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 有关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报告所载不发表意见之更新
2025-08-31 10:11
资金运作 - 2025年7月17日完成供股及配售新股,所得净额约7160万港元[2] - 与债权人商议债务转股本,与可转债持有人磋商续期等事宜[2][4] 业务拓展 - 与战略伙伴就演唱会、广告业务达成合作[4] - 2025年7月在蒙古设公司开展煤矿加工业务[4] 后续计划 - 继续寻觅合作伙伴及投资者,探讨蒙古干磨干选项目可行性[4]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8:39
股本情况 - 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6.5亿港元,与上月底持平[1] - 2025年7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份)从1.07190769亿股增至2.91052723亿股[2] 股份发行 - 2025年7月18日按每1股新股获配4股供股股份,每股0.4港元发行供股股份[3][10] - 2025年7月18日按每股0.4港元向不少于六名承配人发行配售股份(未认购供股股份)[3][10] 期权与债券 - 2021年9月30日购股权计划,股份期权数目从372.1561万股增至389.3125万股[4] - 三年期一般授权可换股债券已发行总额1200万港元不变,可发新股399.9998万股[7] - 三年期特别授权可换股债券上月底已发行总额2000万元人民币[7] - 三年期一般授权5%可换股债券已发行总额600万港元不变[8] - 五年期特别授权可换股债券上月底已发行总额1.2837亿元人民币[8] 股份增加原因 - 2025年7月供股增加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份)673.6954万股,配售增加1.77125亿股[9]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 2025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5-07-31 11:22
2024/25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CONTENTS 目錄 | ABOUT THE GROUP | 2 | | --- | --- | | 關於本集團 | | | ABOUT THE REPORT | 2 | | 關於本報告 | | | REPORTING SCOPE | 2 | | 報告範圍 | | | REPORTING STANDARD | 3 | | 報告準則 | | | BOARD APPROVAL | 3 | | 董事會審核 | | | FEEDBACK | 3 | | 報告反饋 | | | GOVERNANCE STRUCTURE | 4 | | 監管架構 | | | APPROACH AND STRATEGY | 5 | | 方法及策略 | | | STAKEHOLDERS ENGAGEMENT | 6 | | 持份者參與 | | | MATERIALITY ASSESSMENT | | | 8 | | --- | --- | --- | --- | | 重要性評估 | | | | | A. ENVIRO ...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31 11:2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综合收入为4824.6万港元,较2024年的5529.4万港元下降12.7%[14] - 2025年毛利润为744.5万港元,较2024年的943.8万港元下降21.1%,毛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14] - 2025年净亏损145.5万港元,较2024年净亏损3370.4万港元大幅改善95.7%[15]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拨回648.3万港元[15] - 消除金融负债收益2747.4万港元[1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减少显示有效成本控制[15]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4年的1033.8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967.4万港元[73][76] - 2025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13,464,000港元,较2024年的9,711,000港元增长38.7%[96][9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钛白粉分销业务收入从2024年的559.8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134.8万港元,增幅达102.8%[18] - 融媒体业务收入从2024年的约49,696,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约36,898,000港元,降幅约为25.8%[26][27] - 成功将干磨干选技术扩展至钛铁矿等新矿石品种[19] - 移动干磨干选运营与坑口发电结合,符合环保趋势[25]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通过战略合作协议获得蒙古煤矿独家权利,计划逐步提升年产量至500万吨[24] - 公司探索煤礦加工技術應用,并計劃在蒙古和其他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建立業務據點[65][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业务策略以多元化为核心,专注于寻找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以扩大业务范围[62][68] - 公司审慎管理财务,持续监控资本结构和流动性,并在适当时考虑集资活动支持业务发展[63][68] - 公司计划优先发展矿業加工和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驱动型业务,以应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64][69] - 公司評估利用低成本能源供應發展數據中心和加密貨幣挖礦的機會,以降低生產成本並提高競爭力[66][69] - 公司探索將乾磨乾選業務與數字基礎設施應用整合,以應對加密貨幣挖礦和數據中心對電力需求的增長[67][70] 融资活动 - 公司计划进行供股,最多发行428,763,076股或506,363,852股,筹集总额最多171,505,000港元或202,545,000港元,认购价为每股0.40港元[57][60] - 截至2025年5月19日,已收到16份有效接纳及申请,涉及6,736,954股供股股份,占可供认购股份总数的1.571%[57][60] - 公司与配售代理签订协议,将配售时间延长至2025年7月4日或更晚日期,以确保未认购股份的配售完成[58][61] - 公司于2024年5月7日签订配售协议,拟以每股1.030港元配售最多16,803,334股[197] - 配售价格后调整为每股1.070港元,完成日期延至2024年7月2日后四个营业日内[197][198] - 公司于2024年7月12日签订四份认购协议,发行总本金为600万港元(HK$6,000,000)的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为不超过150万股(1,500,000)转换股份,初始转换价格为每股4.00港元(HK$4.00)[199] - 公司于2024年7月25日完成上述600万港元(HK$6,000,000)可转换债券的发行[199] - 公司于2024年4月11日签订和解协议,发行本金为1.2837亿元人民币(RMB128,370,000)的可转换债券,约合1.39004亿港元(HK$139,004,000)[200] - 公司于2024年10月23日完成和解协议项下1.2837亿元人民币(RMB128,370,000)可转换债券的发行[200] 财务健康状况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4年的约169.7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约754.2万港元[73][76] - 公司总借贷从2024年的约2.46295亿港元降至2025年的约2.34237亿港元,其中49.5%为一年内到期(2024年为94.7%)[73][76]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的65.7%微降至2025年的64.9%[73][76] - 公司流动资金比率从2024年的13.4%提升至2025年的22.1%[73][76] - 