 28,778千港元和 - 40,349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须报告分部税前(亏损)╱溢利分别为 - 9,076千港元和 - 9,529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折旧及摊销分别为 - 1,936千港元和 - 2,469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收益╱(亏损)净额分别为1,699千港元和 - 6,926千港元[20] - 2023年和2022年新增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01,133千港元和333,529千港元[20] - 2023年总收益中,医疗相关服务专利费25,617千港元、医疗收入27,366千港元,放债及相关业务活动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45,230千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31,074千港元、37,702千港元、54,216千港元[21] - 2023财年投资控股分部已变现及未变现净亏损总额约310万港元,2022年为已变现及未变现净收益总额约3610万港元;2023财年呈报除税前亏损约1320万港元,2022年为除税前溢利约1820万港元[37] - 2023年上海医院收益约256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790万港元,2022年收益约311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900万港元;普艾普2023财年专利权费收入约170万港元,2022年约为660万港元[38] - 2023财年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1790万港元,2022年为1650万港元[39] 贷款相关情况 - 向第三方提供的一笔贷款2023年约为1.015亿港元,2022年为1.012亿港元,以质押物业作抵押[32] - 2020年3月5日借款人支付第一笔还款16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约1760万港元),3月6日第一担保人支付第二笔还款3300万港元[32] - 2022年5月19日提交债权证明,申索总额约1200万美元,2022年11月25日受托人接纳总额约为9500万港元作为申索,2023年1月20日受托人分发约2000港元作为首期及末期摊还债款[33] - 贷款年利率2023年为12%至18.5%,2022年为12%至18.5%,并于一年内偿还[34]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开拓中国医疗及整形外科领域,发展向中国其他整形外科医院提供管理及营销服务的业务[41] - 2024年公司将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包括放债人或借款人转介业务、资金配对等,但不包括香港法例第571章证券及期货条例订明的监管活动[42] - 公司将继续持有若干买卖证券,开拓不同短期投资计划以改善投资回报[4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3财年年度业绩[45] - 自2022年11月4日起,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由东薇女士一人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执行董事人选分担其职务[47] - 公司认为2023财年除上文披露外一直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企业管治守则》[4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上市公司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2023财年一直遵守[49] - 公司或附属公司2023财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0]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决定不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2023年未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亦无[26]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无)[51]
天元医疗(0055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08: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3,768千港元,较2022年的24,984千港元下降约4.86%[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4,285千港元,较2022年的16,649千港元下降约14.19%[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0,883千港元,较2022年的22,200千港元下降约50.98%[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64港仙,较2022年的4.64港仙下降约64.66%[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5,20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759千港元下降约10.94%[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93,59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9,827千港元增长约1.99%[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9,53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005千港元下降约1.17%[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32,53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2,022千港元下降约3.92%[6]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入总額为1,400千港元,较2022年的1,481千港元下降约5.47%[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虧損總額为9,483千港元,较2022年的20,719千港元下降约54.23%[4] - 截至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2.42022亿港元,截至6月30日为2.32539亿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657万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亏损670.5万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为1851.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51.5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已收利息为238.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88.3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12.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3.2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0,2022年同期为75.8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2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9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03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50.9万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1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119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82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209千港元[21][23] - 2023年上半年须报告分部(亏损)/溢利为-45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840千港元[21] - 2023年6月30日须报告分部资产为31937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3529千港元[21][22] - 2023年6月30日须报告分部负债为8668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1360千港元[21][22] - 