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建国际(00171)
icon
搜索文档
银建国际(00171)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5-13 08:35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9年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5580万港元,2018年亏损4940万港元,变动率为213.0%[5] - 2019年净资产为76.03亿港元,与2018年持平[5] - 2019年资产总值为103.68亿港元,较2018年的113.45亿港元下降8.6%[5]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为66.76亿港元,较2018年的67.49亿港元下降1.1%[5] - 2019年银行存款、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13亿港元,较2018年的8.6亿港元下降75.2%[5]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242港元,2018年每股亏损0.0214港元,变动率为213.1%[6] - 2019年市盈率为52.1倍,2018年为 - 71.5倍,变动率为172.9%[6] - 2019年股本回报率为0.8%,2018年为 - 0.7%,变动率为214.3%[6] - 2019年总资回报率为0.5%,2018年为 - 0.4%,变动率为225%[6] - 2019年借贷比率为31.5%,较2018年的43.3%下降27.3%[6] - 公司业绩从2018年度亏损转为2019年度盈利,2019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581.3万港元,2018年亏损约4937.5万港元;2019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2.42港仙,2018年亏损2.14港仙[14][16]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581.3万港元,2018年亏损约4937.5万港元[48] - 2019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约1.81733亿港元,2018年约5504.8万港元[48] - 2019年自合并录得收益约4.9112亿港元,2018年无此项目[48] - 2019年石油化工业务净溢利约7252.8万港元,2018年净亏损约3.01839亿港元[48] - 2019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2.0165亿港元,2018年收益约1.21371亿港元[50][53] - 2019年融资成本约1.33746亿港元,2018年约4817.2万港元[50][53] - 2019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42港仙,2018年每股亏损2.14港仙[51][54] - 2019年租金收入约1.07568亿港元,2018年约1.05624亿港元,增长约1.84%[52] - 2019年租赁物业入住率从95%降至90%[52]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由2018年收益约121,371,000港元转为2019年亏损约201,650,000港元[57] - 行政费用由2018年约151,896,000港元升至2019年约219,664,000港元[57]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由2018年约55,048,000港元增加至2019年约181,733,000港元[61] - 2018年摊占联营公司损益为净利润约60,203,000港元,2019年摊占联营公司损益为净亏损约7,091,000港元,摊占合营企业损益为净溢利约108,822,000港元[62] - 2019年非流动资产项下账面价值为160,896,000港元,2018年为277,515,000港元;2019年流动资产项下账面价值为1,198,099,000港元,2018年为653,888,000港元[69] - 2019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增加,主要因2019年垫付短期贷款予业务伙伴及第三方[71] - 按金、预付款及其他应收款2018年12月31日结余含约217,965,000港元可从泰州东联收回的增值税,2019年12月31日无此项[72] - 2019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为212,568,000港元,2018年为859,732,000港元[77] - 2018年12月31日,应计费用、租务按金及其他应付款结余中约2.77322亿港元为泰州东联物业、厂房及设备应付建筑成本,2019年12月31日无此类应付成本[81]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21.05283亿港元,2018年为29.2379亿港元[84][85] - 2019年短期借贷为2.61941亿港元,2018年为17.23536亿港元;2019年长 期借贷为6.72991亿港元,2018年为12.00254亿港元;2019年可换股债券为11.70351亿港元,2018年无[85] - 2019年集团所有借贷利息以固定及浮动利率计算,年利率区间为3.0%(2018年:3.04%)至12%(2018年:7.50%)[85][87] - 2019年12月31日未偿还借贷中,约1.3亿港元(2018年:4.5亿港元)及约8.04932亿港元(2018年:24.7379亿港元)分别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86][87] - 2019年12月31日未偿还借贷中,约7.15938亿港元(2018年:20.50456亿港元)按浮动利率计息,约2.18994亿港元(2018年:8.73334亿港元)按固定利率计息[86][87]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有2022年7月到期的尚未行使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11.5亿港元,年利率7%[86][8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12568亿港元,较2018年的8.59732亿港元下降约75.3%[8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净额约为18.92715亿港元,较2018年的20.64058亿港元下降约8.3%[8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资产约为22.68668亿港元,较2018年的6.91183亿港元增长约228.2%[89] - 