公司固定利率借款占比从2024年的37.5%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96.5%[74][77] - 公司未质押任何资产作为借款担保[81][85] 风险管理 - 面临政府政策变动风险,可能影响融媒体业务的收入来源[36][42] - 经济波动可能导致消费者和企业可支配支出减少,进一步影响融媒体业务需求[37][43] - 部分客户收款周期延长和延迟付款增加了公司的现金流管理难度[39][44] - 关键人员流失可能对公司运营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40][45] - 网络攻击频率上升,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和系统中断,公司已采取防火墙等措施应对[41][46] - 公司未对汇率风险采取对冲措施,主要交易以港元及人民币计价[94]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致力于通过环保型DGDB技术降低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47][53] - 将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汇报ESG政策和合规情况[48][53] - 公司的可持續工業實踐與中國“雙碳”目標及全球低排放技術轉型保持一致[71] 员工与董事信息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员工人数为56名,较2024年的59名减少5.1%[96][99] - 执行董事王彬持有公司10,335,917股相关股份[102][105] - 执行董事张依持有2,154,275股股份及372,156份购股权[104][107] - 执行董事褚伟宁持有300,000股股份及372,156份购股权[109] - 执行董事林思敏持有5,000股股份及186,078份购股权[111] - 冯满先生拥有26年矿山基础设施工程及工程管理经验[122][126] - 陈寒先生在私人投资行业拥有超过20年管理经验[124][127] - 何皓煜先生拥有逾10年媒体销售管理工作经验[125][127] - 石永斌先生作为集团总工程师,获得一系列国家发明专利[128] - 张春涛先生负责集团铁矿石干磨干选业务的开发与管理[130] - 林思敏女士自2015年加入公司,拥有约15年会计工作经验[132] 审计与合规 - 核数师对公司2025年财报出具"不发表意见",因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98][100] - 公司未对汇率风险采取对冲措施,主要交易以港元及人民币计价[94]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子公司收购或处置[9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董事张依、祝蔚宁和林诗敏各自持有372,156、372,156和186,078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39港元,可行使期间为2021年12月9日至2026年12月8日[190] - 雇员和顾问分别持有2,009,643和781,528股购股权,行使价同样为每股3.39港元,可行使期间相同[190] - 公司总购股权数目为3,721,561股,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未有变动[190]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18年1月15日采纳,旨在激励和留住员工,奖励股份无回补机制[191][192] - 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海权获授1,550股奖励股份,因辞职未归属,截至2025年3月31日仍由受托人持有[193][196] 股息与员工福利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建议支付末期股息(2024年同样未支付)[141][149] - 公司为香港合资格员工强积金计划供款比例为工资成本的5%,每月上限1500港元[158][166]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可供分派储备(2024年同样为零)[153][161] - 公司2021年9月30日采纳股份期权计划,旨在激励符合资格人士对集团的贡献[168]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需按工资成本一定比例向国家管理的退休福利计划供款[159][166]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被没收的供款可用于减少未来退休福利计划供款[160][167]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14:5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收入48,246千港元,较2024年的55,294千港元有所下降[4] - 2025年公司毛利7,445千港元,较2024年的9,438千港元减少[4] - 2025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435千港元,较2024年的33,704千港元大幅收窄[4] - 2025年公司本年度亏损1,455千港元,较2024年的33,704千港元明显减少[4] - 2025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01港元,较2024年的0.38港元降低[4] - 2025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4,061千港元,较2024年的33,629千港元减少[5] - 2025年可換股債券衍生工具部分之公平值收益淨額576千港元,2024年為1,054千港元;2025年匯兌虧損淨額1,225千港元,2024年匯兌收益淨額8,105千港元[35] - 2025年公司擁有人應佔本年度虧損533千港元,2024年為30,775千港元[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1,455,000港元,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245,994,000港元,负债净额360,815,000港元[2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综合收入约4824.6万港元,2024年约为5529.4万港元[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744.5万港元,2024年为943.8万港元,毛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净亏损约为145.5万港元,2024年约为3370.4万港元,亏损减少[5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贸易及其他应收账项预期信贷亏损的减值亏损拨回约648.3万港元,2024年为减值亏损1029.1万港元[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融資成本9,674千港元,2024年為10,338千港元,其中按實際利率計息之應付可換股債券利息2025年為4,726千港元,2024年為1,730千港元[35] - 2025年稅前虧損相關的員工成本13,464千港元,2024年為9,711千港元,其中退休福利計劃供款2025年為578千港元,2024年為115千港元[35] - 2025年所得稅開支中即期稅項(中國)為20千港元,香港利得稅因集團附屬公司虧損無撥備,中國附屬公司兩年稅率均為25%[36] - 2025年融资成本大幅减少至967.4万港元,2024年为1033.8万港元[6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融媒體業務收入36,898千港元,乾磨乾選業務收入11,348千港元,總收入48,246千港元;2024年同期融媒體業務收入49,696千港元,乾磨乾選業務收入5,598千港元,總收入55,294千港元[3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中国内地二氧化钛分销业务收入约1134.