2023年上半年已变现及未变现外汇亏损净额为-502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97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买卖证券之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收益/(亏损)净额为34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11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8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9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亏损395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21000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6570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98979524股计算,2022年同期分别为18538000港元和398979524股[2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为4985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305000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13382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4275000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16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496000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为3953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005000港元[40] - 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66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850万港元,亏损减少主要因买卖证券估值盈亏转变及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增加[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861.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0.7万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净额为620万港元,负债资产率为零[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90名雇员,上半年总员工成本为1130万港元[7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确定四个须报告分部,分别为投资控股、医疗、放债及相关业务、酒店[14][15][16][17] - 上海医院期内收益约1460万港元、净亏损约930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约1290万港元、净亏损约970万港元[49] - 普艾普期内贡献专利权费收入约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90万港元,DIAM期内无服务收入贡献[49] - 放债及相关业务期内确认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82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20万港元[50]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买卖证券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收益净额约3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净额约300万港元[51]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除税前亏损约6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910万港元[51] 税务相关信息 - 2023年香港利得税拨备按16.5%税率计算,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税率的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评税溢利按8.25%税率征税,其余按16.5%征税[25] - 中国附属公司两个年度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就约175000000港元税项亏损及其他暂时差额确认递延税项资产[28] 贷款相关情况 - 向第三方提供的一笔约101200000港元贷款出现违约,已收到部分还款,剩余未偿还金额确认为预期信贷亏损[36][37] - 公司对第一担保人展开破产程序,已提交债权证明,受托人接纳约95000000港元的款项为申索,并分配约2000港元作为首期及末期摊还债款[38][39] - 贷款年利率为12%至18.5%(2022年12月31日:12%至18.5%),并于一年内偿还[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授予独立第三方未偿还融资本金为1300万美元,利率在不同阶段分别为12%和18.5%,违约利息为每年20%[60]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决定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3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57] 公司业务策略 - 2023年公司将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但会谨慎对待信贷评估和接纳客户[54] - 公司将继续持有买卖证券,适时调整投资组合,开拓短期投资计划改善回报[55] - 公司将继续开发拓展医疗核心业务,向中国其他整形外科医院提供管理及营销服务[52][5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财务资料且无异议[56] - 自2022年11月4日起,主席及行政总裁由东薇女士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人选分担其角色[5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期内已遵守[62]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3] - 期内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64] - 公司确认有关上市规则附录十六第三十二段所列事宜的现有资料与2022年年报披露资料无重大差异[75] - 公司董事、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2023年中期财务报告资料真实、准确、完整[76] 股东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东菊凤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266,069,294股,占比66.69%[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贾天将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249,539,294股,占比62.54%[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16,530,000股,占比4.14%[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266,069,294股,占比66.69%[73] - 除上述股东外,无其他人士(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除外)于2023年6月30日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74] 历史融资还款情况 - 2020年3月5日,领龙有限公司向中国附属公司支付1.6亿元人民币(约178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2020年3月6日,李明先生向公司支付330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61]
天元医疗(0055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1: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3,768千港元,较2022年的24,984千港元下降4.86%[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4,285千港元,较2022年的16,649千港元下降14.19%[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0,883千港元,较2022年的22,200千港元下降50.97%[2][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64港仙,较2022年的4.64港仙下降64.66%[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25,79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3,718千港元下降12.47%[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93,59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9,827千港元增长1.99%[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3,72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4,233千港元下降1.15%[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32,53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2,022千港元下降3.92%[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