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日报网络版
icon
搜索文档
省直机关第四届劳模工匠创新分享会在广州举办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2 08:33
行业活动 - 广东省直机关第四届劳模工匠创新分享会在广州举行 主题为"匠心领航 智启新程" 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 [1] - 6位劳模和干部职工代表分享创新历程 包括李承杰 吴智恒 张中凯 熊辉 黄有为 李政 [1] - 活动设置"沉浸式技术探索"环节 展示无人机运载赋能低空经济发展案例 观摩中科天网无人机云平台 [1] - 搭建人工智能技术体验区 包含宇树机器人及机器狗互动 AI换脸等互动项目 [1] 政策导向 - 会议要求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 锚定科技创新目标 服务省委"1310"具体部署 [2] - 强调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推动科技强国建设 加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 [2] 参会情况 - 100余人参会 包括省直机关工委 省总工会 省科学技术厅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领导 [2] - 参会代表涵盖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人工智能领域劳模 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及广东省劳动模范等 [2]
广东省民政厅上线民声热线: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退出保障设立6个月过渡期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1 08:45
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建设 - 广东试点运行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粤众扶"综合救助信息平台 该平台集成经办服务、经济核对、动态监测、供需对接、全程监管等多项服务 [2] - "粤众扶"平台打通多个部门数据 力争2024年建成175个综合救助服务平台 实现"进一个门 办所有事"目标 [2] - 民政部门通过平台核对条件后给予救助 并推送符合其他救助政策的需求至相关部门 [2]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 - 广东设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退出保障过渡期制度 退出保障后6个月内仍可享受基本生活补贴 [1] - 新修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增医疗保障政策包括全额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个人缴费部分 符合医疗救助的费用按100%比例救助 [2] 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 - 广东2022年率先出台《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办法》 民政部2024年10月印发《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 2025年1月1日施行 [3] - 民政部明确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中 入读高收费学校按公办学校标准计算支出 不得因就读民办大专拒绝认定 [3] - 广东正修订相关办法 已征求省直部门和21个地级以上市意见 将加快推动出台 [3]
广州:13号线二期东段等5段地铁力争十五运会前开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1 08:43
城市品质提升项目进展 - 广州围绕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推进8类共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已完成173个,剩余项目预计8月31日前完工 [1] - 项目涵盖道路、园林、河道、街区、照明、市容、美丽乡村等领域,旨在实现"赛时为赛事,赛后为城市"的目标 [1] 赛事场馆周边街区建设 - 重点推进30个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建设,已完成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7个场馆周边街区改造 [2] - 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街区优化慢行环境,拓宽奥体南路人行道,改造街角空间为全宽式放坡 [2] - 天河体育中心通过拆围透绿打造环天体公园带,增设健身设施和慢行步道,实现与公交站、地铁站无障碍衔接 [2] 城市景观与生态提升 - 改造广州塔周边、珠江两岸等城市"客厅",二沙岛桥下空间新建跑步道贯通滨水慢行系统,黄埔涌、海珠涌步行桥在建 [3] - 珠江两岸夜景灯光品质提升项目由专家团队把关,结合珠江夜游打造城市IP [3] - 完成驷马涌滨水环境整治等4个工程,累计建成碧道超1400公里,新建绿美碧带12条 [3] 交通基础设施升级 - 计划全运会前开通广佛东环城际等3条城际线路,串联白云机场、金融城等枢纽,加快4条地铁线路建设 [4] - 高快速路网总里程达1268公里,新增南中高速等8条通道共120公里,推进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联络线等工程 [4] 慢行系统与道路优化 - 全市主次干路非机动车道里程达2966公里,较2020年新增144%,试点中山大道等路段"机非共享车道" [5][6] - 完成230处缘石坡道零高差改造,修复盲道2081平方米,提升特殊群体出行便利性 [6] - 华南快速等高速出入口种植特色花乔,78条赛事通道实施路面刨铺、桥梁涂装等改造,29个项目已完成 [6]
江门出台18条繁荣新闻出版事业政策措施 鼓励开办24小时书店和社区书店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0 08:17