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59.8万港元[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融媒业务收入约3689.8万港元,2024年约为4969.6万港元[54] - 集团取得灯箱广告、户外LED商场显示屏及宣传视频制作等广告合约,客户包括三得利、高洁丝等知名品牌[5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战略合作目标是将蒙古国煤矿年产量逐步提高至200万吨,运输基础设施建成后达每年500万吨[53] - 集团业务策略基石是多元化,注重审慎财务管理,监控资本结构及流动资金状况[56] - 集团进行策略转型,优先发展矿业加工生产及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可扩展的技术驱动型业务[57] - 集团探索将乾磨乾选业务与数字基础设施应用整合,评估利用低成本能源能力的机会[58]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非流动资产3,801千港元,较2024年的10,569千港元减少[6] - 2025年流动负债净额为-245,994千港元,较2024年的-371,600千港元有所改善[6] - 2025年负债净额为-360,815千港元,较2024年的-374,730千港元减少[6] - 公司将2023年特别授权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约21,695,000港元分类为2025年流动负债,并追溯重新分类2024年的约21,158,000港元为流动负债[13] - 2024年3月31日,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重分类使流动负债总额从408,163千港元增至429,321千港元,非流动负债总额从34,857千港元减至13,699千港元[1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借贷及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合计234,237,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7,542,000港元[27] - 2024年7月2日,公司以每股1.070港元配售13,418,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3,757,000港元[28] - 2024年7月12日,公司发行本金额6,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28] - 2024年10月18日,公司以每股0.41港元认购9,756,096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000,000港元[28] - 2024年4月11日,集团与重庆梓峰和解金额为142,438,000港元,其中3,434,000港元现金结算,139,004,000港元以可换股债券结算[30] - 2024年10月23日,公司向重庆梓峰发行139,004,000港元可换股债券,原贷款转换后分别于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及非流动负债列示5,414,000港元及111,896,000港元[30] - 2025年應收貿易賬項28,004千港元,減信貸虧損撥備3,904千港元,淨額24,100千港元;2024年應收貿易賬項35,093千港元,減信貸虧損撥備10,911千港元,淨額24,182千港元[41] - 2025年應收其他賬項、預付款項及按金淨額35,885千港元,2024年為31,842千港元[41] - 公司授予貿易債務人之信貸期一般為0天至30天,2024年相同[42] - 2025年应付贸易及其他账项总计196,144千港元,2024年为190,278千港元[43] - 2025年应付贸易账项为25,736千港元,2024年为31,896千港元[43]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65,000,000千股,金额均为650,000千港元[44]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3年4月1日为7,260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840千港元,2025年3月31日为1,072千港元[44] - 2024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757,000港元,用于清偿负债约9,300,000港元、发展业务约2,700,000港元、一般营运资金约1,757,000港元[45] - 2024年股份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4,000,000港元,用于清偿债务约2,000,000港元、一般营运资金约2,000,000港元[45] - 2023年7月17日,公司因可换股债券到期发行11,428,571股普通股[46] - 2024年配售事项共配售13,418,000股配售股份,配售价为每股1.070港元[4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754.2万港元,2024年约为169.7万港元[6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2.34237亿港元,2024年约为2.46295亿港元,其中24.6%借贷为港元,75.4%为人民币[60] - 2025年3月31日,一年内借贷为1.15975亿港元,2024年为2.33162亿港元,占借贷总额49.5%,2024年为94.7%[60] - 2025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64.9%,2024年为65.7%;流动资金比率为22.1%,2024年为13.4%[6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以固定利率计息之其他借贷占借贷总额约96.5%,2024年约为37.5%[6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已订约但未于综合财务报表拨备之资本承担约1.52801亿港元,2024年约为1.52114亿港元[64] 其他重要内容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诠释第5号、会计准则第7号及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6][18][20][22] - 公司正评估已颁布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及修订的影响,尚未能合理估计对综合财务报表的影响[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向普通股東派付或擬派股息,2024年亦無[37] - 截至2025年5月19日,供股已接获16份有效接纳及申请,涉及673.6954万股供股股份,占供股项下可供认购的供股股份总数4.28763076亿股的约1.571%[67] - 债权人指称的债务金额包括本金1000万港元及未偿还利息126万港元[69] - 公司就广告特许权协议多次发起诉讼,涉及退款金额包括已付按金53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604.5万港元等不同换算金额)、多收许可费如891.7万元人民币(相当于1.0163亿港元等不同换算金额)等[71][72][73] - 2023年2月20日被告向南沙区法院反诉,要求公司偿还未结清许可费及利息1896万元人民币(相当于2162.6万港元)、没收已付按金53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604.5万港元)等,6月13日被告撤回反诉[72] - 2023年6月20日公司修订香港原讼法庭申索陈述书,要求退回多收许可费1246.8万元人民币(相当于1350.2万港元)等[73] - 2023年7月13日公司在南沙区法院发起新诉讼,要求退回已付按金53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573.9万港元)、多收许可费891.7万元人民币(相当于965.6万港元)等[73] - 2023年12月12日南沙区法院驳回2023年中国法院诉讼,2024年7月16日广州法院维持原判驳回上诉[74] - 2025年5月公司在漯河法院发起诉讼,索偿金额与2023年中国法院诉讼相同[7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4年:无)[75] - 公司实施企业管治常规,回顾年度内遵守当时生效守则条文,仅存在部分偏离[76] - 公司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规定标准[77] - 2024/2025年年报将于2025年7月底前寄发纸质版给有需求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发[82] - 公告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84] - 执行董事为王彬先生(主席)、张依先生(副主席)、祝蔚宁女士(行政总裁)及林诗敏女士[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方刚先生、陈记煊先生及冯满先生[84]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30 