入总额为1,400千港元,较2022年的1,481千港元下降5.47%[3]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9,483千港元,较2022年的20,719千港元下降54.2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为237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994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须报告分部亏损为1088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200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已变现及未变现外汇亏损净额为502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97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8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9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3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1千港元[1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6570000港元及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98979524股计算[14]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318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813千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为1088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143千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20103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0850千港元[17]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主要包括向为集团业务提供顾问服务预先支付的专业费用626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125000港元[17]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157.8万港元,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3795.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361.6万港元,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3638.9万港元[20] - 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66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850万港元,亏损减少因买卖证券估值收益及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增加[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上海医院期内收益约1460万港元、净亏损约930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约1290万港元、净亏损约970万港元[23] - 普艾普期内专利权费收入约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90万港元,DIAM期内无服务收入[23] - 放债及相关业务期内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820万港元,去年同期620万港元[24]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买卖证券估值收益净额约350万港元,去年同期估值亏损净额约300万港元[25]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除税前亏损约65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910万港元[25] 应收贷款情况 - 集团应收贷款中有一笔约1.012亿港元贷款违约,2020年3月收到部分还款,2022年11月受托人接纳约9500万港元申索,2023年1月分配约2000港元还款[19][20] - 贷款年利率为12%至18.5%,需在一年内偿还[20]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集团未来将拓展医疗业务,谨慎开展放债及相关业务[26][27][28] - 公司将继续持有买卖证券,开拓短期投资计划以改善投资回报,并因未变现收益或亏损进行调整[2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财务资料且无异议[3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31] - 自2022年11月4日起,主席及行政总裁由东薇女士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执行董事以符合守则规定[32] - 公司认为除披露外,期内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会不时检讨管治常规[3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期内已遵守[34]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35]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5]
天元医疗(0055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09:02
财务表现 - 2022年,中國天元醫療集團有限公司的净亏损约2900万港元,较上一年的1690万港元亏损增加[6] - 上海醫院的业务受新冠病毒影响,导致營業額减少,进而导致较高的净亏损[6] - 2022年,普艾普贡献专利权费收入约660万港元,较上一年的1110万港元减少[6] - 2022年,放債及相关业务分部确认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1650万港元,与上一年的1680万港元持平[7]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7.28港仙,每股股份有形资产净额下降至0.39港元[8] - 公司未来将继续放債及相关业务,采取更为谨慎的信贷评估和程序[9] - 2022年,中國天元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录得净虧損约4030万港元[14] - 2022年,上海醫院整形外科业务收入约1900万港元,虧損淨額约6600万港元[16] - 2022年,普艾普贡献专利权费收入约6600万港元,DIAM无贡献服务收入[17]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1] - 公司已取得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就其独立性发出的年度确认函,认为这些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独立人士[32] - 董事会的主要职能为制定公司的企业政策和整体策略,对公司业务和事务的管理提供有效监督[33] - 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由同一人担任,即东薇女士,负责制定整体业务发展策略和规划[39] - 主席应确保董事会得到适当通报,提供领导力,确保董事会有效履行职责[40]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负责审议高级管理层薪酬建议和政策[43] - 薪酬委员会审议高级管理层薪酬范围从100万港元至450万港元,具体细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48] - 提名委员会负责檢討董事会架构、人数和组成,提出董事会变动建议和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49] - 2022年度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54] - 外聘核數師國富浩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的酬金約为1,650,000港元[57]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已编制《风险管理操作手册》,进行年度风险评估,识别主要业务的潜在策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和合规风险[63] - 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持续三年的审计计划,外部顾问执行年度审计项目,评估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效能[64] - 公司具有独立的内部审计职能,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提交报告,负责检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措施[66] - 董事会每年审查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充分程度,包括策略、财务、运营和合规监控[67] 环境保护 - 公司在报告期间通过各项政策减少排放,包括促进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客人和员工意识,推广使用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技术参加会议,以及出行优先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141] - 公司在报告期间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包括二氧化硫为3.42克,氮氧化物为289.09克,颗粒物为21.28克,与上一年度相比,廢氣排放物有所增加,主要原因为上海醫院购置并使用商务用车为高端客户提供专车接送服务,燃料消耗量有所上升[143]
