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新金融(00440)
icon
搜索文档
大新金融(00440)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2 09:05
2016 - 2020年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16 - 2020年股东资金分别为21,817、25,062、25,435、26,805、28,386百万港元[21] - 2016 - 2020年后偿债务分别为7,146、5,487、5,449、5,510、3,828百万港元[21] - 2016 - 2020年客户存款分别为152,436、161,082、172,410、182,115、189,901百万港元[21] - 2016 - 2020年存款总额分别为158,996、168,266、178,945、188,866、198,027百万港元[21] - 2016 - 2020年负债总值(包括后偿债务)分别为195,555、194,101、205,309、216,507、219,270百万港元[21] - 2016 - 2020年客户贷款(不包括贸易票据)分别为113,655、119,262、128,628、136,947、137,577百万港元[21] - 2016 - 2020年资产总值分别为223,243、225,538、237,301、250,312、254,961百万港元[21] - 2016 - 2020年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1,645、1,574、1,915、1,708、1,158百万港元[21] - 2016 - 2020年全年派发股息分别为442、2,664、476、470、300百万港元[21] - 2016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4.91、4.70、5.72、5.28、3.62港元[21] 公司董事信息 - 王守業先生80歲,1987年獲委任為公司主席,擁有逾55年銀行及金融業務經驗[31] - 史習陶先生80歲,1997年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曾於2005年8月至2017年8月出任大新銀行集團提名及薪酬委員會主席,執業超逾20年[31][32] - 梁君彥先生70歲,2017年12月及2019年5月分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提名及薪酬委員會成員,2017年12月辭任大新銀行集團提名及薪酬委員會成員[34] - 簡俊傑先生63歲,2018年12月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成員,擁有逾35年金融服務業務經驗[35] - 王守業先生是公司集團總經理王祖興先生之父親[31] - 史習陶先生曾為閩信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4月辭任)及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2018年10月辭任)之獨立非執行董事[32] - 梁君彥先生曾為海港企業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2018年5月退任)[34] - 簡俊傑先生1991 - 2006年為香港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金融服務),2000 - 2005年擔任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主管合夥人[35] - 簡俊傑先生2006 - 2010年擔任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營運總裁及執行董事,2010 - 2012年擔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環球銀行金融機構業務常務總監[35] - 簡俊傑先生2013年1月獲委任為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特別顧問,2013年5月 - 2017年12月出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財務總監,留任高級顧問至2018年7月[35] - 谭伟雄先生71岁,2018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香港及内地商业银行有超45年经验[37] - 卫皓民先生65岁,2019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曾担任罗兵咸永道大中华区风险管理及合规事务主管合伙人14年[38] - 吉川英一先生64岁,2016年8月调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此前2014 - 2016年任替任董事,2007 - 2010年任非执行董事,有超30年企业银行等经验[40] - 嶋內義和先生53歲,2019年8月獲委任為公司非執行董事,有30年銀行業經驗[41] - 黃漢興先生68歲,1993年獲委任為公司董事,2002年1月晉升為董事總經理,公司持有重慶銀行13.2%權益,其為該行非執行董事及副董事長[41][42] - 王伯凌先生60歲,2001年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2017年6月獲委任為副行政總裁及集團財務及營運總監,有逾35年財務管理及銀行營運經驗[44][45] - 中村伸吉先生47歲,2020年12月獲委任為公司非執行董事吉川英一先生之替任董事,有超逾24年銀行業經驗[44][46] - 王祖興先生51歲,2011年4月獲委任為公司集團總經理,2017年8月獲委任為大新銀行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47] 2020年整体业务财务表现 - 年内股东应占溢利下降32%至11亿5千8百万港元[51][52] - 集团业务营运收入较2019年下跌3%,净利息收入下跌9%,非利息收入增长18%[52][54] - 整体贷款增长少于1%,商业和零售银行业务均温和增长[52][55] - 净服务及佣金收入增长3%,其他非利息收入翻倍[56] - 集团对重庆银行投资全年拨备总额为5亿3千1百万港元[57][60] - 2020年净保费收入增长6%[58][61] - 保险业务溢利上升至2千6百万港元,增长35%[58][61] - 计入收益后,保险及投资业务整体回报为7亿4千8百万港元,增加6千2百万港元,增长9%[58][61] - 2020年12月31日,大新银行综合普通股權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3.8%,略高於2019年年底的13.4%[62][64] - 2020年12月31日,计及二级后偿债务余额,大新银行综合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7.6%,略低于2019年的17.9%[62][64] - 2020年集团流动性维持比率平均水平为48%,远高于25%的最低要求[62][64] - 公司扣除减值亏损前之营运溢利为25.514亿港元,较去年减少2.6%;扣除减值亏损后之营运溢利为19.038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5.9%[77]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8.857亿港元,较去年减少28.3%;股东应占溢利为11.582亿港元,较去年减少32.2%[77] - 公司资产合计为2549.61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9%;负债合计为2192.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3%;股东资金为283.8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5.9%[77] - 公司净利息收入/营运收入占比为66.8%,成本对收入比率为54.2%[77] - 撇除一次性资助,公司营运支出增加1.7%,信贷减值支出按年增加82%[87][88] - 2021年2月公司对重庆银行持股量由14.7%摊薄至13.2%[87][88] - 公司对重庆银行全年减值拨备支出总额为5.31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2.44亿港元,应占其净溢利为7.1亿港元[87][89] - 公司股东资金回报率由8.5%降至5.4%,成本对收入比率由52.9%增加至54.0%[87][89] - 2020年底大新银行综合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8%,高于2019年底的13.4%,综合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7.6%,略低于去年的17.9%[87][90] - 公司银行业务流动性维持比率年平均水平为48%,远高于25%的最低要求[87][90]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重庆银行于2021年2月初完成首次发行A股上市[57][60] - 2020年香港和澳门保险附属公司分别委任新行政总裁[58][61] - 公司预计2021年3月底前完成总部和主要分行迁至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72] - 