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oongArch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板迎来第三家国产CPU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01:35
国产CPU厂商资本化进程 - 兆芯集成成为继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后第三家冲刺科创板的国产六大CPU厂商 [1] - 公司已量产六代通用处理器,形成"开先"桌面PC/嵌入式、"开胜"服务器两大系列产品线 [1] - 2024年"开先"处理器销量达167万颗,在联想开天等厂商的国产终端出货中位居第一 [1] - 参股公司格兰菲智能科技(GPU业务)同步启动IPO辅导,或与兆芯集成先后登陆科创板 [1][2] 技术路线与知识产权布局 - 国产CPU厂商技术路径分化:龙芯中科采用自研LoongArch指令集,兆芯集成与海光信息选择兼容X86指令集 [3][4][5] - 兆芯集成通过2020年2.57亿美元收购威盛电子X86芯片组IP获得技术授权,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7][8] - 收购后威盛电子保留7.88%股权,双方形成技术+资本的双向合作模式 [8][9] 经营与财务表现 - 收入快速增长:2022-2024年收入从3.4亿元增至8.8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62% [1] - 持续亏损扩大:同期净亏损从7.27亿元增至9.51亿元,主因研发投入高企(2024年研发费用6.78亿元) [1][11] - 成本压力显著:2024年成品芯片采购成本8.84亿元几乎抵消全部收入,毛利率仅15.4%,低于同业均值超35个百分点 [10][11] 产品与市场动态 - "开先"系列量价齐升:销量从2022年71万颗增至2024年167万颗(CAGR 53%),单价提升10%至455.02元/颗 [10] - 产能爬坡制约盈利:KX-6000G/KX-7000等新品良率仍在提升,规模效应未充分释放 [11] - IPO募资42亿元将投向新一代服务器/桌面处理器研发,强化X86兼容与自主指令集双路径 [1][11][12] 行业竞争格局 - 指令集生态分化:X86主导PC端(兆芯集成/海光信息)、ARM主导移动端,RISC-V等新兴架构尝试破局 [4] - 威盛电子转型案例:出售X86技术后聚焦AI/物联网,2024年收入突破40亿元,净利润2.59亿元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