天元医疗(0055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13: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额为54,216千港元,较2021年的94,588千港元下降42.68%[2] - 2022年毛利为34,825千港元,较2021年的71,307千港元下降51.16%[2] - 2022年年内亏损为40,349千港元,较2021年的19,063千港元增加111.66%[2]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7.28港仙,较2021年的4.22港仙增加72.51%[2] - 2022年全面亏损总额为42,029千港元,较2021年的13,336千港元增加215.15%[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50,759千港元,较2021年的60,914千港元下降16.67%[4] - 2022年流动资产为189,827千港元,较2021年的218,776千港元下降13.23%[4] - 2022年流动负债为44,233千港元,较2021年的36,357千港元增加21.66%[4] - 2022年资产净值为242,022千港元,较2021年的284,051千港元下降14.79%[5] - 2022年总收益为54244千港元,2021年为94595千港元[12] - 2022年须报告分部税前亏损为9529千港元,2021年为11869千港元[12] - 2022年新增非流动资产为333529千港元,2021年为376383千港元[12] - 2022年综合资产总额为333545千港元,2021年为376399千港元[13] - 2022年综合负债总额为91523千港元,2021年为92348千港元[13] - 2022年已变现及未变现汇兑亏损净额为5030千港元,2021年为收益1070千港元[14] - 2022年融资成本为3959千港元,2021年为4487千港元[14] - 香港利得税首二百万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其余为16.5%,2021年统一为16.5%[15] - 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29036千港元,2021年为16854千港元[19] - 2022年12月31日商誉账面价值为58,40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2,834千港元[20] - 2022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为37,305千港元,2021年为34,674千港元[21] - 2022年向第三方提供的贷款为200,850千港元,2021年为177,953千港元[23] - 2022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为40,005千港元,2021年为32,302千港元[27] - 2022财年集团净亏损约4030万港元,2021年为约1910万港元[28] - 2022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90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1690万港元[28] - 2022年预付款为710万港元,2021年为890万港元[22] - 贷款年利率2022年由12%至18.5%,2021年由11%至18.5%[27] - 2022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7.28港仙,按年内已发行公司普通股之加权平均数398979524股计算[35] - 集团每股股份有形资产净额由2021年12月31日的0.44港元减少至2022年12月31日的0.39港元[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控股分部2022财年已变现及未变现净收益总额约3610万港元,去年约为170万港元,呈报除税前溢利约1820万港元,去年为除税前亏损约2600万港元[29] - 上海医院2022年收益约311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900万港元,上年同期收益约667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450万港元[31] - 普艾普2022财年专利权费收入约66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1110万港元[31] - 放债及相关业务分部2022财年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165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1680万港元[34] 业务发展规划 - 集团将继续开发拓展医疗业务,包括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市场设立医院[36] - 2023年集团将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接纳客户时采用更谨慎信用评估和程序[38] - 集团将继续持有买卖证券,开拓短期投资计划,调整投资组合[39] 公司治理与运营 - 自2022年11月4日起,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由东薇女士一人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执行董事分担其职务[43] - 公司在2022财年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44] - 公司已采纳上市公司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在2022财年一直遵守该守则[45]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2022财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46]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7] 股息分配 - 公司决定不建议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该年度也无中期股息[19]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1年:无)[47] 索偿与还款 - 2022年受托人接纳公司呈请人索偿总额约为9500万港元,2023年1月20日分发约2000港元作摊还债款[27] 公司业务分部构成 - 公司业务分为投资控股、医疗、放债及相关业务、酒店四个报告分部[8]
天元医疗(0055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30 08: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上半年对比) - 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4,98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8,439千港元[4]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6,64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7,413千港元[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亏损20,013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4,664千港元[4] - 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22,200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6,411千港元[4]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4.64港仙,2021年同期为1.53港仙[4]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20,71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324千港元[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 -18,515千港元,2021年为19,891千港元[21]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 -11,632千港元,2021年为26,533千港元[21]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758千港元,2021年为 -1,408千港元[21]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2,119千港元,2021年为 -2,083千港元[21]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增加净额为 -14,509千港元,2021年为23,042千港元[24] - 2022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5,699千港元,2021年为58,178千港元[24] - 