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echCrunch
icon
搜索文档
Meta restructures its AI unit under ‘Superintelligence Labs'
TechCrunch· 2025-06-30 17:56
公司战略重组 - Meta CEO Mark Zuckerberg正在重组公司AI业务 核心目标是构建AI"超级智能" [1] - 所有AI团队将整合至新部门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该调整通过内部备忘录披露 [1] 高管团队任命 - 前Scale AI CEO Alexandr Wang出任首席AI官 将领导新AI部门 [2] - 前GitHub CEO Nat Friedman将负责AI产品与应用研究 与Wang形成管理搭档 [2] 资源投入与人才招募 - 本月已向Scale AI投资143亿美元 交易促成Wang加入Meta [2] - 从竞争对手处挖角11名AI研究员 包括Google DeepMind首席研究员Pei Sun和Anthropic工程师Joel Pobar等未公开的招聘 [3]
Google inks its first fusion power deal with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TechCrunch· 2025-06-30 13:00
谷歌投资核聚变能源 - 谷歌宣布将购买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CFS)首个商业核聚变电站Arc的一半电力输出,规模为200兆瓦,预计2030年代初投产 [1] - 谷歌同时参与CFS新一轮融资,金额与2021年18亿美元的B轮融资相当 [2] - 这是继微软2023年与Helion签约后,第二次有大型科技公司采购核聚变初创企业电力 [3] CFS技术进展与规划 - CFS正在波士顿附近建设示范反应堆Sparc,计划2026年完工 [2] - 商业电站Arc将建于弗吉尼亚州里士满附近 [2] - CFS CEO表示核聚变技术不受地理和天气限制,可实现24/7运行,具备全球规模化潜力 [11] 谷歌能源战略布局 - 能源投资分三个时间维度:短期聚焦太阳能、风能和电池,中期押注地热和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长期布局核聚变 [7] - 2024年谷歌采购8吉瓦可再生能源电力,较2023年翻倍 [8] - 公司认为在电网碎片化或多云地区,传统可再生能源难以满足需求,需通过核聚变等技术补充 [9][10] 数据中心能源需求驱动 - AI和云服务推动数据中心建设热潮,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翻倍 [4] - 谷歌能源主管指出,核聚变等"清洁稳定技术"虽单位成本较高,但能降低整体能源组合成本 [10]
Meta reportedly hires four more researchers from OpenAI
TechCrunch· 2025-06-28 18:31
人才招聘 - Meta近期从OpenAI挖走多名研究人员 包括有影响力的研究员Trapit Bansal及其他三名研究人员 [1] - 最新消息显示Meta又从OpenAI招聘了四名研究人员 Shengjia Zhao、Jiahui Yu、Shuchao Bi和Hongyu Ren [1] AI模型发展 - Meta在4月推出Llama 4 AI模型 但表现未达到CEO马克·扎克伯格的预期 [2] - 公司因在流行基准测试中使用的Llama版本受到批评 [2] 公司间竞争 - OpenAI CEO Sam Altman暗示Meta提供"1亿美元签约奖金" 但表示"目前最优秀的人才尚未流失" [2] - Meta CTO Andrew Bosworth向员工澄清 高级领导人可能获得高额奖金 但实际聘用条款比一次性签约奖金更复杂 [2]
Meta is offering multi-million pay for AI researchers, but not $100M ‘signing bonuses'
TechCrunch· 2025-06-27 19:02
人才招聘与薪酬 - Meta为吸引AI研究人员加入其超级智能实验室提供数百万美元的高额薪酬方案,但否认存在1亿美元"签约奖金"的说法[1] - 公司CTO Andrew Bosworth表示仅少数高级领导职位可能获得接近1亿美元的四年总薪酬包,大部分以限制性股票单位(RSU)形式发放[2] - 公司高管年度总薪酬通常在2000万至2400万美元之间,与市场顶级薪酬水平一致[3] 人才竞争与市场动态 - AI人才市场竞争激烈,Meta成功从OpenAI挖角包括苏黎世办公室负责人Lucas Beyer在内的多名研究人员[3] - 公司还聘请了OpenAI的Trapit Bansal,其在AI推理模型领域有开创性工作[4] - 有案例显示Meta曾向某AI研究员开出1800万美元的offer,但被拒绝[6] 战略方向与业务布局 - Meta重点发展娱乐AI而非生产力AI,与计算机视觉专家Lucas Beyer的专业领域相符[3] - 公司已通过Quest VR头显及Ray-Ban、Oakley智能眼镜在该领域建立基础[3] 并购与投资 - Meta以140亿美元收购Scale公司49%股权,创始人Alexandr Wang可能获得超过1亿美元的现金分红[5] - 该交易款项将以现金股息形式分配给股东[5]
Meta buys over 1 GW of renewables to power its data centers
TechCrunch· 2025-06-27 16:02
可再生能源投资 - Meta本周通过一系列交易增加了超过1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进一步扩大其现有的可再生能源组合 [1] - 公司宣布将从Invenergy购买791兆瓦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位于俄亥俄州、阿肯色州和德克萨斯州 [1] - Meta还从Adapture Renewables在德克萨斯州的两个太阳能农场购买了总计360兆瓦的环境属性 [1] 项目时间表 - 上述多个项目预计将在2027年和2028年投入使用 [2] - 公司近期持续加大可再生能源采购力度,上月与AES签署协议购买650兆瓦太阳能 [2] - 本月初与XGS Energy达成协议,在新墨西哥州建设150兆瓦的增强型地热发电厂 [2] 行业背景 - 可再生能源发展获得推动,尽管国会共和党人正在讨论取消相关技术补贴 [3] - 太阳能是目前数据中心获取新电力最快的方式,典型太阳能农场可在约18个月内完成 [3] - 分阶段建设使部分电力供应能够更早实现 [3]
