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inity Band

搜索文档
AI网络:聚焦Scale up中光的新增量
2025-09-01 02:01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AI网络与光通信行业[1][6][10] * 易中天[1][3][4] * 东田威[1][5] * 英伟达[1][6][10] * 旭创集团[1][7] * 中芯国际[3][12] * 新易盛[3][13][14] * 天孚通信[15][16][17] * 石家光子[18] * Coherent公司[14] * 博通[7][8][9] * 康宁[7][8][9] 核心观点和论据 * 易中天作为TIER one供应商行业地位凸显 头部效应强化 目前20倍左右估值处于低估状态 吸引更多资金抱团 上游厂商试图进入其供应链验证其重要性[1][3][4] * 东田威财报显示净利润环比增长50% 光通信业务收入翻倍 毛利率从17%提升至27% 交付能力和供应链组织能力成为关键 预计三四季度数据继续向好[1][5] * 英伟达网络业务高速增长 Infinity Band产品收入增加 机柜内Switch显著增长 验证Skid Up网络和机柜内网络价值量持续提升趋势[1][6] * 旭创集团预计2030年Skid Up光模块市场占比接近20% 与英伟达数据呼应 验证光通信巨大机会 博通和康宁提到机柜内网络市场潜力达机柜外8到10倍[1][7][8] * 光通信技术持续渗透 铜线逐渐退场 符合"光进铜退"规律 英伟达预计未来五年全球AI算力投入以50%复合增长率增长 2030年市场规模达3到4万亿美元[1][10] * 中芯国际通过费用管控及硅光产品升级实现利润加速增长 自研硅光芯片带来毛利提高 利润率有望提升至33-35% 旭创利润率持续提升有望达38%以上 新易盛净利率保持37-38%稳定状态[3][12][13] * 新易盛收入环比增速接近60%约58% 份额快速提高 与海外友商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Coherent公司因单模产品和下一代高速产品研发问题导致业绩不及预期 份额发生变化[13][14] * 天孚通信在无源器件领域具有核心壁垒 无源业务毛利率最高可达70% 有缘业务后续客户拓展有积极变化 被英伟达列为官方合作伙伴[15] * 机柜内光通信方案主要有LPO和CPO两种 天孚通信卡位CPO最领先 如果未来机柜内有8到10倍空间 FAU光引擎及配套环节将迎巨大增量[16][17] * 上游器件供应商石家光子和东田威表现强势 国产光模块公司倾向于选择国内供应商 沟通更友好 成本控制及执行力更优秀[18] * 市场对AI方向认可度提升 交易量排行榜前十名中7到8个是AI相关公司 其中5到6个是算力相关公司 国产和海外算力都迎来强势上涨[19] * AI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科技板块尤其是算力板块存在巨大机会 健康牛市应给予好公司公允估值[20] * 国内市场向成熟市场发展 有扎实基本面的公司估值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参考美股等成熟市场 实现股价和估值持续增长[21] * 国产化进程中自主可控水平提升将带来巨大市场潜力 如果国产达到40%甚至50%自主可控水平 市场空间巨大 沪深300核心公司将表现突出[3][22] * 核心标的包括易中天 工业富联 胜宏科技 寒武纪 中芯国际等 海外标的整体估值便宜 对应增速和确定性经过时间考验[23] 其他重要内容 * 光网络板块市场表现良好 亿东天等大票以及天孚科技在业绩超预期后表现突出 资本开支和行业TOKEN增长形成正向效应 增量资金进入推动行情发展 ETF和固收加产品成为主要增量资金来源[2] * 机柜内市场过去未被光模块覆盖 现在逐渐成为巨大增量市场 博通预测这一市场规模可能达8到10倍 对于光互联厂商 光模块厂商及CPU供应商都是重要机会 逆转之前行业可能消失的悲观预期[9] * CPU方案不会影响机柜外产品 明年2026年可插拔光模块市场预计大幅增长[9] * 博通指出计算与网络价值量占比约为3:1 但会逐渐收敛 甚至网络价值量与计算持平 ASIC超预期发展推动网络增速[11] * 光通信板块估值较低 仅为明年2026年不到20倍 如果盈利预测乐观甚至只有15倍出头 后续还有巨大空间[11] * 建议投资者守住持仓 对于未来五年实现50%复合增长的重要方向应有所布局[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