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纪城市国际(00355)
icon
搜索文档
世纪城市国际(0035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4:3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收入27.442亿港元,较2023年度的28.101亿港元下降2.3%[2] - 2024年度公司毛利9.569亿港元,较2023年度的11.285亿港元下降15.2%[2] - 2024年度公司减除折旧、融资成本及税项前经营业务亏损3.572亿港元,2023年度为盈利2.804亿港元[2] - 2024年度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0.256亿港元,较2023年度的6.704亿港元增加53.0%[2] - 2024年度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34.71港仙,较2023年度的23.23港仙增加49.4%[2] - 2024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普通股资产净值账面价值为1.80港元,较2023年的2.16港元下降16.7%[2] - 2024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普通股资产净值经调整为3.03港元,较2023年的3.38港元下降10.4%[2] - 2024年公司经营业务亏损10.878亿港元,较2023年的4.709亿港元亏损扩大131%[56]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3.706亿港元,较2023年的16.99亿港元亏损扩大39.53%[56] - 2024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25.233亿港元,较2023年的21.038亿港元亏损扩大20%[58] - 2024年末非流动总资产为269.549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288.042亿港元下降6.42%[59] - 2024年末流动总资产为94.866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13.328亿港元下降16.29%[59] - 2024年末流动总负债为77.504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69.929亿港元增加10.83%[60] - 2024年末资产净值为137.447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63.965亿港元下降16.17%[60] - 2024年末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储备为52.513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63.63亿港元下降17.47%[6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7.362亿港元,2023年为43.399亿港元[62]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37.447亿港元,2023年为163.965亿港元[62] - 2024年12月31日无抵押定期存款、现金及银行结存共8.813亿港元[62] - 2024年度自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4.313亿港元[62] - 2024年和2023年综合收入分别为27.442亿港元和28.101亿港元,同比下降2.35%[70] - 2024年和2023年减除折旧前分类业绩分别为亏损2.739亿港元和盈利3.853亿港元[70] - 2024年和2023年折旧分别为7.104亿港元和7.287亿港元,同比下降2.51%[70] - 2024年和2023年分类业绩分别为亏损9.843亿港元和亏损3.434亿港元,亏损扩大[70] - 2024年和2023年未能划分的企业收益分别为6920万港元和4320万港元,同比增长60.19%[70] - 2024年和2023年未能划分的企业支出分别为1.748亿港元和1.728亿港元,同比增长1.16%[70] - 2024年和2023年融资成本(租赁负债之利息除外)分别为12.646亿港元和12.208亿港元,同比增长3.6%[70] - 2024年和2023年应占联营公司之盈利及亏损分别为亏损1610万港元和亏损520万港元,亏损扩大[70] - 2024年和2023年除税前亏损分别为23.706亿港元和16.99亿港元,亏损扩大[70] - 2024年和2023年年内亏损分别为24.435亿港元和16.846亿港元,亏损扩大[70]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364.415亿港元,2023年为401.37亿港元[71] - 2024年公司总负债为226.968亿港元,2023年为237.405亿港元[71] - 2024年公司外界客户收入为27.442亿港元,2023年为28.101亿港元[72]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为261.055亿港元,2023年为276.833亿港元[73] - 2024年出售物业所得款项为7.339亿港元,2023年为8.816亿港元[75] - 2024年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收益净额为0.403亿港元,2023年为0.07亿港元[75]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0.017亿港元,2023年为0.055亿港元[75]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2.291亿港元,2023年为7040万港元[76] - 2024年出售物业之盈利(净额)为1.837亿港元,2023年为4.129亿港元[76]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2.667亿港元,2023年为12.229亿港元[77] - 2024年所得税支出为7290万港元,2023年抵免为1440万港元[77] - 2024年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根据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10.256亿港元计算,2023年为6.704亿港元[79] - 2024年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为1.406亿港元,2023年为1.08亿港元[80] - 2024年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为1.086亿港元,2023年为9450万港元[82]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于百利保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约62.3%股权[8] - 2024年12月31日,百利保透过全资附属公司持有富豪约69.3%控股权益[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P&R持有四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的57.0%,另持有可转换为12.721亿股四海新普通股的证券[9] - 集团在世纪创意科技集团实际拥有48%权益,其中通过富豪集团持有36%,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直接持有12%[18] - P&R是百利保与富豪各占50%权益的合营公司,实际为百利保附属公司[20] 关联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百利保录得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6.434亿港元,上一财年亏损10.42亿港元[11] - 2024年度,富豪录得股东应占综合亏损25.978亿港元,上一财年亏损17.919亿港元[12] - 2024年度,富豪产业信托录得未计及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综合亏损2.044亿港元,2023年盈利2.657亿港元[13] - 2024财年,四海录得股东应占亏损4.531亿港元,2023年亏损3.723亿港元[14] 公司业务线情况 - 集团重要投资及主要业务包括物业发展及投资、建筑及楼宇相关业务等[16] - 百利保主要业务包括对富豪的投资、物业发展及投资等业务[16] - 富豪重要投资及业务权益包括酒店拥有、经营及管理等业务[16] 公司各项目进展情况 - 尚築公寓大楼全部单位已售罄,富豪瓏悅庭1间洋房于2024年8月完成销售,7间仍待售[20][21] - We Go MALL于2018年开业,地盘面积5090平方米,最多可建总楼面面積15270平方米,租赁状况稳定[22] - 尚都于2018年完成,地盘面积824.9平方米,总楼面面積7159平方米,余2间商舖及5个泊车位待售[23] - 富豪‧山峯获8个国际奖项,20间花園洋房及59个公寓单位已售或订约售,销售总额44.83亿港元[24][25] - 富薈旺角酒店于2019年3月开业,地盘面积725.5平方米,有288间客房[26] - 富薈尚乘上環酒店于2020年11月开业,P&R出售50%实益权益后与AMTD Properties