09:2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收入为14,63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2.9%[3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亏损收窄至7,962,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210,000港元有所改善[3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总资产为66,141,000港元,净负债为370,914,000港元[3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049,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697,000港元有所增加[37]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总借贷为249,273,000港元,其中27.2%以港元计值,72.8%以人民币计值[37]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56.6%,较2024年3月31日的65.7%有所下降[37]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资金比率为21.7%,较2024年3月31日的14.1%有所提升[37]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融资成本下降至5,174,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859,000港元有所减少[3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收入为14,63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263,000港元下降42.1%[142] - 期内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2,210,000港元减少至7,962,000港元,降幅达34.8%[142] - 乾磨乾选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的0港元增长至7,572,000港元[142] - 公司收回融媒体业务应收账款超过8,000,000港元[142] 干磨干选业务 - 公司计划扩展其干磨干选(DGDB)业务范围,包括更多矿石种类,推进移动DGDB解决方案,并深化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加速技术创新和商业化[16][23] - 公司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干磨干选业务将实现显著增长,主要受节能和可持续采矿解决方案需求增加的推动,并计划将业务从铁矿石相关处理扩展到煤矿,同时在蒙古和其他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发展业务[20] - 公司在煤矿DGDB项目、海上DGDB技术、移动发电和加密货币挖矿方面的举措,展示了其在采矿行业扩展业务的承诺,并利用其先进的DGDB技术[21] - 公司将继续寻求优化资本结构和提升股东价值的机会,同时致力于审慎的财务管理,并专注于扩展干磨干选业务,抓住可持续技术和资源高效行业的新兴趋势[22]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乾磨乾选业务将大幅增长,并计划扩展至煤矿领域[25] - 公司将继续优化资本结构并提升股东价值,专注于扩展乾磨乾选业务及可持续技术[28] - 公司与技术合作伙伴深化合作,将乾磨乾选技术应用扩展至钛铁矿和滑石矿等新矿石品种[145] - 公司开发移动乾磨乾选业务,部署海上作业设备以降低基础设施和运输成本[146] - 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将公司年产量从200万吨提升至500万吨[147] - 公司与一家中国国有企业签订框架协议,每年采购铁矿石原材料高达200万吨[149] - 公司计划通过移动干磨干选业务、移动发电及加密货币挖矿扩展其在采矿行业的业务,并致力于节能和可持续采矿解决方案[163][164] 融媒体业务 - 融媒体业务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入减少至约705.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62.3万港元大幅下降,主要由于中国广告市场的困难导致战略调整[9] - 公司拥有一支16人的融媒体业务团队,其中7人为该业务分部的骨干人员,行政总裁和总经理分别拥有超过10年和15年的多媒体内容策划及企业营销经验[14] - 公司在汽车行业通过组织产品发布、进行车辆评测和举办技术直播活动,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加强了其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5] - 融媒体业务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收入为7,058,000港元,较去年减少72.4%[109] - 公司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加强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109] - 公司团队有16名成员负责融媒体业务,其中7名为关键人员[117] - 公司成功举办常州文化广场音乐会,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116] 法律诉讼 - 公司涉及一项法律诉讼,债权人声称公司欠款本金1000万港元及未付利息126万港元,案件审理日期定于2025年11月27日和2026年3月2日至17日[61] - 公司涉及配售票據的訴訟,債權人指稱的債務金額包括本金10百萬港元及未償還利息1.26百萬港元[63] - 公司與特許人因廣告特許權協議發生爭議,要求退回按金人民幣5,300,000元及多收的許可費人民幣8,917,000元[66] - 公司在香港原訟法庭提交修訂申索,要求退回多收的許可費人民幣12,468,000元[69] - 公司在南沙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退回按金人民幣5,300,000元及多收的許可費人民幣8,917,000元[70] - 南沙區法院駁回公司的訴訟,公司向廣州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70] - 廣州中級人民法院維持南沙區法院的原判[70] - 香港原訟法庭和廣州中級人民法院尚未對2023年香港法院訴訟和上訴作出判決[71] - 公司管理層認為訴訟結果不確定,未將多收的許可費和其他損害確認為或有資產[71] - 公司已為相關訴訟作出充分撥備[72] 股东与股权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王彬持有10,335,91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6080%[99] - 张依持有2,154,275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2110%[99] - 祝蔚宁持有3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3079%[99] - 林诗敏持有5,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0051%[99] - 陈记煊持有25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0003%[99] - 王彬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10,335,91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6080%[136] - 公司向Hong Fu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本金为人民币20,000,000元,Hong Fu由王彬先生最终持有85.05%[13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7,434,673股[139] 融资与资本结构 - 公司于2024年7月12日发行了本金总额为6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可转换为最多150万股,初始转换价格为每股4.00港元[49][57] - 公司于2024年5月7日通过配售代理以每股1.030港元的价格配售最多16,803,334股股份,后调整配售价至1.070港元,并于2024年7月2日完成配售[50] - 