2021年初营商环境普遍疲软,但香港本地疫情大致受控,内地经济已开始复苏,香港金融市场畅旺[66][67] - 年初至今信贷质量相对稳定,市场利率上升有望对公司业务有利[66][69] - 公司开拓保险业务取得良好成果,但保险盈利受投资组合表现影响,可能因市场波动影响盈利能力[70] - 公司资本充足率及资金流动性稳健,可应对挑战并把握增长机遇[70] 银行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银行业务净息差为1.63%,较去年的1.87%有所下降[85] - 银行业务营运收入为52.488亿港元,较去年减少2.6%;扣除减值亏损前之营运溢利为24.15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4.8%[85] - 银行业务扣除减值亏损后之营运溢利为17.68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8.9%;除税前溢利为18.094亿港元,较去年减少30.2%[85] - 银行业务年度溢利为14.93亿港元,较去年减少33.4%;不包括于联营公司投资之减值拨备之股东应占溢利为20.241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9.9%[85] - 银行业务客户贷款为1375.7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0.5%;客户存款为1903.4亿港元,较去年增加4.2%[85] - 银行业务已发行的存款证为8.12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0.4%;存款合计为198.46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4.8%[85] 个人银行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个人银行业务财富管理费收入增长8%,证券买卖费用收入按年增长60%,客户外汇交易收入增长43%[92] - 公司个人银行业务整体存款增长4%,活期及储蓄存款增长41%[92] - 公司“优易理财”服务客户数目按年增长27%,其中63%为银行新客户[92] - 公司个人银行业务未偿还贷款增长1%[93] 集团数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数码银行用户数目较2019年增加12%,数码支付交易总数上升62%[97][98] - 集团重新设计的网站于2020年年底推出[97][98] - 个人客户可使用个人香港身份证登记「转数快」服务,零售企业客户有支援「转数快」的中小企业客户账户支付服务[97][98] 集团商业银行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商业银行业务贷款在2020年录得轻微增长,存款额增加且成本较低[104] - 2020年集团商业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因低息环境及净息差收窄而下降,非利息收入大致持平[104] - 2020年集团商业银行业务贷款减值支出上升,主要因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增加及计提信贷亏损拨备[104] - 2020年集团节省了商业银行业务营运开支,包括简化内部营运流程及外部服务措施带来的好处[105][106] - 集团于2020年下半年缩减设备融资业务规模,集中资源于核心商业银行业务[105][107] - 集团加强与大新银行(中国)合作,为内地企业客户提供开户见证等服务[104] 集团财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集团财资业务部应占溢利增加20%至5亿6千3百万港元,整体收入增长16%,净息差由0.98%下跌至0.84%,零售客户群外汇收入增加15%,营运支出增长约4%,信贷减值支出大幅增加至2千万港元,平均流动性维持比率为47.8% [108][109][110] 澳门银行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澳门博彩收入下跌79.3%,入境游客数量下跌85.0%,本地生产总值收缩56.3% [111] - 2020年澳门商业银行贷款总额较去年年底下跌6.8%,活期及储蓄账结余增加8.7%,整体净息差由1.39%下跌至1.35%,净服务费用及佣金收入下跌14.9%,总营运收入下跌14.0%,信贷减值支出显著增加,净溢利大幅减少 [111][112] - 2020年4月澳门商业银行推出新存款产品“星级里赏”账户 [113] - 2020年8月澳门商业银行推出eCorp商业流动银行服务应用程式 [113][114] - 2020年6月澳门商业银行在网上服务申请平台新增信用卡网上申请服务 [113][114] 大新银行(中国)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大新银行(中国)整体业绩维持稳定,净息差与2019年相若,贷款及存款结余略高于2019年 [116] - 大新银行(中国)在6个主要城市营运,为跨境客户提供服务 [116] - 大新银行(中国)加强与香港大新银行合作,为跨境商业客户服务并带来收入 [116] - 大新银行(中国)全新流动理财平台2020年底完成试用,预计2021年初正式推出 [116] - DSB中国在6个主要城市运营,包括深圳总部及上海、南昌等地的分支机构[117] - DSB中国新的个人客户移动银行平台于2020年末基本完成并开始试运行,计划2021年初推出[118] 重庆银行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重庆银行2020年股东应占溢利增加5.1%,贷款及存款分别增长14.1%及11.9% [119] - 20
大新金融(00440)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7 08:4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净利息收入为18.73亿港元,同比下降9.4%[4] - 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5.72亿港元,同比微增0.1%[4] - 期间溢利为9.88亿港元,同比下降32.4%[4] -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7.45亿港元,同比下降33.1%[4]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33港元,去年同期为3.41港元[4] - 扣除保险索偿后营运收入为27.51亿港元,同比下降3.1%[4] - 除税前溢利为11.5亿港元,同比下降30.8%[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盈利为7.44768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1.13821亿港元下降33.1%[45][46] - 公司总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分别为18.73亿港元和8.79亿港元,合计总营业收入为27.51亿港元[155] - 2020年上半年扣除投资损益前营运溢利91.5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31.07亿港元下降30.1%[14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运支出为14.7亿港元,同比增长2.5%[4] - 总营运支出为1,469,948千港元,较2019年1,434,343千港元增长2.5%[32] - 雇员薪酬及福利支出为1,033,359千港元,较2019年986,935千港元增长4.7%[32] - 香港利得税支出为144,162千港元,较2019年176,239千港元下降18.2%[44] - 总税务支出为161,699千港元,较2019年199,515千港元下降19.0%[44] 信贷减值亏损 - 信贷减值亏损大幅增加至3.65亿港元,同比激增293.8%[4] - 新增信贷减值准备净额为408,006千港元,较2019年124,593千港元增长227.4%[34] - 客户贷款减值损失为336,289千港元,较2019年87,342千港元增长285.0%[34] - 对联营公司重庆银行投资新增减值拨备200,000千港元,累计减值达1,935,000千港元[36][39] - 公司总信贷减值亏损达3.65亿港元,其中个人银行业务占比最大为2.24亿港元[155] - 公司预期信贷亏损准备总额从2020年初的1,157.228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6月末的1,322.095百万港元,增长14.2%[76] - 阶段3(已发生信用减值)预期信贷亏损准备从381.197百万港元增至500.952百万港元,增幅31.4%[76] - 期内因信用风险恶化从阶段1转入阶段3的金额达170.337百万港元[76] - 2020年上半年贷款撇销金额达214.200百万港元[76] - 客户贷款相关的预期信贷亏损准备为1,172.256百万港元,占总额的88.7%[76] - 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的预期信贷亏损准备为149.839百万港元,较2019年末的148.642百万港元增长0.8%[76][79] - 2019年全年贷款撇销金额达357.860百万港元[79] - 