Limited各占50%权益,有162个客房单元[27] - 筲箕灣金華街物业地盘总面积518平方米,原有物业拆卸完成,发展方案即将定案[28] - 九龍長沙灣青山道物业于2024年8月完成土地强制售卖程序,集团整合100%权益,部分建筑为二级历史建筑,291 - 293号拆卸中[29] - 香港国际机场丽豪航天城酒店于2023年4月开业,地盘面积约6650平方米,可建总楼面面積33700平方米,有1208间客房及套房[30] - 香港皇后大道西项目合并地盘面积682平方米,总楼面积约5,826平方米,有130个住宅单位,7个已售,81个已出租[31] - 九龍深水埗项目地盘总面积431平方米,拟作商/住发展,总楼面积约3,691平方米,拆卸工程已完成[32] - 香港赤柱富豪海灣出售一座洋房,集团保留8座,总楼面积约3,719平方米[33] - 西班牙巴塞罗那酒店有186间客房,已租赁获稳定租金[34] - 英国伦敦物业楼高9层,总楼面积约2,150平方米,正与潜在买家磋商出售[35][36] - 葡萄牙里斯本物业总楼面积约1,836平方米,翻新完成,正磋商整幢出售[37] - 成都项目总楼面积约495,000平方米,住宅销售收入约20.483亿元(港币21.898亿元),部分商舖和车位已售[38] - 成都项目酒店竣工,部分商业建筑完成,部分写字楼和商舖销售进度慢,正筹划出售余下物业[39][40] - 天津项目总楼面积约145,000平方米,住宅已售,回顾年度内商舖销售面积9,744平方米,收入约1.854亿元(港币2.008亿元),正制定写字楼销售计划[41] - 新疆项目在约4,300亩土地造林,约1,843亩土地待用于房地产发展,集团有权参与竞标及获赔偿[42] 公司现金流及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回顾年度内,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4.313亿港元(2023年:6.239亿港元),利息支出净额为11.347亿港元(2023年:10.657亿港元)[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为16.083亿港元(2023年:23.332亿港元),扣除后债项为181.281亿港元(2023年:177.852亿港元)[4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9.7%(2023年:44.3%)[47] - 以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香港酒店物业组合按市值重列经调整总资产计算,资产负债比率为38.2%(2023年:34.9%)[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为3180万港元(2023年:4720万港元)[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若干资产共291.446亿港元(2023年:303.73亿港元)已作抵押[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一上市附属公司所持若干普通股市值2.203亿港元(2023年:2.518亿港元)已作抵押[50] 公司股息及会议安排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该年度无中期股息(2023年均无)[53] - 公司定于2025年6月10日召开股东周年大会,6月5日至10日暂停办理普通股过户登记手续[54][55] 准则采用影响 - 采用修订准则后,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中附息银行债项减少10.867亿港元[66] - 采用修订准则后,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增加10.867亿港元[66] - 采用修订准则后,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中附息银行债项增加10.867亿港元[66] - 采用修订准则对2024年和2023年度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等无影响[66] 公司证券交易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84] - 公司核数师同意2024年度初步业绩公布数字与已草拟综合财务报表数额相符[85] - 公司2024年度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惟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87] 公司业务线收入变化 - 2024年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为17.072亿港元,2023年为16.706亿港元[75] - 2024年建筑及与建筑业业务相关收入为0.219亿港元,2023年为0.058亿港元[75] - 2024年租金收入中酒店物业为0.404亿港元,2023年为0.444亿港元[75] 公司折旧情况 - 2024年公司为11间酒店计提折旧费用6.789亿港元,对财务业绩造成不利影响[3][5] 合作业务
世纪城市国际(00355) - 盈利警告
2025-03-21 12:3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 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 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股份代號:355) 盈利警告 本公佈乃 Century Cit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 「本集團」)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09(2)(a)條及香港法例第 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之內幕消息條文而作出。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根據本公司管理層對本 集團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所作初步審閱, 預期本集團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將錄得約港幣1,026,000,000元之 淨虧損,而於去年錄得之虧損為港幣670,400,000元。 本集團之核心業務主要包括物業發展及投資以及酒店擁有及經營。由於香港及中國房地 產市況低迷,本集團於年內物業銷售進度較預期為慢,以致自物業銷售所得之盈利貢獻 低於上一年度。本集團之酒店業務主要透過本 ...
世纪城市国际(00355)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3-14 10:4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 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 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entury Cit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本公司」)之董事會(「董事會」)宣佈本公 司將於二零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星期五)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批准發佈本集團(包 括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全年業績及其他相關 事宜。 承董事會命 Century Cit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林秀芬 秘書 香港,二零二五年三月十四日 於本公佈刊發日期,董事會包括下列成員: (股份代號:355) 董事會會議日期 羅旭瑞先生 (主席兼行政總裁) 羅俊圖先生 (副主席) 羅寶文女士 (副主席) 吳季楷先生 (首席營運官) 梁蘇寶先生 温子偉先生 執行董事: 獨立非執行董事: 莊澤德先生 伍頴梅女士,JP 黃之強先生 ...
世纪城市国际(00355) - 於百慕达之註册办事处及股份登记过户处之变更
2025-01-02 09:38
於百慕達之註冊辦事處及 股份登記過戶處之變更 Clarendon House, 2 Church Street, Hamilton HM 11, Bermuda (股份代號:355) 董事會進一步公佈,自二零二五年一月一日起,本公司於百慕達之股份登記過戶處已由 MUFG Fund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地址為 4th Floor North, Cedar House, 41 Cedar Avenue, Hamilton HM 12, Bermuda 變更為: Conyers Corporate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地址為 Clarendon House, 2 Church Street, Hamilton HM 11, Bermuda 卓佳登捷時有限公司(「卓佳」)仍為本公司在香港之股份登記過戶分處。於香港進行股 份過戶登記之申請須送交卓佳,其地址為香港夏慤道16號遠東金融中心17樓。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 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 ...