公司于2024年4月11日发行了本金总额为1.2837亿元人民币(约1.390亿港元)的和解可换股债券,可转换为最多11,678,635股,初始转换价格为每股11.9024港元[54][58] - 公司成功配发及发行9,756,096股认购股份,每股认购价为0.41港元,其中2,000,000港元用于抵销公司贷款[84] - 公司向重庆梓峰发行可换股债券,并于2024年10月23日完成发行[85] - 公司计划通过供股、配售等方式寻求集资机会,并将在集资活动中寻求财务顾问的专业意见[171][172] - 公司正在与其他债权人讨论贷款资本化,以进一步优化财务状况[162][175] - 公司正在与现有贷款人商讨延长贷款期限,以等待拟议集资活动的完成并获得充足现金流[164][173] 员工与成本控制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3年9月的80人减少至2024年9月的62人,员工成本从4,516,000港元增加至5,380,000港元[78] - 公司将继续控制行政成本及不必要的资本开支,以维持资金流动性,并评估进一步减少非必要开支的措施[165] 股息与股份奖励 - 公司未建议支付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与2023年同期相同[8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授出、归属或没收任何股份奖励[198] - 公司有1,550股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奖励而尚未归属的股份[198] - 公司计划授权尚未更新,故无奖励股份可发行[199] - 公司将在更新计划授权前重新审视及修订计划规则[199] 合作伙伴与战略合作 - 公司与泛亚资源签订谅解备忘录,计划在蒙古开发煤炭业务,目标年产量为200万吨,计划扩展至500万吨[89][90] - 公司将在蒙古建立试点坑口燃煤电厂,并计划扩展至加密货币挖矿和数据中心业务[89] - 公司与泛亚资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发蒙古褐煤矿,每六个月分享30%的税前利润[92][93] - 泛亚资源将无偿提供五公顷工业用地,用于公司的煤炭加工、发电及数据中心运营[90] - 公司与泛太资源分摊30%的营运税前利润[96] 外汇风险 - 公司面临外汇汇率风险,主要交易以港元和人民币计价,若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影响公司业务[47] 其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未授予、行使、取消或失效任何购股权,但根据购股权计划可能发行的股份为3,721,561股,占期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的约4.26%[1][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事项[56][59]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37楼3706-08室[141]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64[14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206,247,000港元,净负债约为370,914,000港元,其中借款总额及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约为249,273,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049,000港元[161] - 公司于2024年4月11日与重庆梓峰达成和解协议,发行可换股债券本金为人民币128,370,000元(约139,003,790港元),若换股权悉数行使,将发行11,678,635股兑换股份,每股换股价为11.9024港元[162][181] - 公司董事认为,若所有假设、计划及措施成功实施,公司将在未来12个月内拥有足够的营运资金以履行财务责任[178]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14:0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成本为14,63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623千港元[4] - 2024年同期毛利为2,668千港元,2023年为2,337千港元[4]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2,846千港元,2023年为8,646千港元[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7,964千港元,2023年为12,225千港元[4] - 2024年期内亏损为7,962千港元,2023年为12,210千港元[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9港元,2023年为0.13港元[4] - 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125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0,569千港元[8]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206,247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 - 350,442千港元[9] - 2024年9月30日负债净额为 - 370,914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 - 374,730千港元[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25,623千港元,除税前亏损12,225千港元;2023年同期收入14,630千港元,除税前亏损7,962千港元[31][3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中,和解收益1,931千港元,来自金融机构之利息收入5千港元;2023年汇兌收益淨額7,769千港元,可換股債券衍生工具部分的公平值變動488千港元[34] - 2024年入賬作行政開支的乾磨乾选业务开发成本209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6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669千港元,汇兌虧損淨額226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292千港元、123千港元、720千港元、0千港元[35]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所用本公司拥有人应佔本期間虧損为7,520千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为87,362千股;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937千港元、77,334千股[3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应收贸易账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为21,87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4,182千港元有所减少;应收贸易及其他账项净额为53,56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56,024千港元减少[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应付贸易及其他账项为183,16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90,278千港元减少;应付贸易账项为20,28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1,896千港元减少[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营收入约14,63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263,000港元减少;亏损由去年同期的12,210,000港元大幅减至7,962,000港元[47] - 2024年回顾期内,集团收入约1463万港元,较上一年同期减少约42.9%;亏损收窄至约796.2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52万港元[59]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总资产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6614.1万港元及3.70914亿港元[59] - 