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ndustrial Robots
icon
搜索文档
Chinese display manufacturing giant BOE makes foray into robotics, AI software
Yahoo Finance· 2025-09-29 09:30
Apple supplier BOE Technology Group, the world's largest display maker, has established a new subsidiary to lead its foray into robo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ftware. Launched on Thursday, Beijing BOE Robot has a registered capital of 200 million yuan (US$28 million), according to corporate data provider Qichacha. The subsidiary was described as a developer of industrial robots and AI software, joining other major manufacturers that are pursuing robotics-related development projects. Do you have ...
翼菲智能港股上市收证监会反馈意见:请说明实控人股权质押是否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新浪证券· 2025-09-29 08:53
【深度】翼菲智能港股IPO:2024年售后服务费翻了3倍最大客户收入暴跌80后董事张子超全年领薪超 900万元 近日,翼菲智能收到证监会关于境外上市的备案反馈意见,具体反馈如下,请公司就以下事项补充说 明,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明确的法律意见: 一、关于股权变动。(1)请说明你公司及前身翼菲自动化历次增资及股权转让定价依据,是否实缴出 资,是否存在未履行出资义务、出资方式存在瑕疵的情形;(2)请说明员工持股平台济南梓遒、济南 知秋、济南云帆出资情况相关变更登记的办理进展。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二、关于股东情况。(1)请说明春华投资相关外汇登记办理进展,并结合你公司实际控制人偿债能力 等情况,补充说明本次发行完成前后,你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情况是否可能导致你公司控制权发生 变化,是否导致你公司存在《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禁止性情形; (2)请说明你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的具体穿透情况;(3)请说明近12个月内新增股东入股价格的合 理性,该等入股价格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否存在入股对价异常的情况;(4)请说明玉环投资、万 象控股、曹娥江 ...
沿沪宁产业发展报告①机器人:产业现状与城市分工
新浪财经· 2025-09-24 08:43
企业分布 - 沿沪宁产业带汇聚全国21.9%的机器人企业,总数达5060家,其中67.69%集中在苏州和上海[5][6] - 企业高度集中于上海浦东新区(303家)和苏州昆山市(417家),南京江宁区(183家)及常州武进区(144家)亦为重要聚集区[5] - 上海拥有6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优势集中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开发和系统集成环节[6] 产业分工格局 - 区域分工层次分明:上海主导具身智能与大模型技术,南京聚焦工业机器人,苏州发力服务机器人,无锡专精精密电子制造,常州优势在电池电机[1][10] - 产业链环节分布差异显著:上游企业数量占比高(软件系统与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环节门槛高且企业数量少,下游系统集成与应用部署依赖多样化场景[7] - 上海机器人企业产业链覆盖率达78.40%,居沿沪宁首位,形成跨区域协同制造模式(如上海企业研发设计、苏锡常代工生产)[8] 经营表现 - 2024年上市公司经营表现转弱:员工增长率均值从2023年8.48%降至2024年0.11%,利润增长率均值从11.27%降至2.18%[15][16] - 产业链盈利分化: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平均利润率8.19%但营收增速仅0.93%,中游本体制造企业营收体量最大(137.45亿元)但利润率为-3.07%,下游应用场景企业营收增速达11.89%且利润率5.29%[18] - 城市发展阶段差异:上海、南京、苏州进入技术攻坚期(利润增速收窄),无锡、常州、南通处于扩张期(营收高增长),泰州、扬州、镇江市场尚不稳定[16] 技术创新 - 授权专利总量中实用新型占比69.92%,发明专利占比24.72%,外观设计仅5.36%[19] - 上海、苏州、南京三地贡献沿沪宁70%以上专利,其中上海专利总数37868件(发明专利10470件),苏州28234件(实用新型见长),南京19075件(发明专利6838件)[20] - 研发平台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导(90个),工程研究中心(40个)为辅,重点实验室仅1个,企业为创新主力[21] 标准制定 - 企业标准与团体标准占主导地位:苏州企业标准127项、团体标准89项,上海团体标准151项[24][25] - 上海和苏州贡献近六成标准:上海参研标准281项(国家标准84项),苏州298项(企业标准127项)[25] - 国家标准增长迅速,主要为强制性标准,聚焦安全与伦理基础规则[23] 资本动态 - 融资事件数量持续增长:从2016年125起增至2025年274起,上海融资事件147起,超过其他八市总和[26] - 平均投资额下降:上海2020-2022年平均额16719万元降至2023-2025年10897万元,资本趋于理性分散[27] - 投资阶段前移:早期投资(前A轮)与战略投资占比提升,资本更关注核心技术环节与长期战略布局[27][28]