世纪城市国际(0035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0: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世纪城市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55,于百慕达注册成立[1] - 注册办事处位于4th Floor North, Cedar House, 41 Cedar Avenue, Hamilton HM 12, Bermuda[2] - 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铜锣湾怡和街68号11楼[2] - 世纪城市集团由五间香港上市公司组成,公司为最终控股公司[9]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执行董事会成员包括罗旭瑞、罗俊图、罗宝文等,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庄泽德、伍颖梅等[2] - 罗旭瑞自1989年公司注册成立起担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2007年获委任为行政总裁[3] - 罗俊图1999年加入董事会,2013年起担任公司副主席,参与监督集团物业项目及业务发展[3] - 罗宝文2007年加入董事会,2013年起担任公司副主席,统筹集团酒店业务运营及企业投资等[4] - 吴季楷1989年加入董事会,2007年获委任为首席运营官,负责集团企业财务等工作[4] - 庄泽德1993年加入董事会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广泛商业经验[4] 公司财务审计及合作银行信息 - 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往来银行有交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等[2] 公司财务业绩信息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股东应占综合亏损4.226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2.437亿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毛利4.123亿港元,2023年为6.425亿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集团EBITDA为8730万港元,2023年为2.914亿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集团酒店业务减除折旧前经营业务盈利按年增长近60%[8] - 2024年已就集团香港酒店物业计提折旧费用3.384亿港元,2023年为3.447亿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经调整资产净值每股3.23港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百利保股东应占综合亏损6.763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为3.831亿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富豪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5.992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为7.626亿港元[14] - 富豪集团在四海投资产生公平值亏损8.741亿港元,酒店物业折旧费用2.913亿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富豪产业信托录得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未经审核综合亏损1980万港元,2023年同期则录得盈利1.052亿港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四海录得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69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为9830万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亏损2.795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8410万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9.353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6.155亿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普通股亏损14.44港仙,2023年同期为8.66港仙[6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0.7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229亿港元[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资产为280.08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8.042亿港元有所减少[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总资产为103.14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3.328亿港元有所减少[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总负债为41.57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929亿港元有所下降[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61.56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399亿港元有所上升[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总负债为189.15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7.476亿港元有所上升[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52.49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3.965亿港元有所下降[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股本总值为152.49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0.227亿港元[66][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控权权益为73.29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6.001亿港元[66][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永续证券为17.213亿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66][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保留盈利为24.51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4.226亿港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平衡储备(兑汇)为 - 12.3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2.51亿港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储备为 - 13.8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32.92亿港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0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672亿港元大幅减少[7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389亿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使用现金3220万港元[7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9.65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786亿港元有所增加[72]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6.05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436亿港元[73]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9.324亿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8.226亿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入为13.90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6.027亿港元[82][83][85]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所得款项为4.55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647亿港元[85] - 2024年上半年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为8.05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081亿港元[85] - 2024年上半年建筑及与建筑业相关收入为45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00万港元[85]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管理费用为43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90万港元[85] - 2024年上半年证券经纪收入为3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0万港元[8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为368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410万港元[8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来源总计828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840万港元[85]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益为13.07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5.143亿港元[86][8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及投资收益4.55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647亿港元下降约40.4%[86][87] - 2024年上半年建筑及与楼宇相关业务收益88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90万港元[86][87] - 2024年上半年酒店经营及拥有收益8.05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081亿港元[86][8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益371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460万港元[86][87]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市场收益9.923亿港元,中国内地市场收益3.15亿港元[86]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市场收益14.905亿港元,中国内地市场收益2380万港元[8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1.18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130万港元[91]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145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570万港元[91]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收益6920万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益[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物业盈利净额为77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842亿港元[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贷款利息为6.08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814亿港元[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为874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620万港元[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22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437亿港元[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为1.20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亿港元[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为767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450万港元[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联营公司款项为5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0万港元[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一关联公司款项为38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0万港元[10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附息银行债项总计194.42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6.504亿港元略有下降[101] - 