2024年9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204.9万港元,总借贷约2.09906亿港元,其中27.2%借贷以港元计值,72.8%以人民币计值[60] - 2024年9月30日,一年内借贷为6404万港元,占总借贷约30.5%;资产负债比率为56.6%;流动资金比率为21.7%[60] - 债务重组使融资成本下降至517.4万港元[60]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按固定利率计息的其他借贷占总借贷约100%[61]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有已订约但未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拨备之资本承担约1.2811亿港元[63] - 2024年9月30日公司雇员62名,2023年9月30日为80名;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538万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451.6万港元[8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9月30日亦为零港元[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乾磨乾选业务收入无数据,融媒體业务收入25,623千港元;2023年乾磨乾选业务收入7,572千港元,融媒體业务收入7,058千港元[31][32] - 2024年乾磨乾选业务分部业绩亏损3,292千港元,融媒體业务分部业绩亏损7,733千港元;2023年乾磨乾选业务分部业绩亏损2,672千港元,融媒體业务分部业绩亏损4,584千港元[31][3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金额为1,402,000港元的存货均为乾磨乾选业务的制成品,2024年3月31日无存货[40] - 集团收回融媒体业务的应收账项逾8百万港元,并扩展干磨干选业务[4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干磨干选分部产生收入约7,57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港元大幅增加[4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媒体业务收入约705.8万港元,较去年的2562.3万港元有所减少[52] 融资活动 - 2024年5月7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发行1341.8万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350万港元,其中约930万港元用于偿债,约270万港元用于业务发展,其余用作营运资金,7月2日完成配售[17] - 2024年7月12日,公司订立认购协议,发行本金总额6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7月25日完成发行,悉数兑换后可换为不多于150万股兑换股份[18] - 2024年4月11日,公司与重庆梓峰订立和解协议,发行本金为人民币1.2837亿元(约1.3900379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偿债,10月23日完成发行,换股后将配发及发行1167.8635万股兑换股份[19] - 公司于2024年7月2日完成配售最多16,803,334股配售股份,经调整配售价为每股1.070港元[67] - 公司于2024年7月25日向认购人发行本金总额为6,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初步兑换价4.00港元,可兑换不多于1,500,000股兑换股份[69] - 公司拟向重庆梓峰发行本金金额为人民币128,370,000元(约139,003,790港元)的和解可换股债券,初步换股价11.9024港元,可兑换11,678,635股兑换股份[70] - 2024年10月按每股0.41港元的认购价成功配發及发行9756096股认购股份,200万港元抵銷公司结欠相关认购人之部分贷款,剩余所得款项用于一般营运资金[84] - 2024年10月23日完成向重庆梓峰发行可换股债券[84] 集团策略与经营措施 - 集团正与现有贷款人商讨若干借款续期及/或不要求即时偿还,直至完成集资活动取得充足现金流[20] - 集团策略包括在海外发展移动干磨干选业务、移动发电及加密货币挖矿,扩大干磨干选技术业务范围[22] - 集团将控制行政成本和不必要资本开支,评估额外措施减少非必要开支[23] - 集团将干磨干选技术应用扩展至钛铁矿石及滑石矿石等新矿石品种[51] - 集团发展移动干磨干选业务,包括在海上部署干磨干选机器[51] - 2024年11月17日公司与泛亚资源有限公司订立谅解备忘录,发展集团干磨干选技术在煤炭产业的运用,开发发电、数据中心及潜在加密货币挖矿业务商机,获蒙古煤矿独家开采等权利,为期十年或更长[86] 持续经营相关 - 董事认为若假设、计划及措施成功实施,自2024年9月30日起至少12个月内集团有足够营运资金[23] - 有关事件或状况结果的重大不明朗因素可能令集团持续经营能力成疑[24] 会计政策 - 所采用会计政策与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一致,除2024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期间首次生效的新准则或诠释外[26] 税务情况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之16.5%计算,公司在香港无应课税溢利,无香港税项拨备[35][36] 借贷情况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超出约2.06247亿港元,负债净额约3.70914亿港元,借款总额及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约2.49273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约204.9万港元[16] - 2024年3月31日及9月30日,集团并无抵押任何资产以担保借贷[62] 诉讼情况 - 一名债权人指称公司结欠本金10百万港元及未偿还利息1.26百万港元并提起诉讼[72] - 法院于2024年4月18日颁令债权人于42日内将案件排期,进行为期12天的审讯[74] - 两项法院诉讼的预审聆讯定于2025年11月27日,正式聆讯定于2026年3月2日至3月17日进行[74] - 公司就广告特许权协议纠纷发起多起诉讼,涉及退回按金及多收许可费,如2022年中国法院诉讼要求退回按金53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604.5万港元)、多收许可费891.7万元人民币(相当于1016.3万港元)[75] - 2022年香港法院诉讼要求退回按金53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604.5万港元)、多收许可费1553.3万元人民币(相当于1771.6万港元)[75] - 2023年香港法院诉讼要求退回多收许可费1246.8万元人民币(相当于1350.2万港元)[77] - 2023年中国法院诉讼要求退回按金53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573.9万港元)、多收许可费891.7万元人民币(相当于965.6万港元)[78] - 2023年6月13日南沙区法院驳回公司对被告人的申索诉讼[77] - 2024年7月16日广州法院维持南沙区法院2023年12月12日的原判[78] 企业管治与合规 - 公司实施企业管治常规,符合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相关守则条文,并在回顾期内遵守全部当时生效的守则条文[87]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88] - 公司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在回顾期内及直至公告日期遵守规定标准及公司的操守守则[89]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1] 配售票据情况 - 配售票据按年利率5.0厘计息,将在发行日期起计第七周年赎回[72]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31 11:38
