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临高:“阳光存折”兑现绿水青山
海南日报· 2025-09-14 01:20
项目概况 - 临高县博厚镇采用"光伏+生态修复"模式将114亩废弃矿坑塘改造为水面光伏电站 项目由海南汇渝新能源有限公司运营 共安装10070块光伏板[3] - 项目于2025年5月并网投运 总装机容量5.8兆瓦 总投资2000万元 预计5-6年可回收成本[4] - 项目年发电量达966.03万度 年总收入405万元[3][6] 技术特点 - 采用先进自动化控制系统 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根据光照强度 温度等环境因素自动调整发电功率[6] - 水面光伏板可减少水体蒸发 抑制藻类生长 促进水下生态恢复[4] - 利用矿坑水体作为天然冷却池 提升发电效率[4] 经济效益 - 相比彻底回填矿坑所需的1000万元治理费用 项目通过"光伏治污"实现生态效益替代[3][4] - 项目节省治理费用同时通过绿电销售获得收益 形成双赢局面[7] 生态效益 - 年节约标准煤2946.4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37吨 二氧化硫排放24吨[6] - 显著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 矿区从"生态伤疤"转变为"绿色资产"[3][4][6] 社会效益 - 项目带动当地就业 运营维护需要专业人员参与[5][6] - 安装防护围栏既保障设备安全 也为未来发展休闲旅游创造可能性[6]
渔旅深融解锁“吃海”新味
海南日报· 2025-09-14 01:20
行业发展趋势 - 休闲渔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推动传统渔业向体验经济转型 从卖渔获转向卖风景和卖体验[3] - 产业模式从单一捕捞发展为捕捞 体验 餐饮 销售一体化 打造吃喝玩乐住一站式服务[8] - 2023年上半年潭门镇接待游客84万人次 休闲渔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7] 企业投资与运营 - 海南成源实业投资300多万元改造海南最大休闲海钓船"琼琼海渔休00027" 保留罗盘等传统元素打造海上博物馆[4] - 采用"村集体+企业+渔民"运营模式 通过合作社形式组织渔民转型[7] - 排港村已发展12家渔家民宿 部分民宿在旅游旺季实现满房运营[5][6]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开发海钓 垂钓 船上烹鲜等体验项目 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渔家生活[3][6] - 民宿设计中融入渔船 贝壳等海洋元素 强化文化体验[6] - 计划推出民宿+休闲项目优惠套餐 并增加织补渔网 渔家菜等特色体验[7] 文化价值挖掘 - 利用更路簿文化 航海故事等千年海洋文化遗产增强产品吸引力[4][5] - 邀请老船长讲述潭门渔民航海故事 传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5] - 将渔港从渔业作业点转型为文旅消费点 打造活态渔乡文化载体[6][7] 就业与转型成效 - 政策引导下全镇已有500余名渔民实现转产转业转型[7] - 传统渔民通过经营民宿 休闲渔业等实现收入提升和生活改善[6][7] - 未来计划开发潜水等新项目 为渔民创造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8]
我省出台实施方案推进中国(海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海南日报· 2025-09-14 01:18
政策目标 - 到2030年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规模年均增长20% [1] - 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双向贸易流通格局 [1] - 打造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版图上的海南名片 [1] 战略布局 - 按照示范引领重点突破全域协同理念推进试验区建设 [1] - 建立全省统一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协调与资源共享机制 [1] - 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全岛协同发展格局 [1] 平台体系建设 - 建设省级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线下载体平台 [2] - 构建信息共享智能物流金融服务信用监管统计监测风险防控六大体系 [2] 重点发展领域 - 打造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消费中心 [2] - 建设中国—东南亚跨境电子商务航空物流通道 [2] - 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换货与维修业务 [2] 产业融合与生态建设 - 推动海南特色产业与跨境电子商务融合 [2] - 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会展生态和直播生态赋能体系 [2] - 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直播选品中心和服务中心 [2] 配套服务优化 - 优化跨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和通关便利化服务 [2] - 完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2] - 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服务体系 [2]
2025年海南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579项
海南日报· 2025-09-14 01:18
总体立项情况 - 202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579项 较去年增加99项 增长率20.63% [1] - 获得资助经费2.16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600万元 增长率27.06% [1] - 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创下历史新高 [1] 项目类型分布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1项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5项 重点项目5项 [1] - 面上项目84项 青年基金项目192项 地区基金项目286项 其他类别项目6项 [1] 主要机构表现 - 海南大学立项315项 占全省54.4% 同比增加63项 占增加数量的63.64% [1]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入驻单位立项94项 同比增加43项 增长84.31% [2] 高水平项目进展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和(B类)立项数量实现历史突破 [2] - 2025年获得重点项目5项 立项数量为历史最多 [2] - “十四五”期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和(B类)累计获得资助13项 较“十三五”期间的1项大幅增长 [2] 新兴力量贡献 - 河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作为依托单位首次获得立项 [2]