2022年6月30日银行及手头现金为51,190千港元,2021年为81,220千港元[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相关服务收益中专利权费为5,855千港元、医疗收入为12,930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3,197千港元和36,815千港元[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放债及相关业务活动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为6,199千港元,2021年为8,427千港元[4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变现及未变现外汇亏损净额为3,497千港元,2021年为收益净额536千港元[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买卖证券之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亏损净额为3,011千港元,2021年为819千港元[50] - 2022年和2021年租赁付款的利息开支分别为2,119千港元和2,083千港元[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21千港元,2021年为682千港元[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18,538,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6,137,000港元[5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淨額約1850萬港元,去年同期約610萬港元,虧損增加主要因上海醫院暫停營業、匯兌虧損及買賣證券估值虧損增加[90] - 2022年上半年同系附屬公司商標許可收取收入為0,2021年為3197千港元[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6月30日对比12月31日)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50,479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0,914千港元[10]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8,690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6,145千港元[10]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4,55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6,357千港元[10]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63,332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84,051千港元[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须报告分部资产为345,73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76,383千港元[4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须报告分部负债为82,25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2,185千港元[44]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为36,58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4,674千港元[63]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111,65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2,234千港元[66]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190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5,699千港元[74]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为32,020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2,302千港元[73] - 2022年6月30日上市股本证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8,942千港元,无报价投资为252千港元[79] - 2021年12月31日上市股本证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8,282千港元,无报价投资为3,906千港元[79] - 预付款主要包括顾问服务费,2022年为806.4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90.6万港元[66] - 按公平值計量之金融工具,2021年1月1日為12,546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為9,194千港元[83] 业务线划分 - 公司确定四个须报告分部:投资控股、医疗、放债及相关业务、酒店[32] 财务报表编制与审阅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按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适用披露条文编制,尚未经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27][28] - 公司采纳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未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0]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中期财务资料且无异议[10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醫療分部普艾普期內專利權費收入約590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70萬港元;上海醫院期內收益約1290萬港元、淨虧損約970萬港元,去年同期收益約3680萬港元、淨虧損約200萬港元[91] - 放債及相關業務分部期內第三方貸款利息收入620萬港元,去年同期為840萬港元[92] - 投資控股分部期內買賣證券已變現及未變現估值虧損淨額約300萬港元,去年同期約80萬港元;期內除稅前虧損約1910萬港元,去年同期約1220萬港元[94] 税务政策 - 2022年和2021年香港利得税税率均为16.5%,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税率的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评税溢利按8.25%征税,余下按16.5%征税,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54] 股息政策 - 公司决定不宣派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6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派息[101] 贷款情况 - 一笔约1.012亿港元贷款出现违约,已收到部分还款,剩余欠款分类为预期信贷亏损[69] - 贷款年利率为11%至18.5%,与2021年12月31日相同,且需在一年内偿还[7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授予独立第三方未偿还融资本金为1300万美元,2018年11月12日至2019年11月11日利率为12%,2019年11月12日至2020年2月12日为18.5%,违约利息为20%[104] - 2020年3月5日,领龙有限公司支付1600万元人民币(约178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2020年3月6日,李明先生支付330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106] 集团其他财务信息 - 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按成本或攤銷成本入賬之金融工具賬面值與公平值無重大差異[8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12月31日:无)[8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净额为5120万港元,负债资产率为零[11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12名雇员,上半年总员工成本为1370万港元[115] 股权结构 - 2022年6月30日,东菊凤、贾天将持有公司266,069,294股,占比66.69%;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分别持有249,539,294股和16,530,000股,占比62.54%和4.14%;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66,069,294股,占比66.69%[11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除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外,无其他人士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20] 未来业务策略 - 公司将向中国其他整形外科医院提供管理及营销服务,放债业务采用更谨慎信用评估,投资控股会调整投资组合[95][98][99]