中国工业指标_8 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放缓;覆盖企业订单整体平稳,局部强劲-China Industrial Indicators_ Manufacturing FAI decelerated further in Aug; coverage companies' orders broadly steady with selective strength
2025-09-18 13:09
15 September 2025 | 8:57PM HKT China Industrial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FAI decelerated further in Aug; coverage companies' orders broadly steady with selective strength Key readings of the month Jacqueline Du +852-2978-1783 | jacqueline.du@gs.com Goldman Sachs (Asia) L.L.C. Goldman Sachs does and seeks to do business with companies covered in its research reports. As a result, investors should be aware that the firm may have a conflict of interest that could affect the objectivity of this report. Investor ...
抢鲜!第十一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八届CEO圆桌峰会议程曝光,预约你的参会指南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8 11:46
峰会基本信息 - 第十一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八届CEO圆桌峰会将于2025年9月24日12:30-16:30在国家会议中心(上海)4.2H-D2厅举行 [5][9][10] - 峰会主题为“AI+机器人:解锁多元场景新机遇”,聚焦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17] - 指导单位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单位为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单位为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为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 [5] 议程安排 - 工信部领导、上海市经信委领导及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领导将分别致辞 [5][6] - 行业专家演讲将分享机器人产业热点及发展趋势 [6] - 中国工博会“CIIF机器人奖”颁奖仪式将表彰行业优秀企业 [6] - 《2025年度上海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及《上海智能机器人百大场景案例集》将发布 [6] - 第八届CEO圆桌峰会议题为“解锁具身智能:AI+机器人如何重塑多元场景未来”,邀请多位企业高管参与讨论 [8][9][10][11][12] 参会企业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非夕科技、越疆机器人、节卡机器人等 [28]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晶品特装、普渡机器人等 [28]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天智航、精锋医疗、术锐机器人等 [29]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逐际动力等 [30]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科大讯飞等 [31]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思岚科技、凌云光等 [32]
线下活动报名|智源“具身智能新基建”Workshop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6 09:06