2024年6月30日,2021年初步融资未偿还金额为49.968亿港元,等于定期贷款融资全额及循环贷款融资4.968亿港元[101] - 2024年6月30日,2022年九龙融资未偿还金额为28.5亿港元,公司已订立名义金额6亿港元的利率掉期安排对冲利率风险[102] - 2024年6月30日,2019年湾仔融资未偿还金额为4.05亿港元[103] - 2024年6月30日,2023年上环融资未偿还金额为7.495亿港元,公司已订立名义金额5亿港元的利率掉期安排对冲利率风险[103] - 2024年6月30日,2023年炮台山融资未偿还金额为7.55亿港元[103] - 2024年6月30日,2023年土瓜湾融资未偿还金额为6.5亿港元[10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偿还贷款融资按HIBOR另加息差介乎每年1.05%至1.8%,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10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其他银行债项按HIBOR另加息差1.25% - 2.35%计息,2023年12月31日为1.15% - 2.75%[105]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有抵押票据均为4.68亿港元,但还款期限分布有变化[105]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32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8.226亿港元[107] - 2024年上半年广告及推广费用为17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00万港元[107]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予一联营公司贷款均为4.105亿港元[108]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层人员补偿总额为261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580万港元[108] - 2024年6月30日抵押资产共298.9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3.73亿港元[109] - 2024年6月30日百利保集团或然负债为3.9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65亿港元[110] - 2024年6月30日四海集团按揭融资担保约2.01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39亿港元[110] - 2024年6月30日丽豪航天城酒店涉及承建商约3800万港元建筑费用索赔[110]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发展项目已订约但尚未拨备金额为1.4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89亿港元[111]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的资产总计9.572亿港元,其中第一级2.504亿港元、第二级1.098亿港元、第三级5.97亿港元[113]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量的资产总计10.401亿港元,其中第一级2.759亿港元、第二级1.03亿港元、第三级6.612亿港元[114] - 2024年第三级公平值计量年初为6.612亿港元,6月30日为5.97亿港元,期间购入0.06亿港元、分派-0.19亿港元、损益确认未变现亏损-0.48亿港元、其他全面收益确认未变现亏损-0.05亿港元、出售
世纪城市国际(0035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2:46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3.90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027亿港元下降13.3%[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4.123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425亿港元下降35.8%[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核心业务亏损2.10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050万港元增加199.0%[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4.22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437亿港元增加73.4%[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为14.44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8.66港仙增加66.7%[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每股普通股资产净值账面值为2.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6港元下降7.4%[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每股普通股资产净值经调整为3.23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8港元下降4.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3.90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6.027亿港元;经营业务亏损2.795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8410万港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9.353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6.155亿港元;期内亏损10.227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6.517亿港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4.22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437亿港元;非控权权益应占亏损6.00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08亿港元[48]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普通股亏损为14.44港仙,2023年同期为8.66港仙[48]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0.7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229亿港元[49]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资产为280.08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8.042亿港元[4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总资产为103.14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3.328亿港元[4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总负债为41.57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9.929亿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61.56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399亿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负债为189.15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7.476亿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52.49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3.965亿港元[50]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13.90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6.027亿港元[5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9.35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155亿港元[5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0.22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517亿港元[57]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4.22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437亿港元[64] 关联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于百利保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约62.3%股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百利保持有富豪约69.3%权益,富豪持有富豪产业信托已发行基金单位约74.9%权益,P&R持有四海已发行普通股的57.0%及可转换为12.721亿股四海新普通股的证券,集团拥有世纪创意科技48%权益[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百利保股东应占综合亏损6.763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3.831亿港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富豪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5.992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7.626亿港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富豪产业信托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未经审核综合亏损1980万港元,2023年同期盈利1.052亿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四海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69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9830万港元[11] 酒店业务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酒店业务减除折旧前经营业务盈利按年增长近60%[3][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就香港酒店物业计提折旧费用3.384亿港元,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3][5] - 富薈旺角酒店2019年3月开业,由P&R自行营运、富豪集团管理,地盘面积725.5平方米,可建总楼面面约6529平方米[21] - 