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Matrix384昇腾AI云服务

搜索文档
华为宣布 AI 推理技术重大突破 有望彻底摆脱 HBM 依赖
是说芯语· 2025-08-10 02:30
华为AI推理技术突破 - 公司将于8月12日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技术成果 通过创新架构设计与存储技术融合降低对HBM依赖 提升国产AI大模型推理性能 [1] - 新技术涉及"硬件重构+软件智能"深度协同 可能通过超节点级联构建"超级AI服务器" 结合纳秒级通信网络和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全维度优化 [4] - 华为云CloudMatrix384昇腾AI云服务已验证类似技术路径 单卡Decode吞吐突破1920 Tokens/s KV Cache传输带宽提升10倍 输出每个Token时延降至50ms [4] 行业现状与痛点 - 全球AI推理需求爆发式增长 高端AI服务器对HBM依赖度高达90%以上 但全球HBM产能被SK海力士、三星等垄断 国产替代率不足5% [3] - HBM垄断推高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成本 阻碍中国在金融、医疗、工业等关键领域AI落地进程 [3] - 当前主流HBM3带宽超819GB/s 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 [5] 技术细节与积累 - EMS弹性内存存储服务实现显存扩展、算力卸载、以存代算三大功能 使盘古大模型5.0的NPU部署数量降低50% 推理首Token时延降低80% [4] - 结合昇腾与鲲鹏算力深度协同 在MoE训练中实现吞吐提升20%、内存节省70% [4] - 分布式新核心方案5.5支撑超75%的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核心转型 [5] 金融行业应用前景 - 金融行业将成为技术落地首站 已形成成熟AI布局体系 [5] - 智能体技术推动风控、审计等场景从单点智能向多体智能跃迁 与科大讯飞合作实现MoE模型推理吞吐提升3.2倍 端到端时延降低50% [5] - 新技术可支持高频交易毫秒级决策 支撑智能客服千万级用户实时交互 [5] - 与中国电信合作的AI智能体项目使故障处理时长缩短30% 无线网络优化任务大模型让用户体验提升10%-15% [5] 行业影响 - 技术突破可能重塑全球AI芯片竞争格局 推动从"硬件堆砌"转向"架构创新" [3][5] - 若找到性能与成本平衡点 可能打破"唯HBM论"产业惯性 [5]
华为云:CloudMatrix384突破大模型训推瓶颈,加速行业智能化跃迁
搜狐财经· 2025-06-24 11:58
华为CloudMatrix384昇腾AI云服务技术突破 - 核心观点:CloudMatrix384昇腾AI云服务通过"硬件重构+软件智能"深度融合,构建高密、高速、高效的AI-Native基础设施,突破传统算力架构的"三墙"瓶颈(算力墙/通信墙/存储墙),成为行业智能化跃迁的核心引擎 [1][2] - 高密架构: - 创新性将384颗昇腾NPU与192颗鲲鹏CPU通过MatrixLink高速网络全对等互联,形成单节点"超级AI服务器" [6] - 支持432个超节点级联,构建最高16万卡超大集群,提供"无限算力池" [6] - 高速通信: - MatrixLink网络架构实现卡间带宽2.8Tb/s,节点内通信时延降至纳秒级,节点间时延仅微秒级 [6] - KV Cache传输带宽提升10倍,输出Token时延降至50ms,单卡吞吐量达2300 Tokens/s [6] - 高效调度: - 采用"一卡一专家、一卡一算子任务"的并行推理,算力有效使用率(MFU)提升50%以上 [7] - 全栈故障感知与自动恢复机制解决传统集群训推难题 [7] 行业应用与性能验证 - 大模型训练: - 千亿参数MOE模型训练性能显著提升,DeepSeek V3/R1在低时延下实现2000+ TPS吞吐量 [7][9] - 硅基流动部署DeepSeek-R1实现单卡Decode吞吐1920 Tokens/s,比肩主流GPU性能 [12][15] - 终端智能优化: - 华为终端"小艺"交互体验全面提升,结合元戎Serverless框架降低TTFT并提升Prefill/Decode吞吐 [16] - 与Mindspore结合解决EP专家负载不均问题,降低重计算损失 [16] - 跨行业案例: - 新浪"智慧小浪"推理交付效率提升50%+,上线速度成倍加快 [22] - 中科院基于该服务快速构建AI4S科研大模型,面壁智能提升小钢炮模型推理性能 [22] - 科大讯飞实现星火大模型极致推理,360启动"超级搜索"纳米A搜索测试 [22] 技术生态与行业影响 - 技术标准重构:CloudMatrix384通过算力/运力/存力全维度突破,建立大模型时代AI基础设施新标准 [2][6] - 生态协同:华为云以开放姿态联合硅基流动等伙伴打造标准化生成式AI Infra产品 [15][22] - 场景覆盖:服务将深度融入电商、社交、文娱、金融、汽车等行业的智能化场景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