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派健康(00314)

搜索文档
思派健康(00314)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营收同比下降48.2%,从2024年上半年的2,363.78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24.06亿元人民币[20] - 特药药房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5.2%,从2024年上半年的2,066.76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25.83亿元人民币[20] - 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4.2%,从2024年上半年的1.096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310万元人民币[20] - 企业健康保险收入同比增长10.2%,从2024年上半年的3,88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280万元人民币[20] - 惠民保收入同比下降43.1%,从2024年上半年的7,08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030万元人民币[20] -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8%,从2024年上半年的1.873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151亿元人民币[20] - 企业健康保险收入增长10.2%至4280万元人民币[47] -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从约人民币1.874亿元增长14.8%至约人民币2.151亿元[48][50] - 特药药房业务收入从约人民币20.668亿元下降55.2%至约人民币9.258亿元[49][50] - 企业健康保险分部收入增长10.2%至约人民币4280万元[50] - 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业务总收入从约人民币1.096亿元下降24.2%至约人民币8310万元[50] - 收入大幅下降至12.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2%[195] - 毛利润下降至1.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1%[195] - 期内亏损扩大至8114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7465万元人民币亏损增加8.7%[195] - 正常化净亏损同比减少约59.6%[17] - 正常化净亏损同比下降59.6%,从2024年上半年的2,970万元人民币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1,200万元人民币[20] - 正常化净亏损收窄59.6%至人民币1200万元[40] - 公司正常化净亏损为1199.6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2969.4万元人民币有所改善[7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2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持平[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总额从约人民币21.348亿元下降50.9%至约人民币10.48亿元[52][53]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下降41.3%至约人民币8090万元[58][62] - 行政开支下降7.0%至约人民币1.505亿元[59][63] - 研发开支大幅下降66.1%至约人民币510万元[60][64] - 销售及营销开支锐减至808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3%[195] - 研发开支降至50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1%[195]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买支出为人民币151.6万元,同比下降77.1%[90] - 其他无形资产购买支出为0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18.5万元[90] - 总资本支出为人民币151.6万元,同比下降82.8%[90] - 质押存款从人民币1.054亿元减少至人民币3790万元,降幅64.0%[93][99] 毛利率变化 - 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约4.7个百分点至约14.4%[17]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9.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4.4%,增长4.7个百分点[20] - 整体毛利率从9.7%提升至14.4%,增长4.7个百分点[40] - 健康保险业务毛利率从70.8%提升至77.0%[40] - 特药药房业务毛利率从4.5%提升至5.4%[40] - 毛利率从9.7%提升至14.4%,毛利总额为人民币1.761亿元[55][56] 业务线表现 - 公司对特药药房业务线实施战略性重组优化[17] - 公司对惠民保业务板块实施战略性重组优化[17] - 公司集中资源推进企业健康保险业务的规模化成长[17] - 公司依托商业医疗保险经纪业务发展[16] - 公司聚焦企业员工的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需求[16] - 公司通过整合全国医疗服务网络及药品服务网络资源[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管理保费约8.6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34.8%,服务526家企业并覆盖超149万会员[31] -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已完成1009个SMO项目并有854个项目在研,前十大客户留存率达100%[34][36] - 