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i游戏机

搜索文档
中泰资管天团 | 郑日:情绪强烈且易逝,如何理解新消费和情绪消费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14 11:33
情绪消费的定义与背景 - 情绪消费指重视精神满足感的消费行为,常见于年轻人和单身者,他们更愿意通过消费建立情感关联 [6] - 日本"情感消费"兴起于高龄化、低结婚率的社会背景,消费者倾向于为内心愉悦和个性彰显付费 [6] - 2024年取悦自己、彰显个性的消费动机占比相比2021年明显提升 [1] 情绪消费的产业表现 - 复杂情绪需求催生多巴胺商品、健康养生、游戏/动漫、社交/宠物、粉丝经济等产业 [4] - 日本泡沫经济后三类典型机会:百元店业态(大创门店从1995年300家增至2023年5300家)、宠物经济(市场规模从1994年5000亿日元增至2022年1.7万亿日元)、虚拟偶像经济(初音未来衍生品年销售额超100亿日元) [9] - 欧美金融危机期间出现口红效应(欧莱雅大众线增长)、宅经济(任天堂Wii销量爆发,2008财年净利润增8.8%)、宠物情感需求(VCA Antech营收增9%) [10] 情绪消费的延续性机制 - 核心情绪需求长期存在但载体迭代,如星巴克第三空间→扭蛋→集卡→Wii→泡泡玛特 [13] - 延长生命周期因子包括成瘾性设计、社交货币属性、文化符号沉淀,缩短因子包括技术替代、低壁垒模仿、政策监管 [14] - 投资需锚定"低成本高溢价+强社交属性+技术适配"铁三角,企业需从产品供应商转型为情感操作系统 [14] 情绪消费的同质化挑战 - 同质化源于文化符号套用、低技术门槛模仿、社交媒体模板化引导(如小红书"精致生活"叙事) [16] - 避免同质化需构建情绪价值链闭环壁垒,包括情感技术、文化基因绑定、动态社交生态三维防御体系 [16] - 行业需关注企业定义新情绪价值范式的能力,而非单纯产品形态模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