天元医疗(00557)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8 10:5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约1690万港元,上一年度经重列后为约6510万港元,净亏损下跌因商标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减少[5] - 2021年公司收益为94,588千港元,2020年为56,340千港元,同比增长67.89%[12] - 2021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19,063千港元,2020年为110,035千港元,亏损减少82.68%[12] - 2021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4.22港仙,2020年为16.31港仙,亏损减少74.13%[12] - 2021年公司总资为376,399千港元,2020年为381,296千港元,同比减少1.28%[14] - 2021年公司净资产为284,051千港元,2020年为297,387千港元,同比减少4.48%[14] - 2021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4.22港仙,按年内已发行公司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98979524股计算[5] - 集团每股股份有形资产净额由2020年12月31日的0.47港元减至2021年12月31日的0.44港元[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为3.764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813亿港元有所减少[1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每股有形资产净额由2020年12月31日的0.47港元减至0.44港元[1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营运资金比率为6.0,2020年为6.9[1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12名雇员(包括董事),2020年为114名[17] - 2021财年集团总员工成本为4020万港元,2020财年为2910万港元[1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由2020年12月31日的5820万港元增加至6570万港元[1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银行借贷,负债资产率为零[17] - 2021年营业额为94,588千港元,2020年为56,340千港元[185] - 2021年销售成本为23,281千港元,2020年为18,766千港元[185] - 2021年毛利为71,307千港元,2020年为37,574千港元[185] - 2021年除税前亏损为19,063千港元,2020年为125,847千港元[185] - 2021年年内亏损为19,063千港元,2020年为110,035千港元[185] - 2021年每股基本亏损为4.22港仙,2020年为16.31港仙[185] - 2021年年内其他全面收入总额为5,727千港元,2020年为753千港元[187] - 2021年年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3,336千港元,2020年为109,282千港元[187] - 2021年非流动资产为157,623千港元,2020年为159,525千港元[190] - 2021年流动负债为36,357千港元,2020年为31,865千港元[190] - 2022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84,051千港元,2021年为297,387千港元[193] - 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本为398,980千港元,与2021年持平[193] - 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份溢价为20,663千港元,与2021年持平[193]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储备为 - 163,396千港元,2021年为 - 152,115千港元[193] - 2022年3月31日,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256,247千港元,2021年为267,528千港元[193] - 2022年3月31日,非控股权益为27,804千港元,2021年为29,859千港元[193] - 2020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99,154千港元[198] - 2020年公司年内亏损65,101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44,934千港元,合计亏损110,035千港元[198] - 2020年其他全面收入总额为753千港元[198] - 2020年公司与拥有人交易导致权益减少8,891千港元[19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普艾普2021财年专利权费收入约111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270万港元;2021财年无服务收入,上一年度约为50万港元[5] - 上海医院2021财年收益约667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450万港元,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收益约362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1330万港元[5] - 投资控股分部2021财年已变现及未变现收益总额约170万港元,去年同期净亏损总额约1030万港元;2021财年除税前亏损约260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2700万港元[5] - 放债及相关业务分部2021财年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168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1690万港元[5] - 2021年公司投资控股分部已变现及未变现净收益总额约1,700,000港元,2020年约为10,300,000港元,同比减少83.50%[15] - 2021年公司投资控股分部除税前亏损约26,000,000港元,2020年约为27,000,000港元,亏损减少3.70%[15] - 2021年普艾普专利权费收入约11,100,000港元,2020年约为2,700,000港元,同比增长311.11%[15] - 2021年上海医院收益约66,700,000港元,2020年约为36,200,000港元,同比增长84.25%[15] - 2021年上海医院亏损净额约14,500,000港元,2020年约为13,300,000港元,亏损增加9.02%[15] - 2021财年确认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1680万港元,2020财年为1690万港元[17]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2022年公司将继续开发拓展医疗业务,包括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市场提供整形外科、医疗美容及辅助生殖体外受精服务[8] - 2022年公司将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接纳客户时采用更谨慎信用评估和程序[8] - 公司将继续持有买卖证券,适时调整投资组合,开拓短期投资计划改善回报[11] - 公司将继续持有买卖证券,开拓短期投资计划,使用现金储备改善投资回报[22] 董事会及相关委员会运作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1] - 2021年董事会会议召开23次,王化冰、张娴、贺梅出席23次,周园出席12次,胡柏和出席12次,阮国权、郭景彬出席16次[34] - 2021年审核委员会会议召开2次,胡柏和、阮国权、郭景彬均出席2次[34] - 2021年薪酬委员会会议召开1次,张娴、胡柏和、阮国权、郭景彬均出席1次[34] - 2021年提名委员会会议召开1次,王化冰、胡柏和、阮国权、郭景彬均出席1次[34]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2年,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37]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5月成立,截至年报日期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组成[38]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所有董事确认2021年遵照规定[30] - 公司认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独立人士,并已取得其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就独立性发出的年度确认函[31]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一次会议讨论薪酬事宜并检讨薪酬政策[39] - 审核委员会于2021年5月及8月共举行两次会议,与外聘核数师共同审阅年报、中期报告及财务报表[45]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召开一次会议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及董事会组成,并建议重选退任董事[42] - 公司于2013年9月1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42] 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董事会负责企业管治职能,年中已履行相关职责[52][53] - 董事会负责确认及监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管理层负责汇报其有效性[57] - 集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为三级框架,包括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业务职能管理[58] - 董事确认负责编制真实公平的财务报表,选取并贯彻应用适当会计政策[55] - 董事表示无导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成疑的不明朗因素[56] - 