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美媒:柯克遇刺案,美国FBI调查相关Steam玩家群组
环球时报· 2025-09-16 11:40
调查范围 - 美国执法机构扩大对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遇刺案的调查范围,重点排查嫌疑人泰勒·罗宾森是否为单独行动,是否存在共犯以及知情不报者 [1][3] - 调查范围扩展至犹他州本地学生团体、Steam游戏平台上的一些玩家群组,以及一个名为"盐湖城武装酷儿"的民间组织 [3] - 调查人员正在分析案发前后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可疑帖文 [3] 案件细节与嫌疑人背景 - 22岁的嫌疑人泰勒·罗宾森被指涉嫌于9月10日在犹他州一所大学开枪打死柯克,潜逃33小时后被警方逮捕 [3] - 调查人员审查罗宾森与其同居伴侣的关系是否构成作案动机,该伴侣是一名跨性别人士,正在经历从男性到女性的性别转换 [3] - 遇刺的柯克是保守派非营利性组织"美国转折点"的联合创始人,生前长期对青少年使用激素变性以及跨性别运动员参加女子体育比赛等议题提出批评意见 [4] 关联组织与证据 - 名为"盐湖城武装酷儿"的民间组织声称其支持跨性别人士,标识为两枚步枪子弹,与击中柯克的子弹型号相似 [3] - 该组织去年9月曾与当地学生团体为大学生举办名为"酷儿抵抗"的讲座,宣传海报上包含一名手持AK-47步枪的女性图案 [3] - 社交媒体上发现可疑帖文,一名用户于9月9日发文称希望有人能让柯克消失并假设明天会发生大事,枪击发生后该用户又称与事件无关 [3]
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成果中的这些词亮了!
环球时报· 2025-09-16 11:01
会谈概况与核心成果 - 中美两国最高层级经贸团队于9月14日至15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面对面沟通,这是继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之后的第四场会谈 [2][3] - 会谈后中方发表了成果文件,双方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沟通,并就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4][8] - 中方在会谈中明确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海外中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9] 关键议题:TikTok与投资障碍 - 针对TikTok问题,中方明确将依法依规开展技术出口审批,并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支持企业在符合市场原则基础上开展平等商业谈判 [10] - 中方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强调市场问题回归市场,法律问题依照法律 [13][16] - 双方在TikTok、投资障碍等敏感议题上直接摊开讨论,体现了建设性沟通的态度 [7][25] 战略意义与全球影响 - 选择马德里作为会谈地点凸显了欧洲的桥梁作用,反映了中国与欧洲互动不断加深,以及中国在全球朋友圈里的灵活运用 [5][6] - 中美关系被视为“世界的事”,此次会谈在全球渴望确定性和稳定性的时刻,向全球释放了一剂“稳定剂”,避免了全球股市动荡、能源价格暴涨等潜在冲击 [22][23] - 中国通过主动出击和对话推动问题解决,展现了超大规模市场的底气、完整产业链的实力和制度稳定性的保障 [26][27] 中方立场与谈判策略 - 中方展现出战略定力和制度自信,面对分歧不是绕开或妥协,而是旗帜鲜明亮出原则,再在原则之下寻找合作空间 [14][16][17] - 中方强调“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指出过去几年美国通胀飙升、部分中国企业订单受阻、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多、全球供应链震荡等双输局面 [18][19] - 中国在会谈期间同时处理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多条外交线,展现了卓越的统筹调度和同时推进的能力 [20][21]
世行报告:中国人30年消费增长超7倍
环球时报· 2025-09-16 03:14
世界银行12日发布研究报告称,1990年至2020年间,中国普通民众日均消费水平增长超过7倍,大幅高 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1.3倍的平均增长水平。这一显著增长推动中国近十亿人口摆脱贫困,这一数字 接近美国当前人口的3倍,成为现代世界史上短时间内最大规模的人口向上流动案例。 报告称,在相同初始收入水平下,美国、法国和德国实现类似规模收入增长耗时约100年,英国更是用 了170年,而中国仅用了30年。这一对比凸显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非凡特性。 研究采用世行贫困与不平等平台(PIP)的家庭调查数据,覆盖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约占98%的人 口。报告称,中国作为全球人口大国,其经济地位的提升尤为显著。尽管人口占全球比例从1990年的 21%略降至2020年的18%,但人均收入占全球人均收入的比例从17%大幅上升至77%,增幅超过4.5倍。 这一变化使中国在全球收入格局中的影响力与其人口规模更为匹配。 与人口规模相近的地区相比,中国表现尤为突出。2020年,印度和非洲大陆的人口全球占比均为18%, 与中国接近,且1990年时这两地的人均收入水平还高于中国。然而30年来,非洲的人均收入占比出现下 降,印度仅实现温和增长 ...