阶段2预期信贷亏损准备从2019年初的133.876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6月末的174.121百万港元,累计增长30.1%[76][79] 证券投资表现 - 证券投资公平值变动产生净亏损5.4亿港元[6] - 持作买卖用途的证券从2019年12月31日的83.88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73.57亿港元,下降10.31亿港元或12.3%[7] - 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6.81亿港元大幅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1.96亿港元,下降4.85亿港元或71.2%[7] - 持作买卖用途的证券总额从2019年底的90.68684亿港元下降至2020年中的75.52572亿港元,减少16.7%[47] - 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19年底的6.80731亿港元大幅下降至2020年中的1.96032亿港元,减少71.2%[47] - 证券投资利息收入为7.95亿港元,同比下降8.8%[22] 利息收入细分 - 净利息收入为18.7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其中利息收入34.47亿港元,利息支出15.74亿港元[22] - 利息收入中,以摊余成本列账的金融资产贡献最大,达27.94亿港元[22] - 现金及银行结余利息收入大幅下降至1.65亿港元,同比减少39.3%[22] - 各项贷款利息收入为24.87亿港元,同比下降3.2%[22] 服务费及佣金收入细分 - 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5.72亿港元,其中收入6.75亿港元,支出1.04亿港元[25] - 信用卡服务费收入为1.25亿港元,同比下降27.8%[25] - 证券经纪佣金收入为0.82亿港元,同比增长51.7%[25] - 保险销售及其他服务费收入为1.51亿港元,同比下降4.1%[25] 其他收入 - 净买卖收入为1.32亿港元,同比增长240.6%,主要来自外汇买卖净收益0.71亿港元[29] - 上市投资股息收入为4,084千港元,较2019年3,116千港元增长31.1%[30] - 期末持有上市投资股息收入为49,054千港元,较2019年43,841千港元增长11.9%[30]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为18,464千港元,较2019年18,607千港元下降0.8%[30] 资产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2503.12亿港元增长至2020年6月30日的2599.41亿港元,增加96.29亿港元或3.8%[7] - 客户存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1821.15亿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1870.81亿港元,增加49.66亿港元或2.7%[7] - 现金及在银行的结余从2019年12月31日的184.45亿港元略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185.44亿港元,增加0.99亿港元或0.5%[7] - 在银行1至12个月内到期的存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63.33亿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65.00亿港元,增加1.67亿港元或2.6%[7] - 以公平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總額從455.11億港元增至481.63億港元,增長5.8%[81] - 非上市債務證券從421.56億港元增至440.96億港元,增長4.6%[81] - 香港以外上市債務證券從166.99億港元增至177.62億港元,增長6.4%[81] - 以攤餘成本列賬的金融資產總額從157.43億港元增至213.56億港元,大幅增長35.7%[84] - 香港上市債務證券(攤餘成本)從45.32億港元增至75.92億港元,增長67.5%[84] - 香港以外上市債務證券(攤餘成本)從65.34億港元增至91.56億港元,增長40.1%[84] - 企業債務證券(攤餘成本)從71.52億港元增至119.14億港元,增長66.6%[84] - 其他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6,492,889千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8,404,095千港元,增长29.43%[62] - 已抵押资产从2019年末的4,600,158千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6,194,006千港元,增长34.6%[119] - 按回购协议抵押资产从2019年末的686,003千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2,002,686千港元,增长192.0%[119] - 担保负债金额从2019年末的4,597,103千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5,983,401千港元,增长30.1%[119] - 按回购协议担保负债从2019年末的671,153千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1,987,201千港元,增长196.1%[119] - 其他负债及预提从2019年末的8,698,832千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9,620,668千港元,增长10.6%[107] - 已签约但未提拨准备之开支从2019年末的147,096千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153,231千港元,增长4.2%[114] 负债变化 - 后偿债务总额为3,860,820千港元,较2019年末减少30%[99] - 租赁负债从2019年末的434,681千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267,931千港元,降幅达38.4%[107] - 客户存款总额截至2020年6月30日达187,080,907千港元,较2019年末增长2.7%[94] - 活期存款及往来存款为42,223,446千港元,较2019年末增长4.5%[94] 资产减少项目 - 使用权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417,042千港元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250,342千港元,下降39.97%[62] - 贸易票据总额从2019年12月31日的3,393,863千港元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3,115,022千港元,下降8.22%[62] - 收回抵押品从2019年12月31日的295,179千港元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271,167千港元,下降8.14%[71] - 物業、器材及設備賬面淨值從21.69億港元降至21.23億港元,下降2.1%[87] - 使用權資產從4.17億港元降至2.50億港元,下降40.0%[90] - 租賃負債從4.35億港元降至2.68億港元,下降38.4%[90] - 投资重估储备从2019年末的612,443千港元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216,158千港元,减少64.7%[109] - 监管储备从2019年末的1,127,403千港元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531,353千港元,减少52.9%[111] - 信贷承诺合约总额从2019年末的81,245,184千港元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79,865,760千港元,减少1.7%[116] 贷款组合与信贷质量 - 客户贷款总额从2019年12月31日的136,946,773千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138,234,951千港元,增长0.94%[62] - 减值准备总额从2019年12月31日的1,008,586千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1,172,256千港元,增长16.24%[62] - 信贷减值贷款占客户贷款总额百分比从2019年12月31日的0.77%上升至2020年6月30日的1.02%[64] - 逾期未偿还贷款总额从2019年12月31日的749,681千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914,323千港元,增长21.96%[65] - 逾期超过一年的贷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318,703千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519,620千港元,增长63.04%[65] - 