2019年度,公司未动用银行信贷额度约为8000万港元,较2018年的3.17亿港元下降约74.8%[8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比率为32%,较2018年的43%下降11个百分点;流动比率为4.4x,较2018年的1.3x增长约238.5%[8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为24.08486亿港元,较2018年的24.42959亿港元下降约1.4%;抵押租赁土地及楼宇账面价值约为2.418亿港元,较2018年的2.618亿港元下降约7.6%[9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银行存款约为2232.1万港元,较2018年的3.22432亿港元下降约93.1%[9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资金约为66.75541亿港元,较2018年的67.48759亿港元下降约1.1%[9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资金减少约7321.8万港元至约66.75541亿港元,减幅约1.1%[95] 石油化工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11月28日,公司间接拥有68.07%的泰州东联、拥有33%(约22.46%股权实际持有)的中海油泰州石化及中海沥青订立合并协议,2019年7月15日合并完成,公司实际持有合营企业约34.72%股权,集团终止相关业务[15][17] - 合并后合营企业由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透过附属公司共同管理运营,原油加工能力达每年600万吨,拥有5万吨级油品装卸码头和3万吨级石油化工产品装卸码头[20][21] - 合营企业在合并完成至2019年12月31日止期间产生净收益约1.08822亿港元,超泰州东联及中海油泰州石化2018年度全年对集团的贡献[20][21] - 合营企业力争将原油加工能力提升至每年800万吨,向生产化工新材料方向发展[20][21] - 2019年石油化工业务净溢利约7252.8万港元,2018年净亏损约3.01839亿港元[48] 投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投资业务板块亏损约5423.2万港元,2018年板块利润约1.93537亿港元[24] - 董事会拟将投资业务拓展至金融服务领域,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和服务业务,聚焦不良资产投资[24] - 2019年7月,公司以约1.661亿元人民币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收购持有不良贷款组合的有限合伙企业100%股权,收购完成时组合中不良贷款本金及应计利息约55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在2019年第四季度处置了部分不良贷款,预计明年完成剩余不良贷款组合处置[24] - 公司将密切关注不良资产市场,主动寻找符合目标回报的不良资产[24] - 2019年度投资业务分部亏损约5423.2万港元,2018年度溢利约19353.7万港元[25] - 2019年7月公司完成收购一家有限合伙公司全部权益,代价约为人民币1.661亿元,债权资产包不良贷款本金及应计利息约为人民币55亿元[25] - 公司向NT Trust Scheme共投资人民币5.05亿元(相当于约6.06202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其金额占集团总资产约5.2%[27][28] - NT Trust Scheme于2019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约为5.4111亿港元(2018年:5.73798亿港元)[27][28] - 2019年度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录得约2.0165亿港元亏损,其中约1983.2万港元亏损归因于NT Trust Scheme[27][28] - 2019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2.0165亿港元,2018年收益约1.21371亿港元[50][53] 物业租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物业租赁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北京东环广场,平均出租率约为90%(2018年:95%)[32][34] - 2019年度收取的租金收入约为1.07568亿港元(2018年:1.05624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84%[32][34] - 2019年租金收入约1.07568亿港元,2018年约1.05624亿港元,增长约1.84%[52] - 2019年租赁物业入住率从95%降至90%[52] - 2019年租金收入约为107,568,000港元,较2018年的105,624,000港元增加约1.84%,出租率由95%降至90%[55]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 2019年第四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约人民币24.1万亿元,较上季度增加约人民币463亿元[37] - 2019年第四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约为1.86%,与上季度水平相近[37] 新冠疫情对公司的影响 - 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下大范围停工停产及延迟复工对公司日常经营带来严重影响,影响程度暂无法估量[36][38] 可换股债券发行情况 - 2019年公司发行本金总额11.5亿港元7%优先无抵押有担保可换股债券[50][53] - 2019年5月20日,公司与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有条件同意配售本金总额最高达2亿港元的7%优先无抵押及有担保可换股债券[94] - 2019年5月22日,公司与JIC(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订立认购协议,JIC认购本金为2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94] - 2019年5月20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拟配售本金最多2亿港元、2022年到期的7%优先无抵押有担保可换股债券,兑换价2.33港元[96] - 