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 - 江门市推出18条政策措施支持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包括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 [1] - 重点支持实体书店发展,构建以新华书店为主体的城乡书店体系,吸引网红书店和连锁书店落户 [1] - 鼓励发展24小时书店、社区书店和校园书店,探索"书店+"综合文化消费体验模式 [1] - 打造"侨乡特色阅读生态体",开展"1+1+12"阅读活动(南国书香节、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每月读书日) [1] 阅读空间与产业升级 - 整合各类阅读资源,打造"无负今日"城市书房,覆盖机关、景区、博物馆等多场景 [2] - 江门印刷业2024年工业总产值达260.2亿元,占全省8.6% [2] - 培育蓬江、新会、鹤山印刷产业集群,推动企业规模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2] - 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将加大对印刷及纸制品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的资金支持 [2]
茂名沉香全产业链产值超68亿元 沉香成广东林业产业新增长点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0 08:17
沉香产业规模与现状 - 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沙垌村形成完整沉香产业链集群,涵盖种苗、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吸引大量外地客商[1] - 广东沉香种植面积全国前列,茂名种植面积超27.72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68.6亿元,目标未来年产值100亿元[1] - 茂名现有沉香企业超8500家,从业群众超15万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3] 产业链延伸与创新 - 沉香树可开发茶叶、芳香疗品、木雕、药用等多元化产品,形成"三产融合"产业链集群[2] - 茂名打造"沉香+展览+服务+旅游"新型业态,建设沙垌沉香中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3] - 广东支持企业研发沉香新产品,开展分类评估、质量标准制定等技术攻坚[6] 政策支持与区域发展 - 茂名出台《沉香产业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推动产业向2025年目标发展[4] - 东莞实施"八个一"工程打造"东方香都",惠州出台退桉改香等专项方案激发产业活力[4] - 广东制定林业"十四五"规划等政策,促进沉香等南药产业一二三产融合[5][6] 区域特色与竞争优势 - 茂名电白以奇楠品种育苗和种植面积最广著称,沙垌村为全国最大沉香交易集散中心[2] - 东莞莞香文化底蕴深厚,中山五桂山野生土沉香资源占全国一半以上[4] - 广东主要产区包括茂名、东莞、中山、惠州,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4]
设立“荔枝专区” 开发深加工产品 广东国资国企助“荔”出圈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0 08:15
广东国资国企助力荔枝产业发展 - 广东整合国资国企资源构建有效机制,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和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荔枝出圈、出省、出海 [1] - 省国资委印发《2025年广东国资国企荔枝促销行动方案》,部署六项重点工作包括组织采购、渠道拓展和品牌合作等 [2] - 促销工作强调上下联动,国资委将协同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共同解决产销问题,并推动深加工产品开发 [3] 销售渠道创新举措 - 高速公路服务区转型为"流动展销厅",柏桥服务区通过"预检直通"模式实现2小时售空500斤荔枝 [4] - 全省服务区设置270个荔枝销售门店,全国109对高速服务区设立茂名荔枝展销点,预计推动销售150吨 [4] - 物流企业开通"荔枝专线"提升冷链运输能力,实现省内"当日发、次日达",北方市场最快48小时送达 [5] 多元化营销模式 - 国企通过工会福利采购、员工食堂菜品开发、消费帮扶平台等渠道促进荔枝销售 [2] - 粤海集团采用直播带货、线下展销等方式,单场直播有效带动高州农户增收 [5] - 商贸企业在商场超市开设"广东荔枝专区",电商平台设立专门销售板块 [2] 产业链延伸与文旅融合 - 旅控集团创新研发"荔枝冻""荔枝慕斯"等衍生食品,将荔枝与现代烹饪技艺结合 [6] - 推出"粤里红·荔枝原乡"党建研学线路,挖掘高州2000多年荔枝文化资源 [6] - 交通板块利用重点销区资源优势,在铁路客运站等场所设置宣传展示区 [2] 企业具体实践案例 - 省交通集团推动柏桥服务区销售50吨荔枝,全国布局跨省销售网络 [4] - 广晟控股通过节日慰问品采购和员工自费购买等方式履行国企担当 [4] - 粤海食品联合媒体举办专场直播,广南集团优化物流配送体系 [5]
2025年省级行业企业职业技能竞赛全面启动 竞赛项目覆盖七成行业门类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0 08:15
赛事规模与覆盖范围 - 2025年广东省将举办101项省级职业技能竞赛(124个竞赛项目),包括8项省级一类竞赛和93项省级二类竞赛 [1] - 赛事由104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主办或联合主办,覆盖全省14个地市 [1] - 竞赛项目涉及14个职业领域,覆盖国民经济行业门类的70%,包括传统制造业、新兴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 [1] - 竞赛项目既包含"电工""焊工"等传统工种,也包含"人工智能训练师""无人机驾驶员"等新职业工种 [1] 参赛资格与分组设置 - 参赛人员需为16周岁以上、法定退休年龄以内且在广东从事相应职业的人员(不含职业院校教职工) [1] - 技术参照等级为高级工的竞赛项目视情况增设学生组,允许院校学生参赛 [1] 奖励机制设计 - 对决赛排名在实际参赛总人数50%以内的选手核发相应职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 - 一类竞赛前4名(60人及以上)、前2名(40-59人)、第1名(20-39人)可晋升一级职业技能等级 [2] - 二类竞赛前2名(60人及以上)、第1名(20-59人)可晋升一级职业技能等级 [2] - 各主办单位设置金、银、铜牌和优胜奖或一二三等奖 [2] 产业对接与区域特色 - 竞赛项目紧密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先进制造、康养托育、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占比超过60% [3] - 珠海、江门、湛江等地市举办无人机、咖啡师、海洋经济等专项赛事,打造区域竞赛品牌 [3] - 通过"一赛一产业,一地一标杆"模式精准对接现代化产业建设需求 [3]