重组客户贷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270,909千港元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386,030千港元,增长42.50%[68] - 公司客户贷款总额为1382.35亿港元,其中减值客户贷款(阶段3)为14.10亿港元[181] - 物业投资类贷款余额16,518,677千港元,抵押品覆盖率达94.6%[159] - 个人住宅物业贷款余额30,712,053千港元,全部由抵押品保障[159] - 信用卡贷款余额3,644,439千港元,无抵押品保障[159] - 贸易融资贷款余额8,701,810千港元,抵押品覆盖率为59.5%[159] - 物业投资贷款未偿还余额为165.19亿港元,占客户贷款总额的显著部分[168] - 购买其他住宅物业贷款未偿还余额为307.12亿港元,较2019年底的298.64亿港元增长2.8%[168] - 香港以外使用贷款未偿还余额为354.64亿港元,较2019年底的358.56亿港元下降1.1%[168] - 香港以外使用贷款减值贷款(阶段3)达4.565亿港元,较2019年底的2.565亿港元大幅增长78%[168] - 物业投资贷款阶段3减值准备为377万港元,较2019年底的472万港元下降20%[168] - 购买其他住宅物业贷款阶段3减值准备为1076万港元,较2019年底的754万港元增长43%[168] 地区业务表现 - 2020年6月30日香港地区客户贷款总额为1161.84亿港元,占整体贷款总额的84.0%[181] - 2020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客户贷款总额为65.97亿港元,减值贷款为6266万港元[181] - 2020年6月30日澳门地区客户贷款总额为140.39亿港元,减值贷款为2.66亿港元[18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对香港地区客户贷款总额为1132.33亿港元,减值贷款为9.34亿港元[182] - 2019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客户贷款总额为79.40亿港元,减值贷款为6427万港元[182] - 公司客户贷款总额为138,234,951千港元,其中75.2%为在香港使用的贷款[159] 国际债权敞口 - 2020年6月30日国际债权总额中,对离岸中心的债权达1770.25亿港元,其中香港占1574.80亿港元[187] - 2020年6月30日对发展中亚太地区的国际债权总额为485.81亿港元,其中中国内地占356.58亿港元[187] - 离岸中心债权总额达171,096百万港元,其中香港占比88.7%达151,672百万港元[188] - 发展中亚太区债权总额46,856百万港元,中国大陆占比76.1%达35,631百万港元[188] - 香港非金融私人机构债权达119,445百万港元,占离岸中心该类别的88.0%[188] - 银行机构对离岸中心债权5,309百万港元,其中香港银行占比85.9%达4,560百万港元[188] - 官方机构对离岸中心债权19,518百万港元,香港官方机构占比88.0%达17,167百万港元[188] - 中国大陆非金融私人机构债权13,277百万港元,占亚太区该类别的80.5%[188] 中国内地风险敞口 - 对中国大陆业务总风险敞口为448.36亿港元,其中资产负债表内敞口422.80亿港元[173] - 对中国中央政府及相关实体风险敞口总计98.65亿港元,其中表内敞口97.46亿港元[173] - 对中国地方政府及相关实体风险敞口总计15.60亿港元,其中表内敞口12.83亿港元[173] - 表内风险敞口占公司总资产2362.81亿港元的17.89%[17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对中国大陆的资产负债表内总余额为420.06亿港元,资产负债表外总余额为28.81亿港元,合计总余额为448.87亿港元[176] - 公司对中国大陆的资产负债表内余额占总资产2246.15亿港元的18.70%[176] 现金流量 - 经营现金净流入3,158,913千港元,同比增长21.4%[1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1,204千港元,同比扩大16.8%[13]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453,418千港元,同比扩大85.8%[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6,571,978千港元,同比增长50.0%[13] - 现金及银行结余3,623,729千港元,同比增长68.8%[13] - 2020年上半年经营现金净流入315.8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60.29亿港元增长21.4%[144]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总额为56,326,478千港元,其中第2级公允价值计量占92.4%[136]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总额为7,638,824千港元,主要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衍生金融工具[136] - 以公平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为551.58亿港元,其中第1级358.47亿、第2级5145.70亿、第3级11.60亿[141] - 债务证券投资
大新金融(00440)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4 08: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与负债增长 - 股东资金从2018年的254.35亿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268.05亿港元,增幅为5.4%[4] - 客户存款从2018年的1724.1亿港元增至2019年的1821.15亿港元,增长5.6%[4] - 客户贷款(不包括贸易票据)从2018年的1286.28亿港元增至2019年的1369.47亿港元,增长6.5%[4] - 存款总额从2018年的1789.45亿港元增至2019年的1888.66亿港元,增长5.5%[4] - 资产总值从2018年的2373.01亿港元增至2019年的2503.12亿港元,增长5.5%[4] - 公司2019年总资产达2503.12亿港元,同比增长5.5%[112] - 公司2019年总负债为2165.07亿港元,同比增长5.5%[112] - 客户存款增长5.6%至1826.29亿港元[123] - 客户贷款增长6.5%至1369.47亿港元[1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与利润下降 - 股东应占溢利从2018年的19.15亿港元下降至2019年的17.08亿港元,降幅为10.8%[4]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18年的5.72港元下降至2019年的5.28港元,降幅为7.7%[4] - 公司2019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7.078亿港元,同比下降10.8%[112] - 公司2019年扣除减值亏损前营运溢利为26.205亿港元,同比下降15.3%[112] - 公司2019年扣除减值亏损后营运溢利为22.639亿港元,同比下降20.9%[112] - 公司2019年除税前溢利为26.285亿港元,同比下降11.9%[11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下降10.8%至17.08亿港元[117][120] - 银行业务营运收入下降6.0%至53.881亿港元[123] - 扣除信贷减值损失后之营运溢利下降22.0%至21.812亿港元[123] - 大新银行集团股东资金回报率从9.8%下降至8.5%[1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与费用 - 净息差从2.01%下降至1.87%[123] - 成本对收入比率从47.1%上升至52.9%[123] - 公司成本对收入比率为53.2%[112] - 大新银行集团成本收入比从47.1%上升至52.9%[130] - 信贷减值支出大幅增加53%[126][128] - 公司下半年贷款减值支出显著增加[70][76] 各条业务线表现:银行业务 - 公司银行营运收入较2018年下跌6%[73] - 净利息收入占营运收入比例为73.6%[112] - 显客理财客户数量增长17%管理资产规模增长8%[137][134] - 外汇交易收入较2018年增长33%[137][134] - 私人银行服务费收入上升30%[138][134] - 活期及储蓄存款结余同比增长19%[139][135] - 数字用户数量同比增长24%支付交易总额增长43%[144][141] - 商业银行贷款增长5%,存款增长率与贷款增长率相若[152][153] -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轻微下降,但财富管理服务费收入因新项目推出而上升[154] - 商业银行贷款减值支出略有增加,因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温和增长及抵押品处置拨回金额低于去年[155] 各条业务线表现:财资业务 - 财资业务应占溢利增加43%至4.69亿港元[159] - 财资业务净利息收入增长20%至7.48亿港元[159] - 