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派健康(00314)

搜索文档
思派健康(00314)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8 10:46
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8.2%至12.24亿元人民币[5]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2.24亿元同比减少48.2%[42] - 公司總收入下降至人民幣12.241億元,較去年同期23.638億元減少48.2%[5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人民币1.761亿元同比减少23.1%[42] - 正常化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59.6%至1199.6万元人民币[4][5] - 集团净亏损收窄59.6%至1200万元人民币[11]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8113.9万元同比扩大8.7%[4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7198.5万元同比收窄8%[42] - 公司除税前虧損為人民幣7515.9萬元[53] - 公司除税前亏损82,369千元,主要受150,522千元行政开支影响[52] - 经营亏损同比收窄29.6%至6039.8万元人民币[5]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总额同比下降50.9%至10.48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特药药房业务成本下降55.6%及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业务成本下降40.4%[16] - 已售存貨成本為人民幣8.757億元,較去年同期19.731億元減少55.6%[57] - 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41.3%至8090万元人民币[18] - 行政开支减少7.0%至1.505亿元人民币[19] - 研发开支大幅减少66.1%至510万元人民币[20] - 员工成本中的工資及薪金支出人民幣2.133億元,較去年同期2.810億元減少24.1%[57] - 重组成本达1350万元人民币,包含员工遣散费1240万元及其他资产亏损110万元[21] - 重組成本支出人民幣1352.3萬元,主要用於關閉特藥藥房門店[56] - 其他开支增加1670万元至2010万元人民币,主因出售附属公司亏损及汇兑差额增加[22] - 所得稅抵免人民幣123萬元,去年同期為抵免50.8萬元[62]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特药药房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5.2%至9.26亿元人民币[5] - 特药药房业务收入下降55.2%至9.258亿元人民币[15] - 特藥藥房業務收入大幅下降至人民幣9.258億元,較去年同期20.668億元減少55.2%[56] - 特药药房业务收入为925,825千元,占公司总收入1,224,064千元的75.6%[52] - 企业健康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2%至4280.9万元人民币[5] - 企业健康保险收入增长10.2%至4280万元人民币[14] -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8%至2.15亿元人民币[5] - 醫生研究協助業務收入增長至人民幣2.151億元,較去年同期1.874億元增長14.8%[56] - 惠民保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3.1%至4030.9万元人民币[5] - 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管理保费达8.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8%[8] 各业务线利润和毛利率表现 - 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至14.4%[4][5] - 整体毛利率从9.7%提升至14.4%,增长4.7个百分点[11] - 毛利率从9.7%大幅提升至14.4%,其中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业务毛利率达77.0%[17] - 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业务毛利率为-17.5%[5] - 商业医疗保险业务毛利率从70.8%提升至77.0%[11] - 健康保险服务业务分部业绩为64,015千元,利润率高达77.0%[52] - 特药药房业务毛利率从4.5%提升至5.4%[11] -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分部业绩最佳,为61,990千元,利润率达28.8%[52] 现金流和金融资产 - 经营现金净流出6350万元人民币[26] - 现金及特定金融资产同比下降36.5%至8.51亿元人民币[5] - 现金及精选金融资产总额达8.506亿元人民币[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保持稳定,从252,917千元微增至258,089千元,增幅为2.0%[4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大幅增加,从60,263千元增至214,866千元,增幅为256.6%[44] - 持有摩根大通理财产品公允价值3010万美元,占集团总资产11.7%[28] - 抵押存款由人民币1.054亿元减少至人民币3790万元降幅64%[3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65,29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32,325千元,降幅为19.1%[44][45] - 存货从193,525千元减少至92,204千元,降幅为52.4%[4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6,048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5,201千元,降幅为22.0%[6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12,803千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1,962千元,降幅为63.2%[66] - 流动负债总额从1,036,613千元下降至865,130千元,降幅为16.5%[45] - 公司权益总额从1,201,586千元下降至956,314千元,降幅为20.4%[45] 运营和业务指标 -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完成1009个SMO项目,另有854个项目在研[9] - 企业医务室接诊量达8.7万人次[8] - 保费续保率约105.3%,显示客户高信赖度[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雇员总数为2950名[35] 公司治理和资本活动 - 公司不建议派付2025年中期股息[41]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在联交所购回14,299,800股股份,总代价约64,407,389港元[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14,299,800股库存股份[74]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151.6万元同比减少82.8%[31] - 