公司在全国运营22家特药药房[35][36] - 企业医务室网络达65家,2025年上半年接诊量约8.7万人次[37] - 签约23家商业医疗机构,覆盖118个服务网点并提供2723次诊疗服务[37] - 药房网络覆盖超10000个服务网点[37] 战略方向与业务模式 - 公司致力于升级成为商业医疗支付与医疗服务网络[16] - 公司打造医、药、健、保的一站式闭环服务模式[16] - 公司保留大部分可用资金及未来收益用于业务发展,近期无股息派发计划[117][121] 现金及金融资产 - 现金及特定金融资产同比下降36.5%,从2024年上半年的13.387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506亿元人民币[20] - 公司现金及精选金融资产约为8.506亿元人民币[77][79] - 公司持有摩根大通理财产品公允价值为3010万美元,占集团总资产11.7%[81][85] - 理财产品公允价值收益约为10万美元[81][8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大幅增加至21.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03亿元增长256.4%[19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53亿元保持稳定[198] 负债与权益 - 公司净流动资产约为6.743亿元人民币[76][79]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7.8%,较2024年末的47.0%略有上升[76][79] - 总资产净值下降至9.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02亿元减少20.4%[199]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降至9.9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25亿元减少18.7%[199] 一次性项目及调整项 - 股份支付补偿为4280.4万元人民币[74] - 重组成本为1352.3万元人民币[74] - 出售附属公司亏损为1217.7万元人民币[74] - 重组成本约为人民币1350万元,主要用于员工优化遣散费[61][65] 现金流 - 公司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约为6350万元人民币[75][78] 公司管治 - 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担任,违反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C.2.1条[113][115] - 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决策需至少多数董事批准[116]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行为[118][122] - 可能掌握未公开内幕信息的公司员工也须遵守《标准守则》[119][123] - 自2024年年报发布以来,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无需要披露的变动信息[120][124]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7][111] 股权结构 - 公司联合创始人马旭广先生持有公司股份97,000,000股,占总股本12.69%[126] - 公司联合创始人李继先生持有公司股份97,000,000股,占总股本12.69%[1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64,420,514股[127] - Lucky Seven Healthcare Co., Ltd.持有公司股份57,000,000股,通过马旭广家族信托控股[128] - Spire-succession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40,000,000股,通过李继家族信托控股[128] - 腾讯持有公司股份209,119,356股,占股权的27.36%[135] - Tencent Mobility Limited持有168,266,382股,占股权的22.01%[135] - 马先生与李先生各自通过受控法团持有97,000,000股,各占股权的12.69%[134] - Lucky Seven Healthcare持有57,000,000股,占股权的7.46%[130][134] - Spire-succession持有40,000,000股,占股权的5.23%[130][134] - TPP Follow-on I Holding H Limited持有40,852,974股,占股权的5.34%[135] - Wise Approach持有40,410,926股,占股权的5.29%[134] - Eight Roads Investments持有59,329,899股,占股权的7.76%[135] - Impresa Fund III Limited Partnership持有64,828,424股,占股权的8.48%[135] - Impresa Management LLC持有64,961,667股,占股权的8.50%[135] - 公司总发行股份为764,420,514股[136] - Edward C. Johnson IV及FMR LLC各持有64,961,667股,占比8.50%[136] - 章经鑫先生、Jeneration Group Limited、梁可欣女士及Purple Panther各持有38,982,854股,占比5.10%[136] - ARK Trust (Hong Kong) Limited持有40,410,926股,占比5.29%[136] - Tencent Mobility持有168,266,382股,TPP Follow-on持有40,852,974股,均由腾讯控制[142] - Eight Roads Investments直接持有24,213,249股,并通过基金持有额外35,116,650股[142] - Impresa Fund III Limited Partnership直接持有29,711,774股,并通过基金持有额外35,116,620股[143] - Lucky Seven实益持有57,000,000股,由马先生家族信托控制[136] - Spire-succession实益持有40,000,000股,由李先生家族信托控制[142] - JenCap RX及JenCap RX Partners L.P.合计持有31,868,140股,由章经鑫先生最终控制[145] - Impresa Fund III Limited Partnership直接持有29,711,774股股份,并通过关联基金间接持有Asia Ventures III L.P.