财资业务总营运收入增长35%至7.5亿港元[159] - 财资业务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和外匯收入增长23%至9700万港元[162] - 财资业务平均流动性维持比率为46%,与去年相若[168] 各条业务线表现:保险业务 - 公司保险业务净保费及其他收入增长38%至4.72亿港元[80][83] - 公司保险及投资业务全面收入总额为6.87亿港元[80][83] - 保险及投资业务产生全面收益总额6.87亿港元[130] - 一般保险业务保费收入总额及净额较2018年大幅增加[200] - 保险索偿及佣金支出金额录得较高增长[200] - 一般保险业务营运支出较2018年上升9.3%[200] - 保险业务整体投资业绩由2018年净亏损5900万港元扭转为2019年净收益3.19亿港元[200] - 大部分股票投资以公平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200] - 投资组合整体回报显著改善主要来自公平值收益及利息收入增加[200] - 大新保险贡献大部分保费收入增长[200] - 香港社会动荡导致财物损坏索赔但净影响甚微[200] - 持续投资资讯科技平台及系统以扩大产品组合[200] - 为降低估值变动影响采用特定会计分类处理股票投资[200] 各地区表现:澳门 - 澳门商业银行客户贷款总额增长4.8%至150.3亿港元[173] - 澳门商业银行客户存款总额增长4.1%至194.51亿港元,净利息收入下降9.9%[173] - 澳门特别行政区2019年全年经济收缩4.7%[175] - 澳门博彩总收入2019年同比下降3.5%[175] - 澳门商业银行客户贷款总额增长4.8%至150.3亿港元[176] - 澳门商业银行客户存款总额增长4.1%至194.51亿港元[176] - 澳门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下降9.9%[176] - 澳门商业银行税前营业利润下降24%[176] - 澳门商业银行税后净利润下降27%[176] 各地区表现:中国内地(重庆银行) - 公司持有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4.66%的股权[51] - 公司对重庆银行全年拨备总额达2.87亿港元(上半年0.7亿,下半年2.17亿)[79][82] - 对重庆银行投资计提减值准备总额2.87亿港元[126][129] - 公司应占重庆银行净溢利增长6.4%至7.02亿港元[126][129] - 公司持有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4.66%的股权[53] - 重庆银行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1.6%[189] - 重庆银行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6.4%[189] - 重庆银行存款总额同比增长9.6%[18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资本与流动性 - 大新银行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4%(2018年:13.1%)[81][84] - 大新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7.9%[81][84] - 公司流动性维持比率年平均为46%(最低要求25%)[81][8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4%较2018年13.1%略有上升[131] - 平均流动性维持比率达46%远超25%最低要求[1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宏观经济环境 - 香港经济2019年收缩1.2%,为2009年以来首次年度下跌[113] - 澳门特别行政区2019年全年经济收缩4.7%[175] - 澳门博彩总收入2019年同比下降3.5%[175] - 公司香港住宅按揭市场交易量增长[69][7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董事会与关键管理人员 - 史習陶先生79岁,1997年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25][27] - 王守業先生79岁,1987年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拥有55年银行及金融经验[26] - 梁君彥先生69岁,2017年1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0][31] - 簡俊傑先生62岁,2018年1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35年金融服务经验[34][35] - 譚偉雄先生70岁,2018年1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45年商业银行经验[38] - 公司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拥有超过40年银行业经验[51] - 非执行董事吉川英一在三菱UFJ金融集团担任高级管理职务[46][4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卫皓民曾担任香港财务汇报局行政总裁[42] - 非执行董事嶋内义和在三菱UFJ银行担任执行要员及香港店长[50] - 独立非执行董事David Wai-Hung Tam在银行业拥有超过45年经验[39] - 独立非执行董事Paul Franz Winkelmann曾担任罗兵咸永道金融服务业合伙人[43] - 副行政总裁兼集团财务及营运总监王先生拥有逾30年财务管理及银行营运经验[56][58] - 非执行董事Mr. Shimauchi在银行业拥有29年广泛经验[52] - 集团总经理王先生(50岁)于2011年4月获委任[61][62] - 副行政总裁王先生(59岁)于2001年获委任为执行董事[56][58] - Mr. Takamatsu在银行业拥有超过25年广泛经验[57][59] - 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Mr. Wong(67岁)于1993年获委任为董事[53] - 副行政总裁王先生于2017年6月获委任为现职[56][58] - 集团总经理王先生于2017年8月获委任为大新银行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61][62] - 非执行董事Mr. Shimauchi(52岁)于2019年8月获委任[5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股权结构与关联方 - 公司主要股东三菱UFJ银行持有公司重要股权[46][47][50] - 公司持有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4.66%的股权[51] - 大新银行有限公司是公司银行集团的主要运营附属公司[51] - 公司通过大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开展中国业务[51] - 公司持有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4.66%的股权[5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股息与债务 - 全年派发股息从2018年的4.76亿港元略降至2019年的4.70亿港元[4] - 每股股息(不包括特别股息)从2018年的1.47港元维持不变至2019年的1.47港元[4] - 后偿债务从2018年的54.49亿港元略增至2019年的55.10亿港元[4]
大新金融(00440)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8 09:3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净利息收入为20.67亿港元,同比下降3.5%[7] - 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5.71亿港元,同比下降6.6%[7] - 税前利润为16.62亿港元,同比增长2.7%[7] - 期间溢利为14.62亿港元,同比增长5.9%[7] -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1.14亿港元,同比增长7.0%[7]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3.41港元,去年同期为3.11港元[7] -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6.6%至20.67亿港元(2019年:37.13亿港元 vs 2018年:31.85亿港元)[38] - 净服务费收入下降6.7%至5.71亿港元(2019年:72.39亿 vs 2018年:77.60亿)[41] - 净交易收入下降62.8%至3867.3万港元(2019年 vs 2018年)[42] - 其他营运收入增长44.8%至8460.3万港元(2019年)[45] - 2019年上半年扣除投资收益及亏损前营运溢利为1,310,747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1,598,132千港元下降17.9%[136] - 净利息收入为2,067,057千港元,同比下降3.5%[136] - 