无人机事件持续发酵,俄媒体质疑欧洲做局,波兰同意北约军队进驻
环球时报· 2025-09-15 23:01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 - 波兰和罗马尼亚报告俄罗斯无人机进入其领空 罗马尼亚外交部召见俄罗斯大使提出抗议[1][3] - 波兰总统同意北约成员国军队在波兰领土驻扎 作为北约东部哨兵军事行动组成部分[1][4] - 俄罗斯驻罗马尼亚大使利帕耶夫表示罗马尼亚的指控毫无根据 认为这是基辅政权的蓄意挑衅[1][3] 北约军事部署加强 - 东部哨兵行动包括丹麦两架F-16战斗机和一艘防空护卫舰 法国三架阵风战斗机 德国四架台风战斗机[5] - 捷克将派数架攻击直升机至波兰境内 荷兰计划提供两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5] - 北约成员国还计划向波兰和立陶宛增派地面部队[5] 国际反应与外交博弈 - 英国政府由于俄罗斯前所未有地侵犯北约领空召见俄罗斯大使 与波兰罗马尼亚乌克兰及北约盟国团结一致[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俄方入侵罗马尼亚领空再次公然侵犯了欧盟主权 正与成员国合作保护欧盟领土[3] - 爱沙尼亚总理欢迎东部哨兵行动 呼吁北约联合采购武器并没收被冻结的2000亿欧元俄罗斯资产资助乌克兰重建[4] 俄罗斯立场与反制措施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北约实际上参与了这场战争 向乌克兰提供直接和间接支持[1][7] - 俄罗斯国防部提议与波兰进行磋商讨论无人机问题 但华沙方面5天未作出回应[4] -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举行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 包括美国土耳其和匈牙利三个北约成员国在内的23国代表观摩演习[9] 联盟内部动态分析 - 波兰《选举报》批评美国迄今缺乏军事回应 德国《南德意志报》认为北约尚未做好应对冲突准备[6] - 欧洲外交官将华盛顿对无人机事件的初步反应描述为犹豫不决和几乎一片沉默[8] - 德国慕尼黑联邦国防军大学教授表示北约缺乏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措施的政治意愿 美国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克制[8]
抱团发声反对暴行,呼吁追究以方罪责,卡塔尔召开紧急峰会谴责以色列
环球时报· 2025-09-15 23:01
峰会核心内容 - 卡塔尔于15日组织召开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讨论以色列对多哈的袭击,伊朗、埃及、土耳其等国领导人出席 [1] - 峰会旨在审议谴责“以色列侵略行为”的决议草案,展现海湾国家团结并向以色列施压 [1] - 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在开幕致辞中强烈谴责以色列针对卡塔尔的“懦弱的恐怖行动”以及对加沙的种族灭绝行为 [3] 峰会决议草案要点 - 决议草案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为懦弱、非法且野蛮,并批评其持续的敌对行为,包括种族灭绝、制造饥荒和围困 [3] - 草案警告以色列的行为可能危及其与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关系正常化的现有和未来协议 [3] - 草案呼吁国际社会明确谴责以色列并采取有效的威慑措施,指出国际社会缺乏问责使其肆无忌惮 [4]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影响 - 以色列对多哈的空袭造成5名巴勒斯坦人和1名卡塔尔安全部队人员遇难,使以色列与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产生新的裂痕 [3][5] -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呼吁伊斯兰国家断绝与以色列的关系并保持团结 [5] - 阿联酋作为根据《亚伯拉罕协议》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国家,已召见以色列副大使谴责袭击行为,双方关系陷入未知境地 [5] 美国的外交活动与立场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于14日至16日访问以色列,与内塔尼亚胡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会谈,内塔尼亚胡称此访表明美国与以色列站在一起 [6]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卡塔尔是美国的“伟大盟友”,以色列必须非常小心处理与卡塔尔的关系,但同时表示以色列必须对哈马斯采取行动 [7] - 鲁比奥计划于16日访问卡塔尔,讨论以色列的行为 [8] 国际社会反应与动态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将于16日就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举行紧急辩论,应伊斯兰合作组织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请求 [9] - 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纽约宣言》,概述实现“两国方案”步骤并呼吁各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美国和以色列投票反对 [9] - 法国和沙特将于9月22日在联合国主持巴勒斯坦问题高级别国际会议,法国和加拿大等几个西方国家计划于本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9]
韩媒:韩国MZ世代崇尚“悦己消费”
环球时报· 2025-09-15 22:56
IP联名营销趋势 - 韩国辛拉面品牌与网飞动画电影《K-POP:猎魔女团》推出联名产品后股价呈现上涨趋势 [1] - IP联名营销成为拓宽消费群体的重要手段 尤其吸引MZ世代(1980-2000年出生者)消费者 [1] - 消费者为情绪价值埋单的倾向明显 对喜爱的IP联名产品愿意支付溢价 即便非必需品也积极购买 [1] 行业应用案例 - 美妆行业频繁采用IP联名策略 例如家用美容仪品牌携手三丽鸥角色美乐蒂推出联名产品 累计销量达400万台 其中海外销量超过200万台 [2] - 健康美妆集合店首次以全公司为单位开展IP联名 推出三丽鸥美黑系列玩偶及联名款产品 显示营销策略从简单合作升级为平台化深度合作 [2] 营销效果与局限性 - IP联名能在短期内显著提升品牌热度与产品销量 谷歌趋势显示"韩国食物"搜索量在动画电影上线后飙升 [1] - 该策略对注重性价比的消费群体吸引力有限 过度依赖联名而忽视产品质量会导致热度难以持续 [2] - 长期竞争力需依靠产品质量与创新方案的有效结合 而非单纯依赖IP联名效应 [2]
法媒:法国评级下调,政治失衡是主因
环球时报· 2025-09-15 22:55
然而,经济学家马修·普兰认为,该评级下调虽为负面信号,但并不意味着灾难。事实上,这一变化早 已在市场预期之中,其他评级机构可能也会跟进。尽管评级下降,法国的信用状况仍然相对稳固,类似 于从"优秀"降至"良好"。相比于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法国的信用评级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更为重要的 是,这一变化表明,评级机构的担忧程度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尽管法国的借贷利率与意大利相当,但 意大利的信用评级明显低于法国。因此,这一评级调整不会对法国经济产生剧烈的影响。 法国《解放报》 9 月 14 日文章,原题:惠誉下调法国评级:实际上,我们不是处于经济危机,而是处于 政治危机 美国评级机构惠誉于9月12日晚间宣布,将法国的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此前,法国 被认为属于违约风险"非常低"的国家,但这一更新将其归入"低风险"组别。这一评级调整引发了政界广 泛关注,尤其是法国前总理弗朗索瓦·贝鲁、国民议会财政委员会主席埃里克·科克雷尔和内政部长布鲁 诺·勒泰约等人纷纷表达了担忧。 普兰表示,将法国与2010年的希腊进行类比并不恰当。当时的希腊已经无法为自身经济提供融资。而法 国仍是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远未陷入类似窘境。相比 ...
