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PF)
icon
搜索文档
Cell子刊:薯条汉堡等超加工食品,影响男性生殖及心血管代谢健康
生物世界· 2025-08-29 04:29
超加工食品对男性健康影响的研究发现 - 超加工食品消费量在全球范围内显著上升 其定义为经过工业加工且由高度转化、衍生或合成成分组成的食品 含有与不良代谢健康相关的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包括饱和脂肪、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高能量配方[2] - 超加工食品可能含有增塑剂等污染物 如邻苯二甲酸酯 这些污染物可能在加工或包装过程中渗入 食用后尿液中的邻苯二甲酸酯水平会升高 可能通过干扰内分泌激素而损害代谢和生殖功能[2] 研究背景与现状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男性精子数量减少了约60% 精液质量下降的疑似因素包括体重增加趋势、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量增加以及工业源头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暴露[6] - 超加工食品消费量增加与男性精液质量下降同步发生 但此前尚不清楚其是否在生育趋势恶化中发挥直接作用[6] - 此前很少有随机对照研究考察超加工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且未说明负面影响是仅因能量摄入增加还是与超加工食品固有有害特性共同作用所致[6] 研究设计与方法 - 哥本哈根大学研究团队于2025年8月28日在Cell Metabolism发表研究 采用严格控制的2×2交叉设计营养试验[3][6] - 研究测试超加工食品是否损害生殖和代谢健康 以及热量摄入过多是否会进一步加重这种损害[6] 核心研究发现 - 超加工饮食导致体重增加及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LDL:HDL)升高 此现象与热量负荷无关[7] - 参与能量代谢和精子生成的多种激素水平受影响 包括GDF15和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降低[7][8] - 精子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表现为总活力减少[7] - 超加工饮食后血浆中锂水平下降(与情绪障碍、认知衰退及阿尔茨海默病相关) 血清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cxMINP水平呈升高趋势[7][8] - 研究证实无论热量是否过量 超加工食品摄入均对心血管代谢与生殖健康产生危害[4][10]
Nature头条:超加工食品让减肥更加困难,还会影响心血管代谢健康
生物世界· 2025-08-05 04:15
全球超加工食品消费现状 - 全球有30亿人超重或肥胖,超加工食品(UPF)可获取性和消费量增加是重要诱因 [2] - 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高与肥胖、心血管代谢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2] - WHO及多国饮食指南建议减少超加工食品摄入 [2] 超加工食品对减肥的影响机制 - 遵循健康饮食指南时,超加工食品仍会阻碍减肥效果,而最低程度加工食品(MPF)可提升减肥效率 [3][11] - 超加工食品饮食阶段参与者平均减重0.88公斤,MPF饮食阶段平均减重1.84公斤 [11] - MPF饮食显著改善心血管代谢指标(脂肪总量、体脂率、内脏脂肪及甘油三酯下降),UPF饮食无此效果 [11] 超加工食品的工业特征与健康风险 - 超加工食品通过食品提取物与添加剂结合生产,具有低价、高利润、易获取特性 [9] - 加工过程中质地结构变化可能导致进食速度加快、饱腹感延迟,增加热量摄入 [14] - 添加剂和热处理可能破坏肠道微生物群并引发炎症,包装营养信息存在误导性 [14] 研究设计与政策意义 - 伦敦大学学院随机交叉试验首次在真实世界验证加工程度对健康的影响,样本为55名BMI 25-40的成年人 [6][10] - 食品加工应被视为独立政策维度,仅调整营养配方无法抵消加工手段的负面生理影响 [14] - 超加工食品设计具有"成瘾性"(高能量密度、鲜美口感),导致摄入量系统性增加 [14] 社会经济影响 - 超加工食品易获取性对低收入群体影响更大,加剧饮食健康与社会经济不平等 [10] - 食品环境设计导致不健康饮食选择,非消费者意愿驱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