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搜索文档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
央视网· 2025-10-05 07:03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5日14时20分在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北纬40.40度,东 经77.11度)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 ...
流“金”沃野奏响丰收曲 科技赋能让希望的田野更添“智慧”
央视网· 2025-10-05 06:57
央视网消息:秋收时节,湖北各地正在有序进行水稻收割作业,机收率超98%。 河南社旗:80万亩玉米抢收烘干忙 连日阴雨过后,近日,河南南阳社旗县迎来短暂晴天。当地抓住关键窗口期,对玉米抢收、烘干。 在南阳社旗县大冯营镇张腰庄村的一处玉米地,收割机正穿梭忙碌。履带碾过湿润的田垄,玉米棒被快速收割、脱粒,顺着传送带落入车 斗,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玉米香。 而在大冯营镇韩营村,3台履带式收割机一字排开,饱满的玉米粒通过输送筒源源不断地"流"入等候的运输车内。 在襄阳南漳县,这里的38.4万亩水稻到了收获的关键时期。受降雨影响,部分稻田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抢 收。为了积极响应农户需求,当地农业部门组织2000多台收割机、190多台套谷物烘干机集中抢收烘干、增收减损,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在荆州公安县,106.5万亩中稻迎来收割"黄金期"。刚从田间收割的湿稻谷被及时转运至粮食烘干基地,自动化传送带将湿稻谷送入烘干 设备,温度、湿度、烘干进度等数据实时更新。 9月以来,湖北省已派出25支农机服务队、调度收割机5万台、植保无人机5000架,服务秋收秋播。今年,全省中晚稻收购量预计达200亿 斤。 社旗 ...
红色游、文化游、“沉浸游”……全国各地节日氛围浓 多场景尽享文旅“盛宴”
央视网· 2025-10-05 06:50
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假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在安徽合肥,重新开放后的渡江战役纪念馆成为众多游客的出行选择。 在采用声光电技术再现的战斗场景前,现场观众驻足凝视,通过这些生动的展示感受当年参加渡江战役先烈们的大无畏精神。 今年8月,闭馆改造近两个月的渡江战役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馆内更新了超过150套设备,通过"光影沉浸叙事+AR观景技术"展现人民解 放军在巢湖练兵的细节,运用全幕光影剧场再现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恢弘场面,为观众带来更立体丰富的参观体验。国庆中秋假期,纪念 馆每天接待游客达8000人。 新疆双河:节日氛围渐浓 多亮点丰富假期生活 在新疆双河市,大批大学生假期里走进双河市红星耀双河陈列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这两天,五百多名大学生在假日期间来到红星耀双河陈列馆,进行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听着感人戍边故事,让他们深刻体会 到"边疆无小事,事事关国防"的责任与担当。 为保障国庆期间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双河市提前部署、多方联动,守护游客出行安全。据当地文旅部门统计,假期前三天双河市景区接待 游客总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陕西:推出特色活动 解锁出游新体验 这个假期,陕西各地热闹非凡,以科技赋能历史、以 ...
“一张票玩转一座城” 小票根如何成为激活城市消费的“金钥匙”
央视网· 2025-10-05 06:36
长三角地区文旅消费促进策略 - 通过“一票多玩”和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拉动餐饮住宿等相关消费 将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实现引客来 留客住 促客消费的良性循环 [1] - 安徽黄山推出“票根经济” 游客凭高铁票或飞机票可享受当地消费优惠 [3] 凭餐饮住宿购物发票可享受西溪南 大灵山等景区门票八折以上优惠 实现一张票玩转一座城 [7] - 常州某景区全新打造灵宠乐园 设有二十大主题场景和200多场沉浸式演出及主题夜游活动 [11] 文旅促销活动成效 - 安徽黄山屯溪河街假期期间通过“票根经济”活动 街区客流较平时增加1至1.5倍 各类业态销售额均有50%以上提升 [9] - 江苏常州某景区在文旅消费券带动下 预计假期客流同比增长20%到30% 景区内酒店一房难求 [11] - 常州景区通过网上预订门票及酒店套餐提供立减100元或200元等优惠 预计假期二次消费将有10%到15%涨幅 [13] 游客消费行为与体验 - 游客在黄山住宿享受九折优惠 并购买三天两晚行程权益包进行深度游 认为性价比高 [5] - 黄山屯溪河街汇集餐饮店 特产店 文创店等各类业态 游客可凭交通票证体验当地特色徽菜 [3]
北京: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全市公园纳客738.29万人次
央视网· 2025-10-05 06:23
央视网消息:据"首都园林绿化"官微消息,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北京市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738.29万 人次。10月4日当天,北京市公园纳客万214.44万人次,其中22.48万人进入天坛公园游览,颐和园迎来 了19.73万游客游园,圆明园遗址公园接待游客量也达到12.40万人次。 ...