公司每年进行风险评估以识别主要业务潜在风险并排列优先级[64] - 公司制定为期三年审核计划,将识别风险优先列入年度审核项目[64] - 审核委员会每年审查制度的有效及充足程度,集团按年提交内部监控报告[65] - 董事会负责每年审阅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成效,认为现行制度有效且足够[69] 公司股东及股权相关情况 - 最大客户占集团销售货品/提供服务收益总额的12%,五大客户合计占23%;最大供应商占集团购货/所提供服务总额的10%,五大供应商合计占24%[82]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该年度也未派付中期股息,2020年均为零[83] - 年内集团无慈善捐款,2020年也为零[87] - 公司年内未发行任何股份[88] - 公司年内未发行任何债权证[89] - 公司无股份奖励计划[92] - 公司无购股权计划[93] - 王化冰、胡柏和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胡柏和不愿膺选连任,王化冰符合资格并愿意膺选连任;东薇将任职至下一个股东大会,符合资格并愿意膺选连任[94] - 张娴于2022年1月19日辞任执行董事,不再担任公司行政总裁及薪酬委员会成员[98] - 东薇于2021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9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中无须登记或知会的权益[11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东菊凤、贾天将、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持公司已发行股本概约百分比均为66.69%,所持股份数目均为266,069,294股[11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元锰业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所持公司已发行股本概约百分比为62.54%,所持股份数目为249,539,294股[11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对股份持有保证权益的人所持公司已发行股本概约百分比为4.14%,所持股份数目为16,530,000股[115] 公司关联交易及协议情况 - 普艾普由公司及李相雨博士分别拥有约51%及45.82%[121] - 2017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服务协议服务费上限1034千美元,商标许可协议每月使用费总额上限382千美元,总计1416千美元[12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服务协议服务费上限3649千美元,商标许可协议每月使用费总额上限1249千美元,总计4898千美元[12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服务协议服务费上限4382千美元,商标许可协议每月使用费总额上限1249千美元,总计5631千美元[121] - 2020年1月1日至5月28日,服务协议服务费上限2198千美元,商标许可协议每月使用费总额上限624千美元,总计2822千美元[12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供采购、营销及管理服务及商标许可产生之总收益分别为零美元(2020年:69497美元)及零美元(2020年:173430美元)[12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商标许可协议年度特许权使用费年度上限约人民币3050千元,千港元等额约3313[1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商标许可协议年度特许权使用费年度上限约人民币3462千元,千港元等额约3760[12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商标许可协议年度特许权使用费年度上限约人民币3956千元,千港元等额约4297[125] - 2020年5月29日,珠海天医向北京愉悦提供总额人民币3000000元的贷款,年利率10%,年期至2023年5月28日[130] - 借款人領龍有限公司的本金額為1300萬美元[135] - 2018年11月12日至2019年11月11日,借款年利率為12%;2019年11月12日至2020年2月12日,借款年利率為18.5%[136][137] - 借款期限為15個月,至2020年2月12日,違約罰息年利率為20%[138] - 2020年3月5日,領龍有限公司支付人民
天元医疗(00557)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30 08: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营业额48,43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7,801千港元[10] - 2021年上半年毛利37,41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6,110千港元[10]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亏损4,66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6,620千港元[10]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6,41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8,141千港元[10] - 2021年上半年期内亏损6,41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8,141千港元[10]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1.53港仙,2020年同期为13.56港仙[11] - 2021年上半年每股经摊薄亏损1.53港仙,2020年同期为13.56港仙[11] - 2021年6月30日期内全面亏损总额3,32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91,005千港元[13]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155,97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9,525千港元[16] - 2021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189,804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89,906千港元[17]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51,714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2,044千港元[19] - 2021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94,063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97,387千港元[19]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19,89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475千港元[31] - 2021年上半年已收利息6,54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8,870千港元[31] - 2021年上半年退税93千港元,2020年同期缴税224千港元[31]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6,53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4,121千港元[31]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40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1,416千港元[31]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8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4千港元[31]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23,04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641千港元[34]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1,220千港元,2020年6月30日为35,038千港元[34]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166千港元,2020年为 - 71,274千港元[69]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成本(租赁付款的利息开支)为2,083千港元,2020年为64千港元[71] - 2021年香港利得税税率16.5%,符合条件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评税溢利按8.25%征税,中国附属公司税率25%,期内无香港应评税溢利未作利得税拨备[75]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未就约137,100,000港元(2020年12月31日:122,700,000港元)税项亏损及其他暂时差额确认递延税项资产[76] - 2021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22,099千港元,2020年为11,826千港元[78]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6,137,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98,979,524股计算(2020年对应为54,110,000港元和398,979,524股)[79]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为33,417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6,027千港元[83] - 