活动信息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将于2025年9月24日14:00-17:30举办具身智能新基建Workshop 聚焦智源具身智能领域最新工作进展[1][2] - 活动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150号智源大厦一层报告厅[2] 参会企业分类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 非夕科技 法奥机器人 越疆机器人 节卡机器人 松灵机器人 珞石机器人 盈连科技 集萃智造 优傲机器人 CGXi长广溪智造 阿童木机器人 极智嘉[7]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 晶品特装 七腾机器人 史河机器人 九号机器人 普渡机器人 小笨智能 机器姬[7]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 天智航 思哲睿智能医疗 精锋医疗 佗道医疗 真易达 术锐®机器人 罗森博特 磅客策 柏惠维康 迪视医疗 水木东方[7]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 宇树 云深处 星动纪元 伟景机器人 逐际动力 乐聚机器人 大象机器人 中科深谷 魔法原子 众擎机器人 帕西尼感知 赛博格机器人 数字华夏 理工华汇 傅利叶智能 天链机器人 开普勒人形机器人 灵宝CASBOT 清宝机器人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动易科技 智身科技 PNDbotics[9]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 银河通用 千寻智能 灵心巧手 睿尔曼智能 微亿智造 推行科技 中科硅纪 枢途科技 灵巧智能 星尘智能 穹彻智能 方舟无限 科大讯飞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擎朗智能 戴盟机器人 视比特机器人 星海图 月泉仿生 零次方机器人[10]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 坤维科技 脉塔智能 青瞳视觉 本末科技 鑫精诚传感器 蓝点触控 BrainCo强脑科技 宇立仪器 极亚精机 思岚科技 神源生 非普导航科技 锐驰智光 NOKOV度量科技 因克斯 褔德机器人 巨蟹智能驱动 微悍动力 凌云光 元客视界 璇玑动力 意优科技 瑞源精密 灵足时代 Xynova曦诺未来 HIT华威科[11] - 教育机器人企业包括硅步机器人 史河科教机器人 大然机器人[11] 合作与社群 - 企业合作咨询可通过机器人大讲堂客服19560423866(手机与微信同号)进行对接[5] - 机器人大讲堂提供读者讨论群 可通过添加微信robospeak2018加入社群 共同探讨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及共享前沿科技产业动态[12]
投资者陈述 - 中国工业领域最新情况-Investor Presentation_ China Industrials Update
2025-09-11 12:11
这份文档是摩根士丹利于2025年9月8日发布的关于中国工业领域的投资者演示文稿 以下是基于全文的详细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覆盖中国工业领域 具体包括资本货物 工程机械 重型卡车 通用设备及自动化 锂电池设备 太阳能设备 智能机器人等多个子行业[1][6][29][67][116][131] * 提及的公司包括顶级推荐标的无锡先导Wuxi Lead和三一重工Sany 其次是杭可科技Hangke 汇川技术Inovance 极智嘉Geekplus[8] 此外还列出了覆盖的众多上市公司及其评级[193][195] **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整体展望与周期定位** * 对资本货物板块更为乐观 驱动因素包括产业升级与技术迭代 国内替换周期以及海外机遇 锂电池设备和工程机械目前处于最佳甜蜜点 坚持看好自动化 机器人和通用机械领域的龙头玩家[6] * 三大长期驱动因素 1 AI技术向智能制造的扩散 2 先进装备的本地化 3 出海全球化[6] * 行业周期在经历3-4年的下行周期后正反转进入上行周期 涵盖工程机械 锂电池设备和自动化 太阳能设备是覆盖范围内周期最弱的子行业 原因在于严重的产能过剩 下一代技术不成熟以及需求疲软[7] * 对重型卡车和铁路设备持与市场持平EW观点 对太阳能设备和基础设施E&C持低于市场UW观点[7] * 反内卷政策对资本货物的影响有限[8] **基础设施与工程机械** * 2025年前7月FAI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6% 但7月单月增速进一步放缓至同比下降5.4%[33] * 房地产资本支出仍然疲弱 7月同比下降17% 前7月同比下降12%[35] * 基础设施资本支出受到天气干扰 7月公用事业capex保持高位增长12.7% 但公共设施和交通capex分别下降7.2%和4.3%[38] * 7月工程机械平均利用率小幅下降至44%[42] * 国内非挖掘机机械增长将从2025年下半年低基数开始加速 替换需求以及多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雅鲁藏布江水电和青藏铁路支持长期增长轨迹 电动化趋势有助于提升平均售价和毛利率[46][52] * 海外市场应看到需求持续复苏 中国OEM厂商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48] **重型卡车HDT** * 2025年上半年重型卡车销量同比增长7%至54万辆 主要由电动重卡e-HDT增长186%驱动[5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销量加速至46万辆同比增长15% 全年销量达到约100万辆 2026年预计再有5%增长 主要由国内替换需求驱动[54] * 2025年前7月HDT销量加速至62.4万辆 