富薈尚乘上環酒店2020年11月开业,由合营公司自行营运、富豪集团管理,P&R持有50%权益,地盘总面积约345平方米,总楼面面约5236平方米[22] - 富豪集团香港国际机场丽豪航天城酒店2023年4月开业,地盘面积约6650平方米,可建总楼面面33700平方米,拥有1208间客房及套房[25] - 西班牙巴塞罗那酒店有186间客房,已租赁带来稳定租金收入[29] - 2024年上半年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为8.05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081亿港元[58] 物业项目情况 - P&R集团尚筑公寓大楼全部单位售罄,富豪‧悅庭1间洋房8月完成出售,7间仍待售[17] - We Go MALL购物商场2018年开业,租赁状况稳定,地盘面积5090平方米,最多可建总楼面面15270平方米[18] - 尚都项目2018年完成,所有住宅单位及部分商舖和泊车位已售,2间商舖和5个泊车位待售,地盘面积824.9平方米,总楼面面7159平方米[19] - 富豪‧山峯项目20间花园洋房及55个公寓单位已售或订约售,销售总额43.56亿港元,4间洋房和81个公寓单位待售,地盘面积17476平方米,总楼面面约32474平方米[20] - 香港筲箕灣金華街9至19号物业拆卸工程完成,商业/住宅发展方案即将定案,地盘总面积518平方米[23] - 九龍長沙灣青山道物业拟作综合商业/住宅重建,地盘总面积488平方米,土地强制售卖程序完成,部分为二级历史建筑,正商讨结合发展与保育提案[24] - 香港皇后大道西项目合并地盘面积682平方米,总楼面积约5,826平方米,有130个住宅单位,7个已售,未售单位出售计划在制定中[26] - 九龙深水埗项目地盘总面积431平方米,拟作商办/住宅发展,总楼面积约3,691平方米,发展工程待最后一个单位空置后展开[27] - 香港赤柱富豪海灣一座花园洋房以1.05亿港元出售,集团仍保留8座,部分或继续出售[28] - 成都项目总楼面积约49.5万平方米,第三期住宅已售,销售收入约20.48亿元,部分商铺、车位、写字楼已售或待售,酒店预计装修后分阶段开业[32] - 天津项目总楼面积约14.5万平方米,住宅基本售罄,期间出售9,744平方米商铺,收入约1.85亿元,写字楼待售[34] - 新疆项目在7,600亩土地上造林,已完成4,300亩,约1,843亩土地待程序完成后可用于房地产开发[35] - 英国伦敦物业楼高9层,总楼面积约2,150平方米,集团研究替代商业计划或考虑出售[30] - 葡萄牙里斯本项目总楼面积约1,836平方米,翻新完成,公寓和商铺拟推出发售[31]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所得款项为4.55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647亿港元[58]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盈利净额77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842亿港元[60] 金融资产投资业务情况 - 集团金融资产投资业务因本地股市疲弱在回顾期内录得净亏损[36] 现金流量与负债情况 - 回顾期内,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为2080万港元,2023年为3.672亿港元;利息支出净额为5.925亿港元,2023年为4.694亿港元[3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定期存款为17.65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332亿港元;扣除后债项为181.44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7.852亿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47.3%,2023年12月31日为44.3%;按酒店物业组合市值重列调整后资产负债率为36.9%,2023年12月31日为34.9%[40][4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为437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20万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若干资产共298.911亿港元及上市附属公司普通股市值2.483亿港元已作抵押,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303.73亿港元及2.518亿港元[43] - 2023年和2024年1月1日,集团有五项附息银行贷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7.079亿港元和8.518亿港元,须于十二个月内偿还[53] - 应用修订后,附息银行贷款重新分类为非流动负债,因集团有权将贷款延期至2023年和2024年1月1日后至少十二个月[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附息银行债项流动负债减少14.782亿港元,非流动负债增加14.782亿港元[5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附息银行债项流动负债减少8.518亿港元,非流动负债增加8.518亿港元[54] - 截至2023年1月1日,附息银行债项流动负债减少17.079亿港元,非流动负债增加17.079亿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息6.08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814亿港元[61] - 2024年上半年非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负债利息总支出6.5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5.223亿港元[6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4年财政年度中期股息,2023年亦无[46] - 2024年上半年无派付或宣派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64] 财务准则变更情况 - 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首次采纳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修订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部分涉及负债分类规定的澄清[52] - 采纳修订对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损益、其他全面收益及中期简明综合现金流量表无影响[54] - 集团无供应商融资安排,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对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无影响[55] 业务分类情况 - 集团业务包括物业发展及投资、建筑及楼宇相关业务、酒店经营管理等,暂无重要投资或资本资产即时计划[13] - 集团业务分为物业发展及投资、建筑及与楼宇相关业务、酒店经营与管理及酒店拥有等七类[56] - 管理层个别独立监察各业务分类业绩,以作资源分配及表现评估决定[56] - 分类间销售及转让按当时市场价格销售予第三方的售价进行交易[56] 其他业务收入与支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建筑及与建筑业业务相关收入为45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00万港元[5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18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130万港元[59]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45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570万港元[59] - 2024年上半年非上市投资之股息收入为96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70万港元[59]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之收益为6920万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益[59]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总额874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620万港元[62] 世纪创意科技业务情况 - 世纪创意科技自2017年起与肯德基合作,在中国5000间肯德基门店分销近700万本书籍[15] - 世纪创意科技推出全系列双语书籍,在淘宝及京东等平台有售[15] - 世纪创意科技计划与知名出版商开发以环境、社会及管治为主题的创新双语儿童教育书籍[15] - 世纪创意科技将探索与全球领先教育平台合作机会,未来数年提升用户体验[15] 应收应付账项情况 - 2024年6月30日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为1.20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亿港元[65] - 2024年6月30日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为767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450万港元[67] 折旧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84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926亿港元[60]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1.82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829亿港元[60]
世纪城市国际(0035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2:44
现金流量与贷款情况 - 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8550万港元,2022年为4400万港元[13]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3.281亿港元,2022年为13.428亿港元[13] - 2023年提取新银行贷款42.341亿港元,2022年为51.298亿港元[13] - 2023年偿还银行贷款41.362亿港元,2022年为57.067亿港元[13] - 2023年发行无抵押票据3.12亿港元,2022年为1.56亿港元[13] - 2023年已付利息11.283亿港元,2022年为5.334亿港元[13] 子公司与附属公司权益 - 公司对益劲金融服务有限公司、Almighty International Limited等多家子公司的股本权益占比为100%[17] - 深圳创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公司应占股本权益百分率2023年和2022年均为62.3%[21] - 耀冠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美元,公司应占股本权益百分率2023年和2022年均为52.7%[21] - 昆明中美二战友谊公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公司应占股本权益百分率2023年和2022年均为54.2%[21] - R.H.I. Licensing B.V.注册资本40000荷兰盾,公司应占股本权益百分率2023年和2022年均为43.1%[31] - 富豪产业信託已发行3257431189个基金单位,公司应占股本权益百分率2023年和2022年均为32.3%[32] - 广州市富堡订房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公司应占股本权益百分率2023年和2022年均为43.1%[32] - 富豪酒店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万美元,公司应占股本权益百分率2023年和2022年均为43.1%[32] - 紫荆酒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港币2元,公司应占股本权益百分率2023年和2022年均为32.3%[32] - Cityability Limited注册资本港币10000元,公司应占股本权益百分率2023年和2022年均为32.3%[32] - 凯利酒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港币2元,公司应占股本权益百分率2023年和2022年均为32.3%[32] - 2023年公司对多家附属公司的股本权益百分率为43.1%,与2022年相同[57] 会计准则影响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不会对集团财务报表造成影响[39]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预期不会对集团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43]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要求实体披露重大会计政策资料,对集团财务报表无影响[67]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对集团无影响,因集团不属于支柱二规则范本范围[68] - 集团于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首次采纳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66] - 