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i Plus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华为拟推合作新模式?定位预计介于“Hi”与鸿蒙智行之间 车企“含华量”争夺战再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9:53
华为新合作模式Hi Plus - 华为计划年内发布全新车企合作模式 由车企主导 华为深度嵌入智能开发 生态连接与市场规划等多个维度[1] - 新模式被多家车企称为Hi Plus模式或Hi模式Plus 是Hi模式的提升或变体 合作范围更广 涉及用户洞察 产品定义 开发测试 整合营销服务等领域[2][3] - 与鸿蒙智行模式相比 Hi Plus模式品牌名称非"界"字辈 不进入鸿蒙智行渠道销售 销售工作由合作方新团队负责[5] 合作案例与进展 - 岚图汽车与华为共同探索Hi模式Plus 岚图自身承担更多研发工作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2] - 阿维塔科技与华为推动Hi Plus模式 联合团队近千人入驻重庆总部 首款联合共创产品2026年下半年推出 计划2030年前推出17款新品覆盖MPV 跑车等细分市场[2]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华望汽车深度融合双方优势 对标华为IPD和IPMS体系构建新流程 覆盖产品定义 营销及生态服务环节[3] - 东风汽车与华为联合创立DH项目 面向整车开发 制造和营销环节 联合营销由双方主导 渠道销售 交付售后 生态运营深度参与[4] 行业影响与挑战 - 更多传统车企希望通过与华为加深合作提升"含华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Hi Plus模式"含华量"接近鸿蒙智行的"五界"[3][5] - 华为合作车企名单迅速拉长 技术方案与营销卖点易被稀释 产品矩阵可能重叠 需在同一套"华为底座"上实现差异化[5] - 产品差异化可通过外观设计 个性化功能等实现 但智能化供应商需提供个性化 定制化服务以直接链接消费者[5][6] - 华为与车企合作车型在市场存在冲突属正常 目的是覆盖更多车型和市场 对技术研发 体系及收益有益[6]
华为拟推合作新模式?定位预计介于“Hi”与鸿蒙智行之间,车企“含华量”争夺战再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0:17
华为汽车业务合作模式演进 - 华为计划在年内发布全新车企合作模式 该模式由车企主导 华为深度嵌入 涉及智能开发 生态连接与市场规划等多个维度 [1] - 新合作模式不同于华为Hi模式的全栈技术供应商身份 也区别于华为终端主导品牌营销的智选车路径 [1] 现有合作模式框架 - 华为当前在汽车领域与主机厂的合作模式共有三种 分别为提供标准化模块的零部件供应模式 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的Hi解决方案 和技术生态合作模式鸿蒙智行 [1] - 前两种合作主体为已完成独立的引望 鸿蒙智行合作主体则是华为终端 [1] Hi Plus模式特征 - Hi Plus模式是Hi模式的提升或变体 合作范围从单纯技术合作扩展至用户洞察 产品定义 产品开发测试 整合营销服务等领域 [2][3] - 该模式强调车企依然掌握品牌与销售节奏 华为从产品工程阶段介入 在底层定义 节奏规划 生态接入 销售服务等层面深度参与 [5] - Hi Plus模式的含华量接近鸿蒙智行的五界 但区别在于品牌名称是否使用界字辈 以及是否进入鸿蒙智行渠道销售 [5] 车企合作案例 - 岚图汽车与华为合作采用Hi模式Plus 岚图自身承担更多研发工作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 - 阿维塔科技与华为推动Hi Plus模式 联合团队近千人入驻重庆总部 首款联合共创产品将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 计划2030年前推出17款新品 [2]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华望汽车在智能化 生态和品牌协同等方面深度融合 对标华为IPD和IPMS体系构建全新流程 [3] - 东风汽车与华为联合创立DH项目 面向整车开发 制造和营销环节 联合营销由东风奕派和华为车BU双方联合主导 [4] 销售渠道差异 - 华望汽车销售工作由新团队负责 而非鸿蒙智行销售公司 会采用华为营销创新方式塑造渠道和品牌 同时保留广汽集团在营销管控方面的特点 [6] - 东风奕派与华为在渠道销售 交付售后 生态运营等层面深度参与 基于东风DFSW和华为IPMS流程赋能 [4]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加速期 更多传统车企希望通过与华为加深合作提升含华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3] - 华为已确定五界且资源有限 其他车企选择Hi Plus模式进行合作 [3] - 与华为合作的车企名单迅速拉长 技术方案与营销卖点易被稀释 产品矩阵可能逐渐重叠 [6] 产品差异化挑战 - 车企需要在同一套华为底座上实现产品差异化 可通过产品外观设计 个性化功能等进行区隔 [6] - 软件供应商能在车机屏幕 语音系统等方面直接链接消费者 车企需要个性化 定制化的智能化服务 [7] - 华为与多家车企合作打造的车型在市场中存在冲突属正常现象 目的是为了覆盖更多车型和市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