同比增长11%[55] * LNG重卡渗透率在2024年升至30% 预计2026年保持稳定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在2024年显著增长至13.7% 预计2026年进一步提升至28%[61][64][66] **通用设备与自动化** * 2025年上半年自动化市场需求超预期 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 竞争激烈程度低于去年[68] * 对2026-27年复苏持乐观态度 原因包括 1 2020-21年资本支出上行周期售出的设备进入替换期 2 AI物理AI应用创造新的资本支出需求 3 自动化玩家持续受益于下游海外产能扩张并在全球获得市场份额 4 新能源不再被视为拖累[69] * 预计2025年下半年自动化市场需求将小幅放缓 同比稳定 然后在2026年进入温和上行周期[75]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自动化市场同比小幅下降2% 其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增长3% 伺服市场增长10% 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长20%[90][96][108] * 本土品牌在伺服等市场继续表现优异 份额持续提升[99] **锂电池设备** * 预计2026-27年锂电池设备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 2026 2027年同比增速分别为46% 24% 21% 驱动因素包括 1 龙头玩家产能扩张且利用率提高 市场集中度提升 2 从2025年开始的首次主要替换周期 3 固态电池商业化和全球电动车渗透率从2027年重新加速[118][124] * 预计全球锂电池设备需求在2026-27年保持约30%的年增长率[121] * 宁德时代CATL的利用率在2025年上半年改善至接近历史高位[122] **太阳能设备** * 太阳能设备在2026年将保持低谷 鉴于对全球太阳能安装量个位数增长的预测 在全球产能过剩的背景下 对2025-26年的太阳能设备需求保持悲观[125] * 反内卷举措可能反而会抑制资本支出[126] **智能机器人Humanoids** * 预计采用率将在2025年继续提升 订单公告始于7月 预计2025年下半年会有更多 随着订单逐渐增加 预计零部件玩家和集成商都将在2025年下半年受益[133] * 集成商已指导新模型发布 包括优必选UBTECH Walker S3 越疆Dobot轮式人形机器人等 特斯拉的新更新对中国供应链最为重要[134]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表现与估值** * 细分行业估值 超过一半的细分行业估值高于五年中值 特别是自动化 锂电池 太阳能设备 通用机械[15] * 细分行业ROE趋势各异 例如锂电池设备 自动化 工程机械的ROE增长 而太阳能设备和E&C的ROE受到侵蚀 但预计整个行业ROE将小幅改善至2026年[17] * 提供了各子行业2019年至2025年YTD的股票回报率和行业增长率详细数据[12] **本地化趋势** * 领先玩家可能继续获得份额 性价比优于全球品牌 供应链持续多元化 全球范围内的在岸近岸生产[114] * 预计国内整体市场规模TAM增长将放缓 但国内玩家在大多数行业的中国市场份额将很高[115] * 列出了多个细分领域2023年的市场规模 2017-23年复合增长率 2030年预计市场规模 2024-30年复合增长率 以及2024年和2030年的本土化率预测[114] **风险提示与披露** * 文档包含大量关于摩根士丹利利益冲突 分析师认证 评级定义 重要披露的信息 表明摩根士丹利与提及的许多公司存在业务关系 包括持有超过1%的股份 在过去12个月内提供或获得投资银行服务等[3][4][140][144][145][146][147][148][149]
中国工业指标-7 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恶化,但行业订单趋势整体稳定且存在分化China Industrial Indicators_ Manufacturing FAI sharply deteriorated in July while sector order trend largely stable with bifurcations
2025-08-18 08:22
中国工业指标与制造业投资分析(2025年7月) 行业与公司覆盖 - **行业**:中国制造业、工业自动化、新能源车(NEV)、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半导体、房地产、基础设施等 - **公司**:汇川技术(300124.SZ)、伊之密(301029.SZ)、埃斯顿(002747.SZ)、海康威视(688320.SS)、宁德时代(300750.SZ)等32家覆盖企业 [1][3][7]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FAI)显著放缓** - **数据**:7月制造业FAI同比-0.2%(6月+5.6%),主要因能源/化工及基础材料领域投资下降,PPI疲软持续拖累 [3][49] - **分项**:电子设备FAI +24% YoY(但环比6月-15%,季节性为-2%),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24%但环比-15% [1][38][44] 2. **出口增长放缓** - **关键设备出口**:6月PIMM(机电产品)出口额/量同比+27%/+25%(5月+39%/+36%),机床出口额同比+18%(量-8%) [3][27][32] - **太阳能逆变器**:6月出口额同比0%(量-12%),激光设备出口同比+10% [29][34] 3. **订单趋势分化** - **覆盖企业**:32家公司中6家订单环比改善(如汇川技术7月订单同比+20%),6家因电池/电子设备需求放缓而减速(如伊之密锂电订单放缓) [3][8][11][14][16] - **细分领域**:机器视觉公司OPT/Luster订单持平至微降,受消费电子资本支出地缘不确定性影响 [3][11] 4. **行业盈利能力与产能利用率** - **利润率**:工业企(营收>2000万元)2Q25税前利润率5.5%(1Q25为5.6%),ROE 8.7%(1Q25为8.4%) [68][70] - **产能利用率**:制造业2Q25为74.3%(1Q25为74.1%),库存同比+4% [73][75] --- 其他重要内容 1.