海南综合施策盘活存量用地资源 唤醒超19万亩“沉睡土地”
海南日报· 2025-09-14 01:18
土地处置规模与成效 - 海南全省累计处置闲置土地超19万亩 [1] - 文昌市昌洒镇月亮湾起步片区成功解决3宗地块共60.173亩文体娱乐用地历史遗留问题 [1] - 闲置土地加速转化为产业项目、民生工程和园区载体 [1] 企业项目投资进展 - 天运国际(海南)数智加工流通中心项目累计投资1.7亿元 主体工程完成70% 预计明年3月竣工 [2] - 海南龙栖湾发展置业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9.5亿元 拟建6栋楼 其中2栋主体已完工 [3] - 老城控股开发有限公司以1.9亿元摘得澄迈县福山镇125亩商服用地 [4] 政策创新与实施模式 - 万宁市探索"容积率漂移"模式 收回海岸带695亩闲置土地 通过等价值调整容积率实现资源优化 [5] - 儋州市通过专题协调会明确由市统筹资金迁移航标塔 保障项目开工 [2] - 乐东县将116.56亩用地从"住宿餐饮"调整为"商务金融"用途 企业补缴出让金后动工开发 [3] 土地用途调整案例 - 文昌市月亮湾起步片区文体娱乐用地配套市政道路 落地文化旅游项目 [1] - 澄迈县福山镇采用"土地+地上资产"打包招拍挂模式 解决96套回迁房权属分离问题 [4] - 海南龙栖湾项目因生态政策调整将原住宅餐饮用地改为文创项目 [3] 区域开发与产业影响 - 万宁市神州半岛6宗地块因海岸带管控政策闲置 通过容积率漂移实现生态保护与开发平衡 [5] - 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项目迁移航标塔后顺利开工 破解基础设施障碍 [2] - 澄迈县福山镇项目依托高速路口和咖啡产业聚集地优势 开发文旅融合项目 [4]
音乐剧《大江东去》海口首演
海南日报· 2025-09-14 01:13
演出活动 - 海南省演艺集团引进中国东方歌舞团出演音乐剧《大江东去》于9月13日晚在海南省歌舞剧院上演 [2] - 该剧以宋代文豪苏东坡黄州蜕变历程为核心内容 采用现代舞台艺术与宋代美学创新融合的呈现方式 [2] - 演出为椰城观众提供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体验 [2] 媒体报道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茂对演出活动进行了现场摄影记录 [3]
海师1926名实习生赴多市县顶岗支教
海南日报· 2025-09-14 01:13
项目规模与参与情况 - 海南师范大学派出1926位实习生和39位驻点指导老师分赴18个市县实习 [1] - 支教团队覆盖13个学院44个班级全专业 前往146所乡镇中学顶岗支教 [1] - 包含11个学科440名顶岗支教实习生 置换11个市县220名乡镇教师接受培训 [1] 项目背景与历史成效 - 顶岗支教属于海南省"双五百"人才工程项目 旨在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 - 项目目标为提高市县基础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 - 自2006年以来累计1.5万余名师范生参与 置换6800余名乡镇教师回炉深造 [1]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开考
海南日报· 2025-09-14 01:03
考试基本情况 -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于9月13日开考 [1] - 海南省设海口 三亚 儋州3个考区4个考点 [1] - 全省有近万名考生报名参加考试 持续保持高位 [1] 考试组织安排 - 省委副书记 政法委书记杨晋柏在海口考区海南职业技术学院考点巡考 [1] - 实地检查考场秩序 考务组织 安全保障等工作 [1] - 要求加强组织领导 压实工作责任 周密细致做好考务工作 [1] - 强调严肃考风考纪 强化技防人防 守好考试公平底线 [1] - 要求做好暖心服务 强化应急保障 营造良好考试环境 [1] 考试时间安排 - 客观题考试成绩将于9月19日公布 [1] - 客观题成绩合格人员和上年度保留有效成绩人员可于9月19日至23日确认参加主观题考试 [1] - 主观题考试将于10月12日举行 [1]
黎锦龙被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
海南日报· 2025-09-13 01:35
图/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达延 文/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瑶 9月12日,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向中国国家版本馆捐赠手工黎锦龙被仪式在北京举行。当天捐赠入藏 的手工黎锦龙被,采用传统黎锦工艺纯手工制作,汇聚纺、染、织、绣四大技艺精华,被面为五龙戏珠、双 貔貅、喜上眉梢等吉祥图案,生动展现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图为仪式开始前 工作人员在整理龙被。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新政实施以来
海南日报· 2025-09-13 01:35
政策实施成效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新政自2020年7月1日实施以来累计监管免税购物金额超2000亿元[1][2] - 免税购物人数达3000万人次 免税购物件数达2.47亿件[2] - 离岛旅客年度免税购物额度由3万元提升至10万元 并取消单件商品免税限额[2] 政策创新内容 - 免税商品种类新增电子消费产品等7类消费者青睐商品[2] - 推出邮寄送达 岛内居民返岛提取 "即购即提"和"担保即提"等多种便捷提货方式[2] - 海关实施"集中+自动"审单模式改革 审单效率提升60% 物流周转效率提升一倍[3] 产业协同发展 - 免税企业积极布局"首店 首发 首秀"经济 引入众多国际知名品牌[2] - 推动离岛免税政策与海南文化 体育 旅游 展览等领域深度融合[2] - 三亚国际免税城引进酒类 电子产品等新品牌 加快热门商品补货速度[2] 市场活力表现 - 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使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旅游旺季企业备货与物流压力大幅增加[3] - 通过演唱会等大型商业活动促销引流 免税产业链条不断延长[2] - 海关推进智慧海关建设 实现免税品"即到即报即审即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