宏观金融数据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社会融资总量较2023年同期缩减11%,截至2024年3月的十二个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8.3%[53][56] 公司融资情况 - 公司通过发行可换股债券成功筹集约2310万港元净收益[59] - 公司完成发行可换股债券集资活动,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310万港元[62] - 2024年5月7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拟按每股1.03港元发售最多16,803,334股配售股份,后两次延长完成日期,最终延至2024年7月2日后四个营业日内,配售价调整至1.07港元[119][12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经营收入约为5529.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359.8万港元[6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增至943.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93.8万港元[6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期间,公司亏损约3370.4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3005.8万港元[6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经营收入约为5529.4万港元,上一年同期为5359.8万港元;毛利增加至943.8万港元,上一年同期为693.8万港元;期内亏损约3370.4万港元,上一年同期亏损约3005.8万港元[63] - 本财年公司收入为5529.4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3.2%;多媒体技术及融媒业务收入为4969.6万港元,较去年减少7.3%[131] - 本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077.5万港元,2023年为2427.3万港元[13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6829万港元,净负债约为3.7473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6361.9万港元和3.41101亿港元[13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69.7万港元,2023年为736.3万港元[13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总借款(包括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为2.46295亿港元,2023年为2.31901亿港元;其中11.1%为港元借款,88.9%为人民币借款;一年内到期借款为2.12004亿港元,占总借款的86.1%,2023年为2.21474亿港元,占比95.5%[13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65.7%,2023年为68.0%;流动比率为14.1%,2023年为12.1%[132] - 债务重组举措使融资成本降至1033.8万港元,2023年为1095.6万港元[13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固定利率借款约占总借款的37.5%,2023年为26.0%[133] - 集团回顾年度收入5529.4万港元,较上一年增加约3.2%,多媒体及融媒体业务收入4969.6万港元,减少7.3%[1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约3077.5万港元,2023年为2427.3万港元[134]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6829万港元及3.7473亿港元,2023年为6361.9万港元及3.41101亿港元[134] - 2024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169.7万港元,2023年为736.3万港元;借贷总额2.46295亿港元,2023年为2.31901亿港元[135] - 2024年3月31日,借贷中11.1%以港元计值,88.9%以人民币计值;一年内借贷为2.12004亿港元,占总借贷86.1%,2023年为95.5%[135] - 2024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65.7%,2023年为68.0%;流动资金比率为14.1%,2023年为12.1%[135]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按固定利率计息之借贷占总借贷约37.5%,2023年为26.0%[136] - 本年度集团就贸易及其他应收账项的预期信贷亏损确认拨备约1029.1万港元,2023年为12.8万港元[137][14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员工59人,2023年为89人;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含董事薪酬,不含股份支付)为971.1万港元,2023年为929.7万港元[15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雇员数量为59名,较2023年的89名减少33.71%[16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为971.1万港元,较2023年的929.7万港元增加4.45%[16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多媒体技术及融媒业务收入约4969.6万港元,较去年减少7.3%(2023年约5359.8万港元)[65][69] - 户外广告业务本年度保持稳定收入,向企业客户提供广告牌及LED展示牌解决方案,还提供数码及融媒服务[76][7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干磨干选业务进军中国钛白粉分销领域,收入约559.8万港元,本年度研发成本约308.4万港元[80][82]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继续推进干磨干选技术,深化与钢铁业界技术伙伴及主要从业者的合作[58][61] - 公司拓展到大型文化活动等新领域,聚焦汽车行业[54][57] - 公司在发展传统媒体投放业务时持审慎态度,扩增客户基础并采用多种业务模式[53][56] - 2024财年下半年,公司加强与中国知名食品及饮料品牌合作,利用直播能力及网点提供线上及线下销售渠道[67][68] - 公司加强与大众、莲花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品牌合作,通过与汽车行业网红合作推广新车及特惠活动[70][71] - 注资可梦后,音乐KOL团队带来稳定经常性收入,回顾年度深化与中国当地政府及组织合作,参与制作大型文化活动及音乐会[73][74] - 公司基于去年赤铁矿和褐铁矿试点测试成功,推广干磨干选业务,将技术应用拓展至钛铁矿和滑石矿等矿石品种[84] - 公司扩大乾磨乾選技術應用範圍至尾礦回收,尾礦加工及銷售成業務價值鏈關鍵下游環節[85][89] - 公司進軍中國鈦白粉分銷領域,為未來鐵礦石加工業務奠定基礎[85][89] 公司人员变动 - 禤丽珍女士于2024年3月1日辞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林诗敏女士同日获委任[24][25][33][34]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上市地点为联交所主板,股份代号为164[43][50][51] 公司面临风险 - 政府政策及法規變動或影響公司營運及盈利能力,如融媒體業務收入和乾磨乾選技術需求[93][100] - 區域及中國經濟波動,消費者及企業可支配支出減少,或降低公司多媒體及融媒體業務需求[94][101] - 貿易戰升級、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地緣政治緊張及中國經濟放緩,或對公司產品及服務需求產生負面影響[95][102] - 部分客戶收款週期延長及延遲付款,或加大公司經營成本及現金流量管理難度[96][103] - 關鍵人員流失可能影響公司營運及盈利能力,可通過檢討人力資源管理等措施減輕風險[97][104] - 網絡攻擊頻率增加,可能導致公司信息丟失、系統中斷等,公司實施安全措施管理風險[98][105] 公司环保及报告披露 - 公司開發的環保型乾磨乾選技術將對中國鋼鐵行業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產生正面影響[106][112] - 公司将發佈ESG報告,披露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ESG政策及遵守情況[107]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另行刊发,汇报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相关政策及遵守情况[113] 