的10,523,942股、ERVC Healthcare IV L.P.的12,748,851股及F-Prime Capital Partners Healthcare Fund IV LP的11,843,827股股份[146] - JenCap RX及JenCap RX Partners L.P.合计实益持有公司31,868,140股股份(10,938,935股 + 20,929,205股)[147] - Impresa Management LLC通过多层控股结构最终被Abigail P. Johnson及Edward C. Johnson IV控制[147] - 章经鑫先生通过Jeneration Capital GP II及JenCap RX GP控制JenCap RX及JenCap RX Partners L.P.的持股权益[147] - 梁可欣女士作为章经鑫先生配偶,被视同持有章经鑫先生所持全部股份权益[149][154] - 公司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36条要求维持股东权益登记册,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其他需披露权益[150][154] 员工与购股权计划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为2950人[95][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2017年计划购股权为6,656,220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87%[159] - 报告期内尚未行使的2017年计划购股权相关股份数除以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总数比例约为1.09%[159] - 2017年计划购股权授予时间为2018年1月31日至2022年10月18日,上市后未新增授予[159] - 2017年计划于2018年1月5日生效,有效期为十年[1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购股权未行使数量为5,851,920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77%[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服务提供商购股权未行使数量为804,300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10%[163] - 报告期内员工购股权行使237,800份,服务提供商购股权行使600份,合计行使238,400份[163] - 报告期内购股权因没收/注销/失效减少84,397份[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行使购股权总数6,518,108份[163] - 每股加权平均行使价从0.0708美元调整为0.1439美元[163] - 报告期内未授予任何2017年计划购股权[166] 受限制股份单位(RSU)计划 - RSU计划总规模10,004,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31%[173][171] - 报告期内周腾先生获得6,502,600股RSU归属[1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RSU均已归属,无未归属股份[173] - 周腾持有的6,502,6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已于报告期内全部归属[177]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涉及的全部10,004,000股相关股份已悉数归属[177] - 限制性股份单位计划已全部归属,涉及10,004,000股股份[104][109] - 董事会于2025年8月18日决议提前终止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177] 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在联交所回购总计14,299,800股股份,总代价约64,407,389港元[178][18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14,299,800股库存股份[181][184] - 2025年1月回购1,329,400股,每股最高价5.28港元,最低价4.62港元[180] - 2025年4月回购4,791,600股,每股最高价5.23港元,最低价3.34港元[180] - 2025年5月回购4,935,000股,每股最高价4.60港元,最低价3.39港元[180] 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已于2024年底前全部按计划使用[106][110] 审计与财务报告 - 中期财务报告已由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审阅委聘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183][186] - 安永出具无保留结论的审阅报告,认为中期财务信息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191][192]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94][100]
商业医疗险报告一:见微知著,医保承压下商保或为破局之法
平安证券· 2025-09-22 1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卫生费用持续增长 2023年达9.06万亿元 占GDP比重7.2% 增速高于GDP增速 在老龄化趋势下预计将持续增长[3][15] - 医保基金承压 2024年医保收入3.49万亿元(同比增长4.20%) 支出2.98万亿元(同比增长5.51%) 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累计结余负增长[20] - 商业健康险快速发展 保费规模从2014年1587亿元增长至2024年9974亿元 医疗险为赔付主力 2023年保费规模约4336.8亿元 占比48%[3][27] - 政策推动商业健康险发展 2025年首次增加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纳入超出基本医保定位的创新药[3][74] - 预计2030年有超1.7万亿元医疗费用缺口需商业健康险补充[22] 