香港会计师公会已剔除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的以往强制生效日期,该修订现可供采纳[71] - 2020年和2022年有关负债分类修订可追溯应用,允许提早应用,公司正评估其对现有8.518亿港元贷款协议分类的影响,初步评估预计无重大影响[7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期对集团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96]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澄清供应商融资安排及额外披露要求,预期对集团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97] 董事会委员会 - 董事会设立审计、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履行不同职能[48] - 审计委员会参照香港会计师公会指引设立,职权范围可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浏览[49] - 2023年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评估董事会成员组合多元化,当时退任董事获重选[127] - 薪酬委员会就个别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向董事会提供推荐建议[156] - 提名委员会就提名及委任董事事宜向董事会提供推荐建议,确保程序公平透明[165]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每年讨论及审阅董事会架构、规模及成员组合[166] - 2023年审计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外聘核数师出席,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83] - 公司设立薪酬委员会,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86] - 审计委员会由特定成员组成[193] 会计处理原则 - 或然代价按公平值确认和计量,分类不同处理方式不同[45] - 附属公司财务报表与公司使用同一报告期和一致会计政策编制[64] - 公司拟在修订后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生效时应用[70] - 公司于12月31日进行商誉的年度减值测试[75] - 联营公司是公司拥有不少于20%股份投票权且有重大影响力的实体[78] - 失去对联营公司重大影响力时,公司按公平值计量及确认保留投资,差额及出售所得在损益表确认[79] - 共同经营中,合约方对安排的资产和负债有权利和义务,按相关项目入账[80][81] - 资产和负债按对公平值计量重要的最低级输入值在公平值等级内分类,公司期末重新评估分类[84]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损益计入产生年度的损益表,不同物业转拨有不同会计处理[87] - 公司在合约开始时评估合约是否为租赁或包含租赁[88] - 租赁土地权益相关使用权资产作待售物业时按成本及可变现净值较低者计量,符合投资物业定义时计入投资物业并按公平值计量[90] - 集团收购业务时评估金融资产及负债进行分类和指定,包括分开嵌入式衍生工具[99] - 商誉减值亏损通过评估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确定,已确认减值亏损不会拨回[100] - 集团对联营公司投资按权益会计法计算,应占业绩及其他全面收益分别列账[102] - 集团按公平值计量投资物业、衍生金融工具及若干投资,使用适当估值技术[105] - 对现金产生单位减值测试时,按合理原则分配公司资产账面价值[109] - 投资物业初始按成本计量,后续按公平值列账,报废或出售损益于损益表确认[111] - 集团作为承租人,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计量,应用短期及低价值资产租赁确认豁免[114] - 转租参考主租赁的使用权资产分类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主租赁为短期租赁时转租分类为经营租赁[119] - 可使用年期无限的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且不予摊销,每年检讨可使用年期[120] - 客运营业证按成本减减值亏损列账,被视为具无限可使用年期[121]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分类取决于合约现金流特征和业务模式,按不同情况计量[122] - 混合合约嵌入式衍生工具满足条件时与主体分开列账,按公平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表[132] - 集团为非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债务工具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33] - 集团认为合约付款逾期超30天,信贷风险将大幅上升[134] - 集团对除短期租赁及低价值资产租赁外的所有租赁采用单一方法确认及计量[139] - 单独收购的无形资产首次确认时按成本计量,企业合并中收购的按收购日公平值计量[147] - 集团无形资产主要指可使用年期无限的客运营业证、商标及交易权[148]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按摊销成本、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计量分类[150] - 按摊销成本列账的金融资产使用实际利率法计量,可减值[153] - 预期信贷亏损分两阶段确认,信风险未显著增加按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计提,显著增加按终身预期信贷亏损计提[159]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类为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贷款及债项或应付账项[162] 公司运营与管理 - 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董事未发现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有重大疑虑的因素[129] - 董事会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进行年度检讨,系统有效且足够[130] - 公司董事有责任编制集团财务报表,确保选用合适会计政策并按时刊发报表,已分配足够资源给相关职能[168] - 公司已采纳“世纪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董事确认2023年遵守相关守则[170] - 公司管理层为集团业务实行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定期检讨其效能[171] - 公司将合约付款逾期90天的金融资产视作违约,无合理期望收回现金流时将予以撇销[177] - 为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表进行中期审阅费用为180万港元[189] - 董事会负责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检讨成效,重大事宜需向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报告[190] - 公司制定政策确保内幕消息公平适时向公众发布,由高级管理人员控制监察披露[190] - 主席或获委派执行董事为新委任董事提供就任须知,公司秘书提供职责资讯并更新规定[191] - 公司为董事安排阅读有关上市规则下上市公司无纸化制度及若干其他更新的资料[191] - 公司为董事安排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91] 董事信息 - 罗俊图先生50岁,1999年加入董事会,2013年起任公司副主席,参与监督中国物业项目及业务发展工作[197] - 吴季楷先生69岁,1989年加入董事会,2007年任首席营运官,负责企业财务、公司秘书及行政工作[198] - 梁苏宝先生51岁,2010年加入董事会,负责企业财务职能及中国业务部工作,有逾二十八年会计及企业融资经验[199] 年报内容 - 年报包含公司资料、董事简介、主席报告书等多方面内容[194] 收购与资产购入 - 2023年收购一附属公司花费100万港元[13] - 2023年购入按摊销成本列账之金融资产3000万港元,2022年为1.848亿港元[13] - 2023年购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2190万港元,2022年为1.384亿港元[13]
世纪城市国际(0035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3:14
财务业绩 - 2023年度公司收入28.101亿港元,较2022年的40.052亿港元下降29.8%;毛利11.285亿港元,较2022年的17.264亿港元下降34.6%[3] - 2023年度公司核心业务亏损3.184亿港元,2022年盈利1.943亿港元;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6.704亿港元,较2022年的1.587亿港元增加322.4%[3] - 2023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23.23仙,较2022年的6.72仙增加245.7%;每股普通股资产净值账面价值为2.16港元,较2022年的2.47港元下降12.6%[3] - 2023年度富豪录得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7.919亿港元,上一财政年度亏损为3.583亿港元[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股东应占综合亏损6.704亿港元,上一财年亏损1.587亿港元[26][29] - 2023年度集团毛利11.285亿港元,2022年为17.264亿港元;EBITDA为2.804亿港元,2022年为10.896亿港元[26][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百利保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0.42亿港元,上一财年亏损2.177亿港元[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富豪产业信托未计及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综合盈利2.657亿港元,2022年为9.299亿港元[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年,四海股东应占亏损3.723亿港元,2022年盈利400万港元[41] - 2023年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为6.239亿港元,2022年为7.292亿港元;2023年利息支出净额为10.657亿港元,2022年为4.861亿港元[9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4.3%,2022年为40.7%;扣除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后之债项为177.852亿港元,2022年为171.325亿港元;总资产为401.37亿港元,2022年为420.947亿港元[100]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16.846亿港元,2022年为3.995亿港元;基本及摊薄亏损为每股23.23仙,2022年为6.72仙[123][124]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总资产为288.042亿港元,2022年为293.021亿港元;流动资产为113.328亿港元,2022年为127.926亿港元[130]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总负债为78.447亿港元,2022年为99.46亿港元;非流动总负债为158.958亿港元,2022年为134.671亿港元[131]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63.965亿港元,2022年为186.816亿港元[131] - 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8.805亿港元,2022年为2.88亿港元;非控股权权益亏损12.233亿港元,2022年为4.076亿港元[128] - 2023年公司收入28.101亿港元,2022年为40.052亿港元;2023年毛利11.285亿港元,2022年为17.264亿港元[148] - 2023年经营业务亏损4.709亿港元,2022年盈利3.276亿港元;2023年除税前亏损16.99亿港元,2022年为2.853亿港元[148] - 2023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21.038亿港元,2022年为6.956亿港元[154] - 2023年外界客户收入香港地区为268.032亿港元,中国内地为1.981亿港元,其他地区为6.82亿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268.035亿港元、2.046亿港元、6.597亿港元[169] - 2023年银行贷款利息11.281亿港元,2022年为5.416亿港元;2023年非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负债利息总支出12.2亿港元,2022年为6.122亿港元[174] - 2023年年内税项支出/抵免总额为 - 1.44亿港元,2022年为1.142亿港元[174] - 2023年综合分类收入为28.101亿港元,2022年为40.052亿港元[191] - 