公司净利息收入为20.67亿港元,非利息收入为7.71亿港元[145] - 净利息收入为21.43亿港元,其中个人银行业务贡献最大,达8.66亿港元[147] - 非利息收入/(支出)为8.28亿港元,个人银行业务贡献5.02亿港元,财资业务出现5,910万港元支出[147] - 扣除信贷减值前的营运利润为16.37亿港元,商业银行业务贡献4.91亿港元[147] - 税前利润为16.18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6.62亿港元下降2.6%[147][1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信贷减值亏损为9274.7万港元,同比大幅增加140.2%[7] - 营运支出增长7.5%至14.34亿港元(2019年)[46] - 信贷减值损失增长140.1%至9274.7万港元(2019年)[48] - 信贷减值亏损92,747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38,613千港元增长140%[136] - 公司信贷减值损失为0.93亿港元[145] - 信贷减值净回拨3,860万港元,其中商业银行业务回拨5,850万港元[1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证券投资利息收入增长32.0%至8.71亿港元(2019年)[38] - 贷款利息收入增长14.1%至25.69亿港元(2019年)[38] - 证券经纪佣金收入下降33.5%至5423.8万港元(2019年)[41] - 个人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为8.70亿港元,非利息收入为4.78亿港元[145] - 商业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为6.21亿港元,非利息收入为0.93亿港元[145] - 财资业务净利息收入为3.59亿港元,非利息支出为0.41亿港元[145] - 海外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为2.49亿港元,非利息收入为0.69亿港元[145] - 保险业务净利息收入为0.13亿港元,非利息收入为1.03亿港元[145] 各地区表现 - 2019年上半年香港及其他地区营运收入为25.75亿港元,澳门地区为2.63亿港元[150] - 2019年上半年香港及其他地区税前利润为15.28亿港元,澳门地区为1.34亿港元[150] - 香港地区客户贷款总额为109,602,814千港元,减值贷款为714,176千港元[170] - 中国内地客户贷款总额为7,229,508千港元,减值贷款为69,380千港元[170] - 澳门地区客户贷款总额为14,039,898千港元,减值贷款为57,074千港元[170] - 其他地区客户贷款总额为1,513,552千港元,减值贷款为2,956千港元[170] - 香港离岸中心非银行私人机构债权总额从2018年12月31日的138,093百万港元增长至2019年6月30日的144,452百万港元,增幅约4.6%[174] - 中国大陆地区债权总额从2018年12月31日的38,506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44,930百万港元,增幅约16.7%[174] - 离岸中心非金融私人机构债权从2018年12月31日的125,961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131,458百万港元,增长约4.4%[174] - 香港地区非金融私人机构债权从2018年12月31日的109,858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115,461百万港元,增长约5.1%[174] - 发展中亚太区非金融私人机构债权从2018年12月31日的14,380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14,977百万港元,增长约4.2%[174] - 中国大陆非银行私人机构债权从2018年12月31日的12,165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13,484百万港元,增幅约10.8%[17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2018年末的2373.01亿港元增长至2019年中的2392.48亿港元,增幅为0.8%[11] - 客户存款从2018年末的17240.98亿港元增至2019年中的17583.71亿港元,增长2.0%[11] - 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由443.05亿港元增至477.68亿港元,增幅7.8%[11] - 持作买卖用途的证券由104.29亿港元减少至82.78亿港元,下降20.6%[11]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13.9%,从172.35亿港元降至148.27亿港元[11] - 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从16.80亿港元大幅减少至7.66亿港元,降幅54.4%[11] - 股东资金从254.35亿港元增至261.51亿港元,增长2.8%[11] - 持作买卖用途的证券及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18年底的93.01亿港元下降至2019年中的70.74亿港元,降幅达24.0%[56] - 非上市债务证券从2018年底的75.88亿港元减少至2019年中的62.88亿港元,下降17.1%[56] - 香港以外上市债务证券从2018年底的12.49亿港元大幅下降至2019年中的3.95亿港元,降幅达68.4%[56] - 香港上市权益性证券从2018年底的3.43亿港元略降至2019年中的3.24亿港元,降幅5.6%[56] - 客户贷款总额从2018年底12862.81亿港元增至2019年中13238.58亿港元,增长2.9%[67] - 减值准备总额从2018年底91.39亿港元降至2019年中87.23亿港元,减少4.6%[6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18年12月31日的443.047亿港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477.677亿港元,增长7.8%[89] - 债务证券投资从2018年12月31日的417.835亿港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448.269亿港元,增长7.3%[89] - 权益性证券投资从2018年12月31日的25.211亿港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29.408亿港元,增长16.6%[89] - 企业债务证券投资从2018年12月31日的246.760亿港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281.434亿港元,增长14.1%[89] - 政府债券投资从2018年12月31日的19.138亿港元下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11.822亿港元,降幅为38.2%[89] - 银行存款证投资从2018年12月31日的4.297亿港元大幅下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0.149亿港元,降幅达96.5%[89] - 以摊余成本列账的金融资产总额为99.27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92.68亿港元增长7.1%[90] - 债务证券投资中非上市部分增长28.2%至46.71亿港元,香港上市部分下降17.5%至16.67亿港元[90] - 客户存款总额增长2.0%至1758.37亿港元,其中定期存款增长4.0%至1109.22亿港元[95] - 已发行存款证减少6.1%至61.40亿港元,摊余成本部分下降37.5%至13.21亿港元[95] - 后偿债务总额增长1.6%至55.36亿港元,新增2029年到期22.5亿美元票据[98] - 物业及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下降2.5%至20.30亿港元,期内折旧支出9370.3万港元[92] - 政府债券投资基本持平为5.23亿港元,其中国库票据增长28.0%至24.40亿港元[90] - 银行存款证投资增长29.5%至14.58亿港元,企业债务下降2.8%至26.68亿港元[90] - 2019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5.022亿港元2018年末该科目为零[106] - 证券待结算应付款项降至7359万港元较2018年末13.43亿港元大幅减少[106] - 其他负债及预提总额为79.7亿港元较2018年末89亿港元有所下降[106] - 总负债及其他账户金额为85.45亿港元较2018年末102.42亿港元减少[106] - 股东资金为26,151,465千港元,较2018年末的25,435,407千港元增长2.8%[107] - 监管储备为1,152,419千港元,较2018年末的1,195,194千港元减少3.6%[107] - 已签约但未提拨准备之资本开支为92,281千港元,较2018年末的89,469千港元增长3.1%[110] - 信贷承担总额为80,602,520千港元,较2018年末的76,844,104千港元增长4.9%[111] - 