2019年5月22日,公司与中国建投订立认购协议,中国建投认购本金2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96] - 2019年5月20日,公司与关连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关连认购人认购本金9.5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兑换价2.33港元[99] - 根据中国建投认购协议及关连认购协议发行本金总额11.5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于2019年6月27日获股东批准,7月3日完成[99] - 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总额11.5亿港元,净额约11.47亿港元,已按拟定用途悉数运用,其中约5亿港元用于偿还短期债务,约4亿港元用于业务扩展,约2.47亿港元用作营运资金[101][104] 公司员工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共聘用96名员工,2018年为53名[103][105] - 2019年度,集团
银建国际(00171)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3 08: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2019年为4600万港元,2018年为1.43亿港元,变动 -68%[6] - 资产总值2019年为114.44亿港元,2018年为119.33亿港元,变动 -4%[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2019年为67.68亿港元,2018年为71.86亿港元,变动 -6%[6] - 银行结余及现金2019年为4.83亿港元,2018年为6.51亿港元,变动 -26%[6] - 每股基本盈利2019年为2.01港仙,2018年为6.21港仙[7] - 每股资产净值2019年为2.94港元,2018年为3.12港元[7] - 预期市盈率2019年为38.1倍,2018年为13.8倍,变动176%[7] - 股本回报率2019年为1.4%,2018年为4.0%[7] - 总资回报率2019年为0.8%,2018年为2.4%[7] - 借贷比率2019年为29.3%,2018年为48.4%[7]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约9690万港元至约4630万港元,2018年为1.432亿港元,减少68%[50][53] - 每股基本盈利按比例减少68%至约2.01港仙,2018年为6.21港仙[50][5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由2018年上半年收益约1.061亿港元转为本期亏损约3210万港元[51][53] - 本期摊占联营公司业绩减少至约600万港元,2018年为1.26亿港元[51][53] - 本期租金收入约为5560万港元,2018年为5780万港元,减少约3.8%[52][54] - 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由2018年上半年收益约1.061亿港元转为本期亏损约3210万港元[58] - 本期行政费用增加,其中物业税增加约840万港元[58] - 应收贷款利息收入由2018年上半年约920万港元增至本期约4250万港元[58] - 摊占联营公司业绩减少,主要因摊占中海油泰州石化业绩减少约1.194亿港元[58]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借贷总额约19.802亿港元,其中约24.2%和75.8%分别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67][68] - 2019年6月30日,短期借贷为14.007亿港元,长期借贷为5.795亿港元[69] - 2019年6月30日,借贷净额为14.969亿港元[69] - 2019年6月30日,约18.9%的借贷总额按固定年利率5.4%计息,余下81.1%按浮动年利率3.0% - 5.6%计息[69][70] - 2019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减少,因部分应收账款重新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61] - 期末除人民币外,集团无以外币记账的重大负债,且本期无对冲交易[6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已承诺但未使用的借贷融资约3000万港元[7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的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4.83258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4.97244亿港元有所减少,其中约5.6%、约94.2%及约0.2%分别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计值[7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借贷比率为29.3%,较2018年12月31日的43.3%下降;流动比率为2.3倍,较2018年12月31日的1.3倍上升[7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抵押的投资物业、租赁土地及楼宇、土地使用权及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分别约为23.608亿港元、3.463亿港元、7410万港元及7.112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有不同程度变化,且不再抵押银行存款[77][7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列入财务报表的资本性开支约为3.26441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81425亿港元增加[79][80] - 2019年6月30日公司股东资金约为67.682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1940万港元或0.29%[92][93]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共聘用615名员工,2018年12月31日为588名[105] - 期内持续经营业务员工支出总额约243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2180万港元[105] - 