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 **NEV**:7月电动车销售/生产同比+27%/+26%,电池出货量同比+34% [104][106] - **太阳能**:6月中国太阳能组件新增装机同比-38% [109] - **储能系统(ESS)**:1-7月中国累计装机54.1GWh(同比+29%),招标量143.1GWh(同比+104%) [113][115] 2. **半导体与电子** - **芯片进口**:7月IC进口额同比+13%(量+15%),生产量同比+15% [126][128] - **智能手机**:6月国内出货同比+1%(5月-21%),5G手机出货21.2百万台(同比-17%) [92][94] 3. **房地产与基建** - **房地产**:7月新竣工面积同比-30%(6月-2%),FAI同比-17% [135][137] - **基建FAI**:7月同比-3.7%(6月+4.1%),电力电网投资同比+4% [150][156][160] 4. **商品价格** - **锂价**: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价格2025年迄今-30%/-26% [193] - **铜/铝**:LME铜价-1% YTD,国内铝价+4% YTD [189][190] --- 投资建议 - **策略**:偏好“防御性+AI”组合,推荐Nari Tech(电网设备)、AVIC Jonhon(航空)、CRRC(铁路)等防御性标的,及Sanhua(机器人)、Kstar(储能)等人形机器人/AI驱动领域 [3][7] - **卖出评级**:估值过高的FA公司如Estun、Raycus、HCFA [7]
四川北辰知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9 08:17
公司成立信息 - 四川北辰知远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何华博,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等一般项目 [1] - 公司还涉及软件销售、智能机器人研发与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与销售、机械设备研发与销售等业务 [1] - 许可项目包括食品互联网销售、食品销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出版物零售等 [1] 行业覆盖范围 - 公司业务涉及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等机器人相关领域 [1] - 公司还覆盖机械设备、机械电气设备、通用设备制造与销售等传统制造业领域 [1] - 公司涉及电池制造与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与销售等新能源相关业务 [1] - 公司还提供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制造与维护等服务 [1] - 公司业务延伸至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制造与出租等体育产业领域 [1] - 公司开展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等国际贸易业务 [1]
透过数据看跨越式发展 中国连续12年居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央视网· 2025-08-09 06:47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1] -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 [1] - 中国已跻身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 [1] 产量与技术创新 - 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5年3.3万套增至2023年55.6万套 [3] - 2023年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051.9万套,同比增长34.3% [3] - 截至2024年7月中国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占全球总量约三分之二 [3] 技术融合与应用拓展 - 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生物仿生等技术推动机器人智能化与柔性化发展 [5] - 工业机器人成为智能制造核心引擎 [5] - 服务机器人深入日常生活场景提供个性化智慧服务 [5] - 特种机器人应用于深海探索和险境救援等场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