Meta in talks to acquire voice cloning startup Play AI
TechCrunch· 2025-06-27 10:38
Meta收购语音克隆初创公司Play AI - Meta正在讨论收购语音克隆初创公司Play AI 以增强其面向消费者的AI功能 [1] - 此次收购旨在获得Play AI的技术并吸纳其部分员工团队 [1] Play AI业务及融资情况 - Play AI技术允许用户克隆多种声音 应用于客服等AI驱动场景 [2] - 该初创公司已累计融资2350万美元 投资方包括500 Startups Kindred Ventures等知名机构 [2] Meta现有AI布局与整合方向 - Meta目前允许社交平台创作者开发定制聊天机器人 并在Meta AI聊天机器人中新增视频编辑功能 [3] - 收购语音技术公司将为Meta创意工具套件增加音频功能 [3]
Apple updates the rules for its EU App Store by adding more complicated fees
TechCrunch· 2025-06-26 20:38
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合规更新 - 公司宣布更新开发者政策以遵守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 最后期限为6月26日 否则将面临罚款风险 主要涉及应用开发者与客户沟通方式及收费结构变更 [1] - 此前欧盟监管机构已对公司处以5亿欧元罚款 并威胁进一步处罚 迫使公司采取行动 [2] 反引导规则调整 - 欧盟应用开发者现可通过任何渠道(包括网站/替代应用商店/其他应用内)分享外部支付链接 用于订阅和应用内购买 无需使用警告屏幕或公司此前要求的文本 [3] 新收费体系结构 - 引入初始获取费(2%)和商店服务费(13%或5%) 小型企业计划成员支付10% 不同层级开发者享有不同服务权限 [5] - 通过StoreKit外部支付链接权限(EU附录)的应用需支付核心技术佣金(CTC) 5%费率将逐步替代原核心技术费(CTF) [6][7] - 原CTF标准为应用下载量超100万次后每次安装收费0.5欧元 该条款对选择替代欧盟商业条款的开发者仍然有效 [6] 行业反应 - Epic Games首席执行官批评新合规方案属于恶意合规 认为其不仅对竞争性支付征税 还在应用商店中商业性削弱竞争对手 [8]
Travis Kalanick is trying to buy Pony.ai — and Uber might help
TechCrunch· 2025-06-26 20:10
收购动态 - 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正寻求收购中国自动驾驶公司Pony.ai的美国业务,并与投资者合作筹集资金,Uber可能协助完成交易[1] - Pony.ai于去年上市,纽约时报报道前市值约45亿美元,其美国业务自2022年起已为出售或分拆做准备,包括创建源代码的分支版本[2] 自动驾驶领域布局 - Kalanick若成功收购Pony.ai将标志着其自2017年离开Uber后首次重返自动驾驶领域[2] - Uber曾在Kalanick领导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但2018年测试车辆致死事故后,其继任者Dara Khosrowshahi将该部门出售给Aurora,并转向与Waymo等公司合作[3] 相关背景与言论 - Kalanick近年通过云厨房公司CloudKitchens涉足机器人领域,收购Pony.ai后仍将负责CloudKitchens日常运营[4] - Kalanick称其离开Uber时公司自动驾驶技术仅次于Waymo,并对出售该部门表示遗憾,暗示当前缺乏自动驾驶网约车产品[5]
Uber has Atlanta's autonomous ride-hailing and delivery market on lock
TechCrunch· 2025-06-26 17:10
自动驾驶配送服务扩张 - Uber Eats在亚特兰大推出人行道机器人配送服务 合作方Serve Robotics于周四启动该服务[1] - 此举紧随Uber与Waymo在亚特兰大推出商业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后两天内实施[1] - Serve Robotics是Uber合作的18家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旨在获取消费者端自动驾驶的先发优势[2] Serve Robotics业务布局 - 亚特兰大成为Serve第四个商业化城市 此前已在洛杉矶、迈阿密和达拉斯沃斯堡启动服务[3] - 与竞争对手聚焦大学校园不同 Serve专注城市环境 因街道人行道场景更具商业潜力[3] - 公司计划从洛杉矶现有约100台机器人扩展至2025年底覆盖多个美国城市的2000台规模[4] 运营细节与合作伙伴 - 服务范围覆盖亚特兰大地铁区域 包括Midtown、Old Fourth Ward和市中心 未来将扩大运营区域[5] - 每日运营时间为上午9点至晚上10点 合作餐厅包括Rreal Tacos、Ponko Chicken和Shake Shack等品牌[5] - Uber网络中年化自动驾驶出行和配送订单量已达150万次[2]
Rivian cuts dozens on manufacturing team ahead of R2 launch
TechCrunch· 2025-06-26 16:58
裁员情况 - Rivian近期裁减约14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的1%,裁员主要针对制造团队[1] - 裁员自周三开始持续进行,部分被裁岗位涉及"流程效率低下"问题[1] - 公司确认裁员是为提高R2 SUV项目的运营效率,鼓励受影响员工申请内部其他空缺职位[1] 员工规模变化 - 公司年初在北美和欧洲拥有超过14,800名员工[2] - 2024年初已实施10%的裁员,2024年4月再次裁减约1%员工[2] 战略调整 - 此次裁员与2026年推出平价R2 SUV车型的计划直接相关[1] - 公司近年持续进行人员优化,2024年已累计裁员超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