人民币于期内贬值超5%,公司中国附属公司账目汇兑产生汇兑亏损扣减汇兑储备[92][93]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2018年同期也无[112] - 本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为55,604千港元,上年同期为57,817千港元[18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上市及非上市证券股息收入为50,287千港元,上年同期为54,076千港元[18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56,857千港元,上年同期为23,617千港元[18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允值变动为 -32,073千港元,上年同期为106,072千港元[18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费用为60,800千港元,上年同期为44,444千港元[18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之公允值变动为17,794千港元,上年同期为44,927千港元[18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为 -33,713千港元,上年同期为 -26,755千港元[18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62,361千港元,上年同期为125,691千港元[18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46,319千港元,2018年为143,165千港元[188] - 2019年上半年非控股股东应占期内溢利16,042千港元,2018年亏损17,474千港元[188]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为2.01港仙,2018年为6.21港仙[188]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62,361千港元,2018年为125,691千港元[192] - 2019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支出(除税后)为33,306千港元,2018年为74,448千港元[192] - 2019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29,055千港元,2018年为51,243千港元[19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资产总值11,443,555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1,345,013千港元[19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股本总值7,632,261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7,603,206千港元[19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负债总值3,811,294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741,807千港元[19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3,722,403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691,183千港元[199] 中海油泰州石化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将通过泰州东泰在合并完成后拥有中海油泰州石化51%权益[19][21] - 合并于2019年7月15日完成[20][22] - 合并后中海油泰州石化原油加工能力达每年600万吨,产能覆盖五大类石油产品和数十种石化产品,拥有5万吨级油品装卸码头和3万吨级石油化工品装卸码头[28][29][35][36] - 中海油泰州石化力争将原油加工能力提升至每年800万吨[35][36] 物业租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北京投资物业东环广场本期平均入住率约为95%,2018年为96%[37] - 物业租赁业务住宅及商业部分本期平均出租率约95%,2018年为96%[38] 债权资产包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于2019年3月11日提出收购债权资产包约1.661亿元权益的意向,7月完成收购[3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债权资产包不良贷款及应计利息本金总额约为55亿元[37] NT Trust Scheme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向NT Trust Scheme共投资人民币5.05亿元,相当于约6.06202亿港元[44][4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NT Trust Scheme金额占集团总资产约5.02%[44][46] - NT Trust Scheme于2019年6月30日账面价值约为5.73864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约为5.73798亿港元[44][46] - 本期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3207.3万港元,其中约267.4万港元收益归因于NT Trust Scheme公允价值重估[44][46] 可换股债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7月,集团发行本金总额为11.5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以拓展不良资产市场份额[85][86] - 2019年5月20日公司有条件同意配售最多2亿港元2022年到期的7%优先无抵押可换股债券,兑换价2.33港元[97][100] - 2019年5月22日中国建投认购2亿港元可换股债券[97][100] - 2019年5月20日关连认购人有条件同意认购本金总额9.5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兑换价2.33港元[98][101] - 2019年6月27日股东批准发行本金总额11.5亿港元可换股债券,7月3日完成认购[106] - 