狂揽13奖,《片厂风云》闪耀艾美奖
环球时报· 2025-09-15 22:55
新生娱乐平台创造历史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董铭】第77届黄金时段艾美奖14日举行颁奖典礼,最终《匹兹堡医护前线》《片 厂风云》和《混沌少年时》分别在最佳剧情、最佳喜剧和最佳限定剧类别中笑到最后。 在最佳剧情类别中,今年新开剧集《匹兹堡医护前线》荣获包括最佳剧集、最佳男主角(诺亚·怀尔) 和最佳女配角(凯瑟琳·拉纳萨)等多个奖项。该剧展现了美国匹兹堡一家医院医护人员的日常,挖掘 个人生涯和危重病人的护理等问题,同时检视当今美国医疗体系所面临的挑战,第一季开播便大获好 评。 科尔伯特成了当晚焦点 此外,女星汉娜·爱宾德凭借《绝望写手》领取最佳女配角奖(喜剧类)时,忍不住在台上发表政治立 场:"去你的吧ICE(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解放巴勒斯坦!"在后台接受采访时,爱宾德解释了为 什么自己如此关心加沙局势:"我有朋友在那里,为孕妇和孩子提供人道援助。我抵制那些参与对巴勒 斯坦人民种族灭绝和种族隔离的以色列电影机构,不会和他们合作的。" 除了获奖剧集,著名喜剧人和脱口秀明星斯蒂芬·科尔伯特也成了当晚聚光灯的焦点。两个月前美国哥 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突然宣布取消其当家节目《斯蒂芬·科尔伯特晚间秀(扣扣熊晚间秀)》 ...
美联储降息预期攀升,发达经济体趋向谨慎,全球市场迈入“超级央行周”
环球时报· 2025-09-15 22:55
全球央行利率决议 - 全球市场迎来超级央行周 美国 英国 日本 加拿大等多个主要经济体央行将陆续公布最新利率决议 全球十大交易货币中半数货币的政策走向将被决定 全球五分之二经济体的利率政策将被调整或重新确认[1] - 美联储预计将降息 市场关注降息幅度是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 当前利率区间为4.25%-4.5%[2] - 英国央行可能维持利率不变 日本央行继续保持紧缩路径 加拿大央行预计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5% 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可能更趋谨慎[2] 美联储政策困境 - 美联储面临双重使命困境 美国政府关税措施预计将抑制经济增长同时推高消费价格 使美联储在促进充分就业与维持低通胀之间陷入两难[3] - 美联储正经历剧烈人事变动 美国政府要求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这可能破坏全球市场对美联储的信任[3] - 劳动力市场基础比此前认为的更为脆弱 在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内 美国非农就业岗位新增总数较此前发布数值大幅下降91.1万个[4] 市场影响与预期 - 市场押注美联储降息概率超过90% 美股上周表现优异 美联储是否降息将决定当前涨势能否维持[5] - 疲软的经济报告引发担忧 劳动力市场可能陷入更深层次放缓 进而威胁消费者支出与经济增长[4] - 美国通胀整体仍在可控范围 但劳动力市场降温 这一组合信号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开启降息周期的预期[6]
法媒: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倾听
环球时报· 2025-09-15 22:55
法国《解放报》 9 月 11 日文章,原题:心理健康: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倾听 亚当·雷恩来自加州,曾是 一个每天都会与人工智能ChatGPT 交流的少年。直到2023年8月中旬,在与ChatGPT进行最后一次对话 后,他自杀了。在他去世后,家人发现了他与ChatGPT令人不寒而栗的对话记录:这位年轻人向 ChatGPT倾诉了心中的"黑暗想法",表达了自己的不快和绝望,而正是这些情绪最终让他产生了自杀的 念头。 如果将人工智能视为一个"超级搜索引擎",能够根据用户情况个性化地给出合理建议,它就是强大的心 理咨询工具。然而,如果人工智能只是倾听用户的情感,那么它会带来巨大风险。与人类不同,机器并 不会质疑和反思用户的言辞。虽然人工智能会给出不同的假设并提示答案潜在的不确定性,但这种"不 确定"并非源于质疑,而仅仅是基于计算得出的最有可能的答案。然而,质疑和反思在人类的倾听中至 关重要。 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人工智能在倾听中的有害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举个例子,可以在与心理健康相关的 人工智能应用上加入提醒信息,比如:"如果您觉得有需要,请寻求真人的倾听,我既不是朋友,也无 法提供专业治疗。以下是寻求专业服务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