中国卫生保障体系 - 2022年卫生总费用85328亿元 筹资端构成:政府支出24041亿元(占比28%) 社会支出38346亿元(占比45%) 个人支出22941亿元(占比27%)[10] - 目标至2030年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5% 社会支出将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10][15] - 医保为社会筹资核心来源 2022年占比62.9%[3] 健康险支付增量 - 商业健康险2024年保费规模达9774亿元 医疗险2022年赔付金额约2500亿元 赔付率68.8%[3][27] - 重疾险2022年赔付率仅19.05% 医疗险为医疗行业资金增量主力[27][31] - 医保参保率已达95% 收入端提升空间有限 商业健康险覆盖率低 处于成长期 最具增长潜力[20] 医疗险核心品种 - 惠民保特点:低门槛、低保费(平均108元)、高保额(200-300万元)、高赔付率(超70%)[35][36][41] - 惠民保2022年参保人数增速56.44% 保费收入增速83.51% 2023年产品累计294款[46][52] - 惠民保面临参保率不足问题 2023年53款产品参保率均值仅18.9%[61] - 百万医疗险2016年保费10亿元 预计2025年达2010亿元 增速趋稳[65][67] 政策推进 - 2009年以来多项政策支持商业健康险发展 目标2025年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71] - 医保与商保数据共享推进 2025年首次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74] - 商保目录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3][74] 投资建议 - 创新药领域:关注管线布局丰富的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等 创新药单品潜力大的一品红、三生制药等 前沿技术平台领先的东诚药业、远大医药等[3][77] - DTP药房领域:医药商业公司如上海医药、九州通等 传统零售药店如益丰药房、大参林等 互联网药房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3][77] - TPA行业:思派健康、镁信健康等头部企业[3][77] - 创新器械:医保覆盖不全的PFA房颤治疗术式、心脏起搏器等(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 创新升级术式定制化骨科产品等(心脉医疗、三友医疗等) 高端家用医疗器械如家用呼吸机、CGM等(怡和嘉业、鱼跃医疗等)[4][77] - 医疗服务:具备医技能力壁垒的眼科专科医院(爱尔眼科、华厦眼科等) 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等)[4][77]
中信证券:维持思派健康(00314)“买入”评级 目标价6.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7:04
行业前景 - 商业健康险行业发展趋势被看好 [1] - 公司"医、药、险"生态闭环构筑了核心竞争优势 [1] 财务预测调整 - 调整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至21.0亿元 原预测为49.2亿元 [1] - 调整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至19.4亿元 原预测为52.6亿元 [1] - 调整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至20.7亿元 原预测为55.7亿元 [1] - 调整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亏损9900万元 原预测为亏损1.07亿元 [1] - 调整2026年净利润预测为亏损2900万元 原预测为亏损3500万元 [1] - 维持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盈利3200万元 [1] 业务战略 - 2025H1对特药药房业务进行战略性优化重组 [1] - 2025H1对惠民保业务进行战略性优化重组 [1] 估值与评级 - 绝对估值法下2025年目标价为6.5港元 对应6.0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中信证券:维持思派健康“买入”评级 目标价6.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2 07:04
行业前景 - 看好商业健康险行业发展趋势 [1] 公司业务优势 - 医、药、险生态闭环构筑核心竞争优势 [1] 财务预测调整 - 调整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至21.0亿元 原预测为49.2亿元 [1] - 调整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至19.4亿元 原预测为52.6亿元 [1] - 调整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至20.7亿元 原预测为55.7亿元 [1] - 调整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亏损9900万元 原预测为亏损1.07亿元 [1] - 调整2026年净利润预测为亏损2900万元 原预测为亏损3500万元 [1] - 维持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盈利3200万元 [1] 业务战略调整 - 2025H1对特药药房业务进行战略性优化重组 [1] - 2025H1对惠民保业务进行战略性优化重组 [1] 估值与评级 - 绝对估值法下2025年目标价为6.5港元 对应6.0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盈利展望 - 后续盈利改善值得期待 [1]
港股异动 | 遭剔除港股通名单 宜搜科技(02550)跌超30% 美中嘉和(02453)跌超25%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1:56
港股通标的调整 - 上交所和深交所因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调整而调整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自9月8日起生效 [1] - 包括宜搜科技 美中嘉和 冠城钟表珠宝 思派健康等20只股票被调出港股通名单 [1] 股价表现 - 宜搜科技股价下跌31.53% 报3.17港元 [1] - 美中嘉和股价下跌25.32% 报3.54港元 [1] - 冠城钟表珠宝股价下跌22.71% 报0.228港元 [1] - 思派健康股价下跌13.6% 报4.7港元 [1]
