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BeBus睡眠场景婴儿床

搜索文档
BeBeBus通过港交所聆讯,母婴品牌掀起IPO热潮
观察者网· 2025-09-14 03:25
公司上市进展 - 不同集团于9月11日披露聆讯后资料集 距离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更进一步 计划由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1] - 聆讯通过后需启动路演和询价 机构投资者反馈将直接影响定价和发行规模 市场反响冷淡可能导致募资金额缩水[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 分别为5.07亿元、8.52亿元、12.49亿元 但增速逐步放缓 2023年同比增长68% 2024年降至46.56%[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6亿元 同比增速仅为24.74% 较此前年度大幅收窄[2]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1亿元(亏损)、0.27亿元、0.59亿元 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228.24%增幅 2024年增速回落至114.94%[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49亿元 同比增长72.14% 增速较2023年和2024年显著下降[3] 产品与业务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婴儿推车及配件平均售价1444元 儿童安全座椅2183元 婴儿腰凳438元 睡眠场景婴儿床3253元 婴儿睡袋213元 枕头257元 餐椅730元[3] - 出行场景产品(婴儿推车、儿童安全座椅、婴儿腰凳)普遍具备高客单价属性[3] - 2022年至2024年出行场景营业收入分别为3.25亿元、4.74亿元、5.71亿元 增速持续放缓[4] - 腰凳产品增速从2023年103.39%陡降至2024年4.17% 儿童安全座椅增速从2023年33.33%放缓至2024年10.11%[4] - 出行场景营收占比从2022年64.02%降至2023年55.65% 2024年进一步降至45.69%[5] 行业动态 - 2025年以来母婴行业密集IPO 包括纽曼思、圣贝拉、HelloBaby、孕婴世界、英氏控股等品牌陆续递表、通过聆讯或公开发行[6] - 2025年6月英氏控股北交所上市申请获受理 孕婴世界北交所上市申请获受理计划募资1.91亿元 圣贝拉集团登陆港股市场 海拍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 - 2025年7月HelloBaby母公司聚智科技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 - 母婴品牌多属新消费企业 融资需求迫切 需资金用于营销推广、研发投入、产品线扩展和海外渠道搭建[7] - 早期投资机构在良好市场环境下有较强退出意愿[7] 行业转型趋势 - 母婴行业从"人口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中高收入家庭愿为设计感、品质与品牌溢价买单[8] - 社交平台种草效应为新消费品牌提供快速成长土壤[8] - 港股消费类公司以餐饮、运动鞋服和传统零售为主 母婴赛道优质标的相对稀缺[8] - 港股投资者看好母婴品牌海外市场发展潜力 此类品牌可补充港股消费板块想象力[8]