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T扫描
icon
搜索文档
NEJM:非必要不做CT!10%的儿童血癌与CT等医疗影像辐射有关
生物世界· 2025-09-22 04:14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以来, 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CT) 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大多数高收入国家的应用迅速增长。CT 扫描在患者 管理中的好处是无可争议,然而,多次 CT 扫描会导致辐射剂量的累积,并可能增加癌症风险,这引起了医学界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评估儿童和青少年因 CT 等医疗成像的辐射所引发的 血液系统癌症 的风险,或许有助于就医疗成像的使用做出明智决定。 2025 年 9 月 17 日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NEJM) 上发表了题为: Medical Imaging and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Hematologic Cancer Risk 的研究论文 【1】 。 这项大规模队列研究显示, ,儿童和青少年接受医疗影像检查 (例如 CT 扫描) 所受辐射与患血液系统癌症风险小幅但显著增加之间存在关联 。该队列中 约 10.1% 的血液癌症病例可归因于医疗影像辐射 ,这种高风险主要来自 CT 扫描 等医学影像检查。 NEJM ...
不断探索生命的奇迹(院士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8-31 22:32
核心观点 - 古生物学研究通过化石证据和多学科技术手段 有力支持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 揭示了羽毛演化和飞行能力形成的进化路径 [1][2][3] 研究突破与关键证据 - 我国辽西地区发现大量带羽毛恐龙化石 其中2003年发现的顾氏小盗龙化石展示了前后肢类似鸟类的羽毛分布 是飞行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 [1] - 2005年内蒙古发现的二连巨盗龙化石为迄今最大体型的长羽毛恐龙 证实羽毛并非鸟类独有 而是在恐龙演化阶段就已出现 [1] - 恐龙与早期鸟类在叉骨 胸骨和前肢关节等骨骼结构上高度相似 恐爪龙爪部构造和小盗龙飞羽排列与始祖鸟几乎一致 [2] 技术方法与跨学科研究 - 采用机器人方法研究小盗龙飞行行为 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和解剖学研究建立恐龙与鸟类的形态功能联系 [2] - 运用卫星导航数据 地质数据和计算机模型等新方法推测化石分布密集区 提升化石发掘效率 [2] - 借助CT扫描和同步辐射技术观察化石内部结构 包括骨骼生长线和羽毛印痕微观特征 [3] - 通过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对比现代鸟类与恐龙基因序列 发现调控羽毛发育和飞行能力的基因存在演化关联 [3]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 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极大推动了人类对生命演化的认知发展 [1][3] - 研究证实羽毛最初可能用于保温或种内展示 而非飞行功能 [2] - 明确鸟类是兽脚类恐龙的演化支系 为生命之树的关键分支提供精确支撑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