直接信贷代替品为779,743千港元,较2018年末的604,991千港元增长28.9%[111] - 与贸易相关之或然项目为607,218千港元,较2018年末的966,996千港元下降37.2%[111] - 抵押予香港金管局的资产总额为5,490,065千港元,较2018年末的5,134,563千港元增长6.9%[115] - 回购协议下之抵押资产为1,439,742千港元,较2018年末的2,646,680千港元下降45.6%[116] - 回购协议相关负债为1,395,421千港元,较2018年末的2,495,696千港元下降44.1%[116] - 持作买卖用途之证券抵押为4,143,591千港元,较2018年末的3,718,420千港元增长11.4%[115] - 公司总资产为2373.01亿港元,总负债为2053.09亿港元,净资产为319.92亿港元[122] - 按公平值计量的资产合计为552.83亿港元,其中第1级为32.46亿港元,第2级为519.21亿港元,第3级为1.16亿港元[128] - 按公平值计量的负债合计为71.49亿港元,其中第1级为0.11亿港元,第2级为71.38亿港元[128] - 按公平值计量资产总额为54,332,560千港元,其中债务证券占41,783,599千港元[133] - 按公平值计量负债总额为6,232,227千港元,持作买卖用途金融负债占5,758,954千港元[133] - 公司分项资产总额为2392.48亿港元[141][142] - 无形资産及商誉为9.56亿港元,与2018年末持平[147][150] - 或然负债及承担为87.62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86.00亿港元增长1.9%[147][15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总资产达2,392.48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2,373.01亿港元增长1.9%[147][150]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公司经营现金流量从2018年净流出636.41百万港元改善至2019年净流入2,602.91百万港元[16] - 2019年发行后偿债务1,753.43百万港元但偿还1,765.34百万港元导致净偿还11.91百万港元[16] - 公司2019年回购普通股股份支出591.64百万港元并支付租赁款项95.97百万港元[16] - 2019年支付后偿债务及债务证券利息145.99百万港元较2018年146.31百万港元略有下降[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8年15,523.33百万港元增长至2019年17,708.94百万港元增幅14.1%[1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18年2,099.70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2,146.69百万港元[16] - 三个月内到期短期存款从2018年9,094.74百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19年11,805.36百万港元[16] - 公司回购普通股金额达5.92亿港元[12] - 2018年末期股息派发3.48亿港元[12] - 客户贷款减少3,757,697千港元,而2018年同期减少3,413,803千港元[136] - 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减少4,445,749千港元,2018年同期减少8,999,448千港元[136] - 客户存款增加3,427,299千港元,2018年同期增加1,828,912千港元[136] - 经营活动中使用的现金净额为2,602,91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使用6,364,112千港元[136] - 已付香港利得税459,957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232,014千港元增长98.2%[136] 会计政策和准则变更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采用HKFRS 16租赁准则确认租赁负债[19][20] - 租赁负债采用增量借款利率贴现现值利率区间为2.4%至5.8%[20] - 使用权资产主要与物业租赁相关并按追溯基准计量[21] - 公司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时确认租赁负债为538,196千港元[24] - 使用权资产增加523,678千港元[27] - 预付款项减少647千港元[27] - 应付账款减少5,352千港元[27] - 保留盈利净减少9,813千港元[27] - 2018年12月31日经营租赁承诺为1,287,040千港元[24] - 使用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贴现减少131,079千港元[24] - 短期租赁或低价值租赁支出减少935千港元[24] - 未开始租赁合同减少444,139千港元[24] - 延长和终止选择权调整减少172,691千港元[24] - 公司租賃負債初始計量包含固定付款、基於指數或比率的浮動付款、擔保剩餘價值應付金額、買入選擇權行使價及終止罰金付款的淨現值[32] - 租賃付款貼現率採用租賃隱含利率或承租人新增借貸利率[32] - 使用權資產成本包含租賃負債初始金額、生效日前租賃付款及初始直接開支[32] - 短期租賃(12個月或以下)和低價值資產(IT及辦公設備)付款按直線法確認為收益賬開支[34] - 物業租賃中包含多數僅可由公司行使的延長及終止選擇權[34] - 租賃期評估需考慮所有可能產生經濟誘因的事實和情況[34] - 2019年上半年未因行使延長及終止選擇權而修訂任何租賃期[34] -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 公司尚未評估其影響[36] - 2019年1月1日起生效或未生效的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預期無重大影響[36] - 中期財務報表以港幣千元位列示並於2019年8月28日經董事會批准[36] 投资和金融工具 - 利息收入为37.13亿港元,利息支出为16.46亿港元[7] - 净保费及其他收入为2.19亿港元,其他营运收入为8460.3万港元[7] - 扣除税项后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20.81亿
大新金融(00440)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17 08: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股东资金为254.35亿港元,较2017年的250.62亿港元增长1.49%[5] - 2018年客户存款为1724.1亿港元,较2017年的1610.82亿港元增长6.91%[5] - 2018年存款总额为1789.45亿港元,较2017年的1682.66亿港元增长6.34%[5] - 2018年客户贷款(不包括贸易票据)为1286.28亿港元,较2017年的1192.62亿港元增长7.85%[5] - 2018年资产总值为2373.01亿港元,较2017年的2255.38亿港元增长5.21%[5] - 2018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9.15亿港元,较2017年的15.74亿港元增长21.66%[5] - 2018年全年派发股息为4.76亿港元,较2017年的26.64亿港元减少82.13%[5]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5.72港元,较2017年的4.70港元增长21.70%[6] - 2018年每股股息(不包括特别股息)为1.47港元,较2017年的1.35港元增长8.89%[6] - 公司扣除减值支出后营运溢利增长18%至28.6亿港元[38] - 公司股东应占净溢利由54亿港元下降65%至19亿港元[38] - 若不包括出售人寿保险业务收益,在持续经营溢利基础上,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上升22%至19.15亿港元[38] - 集团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增长7%,主要因资产增长及零售和商业银行业务贷款温和增长[39][41] - 集团全年营运支出增长率为7.5%,远低于12%的收入增长率[39][42] - 集团减值拨备后营业利润增长18%,达2.86亿港元[39] - 集团股东应占净利润从54亿港元降至19亿港元,降幅65%,若排除出售人寿保险业务收益,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利润增长22%至1.915亿港元[40] - 大新银行2018年底综合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1%,略低于2017年底的13.4%[44][47] - 大新银行2018年底综合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8.1%,略低于去年[44][47] - 集团流动性维持比率年平均水平为46%,远高于25%的最低要求[44][47] - 2018年扣除减值亏损前营运溢利30.935亿港元,较2017年的26.871亿港元增长15.1%[66] - 