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neReport
icon
搜索文档
年入16亿!一帮无锡穷学生,营造中国软件业共富的灯塔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24 03:50
文章核心观点 - 帆软作为国内商业智能市场的多年第一 从1亿到10亿营收仅用5年 2024年营收近16亿元 坚持不融资不上市 通过敬畏产品、以数为核、厚植文化三大核心策略实现持续健康增长 [5][7][12] 敬畏产品 - 创始团队坚持高度产品化战略 早期因交付问题主动退还客户8万元 强调聚焦客户实际需求而非技术炫技 [9][10] - 产品线极度克制 长期仅保留FineReport、FineBI、简道云三款核心产品 严格筛选需求并评估盈利潜力 [10] - 曾立项数据挖掘产品但1年内终止 因识别出客户使用门槛高(需统计学硕博人才)可能损害客户利益 [12] - 创业第四年营收仅400万元 前期慢节奏为后期爆发蓄力 目前服务超3.6万客户包括359家中国500强和80家制造业百强 [12] - 经营决策从"语文题"(战略导向)转向"语文题+数学题"(数据佐证) 实现数据辅导决策 [12][13] 以数为核 - 数据文化深度嵌入组织 财务、HR等后台部门转型为业务参与者 实现人财事一体化管理 [16] - 后台部门能用自身数字化实践案例协助销售打单 提升内外部价值认可度 [18] - 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经营细节 例如HR分析节假日跨区域打车数据优化差旅支出 分析工时数据调配人力供给 [19] - 所有部门配备独特数字化管理系统 2022年营收增长18%但年终奖不足 2023年增长8%后通过数据治理削减浪费 部分团队奖金超额发放 [19] - 决策权下放至一线 管理层专注架构与制度设计 [21] 厚植土壤 - 采用"永不上市 利润共享"原则 每年提取部分利润通过"共利金"制度分配给员工 [26] - 2022年净回款增长18% 利润超1亿元 但年终奖池仅6000多万 创始人陈炎个人出资补足分红 个人当年奖金仅10万元 [26] - 通过2年时间梳理190多个案例形成《帆软文化手册》 干部选拔与文化价值观绑定 [28] - 文化带来商业价值 某大客户选择帆软因员工普遍积极评价公司 无负面抱怨 [28] - 为保障员工购房能力 公司将总部从南京迁至无锡(二线城市) 确保员工5年内可攒够首付 [28] - 内部互称"同学" 普通员工可直谏高管 创始人薛宝唯一特权是机房行军床午休(因打鼾声大) [30][31]
解码软件业“灯塔工厂”,帆软5年增长10倍的终极秘密
创业邦· 2025-09-19 10:26
公司市场地位与增长表现 - 连续八年稳居国内BI市场第一 同时是国内BI市场和零代码市场的双料冠军 [2] - 2015年营收1亿元 2020年突破10亿元 成为国内首个年营收破10亿大关的BI厂商 五年实现10倍增长 [4] - 2024年营收攀升至15.7亿元 是To B软件行业为数不多保持正向盈利的企业 [4] - 核心产品覆盖3.6万家中大型企业客户 累计92000多个项目 日均500万用户使用 [19] 产品战略与标准化路径 - 坚持高度产品化战略 仅保留FineReport FineBI 简道云三款标准化核心产品 拒绝代码定制化开发 [4][14] - 2013年报表市场做到国内第一后推出自助式BI工具FineBI 推动行业自助分析浪潮 [17] - 2018年主动砍掉数据挖掘产品线 避免客户因数据质量不足导致产品闲置 确立"不坑客户"产品红线 [18] - 新产品孵化采用客群隔离策略 专注积累实际使用客户 再推动产品间互导融合 [18] 数智化领导力与经营管理 - 2022年营收增长18%但面临奖金发放压力 2023年营收增幅8%但团队奖金显著提升 源于数据驱动的经营管理转型 [7] - 建立数据决策体系 财务可生成可分析报表 管理层通过数据解读发现市场机会点 [10] - 数智化转型需过三道坎:业务理顺 数据质量过关 员工思维转变 重点培养财务/人事/IT等中后台部门 [10][11] - 将组织能力分为IT 流程 组织三大板块 对应提供BI工具 最佳实践交流 数字人才培养服务 [12] 企业文化与组织机制 - 成立"文化共识营"萃取文化词条 推崇"结硬寨 打呆仗"的曾国藩精神 培养员工钝挫力与正向思维 [21][24] - 实行利润共享机制 创始团队保持收入克制 员工在二线城市可实现有房有车有存款 [2][24] - 制定"利出一孔 力出一孔"原则 所有利益和奋斗指向共同目标 [24][25] - 保留创始人直通投诉渠道 面试报销机酒费用 全员加薪 公开财报等特色制度 [24] 长期发展战略 - 坚持不融资 不上市 独立发展路线 被称为软件界"小华为"和"胖东来" [2][26] - 当前核心挑战是重回25%-30%高速增长 需从游击战转向正规战 加强战略管理与流程建设 [26] - 学习华为管理体系 2019年引入华为顾问陪跑 派遣员工到优秀企业取经 [8] - 将数智化管理理念从内部延伸至客户 通过自身案例展示数智化转型价值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