集团重大事项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150][156] 核数师意见 - 核数师对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不发表意见,原因是有关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明朗因素[159][162] 公司人员权益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王先生于10335917股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164][16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张先生于2154275股股份及372156份购股权中拥有权益[166][17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祝女士于300000股股份及372156份购股权中拥有权益[172][17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林女士于5000股股份及186078份购股权中拥有权益[174] - 林詩敏女士41歲,2019年10月3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2024年3月1日獲委任為公司秘書,有約15年會計工作經驗,截至2024年3月31日,於5,000股股份及186,078份購股權中擁有權益[177][178] - 陳方剛先生48歲,2018年8月23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在資本投資等行業有逾15年經驗,截至2024年3月31日,無股份及相關股份權益[179][180] - 陳記煊先生72歲,2017年8月18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在多領域有超過35年經驗,截至2024年3月31日,於250股股份中擁有權益[183][184] - 馮文先生56歲,2019年12月13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有25年礦山基礎設施工程及工程管理經驗,截至2024年3月31日,無股份及相關股份權益[188][189] 公司人员履历 - 陈寒47岁,2019年任集团中国媒体业务主管,有超20年私人投资行业管理经验[190][194] - 何皓煜37岁,负责集团多媒体技术及融媒体业务,有逾10年媒体销售管理经验[191][195] - 冯满56岁,2019年12月13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25年矿山及工业基础设施设计等经验[192] - 石永兵57岁,为集团总工程师,在建筑材料研发及选矿厂设计方面经验丰富[196][200] - 张春涛59岁,负责集团铁矿石干磨干选业务,有丰富商业管理经验[198][199]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14:59
收入及毛利 - 本集團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為55,294千港元,較上年度53,598千港元增加[2] - 本集團毛利為9,438千港元,較上年度6,938千港元增加[2] 其他收入及費用 - 本集團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淨額為15,679千港元,較上年度9,781千港元增加[2] - 本集團行政費用為32,655千港元,較上年度39,911千港元減少[2] - 本集團錄得預期信貸虧損模式下之減值虧損10,291千港元[2] - 本集團錄得商譽減值虧損1,688千港元[2] 虧損及財務狀況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年度虧損為30,775千港元,較上年度24,273千港元增加[2] - 本集團於2024年3月31日的流動負債淨額為350,442千港元[4] - 本集團於2024年3月31日的負債淨額為374,730千港元[4]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為負360,379千港元[4] - 本集團將繼續尋求各種集資機會及發展核心業務[14] - 本公司正積極與債權人商討貸款資本化事宜,有信心在下一個財政年度會有更多債權人同意[16] - 本集團正在與債權人積極商討再融資事宜,就更好的付款條件及更長的還款期進行磋商[17] 業務發展 - 本集團將資源策略性地用於融媒體及電子商務業務,並探索消費食品及健康飲品的線上線下銷售及分銷[18] - 本集團的乾磨乾選業務已開始產生收入,並正積極探索將其技術應用於其他行業[19] - 本集團將謹慎控制行政成本及資本支出,並持續評估其他措施以減少非必要開支[20] - 本集團正在採取積極措施解決未決訴訟,目標是就未決索賠收費及付款條件達成友好解決方案[21] 持續經營 - 董事相信本集團將能履行其財務責任及滿足營運需要並獲得額外融資資源以從事其他業務[22] - 董事認為按持續經營基準編製綜合財務報表乃屬適宜[23]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8 08:34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多媒体技术、融媒体业务和干磨干选业务[5] - 公司专注于电商、品牌管理和活动管理业务,提升客户品牌并增加销售额[7] - 公司专注于改进铁矿石干磨干选技术,并加快技术和业务发展[9] - 公司在多媒体技术和融媒体业务方面录得收入,但有所下降[14] - 公司建立了专业团队致力于融媒体业务,提供全面客户服务[15] - 公司通过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的战略组合进行在线营销,提高销售额[16] - 公司在乾磨乾選业务方面投入资源,为环保和节能做出贡献[28] - 公司计划将乾磨乾選技术应用于尾矿回收,为行业提供原材料[37] - 公司预计乾磨乾選技术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量[38]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经营收入下降,毛利减少,期内亏损轻微减少[11] - 公司回顾期内收入减少,将继续采取措施提高竞争力和收入水平[49] - 公司回顾期内亏损,资产净负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借贷总额[51] - 公司面临全球政治局势不明朗和挑战,但相信融媒体市场将迎来复苏[41] - 公司预计随着通货膨胀压力缓解和消费者信心提升,电商直播服务收入将增长[43] - 公司面临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其他借款,以浮动利率计息[61] - 公司已发行可转换债券和进行了出售事项,用于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62] - 公司将继续探索战略投资和合作机会,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47]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股本重组后,授权股本为650,000,000港元,已发行股本约725,881港元[53] - 公司未将任何资产抵押以担保借贷[56] - 公司董事和首席执行官持有公司股票[90] - 公司董事持有股票期权[95] - 除董事或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外,无其他人员持有公司股票或基础股票[96] 公司经营活动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下降,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增长[121] - 公司计划将乾磨乾選技术应用于钢铁行业,并拓展至其他行业[135] - 预计增加对铁矿石乾磨乾選业务的投资将改善公司未来盈利能力[136] - 公司将继续控制成本和资本支出以保持流动性[137] - 公司积极寻求解决未决诉讼的方法,并寻求友好解决方案[138] 公司财务报告 - 公司首次应用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包括保险合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披露等方面的修订[145] - 公司报告的可呈报分部包括多媒体技术、乾磨乾選业务、旅游酒店业务以及投资证券交易业务[147] - 公司收入下降,分部业绩亏损[148] - 公司其他收入、收益及净损失,其中汇兑收益净额[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