应收贷款2021年为100,856千港元,2020年为134,032千港元[89] - 2021年6月30日贷款予第三方为170,684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69,828千港元,净额为100,856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贷款予第三方为204,821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70,789千港元,净额为134,032千港元[90] - 向第三方提供的一笔贷款2021年约为100,900,000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101,200,000港元,已到期但借款人违约,已部分还款并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相关法律程序安排在2021年10月进行[94] - 2021年6月30日银行及库存现金为81,220千港元,集团可动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1,22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分别为58,178千港元[96] - 2021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为27,05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8,454千港元[97] - 2021年6月30日1个月内到期或于要求时的应付账款为326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71千港元[98] - 2021年1月1日按公平值计量之金融工具为12,546千港元,6月30日为12,031千港元;2020年1月1日为12,222千港元,6月30日为11,520千港元[103] - 2021年商标许可收取之收入为3,197千港元,2020年为1,341千港元;2020年提供采购、营销及管理服务收取之收入为496千港元[10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0年12月31日:零)[109] - 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61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5410万港元,亏损减少主要因去年同期有商标及预付款项减值亏损[111] - 2021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净额为8120万港元,负债资产率为零[1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员工成本为2210万港元[1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业务分为投资控股、医疗、放债及相关业务、酒店四个报告分部[5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界客户的总收益为40,012千港元[5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须报告分部资产为376,245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81,187千港元[58][6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须报告分部负债为82,035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83,746千港元[58][60] - 2021年上半年医疗相关服务收益40,012千港元,2020年为8,273千港元[62] - 2021年上半年放债及相关业务活动收益8,427千港元,2020年为9,528千港元[64] - 2021年上半年医疗相关服务中专利权费3,197千港元,2020年为1,341千港元[62] - 2021年上半年医疗相关服务中医疗收入36,815千港元,2020年为6,436千港元[62] - 2021年上半年放债及相关业务活动中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8,427千港元,2020年为9,116千港元[64] - 医疗相关服务收益确认分一个时间点和一段时间,金额分别为36,815千港元和3,197千港元(2020年对应为6,932千港元和1,341千港元)[65]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买卖证券变现及未变现估值亏损净额约8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00万港元;期内除税前亏损约122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310万港元[112] - 医疗分部普艾普期内专利权费收入约3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0万港元;DIAM期内无服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50万港元[113] - 上海医院期内收益约3680万港元、净亏损约200万港元,2020年6月1 - 30日收益约640万港元、净亏损约40万港元[114] - 放债及相关业务分部期内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840万港元,去年同期910万港元[116] - 酒店分部期内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零港元,去年同期约150万港元;期内除税前亏损约6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410万港元[117] 会计政策相关 - 公司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对会计政策无影响[40][41] 股息政策 - 公司决定不宣派2021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0年同期无)[8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0年同期:零)[125] 融资协议 - 融资协议A本金为1300万美元,2018年11月12日至2019年11月11日利率为每年12%,2019年11月12日至2020年2月12日为每年18.5%,违约利息为每年20%[129] - 2020年3月5日,领龙有限公司支付人民币1600万元(约178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2020年3月6日,李明先生支付330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131] - 集团向独立第三方授出的融资协议A,借款人是Lead Dragon Limited,担保人是李明先生及张士宏先生[12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中期财务资料且无异议[12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期内已遵守[133]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34] - 集团期内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135]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无银行借贷、重大或然负债、质押资产及尚未结算的外汇合约[136][137][138][140] 股份相关计划 - 股份奖励计划授出的奖励股份总数不超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的10%[14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无购股权计划[150] 股权结构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无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或其联系人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有须记录或知会的权益或淡仓[15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东菊凤持有266,069,294股,占已发行股本66.69%;贾天将持有266,069,294股,占66.69%;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持有249,539,294股,占62.54%;对股份有保证权益人士持有16,530,000股,占4.14%;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持有266,069,294股,占66.69%[155] 股份买卖与复牌 - 公司股份自2020年8月24日上午9时起在联交所暂停买卖[158] - 联交所于2020年9月10日知会公司复牌指引,18个月期限将于2022年2月23日届满[158] - 2021年8月6日,公司向联交所提交复牌计划[159] - 内部监控顾问完成内部监控检讨,未发现公司及集团财务报告程序和内部监控系统有重大违规或错误[159] - 2021年8月23日,公司实施内部监控顾问建议,补救集团内部监控系统不足[159] - 公司股份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达成复牌指引另行通知[161] 集团人员情况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08名雇员(包括董事)[141] 集团联营公司情况 - 集团在联营公司S - R Burlington Partners, LLC.拥有27%实际权益[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