2023年减除折旧前分类业绩为3.853亿港元,2022年为12.052亿港元[191] - 2023年分类业绩亏损3.434亿港元,2022年盈利4.689亿港元[191] - 2023年未能划分的企业收益为4320万港元,2022年为3500万港元[191] - 2023年融资成本(租赁负债利息除外)为12.208亿港元,2022年为6.008亿港元[191] - 2023年应占联营公司亏损520万港元,2022年亏损1100万港元[19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16.99亿港元,2022年亏损2.853亿港元[191] - 2023年年内亏损16.846亿港元,2022年亏损3.995亿港元[191] - 2023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6.704亿港元,2022年亏损1.587亿港元[191] - 2023年非控权权益应占亏损10.142亿港元,2022年亏损2.408亿港元[191] - 2023年总资产401.37亿港元,2022年为420.947亿港元[192] - 2023年总负债237.405亿港元,2022年为234.131亿港元[192] - 2023年资本支出495亿港元,2022年为295.9亿港元[192] - 2023年香港地区收入26.842亿港元,2022年为29.463亿港元;中国内地收入7990万港元,2022年为10.17亿港元;其他地区收入4600万港元,2022年为4190万港元[193] - 2023年出售物业所得款项8.816亿港元,2022年为21.37亿港元[195] - 2023年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16.706亿港元,2022年为16.269亿港元[195] - 2023年建筑及与建筑业业务相关收入580万港元,2022年为420万港元[195] - 2023年物业管理费用收入890万港元,2022年为830万港元[195] - 2023年租金收入中酒店物业4440万港元,2022年为4560万港元;投资物业7860万港元,2022年为6650万港元;飞机2940万港元,2022年为2410万港元;其他290万港元,2022年为220万港元[195] - 2023年总收入28.101亿港元,2022年为40.052亿港元[193][195]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3810万港元,2022年为1730万港元[196] - 2023年其他利息收入1530万港元,2022年为1910万港元[196] - 2023年非上市投资之股息收入660万港元,2022年为330万港元[196] - 2023年出售非上市投资亏损710万港元,2022年收益550万港元[196] - 2023年飞机维修储备之释放为910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196] - 2023年银行贷款再融资之已收补偿为0,2022年为2370万港元[196]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7040万港元,2022年为8200万港元[196] - 2023年出售物业之盈利4.129亿港元,2022年为8.653亿港元[196]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836亿港元,2022年为3.919亿港元[196]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3.677亿港元,2022年为3.701亿港元[196] 股权结构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上市附属公司富豪产业信托已发行基金单位约74.9%权益[12] - 2023年12月31日,P&R持有四海国际集团已发行普通股股本的56.5%,并持有可转换为12.721亿股四海新普通股的证券[12] - 公司实际拥有世纪创意科技集团合共48%权益[1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百利保约62.3%股权,集团核心物业及酒店业务通过百利保附属公司经营[32] - 百利保透过全资附属公司持有富豪酒店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9.3%控股权益[33] - 集团于8D Matrix Limited实际拥有合共48%权益,该公司全资拥有世纪创意科技[69] 业务发展 - 世纪创意科技正探索与全球领先教育平台合作机会,未来数年将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学习体验[23] - 公司将继续定期审阅可促进集团长远发展的商机[19] - 2023年2月集团完成收购本地证券经纪公司,更名为城利证券,因香港股市疲弱业务进展缓慢[26][35] 物业销售 - 截至去年年结日,合共20间花园洋房及53个公寓单位已按令人满意的价格出售或订约出售,销售总额为42.993亿港元[53] - 2023年内已出售或订约出售3间花园洋房及1个公寓单位,其中17间洋房及47个公寓单位已完成销售交易,销售总额为36.776亿港元[53] - 年度内完成之销售交易包括3间洋房及8个公寓单位,销售总额为6.639亿港元[53] - 尚筑公寓大楼全部单位已售罄,富豪‧悦庭8间洋房仍予以保留并继续出售[49] - 富豪集团出售富豪海湾一座花园洋房,代价1.05亿港元,仍保留8座[85] - 成都新都项目整体总楼面面積约49.5万平方米,已售商铺面积4,002平方米,代价约1.006亿港元;已售车位470个,收入约5530万港元[88] - 成都富豪国际新都荟项目第三期住宅单位接近全部出售,销售收入约22.115亿港元[106] - 成都项目一幢写字楼275个单位已获订约预售或认购,销售代价1.142亿港元;5间商铺单位已获订约预售,销售代价约870万港元[108][109] - 天津富豪新开门项目接近全部住宅单位已出售,商业综合楼销售进度相对缓慢,部分面积已出租[110] 酒店项目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12间在香港运营的酒店组合,11间酒店年度折旧费用总额为6.895亿港元[9] - 一个20层拥有288间客房并配有附属设施的酒店于2019年3月开业,由P&R自行营运,富豪集团管理[54] - 一个拥有98间客房与套房的酒店,地盘总面积约345平方米,总楼面面积约5236平方米[55] - 香港国际机场新酒店项目地盘面积约为6650平方米,可建总楼面面积为33700平方米[58] - 九龙旺角晏架街2号酒店项目地盘面积725.5平方米,可建总楼面面積约6,529平方米[76] - 香港上环文咸西街5号酒店由P&R及AMTD Properties (HK) Limited各拥50%权益,地盘总面积518平方米[77] - 香港国际机场丽豪航天城酒店有1,208间客房及套房,2023年4月开业[79] - 成都项目拥有325间客房的酒店内部建筑工程已竣工,预计完成装修后分阶段开业[107] 其他项目 - 7个住宅单位于2021年4月首批出售,部分按短期租约出租[80] - 富豪‧山峯发展项目荣获八个国际奖项[52] - 里斯本历史建筑翻新项目总楼面面積约1,836平方米,翻新后拟发售[87] - 天津河东项目整体总楼面面積约14.5万平方米,写字楼推售计划延至适当时机[92][93] - 乌鲁木齐项目在4300亩土地造林,约1843亩土地待程序后可用于房地产发展[93]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未经审核经调整资产净值104.498亿港元,每股3.38港元[9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为23.332亿港元,2022年为25.426亿港元;扣除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后之债项为177.852亿港元,2022年为171.325亿港元[116] - 按2023年12月31日香港酒店物业组合市值重列计算,资产负债比率为34.9%,2022年为33.3%[117] - 2023年12月31日若干集团资产共303.73亿港元(2022年:309.361亿港元)已作抵押,上市附属公司普通股2.518亿港元(2022年:2.754亿港元)也已作抵押[143]
世纪城市国际(0035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10:44
公司管理层 - 羅旭瑞先生自1989年起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负责集团整体政策和决策事宜[3] - 羅俊圖先生自1999年起担任公司副主席兼执行董事,负责监督中国物业项目和业务发展[4] - 羅寶文小姐自2007年起担任公司副主席兼执行董事,负责销售与市场推广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5] - 吳季楷先生自1989年起担任公司首席运营官,负责企业财务、公司秘书和行政工作事宜[6] - 莊澤德先生自1993年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广泛的商业经验[7] - 梁蘇寶先生自2010年起担任执行董事,负责企业财务职能和中国业务部工作[8] - 伍頴梅女士自2018年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持有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硕士学位[9]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为243,700,000港币,较去年同期的137,300,000港币盈利有所下降[14]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642,500,000港币,较去年同期的1,341,800,000港币有所减少[16] - 本集团在香港的酒店物业计提折旧费用344,700,000港币,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7] - 除去投资物业和金融资产的公允值变动和折旧费用,本集团在回顾期间的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净亏损为70,500,000港币[18] 公司业务 - 本公司持有百利保控股有限公司约62.3%的股权,通过百利保经营核心物业和酒店业务[20] - 百利保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持有富豪酒店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约69.3%的股权,主要经营本集团的酒店业务[21] - P&R控股有限公司主要通过百利保和富豪各自持有50/50权益的合资公司进行香港的物业发展和投资业务[22] - P&R持有四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49.3%的股份,四海主要在中国从事物业业务和其他投资[23] 酒店业务 - 香港酒店入住率由2022年的63.0%升至2023年的80.0%,平均房租提升25.3%,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增加59.1%[48] - 麗豪航天城酒店业务远低于预期,因航班数目和机场周边商业活动未恢复至正常水平[48] - 麗豪航天城酒店拥有逾1,200间客房及套房,配备全面的餐饮及会议设施,以迎合MICE业务[49] 中国市场 - 中国房地产发展商面临流动资金紧张问题,中央政府将继续实施扶持政策以恢复房地产行业稳健发展[75] - 富豪集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长远发展前景感到乐观,预期成都和天津项目在市场环境复苏时将带来可观收入[76] 财务状况 - 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为42.2%,扣除现金及银行存款后的负债为港币17,391,600,000元[135] - 公司的租赁负债为港币64,600,000元[138] - 公司抵押了部分物业、投资物业、定期存款等资产以担保银行贷款,以及抵押了一上市附属公司持有的普通股以担保银行贷款[139]
世纪城市国际(0035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13:07
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6.02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15亿港元下降45.0%[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6.42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418亿港元下降52.1%[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务盈利2.91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157亿港元下降71.3%[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核心业务亏损7050万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3.077亿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2.437亿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1.373亿港元[1][2][1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资产净值账面值为2.35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7港元下降4.9%[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经调整资产净值为3.48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1港元下降0.