2018年扣除减值亏损后营运溢利28.605亿港元,较2017年的24.162亿港元增长18.4%[66] - 2018年除税前溢利29.834亿港元,较2017年的25.51亿港元增长16.9%[66] - 2018年股东应占溢利19.152亿港元,较2017年的54.048亿港元下降64.6%[66]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溢利19.152亿港元,较2017年的15.74亿港元增长21.7%[66] - 2018年已终止经营业务股东应占溢利为0,较2017年的38.308亿港元下降100%[66] - 2018年资产合计2373.01亿港元,较2017年的2255.38亿港元增长5.2%[66] - 2018年负债合计2053.09亿港元,较2017年的1941.01亿港元增长5.8%[66] - 2018年股东资金254.35亿港元,较2017年的250.62亿港元增长1.5%[66] - 集团扣除信贷减值亏损后营运溢利增加18.4%至28亿6千万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增加19.6%至25亿5千万港元[67] - 银行集团扣除减值亏损后营运溢利增加19.1%至27亿9千6百万港元[69] - 净利息收入增加7.0%至41亿6千4百万港元,净息差为2.01%[69] - 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增加10.3%至11亿6千1百万港元[69] - 年内信贷减值亏损轻微下降至2亿3千3百万港元[69] - 重庆银行全年减值拨备总额为6亿3千3百万港元,较2017年减少1亿8千2百万港元或22%[69] - 集团应占重庆银行年内溢利为6亿6千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5%[69] - 按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及不计入重庆银行减值支出计算,实质资产回报率为1.4%,股东资金回报率为9.5%,略高于2017年[69] - 持续经营业务成本对收入比率由49.5%改善至47.6%[69] - 2018年净息差为2.01%,高于2017年的1.98%[70] - 2018年营运收入为572990万港元,较2017年的513240万港元增长11.6%[70] - 2018年扣除减值亏损后营运溢利为279620万港元,较2017年的234860万港元增长19.1%[70] - 2018年客户贷款为12862800万港元,较2017年的11926200万港元增长7.9%[70] - 2018年客户存款为17296700万港元,较2017年的16246000万港元增长6.5%[70] - 2018年营运支出较2017年增加7.5%[72] - 2018年减值支出净额为23300万港元,较2017年低13.8%[72] - 2018年对重庆银行投资减值拨备总额为63300万港元,2017年为81500万港元[72] - 2018年银行集团资产回报率为1.1%,股本回报率为9.8%,均高于2017年[72] - 2018年银行集团成本对收入比率由49.0%改善至47.1%[70][72][73] - 2018年12月31日,大新银行综合普通股權一级资本充足率及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1%及13.7%,2017年年底为13.4%及14.0%,整体资本充足比率达18.1%[74] - 2018年集团流动性维持比率平均约46%,远高于25%的法定最低水平[74] - 集团净利息收入较2017年有所上升[80] - 集团非利息收入增加,主要由贸易融资及外汇交易费用收入增长所致[80] - 集团财资业务2018年应占溢利减少约17%至3.27亿港元[83] - 集团财资业务核心业务净利息收入增加4%至6.26亿港元[83] - 集团财资业务总营运收入增加5%至5.55亿港元[83] - 集团财资业务营运支出按年增长3% [83] - 集团客户外汇业务收入增加14%至9400万港元[83] - 2017年出售证券收益逾1亿港元,2018年降至200万港元[83] - 集团年内平均流动性维持比率为46%,与去年相若[83] - 2018年澳门博彩业收入增长14%,澳门经济较2017年增长4.7%[84] - 2018年澳门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由2017年的1.96%收窄至1.83%[84] - 2018年澳门商业银行成本对收入比率为43.5%,低于2017年的44.9%[84] - 澳门商业银行资产总值较2017年末增长6.6%[84] - 相对于2017年末,澳门商业银行贷款结余及客户存款分别增长11.6%及7.7%[84] - 因市场竞争激烈及选择性审批贷款,大新银行(中国)年内贷款及存款缩减[85] - 2018年重慶銀行股東應佔溢利較2017年上升1.2%,平均股東資金回報率為12.8%,低於2017年的13.2%[86] - 2018年重慶銀行貸款及存款分別較2017年增長19.6%及7.4%,年末貸款(包括貿易票據)對存款比率為82.9%[86] - 2018年末重慶銀行不良貸款比率為1.36%,不良貸款覆蓋率為226%,較2017年均有所改善[86] - 2018年公司應佔重慶銀行淨溢利達6.6億港元[87][89] - 2018年公司對重慶銀行投資的減值支出總額為6.33億港元,年末減值撥備總額為14.48億港元[87][89] - 2018年末公司於重慶銀行投資扣除減值撥備之賬面值下降至36.21億港元,低於2017年末的41.35億港元[87][89] - 2018年净保费及其他收入3.65亿港元,2017年为2.62亿港元;保险索偿及支出净额2018年为2.6亿港元,2017年为1.95亿港元[92] - 2018年利息收入2800万港元,2017年为1600万港元;净买卖(亏损)/收入2018年为-1000万港元,2017年为2400万港元[92] - 2018年投资物业之公平值调整净收益400万港元,2017年为400万港元;其他营运收入小计2018年为2951万港元,2017年为2569万港元[92] - 2018年营运支出及其他成本1.18亿港元,2017年为1.03亿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2018年为3800万港元,2017年为3300万港元[92] - 2018年所得税300万港元,2017年为300万港元;净溢利2018年为3500万港元,2017年为3000万港元[92] - 一般保险业务营运支出较2017年上升15%[93][94] - 2018年资产净值22.69亿港元,2017年为22.43亿港元[97] - 大新保险之偿付能力比率2018年为1483%,2017年为3160%[97] - 澳门保险之偿付能力比率2018年为883%,2017年为835%[97] - 2018年12月31日附属银行普通股权一级资本为197.47亿港元,2017年为189亿港元[107] - 2018年12月31日附属银行一级资本为206.46亿港元,2017年为197.99亿港元[107] - 2018年12月31日附属银行二级资本为65.29亿港元,2017年为65.56亿港元[107] - 2018年12月31日附属银行扣减后资本基础总额为271.75亿港元,2017年为263.54亿港元[107] - 2018年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充足比率为13.1%,2017年为13.4%[107] - 2018年一级资本充足比率为13.7%,2017年为14.0%[107] - 2018年总资本充足比率为18.1%,2017年为18.7%[107] - 2018年流动性维持比率(年度平均)为45.6%,2017年为44.0%[107] - 2018年公司員工人數由2017年的2,949人增加至3,027人,增長率約2.64%[110][11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个人银行业务财富管理费收入按年增长16%[74] - 集团客户外汇交易收入较2017年增长逾40%[74] - 集团证券业务经纪费收入及保险佣金及服务费收入较2017年增长28%[74] - 集团「优易理财」服务客户数量按年增长25%[75][76] - 集团个人贷款结余总额同比增长9%[75][77] - “大新IPAY支付平台”交易量年内增加两倍[79] - “e直通”信用卡数码渠道申请量增至超总申请量40%,其中约75%为新增银行客户[79] - 集团商业银行受资产负债增长及信贷减值减少影响,溢利上升[79] - 集团商业银行贷款和存款在2018年取得可观增长[79] - 集团贸易及保理业务在2018年取得温和增长[80] - 集团商业银行信贷减值支出较2017年为低[80] - 澳门退休基金管理资产2018年录得平稳增长,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业务2018年取得进展,未来数年有增长潜力[101][103] 公司人员信息 - 公司主席为王守业,其持有麻省理工学院机电工程理学士学位,拥有逾55年银行及金融业务经验[21] - 史習陶先生78岁,1997年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05年8月至2017年8月任大新银行集团提名及薪酬委员会主席,执业超20年[22] - 黄守业先生78岁,1987年被任命为公司主席,有超55年银行和金融经验,是公司集团总经理黄祖兴先生的父亲[23] - 施才捷先生78岁,1997年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5年8月至2017年8月任大新银行集团提名及薪酬委员会主席,执业超20年[24] - 中村清次先生76岁,2012年6月获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