遭剔除港股通名单 宜搜科技跌超30% 美中嘉和跌超25%
智通财经· 2025-09-08 01:51
港股通剔除影响 - 宜搜科技股价下跌31.53%至3.17港元[1] - 美中嘉和股价下跌25.32%至3.54港元[1] - 冠城钟表珠宝股价下跌22.71%至0.228港元[1] - 思派健康股价下跌13.6%至4.7港元[1] 调整原因及范围 - 因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中型股指数、小型股指数成份股调整导致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变动[1] - 包括宜搜科技、美中嘉和、冠城钟表珠宝、思派健康等20只股票被调出名单[1] - 调整自9月8日起正式生效[1]
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调整:调入中国食品(00506)等 调出冠城钟表珠宝(00256)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1:16
港股通标的调整 - 深交所因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定期调整对港股通标的名单进行更新 调入中国食品(00506) 博雷顿(01333) 汇聚科技(01729)等20家公司 调出冠城钟表珠宝(00256) 思派健康(00314) 大家乐集团(00341)等26家公司 调整自2025年9月8日起生效[1][2][3] 新纳入标的公司 - 消费领域调入中国食品(00506) 沪上阿姨(02589) 周六福(06168) 蓝月亮集团(06993)等多家企业[2] - 科技与医疗领域调入博雷顿(01333) 汇聚科技(01729) 佰洋医疗(02609) 药提安康-B(02617) MIRXES-B(02629) 脑动极光-B(06681) 映恩生物-B(09606) 云知声(09678)等创新公司[1][2] - 新能源与高端制造领域调入晋景新能(01783) 正力新能(03677) 南山铝业国际(02610)等企业[2] - 服务行业调入曹操出行(02643) 喜相逢集团(02473) 碧桂网(02007)等平台型公司[2] 调出标的公司 - 地产及相关服务行业调出富力地产(02777) 雅生活服务(03319) 金科服务(09666)等企业[3] - 消费领域调出大家乐集团(00341) 周黑鸭(01458) 九毛九(09922) 十月稻田(09676)等品牌[2][3] - 科技与医疗领域调出思派健康(00314) 欧康维视生物-B(01477) 美中嘉和(02453) 移卡(09923)等公司[1][2][3] - 制造业调出冠城钟表珠宝(00256) 力劲科技(00558) 京东方精电(00710) 西锐(02507)等企业[1][2][3]
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调整:调入中国食品等 调出冠城钟表珠宝等





智通财经· 2025-09-08 01:13
港股通标的调整名单 - 调入中国食品(00506) 博雷顿(01333) 汇聚科技(01729) 晋景新能(01783) 碧桂园(02007) 康耐特光学(02276) 喜相逢集团(02473) 沪上阿姨(02589) 佰洋医疗(02609) 南山铝业国际(02610) 药提安康-B(02617) MIRXES-B(02629) 曹操出行(02643) 正力新能(03677) 周六福(06168) IFBH(06603) 脑动极光-B(06681) 蓝月亮集团(06993) 映恩生物-B(09606) 云知声(09678) [1][2] - 调出冠城钟表珠宝(00256) 思派健康(00314) 大家乐集团(00341) 金地商量(00535) 力劲科技(00558) 日十十年日十(00001) 京东方精电(00710) 知行科技(01274) 周黑鸭(01458) 欧康维视生物-B(01477) 美中嘉和(02453) 西锐(02507) 宜搜科技(02550) 富力地产(02777) 雅生活服务(03319) 金科服务(09666) 十月稻田(09676) 汇通达网络(09878) 九毛九(09922) 移卡(09923) [1][2][3] 调整依据及生效时间 - 因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 中型股指数 小型股指数实施成份股定期调整 [1] -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1] - 调整自2025年09月08日起生效 [1]
思派健康(00314.HK)获摩根大通增持11.54万股
格隆汇· 2025-09-04 23:57
公司股权变动 - JPMorgan Chase & Co于2025年8月29日以每股均价5.3979港元增持思派健康11.54万股 涉资约62.29万港元 [1] - 增持后JPMorgan Chase & Co好仓持股数量达3830.84万股 持好仓比例由4.99%升至5.00% [1] - 除好仓外 JPMorgan Chase & Co另持有616.12万股淡仓(占比0.80%)及3210万股其他权益股份(占比4.19%) [3] 公司基本信息 - 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00314.HK)为联交所上市公司 [2] - 本次权益披露记录时段为2025年8月5日至9月5日 [2] - 权益披露编号CS20250903E00496 披露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 [3]
思派健康(00314)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08:33
股本与股份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股本20万美元,法定股份20亿股,面值0.0001美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7.50800514亿股,较上月增37.36万股[2] - 本月底库存股份1429.98万股,本月无变动[2] 股份期权 - 本月底经修订及重列2017年全球股份计划结存股份期权597.642万股,较上月减37.36万股[3] - 本月因行使股份期权发行新股37.36万股,所得资金24.571078万港元[3] - 本月底该计划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586.2989万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