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百利保股东应占综合亏损3.83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2.309亿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富豪股东应占综合亏损7.62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1.383亿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富豪产业信托未计及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综合盈利1.05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6.131亿港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四海股东应占综合亏损983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8780万港元[42] - 2023年上半年收入16.02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9.15亿港元;经营业务亏损84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6.379亿港元;除税前亏损6.155亿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4.409亿港元[118]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普通股亏损8.66仙,2022年同期盈利3.64仙[119]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8.22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382亿港元[120]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资产289.37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3.021亿港元[12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总资产122.27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7.926亿港元[12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总负债为77.43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9.46亿港元有所下降[12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4.848亿港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28.466亿港元[122] - 2023年6月30日扣除流动负债后总资产为334.2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1.487亿港元有所增加[12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负债为156.39亿港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134.671亿港元[12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77.8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6.816亿港元有所下降[122]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16.02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9.15亿港元[134]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6.155亿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4.409亿港元[13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6.517亿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2.989亿港元[134]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中出售物业所得款项为7.64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69亿港元[13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来源为884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720万港元[135] - 2023年上半年出售物业盈利净额为3.84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7.093亿港元[13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23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934亿港元[137]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为362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2亿港元[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2.437亿港元,2022年为盈利1.373亿港元[143] - 2023年6月30日,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为1.0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亿港元[146] - 2023年6月30日,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为709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50万港元[150] - 2023年6月30日,附息银行债项为7.68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079亿港元[151] - 计入应收账项、按金及预付款项的预付物业销售佣金,2023年6月30日为62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90万港元[148] 证券业务收购与拓展 - 公司于2023年2月完成收购一间本地证券经纪公司,更名为城利证券有限公司[9] - 城利证券正利用公司酒店及物业业务客户网络拓展客户基础,并使业务范畴多元化[9] - 本集团于2023年2月完成收购本地证券经纪公司,更名为城利证券有限公司,正拓展客户基础并使业务多元化[33] 公司前景展望 - 公司对集团未来前景继续感到乐观[14] - 公司作为多元化上市集团最终控股公司,定期审阅促进集团整体持续发展的业务建议,对未来前景乐观[44][45] 股权持有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百利保持有富豪酒店国际控股约69.3%实益控股权益,富豪持有富豪产业信托已发行基金单位约74.9%权益[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P&R持有四海已发行普通股的49.3%,并持有可转换为额外四海普通股的可换股债券及可换股优先股[25] - 本集团实际拥有世纪创意科技48%权益,其余52%由公司主席兼控权股东罗旭瑞私人公司持有[34] - 集团在8D Matrix实际拥有48%权益,其全资拥有世纪创意科技[50] - P&R由百利保与富豪各占50%权益,实际为百利保附属公司[54] 股票交易情况 - 2023年6月30日,P&R附属公司按每股8.45美元出售950万股AMTD IDEA Group A类普通股,按每股1.70港元购买3.6832亿股四海普通股,占现有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约5.76%[26][27] 物业项目情况 - 新界元朗尚筑及富豪‧悦庭项目有170个单位,尚筑已售罄,富豪‧悦庭8间洋房待售[55][56] - 新界沙田We Go MALL购物商场2018年开业,业务稳定,预期租赁状况将改善[58] - 九龙深水埗尚都项目有157个住宅单位等,余2间商舖及5个泊车位待售[59] - 新界沙田富豪‧山峯项目获8个国际奖项,已售或订约出售部分销售总额达42.993亿港元[60][61][62] - 富豪‧山峯项目余3间洋房及83个公寓单位待售[63] - 九龙大角咀富薈旺角酒店2019年3月开业,由P&R自营、富豪集团管理[66] - 香港上环富薈尚乘上环酒店地盘总面积约345平方米,有162个客房单元,总楼面面積约5,236平方米,2020年11月开业[67][68] - 香港筲箕湾金华街物业地盘总面积为518平方米,原有物业拆卸工程已完成,商业/住宅发展方案即将定案[69][70] - 九龙长沙湾青山道物业地盘总面积为488平方米,拟作综合商业/住宅重建,土地强制售卖法律程序正在进行[71] - 香港国际机场丽豪航天城酒店地盘面积约6,650平方米,可建总楼面面積为33,700平方米,有1,208间客房及套房,2023年4月开业[75][76][77] - 香港皇后大道西尚瓏项目合并地盘面积为682平方米,总楼面面積约为5,826平方米,有130个住宅单位,2022年8月获入伙纸[78] - 九龙深水埗海坛街物业地盘总面积为431平方米,拟作商业/住宅发展,总楼面面積约为3,691平方米[80] - 香港赤柱富豪海湾保留9座花园洋房,总楼面面積约4,178平方米,3座投资、4座待售、2座自用[81] - 西班牙巴塞罗那酒店有186间客房,现租赁予独立第三方[83] - 成都富豪国际新都薈项目整体总楼面面積约为495,000平方米,第三期住宅销售收入约20.47亿元人民币,部分商铺和车位已售[87][88][89] - 成都项目325间客房酒店内部建筑工程预计2023年底完成,装修后分阶段开业[90] - 香港发展项目中,约8300平方米写字楼单位已获订约预售或认购,销售代价7750万港元;约274平方米商铺单位已获订约预售,销售代价约870万港元[92][93] - 天津项目整体总楼面积极约145000平方米,接近全部住宅单位已出售,商业综合楼销售进度相对缓慢[94][95] - 新疆项目在约4300亩土地上造林,待检查和程序后,约1843亩土地可用于房地产发展[98] 金融资产投资情况 - 集团金融资产投资业务在回顾期内录得净亏损[100] 资产净值相关 - 若集团香港酒店物业组合按2023年6月30日市值重列,公司普通股未经审核经调整资产净值为每股3.48港元[101]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账面资产净值为72.686亿港元,每股2.35港元[102] 资金与财务政策 - 集团就整体业务运作采纳审慎资金及财务政策,物业发展项目资金部分用内部资金,部分靠银行贷款[102][103] 现金流量与负债情况 - 回顾期内,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672亿港元,利息支出净额为4.694亿港元[10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期存款为24.353亿港元,扣除后债项为173.916亿港元[10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2.2%,按酒店物业市值重列调整后为34.0%[108][10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为646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30万港元[11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若干资产共307.147亿港元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309.361亿港元;上市附属公司普通股市值2.815亿港元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2.754亿港元[112]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财政年度中期股息,2022年亦无[1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派付或宣派股息,自报告期末后亦无宣派股息,2022年同期无[142] 财务准则采纳情况 - 公司于2023年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2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预计影响公司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披露[125]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7]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相关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重大影响[128] 税项情况 - 香港利得税课税拨备按适用税率16.5%计算(2022年:16.5%)[137] - 中国及海外附属公司盈利税项按当地现行税率计算[139] - 联营公司当期无应税盈利,毋须计提税项拨备,上一期间应占联营公司税项10万港元已计入相关报表[141]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53]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156] 世纪创意科技业务 - 世纪创意科技自2017年起与肯德基合作,已在中国5000间肯德基门店分销近700万本书籍[51] - 世纪创意科技计划开发以环境、社会及管治为主题的双语儿童教育书籍[51] 公司业务分类 - 公司业务分为物业发展及投资、建筑及与楼宇相关业务等七类[131] 潜在摊薄影响 - 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两个期间,公司无已发行并潜在构成摊薄影响的普通股[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