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总额约11.5亿港元,净额约11.47亿港元[106] - 所得款项净额中约5亿港元用于偿还短期债务,约4亿港元用于扩展业务至金融投资及服务行业,约2.47亿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06] 公司股权结构数据 - 2019年6月30日,朱庆淞通过受控制法团拥有681,240,022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29.56%[134] - 2019年6月30日,黄佳爵为1,600,000股公司股份实益拥有人,占已发行股份0.07%[134]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2,304,849,611股,用于计算持股概约百分比[138][140] - 朱庆淞直接持有荣德投资有限公司34.06%已发行股份,荣德持有珠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7.08%已发行股份,珠光持有辉煌发展有限公司100%已发行股份,辉煌为681,240,022股股份实益拥有人[139] - 朱先生直接持有融德投資34.06%已發行股份,融德投資持有珠光控股67.08%已發行股份,珠光控股持有Splendid Reach全部已發行股份681,240,022股[14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發行普通股總數為2,304,849,611股[145][160] - 高先生為200,000,000港元可換股債券實益擁有人,行使換股權後公司將發行85,836,909股股份,佔已發行股份3.72%[145][146][147] -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持有公司1,119,296,022股普通股,佔已發行股份48.56%[156] - 中國信達〔香港〕控股持有公司1,119,296,022股普通股,佔已發行股份48.56%[156] - 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持有公司681,240,022股普通股,佔已發行股份29.56%[156] - 星耀國際持有公司438,056,000股普通股,佔已發行股份19.01%[156] - 廖先生通過融德、珠光控股間接持有公司681,240,022股普通股,佔已發行股份29.56%[156][160] - 融德通過珠光控股間接持有公司681,240,022股普通股,佔已發行股份29.56%[156][160] - 珠光控股持有公司681,240,022股普通股,佔已發行股份29.56%[156][16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2,304,849,611股,用于计算概约持股百分比[167] 公司治理与合规数据 - 除特定偏离合规事件外,公司在本期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所有强制条文[123] -
银建国际(00171)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9 08:41
财务表现:亏损与盈利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4940万港元,较去年盈利2.602亿港元下降119%[5] - 每股基本亏损0.0214港元,较去年盈利0.113港元下降119%[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49,375,000港元,相比2017年溢利260,201,000港元转亏[17] - 2018年度净亏损导致不派发末期股息(2017年亦无)[144][148] 业务表现:泰州东联运营 - 台州联合石化因停产检修导致运营亏损增加约3.736亿港元[15] - 泰州东联亏损大幅增加约373,638,000港元,主因生产暂停及原油价格波动[17] - 泰州东联年产能从110,000吨增至1,600,000吨[33] - 泰州东联年产能从11万吨扩充至160万吨,增幅达1354%[35] - 泰州东联联合生产原材料加工量同比下降50%至58.21万吨[38] - 泰州东联原材料销售额同比下降82%至6400吨[38] - 泰州东联加工费收入同比下降46%至3.859亿港元[38] - 泰州东联净亏损同比扩大1379%至4.007亿港元[38] 业务表现:中海油泰州石化运营 - 中海油气因原油价格波动及生产模式变更,利润贡献减少约1.851亿港元[15] - 中海油泰州石化溢利贡献大幅减少约185,102,000港元,因产品毛利率下降及存货减值[17] - 联营公司溢利贡献减少185,102,000港元[109][114] - 中海油泰州石化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4%至421.36万吨[45] - 中海油泰州石化收入同比增长15%至219.126亿港元[45] - 中海油泰州石化净利润同比下降74%至2.011亿港元[45] - 中海油泰州石化计提存货税前减值损失约1.65485亿港元[46] 业务表现:物业租赁 - 北京东环租金收入约105,624,000港元,较2017年100,439,000港元增长5%[22][24] - 物业租赁分部溢利增加20%至约117,395,000港元(2017年:97,888,000港元)[22][24] - 投资物业重估公允值收益增至62,477,000港元(2017年:55,285,000港元)[22][24] - 东环广场出租率为95%(2017年:97%)[22][24] 金融资产与投资收益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收益约1.224亿港元[16] - 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收益约122,429,000港元,部分抵消主业亏损[18]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8,940,000港元及金融资产处置与利息收益64,325,000港元[106][111] - 公司出售中国银联全部权益获得约2.393亿港元[63][66] - 金融资产总额减少因出售中国银联股份54,000,000港元及上市证券96,800,000港元[119][120] - 集团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从21.969亿港元降至8.058亿港元,降幅63%[53] 投资活动 - 公司投资人民币1.16亿元持有北京兆阳光热8.29%股权[61] - 北京兆阳光热已建成15兆瓦光热电站[62][65] - 公司投资人民币1亿元持有江铜国际10%股权[58] - 公司投资人民币2020万元持有合敬中道约18%合伙权益[64][67] - 公司投资人民币2000万元持有中信国际交易中心20%初始股权[69][72] - 