公司出售非全资附属公司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589.98万元[30]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马旭广及李继[80]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姚磊文[8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樊欣、何海建及黄蓓[80] - 公司提供SMO临床试验相关服务[81]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81] - 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79]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0.0001美元[79] 应收应付款账龄分析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人民币2.152亿元,较期初2.760亿元减少22.0%[65] - 6个月内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49,638千元降至169,929千元,降幅为31.9%[66] - 6至12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6,410千元增至45,272千元,增幅为71.4%[66] - 1个月内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16,625千元降至61,814千元,降幅为71.5%[66] - 1至3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98,870千元降至45,244千元,降幅为54.2%[66] - 3至6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64,077千元降至24,795千元,降幅为61.3%[66] - 6个月以上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33,231千元降至20,109千元,降幅为39.5%[66]
骗取医保基金1939万元!思派健康子公司被处罚9695万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8-07 09:49
公司违规事件 - 黑龙江思派大药房因伪造7869张处方销售药品被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其中3194张涉及市医保结算,骗取医保基金1939.07万元[1][2] - 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对该公司处以9695.36万元罚款,南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另处罚142.59万元[2][4] - 公司企业负责人承认伪造处方销售药品的事实,相关证据包括询问笔录、审计报告等[1][2] 业务影响 - 特药药房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2024年收入39.75亿元(占87%),但同比减少5.1%[4] - 公司2024年特药药房数量从95家减少至53家,其中39家在下半年关闭[4] - 2024年年报显示8186.7万元拨备费用与医保调查相关[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45.65亿元,亏损3.62亿元[4] - 特药药房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4.7%降至2024年3.6%,远低于其他业务板块[5] - 商业医疗保险服务和医生研究协助业务2024年收入分别为1.93亿元和3.98亿元[4] 行业背景 - 特药销售需遵循"五定"管理机制,包括定患者、定医疗机构等严格流程[7] - 特药享受医保优惠政策,如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超80%等[7] - 行业存在伪造处方套取医保基金的风险,需加强监管[7][8]
骗取医保基金1939万元 思派健康子公司被处罚9695万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8-06 07:48
公司处罚事件 - 黑龙江思派大药房因伪造处方销售药品被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涉及伪造处方7869张,其中3194张涉及市医保结算,骗取医保基金1939.07万元 [2][3][4] - 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对该公司处以罚款9695.36万元,另因超量开药行为处罚142.59万元 [4][5] - 公司企业负责人承认伪造处方销售药品的事实,相关证据包括飞行检查报告、审计意见书等 [2][3][8] 公司业务与财务 - 思派健康2024年营业收入45.65亿元,亏损3.62亿元,特药药房业务收入39.75亿元,占比87%,但毛利率仅为3.6% [6] - 公司特药药房数量从2023年底的95家减少至2024年底的53家,其中39家在下半年关闭 [6] - 2024年年报中有一笔8186.7万元的拨备费用,与医保调查相关的潜在退款和罚款有关 [7] 行业背景 - 特药属于特殊处方药,享受医保优惠政策,需经过"五定"管理机制才能出售 [8] - 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异常购药行为,部分参保人两年间购药金额超百万元 [8] - 涉事药店伪造处方销售特药,绕过正常监管流程 [8][9]
思派健康(00314.HK)将于8月1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05 10:25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内容包括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公告 [1]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 [1]
思派健康(00314)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5 10:14
业绩相关 - 公司将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公告[3]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股息派发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马旭广、李继等6人[4]
思派健康(00314)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0:29
股本相关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0万美元[1] 股份数据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本月增加306,200,月底结存750,426,914[2] - 上月底库存股份数目本月无变动,月底结存14,299,800[2]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本月增加306,200,月底结存764,726,714[2] 股份期权 - 2017年计划上月底结存的股份期权本月减少306,200,月底结存6,350,020[3] - 2017年计划本月内发行新股数目为306,200[3] - 2017年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的股份数目为6,222,589[3] 资金情况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200,182.92港元[3] 未来安排 - 公司股份2022年12月23日上市后,将不再根据2017年计划授出购股权[4]