我省2025年高考落幕 超78万考生交出青春答卷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0 08:15
6月9日18时15分,交卷铃声响起,我省2025年高考落下帷幕,超78万考生交出青春答卷。据省教育考试 院消息,接下来将组织高考试卷的扫描、评卷,以及成绩发布、志愿填报、录取工作。 全省各个考点门口,结束高考的考生们被爱意环绕:狗狗出动接考,"旺旺"好运加成;鲜花拥抱齐上, 仪式感拉满。 经历了这场大考,考生们收获良多,他们为自身的进步而欣慰,为师生间温暖的关怀、同学间纯真的情 谊而感动,也为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意与帮助而心生暖意。 高考经历是珍贵礼物 "高考结果虽然是分数,但我们不能用分数来决定成败。"广州市执信中学一考生走出考场后表示,或许 未来并不总是美好,也会有很多不确定,但高三的经历让自己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能充满力量。 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张同学在被问及"一路走来最感谢谁"时,给出了"谢谢自己"的答案。在 模拟考试中,她表现得并不是特别理想。尽管受挫,但她却始终鼓励自己要有好心态,最终在高考中发 挥得不错,"心态的磨炼是高三给我的珍贵礼物。" "考试结束后,下午就会到珠海去玩!"6月9日中午,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考点一考生走出考场,开心地表 示自己在考试中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 ...
广东出台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指引 根据服务时长认证一至五星级志愿者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0 08:15
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指引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指引》推动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 [1] - 明确量化服务时长标准:普通案件25小时/件、重大疑难案件50小时/件、代拟法律文书8小时/件、线上评估2小时/案、线下活动按实际时间记录(每日不超过8小时) [1] - 建立星级评估机制:志愿服务时长100-1500小时对应一星级至五星级认证 [1] 招募与管理机制 - 招募形式多样化:法律援助机构可自行或委托高校、群团组织招募,采取公开/定向、面向个人/集体等形式 [1] - 数字化管理:通过全国性或省内志愿服务平台实现注册、记录、评价全流程可追溯 [2] - 退出机制:对违规志愿者依法取消资格以保障服务质量 [2] 志愿者权益保障 - 招募单位需提供必要工作条件,对高危或一年以上专项服务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
广东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 省内外贸检测认证一体化服务联盟成立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0 08:15
广东省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措施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17项具体工作举措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 涵盖优化市场准入服务 支持拓展内销市场 加强企业合规管理 支持企业品牌建设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等六个方面 [2] - 17项措施包括出口转内销产品强制性标准符合性自我声明 强制性产品认证绿色通道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绿色通道等市场准入便利化安排 [2] - 现场设置内外贸检测认证服务对接区 出口产品转内销服务区等对接交流平台 为企业提供面对面指导和答疑 [2] 检测认证行业现状 - 广东省共有认证机构376家 国家质检中心87个 省级质检站233个 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及总营业收入 获证组织及有效期内认证证书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2] - 全省获得CNAS认可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及实验室2786家 IECEE-CB国际互认体系国家认证机构3家 CB实验室110家 [4] - 粤港澳三地认证机构在农食产品 工业消费品等领域发放"湾区认证"证书135张 [6] 内外贸检测认证一体化服务 - 成立广东省内外贸检测认证一体化服务联盟 由16家权威检测认证机构组成 8家认证机构联合发布出口转内销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绿色通道服务承诺 [3] - 建立广东省检测认证服务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平台及服务资源库 收集发布内外贸产品技术标准 检测认证信息5000余条 [4] - 举办"内外贸检测认证知识大讲堂"公益培训58期 培训企业管理人员5.4万人次 [4] 认证服务成效 - 指导认证机构为160余家企业出口转内销产品出具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60余份 涉及家电 电子和玩具等16类产品 平均节省40%认证成本 缩短30%认证时间 [5] - 威凯海湾公司累计颁发500多张海湾地区能效证书 能效认定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两周内 降低企业年度确认成本200多万元人民币 [3] - 全省71家企业的102个产品通过"同线同标同质"第三方评价认定或自我声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