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ake光学膜

搜索文档
由厚到薄!三利谱从“一无所有”到“自主可控”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8:15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偏光片市场曾几乎全部依赖日韩进口 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是行业常态[2] - 本世纪初本土企业合计市占率不足3% 呈现"缺芯少屏"窘境[3] - 如今三利谱与另外两家国内企业合计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 实现从"一无所有"到"自主可控"的逆袭[2] 公司技术突破 - 2007年成立时面临无技术 无设备 无人才的困境 从实验室开始自主研发[3] - 2010年建成国内第一条宽幅TFT偏光片生产线 成本仅为日本方案的1/7[4] - 2022年成功开发全球首款35微米超薄偏光片 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局部领先的跨越[7] - 偏光片厚度从200微米逐步降低至69微米再到35微米 满足折叠屏 VR眼镜 车载显示等新兴领域需求[6] 产业链整合成果 - 2018年起向上游延伸 主动扶持国内供应商联合攻关材料技术[5] - 原材料国产化率已超50% 明年预计达到80% 成本还能再降15%至20%[6] - 与华为 小米 京东方等龙头企业进行创新产品合作[6] - 为原材料厂商提供试用机会与改进空间 促进上游原材料国产化[6] 产品应用领域 - 车载显示领域:超高耐久染料系偏光片通过多项车规级认证 在多家头部客户实现量产 打破日企长期垄断[7] - VR/AR领域:Pancake光学膜技术成为重要技术储备 超薄偏振片解决折叠光路设计核心难题[7] - 产品应用于手机 电视 汽车液晶显示屏等多元场景[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80亿元 同比增长41.97%创历史新高[7] - 第二季度营收达到8.74亿元 环比增长超过8%显示强劲增长势头[7] 未来发展规划 - 正在筹建国家级偏光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标在基础材料领域作出更多原创性突破[7] - 从追赶向引领技术创新转变 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7]
由厚到薄! 三利谱从“一无所有”到“自主可控”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8:14
行业地位与市场突破 - 中国偏光片市场从几乎全部依赖日韩进口到国内三家企业合计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 [3] - 本世纪初本土企业合计市占率不足3% [4] - 公司实现从0到1突破 走出自主可控逆袭之路 [3] 技术发展历程 - 2007年成立时无技术、无设备、无人才 从实验室开始自主研发 [4] - 2010年建成国内第一条宽幅TFT偏光片生产线 成本仅为日本方案的1/7 [4][5] - 2022年成功开发全球首款35微米超薄偏光片 实现细分领域从跟跑到领跑转变 [10] 成本控制与国产化进展 - 宽幅生产线建设成本仅1亿多元 相比日本成套方案7-8亿元大幅降低 [4][5] - 原材料国产化率已超50% 明年预计达80% [6] - 原材料国产化推进可使成本再降15%至20% [6] 产品技术创新 - 偏光片厚度从200微米降至69微米 再突破至35微米 [7] - 开发超高耐久染料系偏光片通过多项车规级认证 打破日企垄断 [9] - Pancake光学膜技术解决折叠光路设计核心难题 为VR/AR设备提供关键材料 [10] 产业链合作与客户拓展 - 与华为、小米、京东方等龙头企业进行创新产品合作 [8] - 为原材料厂商提供试用机会与改进空间 促进上游原材料国产化 [8] - 车载显示产品在多家头部客户实现量产 [9] - 与多家头部VR厂商达成深度合作 [10]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80亿元 同比增长41.97% [10] - 第二季度营收8.74亿元 环比增长超过8% [10] 未来发展规划 - 正在筹建国家级偏光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 目标在基础材料领域作出更多原创性突破 [10] - 致力于从技术追赶向引领技术创新转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