公司与国民信托签订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信托协议预期年回报率6%[71][74] - 国民信托每年收取服务费人民币100万元[71][74] - 北京兆阳光热拥有57项授权专利包括12项发明专利[57][59] - 北京兆阳光热另有35项专利申请中包括32项发明专利[57][59] - 支付潜在投资款项40,056,000港元[126][129] 财务结构与流动性 - 总资产113.45亿港元,较去年119.46亿港元下降5%[5] - 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8.6亿港元,较去年14.85亿港元下降42%[5] - 借贷比率43.3%,较去年45.5%下降5%[5] - 经调整借贷比率31%,较去年25%上升24%[5] - 流动比率1.3倍,较去年1.0倍改善30%[5] - 公司总借贷额约为29.2379亿港元,其中短期借贷占59%为17.235亿港元,长期借贷占41%为12.003亿港元[89][90]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8.59732亿港元,净借贷额约为20.64058亿港元[91][93] - 净流动资产约为6.91183亿港元,未使用银行信贷额度约为3.17亿港元[91][93] - 借贷比率为43%(2017年:45%),流动比率为1.3倍(2017年:1.0倍)[92][93] - 银行存款及现金总额减少至859,732,000港元(2018年)[128][131] - 借贷总额减少至2,923,790千港元(2017年3,231,120千港元)[136][138] - 流动负债项下账面结余减少至1,723,536千港元(2017年2,241,205千港元)[136][138] - 非流动负债项下账面结余增加至1,200,254千港元(2017年989,915千港元)[136][138] - 所有借贷利率区间为年利率3.04%至7.50%[90][93] 资产抵押与质押 - 质押资产包括投资性物业账面价值约23.60959亿港元、土地使用权约3.438亿港元[95] - 工厂设备及机器质押价值约7.34248亿港元[95] - 质押银行存款3.22432亿港元用于担保银行借款[96] - 资产抵押总额约2,360,959,000港元(投资物业)、343,800,000港元(租赁土地及楼宇)、122,532,000港元(土地使用权)及734,248,000港元(厂房机器设备)[101] - 银行存款抵押金额为322,432,000港元(2018年)及844,000港元(2017年)[101][128] 成本与费用 - 行政费用增加因支付特别奖金25,000,000港元及遣散费6,300,000港元[107][112] - 员工总数增加至588人(2017年559人),员工成本总额增加9%至173,982,000港元[142][146] - 支付泰州业务重组特别奖金25,000,000港元予三名关键员工[142][146] - 因业务调整支付遣散费约6,300,000港元予四名员工[142][146] - 公司2018年员工总成本(包括董事薪酬)约为1.73982亿港元[196] - 2018年度雇员薪酬成本总额(含董事酬金)约为1.73982亿港元[200] - 2018年度员工相关成本达1.73982亿港元[200] 资本与负债变动 - 应计费用减少主要因归还前董事控制公司代收款项约391,100,000港元[137][139] - 偿还前董事关联公司款项391,100,000港元[131] - 股东资金减少354,641,000港元至6,748,759,000港元,降幅5%[141][145] - 人民币贬值约5%导致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约358,724,000港元[141][145][142][146] - 应收贷款总额增加至931,403,000港元(2018年)[124] 公司治理与董事信息 - 执行董事马懌林54岁于2017年1月20日获委任[162][164] - 执行董事罗智海56岁于2019年1月29日获委任[163][165] - 罗智海在银行及资产管理行业拥有逾30年经验[163][165] - 非执行董事朱庆凇49岁于2019年1月29日获委任为主席[167][169] - 朱庆凇在企业管理和物业发展拥有逾20年经验[167][169] - 非执行董事陈志伟34岁于2019年1月29日获委任[168][170] - 陈志伟拥有逾10年金融领域投资及研究经验[168][1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璐66岁自2000年5月4日起任职[172][174] - 张璐在银行业拥有逾35年经验[172][17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青65岁于2014年2月28日获委任[173][175] - 公司审计委员会主席是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计师[177][178] - 公司一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担任四家联交所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177][178] 人力资源与员工福利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为558人[196] - 公司员工成本中包括医疗保险、公积金和股份期权计划等福利[19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558名[200] - 公司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并与员工表现挂钩[200] - 福利包含医疗保障、强积金及认股权计划[200] - 公司注重员工事业发展并提供持续培训[200] - 每年检讨薪酬、工作情况、花红及奖励制度[200] - 公司遵守健康安全法规并提供安全培训[200] - 健康安全考虑纳入办公场所设计运营维护[200] - 公司致力于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200] 业务运营与战略 - 泰州两大运营实体合并重组于2018年第四季度启动[77][79] - 公司在北京的房地产项目由全资子公司北京东环置业有限公司运营[180][182] - 公司一位副总经理拥有超过20年中国内地房地产发展和投资经验[180][182] - 公司一位负责财务的副总经理拥有超过25年会计和财务管理经验[181][183]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推行节能措施以减少电力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199] - 公司采用环保文具和纸张节约措施以提高资源效率[199] 股权变动 - 珠光控股收购公司股份6.55360022亿股(占已发行股份28.44%),后增持至29.98%[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