“文旅+”激发乡村活力 古村+美食+美景让“村趣”无限引客来
央视网· 2025-10-05 06:17
在吉林延边光东村,金黄的稻田迎来收割季。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作业,与此同时,造型别致的稻田小火车缓缓穿行于稻浪间,低空缆车将 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独特的游玩项目让游客们沉浸式感受乡村魅力。假期期间,光东村每日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乡村民宿更是火爆,截至10 月7日的客房均已提前订满。 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假期,各地富有特色的乡村凭借独具一格的自然风情,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出行新选择。下面我们就去吉林和广西 看看。 十月,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褪去绿装,游客们在金色胡杨林下,摆起各种姿势拍照打卡,记录美好瞬间。广州游客惊讶大漠美景,她表 示,这是第一次看胡杨林这种景色,被惊艳到了,看到远处那些胡杨林就是特别黄、特别高,就是特别新奇。 据统计,自国庆中秋假期开始以来,胡杨林景区每天游客接待量超过1万人次,随着叶片颜色逐渐转黄,预计游客高峰期将在10号到15号 之间。今年,额济纳旗进一步完善胡杨林景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推出观光小火车特色文旅项目,为游客打造多样化、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黑龙江伊春:"五花山"秋景进入最佳观赏期 国庆中秋假期,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岔山村迎来大批游客。人们漫步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既能欣赏古树古宅 ...
广西玉林发生5车追尾事故致2死3伤,警方通报
央视网· 2025-10-05 06:16
央视网消息:据兴业公安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5日,广西玉林兴业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10月4日19 时许,深南高速兴业县路段发生一起5车追尾的交通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我局 组织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处置和疏导交通,协助120及时将伤者送医救治。事发路段已于当晚恢复通行。 目前,伤员救治、事故调查、善后处置等工作正有序进行中。 ...
看升旗、打卡大花篮 天安门广场掀参观热 民警坚守岗位提供“暖”服务
央视网· 2025-10-05 06:10
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北京天安门广场迎来大批游客。首都公安机关执勤民警坚守岗位,保障广场区域游览秩序。 游客称:"太实用了,我们是一早过来的,给孩子穿的衣服也多,现在中午正好天气也热了,然后我们想换个衣服确实没地儿换,有一个 这个空间确实挺方便的。" 假期前三天,"便民服务车"已协助找回走散人员40余人,成功归还捡拾60余张身份证,累计服务游客4万人次。 便民服务车上还单独开辟出一个小空间作为临时母婴室来使用,还有儿童绘本以及指路的彩虹条和一些便民小书签。今年,根据民警们细 心的观察,车内新增了小零食,特别是糖果,能够起到对小朋友的安抚作用。 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巾帼服务队民警朵兰称:"这是我们专门设置的一个尿布台,这上面可以换尿布,包括这些车窗都是从外面 看不到里面的,还有窗帘可以拉上。" 双节期间,面对骤增的客流压力,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全员上岗,24小时轮流值守。记者看到,广场出入口、核心观景区等地都 增加了巡逻力量,干警正引导游客有序快速通行。 在强化秩序维护确保安全的同时,相关部门在广场东侧特别设置了便民服务车,配备热水和空调,提供法治宣传、失物招领、走失寻人、 健康救助等服务。 ...
数字“勾勒”假期第五日交通热力图 公路方面将出现第二个出行小高峰
央视网· 2025-10-05 05:57
假期出行总体情况 - 国庆中秋假期第五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5万人次,计划加开列车927列[3] - 全国水路预计发送旅客170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68%[6] - 全国民航预计运输旅客235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0.6%,预计保障航班18066班,航班正常率90%[8] 公路出行情况 - 临近中秋节,公路出现假期第二个出行小高峰,出行以短途为主[1][4] - 9至12时出行相对集中,11时左右达到假期出行最高峰[4] - 预计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为6200多万辆[4] 台风对交通的影响 - 受台风"麦德姆"影响,部分列车运行受到影响[1] - 国铁南宁局计划对部分普速列车、动车采取停运措施[3] - 国铁广州局根据降雨影响范围,将对部分列车采取调整运行区段、停运等措施[3]
机械化、绿色有机、稳供应……金秋“丰”景筑牢民生根基 守护“烟火气”
央视网· 2025-10-05 05:50
陕西:朱鹮伴稻飞 18万亩有机水稻迎丰收 1981年,我国鸟类学家在陕西秦岭南麓的汉中洋县境内,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当地为了保护朱鹮,坚持农业种植不施化 肥、不打农药。40多年来,随着朱鹮数量的增长,当地的有机水稻也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央视网消息:眼下,辽宁大连金普新区的各个玉米种植地陆续迎来收获期,一台台大型农机驰骋田间,有序开展收割作业。 间,摘穗、剥皮、装车一气呵成,秸秆同步粉碎就地还田。 在大连金普新区的登沙河街道的一处规模化种植基地里,2200亩玉米全面开镰收割,配备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大型收割机轰鸣作响、穿梭田 从搭载北斗导航的拖拉机精准作业,到新式条耕播种机保护性耕种,再到植保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金普新区持续探索农业机械化升级, 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九成,现代农业装备的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近年来,金普新区积极培育骨干农机合作社,基本形成"统一调度、全程服务"的运营模式。农忙时节,农机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监测平台 统筹调配农机具,实现"哪里需要哪里到"的高效作业。 四川蓬安:瓜果蔬菜上市忙 做好保障稳供应 国庆假期,四川南充通过筑牢蔬菜基地生产防线、强化农贸市场监管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