思派健康(00314.HK)7月7日收盘上涨8.35%,成交3.11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07 08:29
市场表现 - 7月7日恒生指数下跌0 12%至23887 83点 思派健康股价上涨8 35%至5 19港元/股 成交量6008 2万股 成交额3 11亿港元 振幅13 57%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4 74% 但年初至今累计跌幅12 11% 跑输恒生指数同期19 22%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5 65亿元 同比减少3 11% 归母净利润亏损3 24亿元 同比扩大26 57% [1] - 毛利率8 46% 资产负债率46 96% [1]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1 96倍 中值6 18倍 思派健康市盈率为负值(-10 28倍) 行业排名第123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其他精优药业0 86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 43倍 东瑞制药3 06倍 大健康国际(新)5 92倍 吉林长龙药业6倍 [1] 公司概况 - 总部位于广州、上海、北京 定位为中国领先的医疗科技及健康管理公司 致力于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 [2] - 业务涵盖健康保险服务、特药药房及医生研究协助三大板块 通过技术连接患者、医生、医疗机构、药企及保险公司 [2] 股权变动 - 2025年7月2日神农投资增持3930万股 均价5 21港元 持股比例升至5 24% [3]
港股通(沪)净买入12.79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7-02 13:38
市场表现 - 7月2日恒生指数上涨0.62%报收24221.41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50.36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达1289.67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819.84亿港元,净买入12.79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额31.70亿港元居首,但净卖出7.88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净买入16.74亿港元居首,股价上涨0.49% [1] - 重庆钢铁股份成交29.29亿港元,净买入1.16亿港元,股价大涨91.11% [1][2] - 小米集团-W成交28.27亿港元,净卖出2.22亿港元 [1] 深市港股通交易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469.83亿港元,净买入37.57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24.07亿港元居首,但净卖出9.45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净买入6.51亿港元居首,股价上涨1.15% [2] - 腾讯控股成交15.89亿港元,净卖出2.59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成交15.82亿港元,净卖出1.47亿港元 [2] 个股表现 - 重庆钢铁股份股价单日涨幅达91.11% [1][2] - 思派健康股价上涨8.62% [2] - 三生制药股价上涨2.54% [2] - 泡泡玛特股价下跌3.15% [2]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2.57% [2]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7月2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3:35
市场表现 - 7月2日恒生指数上涨0.62% [1]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289.67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670.02亿港元,卖出成交619.66亿港元,合计净买入50.36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累计成交金额469.83亿港元,净买入37.57亿港元;港股通(沪)累计成交金额819.84亿港元,净买入12.7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最高,达55.77亿港元,但净卖出17.34亿港元,股价下跌0.36% [1][2] - 小米集团-W成交额44.08亿港元,净卖出3.70亿港元 [1] - 重庆钢铁股份成交额37.21亿港元,股价大幅上涨91.11% [1][2] - 美团-W成交额29.76亿港元,净买入3.38亿港元,股价上涨0.56% [2] - 中芯国际成交额32.74亿港元,净买入3.18亿港元,但股价下跌2.57% [2] 资金流向连续性 - 中芯国际获连续9天净买入,合计净买入59.43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连续4天净买入,合计净买入17.83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遭连续净卖出,合计净卖出金额分别为225.25亿港元、37.36亿港元、30.82亿港元 [2] 重点个股表现 - 盈富基金净买入额居首,达16.74亿港元,股价上涨0.49% [1] - 信达生物净买入6.51亿港元,股价上涨1.15% [1][2] - 泡泡玛特净买入1.23亿港元,但股价下跌3.15% [2] - 思派健康净买入8001.87万港元,股价上涨8.62% [2] - 建设银行净卖出8927.67万港元,股价上涨2.90%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1:05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2025年7月2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09988)(31.70亿元)、重庆钢铁股份(01053)(29.29亿元)、小米集团-W(01810)(28.27亿元)[1] - 阿里巴巴-W(09988)净卖出7.88亿元,重庆钢铁股份(01053)净买入1.16亿元,小米集团-W(01810)净卖出2.22亿元[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21.53亿元且净买入9974.21万元,美团-W(03690)净买入3.18亿元,盈富基金(02800)净买入16.74亿元[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09988)(24.07亿元)、腾讯控股(00700)(15.89亿元)、小米集团-W(01810)(15.82亿元)[1] - 阿里巴巴-W(09988)净卖出9.45亿元,腾讯控股(00700)净卖出2.59亿元,小米集团-W(01810)净卖出1.47亿元[2] - 信达生物(01801)净买入6.51亿元,中芯国际(00981)净买入2.18亿元,泡泡玛特(09992)净买入1.23亿元[2] 活跃成交公司数据对比 - 阿里巴巴-W(09988)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55.77亿元,但两地合计净卖出17.33亿元[1][2]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在沪港通净买入1.16亿元,深港通净买入2916.28万元,显示资金分歧[2] - 中芯国际(00981)在两地均获净买入,合计金额3.18亿元,反映半导体行业资金流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